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晴隆县人民医院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考核标准
输血科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
1.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0%。

2.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三)输血科质量考核标准
五、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制定各种临床输血治疗用血的原则。

2.评估输血科的统计资料。

3.定期检查临床输血病历,以输血适应症、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前九项检查,审核院内不正常用血情况。

4.分析全血和成分用血的使用情况。

5.估算输血科储备血或输血的比例。

6.评估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感染症。

7.对院内有关输血的医、护、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8.协调沟通输血科与各科室间有关输血工作的事宜。

注:输血科作为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下设科室,每项职责履行不到位扣10分。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医疗质量管理在门诊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患者在门诊就医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门诊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相关目标并制定质量考核标准,以持续改进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目标以及质量考核标准。

一、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1. 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是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

门诊医疗机构应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包括正确使用药物、准确诊断疾病、避免手术错误等。

此外,门诊也应提供无菌环境,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 确保患者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门诊医疗机构应努力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包括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供友好、温暖的就医环境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3.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门诊医疗机构应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通过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并采用新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1. 临床效果临床效果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门诊医疗机构应该定期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疗效数据,包括患者的康复情况、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等指标。

通过评估临床效果,确定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2.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门诊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

门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此外,门诊医疗机构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检查和消毒,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是评估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满意度调查可以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帮助门诊医疗机构改善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连续改良查核标准血透室一、质量管理有关目标及有关评论指标(一)质量管理有关目标1.专业设置、人员装备及其设备、设备切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举措保障安全。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好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方案。

4.血液透析机与水办理设备切合要求。

5.透析液的配制切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二)有关评论指标(三)血透室质量查核标准质量查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质量管理有关目标1.布局能否合理;布局不合理每处扣 2 分;2.设备设备能否合用设备设备不合用,每件扣 5 分;3.能否成立质量管理制度未成立制度扣 5 分;4.制度能否落实。

制度未落实扣10 分;5.能否拟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程序执行能否到位;未成立制度和方案扣 5 分;程序执行不到位扣10 分;6.能否有有完好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方案;无完好的监测记录,每次扣10分;7.监测结果不切合要求、有无整顿建议。

监测结果不切合要求每次扣10分,无整顿建议扣 10 分;8.血液透析机与水办理设备能否切合要求。

9.透析液的配制能否切合要求;10.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能否达标。

医疗服务安全和指令性任务1.每季度起码展开一次科室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提升医疗服务安全意识。

2.实时报告、妥当办理医疗过错行为和医患纠葛。

3.仔细达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踊跃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医院的科室质量管理专业性强、技术复杂,自己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

科主任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室的质量水平。

除同行专家评审,作为一般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没有能力直接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评论是科主任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及常常性工作。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各级人员落本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联合本科室的质量教育、检查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执行状况,发现问题,实时纠正。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2.药学部门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合理,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药学服务。

3.建立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4.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制定、落实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持续改进。

5.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健全临床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制度,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做好细菌耐药监测。

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

6.加强处方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合理用药。

7.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

8.不使用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不使用无批号、过期、变质、失效药品,不生产、销售、使用未经批准的制剂。

9.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

(二)相关评价指标1.处方合格率≥95%。

2.药品帐物相符率100%。

3.处方调配差错率<1/__。

4.取药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5.抗菌药物销售比率占全院药品销售≤25%。

6.药品报损率(按金额计):中成药与西药<0.2%,饮片<0.5%。

7.患者对服务满意度≥90%。

(三)质量考核标准项目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5分;无考核印证扣2分;《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2分。

组织与制度独立设置调剂室、药库(含中西药库及特殊药品库)、临1处未独立床药学室、信息资料室。

2分。

建立药学专业人员健康档案且检查项目符合要求。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1]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1]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输血科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0%。

2.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三)输血科质量考核标准项目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组织管理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输血管理工作会议;至少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科独立设置。

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反馈或通报;1.查会议记录,缺一次扣5分;2.培训缺1次扣10分;3.查看资料,未开展考核或未向临床反馈或无书面通报扣10分;制度管理建立并落实相关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实行24小时供血服务;1.查看文件资料,每缺一项制度或1项规范或1项职责扣5分;2.检查相关工作记录本和现场观摩操作,发现有操作不规范现象扣5分;3.查值班、交接班记录本,输血科24小时内存在脱岗现象扣20分;合理用血建立临床输血申请、用血审核、会诊及受血知情同意(输血治疗同意率达100%)制度;全血和成份输注适应症-≥90%、成份输血率≥90%;保证库存血量(周用血量50%),满足临床需要;开展自身贮血、自体输血,有质量和安全保障条件和措施;输血科发血和输注时执行双核对、双签字;1.抽查输血病历,看输血申请、审核(主治以上医师审核,大量用血医务科是否审核),未规范填写输血申请或未履行审核手续每次扣10分;2.无输血指征每次扣20分;每次输血未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扣20分,填写不规范每次扣5分;输血记录不规范每次扣5分;输血完毕未将血袋条形码贴交叉单或不需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每次扣5分;输血袋在24小时内未及时交回输血科每次扣5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功能检查科室重要的工作内容,其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确保疾病的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

