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的注意事项中药在煎煮的时候和服用的时候都有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平时要注意,否则可能达不到服用中药的效果,甚至还有害健康。

一、特殊煎法:1、要求先煎的药物,应当先煎20-3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同煎;2、后下的药物,应当待其它的药物煎沸后再加入同煎15分钟;3、要求烊化的药物,应当先加少许水蒸化后,再兑入药汁同服;4、冲服的药物,应当将药物粉末分次加入药汁同服。

二、服用中药饮食禁忌: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性多温热,易耗气动火、伤阴动血。

如葱姜、蒜、胡椒、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食品,如若食用,会抵消药效,甚至促发炎症。

2、忌生冷食品:生冷食品容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取,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3、忌腥膻食品:很多中药均含有芳香物质,并赖以发挥治疗作用,尤以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为甚,而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宜。

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

4、忌饮浓茶:由于茶叶中含有单宁酸,浓茶里含的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取或破坏某些药效成分,药效会大大减低。

5、忌食萝卜:服用中药时不宜生吃萝卜(服理气化痰的药除外),因为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人参的补益作用,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6、忌食油腻食品:油腻食品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

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

三、中药的服用方法:1、药液温度:一般汤剂应当温而不凉时服用,但热性病者应当冷服,而寒性病者应当热服。

2、服药次数: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或三次服用。

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使药效持续;呕吐的患者或小儿宜小量频服。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熬制方法:
1、分配中药:根据诊断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中药用量药量应以伤寒论定;
2、洗米法:根据病情要求洗米,洗取清水;
3、开水煎煮:将中药加入清水,放入锅中,用慢火加热,沸腾后减小火力熬煮;
4、裹药熬煮:将中药和水放入药袋中熬煮;
5、蒸煮:用沙锅中加水加热,将中药放入沙锅,加盖封住, 用慢火蒸煮;
6、加条熬煮:将中药放入清水中加热,待熬煮,再放入条料,继续熬煮。

二、注意事项:
1、要选择优质的中药,以保证其药效。

2、按照药物方剂量熬制,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不宜过热,过熬过煎。

3、防止中药中毒,尽量使用新鲜的中药。

4、中药液要温热,不宜过热,中药以温暖,苦酸适度为宜,药液发酸后若能完全混匀即可服用,如果不能及时服用,应改用冷开水冲服。

5、煎煮时留意时间,在熬制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不要过度煎煮损失中药的药效。

6、学会熬制中药时的技巧,比如:增湿药如海参、蟹壳是先加热再熬煮,燥药和涩药如甘草则先熬煮后加热,以及煎药时要不断搅拌以保持药效等。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煎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疗效,因此,必须了解中药的煎服方法。

1.煎药方法(1)煎药器具:以砂锅、搪瓷皿为好,忌用铁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体积而定,一般以水浸过药面为度。

(3)注意事项: ①煎药之前,将药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物充分湿润,以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②一般药物均可同煎,煮沸后即改为文火,再煎15-30分钟。

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易挥发成分的丢失。

煎1次倒出药液再同样方法煎1次(时间稍短)把2次的药液混合分2-3次服用。

③有些药物煎法特殊(处方必须注明),现介绍如下: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应先煎10-20分钟后,再下其它药。

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5—10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散失。

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或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与群药同煎。

如滑石、旋复花等。

另煎;某些贵重药,需要另煎。

如人参、羚羊角等。

烊化:胶质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应单独加温烊化,再加入去渣之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拌搅,使之溶化,以免同煎时粘锅煮焦,影响药效。

冲服:粉剂或贵重药物,以冲服为宜。

如牛黄、麝香、三七粉、川贝粉等。

2.服药方法(1)服药次数汤剂,一般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

病情重或老年、儿童遵医嘱。

(2)服药时间饭前约1小时服为宜;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急病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应定时服。

(3)服药温度以温服为宜。

但热证者可冷服;寒证者可热服。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清洗:煎煮前一般无须清洗。

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2、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3、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

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4、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5、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6、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

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7、搅拌: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煎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服用方式,它通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后饮用,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这种服用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而,中药煎服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下将详细介绍。

