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 第6节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2(新版)沪科版.doc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教案设计
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主备人使用人单元第四单元课题 4.6神奇的眼睛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总课时延期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3.培养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凸透镜的相关应用教学难点凸透镜的相关应用教法设计习题训练学法指导小组合作,练习。
教学准备习题准备教学过程(参照: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3、展示汇报精讲点拨;4、巩固领悟拓展提升;5、达标检测)二次备课记录一、温顾知新回顾凸适镜成像的规律:1.u>2f时成的像;u=2f时成的像;2f>u>f时成的像;u=f时成的像;u<f时成的像;2.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实倒虚正虚放大。
二、眼睛1.人眼看物体和_______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观察课本75页图4-46,认识眼睛的结构:在眼睛的结构中,和上节实验各组成部分相对应的结构名称是:蜡烛―――――物体凸透镜―――――光屏―――――3.正常的眼睛观察课本图4-47,可知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上。
济阳县垛石镇中学教学设计4近视和远视近视:由于晶状体太或着眼球过导致像成在了视网膜,用矫正。
远视:由于晶状体太或着眼球过导致像成在了视网膜,用矫正。
四.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相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1.放大镜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照相机所成的像是____(倒立、正立)____(放大、缩小)的____(虚、实)像。
注:相机调焦调的是物距。
3.投影仪所成的像是____(倒立、正立)____(放大、缩小)的____(虚、实)像。
注: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问题式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问题式导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因此,我设计了一次以“神奇的眼睛”为主题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眼睛。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采用问题式导学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
整个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引导孩子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眼睛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
3.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难点:如何保护眼睛以及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眼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张有趣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它有什么特点?”2. 探究: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眼睛的了解和认识,并互相提问。
3. 学习:展示人眼模型,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4. 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眼睛模型,加深对于眼睛构造的理解。
6. 拓展延伸:通过让孩子们观察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的眼睛,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眼睛的奥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难点:如何保护眼睛以及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
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不仅了解了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还学会了如何保护眼睛。
同时,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问题式导学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
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二个重点是探究环节的分组讨论。
我让孩子们自由组成小组,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于眼睛的了解和认识,互相提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说课稿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眼睛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原理。然后,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分为四个部分:课题、眼睛结构图、视觉形成过程和重点知识点。课题部分用大字写出“神奇的眼睛”,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眼睛结构图和视觉形成过程部分,我将用简洁的线条和符号描绘眼睛的结构和光线传播过程,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重点知识点部分,我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以便学生抓住重点。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视觉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形成原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注重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尽量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表达复杂的概念。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眼睛的模型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动画演示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视觉的形成原理。
2.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的传播和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刻感受眼睛中光线的传播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分享观察结果。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眼睛的健康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提高。
4.评价与反馈: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给出建设性意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眼睛和视力矫正)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眼睛和视力矫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教具准备】挂图、眼睛模型、盐水杯、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脑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人的双眼获得的.人的眼睛就是一个凸透镜,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人眼为什么能感知外界的光和影?人眼又为什么会出现近视和远视现象呢?学完本课,你就会知道了.【进行新课】知识点1 眼睛的视物原理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P75页图446“眼睛的构造”,让学生通过挂图讲述眼睛的结构(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学生2: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学生3: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学生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学生5: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师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大家想一想眼睛看物体与什么类似?学生:与凸透镜成像类似.师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来看,眼睛看物体相当于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的哪一种?学生:相当于物体距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板书:人眼视物相当于凸透镜成像.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到晶状体(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师请一个同学在教室的最前排和最后排看黑板上同一个“大”字.小明同学在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大”字,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知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像的位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要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网膜(光屏)要不断移动(即眼球在不断变化,用气球模拟),请大家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在变?学生:不是眼球在变,只能是晶状体在改变形状和焦距.师对.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改变焦距(即调焦).课件演示正常眼看远处物体和正常眼看近处物体,使学生加深印象.多媒体展示:正常的眼睛:在看远处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变得扁平,减弱了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在观看近处的物体时,由于周围物体的作用,晶状体变凸,增大了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因此,无论是远处的物体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可见,在物距改变时,眼睛能靠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改变对光的偏折程度,这叫眼睛的调节.板书:人眼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2 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师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能根据环境的明暗或物体的距离,自动作出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总能在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但是有些人患了近视眼后,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那么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进行提示引导.教师总结: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师为了能看清物体应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什么镜?