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市场上的文化适应。
2. 培养学生分析企业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持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适应策略3. 麦当劳在中国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中的文化表达4. 跨文化交际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5.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就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展开讨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的课件。
2. 案例资料:收集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案例。
3. 小组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话题及相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麦当劳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引出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文化表达。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跨文化交际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意见表达。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创意提出。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麦当劳餐厅,观察并分析其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
2. 邀请麦当劳企业的代表进行讲座,分享企业文化适应和实践经验。
3. 开展跨文化交际主题活动,例如举办中西方美食节,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教案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麦当劳这个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在国际场合表达的好奇心,引发对教案主题的思考。
1.1.1 细节说明:可以通过展示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和宣传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1.1.2 细节说明: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在麦当劳的广告中看到了哪些中国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是如何被运用到的?”等,引导学生思考。
1.1.3 细节说明:在学生回答后,可以进一步提问:“为什么麦当劳会在广告中加入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在国际场合的表达意义。
二、知识点讲解2.1 内容讲解:通过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在国际场合的表达方式。
2.1.1 细节说明:可以提供麦当劳在中国的历史资料,如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发展阶段等,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1.2 细节说明:可以举例说明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菜单,如春节限定产品等,让学生观察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2.1.3 细节说明:可以讲解中国文化在国际场合的表达方式,如通过广告、菜单、装修风格等。
2.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和宣传案例,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在国际场合的表达效果。
2.2.1 细节说明:可以提供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和宣传案例,让学生观察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2.2.2 细节说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广告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何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形象等。
2.2.3 细节说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广告案例,分析其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表达效果。
2.3 策略总结:通过总结麦当劳在中国市场运用中国文化元素的策略,让学生掌握在国际场合表达中国文化的方法。
2.3.1 细节说明:可以总结麦当劳在中国市场运用中国文化元素的策略,如结合节日、运用传统元素等。
2.3.2 细节说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策略背后的原因,如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品牌认知度等。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通用3篇)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通用3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通用3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篇11、导入新课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推动是举世公认的,也值得我们自豪,同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响誉全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境外的文明、文化形式在中国大地受到喜爱、欢迎。
比如街舞、迪士科、酒吧、咖啡屋等等,而麦当劳、肯德基就是其中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外来饮食文化形式。
这就是文明、文化的全球化。
那么这种饮食文化入境后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走进《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起来对这一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现象作一解读。
2、(1)出示课件:麦当劳广告短片作导语这三则广告中分为两组可以看见什么中国文化元素?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麦当劳。
(2)多媒体出示麦简介麦当劳,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自1955年由创始人雷#8226; 克洛克在美国伊力诺洲成立公司以来,以金色拱门下的美味汉堡和亲切的服务,立刻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现在麦当劳公司餐厅每天都在为全世界4700万以上的顾客提供优质的品质和服务。
今天,麦当劳在全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0000家餐厅,全球营业额达104.9亿美元。
3、出示教学目标(1)解麦当劳文化的意义。
(2)了解“全球化”和文化冲撞的特点。
(3)学会辨证地接受文章的观点。
4、过渡麦当劳对大家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早已熟悉了它。
作为一种美国快餐食品品牌,麦有其鲜明的特征:快捷、价廉、被大众接受。
麦当劳以其独特的成功商业模式获得了世界餐饮第一的地位。
5、文本解读a. 1、(1)麦当劳作为一种快餐食品,为什么能在中国扎下根,深受中国百姓喜爱?(麦当劳为了在中国拓展市场作了哪些努力?) (2)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3)说明什么问题?明确:(1)温馨的就餐环境,优良的服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新的行为举止中国人心中的麦和麦的企业哲学(2)变化的是:~营销策略、(营造中国式麦当劳、地方企业)、中国特色塑造地方企业的形象设置情人角和“儿童乐园” 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由于员工大多数是中国人,制作食品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本地,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地方学校和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派员工帮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每天早晨还升中国国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专题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精品导学案
《麦当劳的中国文化表达》精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麦当劳文化的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预习检测1.回顾——作者简介翁乃群,生于1948年,现代学者。
福建龙岩人。
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文革”期间曾在北大荒852农场2分场生活了近六年,当过拖拉机驾驶员和卫生员。
197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系从事教学工作。
1985年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
1993年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
1995年受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亲属制度、社会性别、族群认同、社会文化变迁、医学人类学。
主要作品有《南昆八村》《官阶、辈分、师生、父子》等。
2.检测——基础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检查预习炫.耀()烹饪..()塑.造()气氛.() 笤帚..() 时髦.()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题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是什么意思?2.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条列出。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麦当劳快餐备受消费者的欢迎?4.你怎样理解文章第二段“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的含义?5.麦当劳快餐是怎样中国化的?我的质疑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麦当劳快餐的中国文化特点,或是麦当劳的中国化特征。
“表达”即“内涵”或“含义”的意思。
2.【提示】(1)麦当劳的“快捷”变得慢下来(2)麦当劳在许多北京顾客眼里成为悠闲消遣的场所。
(3)价廉的麦当劳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并非“价廉”。
这些变化说明麦当劳“其中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却有很大的不同”,“对北京和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
3.【提示】(1)麦当劳餐厅有一种平等、民主氛围。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步步高”
【探究点拨】
答题区间在课
本第67页第一 段、第二段。 分条进行概括 即可。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4.麦当劳是怎样影响中国人的观念和生 活方式的?
