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3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指本医院确定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内容和管理措施。
第四条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科学规范的管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加强患者信息的保密,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防范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第六条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领导负责者牵头制定,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经医院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后实施。
第二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第七条本医院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行政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担任委员。
第九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定期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估;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和学术交流;审查医疗事故的处理情况等。
第十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整理和分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测和评估等。
第三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医院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及时向全院人员进行宣贯和培训。
第十二条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一)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包括医师的执业资格和管理、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医疗质量的内部管理流程等。
(二)医疗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医院的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流程、规范操作、提高效率,使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1.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标准操作程序、监测和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开展质量改进活动等。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降低医疗错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2.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
通过分析和评估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风险,并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3.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医疗质量和安全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各项质量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和进修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可以减少医疗错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5.用户参与和沟通:医疗机构应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支持。
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过程和治疗方案的理解和认同,并减少潜在医疗风险。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良好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可以提升其声誉和竞争力,增加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患者。
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可以保障其就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就医的质量和体验。
然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疗机构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可能无法有效实施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其次,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需要协调医护人员、患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____,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每季度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在院周会上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表扬质量好的科室和人员,批评差的科室及个人。
各科要传达到每位职工。
4.各科要定期____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办事机构在院(分级)办公室。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三、医院(护理、医技)质量管理方案1.全院实行在院长、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____,建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建立医疗护理质量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篇一1、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2、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3、对急危患者,应到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4、对毒、麻、药品严加管理,按制度用药。
5、对医疗设备、电源、氧气定期检查维修,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6、消防设备定期检查。
7、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恪守职责,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篇二1、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4、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5、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篇三医院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及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保障管理等相关人员组成,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
一、医院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论证、技术评估和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建立医疗器械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价制度。
二、器械科负责医疗器械采购,医疗器械采购应当遵循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确保医疗器械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
同时建立医疗器械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
三、对医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纪录等文件,器械科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周期结束后5年以上。
四、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或者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疗器械保障部门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1医院负责接待医疗纠纷的部门是医患关系协调部,医患关系协调部接到病人医疗投诉后,初步判断不存在医疗过错,向病人耐烦解释,必要时,请当事科室帮助向病人或其家属解释;初步推断存在或可疑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将按以下原则和程序操作:1、医患关系协调部向当事医务人员及科室送发《医疗争议大事说明书》,当事人或科室应照实作出回复;回复材料中必需就是否存在医疗不当行为作出答复,并由科主任签署看法后送交医务科。
2、经过调查,当事科室和院方均认为无医疗不当行为的,由医患关系协调部和当事科室负责向患方解释或书面答复。
3、假如当事科室认定无医疗过失,但与院方初步调查结论相左者,将提交院安全医疗委员会商量。
4、假如当事科室和院医疗安全管理部门均认定有医疗过失者,由医患关系协调部和当事科室共同与患方协商解决。
5、假如患方不满意院方的答复或者与院方的协商不能达成全都,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调解或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由卫生局托付温州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6、医疗纠纷以下情况之一者,医院原则上不负赔偿责任。
(1)院方判断不属医疗事故,或不存在医疗过失的;(2)存在医疗不当行为,但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
7、医疗纠纷进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时,当事医务人员必需参与鉴定会进行狡辩和接受质询。
8、医疗事故争议进入司法解决程序的,当事医务人员必需出庭;科主任原则上作为院长托付代理人出庭抗辩,医务科亦派员出庭抗辩。
9、当事科室有义务协同医患关系协调部共同向患方做必要的解释和纠纷处理工作。
10、病历复印先经医患关系协调部审批,统一在医院病历室进行,医务人员应当伴随患方复印资料,复印时患者必需在场。
1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不答应患者复印的病历资料应当在患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及启封。