说出根据.学生:应放一个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演示实验: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先放一个焦距较大(即折光能力较小)的凹透镜,光还是会聚在视网膜前.师怎么办?学生:换一个凹透镜.师换一个什么样的凹透镜?学生:换一个更凹的凹透镜,即焦距更短的凹透镜.师怎么判断?学生:用手摸.演示:用一个焦距更短的凹透镜可以使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师可见要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板书: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从远处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教师边讲解边用多媒体展示:(1)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2)预防近视要做到: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cm.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④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⑥不躺卧着看书.⑦不在走路时看书.【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3 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1)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师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面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为了能看清近处物体.应在远视眼前面放一个什么镜?说出根据.学生:应放一个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实验演示: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板书: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从近处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2)眼镜的度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7页“信息窗”.教师边讲解边用多媒体展示下段文字:透镜焦距f 的长短标志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ϕ表示,即f1=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 ,它的焦度就是112m 0.5mϕ-==.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 -1,它的焦距是1m.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应到有关的眼科医疗部门去检查,请眼科专家诊断应戴什么样的眼镜,如果配制不好,会加剧视力下降.(3)如何卫生用眼,做好眼保健操师正常眼、近视眼的同学平时应如何做到卫生用眼?学生甲:不要长时间连续用眼,要注意休息.学生乙:要讲究卫生,毛巾要勤洗、勤晒.学生丙:要经常做眼保健操.师大家讲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在眼保健操乐曲声中做一遍眼保健操.【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眼睛的构造,人眼视物与凸透镜成像一样,知道了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平时应注意保护眼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的欲望是获取知识的强大动力.这节课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导入,引入课题.2.对于正常眼的调节,要清楚地弄懂是较难的.把眼睛成像类比凸透镜成像,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再通过实验或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要容易得多.3.对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直观地向学生呈现.4.这节课的课前、课后可充分调动学生去查阅、搜集相关的资料、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沪科版-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第四章 第6节 神奇的眼睛 教案
《神奇的眼睛》一、使用教材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四章第六节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眼球成像模型、人眼视物演示仪、自制照相机(投影仪)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自制实验教具用品主要由水管、凸透镜、废弃塑料罐、塑料薄膜、木头、注射器、笔管等改装设计。
实验装置简约化,可复制性强,实验现象直观。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1. 凸透镜成像规律。
2. 改变水透镜曲率,等效替代晶状体,模拟其调节作用。
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人眼模型, 明白视物时晶状体的调焦作用。
2. 通过观察人眼视物演示仪,理解人眼视物原理以及视力矫正,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 通过课前制作、课上展示照相机、投影仪,学以致用,加强物理走向生活的意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1.改装人眼模型作为引入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2.自制人眼视物演示仪,吸在黑板上,可视性强,同时突破人眼视物原理以及视力矫正两个重难点。
3.学生小制作展示,物像的位置对调,实现照相机与投影仪的转换。
七、实验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让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动手实验,使得光源“F”的像呈在视网膜上。
图1.视网膜上呈清晰的像接着教师把“F”光源拿远,视网膜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
教师提问,此时看不清楚像该怎么办?图2.视网膜上呈模糊的像学生进行猜想:将视网膜往前移。
教师指出人眼中的视网膜是不会前后移动的。
那到底人是如何既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物距不同,而视网膜的位置不变,这样像距也固定了,这该怎么办呢?学生不难想到,应该从晶状体的焦距上做文章。
(二)人眼的视物原理1.理论分析师生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要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晶状体比较调薄,使得焦距变大,会聚能力变弱。
图3.人眼视物原理图教师提醒学生:这就是人眼视物和凸透镜成像最大的不同。
人眼视物是靠调节晶状体的焦距,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是靠调节像距。
2.实验验证教师简单介绍实验仪器:激光笔发射出的两条光束刻画的是某个物体表面反射过来的任意两条光线。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 神奇的眼睛 问题式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问题式导学案2、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________本领,可以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成像在_______。
因此,正常人的眼睛既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又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在近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4、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在远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5、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6、照相机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7、幻灯机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课中问题:1、人眼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3、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4、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或远视眼?5、如何预防近视?如何预防近视?6、要看清较小的物体,应怎样办?7、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合适?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水滴能把字放大吗?8、一个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若要放大更小的物体,可否将透镜组合?9、一个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呢?10、照相机的原理:像比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像距和物距哪一个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11、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所成的像有什么不同?经典例题:1、眼睛是一“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当睫状体________时,晶状体变__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处物体。
当睫状体________时,晶状体变_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这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近处的物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教材主要介绍了眼睛的构造、视觉的形成、以及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眼睛的构造: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组成。
2. 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眼球内部折射,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长时间近距离作业、光线不足等因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形成近视眼。
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佩戴凹透镜眼镜进行预防和矫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理解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眼睛的构造、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视觉形成过程图示、近视眼成因图示。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近视眼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近视眼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2. 讲解:介绍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讲解近视眼的成因、预防和矫正方法。
3. 示例:以近视眼为例,讲解其成因和矫正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
2. 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眼球内部折射,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近视眼的成因:长时间近距离作业、光线不足等。