【答案】
中国人普遍把麦当劳当做美国文化的符 号意义,光顾麦当劳,体验想像中的“美 国文化”,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 围影响了人们的传统意识。光顾麦当劳成 为人们新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参 与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就餐时观察 外国顾客的举止,模仿他们的行为,更新 了思想意识中“文明”的内涵,从而使顾 客的行为举止比在同等或更高档次的中国 餐厅里的顾客行为更加自律。中国人在接 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 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而麦当劳所宣扬 的企业哲学——质量 、 服务 、 洁净和价 格,又成为中国政府倡导的企业现代化努 力方向的典范之一。
yù 参与( ) . ② yǔ) 给与( .
相似( sì ) . ③ 似的( shì)
.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更加广泛、更加频繁、 更加激烈 、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 ,并且是多
文本12 麦当劳中的中国 文化表达
苏教版
必 修 三
金榜苑 “步步高”同步课件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翁乃群
【学习重点】
1.记:积累重点字词。
2.读:了解麦当劳文化的意义,了解文化冲撞的特 点。 3.写:运用本文由小及大的技法写一个作文片段。 4.练: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炫 耀( . ③脂 肪( . ⑤氛 围( .
xuà n)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教案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与融合。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 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3. 中国传统文化在麦当劳中的体现4. 麦当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5. 批判性分析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与融合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表达,让学生深入了解麦当劳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认识和看法。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麦当劳餐厅,观察并分析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4. 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与融合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麦当劳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表达的好奇心。
2. 案例分析:详细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让学生了解麦当劳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麦当劳餐厅,观察并分析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针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与融合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评估学生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表达的理解和认识。
2.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表达的把握。
3. 批判性思维训练:评价学生在批判性分析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与融合的表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分析麦当劳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表达差异,探讨文化适应与融合的普遍性。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教案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特色的认识和理解。
3. 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麦当劳在中国文化表达的三个方面:产品、广告和装修风格。
3. 学生讨论和分析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表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适应和创新。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麦当劳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关注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
2. 讲解: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表达,引导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特色。
3. 案例分析:分析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之道,让学生理解麦当劳如何适应中国市场。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适应和创新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表达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文化表达的资料。
2. 准备案例分析的素材,包括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案例。
3.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适应和创新。
七、教学资源: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表达的资料。
2. 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和装修风格的图片。
3. 相关视频材料,展示麦当劳在中国的特色和成功之道。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麦当劳在中国的门店,观察和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
2. 邀请麦当劳中国的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分享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导读:课文内容及其理解中心内容理解或评价文章风格写作特色【拓展迁移】阅读下文,回答1—4小题。
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将人类文化和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外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
根据当时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疏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他鲜明地指出“在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
在对自己“两种文化”观进行了“再次审视”和思索之后,1961年,C·P·斯诺又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并且乐观地预言“这种文化将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
C·P·斯诺以博大的气势宣称,“第三种文化”不仅立足于科学革命,而且要“超越科学革命”!和斯诺的预言相反,在“第三种文化”的发展中,人文学者并没有“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相反,倒是一大批自然学家一马当先,勇敢地担负起了这种责任,他们绕过了新闻媒体,尽力以一般文化人所能接受的观点来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显示了科学家关注人类、服务社会的良知和热情。
普利高津、霍金、马古利斯等一大批站在自然科学前沿的大师们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白如话的语言介绍给平民百姓,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知识基础,最大限度的了解当代科技前沿的发展概况。
“第三种文化”所叙述的都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种文化”又被称为“高级科普图书”。
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不同,“第三种文化”不满足于科学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它更侧重于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揭示,更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
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RogerPenrose指出的,科学真理“蕴涵着美、真实和一种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
高中语文 3-3-2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学案
3-3-2第2课时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赋予.()档.次()倡.导()区域.()笤.帚()冲撞.()氛.围()答案:予yǔ,档dànɡ,倡chànɡ,域yù,笤tiáo,撞zhuànɡ,氛fēn。
2.辨音规模.()角.色()提供.()模.样()角.落()供.奉()菜单.()情不自禁.()开拓.()单.于()禁.止()拓.片()单.(姓)()答案:mó,mú;jué,jiǎo;ɡōnɡ,ɡònɡ;dān,chán,shàn;jīn,jìn;tuò,tà。
3.辨形快()(jié)()现(yǒnɡ)语言简()(jié)()护(yōnɡ)烹()(rèn)()耀(xuàn)()娠(rèn)()晕(xuàn)答案:捷,洁;涌,拥;饪,妊;炫,眩。
【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炫耀:夸耀显示。
显露无遗:完全显示、表露出来。
营造:①经营建造。
②有计划地造。
2.词义辨析创造营造创造:重在出新。
营造:重在有计划。
如:营造防护林。
破除解除废除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特别重视的信仰或蒙蔽人们的不合理的不好的东西。
“解除”的对象常是指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职务。