一、中药煎服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煎药器具:中药材煎煮需要选择合适的锅具,一般推荐使用铁锅或砂锅,不建议使用不锈钢、铝制或陶瓷锅。

锅具选择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材质不易溅沫,导热性好,底部均匀加热,不易破损。

2.中药配方准备:根据医生开方的中药处方,准备好各类中药材,将其按照比例混合。

3.清洗中药材:将每一味中药材用清水浸泡15-30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

可以带皮的可以不去皮,不带的要去皮。

注意不要有破损变质的材料。

4.泡制中药材:倒入适量清水,加入泡洗干净的中药材。

先大火烧沸,然后转小火慢煎,一般大约煎煮20-30分钟左右。

若中药处方中有特殊煎煮要求,比如加入酒类或者其他辅料,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操作。

5.滗去药渣:煎制完毕后,将药液倒入滗网中,去掉杂质和药渣。

6.饮用中药汤剂:将中药汤剂倒入杯中,温热时饮用。

二、中药煎服的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指示:中药煎服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根据医生开方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准确服用。

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服用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2.煎药时间:中药煎制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可能会导致有效成分的丧失,过短则可能无法充分提取药性。

3.药材煎煮次数:中药煎煮一般可重复2-3次,第1次为主剂量,第2、3次为副剂量。

第一次的药汤最浓,适宜分为两次服用。

第二次的药汤次浓,适宜分为两次服用。

第三次的药汤淡,一般在较短时间内直接服用完毕。

4.常规保鲜:煎制好的中药汤剂最好当天服用完,不要放置过久。

如需分次服用,可以将剩余的中药汤剂分装冰冻保存,不要反复冷冻。

5.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中药煎服期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葱、生姜、大蒜等,以免影响中药的疗效。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煎药器具的选用选用砂锅、搪瓷锅、不锈钢锅,而不要选用铁锅、铜锅、铝锅。

二、煎药的基本步聚1,中药材先用干净的水清洗一下,再用冷水浸泡,水没过药材2-5厘米,先浸泡1-2小时。

2,大火(武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文火)继续煎煮,一般的药第一次煎煮沸后再煎30分钟就可以,过滤并倒出药液。

第二次加少量水煎煮沸后再煎15分钟,药品质时坚硬者可多煎5-10分钟,两次煎的药液兑到一起混合均匀,一般为400毫升左右,分两次或者三次服下,一副药一般都是服用一天。

小儿酌减。

3,清解、发表药时间要短些,药液未沸时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并须时常搅拌。

三、特殊中药煎法1,先煎购买的药剂内凡注明“先煎”者如无特殊指定则先煎10-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物一起煎煮。

有些药物质地坚硬或者有毒,需要大火先煎30分钟左右,个别特殊的中药先煎的时间更长一点,比如生附子一般需要先煎一个小时以上。

2,后下有些药物气味芳香(如薄荷)或走窜(如砂仁),需要后下。

在其他药物第一煎出锅前5-10分钟内将后下的药物加入进行煎煮,需要盖严锅盖。

3,包煎有些药物有绒毛或者细刺,需要在煎药前把它们装入纱布袋中再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

4,另煎对于一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需要单独煎煮,一般煎煮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2小时,煮好的药汁最后兑进其他煎好的药汁里。

5,烊化(溶化)阿胶需要烊化,放入煎好的热药液中溶化后服用。

6,冲服有些粉剂(如三七粉),倒入适量水或药液中冲服即可。

注意事项:1,如果没有特殊指定,混合的中药汤液分二次温服,即早饭前与晚饭后各服一次。

如果服药后感觉肠胃不适,可以分三次服用,即在中午饭后再服一次,这样每次服用的药量相应的减少了。

2,有些特殊的药物或者外用中药,需要遵医嘱使用。

3,有条件的尽量自己煎药,有些机器煎的药物浓度不够,会影响疗效,有些没煎好还会吃了不舒服。

4,生附子20克以下的要先煎够一个半小时,20克以上要煎够2个小时以上,中途不可加凉水,如水量不够直接加开水。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保证中药煎煮的质量和疗效。

