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规范

合集下载

新闻采编与传播法规遵循指南

新闻采编与传播法规遵循指南

新闻采编与传播法规遵循指南第1章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3)1.1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3)1.2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4)1.3 新闻的公正性原则 (4)1.4 新闻的时效性原则 (4)第2章传播法规概述 (4)2.1 我国传播法规体系 (4)2.2 涉外传播法规与政策 (5)2.3 互联网传播法规与管理 (5)第3章新闻采访规范 (5)3.1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6)3.1.1 明确采访目的和主题: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明确采访的目的和主题,制定合理的采访提纲和问题,保证采访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6)3.1.2 查阅相关资料:记者应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相关事件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为采访提供有力支持。

(6)3.1.3 约定采访时间和地点:记者应提前与采访对象沟通,约定合适的采访时间和地点,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6)3.1.4 准备采访设备:记者应根据采访需要,携带合适的采访设备,如录音笔、摄像机等,保证采访资料的完整记录。

(6)3.2 采访过程中的伦理规范 (6)3.2.1 尊重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尊重采访对象的人格尊严,保持礼貌、谦逊的态度,不得侵犯采访对象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

(6)3.2.2 客观公正: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得暗示、诱导或强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保证采访内容的真实性。

(6)3.2.3 严禁抄袭和剽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采访成果。

(6)3.2.4 保守秘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严守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6)3.3 采访方式与技巧 (6)3.3.1 提问技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善于运用开放式、封闭式、诱导式等提问方式,引导采访对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6)3.3.2 倾听与观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注重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观察其表情和肢体语言,捕捉重要信息。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一、导言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形式,承载着传递真实信息、引导公众舆论、监督权力机构等重大责任。

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闻行业也面临着挑战和争议。

为了规范新闻采编行为,确保真实、客观的报道准则,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阐述新闻采编行为规范。

二、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1.事实准确性:新闻采编应严格遵守事实准确的原则,杜绝虚假资讯和夸大事实的报道。

在报道中应注明信息的来源,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观点的渗入。

2.平衡报道:新闻报道应均衡反映不同观点和声音,避免片面、偏颇或过度强调某一方的观点。

注意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事件。

3.保护隐私:尊重被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对个人隐私信息以及敏感信息应进行合理控制和处理,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三、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1.独立公正:新闻从业人员应独立于政治、商业等利益团体的影响,坚守客观、公正的原则。

不受贿赂、利益诱惑或任何外界压力影响,确保新闻报道的独立性。

2.诚实守信: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保持真实、诚实的态度。

严禁制造谣言、虚假报道和炒作,维护公信力和职业形象。

3.遵循法律法规: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严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包括隐私权、肖像权等。

不得编造、散布谣言,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

四、新闻采编流程规范1.采集信息:新闻从业人员在采集信息时,应以多元、权威的渠道为基础,确保信息的可信度。

同时要注重信息的整合和核实,严禁盲目引用未经证实的消息。

2.审校核实:编辑和校对人员应对新闻稿件进行认真审阅和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对于有争议的信息,应进行较为全面的核实和调查。

3.编辑处理:编辑人员应根据报道的重要性、敏感性和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编辑。

严禁删改、篡改原始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1.遵循记者伦理:记者应保持对被报道对象的尊重和理解,对言行举止进行合理约束。