12、死亡病例的医疗事故争议,为明确死因,尸体应在48小时内由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进行尸解。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责任和任务,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建立相关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2.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医疗过程、病案、护理、药品使用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3.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开展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识别和评估医疗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4.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质量管理和安全意识,培养和推广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5.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建立和推广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和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6.推行患者参与管理:鼓励和支持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决策和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7.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医院信息化程度,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8.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向公众公开医疗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医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 1 页共 1 页。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精选6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精选6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篇1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1、病床使用率≥92%2、平均住院日≤8天3、入院三日确诊率≥90%4、术前平均住院日≤2天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11、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历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14、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一类切口抗菌素使用率≤30%15、手术500台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
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
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文(5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文医疗质量安全是现代医疗服务的核心要求,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文是医疗机构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制定的管理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责任制度(1)医疗机构领导层应当建立和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2)明确质量管理责任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2.质量目标和计划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实施质量目标和计划,以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制定可验证的质量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3.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落实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度,确保医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规范和流程,包括医疗操作规范、医疗设备维护规范、医疗记录规范等。
4.质量风险管理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识别、评估和控制医疗工作中的风险。
(2)建立风险事件的报告和教训总结机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医疗过程管理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过程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明确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6.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2)明确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级和报告流程,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处罚和纠正措施。
7.医疗质量评估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定期评估医疗质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制定和实施医疗质量评估计划,建立医疗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医疗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文1.医疗操作规范(SOP)医疗操作规范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各类手术操作规范、检查和检验操作规范、药物使用规范等。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6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6篇)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7篇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具体是怎样的呢。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篇1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临床医疗、医技、护理、院感质量管理组织工作计划。
并把工作落实到医院每月的工作计划中。
2、提高我院急危重病人救治水平,规范流程,努力保证急危重病员得到有效救治。
3、抓好病历书写,特别是危重病人的重大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保证病历的及时性、科学性、完整性。
4、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差错的发生。
5、组织药剂人员学习《药品管理法》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规范药事工作。
6、切实加强一次性用品管理,规范进货、验收、保管、发放、销毁等环节,确保安全使用。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篇2一、目的:建立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采用PDCA循环原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患者得到优质、合理、高效得康复服务。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得设立及职责: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组长,就是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决策人与领导人,决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计划与实施方案,持续改进科室得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设以下管理小组:临床诊疗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病案管理小组、合理用药小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小组得设立及职责如下:1、临床诊疗组(1)小组职责:①完成本诊疗小组得医疗工作。
认真负责地评估本组每一例病员得病情及疗效;查瞧各种辅助检查得结果并分析;查瞧诊断就是否正确、治疗方案就是否妥当、②完成每日查房。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9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所有到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患者均应得到有效的就医指导,首诊接诊医师应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
2、不是本科的疾病应认真及时转诊或请会诊,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晰不得推诿患者,对于急诊转诊值班医师(120)应负责护送以免发生危险。
3、所有收入各病区的患者均应得到及时的检查治疗,若发现本科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若有本科相关的疾病应负责随诊继承协助治疗。
二、三级查房制度(1)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____次。
(2)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____次。
主治医师查房每日____次。
(4)住院医师查房每日____次,上下午各____次,对危重病人____小时随时查房。
(5)节假日查房每日____次,分别在上午正常上班____个半小时内,下班由值班医生再查。
(6)急诊由门急诊二线医生或副主任医师和一线医师及实习医师查房,每日常规查房____次,节假日在上班____个半小时以内进行查房。
三、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1、对疑难患者(1)、各病区收治的疑难病例应在各病区主任的指示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
(2)、全科每周进行____次疑难病例讨论,各病区疑难病例必须提交全科病例讨论,以最终确诊并明确治疗手术方案。
讨论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相关医师参加,病例中及记录本中应详细记录。
讨论前经主治医师应预备好相关材料,必要时检索文献。
(3)、对科内讨论不能明确诊治方案的患者,应报告院方以组织全院或相关科室联合会诊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4)、节假日或急诊疑难患者,应由值班医生向本级上级主管医生汇报,医师主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及院总值班汇报,以明确诊治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2、对危重患者(1)、各治疗组(或病区)在病房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带领下,应及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护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标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2. 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风险。
3. 提升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4.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体验。
2. 全员参与,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都要重视医疗质量和安全。