下面介绍几点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

煎煮中药时必须使用陶瓷、玻璃或不锈钢等无毒、无味的容器。

二、用清水清洗煎煮器具。

在煎药前先将煎煮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在煎煮过程中受到污染。

三、中药的煎煮时间。

一般情况下,中药的煎煮时间需要按照配方要求和药性特点来决定。

对于常见的药材,需要煎煮2-3个小时左右。

四、中药的煎煮火候。

煎煮中药时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一般火力应该逐渐加大,但也不能烧开,以免破坏中药的有效成分。

五、中药的煎煮顺序。

在煎煮中药时,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煎煮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中药的煎煮顺序,一般是先煎硬的药材,后煎软的药材。

六、中药的煎煮次数。

中药的煎煮次数也需要按照中药的性质和药性特点来决定,一般需要煎煮2-3次左右。

七、中药的煎煮温度。

煎煮中药的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正常情况下需要保持在80℃以上。

八、中药的煎煮量。

中药的煎煮量需要根据需要用药的人数和药物的剂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一定量的中药汁液。

九、存储中药汁液。

中药煎煮后的汁液需要在密封的容器中存放,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遵照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中药煎煮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中的重要剂型,通过合理煎煮方法可以充分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增强药效。

以下是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煎煮方法1.药材的准备:首先将需要的中药材按照医嘱的剂量准备好,注意查验是否有虫蛀、霉变或杂质,避免使用。

对于根、茎、叶等硬质药材,可以用刀剁碎;而对于软质药材,可以用刀背敲碎。

2.煎药前的处理:根据药材的特性,可分为先后放入煎药锅内的步骤。

如一些有毒的药材需要先进行煮沸处理,然后再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煮;而一些吸水性较差的药材,需要预先浸泡片刻,帮助其充分吸收水分。

3.加水和煮沸:根据处方要求,将药材放入适量的水中,增加中药与水的接触面积。

一般情况下,中药与水的比例是1:10。

待水开后,改小火慢煎,保持水的状态保持在微沸或小沸状态,持续煎煮一定时间,一般为20分钟以上,但也需根据具体药材特性和处方要求而定。

4.隔渣和续煎:将煎煮好的中药药液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去除杂质烧成的渣滓,取出药液备用。

对于需要续煎的药材,可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次煮沸,继续煮沸一定时间,用滤网过滤。

5.药温调理:根据药物的性能,将药液降温至适宜服用的温度。

对于泻下药物,一般适宜60°C左右,对于温肾药物,适宜40~45°C左右,对于清热解毒的药物,适宜50~55°C左右。

二、注意事项1.清洗煎药锅:每次使用前,煎药锅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以免污染药液。

2.药材的储存:中药材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使用的水质:在煎药过程中,应使用清洁、纯净无污染的水,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水。

4.煎药过程中的观察:应不时观察药液的状态,确保水的状况适宜,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5.煎药的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处方的要求,煎药时间有所不同,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影响煎煮效果。

6.煎药时的火候掌握:保持适中的火候,既要保证药液的稳定,又要避免水分迅速蒸发而使药材产生变化。

煎中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 煎中药的方法中药煎制是将配药好的药物放入水中煎煮,让药材释放出有效成分,再将其溶于水中,以达到药效作用。

以下是中药煎制的方法:1.1 准备药材首先,使用高质量的中药材,选择需要的药材,按照配方中的比例计量,将它们放在一个碗中备用。

1.2 煮开水将适量的水倒入锅中,加热,直到水烧开。

1.3 下药材等水烧开后,将药材放入锅中。

这个时候要注意火力不能太大,否则会煮干水分,影响药效。

1.4 煮药将药材放入锅中后,用缓慢的火煮,观察药汁,直到水变得深黄色,并变得浓稠。

这个时间会根据药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5 滤药等药汁处理好后,将药汁过滤器过滤。

使用纱布或其他过滤器过滤出药汁。

1.6 冲底水药汁过滤后,需要再加适量的水冲淡药汁,使药品变得更加易于服用。

1.7 装药将药汁装入杯子或瓶子中,药材可以留下,后续可以再次使用。

2. 煎中药的注意事项2.1 配药中药材的配比需要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配方来。