4. 近视眼的预防和矫正:调整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佩戴凹透镜眼镜。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用眼习惯,分析可能导致近视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2. 答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析用眼习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如合理安排近距离作业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等。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学点1 放大镜阅读教材P78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用擦镜纸垫着摸放大镜的镜面,它中间__厚__、边缘__薄__,它是__凸透__镜。
问题2:用凸透镜观看书上的字,并不断改变字与凸透镜的距离,思考:(1)你看到的字体有什么变化:(注意比较像的大小、倒正、虚实)__成放大、正立的虚像__。
(2)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__小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__。
问题3:放大镜的原理:当物距__小于1倍焦距__时,成的是__正立__、__放大__的__虚__像。
学点2 照相机阅读教材P78内容并观察图4-53,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透__镜,胶卷相当于__光屏__。
其工作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2倍焦距__之外时,成__倒立__、__缩小__的__实__像。
拓展:投影仪上有一个用__凸透__镜做的镜头,屏幕相当于__光屏__,投影片作为__物体__。
其工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__时,成__倒立__、__放大__的__实__像。
学点3 显微镜阅读教材P78内容并观察图4-55,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把你课前收集的关于显微镜的种类和应用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问题:常见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凸透__镜。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肉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学点4 望远镜阅读教材P79内容,了解望远镜的知识,并把你课前收集的关于望远镜的种类和应用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问题:__望远镜__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拉近”了,普通望远镜的基本元件是__凸透__镜和__三棱__镜。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科版
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
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放大镜、显微镜。
望远镜及照相机的原理。
难点: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师: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各两个(其中一个是剖开的),多媒体投影仪。
学生:几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大镜)、一杯水、滴管、一片树叶、显微镜、望
远镜,每小组一套。
三、教学设计。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 第6节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doc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 第6节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学习本节,意味着你1.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方法,知道矫正视力所应配带的眼镜3.学会保护视力4.能知道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的成像特点5.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合作探究心灵的窗口眼睛,心灵之窗,有了你,人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眼睛与我们的生活切切相关,起着多么的重要作用.你知道眼睛的构造吗?你了解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1)眼睛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吗?对课本图4-47“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光路图中,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像,这与我们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差异?(2)正常眼是如何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近视眼、远视眼及视力矫正1.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称为______眼,矫正时需戴_____镜。
2.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称为______眼,矫正时需戴_____镜。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神奇的“眼睛”,这些特殊而神奇的“眼睛”,拓展了我们肉眼的视野,提高了人们肉眼的功能。
1.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u___f 时(填“>”或“<”)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放大镜观察手指甲,体验把放大镜放在什么位置时看得清楚、眼睛感觉最轻松。
2.幻灯机、投影仪当f <u <2f 时,成_____、_____、_____像。
(1)如图4—27所示,是投影仪的光路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2)要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如何放置投影片?(3)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如何调节投影仪?4.照相机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中u___2f 时(填“>”或“<”)成____、____、____的像相信你能成功图4-27【学习检测】1.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球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并同时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从而形成视觉。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4.6神奇的眼睛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4.6神奇的眼睛一、教学内容(1)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2)详细内容: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提高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模型、幻灯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人使用眼睛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眼睛。
2. 知识讲解:(1)利用图片和模型展示眼睛的构造,讲解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线经过眼球各部分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再由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例题讲解:以近视和远视为例,讲解其成因和矫正方法。
(1)眼球的主要结构有哪些?(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3)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分别是什么?如何矫正?6.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如何保护眼睛,分享自己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2. 视觉的形成过程3. 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4. 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
(2)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列举三种保护眼睛的方法。
2. 答案:(1)眼睛的构造及其功能:眼球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部分,各部分协同工作,使光线经过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进而产生视觉。
(2)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经过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本节主要介绍人眼的基本结构、视物原理,以及保护眼睛的相关知识。
教材具体内容包括:1. 人眼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2. 视物原理: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保护眼睛:了解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物原理。
2. 学生能够理解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视物原理的理解,特别是光线折射和神经冲动传递的过程。
2. 教学重点: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物原理的掌握,以及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眼球模型、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眼球的解剖图,详细讲解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物原理。
用图解和动画形式展示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作用,形成物像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预防近视眼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4. 练习:给出一些关于眼睛的题目,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眼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物原理: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作用,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保护眼睛的方法: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定期做眼保健操避免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教材内容,绘制一张人眼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4、6神奇的眼睛【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3、培养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4、了解凸透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学习重点】视力的矫正【学习过程】一、温顾知新回顾凸适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位于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位于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当物体位于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物体位于时,不成像;当物体位于时,成正立、放大、虚像。