3.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4.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5. 客观、科学、数据驱动,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决策和管理。
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1. 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政策、目标和计划,并监督实施。
2. 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质量监测、数据分析、问题反馈和改进措施的落实。
3. 各科室设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自我管理和持续改进。
4. 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医疗质量与安全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五、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一)医疗质量管理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评估、监测、反馈和改进等环节。
2. 制定并完善医疗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加强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4. 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5. 建立医疗质量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二)医疗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和处理等环节。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
If it weren't for a long life and long obsession, who would know that these wasted years but it was a shockingdream!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1根据市、县卫计局的部署,我院对照“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程”活动方案要求,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和“三好一满意”医院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强化医疗质量意识,确保医疗服务安全”为主题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程”活动,不断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排查医疗安全隐患,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认真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程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今年我院借二甲医院评审的契机,完善诊疗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的同时,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努力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
(一)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医疗业务管理严格落实了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各项核心制度;加强了“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建立并落实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制度,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度,确保了手术和麻醉安全。
完善医院内部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同时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业准入、资质准入,加强监督,全院无违法执业行为。
认真执行了《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医师执业的定期考核和评价。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6篇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6篇如果希望在工作中保持高效,制定一份实用的工作计划是每个职场人都应重视的事情,在工作计划中,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篇1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科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利用每周的科会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定期进行报告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每个同志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二、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工作人员接到检验标本时,必须查对姓名、科别、床号、检验项目等,工作计划《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属急诊检验应注明标本收到时间,出报告时间,报告结果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做详细记录。
三、仪器专人操作我们科检验仪器都属于大型仪器,仪器使用进行专人操作,每次使用按仪器要求进行认真保养,确保仪器顺利运行。
四、落实职责,加强值班对急诊、重危病人应及时检验,不容许推托。
必须按科室规定按时出急诊报告,并做好登记。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早8点科主任、各专业组组长、交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班。
五、杜绝意外事故每天下班时专人负责关闭大型仪器,关闭水电,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总之,把医疗安全放到工作的首位,使每个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篇2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3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医疗机构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事故风险、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过程。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目标和发展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对医疗过程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确保医生按照最佳实践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 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通过建立系统性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对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隐患进行评估和管理,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 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明确患者权益保护的原则和标准,建立患者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权益和安全。
4. 提升医疗机构的信誉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信誉度和声誉,吸引更多患者的信任和选择。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规章制度(1)患者权益保护制度:明确患者隐私保护、知情同意、拒绝治疗等权益保护原则和程序。
(2)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3)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规范采购、存储、分发和使用,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4)手术管理制度: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加强手术安全检查和手术风险评估。
2. 安全管理(1)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建立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和维护检修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医疗环境安全管理:加强医疗环境的消毒、通风、清洁等管理,保证患者在医疗机构内部的安全。
3. 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资质管理:建立医务人员的资质审核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和管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坚持医疗管理中安全有效的原则,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缺陷。
2、努力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强化观念。
严格执行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基本医疗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落实《安全医疗责任书》签属工作。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会诊转诊制、危重病人抢救制、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术前谈话制度、手术分级和手术审批制度,重大手术、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等医疗制度。
4、严格执行卫生部和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及时、真实、完整、正确书写病历。
严格执行知情同意的原则,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健全和执行患方签字制度,尊重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
5、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定期门诊,主治、高年资医师门诊把关。
科室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医疗防范措施,强调岗位责任制,人人在岗在位,随叫随到。
6、急诊科按各科抢救常规进行抢救,抢救常规图表上墙。
做好急诊登记,保管好留观病历。
7、护理部、药房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发错药、配错药、用错药、打错针、搞错剂量、贴错标签、写错用法,不发配伍禁忌或不符合规定、皮试阳性或需做皮试而未经皮试的药物。
发现错误的处方或医嘱要退回,由医师更正后方能发药。
8、保障抢救药品供应。
急救器材、药品定量、定位、定人管理,使之处于应急状态。
9、麻醉、剧毒、贵重药品按规定保管。
10、严格执行院感的有关规定。
11、严格执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入库、发血、输血等相关规定,避免和减少医源性的事故发生。
12、医技科室必须做好室内、室间质控。
加强与临床联系,避免因缺乏沟通而造成纠纷。
13、加强对进修生、实习生管理,严格执行进修生、实习生带教的有关规定。