不要自己随便搭配中药材,以免产生反效果或副作用。

2.2 烹制中药制作需要细心、耐心、烦心,药材的水量、烹制时间都需要精确掌握,错一扭就容易使药性流失,影响药效。

2.3 药材保存中药材需要存放在密封、阴凉、干燥的地方,以防止灰尘、虫害、霉变等情况发生。

保存好中药材,也是保证制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2.4 另外煎药材前,需要熟记每种中药材特点。

一些中药材有毒性,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和宠物误食。

在煮药材的同时,要不停地翻动药材,使之均匀受热,药效会更好。

还有就是,由于中药材功效不同,很有可能在吸入中药治疗后成为其它病人的药源。

因此,使用单独的饮用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煎中药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煎药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制剂方法之一,它通过水煎将药材内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对药效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煎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煎药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药材选择合适的药材对煎药的效果至关重要。

药材的质量要好,要为新鲜的或干燥的药材,不要使用受潮、发霉或劣质的药材。

2.药材的洗净处理将药材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洗净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也可以用多次浸泡的方法,有助于去除农药残留。

3.研磨将洗净的药材研磨成粉末。

研磨后的药材可以更好地释放出有效成分。

4.冷水浸泡将研磨后的药材用冷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而定。

5.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将药材置于火上煮沸,随后转小火慢煎。

慢煎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2小时,根据药材的特性和方剂的不同而定。

6.热浸泡在煎煮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加入适量的热水,以保持煎汤的温度。

7.过滤煎药结束后,需要对药渣进行过滤,将清汤与药渣分离。

可以使用纱布或过滤纸进行过滤,以保证煎汤的纯净。

8.温煎一些药材具有易挥发的有效成分,需要采用温水煎煮的方法进行。

温煎的温度一般在40℃左右。

二、煎药的注意事项1.火候的掌握火候的掌握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

在煎药的过程中,要根据药材的特性、方剂的要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掌握火候的大小。

火候过大会破坏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火候过小则无法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2.炖煎的时间炖煎的时间是根据方剂的要求和药材的特性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较硬的药材需要更长的时间,而较软的药材则需要较短的时间。

过短的时间会导致药效不充分,过长的时间则可能煮过头,影响煎汤质量。

3.水量的控制在煎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量。

如果水量过少,容易导致煎汤煮干;如果水量过多,会稀释煎汤的药效。

一般来说,水量要稍多于方剂的标准用水量,以保证煎汤的充分。

4.药材的煎煮次数根据方剂的要求,有些药材需要多次煎煮,以提取更多的有效成分。

中药煎服方法范文

中药煎服方法范文

中药煎服方法范文中药煎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方法,它利用水、酒等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

中药煎服方法的正确掌握对于保证中药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煎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煎服的常用方法1.煮法:将适量的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直至煎出药液,通常为原药的2-3倍,即可服用。

有需求的话,煎煮可以多次,直到木滓。

2.煮煎法: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大火煮沸10-15分钟,然后再改用小火慢煎30-4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水回收,得到药液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煎煮的中药材。

3.直接煎煮法:将适量的中药材与水一起煮沸,不用慢煎。

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药材炮制后,溶解能力增强。

二、中药煎服的注意事项1.中药煎服过程中,要选择具备质量保证的中药材,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煎制过程中,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不同的药材需要不同的煎制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药效。

3.煎制药液要充分沉淀,避免带入木渣和杂质,避免对肠胃产生伤害。

4.煎制中药时,要盖紧锅盖,避免药性散失。

5.在煎药过程中,要时常观察水量,及时补充,以避免水煮干。

6.煎制好的中药液要及时服用,避免长时间放置,以免发生变质。

7.煎服中药要遵循医嘱,按照剂量和频次进行服用,不可自行增减用药量。

8.煎服中药时,应避免与食物同时进食,以免影响药效。

9.煎服中药期间应禁止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利于药效的吸收。

中药煎服方法的正确掌握对于中药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煎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需要遵循,这样才能确保中药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效。

同时,在服用中药期间,我们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增强身体对中药的吸收和调理作用。

相信通过科学的中药煎服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中药的疗效。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煎药方法1.准备药材: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处方,准确准备所需的药材,注意药材的保存,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

2.洗净药材:将药材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注意不要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清洗,以免对药材产生污染。

