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 课件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 课件PPT

②王如知此 如果
③夫如是,则远人不服…… 像
④则何如
跟”何”连用,怎么样
⑤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去、往
“然”
①河东凶亦然
这样
②然而不王者
这样
③填然鼓之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于”
1、寡人之于国

2、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到
3、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在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和
这样 却
名作动,统一天下
代词,这种事
◆要使“王道之成”,应该怎么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养民
谨庠序,申孝悌
教民
不王者 未之有
●发展农业生产——百姓衣帛、食肉、无饥无寒 ●兴办学校教育——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约束 通“途”, 开仓赈济 道路
4、然而不王者 名—动 统一天下
5、王无罪岁
名—动 归咎,归罪
6、谨庠序之教 形—动 认真从事
7、养生丧死无憾 形—名 生者,死者
“是”
四、一词多义
1、是社稷之臣也 这
2、是谁之过与

3、夫如是
这样
4、是亦走也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
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这
“如”
①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比得上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介绍 孟子,名 轲 ,字 子舆 , 战国 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
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人称 “亚圣”。孟
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共96张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共96张PPT)
读圣人书,学圣人仁,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
(对应学生用书54页)
孟子 (宋)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赏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王安石 这首诗以“孟子”为题,看似咏叹古人,实则“借他人 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本诗前两句,立足点在于忆 古,感叹孟子虽然离去,魂魄归于天地,不可挽留,但 是他的作品让人一读就会回想起他的风度和标格。后两 句,立足点在于叹今,用孟子的遭遇和自己的遭遇相 比——王安石的新法曾遭到反对派的攻击,
(2)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王然 梁而 惠不 王王 曰者
请以战喻
(4)以斧申斤之以以时孝入悌山之林义
以五十步笑百步
(5)食狗鱼彘鳖食不人可食胜而食不也知 检
(6)死养人死生,丧则死曰无:憾“非我也, 岁也。”
答案:(1)几、若干/密 (2)比/对于/在/与,跟 (3)为 王,使天下百姓归顺/君王 (4)用,拿/按照/把/凭借 (5) 动词,吃;名词,食物/吃 (6)死了的人/死亡
以致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 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迫不及待 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 德设计。本文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1.诸子与诸子散文 所谓“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据有关典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这样 十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卿;墨家, 代表人物是墨翟;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道家,
5.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
(2)树.之以桑(
)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4)然而不王.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违:违背,耽误 胜:尽,完 数:密 罟:网 洿池:池塘 生:动作名,活着的人 死:动作名,死了的人 丧:埋葬,办丧事 王道:为王之道
“五亩之宅,树之以 树:名作动,栽种
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 矣。鸡豚狗彘之畜, 衣:名作动,穿 无以食失肉其矣时;,百七亩十之者田可,豚畜无:::通小动“猪词毋喂”养彘,:不大要猪 勿夺其时,数口之家 食:吃 夺:耽误
曰:“不可。直不 百步耳,是亦走 也。”
直:只是、不过 耳:罢了,语气词 是:这
曰:“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 国也。”
无:通“毋”,不要 于:比,介词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状语后置
孟子提了哪些“仁政” 的措施?
(用原文回答)
“不违农时,谷不 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 与鱼鳖不可胜食,材 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也。养 生丧死无憾,王道之 始也。”
雄辩艺术的高超之处
• 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 • 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 • 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 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
孟子的形象
• 藐视君权、聪明机智、重 民爱民、肩担天下、无畏 无私的政治家,诡辩家。
课后作业
• 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 2、归纳总结本文的语言现象(通假字、
知检,涂有饿殍而 检:约束
不知发。人死,则 涂:通“途”,道路
曰:‘非我也,岁 殍:饿死的人
也。’是何异于刺 发:开仓赈济
人而杀之,曰:
岁:年成
‘非我也,兵也。’ 是:这
王无罪岁,斯天下 罪:名作动,归罪
之民至焉。”
斯:那么,就
至:到,归顺