14、严格执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和医院急救预案,防患于未然。
15、坚持医疗缺陷、事故登记、报告、讨论、处理制度。
16、每年修订医疗安全保障方案,一切从医院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医疗安全防范。
17、严格执行病历保管、借阅、复印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管理
(3)制定医疗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能力。
2.4实施医疗安全改进措施
(1)针对医疗安全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落实到位。
(2)建立医疗安全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医疗安全管理的不断提升。
2.5加强患者安全教育
(1)开展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医疗联盟,促进医疗服务的区域协同发展。
17.2加强学术交流
(1)组织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促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学术交流。
(2)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医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2)制定患者安全手册,明确患者在院期间的注意事项,降低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医疗风险。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文化建设
3.1倡导质量与安全文化
(1)强化医护人员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文化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2)通过内部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营造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良好氛围。
3.2建立激励机制
(1)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奖项,对表现优异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将医疗质量与安全绩效作为医护人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医疗信息化建设
4.1完善医疗信息系统
(1)加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医疗活动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2)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2提高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能力
(1)推进医疗机构之间、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国际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
十四、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
14.1加强环境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5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篇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
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5.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三、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够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
2.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四、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五、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指针对医疗机构内涉及的各项医疗活动,通过制定、实施和监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医疗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患者安全教育和宣传: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患者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对医疗质量安全的关注度。
2. 医疗过程中的质控措施: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确保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3. 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维修,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 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医疗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
5. 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评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6. 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质量安全的感受和评价,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建议。
7. 药品和耗材的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品和耗材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和耗材的质量和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因药品和耗材问题引发的医疗质量安全风险。
8. 合理用药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过程中的药品使用情况的监管,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减少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医疗风险和不良反应。
9. 医疗质量安全监督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安全的自我评估和内部审查,同时接受相关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10. 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为医疗质量安全的评估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总结7篇
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总结7篇工作总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沟通和协调,我们意识到,工作总结是自我监督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总结篇120XX年,根据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制定了多项目标,并一一执行。
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将20XX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依法执业管理为进一步加强依法执业的执行与落实,保障医疗安全,医务科加强对全院的依法执业进行检查、督导、落实、反馈、组织学习与落实。
加强执业准入管理,要求各科主任严把入关,无执业资格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执业。
二、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在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及操作规范的同时,医院修订了医、药、技管理规范及各临床专业诊疗规范。
三、定期医疗质量检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
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月组织至少进行一次病历质量督导检查。
四、主要存在的缺陷(1)部分科室的医疗文书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完全雷同,常规检查不完善,病历中出现许多逻辑错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入院诊断不一致等)重要异常检查结果无分析、无记录,诊断依据不足,部分医师或者护理人员应该签名的地方未签字,日常病程记录书写不及时,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不完整等等。
(2)部分科室抗生素使用不规范(3)部分科室医疗质量质控小组工作未落到实处。
五、下一阶段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督查力度,严格把好执业准入关,使各级医务人员自觉依法行医,依法执业。
2、加强各类质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医疗质量,做到诊断有标准,治疗有依据。
3、做好《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培训工作,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强化三基三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四)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是在院长和分管业务副院长组织领导下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机构。
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标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案,并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
3.开展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4.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
5.委员会全体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问题,总结工作。
6.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务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是在院长和分管业务副院长组织领导下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机构。
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标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案,,并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
3.开展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4.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
5.委员会全体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问题,总结工作。
6.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务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全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和管理机构。