一、目标:1.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这包括确保诊断准确性、治疗规范性、工作流程的高效性和服务质量的客观性等方面。

2.保障患者安全。

患者的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使医疗服务更加安全可靠,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风险。

3.提高诊疗效果和满意度。

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务实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

4.提高科室的竞争力和声誉。

良好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能提高科室的竞争力和声誉,增加患者的选择意愿,进而促进科室的发展。

二、质量考核标准:1.诊断准确性。

医疗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医生的诊断准确性。

通过比对病历和医学检查结果,评估医生的诊断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2.治疗规范性。

医疗质量考核还要关注医生的治疗规范性。

包括手术操作规范、药物使用合理与否、康复治疗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

通过对治疗方案的评估和患者康复效果的追踪,评估医生的治疗规范性。

3.工作流程的高效性。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还需要考核医疗服务的工作流程是否高效。

包括预约挂号的便捷性、检查等候时间的合理性、结果报告的及时性等。

通过对流程的测算和患者的反馈评估,评估工作流程的高效性。

4.服务质量的客观性。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还需要考核医疗服务的客观性。

即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手段,评估医生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医疗费用合理性等方面,确保医疗服务的客观性。

三、质量改进措施:1.建立规范的病历记录体系。

加强对病历记录的监督和培训,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规范化病历记录内容和格式,加快病历填写进程,确保患者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非手术科室)(1)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非手术科室)(1)

晴隆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考核标准临床科室(非手术科室)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2.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4.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5.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6.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7.开展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8.实施“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3.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4.CT检查阳性率≥70%。

5.MRI检查阳性率≥70%。

6.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8.治愈好转率≥90%。

9.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0.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11.麻醉死亡率≤0.02%。

12.尸检率≥15%。

13.医院感染现患率≤10%。

14.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

17.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18.平均住院日≤12天。

19.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20.病床使用率85—93%。

2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22.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

2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90%。

24.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

(三)质量考核标准。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输血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与目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2.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0%。

2.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三)输血科安全质量计划与目标组织管理方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输血管理工作会议;至少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科独立设置。

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反馈或通报。

制度管理方面:建立并落实相关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实行24小时供血服务。

合理用血方面:建立临床输血申请、用血审核、会诊及受血知情同意(输血治疗同意率达100%)制度;全血和成份输注适应症-≥90%、成份输血率≥90%;保证库存血量(周用血量50%),满足临床需要;有质量和安全保障条件和措施;输血科发血和输注时执行双核对、双签字。

质量控制方面: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并开展监控活动;开展常规项目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血液出入库、储存保管、报废规范;出入库的核对记录、有储血冰箱温度监控;血液交接过程中,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输血感染方面:制定并实施预防输血感染方案;规范开展输血前检验项目:血型(包括RH(D)、交叉配血、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必要时检查不规则抗体;开展输血不良反应检测、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

医疗服务安全方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科室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提高医疗服务安全意识;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纠纷;让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输血科服务满意度≥90%。

2。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具备以下功能和服务能力:彩超、床旁b超及各类探头,能开展全身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或治疗;心脏运动机能、血流动力学、瓣膜和心壁检查;脑电图、肌电图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体腔的内窥镜检查;2.超声和心电图检查提供每天24小时急诊服务和床旁服务。

3.建立临床医技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后及时解决会议提出的问题。

4.报告项目齐全、字迹清晰、用词准确、符合专业格式、避免口头用语;报告医师必须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

(二)评价指标1.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功能科室服务满意度≥90%。

2.治疗饮食就餐率达到或超过95%。

(三)功能检查科室质量考核标准项目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b超工作满足临床需要,能够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

1.现场检查,24小时存在脱岗扣20分;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急危重病人床边b超自接2.现场查看或临床科室调查超声报告超过30分钟出到电话应10分钟内到位。

具报告扣5分;急危重病人床边b超10分钟不能到诊室保持环境整洁、诊查床清洁,为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查后或被污染位扣10分;时更换床单;凡进行穿刺、活检诊疗等侵入性操作前应对诊室进行空3.违反院感要求每次扣10分;气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凡侵入人体组织诊疗器械应做4.查b超登记本、光盘等统计彩超检查阳性率,每下b超室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降1%扣5分;彩超检查阳性率应≥70%。