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1.连线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 (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孟子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 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在人性问题上, 提出“性善论”。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 哲学、伦理、教育思想。《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123456
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名词,武器) (3)兵 ②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名词,军队,士兵)
③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名词,军事)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不弯曲) (4)直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④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副词,一直) ⑤四体康且直(身体硬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5)于 ②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4.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今义:形影孤单的人。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义:这样却。今义:转折连词。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6.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 判断句 (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词结构后置 (3)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结构后置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 (5)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6)非我也,兵也 判断句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3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3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课件
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 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 国中期鲁国邹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 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 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 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曾游历 各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退而著 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 期儒家的代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涂有饿莩而不 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 之,曰:‘非我也, 兵也。’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 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 赈济饥民。 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 不好的缘故。’ 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关, 是 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年成,那么, 天下的百姓便会投靠您了。”
(8) 申之以孝悌( tì)之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 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 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尽心竭力了。 黄河以北发生灾荒(荒年),就把那里的灾民 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北。当河 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我这样尽心 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 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 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 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的兵源,谁就能够 富国强兵。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1.注音
寡 人(guǎ ) 鱼鳖 ( biē ) . . 衣 帛( yì ) 庠 序( xiá . . nɡ) 洿 池( wū ) . 孝悌 ( tì ) .
饿莩 (piǎo) 弃甲曳 兵( yè ) 鸡豚 狗彘 (Tú ) . . . . n zhì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⑧民为贵,社稷次之 ________,君为轻 ________。(《孟子· 尽心上》) ⑨穷则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孟子· 尽心上》) 达则兼济天下 ⑩天时不如地利, ____________。(《孟子· 公孙丑》) 地利不如人和 ⑪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____________________ 。( 《孟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子· 尽心上》) 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此之为大丈 夫。(《孟子· 滕文公》)
语文· 必修3(人教版)
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栏 目 链 接
课 文 导 读
1.走近作者
孟子 ( 约前 372 — 约前 289) ,名轲,字子舆。鲁国邹
(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 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政治 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 杨朱、墨翟,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③五亩之宅, ______________ ,五十者可以衣帛 树之以桑
矣;鸡豚狗彘之畜 ____________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精品课件

此产生的说服力量。同时应当有点儿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
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华宁一中 张永平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识记重点文言知识点 3、翻译重点句子 4、理解本文孟子“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背景介绍:
战国时各国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 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 天道,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文章梳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名做动,种植 介宾后置 名做动,穿
通毋
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此穿丝绸了。 蓄养鸡猪狗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季节,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吃肉了。百亩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刚一接触,(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 跑了五十步的人凭借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样呢?”
文章梳理: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 梁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宾短语后置句 孟子说:“大王您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几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
认真从事 反复陈述 介宾后置
介宾后置
排比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颁通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共37张PPT)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 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 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 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 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不加少,寡人之民 样办。
不加多,何也?”
文意探讨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本段中,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 了,他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自己尽心 移其民 移其粟
民不加多
邻国无如寡人之用心 民不加少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 感忧虑?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本来就比 较低下,加上各国不断的争战和统治者的 横征暴敛,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 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开疆 拓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 之急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人口, 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基于 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 心忡忡。
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五十步笑百步。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
孟子的思想 一 性善论 二 仁政思想 三 人格修养 四 教育思想 五 义利之辩
他决定带着学生到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 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 最后,孟子来到滕国,滕国太子对孟子的 “仁政”十 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滕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 遗憾的是,滕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 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 政”思想。 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 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 PPT课件