2.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标准、制度、监控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
3.科学、准确地统计院内感染发病率,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医院感染的资料,掌握医院感染的发展趋势,感染发生规律,及时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
4.委员会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分析问题,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感染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5.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四)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是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全院药品监督、检查、指导、咨询和管理机构。
2.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下设的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情况随时召开会议,并做会议记录,必要时形成会议纪要。
3.研究解决我医院医疗用药的重大问题。
4.督促检查全院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药政法规的落实情况。
5.监督和指导药剂科开展工作,评价药剂科服务临床医疗工作的质量。
6.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常设机构在药剂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工作。
二、医疗管理工作(一)入院、出院、转院工作制度(二)病人留观制度(三)医嘱制度(四)处方制度(五)出诊制度(六)首诊负责制(七)查房制度(八)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九)查对制度(十)病历书写制度(十一)病例讨论制度(十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十三)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入院、出院、转院工作制度1.入院1.1病人入院应先到门(急)诊就诊,经医师检诊认为确需住院治疗者,开具《住院通知单》,病人及家属持《住院通知单》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后方可收住入院。
1.2急、危、重、抢救病人可在办理入院手续的同时送往病区,病区医护人员应先行接收并救治,同时督促家属补齐手续。
不得因等待住院手续而延误诊疗。
1.3病区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应主动热情接待,安排好床位,建立住院病历,完成各项登记工作,做好入院介绍、评估和健康宣教,及时通知经管或值班医师。
1.4门(急)诊医师应严格掌握住院指征,加强与病区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床位收住状况,妥善协调解决住院问题。
2.出院2.1病人出院,需经管医师同意,由经管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并通知病人及家属。
护士将出院医嘱处理完毕后将《住院病人出院通知单》填写完整并加盖病区公章送往住院处。
如有出院带药者,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带药”(西药或中药)字样。
2.2病情不允许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出院者,经管医师应加以劝阻。
如说服无效,按自动出院处理。
病程记录上必须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写明“要求自动出院”字样并签名或按手印。
家属签名或按手印时必须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2.3应该出院而不愿出院者,经管医师应耐心劝导,促使其出院。
必要时应报告医务科、保卫科和病人所在单位,共同协助做好出院工作。
2.4病人出院带药和疾病证明书的出具应由经管医师严格把关,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2.5病人出院时,经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将相关注意事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嘱其门诊随访。
2.6做好病人出院后的终末消毒工作。
3.转科3.1病人转科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
3.2病人转科前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下达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
护士将本科室相关账目结算完毕后,填写《住院病人出院通知单》并注明“转科”字样及所要转往的病区与床号,送往住院处办理转账手续。
同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准备接收,由工作人员携带全部病历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室。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派医师或护士随同前往,详细交接。
3.3转入科室应按照新入院病人予以检诊,及时记录转科医嘱。
其记录方法与术后医嘱相同,转科前医嘱全部停止。
3.4终末消毒同出院病人。
4.转院4.1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允许转送的前提下,由经管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班外时间报总值班)审批并备案。
由医务科或总值班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转院。
4.2转院的费用结算及手续与出院相同。
4.3病人转院时可按照有关规定复印并带走部分病历资料,如检查化验单、病情摘要、出院小结等。
病历资料不得带走或借出。
4.4病人转院时原经管科室应酌情派医护人员随救护车护送。
转送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或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不得转院。
4.5转院病人的终末消毒同出院病人(二)病人留观制度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因病情需要尚须留院观察的病人,可留院观察,并落实首诊负责制,留观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门急诊值班医师护士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的病情变化。
凡收入观察室的病人,应当下达医嘱,按规定及时书写留观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门急诊值班医师每日早晚查房一次,重症病人随时查房,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4.门急诊值班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门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对留观病人的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按时认真交接班,并有书面交接班记录。
(三)医嘱制度1.医嘱是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
适用于住院患者的各类药品及一切检查、治疗、操作均应写入医嘱单。
医嘱内容应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只包含一个内容,注明起始和停止时间(具体到分钟)。
2.医师下达医嘱应认真负责,严禁不看病人就下医嘱的草率作风,医嘱下达后应复查一遍,确认无误再交由护士执行。
3.医嘱种类3.1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
3.2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需要时立即执行。
3.3备用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分为长期备用医嘱(PRN)和临时备用医嘱(SOS)二种。
3.3.1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写在长期医嘱单内,须由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方为失效。
护士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相应内容、执行时间,并签名。
3.3.2临时备用医嘱仅在医师开出12小时内有效,写在临时医嘱单内,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
4.常规医嘱一般应在每日上午十时以前开出。
除新入院或急危重症病人因病情需要外,一般不再另开当日医嘱。
新入院病人,一般在入院二小时内开出,急危重症病人应随时开出。
5.开医嘱要求时间准确,层次分明,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签名完整,不得涂改。
需要取消时,应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若为一组医嘱“取消”,应标注在第一项医嘱的左前方,并由医师在整组医嘱最后面签名。
6.长期医嘱若因特殊原因不能执行,应由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间。
医师和执行护士均应签名。
7.更改医嘱,应先停止原医嘱再重开医嘱。
8.两种以上药物组成一组医嘱,如只停用其中一种药物时应停止全组医嘱然后重开。
9.凡转科、手术、分娩后及重整医嘱,在长期医嘱的最后一项下面划一条红线。
若上一页最后一行写满,需在新一页的第一项医嘱的顶线上划一条红线。
若上一页仅剩一行,可不写医嘱,但需注明“空格”。
凡长期医嘱单超过三张,必须重整,并在医嘱栏的中央写上“重整医嘱”及重整时间并签名。
重整医嘱应按原来的日期顺序抄录,并认真核对,防止错漏。
10.护士在进行医嘱整理时,应做到准确无误,不得擅自涂改。
如有疑义,应与有关医师核实清楚后方可执行。
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发现错误应立即更正。
护理部应定期抽查各科室医嘱核对情况。
11.护士执行医嘱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执行人签名制度,实现“责任到人”,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2.非抢救、手术等紧急、特殊情况,医师不得下达、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必须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须复诵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行。
事后,医师应即刻详实补记医嘱。
13.凡需下一班次执行的医嘱,两班护士之间应交代清楚,并在相关记录上注明。
14.护士执行医嘱时按以下流程操作:阅读-查对-确认-打印或抄写医嘱执行单-执行、查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
(四)处方制度1.处方权限规定1.1凡具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院注册的临床医师具有处方权。
有处方权的医师应将签字留样存医务科和药剂科备案。
1.2无处方权的进修医师,需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开处方,其处方由带教医师签审后方可生效。
1.3处方必须由医师亲自填写,严禁医师在空白处方上签名后由他人自行填写药品名称、剂量等。
任何人不得模仿医师笔迹冒名签字开方。
1.4非临床医师从事特殊诊疗专业的,只限开具本专业范围内的药品处方。
1.5药剂师应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在调配处方时要做到“四查十对”防止差错,对不规范处方和不能确定其合法性的处方,有监督医师用药的权力和责任,对怀疑用错药、滥用药及书写不合格的处方,药房有权拒绝调发药品并通知开方医师。
药剂师不得擅自修改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