5.每月由党办到临床各科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分别发贯彻执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关于禁止非医放满意度调查表;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国家计划6.发现有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现象扣20分;生育委员会8号令),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现代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的是通过专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相关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医疗机构需要确保医疗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件和意外事故,保证患者的安全。

2.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效率。

医疗机构需要有效地组织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提供高效、高质的医疗服务。

3.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医疗机构需要提供便捷的预约和就诊方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

4.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医疗机构需要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持续的医疗服务,包括术后康复、复诊等。

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还需要考核一些具体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以评估医疗机构的绩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考核标准:1.治愈率和有效率。

对于一些疾病,医疗机构需要确保治愈率和有效率达到一定水平,以证明医疗服务的效果。

2.不良事件发生率。

医疗机构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不良事件,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改进,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患者满意度。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从而评估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4.医疗质量评估指标。

通过使用一些评估指标,如病情转归、并发症发生率等,来评估医疗质量的好坏。

5.医疗过程指标。

通过监测和分析医疗过程中的指标,如手术时间、药物使用量等,来评估医疗过程的合理性和效率。

6.科室间协作。

医疗机构鼓励科室间的合作,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的一些例子。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合自身的质量目标和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功能检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功能检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
Word资料
晴隆县人民医院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考核标准功能检查科室(B超、心电图等)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具备以下功能和服务能力:彩超、床旁B超及各类探头,能开展全身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或治疗;心脏运动机能、血流动力学、瓣膜和心壁检查;脑电图、肌电图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心电生理检查;具备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残气测定及开展气道激发与可逆实验的仪器设备;开展动脉血气分析;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关节腔等体腔的窥镜检查;核医学诊疗技术;提供营养膳食;
2.超声和心电图检查提供每天24小时急诊服务和床旁服务。

3.建立临床医技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后及时解决会议提出的问题。

4.报告项目齐全、字迹清晰、用词准确、符合专业格式、避免口头用语;报告医师必须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

(二)评价指标
1.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功能科室服务满意度≥90%。

2.治疗饮食就餐率达到或超过95%。

(三)功能检查科室质量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
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配套制度、考核标准和质量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配套制度、考核标准和质量指标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2.门诊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3.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4.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5.规范门诊医疗文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6.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7.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8.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

1.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 60%。

2.合格病历率≥90%。

3.处方合格率≥95%。

4.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 分钟。

1.门诊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医院感一处布局不合理扣 2 分;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2.是否有分诊、导诊服务;3.是否落实首诊负责制4.是否落实科间会诊制度。

无分诊、导诊服务每项扣 2 分; 违反首诊负责制一次扣 30 分; 科间会诊执行不到位一次扣 10 分;5.是否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合理扣 2 分; 业技术人员6.是否按规定设置普通门诊、专科门 未按规定设置专科、专家门诊扣 5 诊、专家门诊; 分;7.是否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职责不到位扣 10 分; 门诊职责;8.门诊诊断与住院诊断符合率是否低 每低于一 1%扣 5 分; 于 95%。

9.是否违反门诊会诊或者收入院制度。

10.是否按规范门诊书写医疗文书;11.是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违反门诊会诊或者收入院制度每次扣 10 分;门诊医疗文书书写一处不规范扣 2 分;无质量控制措施扣 5 分;12.是否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 无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扣5 预案。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及质量考核标准
病理科
一、质量治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判指标
〔一〕质量治理相关目标
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治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治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判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4.提高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

病理切片、蜡块储存符合规定。

5.环境爱护及人员防护符合规定。

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部门服务中意。

〔二〕相关评判指标
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刻≤30分钟。

2.尸检率≥15%。

3.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科服务中意度≥90%。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

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贯彻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等。

2.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

3.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质量控制,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4.保证医学影像资料质量,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5.环境保护、操作人员与患者个人防护达到标准要求。

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

(二)评价指标:1.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2. CT检查阳性率≥70%。

3.MRI检查阳性率≥70%。

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5.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三)影像科质量考核标准项目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服务能力医学影像服务项目(普通放射、介入放射、DR 或CR 、数字胃肠X 线机、CT 、MRI 等)能满足医院临床日常诊疗需求; 普通放射和CT 有医师值班,能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对急、重症患者,可行床边放射检查; 放射科普通平片检查:急诊30分钟内出报告,平诊2小时内出报告;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1.实地检查普通放射和CT 是否提供24小时值班服务,存在脱岗现象,每次扣20分;2.实地查看或询问临床科室急、危重病人床旁检查接到电话后15分钟内是否到位;不宜搬动的其他病人在申请6小时内是否完成,一项超时扣10分;3.现场查看急诊平片、平诊及大型设备如CT 、MRI 出具报告时间。