3.切割药材:将药材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薄片状,切削时应注意刀口的清洁与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4.加水煎煮:用陶瓷、砂锅或炖盅等容器,加入适量的清水,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将火调至大火加热,待水开后改成小火焖煮,时间一般不低于半小时。

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火候和水量,保持药材的完整性和药性不被破坏。

5.过滤药液:将煮好的药液通过棉纱袋或细糙布过滤,以去除杂质和药渣。

6.药液冷却:将煮好的药液放置在通风处,待其自然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即可服用。

二、注意事项1.服用前的准备:服用中药前,应先洗净双手,不要碰触其他物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2.药材的选择与保存:药材的选择应注意完整度和质量,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购买。

已过期的中药应立即丢弃,避免食用。

3.药材的切割:切割药材应尽量避免手指与药材直接接触,以防止污染。

切削时要注意刀具的锋利和稳定性,以确保安全。

4.煎药时的火候:煎药时,应注意人工调节火力,控制火候,避免煮沸过久或过短。

应根据药材的性状和药性,合理控制煎煮时间。

5.药液的过滤:药液过滤时,应使用干净的、无棉屑的棉纱袋或细糙布,以确保药液的净化。

6.药液服用温度:服用药液时,应注意药液的温度,不要太烫,以免烫伤口腔黏膜。

7.准确服用用量:服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准确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8.调整饮食: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

9.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服用中药的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以提高康复速度。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1、煎药器具:首选专用砂锅,也可以选择不锈钢锅、搪瓷锅等,忌用铁铝制品。

2、浸泡方法:中药倒入锅内,最好加入纯净水(若无,可选用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让氯挥发出去,再加入药锅使用),淹没过药面3~5cm(2~3横指)浸泡时间30分钟。

3、煎煮方法:每天一副药,煎两次。

头煎先用大火将药煮沸后,改用小火,维持沸腾至规定时间;二煎加水适量,其他同头煎。

4、煎煮时间:从沸腾后开始计算时间。

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煎40~60分钟;二煎
30~40分钟。

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药物头煎15~20分钟;二煎10~15分钟。

其他药物头煎20~30分钟;二煎10~15分钟。

后下药物(平分成两份)分别于头煎二煎煎煮完成前5~10分钟下锅。

先煎药物如龟甲等,先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半小时,再加入其他药物。

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药物,需遵医嘱。

5、滤取药液:每次煎煮后滤取(可用两层纱布过滤)药液约200ml为宜,两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口服。

6、服用方法:每日一副,早晩各服一次。

药物应当在饭后半小时,药液加热服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瓜果等。

中药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的熬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浸泡:将药物倒入熬药的器皿中,加凉水没过药物,浸泡1小时左右,让中药充分吸收水分,恢复到新鲜状态,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析出。

2. 煎煮:浸泡完成后,将砂锅放在煤炉上开始熬制。

一般中药需要煎煮两次,头煎先开大火,等水开了之后再转为小火,慢慢熬制。

一般熬制20\~25分钟,期间隔上几分钟搅拌一次,防止药物沉底糊锅。

3. 二煎: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然后加上热水,高出药面一点点即可,继续用大火煮至沸腾,然后开小火煎煮15\~20分钟即成。

4. 煎药器具:中药在煎制时最好使用砂锅,因为砂锅不易与中药里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受热均匀。

请注意不要使用铝锅、铁锅等金属器皿,因为这些金属容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毒副作用。

5. 煎药火候:煎药的火候有大火和小火两种。

小火需要长时间的煎煮,大火水分蒸发过快药液容易外溢。

因此,一般是先用大火后用小火煎药,切不可图快而全程大火煎药。

6. 煎煮顺序:中草药中含有特殊药物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煎煮。

比如药包中有“先煎”字样的小包,应先煎10\~15分钟,再加入群药煎;有“后煎”字样的小包应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再煎。

切不可盲目一次全部放入。

总的来说,中药的熬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如需自己熬制中药,请确保了解和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如不具备相关经验,建议请教有资质的中医或药师。