1、人眼看物体和_______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观察课本75页图4-46,认识眼睛的结构:在眼睛的结构中,和上节实验各组成部分相对应的结构名称是:蜡烛―――――物体凸透镜―――――光屏―――――人的眼睛在看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其中,眼睛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3、正常的眼睛观察课本图4-47,可知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上。
4、近视眼和远视眼阅读课本P75和P76内容及图4-48,完成以下问题:(1)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2)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远视眼?(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自我调节范围大大________,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
(二)视力的矫正1、制作眼睛模型:用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用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1)课本图4-48(a),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前,这是________眼模型。
(2)课本图4-48(b),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后,这是________眼模型。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眼睛与视力矫正【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归纳总结: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需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后,需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友情提醒:近(远)视眼及其矫正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眼睛自主阅读教材P7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眼睛是眼球的结构图,请补充缺少部分的名称:(1)视网膜;(2)晶状体;(3)睫状体。
2.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物体是正立的知识板块二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自主阅读教材P75~7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小明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甲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烧瓶的后壁上。
思考:(1)与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存在哪些缺陷?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导致远处物体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前,致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镜对光有什么作用?答:发散作用。
4.小明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甲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
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凸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烧瓶的后壁上。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6神奇的眼睛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神奇的眼睛》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安排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之后,是对成像规律的进一步拓展应用,通过学习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使学生更加爱护自己的眼睛;通过透镜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地体现了“从做中学,从学中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二、教学方式:本课设计为实验探究课,用多个实验活动将凸透镜成像实验从头贯穿到尾,简明扼要地讲清本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简要地分解、重做成像实验,分别引出生活中各自相对应的光学仪器;还设计了DIY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模型,通过交流讨论,将凸透镜成像规律、望远镜原理等这些深奥难懂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从中获得初步分析概况的能力。
教学的最后归纳、总结了一道综合性试题,将上节的“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本节课透镜的应用进行整合,通过实验将试题场景还原,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快速解题。
教学中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做成导学案,在听课的同步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视物的原理。
●了解怎样矫正视力,使学生具有眼保意识。
●了解透镜的应用及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能力培养:通过分组实验,DIY组装望远镜、显微镜等简易光学仪器的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分析概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能学以致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四、学情分析:虽然上节课已经做过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但是对于成像规律,很多学生觉得很难理解,物距、像距、焦距仍然记忆混乱;而成像规律又是光学中的重难点,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
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2(新版)沪科版1、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纠正近视眼和远视眼?[自学指导三]1放大镜,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D)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姓名任教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纠正的方法。
3、了解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
重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
难点:了解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原理及调节方法。
学习过程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新知导学,合作探究自学指导1、先认真预习课本75-79页内容,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同时找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纠正方法,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在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0分钟。
[自学指导一]1人的眼睛有哪些部分构成?2、人得眼睛是利用什么原理看清物体?当堂检测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厚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前____(填“前”或“后”)。
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后(填“前”或“后”)。
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3、关于人眼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老年人所戴的“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青少年所戴的“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不准用手摸镜片,你分辨老花镜和近视镜的方法是远视镜是中间厚两边窄,近视镜则是两边厚中间薄。
思考:。
2020八年级物理全册 4.6神奇的“眼睛”学案 (新版)沪科版
4.6神奇的“眼睛”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
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3)了解望远镜等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仪器的原理。
2、预习范围教材第4章第6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照相机特点与原理:(1)物体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要胶卷到照相机的距离.物体离照相机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像的位置(胶卷到镜头的距离),暗箱越短.照相机胶卷上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2)物体位于凸透镜倍焦距以外(μ>2f),成.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f<μ<2f).物体与实像分别位于凸透的.利用照相机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 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2f>μ>f)成.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实像大于物体(像大).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像距物距(像距大)。