不扰乱公共秩序、不侵犯他人权益,不捏造事实或断章取义。

新闻媒体新闻采编与播报规范指导书

新闻媒体新闻采编与播报规范指导书

新闻媒体新闻采编与播报规范指导书第一章:总则 (4)1.1 制定目的 (4)1.2 适用范围 (4)1.3 基本原则 (4)第二章:新闻采编规范 (4)2.1 新闻选题 (4)2.1.1 选题原则 (4)2.1.2 选题来源 (5)2.1.3 选题筛选 (5)2.2 新闻采访 (5)2.2.1 采访原则 (5)2.2.2 采访准备 (5)2.2.3 采访方式 (5)2.2.4 采访记录 (5)2.3 新闻编辑 (5)2.3.1 编辑原则 (5)2.3.2 编辑流程 (5)2.3.3 编辑技巧 (5)2.4 新闻审核 (6)2.4.1 审核原则 (6)2.4.2 审核流程 (6)2.4.3 审核标准 (6)第三章:新闻播报规范 (6)3.1 播报准备 (6)3.1.1 熟悉稿件内容 (6)3.1.2 了解受众需求 (6)3.1.3 检查设备与场地 (6)3.2 播报技巧 (6)3.2.1 语言表达 (6)3.2.2 语气与情感 (6)3.2.3 非语言符号 (7)3.3 播报内容 (7)3.3.1 信息准确性 (7)3.3.2 信息完整性 (7)3.3.3 信息公正性 (7)3.4 播报监控 (7)3.4.1 监控设备 (7)3.4.2 监控内容 (7)3.4.3 监控反馈 (7)第四章:新闻素材管理 (7)4.1 素材收集 (7)4.3 素材归档 (8)4.4 素材使用 (8)第五章:新闻稿件撰写规范 (8)5.1 结构布局 (8)5.2 语言风格 (9)5.3 引用规范 (9)5.4 校对审核 (9)第六章:新闻图片使用规范 (10)6.1 图片选用 (10)6.1.1 选题相关性 (10)6.1.2 图片质量 (10)6.1.3 图片来源 (10)6.1.4 图片多样性 (10)6.2 图片编辑 (10)6.2.1 图片处理 (10)6.2.2 图片标注 (10)6.2.3 图片尺寸与格式 (10)6.2.4 图片排版 (10)6.3 图片版权 (11)6.3.1 版权意识 (11)6.3.2 版权声明 (11)6.3.3 版权纠纷处理 (11)6.4 图片发布 (11)6.4.1 发布平台 (11)6.4.2 发布时间 (11)6.4.3 发布流程 (11)6.4.4 发布效果监控 (11)第七章:新闻视频制作规范 (11)7.1 视频策划 (11)7.1.1 主题明确 (11)7.1.2 结构合理 (12)7.1.3 素材丰富 (12)7.2 拍摄技巧 (12)7.2.1 画面稳定 (12)7.2.2 摄像构图 (12)7.2.3 音频质量 (12)7.2.4 拍摄顺序 (12)7.3 剪辑制作 (12)7.3.1 剪辑节奏 (12)7.3.2 画面切换 (12)7.3.3 字幕和解说 (12)7.3.4 配乐和音效 (13)7.4 视频审核 (13)7.4.2 技术审核 (13)7.4.3 审核流程 (13)第八章:新闻发布规范 (13)8.1 发布流程 (13)8.2 发布平台 (13)8.3 发布时间 (13)8.4 发布监控 (14)第九章:新闻传播与互动 (14)9.1 传播策略 (14)9.1.1 确定目标受众 (14)9.1.2 优化传播渠道 (14)9.1.3 注重内容质量 (14)9.1.4 创新传播形式 (14)9.2 互动方式 (14)9.2.1 线上互动 (14)9.2.2 线下互动 (14)9.2.3 个性化互动 (15)9.2.4 跨界互动 (15)9.3 互动管理 (15)9.3.1 建立互动规范 (15)9.3.2 加强内容审核 (15)9.3.3 完善反馈机制 (15)9.4 舆情应对 (15)9.4.1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15)9.4.2 制定应对策略 (15)9.4.3 加强与公众沟通 (15)第十章: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风险 (15)10.1 职业道德 (16)10.1.1 新闻职业道德概述 (16)10.1.2 职业道德规范 (16)10.2 法律法规 (16)10.2.1 新闻法律法规概述 (16)10.2.2 法律法规内容 (16)10.3 风险防范 (16)10.3.1 风险类型 (16)10.3.2 防范措施 (17)10.4 应对措施 (17)10.4.1 法律风险应对 (17)10.4.2 道德风险应对 (17)10.4.3 职业风险应对 (17)10.4.4 社会风险应对 (17)第一章:总则1.1 制定目的本《新闻媒体新闻采编与播报规范指导书》的制定,旨在确立新闻采编与播报的标准化流程,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判断《新闻采编规范》

判断《新闻采编规范》

判断《新闻采编规范》第一篇:判断《新闻采编规范》(五)《新闻采编规范》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

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

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

(×)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

(×)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

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

(×)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

(×)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

在确定专题选题时,需选择具有社会关注度和新闻价值的话题;深入采访和调查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在报道中要准确把握事实细节,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保持客观中立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误导读者。

通过严格遵守规范和技巧,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加读者对新闻的信赖度,有效传达信息。

新闻工作者应当时刻牢记职业道德,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报道,传播真实、准确的信息,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新闻专题、采编规范、技巧、确定选题、深入采访、调查、事实细节、客观中立、信息真实性、质量、信赖度、传达信息1. 引言1.1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是新闻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从选题确定到事实核实再到报道撰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技巧,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真实性备受关注,而新闻专题的采编规范与技巧的实施则是确保新闻报道不偏不倚、真实可信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新闻专题的采编规范与技巧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加读者的信赖度,有效传达信息。

2. 正文2.1 确定专题选题确定专题选题是新闻专题采编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在确定专题选题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新颖性和热点性:选择一个具有新闻价值和引人关注的专题是关键。

新颖性和热点性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新闻的阅读量和影响力。

2. 社会意义和影响力:专题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3. 可行性和资源保障:在确定专题选题时,需要考虑采编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所需资源的保障。

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支持,保证专题采编的顺利进行。

4. 创新性和角度独特性:在确定专题选题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提供读者不同的思考和视角。

新闻采写基本要求与规范(定稿)

新闻采写基本要求与规范(定稿)

新闻采写基本要求与规范一、采访准备(一)干事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无故不得拒绝与缺席。

(二)不能接受采访任务,需在任务下达时向部长或副部长请假并说明原因。

(三)在无特殊情况下(如临时通知等),接到采访任务后,必须在活动开始前5—10分钟到达现场,无故不得提前离场。

(四)采访活动前必须准备齐全采访工具,包括笔、纸、相机等。

(五)采访者衣着整洁,不得穿拖鞋和奇装异服。

二、写作(一)新闻写作必须遵循四个原则:1、真实准确,事实、数据、名称等来源可靠真实;2、思想正确,坚持国家政策方针、上级决策的正确方向;3、简洁明了,写作抓重点,详略得当;4、新颖独到,语言丰富,具有可读性。