思考探究
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主张仁政,梁惠王刚开始时对此并不感 层 兴趣。孟子是怎样说服梁惠王的?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比喻自己和别人 梁王的移粟移民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 有同样性质的问题, 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 却自以为自己优越而 的不同.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嘲笑或反对别人。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学习孟子的论辩艺术。
积累重要虚词:之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民不加多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积累重要虚词:以
请以战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 拿、用 凭借 按照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曾受业于子 思(孔子孙)的学生。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 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 思想, 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 种,即:仁、义、礼、智。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 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百亩……勿夺其时 王无罪岁
结果
五十者衣帛 七十者食肉 黎民无饥 天下之民至焉 不王者,未之有 也——王道之成
谨…….申之以孝悌 颁白者不负戴
体会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哪些层面的内容?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 使民加多的办法,从养民、教民、除虐政等角度提 出了自己的“以民为本”的“仁政” 思想。 孟子认为: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使民加多” 的根本保证。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 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 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国君,他的力量才是 真正不可战胜的。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共28张PPT)
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答案:A。
例题4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①②⑤/ ③④
答案:A。
例题5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 “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意动用法
王无罪岁 〖罪〗以岁为罪,认为年岁有罪过。
典型例题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例题1
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 的是( )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 答案:D。
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 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 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 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 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 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 “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例题2
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 寡人之 于国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我所了解的孟子
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 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 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 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 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 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家以后, 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 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 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 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 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 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黄河北部 第国一君段谦词 对于 语气词连用 这河样内凶梁,惠则王荒移曰年其:考民“察于寡河人东之到 ,于移国其也粟,于尽河心取独内焉。耳河矣东。 凶亦然。察邻国使之动,政使,…无迁如移寡人之用心者。邻国 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国都城在大 梁,故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7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8 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王道”。他继承和 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 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 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 状况不符,所以均未 被统治者所采纳。孟 子退而与弟子著书, 遂成《孟子》。
《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 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 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 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 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 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 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 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 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 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 情,增加他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 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 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 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 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 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 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 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7)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 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察 (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 (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兵器
击鼓,名→动 用 喜欢 第二-四段 打比方 请允许我 衬字 拖着 逃跑 有的 才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 凭借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 只是 这 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通“毋”,不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要 罢了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故里 山东邹城
孟庙亚圣殿→
孟庙康熙碑亭→
←孟母林神道
忧 世 心 切 同 禹 颜
道阐尼山
尊 王 言 必 称 尧 舜
孟子的仁政思想
1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4 政事以民为归宿
5 用人以民意为准:选拔、杀掉某些人,应以国 人的意见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 6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民、与民同乐 7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8 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时代背景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 sù)于河内
王好(hào)战
弃甲曳( yâ)兵 衣( yì)帛( bó) 数(cù)罟( ɡǔ)不入洿(wū)池 鸡豚(tún )狗彘( zhì)之畜( xù ) 庠( xiánɡ )序 申之以孝悌( tì ) 然而不王( wànɡ )者 饿殍( piǎo )
到 这样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取独 考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
(20)尽信《书》,不如无《书》。 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2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 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 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 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 情,增加他的能力。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
shù 命运
(4)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被“招贤”, 应邀来到魏国。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 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 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 (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梁惠王迫不及待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 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即是 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孟子在大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 死了,魏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 坏,不久离去。
千秋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 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 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 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 世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 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 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 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 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
直 (1)木受绳则直(《劝学》) 与“弯”相对 (2)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正确的、正直的 (3)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面对、遇到 (4)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价值,后写作“值” (5)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副词,仅,只是 (6)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 副词,径直、一直 (7)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 疏》) 副词,竟然
※梁惠王尽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困惑? 梁惠王: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
尽心
移其民 移其粟
民不加多 感到 民不加少
无如寡人之用心
困惑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探究讨论: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 “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 ------- 《管子》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 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 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害生产力。这 就造成了人口的减少,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成为一个 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发展生产力,成为各诸 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判断句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句句。 重点习惯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2.直不百步耳 “只……罢了。” 3.是亦走也 “这是……呀。”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阅读与思考
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 见? 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便于启发对方。
王好战,请以战喻
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层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推 进 王如知此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如何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 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而梁惠王回答说 “不可,直不百步,是亦走也。”(没有本质的 区别),不知不觉地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 的区别。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 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本 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 ※“五十步笑百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 语,含义是什么?

今将喻子五篇之诗 家喻户晓 王好战,请以战喻 自喻适志与
告诉,使人知道 明白、知道 比喻 通“愉”,愉快
(1)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兵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兵器、武器 (2)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军事、战争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军队 (4)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士兵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 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晚辈,•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 君主为轻。 (12)民事不可缓也。 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 死亡。 (7)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会以 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 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黄河北部 荒年
第一段 国君谦词
对于
语气词连用
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 使动,使…迁移 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国都城在大 梁,故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了!黄河 北部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黄河以东 的地方,迁移黄河以东的地方的粮食到河内。黄 河以东的地方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 的政事,没有像我用心的人。邻国的百姓不会更 加少,我的百姓也不更加多,为什么呢?”
“王道”。他继承和 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 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 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 状况不符,所以均未 被统治者所采纳。孟 子退而与弟子著书, 遂成《孟子》。
《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 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 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 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 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 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 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我所了解的孟子
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 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 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 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 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 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家以后, 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 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 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 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 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 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 做个比喻:(在)咚咚地击鼓,兵器已经交锋(的时候), (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 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凭借 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样呢 ?” 梁惠王说:“不行。只是没有一百步罢了,这也是 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 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