中药熬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方法一般有蒸煮法、水煎、冷煎、熬浸、金银锭法等。

一、蒸煮法。

1、将中药加水蒸煮,水量通常是药材的2-3倍,火候可划分为大火、小火、微火几种。

2、蒸煮要适度,蒸煮的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比较硬结的药物可
以延长时间。

二、水煎法。

1、同蒸煮一样,先加水将药物煮沸,煮沸后加少量水,尽量保持剩
余液体量不变,改用小火慢煎。

2、煎药时间依中药质地而定,一般控制在1-2小时左右,多药汤水
煎时间可以延长,到药浸动性差不离锅时即可。

三、冷煎法。

1、熬制前用凉水将药物浸泡,浸泡了一段时间之后将药物取出,再
盛入药锅中,加入新鲜蒸馏水。

2、将药锅放在温和火上,将药汤熬至药汤变浓,但不栓糊,汤汁浓
稠时,熄火,放凉即可。

四、熬浸法。

1、将药物放入容器内,用温水将药物浸泡备用,每次浸泡时间不少
于3个小时。

2、待浸泡好的药物取出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温水,开大火加热,熬至汤汁浓稠,关火放凉,即可。

金银锭法。

1、将药物放入药锅中,加入新鲜蒸馏水,放入金银锭,再放入炉中,用小火慢熬,加入武火炖煮。

2、炖煮至药汤浓稠,降温至室温,再入冰箱冷藏。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熬制中药是中医药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煎煮草药来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1.材料准备:首先要准备好需要的草药材料,根据中医药方剂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将草药材料清洗干净后,放在容器中备用。

2.倒水浸泡:根据草药的性质,将草药用适量的水浸泡。

一般来说,浸泡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常见的草药一般需要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3.冷水煎煮:将浸泡好的草药和适量清水放入锅中,以大火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煮1-2小时。

注意要时常观察水面的情况,如果发现水已经煮得快要干了,要及时加水。

4.加热时间:在大火煮沸腾的第一次之后,我们需要继续加热保持药材在沸腾状态,这个时间通常需要约半小时。

这样可以确保将中药有效成分全部提取出来。

5.滤清:将煮好的中药用过滤网或纱布过滤掉渣滓,将提取出来的草药汤液保存在容器中。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锅具:熬中药需要使用不锈钢或砂锅等耐高温的锅具。

避免使用铸铁锅、铅和铜锅,以免产生有毒物质。

2.火候掌握:熬中药时需要注意火候掌握,保持中火或小火的状态,避免大火,以免草药煮沸太久产生过多的沸腾气泡,导致草药有效成分流失。

3.观察水位:在煎煮过程中,要时刻观察中药汤的水位,如果水即将煮干,需要及时加水。

同时,切忌使用热水,以免影响中药煎煮的效果。

4.温度适宜:煎煮好的中药汤液应该稍微冷却后才能服用,避免烫伤口腔和消化道。

一般来说,中药汤液的温度保持在40-50摄氏度为宜。

5.存放方法:中药煎煮好后,建议以玻璃瓶或陶瓷瓶等无异味的容器存放,避免与金属容器接触。

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24小时,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总结:。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中药饮片煎熬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药材饮片、器皿、水和火源。

选择形状深碗状的锅具,以提高煎煮效果。

2.加水:将药材饮片放入锅中,倒入足够的水。

水的量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配方的比例而定,一般来说,水量要稍多于药材的总质量,以确保药性的充分溶出。

3.入锅开火:将锅放在火上,用中小火加热。

为了保证有效成分的保留,应该选择慢炖的方式煎药。

4.沸腾:药材煮沸后,继续保持中小火,保持药液的微沸状态。

这样可以减少营养素、有效成分在高温下的损失。

5.煎煮时间控制: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制剂要求以及医师的建议而定,一般时间在30至60分钟之间。

煮制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药液的沸腾情况,防止溢出。

二、中药饮片煎熬注意事项:1.药材的分层:一些中药饮片在煮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这时应采取适当方法,如用木勺轻轻搅拌,使其均匀煎煮。

2.加水量的控制:水的数量应根据药材的特性来决定,但是一般来说,最好略多于药材总质量。

过少的水量会导致药材出汤不充分,影响药效。

过多的水量会导致药液稀释,影响提取的效果。

3.温火慢炖:选择中小火煎熬中药饮片,既可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又能维持药物的营养成分。