(二)新闻稿件字数及格式1、新闻稿件不得少于规定字数。

一般简短的会议新闻报道100字左右,时事类硬新闻500字左右,民生类软新闻800字左右;2、格式规范。

标题黑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正文行距1.5倍行距)。

(注:个别稿件视具体情况而定)(三)涉及全校性重要工作和活动的新闻1、出现人物姓名一般应到校级领导为止,单位、部门负责人原则上不出现,只涉及到单位或部门名称。

2、专项工作新闻可酌情出现相关部门负责人或相关重要人物姓名,特殊情况除外。

(四)新闻中涉及校内两个以上部门或校内人员排序时,一般参照学校机构设置的序列级有关文件处理。

(五)需提及职务的一般应在文稿前面提一次,格式一般为“职务称谓+姓名”;特定事件需涉及某人两个职务称谓时,一般使用“主职务称谓+兼职称谓+姓名”的方式。

多个校领导参与的活动,可采用“校领导×××等”的简略形式。

(六)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

1、新闻稿件应在标题下、正文前署作者真实姓名(姓名置于标题正下方,格式为:新闻部XXX)。

2、稿件涉及的数据、人名、职称等信息必须真实正确,如有伪造、不实等情况,采写的作者应对稿件内容负责。

(七)新闻写作必须完全根据活动现场采访材料撰写并独立完成,不得杜撰或抄袭。

新闻采编行业操作规范

新闻采编行业操作规范

新闻采编行业操作规范在新闻采编行业中,操作规范是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闻采编行业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一、采访准备阶段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采访对象、了解背景信息、确定采访方向等。

在这个阶段,记者需要:1.收集信息:记者应该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报道、文献、报告等,从而对采访对象和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明确目的:记者要明确自己的采访目的,确定需要获取的信息类型、角度和深度。

3.制定提纲:在进行采访前,记者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提纲,包括所需要问的问题、预计的回答等。

二、采访过程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遵循以下规范以确保采访的准确性和公正性:1.尊重采访对象:记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的权益,不涉及侵犯其隐私或权益的内容,严禁刻意歪曲或夸大事实。

2.提问清晰明确:记者应该提出明确、具体的问题,避免模棱两可或引导性的提问,以保证采访对象能够做出准确的回答。

3.核实信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及时核实所获取的信息,避免传播错误的消息或未经证实的内容。

三、新闻报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需要遵循以下规范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1.准确报道事实:记者应该根据采访所得的真实情况,客观真实地报道事实,避免夸大、歪曲或误导读者。

2.引用正确来源:记者在报道中要引用准确的、可信的信息来源,避免捏造或无法证实的内容。

3.避免歧视与偏见:记者应该避免在报道中涉及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保持公正、中立的立场。

四、职业道德在从事新闻采编行业时,记者应该遵循以下职业道德:1.坦诚透明:记者应该坦诚透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实报道,不隐瞒或篡改事实。

2.保护个人隐私:记者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3.审慎使用图片和音频:记者在使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素材时,要审慎选择,确保不夸大事实或引起公众的误解。

结语:遵守新闻采编行业的操作规范是确保新闻报道质量和可信度的关键。

新闻采编行业规范

新闻采编行业规范

新闻采编行业规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采编行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新闻媒体在传递信息、塑造舆论、监督权力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对新闻采编行业的规范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新闻采编的角度出发,探讨新闻采编行业规范,并针对其中的一些争议性话题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节:真实准确的报道新闻的最基本要求是真实准确,因此,新闻采编行业应严格遵守真实性原则。

新闻媒体应通过调查核实等手段获取真实的信息,并尽可能客观中立地呈现。

同时,新闻报道应避免夸大事实或编造虚假信息,杜绝“假新闻”的出现。

新闻媒体和记者应该始终保持敏感、客观的态度,避免个人观点对新闻报道的扭曲。

第二节:尊重隐私和人权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和人权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媒体和记者应该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尽量不侵犯他人隐私,不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信息。

同时,在报道涉及个人隐私的新闻时,应尽量匿名或模糊处理相关人物身份,避免对个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第三节:遵守职业道德新闻采编行业的职业道德是保证新闻传播健康发展的基石。

新闻媒体和记者应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如独立、客观、公正、负责任等。

在新闻报道中,应尽量避免利益纠葛和个人情感的干扰,避免以个人主观意见替代事实的真相。

此外,新闻媒体和记者还应该尽量避免与相关利益集团勾结,保证信息传递的独立性。

第四节:审慎和平衡的报道新闻采编行业要求在报道时保持审慎和平衡。

新闻媒体和记者应该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多方面搜集意见,尽量避免片面和主观的报道,给读者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

此外,应合理权衡新闻报道对社会公众的影响,避免报道带来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舆论偏见。

第五节:尊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在新闻报道中,应尊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

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尽量减少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歧视和偏见,要避免以自己的视角评判其他文化。