三、预习检测1. 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2.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照像时,相机底片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D.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3.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人眼中的,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选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天文爱好者可以用开普勒望远镜来观察行星和月球,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镜.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2. 公交车上安装有“电视监控器”,该装置的光学系统是(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二、随堂检测1..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关于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的()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且都是放大的C.前者为实像,后者为虚像D.前者为虚像,后者为实像3.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B.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C.甲、乙两图中成的都是虚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参考答案预习案1、(1)大于,越小,越近,小。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 精品导学案 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目标案】1.知道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2.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重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难点】照相机和投影仪的调整方法.【预习案】1.放大镜就是一个_______镜.它可以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以便于人们看清楚.它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________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制成的.2.显微镜的和都是凸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研制了_______显微镜和_______显微镜.3.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_______了,天文望远镜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使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时,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所成的是倒立、_______的_____像.5.投影仪的光学原件主要由_______镜和________镜两大部分组成.【探究案】知识点1: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_______”,以便人们能看得更清楚.(2)放大镜应用了凸透镜在_______以内成正立、_______的虚像的规律.在使用放大镜时,应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的_______以内.知识点2:照相机(1)照相机由镜头和暗箱组成.镜头相当于_______镜,能使物体成像;暗箱底部相当于_______,成像在这一位置.(2)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在________以外的成像规律,成倒立、______的实象.【例1】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变式练习】1.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有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知识点3:(1)投影仪由凸透镜、平面镜、光源、屏幕组成._______镜能使物体成像;________镜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屏幕相当于光屏.(2)投影仪应用了凸透镜在____________之间的成像规律,成倒立、_______的实象.【例2】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A.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可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变式练习】2.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A.大于2f B.等于fC.大于f,小于2fD.小于f知识点4:显微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知识点5:望远镜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_______”了.望远镜的基本元件是_____镜和______镜.【总结案】放大镜:u﹤f照相机:u﹥2f凸透镜的应用投影仪:f﹤u﹤2f显微镜望远镜【检测案】1.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在原理上相似的是()A.平面镜 B.照相机C.幻灯机 D.放大镜3.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镜头到地面的距离()A.大于120mm B.恰为60mmC.略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4.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___,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第4题图5.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选填“虚”、“实”)像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案2(新版)沪科版
神奇的眼睛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2.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
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3.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放大镜、照相机、摄影仪的成像原理。
(2)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途。
2.难点(1)放大镜、照相机、摄影仪的成像原理。
(2)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放大镜、光屏、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二、课题引入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眼睛”,拓展了我们肉眼的功能。
板书:第七节神奇的“眼睛”三、新课教学1.放大镜。
师: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凸透镜靠近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课本上的字被放大了。
师:那么你手中的凸透镜就是什么?生:就是放大镜。
师:对。
再请大家判断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还是异侧?是实像,还是虚像?判断依据是什么?生: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是虚像,因为用光屏承接不到像,所以是虚像,眼睛与物在透镜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所成的像,所以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讲得很好,放大镜的焦距是较短,还是较长?生:我猜放大镜的焦距较远。
师:对。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生:隔着放大镜看较近的物体,物体是正立、放大的,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物体是倒立、缩小的。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生: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f,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2f,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导学案2(新
版)沪科版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结构及视物原理,指导眼睛成像的特点。
2、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办法,学会保护视力。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办法。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1、阅读教材图4-46,了解眼睛的构造。
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其中,眼睛中的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实像,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正常的眼睛
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上。
知识点二: 近视眼成因及矫正
图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
由图2近视眼应用镜矫正。
图1图2
知识点三: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图3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射能力太弱,成像在视网膜。
由图4远视眼应用镜矫正。
图3图4
小结:
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归纳表。
跟踪训练:
1、下面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
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A B C D
2、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3、“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
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透镜来矫正。
4、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知识点四:透镜的应用
阅读教材,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基本光学元件的应用。
跟踪训练:
1、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
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
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
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4、用照相机拍照时,如果要使人的像再大些,则应()(调节暗箱就是改变相距)
A.人向后退些,同时拉长暗箱
B.人向后退些,同时缩短暗箱
C.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
D.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知识点拨:
照相机成像原理中,镜头相当于,物距(u)是指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像距(v)
指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即为相机暗箱的长度。
达标检测:
1.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球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并同时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从而形成视觉.
2.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图4-6-2是视力存在缺陷眼睛的模型示意图.图中的眼睛是 ___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矫正这种眼睛的方法是佩戴________透镜。
4.不正确用眼等原因都会导致患上近视眼,有近视眼的人大多数是采用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现取一块近视眼镜片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镜片的中央比边缘薄 B.对光有发散作用
C.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是一块凹透镜
5.小明的父亲是近视眼,母亲是远视眼,他们的眼镜放在了一起,小明有许多办法帮父母分辨是谁的眼镜,你知道他用了哪些办法进行分辨的吗?
6.如图所示,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
所成的像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
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
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8. (2014•娄底)人体,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
的距离应大于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