高温煮药会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损失过多。

4.注意湿度:药材在日光下暴晒后会吸湿,煎煮的时候需注意控制好湿度,以免影响煎煮效果。

总结:中药饮片的煎熬是制备中药汤剂的重要工艺环节,正确的煎熬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提高药效,避免药材的过度煎熬和致使有效成分损失。

此外,煎熬过程中应注意药材的质量、煮药的时间和火候,以保证中药饮片汤剂的质量和安全。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药汤剂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中药学煎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药材:将需要煎煮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灰尘。

2. 加水:根据药材的种类、质量和煎煮目的,加入适量的清水。

一般情况下,水的用量是药材的3-5 倍。

3. 浸泡: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材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

浸泡时间一般为30 分钟至 1 小时。

4.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和水放入煎煮锅或药壶中,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

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性质而定,一般为20-30 分钟。

期间需要不时搅拌,以防止药材粘锅或溢出。

5. 过滤:煎煮完成后,使用滤网或纱布将药渣过滤掉,保留药液。

6. 二煎:如果需要,可以将药渣再次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二煎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

7. 调整药液:根据需要,可以将药液浓缩或稀释,调整药液的浓度。

煎药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可能因药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些药材可能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

因此,在煎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药师,以确保正确的煎药方法和剂量。

此外,煎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药液的质量和效果。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煎药必读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煎药必读

先煎
②某些有毒药物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附子、生草乌、生川乌等。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先煎是为了减毒,先煎时间控制在 60~90 min 为宜。
降低毒性
研究发现,附子、制川乌、制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分解或水解其C-8 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 1 分子乙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原碱,即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中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其毒性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的 1/200~1/500,毒性降低;再进一步水解,其 C-14 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 1 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即乌头原碱、中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生物碱的 1/2 000~1/4 000,毒性显著降低。物碱水解过程如图 1 所示。
中药在煎药前为什么不宜淘洗?
煎药前不必用水洗药,因为某些中药含有糖和苷类等易溶于水的物质;还有些中药是经过炮制的,如添加蜜、醋和酒等,若用水洗,会丧失一部分有效成分,药物的气味会散失,降低药效。 另外中药在做成中药饮片前会净选和加工炮制,总灰分是达到国家标准的。
中药为什么要煎两次?延长时间煎一次可以吗?
中药在煎煮前为什么要浸泡?泡多长时间为宜
如果不预先用凉水浸泡,直接用快火去煎或者开水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以致阻塞药片毛细管的通道孔隙,水分难以进入而有效成分又难以向外扩散,故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药物的疗效不能充分发挥。以花、叶、草类等药为主的方剂,需及浸泡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类等药材为主的方剂、需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变。
加水量 现代算法 根据吸水率和蒸发量
加水量=吸收常数ml/g×饮片质量+预取药量ml+损耗量200ml k=1.5ml/g 1.3k0-0.9k0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液汤剂的质量,若加水不足会造成药材浸煮不充分,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溶出率相应降低;加水量过多,药汁浓度太低,浓缩可能会破坏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不便服用,降低病人依从性。吸收系数与方剂的功效、方中药物的药性,质地、干湿度、粗细、品级、药用部位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煎服方法事关疗效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因为它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加减应用,所以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病证。

而中药的煎服方法对疗效有很大影响,为了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需要正确地煎熬和服用。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味功能各不相同,加之患者病情和用药目的也不一样,所以煎服中药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病、因药而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煎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汤剂又称煎剂,系用生药或炮制后的药加水直接煎熬而成。

方法简便、吸收良好、作用较快,是中医最常用的一种剂型。

一般煎药用的容器应采用砂锅或搪瓷锅,切忌用带油垢的锅、铁锅。

因为油垢中可能含有致癌物----3、4苯并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铁器可以和汤药中的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香豆素及其甙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服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药锅应根据药量选择大小,若过大,则底部受热面积大,容易煎干;若过小,则会因药物压缩过紧,不能添加适量的
水而使其有效成分难以充分煎出,同时,煮沸后药液还容易溢出。