在对敏感话题进行报道时,要注重言辞的准确性和适当性,避免攻击他人或引发社会争议。

新闻采编行业规范

新闻采编行业规范

新闻采编行业规范1. 引言:新闻采编的重要性和责任新闻采编是传媒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扮演着搜集、整理和传递信息的角色。

新闻采编需遵循一系列规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为读者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报道。

本文将就新闻采编行业的规范进行讨论。

2. 国际新闻行业规范国际新闻行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行业规范,如美国新闻协会的《新闻道德守则》和英国新闻编辑协会的《新闻实践守则》。

这些规范强调采编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透明的态度,避免隐瞒或歪曲事实。

3. 新闻报道准确性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是新闻采编中的核心要求。

准确的新闻报道有助于公众了解真实的情况,并建立信任。

采编人员应该在发布任何新闻之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避免错误或误导性的信息。

4. 新闻报道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保持公信力的重要标准。

采编人员应该避免主观判断和个人偏见,尽可能提供多方面的观点和证据,让读者自行判断。

有时,对敏感话题或争议性事件,采编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平衡报道,并提供关键的背景信息。

5. 遵循职业道德新闻采编人员应遵循职业道德,包括尊重隐私权、避免侵犯著作权、保护受访者的权益等。

同时,遵守职业道德也包括对职业操守的要求,例如不接受贿赂、不参与非法活动等。

6. 新闻采访礼仪在进行采访时,采编人员应尊重采访对象,并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这包括提前约定采访时间、尊重对方意见、注意言行举止等。

礼貌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取得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7. 拒绝不恰当的利益输送采编人员应该拒绝任何不恰当的利益输送,避免受到外部势力的操纵或影响。

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是新闻行业的基本准则,采编人员应时刻紧记自己的职业责任。

8. 新闻采编技巧培训新闻采编人员应持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采编技巧和工具。

他们需要了解最新的新闻发布方式、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搜集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

9. 避免刻板印象和歧视采编人员应避免使用刻板印象和歧视性语言,尊重各个群体的多样性和权益。

媒体行业新闻采编手册

媒体行业新闻采编手册

媒体行业新闻采编手册在现代社会中,媒体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来源。

作为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新闻采编是我们最为核心的工作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媒体行业新闻采编手册,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新闻采编工作。

一、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1.客观公正:新闻采编的核心价值是客观公正,应当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立场的介入,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报道。

2.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应当基于真实准确的事实,避免夸大、虚构或者歪曲事实的情况出现。

3.权威可信:新闻来源应当是权威可信的,采编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信息核实,确保所报道的内容具有可信度和可靠性。

4.尊重隐私: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应当尊重个人隐私权,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新闻采编的流程1.选题策划:根据时事热点、社会关注度和读者需求,确定新闻报道的选题方向。

2.信息收集: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相关的信息和素材。

3.信息筛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保留与选题相关且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4.信息核实: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5.新闻写作: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新闻写作,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等部分。

6.编辑校对:由专业编辑进行校对,确保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排版整洁美观。

7.新闻发布:将编辑好的新闻报道发布到相应的媒体平台上,供公众获取。

三、新闻采编的技巧与要点1.新闻价值:新闻采编需要关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人物故事等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2.标题吸引力:新闻标题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读者点击阅读。

3.导语简明扼要:新闻导语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快速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新闻的要点,为读者提供阅读导向。

4.信息呈现清晰:新闻报道的正文部分应当清晰明了,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重要信息突出,段落分明。