4.每月由监审科到临床各科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分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每下降1%扣5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病理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病理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病理科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4.提高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

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

5.环境保护及人员防护符合规定。

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部门服务满意。

(二)相关评价指标 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2.尸检率≥15%。

3.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科服务满意度≥90%。

(三)病理科质量考核标准项目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病理工作满足临床需要:能开展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诊断、细胞学病理1.检查工作记录和病理片,所列项目缺少1个扣5分; 2.每月由监审科到临床各科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分别发放满意度检查与诊断、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诊断;功能建设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科服务满意度≥90%。

调查表,满意度每下降1%扣5分。

建立标本签收、核对制度;病理切片、蜡块、纸质档案(包括资料归档、1.查签收和核对登记本,对不合格标本是否有拒收标准及登记借用和归还手续等)的管理制度;并签字,一项制度不到位扣10分;相关登记本不规范扣5分;有借阅审批、借阅登记制度、有病理资料(计算机管理)的管理制度; 2.查看切片、蜡块、档案管理情况;审批、登记、计算机管理等制度;看各级医师、技师职责是否履行,1种岗位职责未履行有各级医师和技师岗位职责;制度建设扣10分;3.由于制度未落实或职责未履行造成标本遗失或报告单遗失每次扣50分,由此引发医疗纠纷者按相关规定处罚。

建立科内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制订包括试剂保管,仪器设备维护措施1.检查资料,无管理组织和制度缺一项扣5分;1件设备不能使在内的质量管理措施并严格遵照执行;用扣10分;制定并执行科内读片、上级医师复片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检查、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扣5分; 2.抽查10份病理报告单及讨论记录,发现没有开展科内读片、每季度抽检1次制片及诊断质量,并有室内质控评价总结;质量管理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临床医技联席会议,会后及时解决会议提出的问上级医师复片和和疑难病例讨论分别扣10分;题。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门诊部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2.门诊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3.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4.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5.规范门诊医疗文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6.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7.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8.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2.合格病历率≥90%。

3.处方合格率≥95%。

4.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三)门诊质量考核标准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门诊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一处布局不合理扣2分;2.是否有分诊、导诊服务;无分诊、导诊服务每项扣2分;3.是否落实首诊负责制违反首诊负责制一次扣30分;4.是否落实科间会诊制度。

科间会诊执行不到位一次扣10分;5.是否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合理扣2分;6.是否按规定设置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未按规定设置专科、专家门诊扣5分;7.是否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职责不到位扣10分;8.门诊诊断与住院诊断符合率是否低于95%。

每低于一1%扣5分;9.是否违反门诊会诊或收入院制度。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晴隆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考核标准输血科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0%。

2.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页脚内容(三)输血科质量考核标准页脚内容二、临床用血页脚内容三、医院感染管理页脚内容页脚内容四、患者安全目标管理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五、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各种临床输血治疗用血的原则。

2.评估输血科的统计资料。

3.定期检查临床输血病历,以输血适应症、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前九项检查,审核院内不正常用血情况。

4.分析全血和成分用血的使用情况。

5.估算输血科储备血或输血的比例。

6.评估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感染症。

页脚内容7.对院内有关输血的医、护、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8.协调沟通输血科与各科室间有关输血工作的事宜。

注:输血科作为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下设科室,每项职责履行不到位扣10分。

页脚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及质量考核标准
(药剂科)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2.药学部门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合理,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药学服务。

3.建立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4.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制定、落实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持续改进。

5.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健全临床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制度,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做好细菌耐药监测。

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

6.加强处方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合理用药。

7.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

8.不使用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不使用无批号、过期、变质、失效药品,不生产、销售、使用未经批准的制剂。

9.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

(二)相关评价指标
1.处方合格率≥95%。

2.药品帐物相符率100%。

3.处方调配差错率<1/10000。

4.取药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5.抗菌药物销售比率占全院药品销售≤25%。

6.药品报损率(按金额计):中成药与西药<0.2%,饮片<0.5%。

7.患者对服务满意度≥90%。

(三)质量考核标准
三、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

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确定本院用药目录和处方集;
3.审核本院拟购入药品的品种、规格、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
4.建立新药引进评审制度,制定本机构新药引进规则,建立评审专家库组成评委,负责对新药引进的评审工作;
5.定期分析本院药物使用情况,组织专家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
6.组织检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注:药剂科作为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每项职责履行不到位扣分。

注:药剂科对临床用药未进行监督指导及整改,每项扣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