一些具有硬壳的果实或种子类药物,如荔枝核、桔核、带壳苡仁、金樱子、山栀子等,煎前应打碎,以便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

煎药前最好将中草药用冷水浸泡一下,这样对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可浸出一些有效成分;对于质地轻清的药物又可避免临煎加水时漂浮在水面上。

加水量以淹过药物二横指为宜,第二煎时,水稍高出药物表面即可。

煎药时一般先用武火(急火)煎至沸腾,定时搅动,再用文火(慢火)徐徐煎煮约半小时许(第二煎可2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出。

两次煎取的药液混在一起,分两次服用。

有人主张剂量大和滋补类药物应煎三次,兑在一起后分两次服。

上述是一般的煎药法,但许多不同的药物尚需采取不同的煎熬方法。

例如发汗解表、理气、质地轻清和具有芳香挥发的中草药,如苏叶、荆芥、金银花、菊花等,应用武火速煎,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以防减损有效成分、降低药效。

而质地粘腻、有滋补作用的药,如人参、黄精、当归、熟地等,应用文火久煎,待沸腾后再煎30分钟至1小时或更久,以尽量煎出其有效成分。

第二煎的时间可比第一煎缩短1/3或1/2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煎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

矿石及贝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如石膏、石决明、龙骨、牡蛎、鳖甲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先下煎煮,即先以武火加热至沸,煎15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

麻黄则需先煎,掠去水面的沸沫,再投入其余药物。

质地轻清的芳香、解表药,如薄荷、浮萍、藿香、佩兰等,大多含挥发性成分,不能煎煮过久。

钩藤久煎亦会失去药效,所以应在其他药物将要煎好时再下锅,然后煎5~10分钟即可,以免减低药效。

枇杷叶预先去毛或蜜炙后,可不另包。

还有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金石斛等,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须另煎,煮沸30分钟后,滤出药汁。

然后再加水,同时加进其他药物一起煎煮,最后将另煎药汁和合煎药汁兑在一起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避免浪费。

此外,在煎药时应当用筷子不时搅动,以免药物粘于锅底而致糊锅。

若发现糊锅,此服药则不能服用,需另煎一剂。

关于汤药的服用量,每次以服用120~150毫升为宜。

但也有例外,如发热患者吃清热解毒剂,药液可多一些,以助药力;烦渴或脱水患者吃的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一些,并可代茶频服。

而小儿和重症患者,服用过苦或带有怪味的药,药液量应少一些。

若煎出药液太多,可再加热浓缩,待药量稍少时再服。

有些中药不能煎煮,只能烊化,如芒硝、饴糖、蜂蜜、阿胶等,都需在汤药煎成去渣后加入,微微加热搅拌,俟溶化后再服。

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如有温服、热服、凉服之别。

温服即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目前大多数中药均用温服法。

而热服适用于大寒证,冷服则适用于大热证;热药冷服适用于假热真寒证,寒药热服适用于假寒真热证。

有些贵重而用量小或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犀角、羚羊角、珍珠、牛黄、朱砂、琥珀等,须另制成细末。

当药物煎好后,取少量药汤调入药末,和匀服下;或者将药末倒在舌上,用温开水将药末送下,立即再将汤药喝下,这种叫冲服。

冲服和烊化药,在每天两次服药时,要各用一半。

某些外感风寒患者服用解表方剂,如桂枝汤时,在服药后要吃半碗热粥,并盖被而卧,以助其发汗解表之力。

关于服药时间,《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现在一般仍沿用此法,即治疗四肢血脉病和驱虫、攻下时,均宜空腹服;病在下焦的宜饭前服;病在上焦的宜饭后服。

而抗疟药则必须在发作前3个小时服用。

解表发汗药宜3~4小时服一次;治疗急性病的药,宜4~6小时服一次。

但一般药物都是早晚各服一次。

泻下药和驱虫药都应“中病即止”,就是说,达到了泻下目的,或驱出了肠寄生虫后,就不再继续服用。

而滋补强壮药,则需长期服用。

由此可见,许多中药在煎服方法上各有不同要求,如果不遵医嘱、不依据病情和药性,千篇一律地煎熬服用,往往会出现药方开得好、中药炮制也好,疗效却不好的情况。

对此,患者必须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