5.多样化的报道形式:新闻报道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规范标准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规范标准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规范标准第一章总则 (3)1.1 制定目的与依据 (3)1.2 适用范围 (3)1.3 基本原则 (3)第二章新闻采集规范 (4)2.1 采集原则 (4)2.2 采集流程 (4)2.3 采集方法 (5)2.4 采集注意事项 (5)第三章新闻来源与核实 (5)3.1 来源要求 (5)3.1.1 来源可靠性 (5)3.1.2 来源多样性 (5)3.1.3 来源透明度 (5)3.2 核实程序 (6)3.2.1 信息采集 (6)3.2.2 信息比对 (6)3.2.3 信息核实 (6)3.2.4 信息审核 (6)3.3 核实方法 (6)3.3.1 官方核实 (6)3.3.2 专家核实 (6)3.3.3 实地调查 (6)3.3.4 数据分析 (6)3.4 核实注意事项 (6)3.4.1 注意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6)3.4.2 注意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6)3.4.3 注意信息来源的透明度 (7)3.4.4 注意核实过程中的证据收集 (7)3.4.5 注意核实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7)第四章新闻编辑规范 (7)4.1 编辑原则 (7)4.2 编辑流程 (7)4.3 编辑标准 (7)4.4 编辑注意事项 (8)第五章新闻标题制作 (8)5.1 标题制作原则 (8)5.2 标题制作流程 (8)5.3 标题制作技巧 (9)5.4 标题制作注意事项 (9)第六章新闻导语与正文 (9)6.1.1 简洁明了 (10)6.1.2 引人入胜 (10)6.1.3 突出新闻价值 (10)6.1.4 保持客观中立 (10)6.2 导语撰写技巧 (10)6.2.1 采用引人入胜的开头 (10)6.2.2 突出新闻亮点 (10)6.2.3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10)6.3 正文撰写原则 (10)6.3.1 事实准确 (10)6.3.2 结构清晰 (10)6.3.3 语言简练 (10)6.3.4 逻辑严密 (11)6.4 正文撰写技巧 (11)6.4.1 详细展开导语内容 (11)6.4.2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11)6.4.3 适时插入评论和观点 (11)6.4.4 注意行文节奏 (11)第七章新闻图片与视频处理 (11)7.1 图片选择与处理 (11)7.1.1 图片选择原则 (11)7.1.2 图片处理技巧 (11)7.2 视频选择与处理 (12)7.2.1 视频选择原则 (12)7.2.2 视频处理技巧 (12)7.3 图片与视频排版 (12)7.3.1 图片排版原则 (12)7.3.2 视频排版原则 (12)7.4 图片与视频注意事项 (12)第八章新闻校对与审核 (13)8.1 校对原则 (13)8.2 校对流程 (13)8.3 审核原则 (13)8.4 审核流程 (13)第九章新闻发布与传播 (14)9.1 发布原则 (14)9.1.1 真实性原则 (14)9.1.2 客观性原则 (14)9.1.3 时效性原则 (14)9.1.4 完整性原则 (14)9.1.5 合法性原则 (14)9.2 发布流程 (14)9.2.1 信息采集 (14)9.2.3 稿件撰写 (14)9.2.4 稿件审批 (15)9.2.5 发布实施 (15)9.3 传播策略 (15)9.3.1 目标受众分析 (15)9.3.2 传播渠道选择 (15)9.3.3 传播时机把握 (15)9.3.4 传播内容优化 (15)9.3.5 互动与反馈 (15)9.4 传播效果评估 (15)9.4.1 传播范围评估 (15)9.4.2 传播效果评估 (15)9.4.3 传播影响力评估 (15)9.4.4 传播成本效益评估 (15)9.4.5 传播策略优化建议 (15)第十章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15)10.1 职业道德准则 (16)10.2 法律法规要求 (16)10.3 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 (16)10.4 法律法规教育与培训 (16)第一章总则1.1 制定目的与依据本规范旨在明确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的标准化流程,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及及时性,提高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质量,维护新闻行业的良好秩序。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引言:新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够记录和反映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然而,为了保持新闻行业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必须制定和遵守一系列的行为规范。

本文旨在阐述新闻采编的规范要求,并不断强调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

一、尊重事实真相新闻的首要原则是传播真实的、客观的信息。

新闻工作者应该以事实为基础,尽可能准确地报道事件,不篡改事实,不随意加入私人观点,以免误导读者。

同时,应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实,避免散布未经证实的传闻和谣言,保持新闻的可信度。

二、保护个人隐私权新闻采编过程中,应当尊重个人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生活,不得进行非法偷拍、窃听等行为。

对于群众举报的情况,应当根据法律程序进行调查报道,而不是个人恶意揭发。

三、公正、客观、平衡新闻报道应当做到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报道中应该平衡各方观点,不片面宣传,呈现多元的声音。

新闻工作者应当摆脱个人偏见,以事实为依据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四、采访时尊重专业伦理在采访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当尊重被采访人的权益,合理安排采访时间,不对被采访人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同时,应当向被采访人明确告知采访目的,并取得对方的同意。

不得虚构事实,歪曲采访对象的言论。

五、明确新闻报道的职责与责任新闻工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与责任,凡事以新闻的公共利益为先。

在报道敏感和重大事件时,应尽可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做到客观全面地报道。

在报道涉及敏感问题时,应当权衡利弊,以最大限度保护公众的利益。

六、遵守法律法规新闻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散布违法有害信息,包括不得传播淫秽、暴力、恐怖等内容。

新闻报道应本着正确引导公众,传播正能量的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德和公共道德。

七、纠正错误和道歉如果在新闻报道中出现错误信息,新闻工作者应当及时纠正错误,并向读者公开道歉。

及时修订并更正错误信息,是新闻机构建立良好声誉和公信力的基础。

结论:新闻采编行为规范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业准则。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规范制定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规范制定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规范制定第一章总则 (4)1.1 制定目的与意义 (4)1.1.1 制定目的 (4)1.1.2 制定意义 (4)1.2 适用范围与对象 (4)1.2.1 适用范围 (4)1.2.2 适用对象 (4)第二章新闻采集原则 (5)2.1 新闻真实性原则 (5)2.1.1 基于事实 (5)2.1.2 信息来源核实 (5)2.1.3 保持中立立场 (5)2.1.4 及时更新 (5)2.2 新闻客观性原则 (5)2.2.1 全面报道 (5)2.2.2 多方采访 (5)2.2.3 避免情感色彩 (5)2.2.4 事实与评论分离 (5)2.3 新闻公正性原则 (6)2.3.1 尊重各方权益 (6)2.3.2 公平竞争 (6)2.3.3 保护隐私 (6)2.3.4 遵守法律法规 (6)第三章新闻采集流程 (6)3.1 确定新闻选题 (6)3.2 资料收集与整理 (6)3.3 采访对象与方式 (7)第四章新闻编辑规范 (7)4.1 新闻标题规范 (7)4.1.1 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概括新闻主题,避免使用模糊或夸张的语言。

(7)4.1.2 标题应遵循事实优先原则,突出新闻的核心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7)4.1.3 标题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但不得使用煽动性或误导性的语言。

(7)4.1.4 标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敏感或违规内容。

(7)4.1.5 标题应与新闻正文内容保持一致,不得出现标题与内容不符的情况。

(7)4.2 新闻正文规范 (7)4.2.1 正文开头应概括新闻主题,明确新闻背景和来源。

(7)4.2.2 正文应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保持叙述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7)4.2.3 正文应使用标准汉字,遵循汉语语法规则,保证语言通顺、易懂。

(7)4.2.4 正文应注重事实核实,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7)4.2.5 正文应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保持段落结构清晰。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流程规范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流程规范

新闻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流程规范第一章:新闻采集概述 (2)1.1 新闻采集的定义与意义 (2)1.2 新闻采集的原则与要求 (2)第二章:新闻来源与渠道 (3)2.1 新闻来源的分类 (3)2.2 新闻采集渠道的拓展 (3)2.3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第三章:新闻采集方法 (4)3.1 实地采访 (4)3.2 电话采访 (4)3.3 网络采集 (5)第四章:新闻采集规范 (5)4.1 新闻采集的程序 (5)4.2 新闻采集的注意事项 (6)4.3 新闻采集的道德规范 (6)第五章:新闻编辑概述 (7)5.1 新闻编辑的定义与作用 (7)5.2 新闻编辑的原则与任务 (8)第六章:新闻稿件处理 (8)6.1 稿件筛选与评估 (8)6.2 稿件修改与润色 (9)6.3 稿件排版与校对 (9)第七章:新闻标题制作 (9)7.1 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 (9)7.2 新闻标题的创意与构思 (10)7.3 新闻标题的修改与完善 (10)第八章:新闻图片处理 (11)8.1 新闻图片的选择与运用 (11)8.2 新闻图片的编辑与处理 (11)8.3 新闻图片的版权与使用规范 (12)第九章:新闻音频与视频编辑 (12)9.1 音频与视频新闻的编辑技巧 (12)9.2 音频与视频新闻的剪辑与制作 (13)9.3 音频与视频新闻的传播与推广 (13)第十章:新闻版面设计 (14)10.1 新闻版面的设计原则 (14)10.2 新闻版面的布局与排版 (14)10.3 新闻版面的美化与优化 (15)第十一章:新闻发布与传播 (15)11.1 新闻发布的方式与渠道 (15)11.1.1 传统新闻发布方式 (15)11.1.2 网络新闻发布方式 (15)11.1.3 其他新闻发布渠道 (16)11.2 新闻传播的策略与效果评估 (16)11.2.1 新闻传播策略 (16)11.2.2 新闻传播效果评估 (16)11.3 新闻传播的风险与应对 (16)11.3.1 风险类型 (16)11.3.2 应对措施 (17)第十二章:新闻采集与编辑的法律法规 (17)12.1 新闻法规与政策 (17)12.2 新闻采集与编辑的版权问题 (17)12.3 新闻道德与伦理规范 (17)第一章:新闻采集概述1.1 新闻采集的定义与意义新闻采集,是指新闻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人类社会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搜寻、搜集、整理、核实和选择的过程。

媒体行业新闻采编规范

媒体行业新闻采编规范

媒体行业新闻采编规范【媒体行业新闻采编规范】媒体行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承载着社会的公共利益,具有广泛影响力。

为确保传媒工作的公信力和专业性,制定媒体行业新闻采编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新闻采编规范展开论述。

一、准确客观新闻采编的首要原则是准确客观。

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应当严格核实事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不得故意捏造、篡改或歪曲事实,以免对读者产生误导。

同时,要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带主观感情进行报道,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不得主观臆断。

二、权威可靠新闻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是关键。

采编人员应当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确保消息来源的可信度。

在报道中要注明消息来源,避免虚构消息或引用不可靠的消息来源。

同时,对于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或不实传闻,应当进行查证核实,尽量减少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三、尊重隐私在新闻报道中,尊重个人和团体的隐私是一项重要原则。

采编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安全。

在新闻报道中不应当披露或曝光个人的私生活、家庭矛盾等不应被公开的信息,确保个人权益得到尊重并避免不必要的造成伤害。

四、公正平衡新闻采编要做到公正平衡,对各方观点给予充分表达的空间。

在报道中要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避免片面性或偏颇的报道倾向。

尊重各方的权益,给予他们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同时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对比,确保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五、尊重版权新闻的采编与发布要尊重版权。

媒体机构应当严守著作权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在发布他人作品时,应当获得合法授权或注明作者信息和来源,保护原创作品的合法权益。

六、道德操守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

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严守行业纪律。

在报道中不得利用职务权力谋取私利,不得贪污受贿。

同时,要恪守真实、客观、公正、负责的原则,正确认识、评价和引导社会舆论。

七、维护社会稳定新闻采编应当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不得散播谣言、挑拨离间、制造社会恐慌。

新闻采编工作制度范本

新闻采编工作制度范本

新闻采编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媒体的核心业务,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新闻采编行为,保障新闻采编质量,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制定本制度。

二、新闻采编原则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

2.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准确报道事实,揭示事物本质。

3.坚持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闻采编质量和水平。

4.坚持人才为本,培养高素质的新闻采编队伍。

三、新闻采编流程1.新闻线索收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新闻线索,包括自采、线索提供、网络监测等。

2.新闻选题策划:根据新闻价值、社会热点、舆论导向等因素,进行新闻选题策划。

3.新闻采访:制定采访计划,进行实地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

4.新闻写作:根据采访素材和新闻选题要求,撰写新闻稿件。

5.新闻审核:新闻稿件经编辑审核、修改后,提交给相关负责人审批。

6.新闻发布: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发布新闻稿件。

7.新闻反馈:收集新闻发布后的社会反馈,评估新闻传播效果。

四、新闻采编要求1.新闻真实性: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可靠,不得编造、篡改、夸大事实。

2.新闻客观性:保持中立立场,客观报道事实,不得带有主观色彩。

3.新闻公正性:公平对待各方,尊重当事人权益,不得侵犯隐私。

4.新闻全面性:充分报道事件各个方面,展示多元视角。

5.新闻创新性:注重新闻形式、内容、传播手段的创新,提高新闻吸引力。

6.新闻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生动。

五、新闻采编人员管理1.选拔与培训:选拔具备新闻采编资格的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考核与评价:建立新闻采编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3.激励与处罚:对表现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予以查处。

六、新闻采编工作保障1.设备与资源:保障新闻采编所需的设备、器材、场地、经费等资源。

2.信息安全:加强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防范信息泄露、篡改等风险。

新闻采编工作中的行业准则和规范

新闻采编工作中的行业准则和规范

新闻采编工作中的行业准则和规范作为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新闻采编工作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行业准则和规范,以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并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行业准则和规范,并就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客观公正原则新闻采编工作的核心是客观公正原则。

在报道事件和事实时,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个人情感和偏见。

我们的任务是传递真实的信息,而不是去影响公众的判断力。

因此,在采写新闻时,我们应该慎重选择表达方式,避免夸张和偏颇的言辞,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二、多方求证原则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方求证。

在报道一则新闻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搜集更多的信息和主观意见,并且尽量进行事实核实。

只有通过多方求证,我们才能获得更完整和准确的信息,避免偏颇的报道。

同时,在报道中也要合理引用不同观点,以呈现多角度的报道内容。

三、尊重个人隐私原则尊重个人隐私是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基本准则之一。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我们应该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不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公开个人敏感信息。

即便在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披露相关信息,并确保最小化对个人造成的伤害。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平衡个人隐私和公共信息之间的关系,确保报道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四、事实核实原则作为新闻采编工作的从业者,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事实核实原则。

在发布新闻之前,我们必须通过可靠的渠道和途径,核实所报道的事实。

这包括对于所引用的数据、事件、人物等进行逐一核实,确保我们所发布的信息是准确可靠的。

同时,当我们发现错误或不实信息时,需要及时更正和道歉,以保护读者的权益和信任。

五、道德标准与社会责任新闻采编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项社会责任。

作为新闻从业者,我们应该始终遵守媒体伦理和道德标准,将社会责任置于首位。

不得虚构新闻、编造事实,避免散布谣言和不实言论。

我们的任务是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正确、准确地判断事物。

采编流程与新闻报道规范

采编流程与新闻报道规范

采编流程与新闻报道规范新闻报道是传媒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于信息的全面、客观、准确传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采编流程和新闻报道规范就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新闻采编的流程以及新闻报道的规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采编流程与新闻报道规范。

一、采编流程1. 主题确定在开始采编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新闻报道的主题。

明确主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策划和组织整篇报道的内容。

2. 资料收集在进行新闻报道之前,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这可以通过采访相关人士、查阅文献和观察现场等方式进行。

3. 资料整理与选择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整理和筛选。

只有经过筛选的资料才能用于新闻报道,同时整理后的资料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4. 新闻写作在进入新闻写作阶段之前,需要明确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要点。

新闻报道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等部分。

合理组织新闻内容,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

5. 审核校对编写完成后,新闻稿件需要经过审核和校对。

审核过程中,应检查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夸大事实或歪曲事实的情况发生。

校对过程中,要注意定位和纠正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问题,以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

6. 发布与传播新闻报道完成后即可发布和传播。

这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方式。

不同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发布和传播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需要确保新闻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二、新闻报道规范1. 真实客观新闻报道要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不编造事实,不隐瞒真相。

报道时要注意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理性客观地介绍事件的背景和过程,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断的表达。

2. 严谨准确新闻报道应力求准确无误,不得夸大或歪曲事实。

在使用数据、引用他人观点或报道事件发生的经过时,务必进行权威来源的核实,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

3. 尊重个人隐私和人权在报道过程中,需要尊重个人隐私和人权。

不得公开他人的私人信息或歪曲他人形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传媒行业中的新闻采编与报道规范

传媒行业中的新闻采编与报道规范

传媒行业中的新闻采编与报道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传媒行业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然而,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规范性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新闻采编与报道规范的角度探讨传媒行业中应遵守的标准和原则。

一、新闻采编的原则与规范新闻采编是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采编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和规范:1.真实客观原则新闻采编应真实客观,基于事实,不夸大、不歪曲、不散布谣言。

新闻从业人员应严格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并对采访对象的言论进行客观判断和梳理,确保报道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权威可信原则新闻报道应以权威可信的信息为依据,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消息来源。

从业人员应选择公开透明的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并引用、注明相关权威机构或个人的观点和数据,增加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保障隐私原则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应尊重个人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

采访对象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获得合法授权,并应妥善保护个人隐私。

在涉及敏感信息披露时,应审慎权衡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4.平衡公正原则新闻报道应平衡公正,充分呈现多方观点,避免偏颇和片面性的报道。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尽可能收集各方观点,促进多轨道对话,以确保报道完整、准确且具有全面性。

二、新闻报道的规范与要求除了新闻采编环节遵守的原则和规范外,新闻报道本身也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要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正确认识。

1.标题准确简明新闻报道的标题应准确概括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并具有吸引读者的特点。

标题应简明扼要,避免夸大和误导。

同时,标题要求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让读者一目了然。

2.结构合理完整新闻报道的结构应合理完整,包括“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

报道应以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的方式进行组织,让读者能够迅速获得信息,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3.引用准确和规范新闻报道需要引用从他人来源获取的信息时,应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并规范注明信息来源,例如机构、个人的姓名与头衔、发布时间等。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与技巧摘要新闻所标榜的客观与真实是新闻业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共识,目的在于减少记者主观感情色彩的表达和意见的传递,尽可能的做到呈现原始事实,能够让读者达到身临其境自我感受,自我做出判断和准确的认知。

因此,新闻专题采编规范是很重要的,那么新闻编辑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新闻;采编;规范;技巧1 新闻专题采编规范1.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把服务大局、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和谐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以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工作,净化版面、声屏,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1.2新闻采编人员要通过合法途径和正当方式进行采访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是新闻采编人员从事采访活动的唯一合法证件,采访时须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

未获得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不得单独从事采访工作。

要尊重被采访对象,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尊重其生活习俗和民族宗教信仰,不得强迫对方接受采访。

采编涉及未成年人的负面报道,要遵守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获得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一般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址、肖像等能够辨别和推断其真实身份的信息和音像资料。

1.3客观的呈现新闻事实我们在客观呈现新闻事实的问题上,仍然摆脱不了正面宣传这一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和影响。

新闻观点的发布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引导,我们一直看得很重,忽略了人民群众自我选择新闻和认知新闻的能力。

事实上,只要这些信息能够呈现出来,不是一家之言,多方言论广泛充足,那么最终的结果都是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近乎完全准确的认知。

我们目前对于新闻报道活动不能沦入历史上西方对于“客观性报道“所引发的低俗、捉人眼球的效果的恐惧,远远超出了对采编活动不准确、不规范的恐惧。

1.4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新闻社会责任的论述中,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经说:“新闻记者是什么?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守望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

(D)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D.遵守法律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

(A)A.知情同意原则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C.真实准确原则D.平衡报道原则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A.致歉B.勘误C.更正D.声明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

(B)A.现场采访B.核实事实C.深入调查D.多方求证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B.引语增加趣味性C.引语增加信息量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

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C.语言简洁D.巧妙地过渡8.“整整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

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

”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

(C)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B.引语无消息源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A.语言更具概括性B.更具现场感C.更有趣味性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A.过渡性语句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C.事实性话语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A.“三角平衡”原则B.“多重佐证”原则C.“事实核准”原则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A.姓名B.单位C.职务D.性别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C.据某某媒体报道D.某单位说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A.政府公开文件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B.保护了消息源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D.报道更具可信度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A.准确B.时效C.传神D.吸引眼球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A.论坛B.博客C.媒体官方微博D.社交网络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A.时效性B.规范性C.可读性D.娱乐性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A.“3G 手机”B.转氨酶达2000 多C.“高开低走”D.“固体燃料”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A.1 个B.2 个C.3 个D.5 个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D.节目如下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A.描述式B.叙述式C.评论式D.修饰性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B.增加生动性C.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B.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C.内容表述直截了当,不以夸张的手法解释新闻事实D.写作准确具体,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二)多选题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D)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

(ABCD)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C.核实关键性事实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C.较具概括性D.具有现场感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C.读者兴趣优先D.不要“异口同声”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C.出现方言时D.当事人未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D.更具概括性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D.记者可根据自己角度来改变消息源的观点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C.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C.全部使用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职务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C.记者未采访到消息源D.记者对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确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D.司法机构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A.凭个人理解梳理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C.尽量为匿名消息源提供帮助D.保护匿名消息源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A.准确B.传神C.时效D.追求点击率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D)A.新闻标题B.署名C.社论D.编者按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D.某单位的内部文件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视台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A.发行方式B.消息来源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A.要广开言路,多多关注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D.观点不同,要在微博上据理力争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A.报业上市B.发行人制度C.激励—约束机制D.宣扬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三)判断题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