废除:对象多是制度、法令、规章等不合理的或无用的东西。
排除排斥排除:着重除掉,消除。
中性词。
如:排除险情。
排斥:着重使人或事物离开自己。
用于人或组织时,贬义词。
如:排斥异己。
排挤:着重指凭借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
贬义词。
排遣宣泄倾吐排遣:强调利用某种事来消除寂寞和烦闷。
宣泄:指吐露心中的积郁。
倾吐:强调用尽力量,彻底说出心里话,适用范围比“排遣”“宣泄”大。
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翁乃群,生于1948年,福建龙岩人,中国现代学者。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教案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元素运用方面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如菜单、装修风格、营销策略等。
3.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表达及其面临的挑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具体案例,如菜单、装修风格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及其面临的挑战,分享各自观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麦当劳的广告为例,引导学生关注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
2. 讲授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轨迹。
3. 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如菜单、装修风格、营销策略等。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及其面临的挑战。
6. 分享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及其面临的挑战。
7. 总结:强调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运用,以及面临的文化挑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文化表达的理解。
3. 学生应用能力: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其他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文化表达策略。
六、教学资源:1. 麦当劳官方网站及年报资料2. 相关学术文章和案例研究3. 网络资源,如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分析4. 视频资料,如麦当劳广告、宣传视频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文化表达及其面临的挑战。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教案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引导学生关注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麦当劳在全球的背景和其在中国的历史。
讨论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表对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对本土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麦当劳在中国的历史和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和挑战。
2.2 教学内容:回顾麦当劳在全球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其在中国的开业时间和扩张情况。
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和面临的挑战,如文化差异、市场竞争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广告与宣传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广告与宣传策略。
引导学生分析麦当劳广告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3.2 教学内容:分析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不同广告和宣传策略。
讨论麦当劳广告中融入的中国文化元素,如节日主题、传统美食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广告与宣传策略。
引导学生分析麦当劳广告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产品与服务创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产品与服务创新。
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对其成功的原因。
4.2 教学内容:分析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特色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如中式早餐、节日限定等。
讨论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对其成功的原因,如适应当地口味、融入本土文化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产品与服务创新。
《麦当劳中 的中国文化表达》导学案 共2课时
第三单元第四课《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导学案制作人岳建华审核人高一语文组使用时间2019年3月29 日【学习目标】1、学会快速筛选和处理重要信息。
2、了解麦当劳(西方文化)“本土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3、领悟各民族文化“全球化”的真正内涵。
第一课时编号27 【预习导航】1.文题解读: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外国文化大量涌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异质异域文化的涌入,势必会和我们本土文化产生冲撞、互动、交流融合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以美国麦当劳快餐在中国的中国化特点,探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不同文化的融合。
课文也就是在这种趋势下有感而发。
2、作者简介:翁乃群,中国现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南昆八材》等书。
3.世界餐饮巨头:麦当劳麦当劳,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自1955年由创始人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力诺洲成立公司以来,以金色拱门下的美味汉堡和亲切的服务,赢得各类人士的青睐。
而今,麦当劳在世界各地已有3万多家分店,每天为5000多万名顾客服务,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元。
1955年诞生,连锁快餐机构,全世界有30000家分店的跨国公司。
世界餐饮行业第一品牌,200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品牌100强中名列第二。
1990年,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92年4月,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数超过万人。
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600家连锁店,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盖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
因为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和欢乐、美味是通过餐厅的人员传递给顾客的。
3、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段)第二部分(第2—5段)第三部分(第6—8段)1 / 4第四部分(第9~11段)4、每一段的内容是什么?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6段第7段第8段第9段第10段第11段2 / 4第二课时编号28 【问题探究】1、《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题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是什么意思?2、读第一段,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条列出。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分析与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分析与设计《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分析与设计《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分析与设计一:本课的地位、学生的既有基础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高一语文必修三《文明的对话》模块包含“审视传统”、“碰撞与融合”、“拿来与拒绝”三个板块。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属于“碰撞与融合”板块。
《文明的对话》这一模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与文明的对话,沟通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融合,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实现他们的文化人格构建,从而增强对世界各民族文明不断对话的认识,并且逐渐上升到对社会的一种使命认识和自我责任意识。
学生通过第一板块的学习,从理论上审视了“传统”之后,掌握了“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文化概念。
我们要通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学习使学生完成对各种文明碰撞与融合的理解和体会,从对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深刻认识。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我们通过本课这个例子折射各种文明和文化融合和碰撞的必然社会原因,他们冲撞的多向性,通过本课的例子,我们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挖掘出文本的人文底蕴,使学生获得认知、过程、和价值观上的体验,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实现应该具有的一种文化和文明的人格构建。
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体会作家的评判和深思从而烛亮学生的心灵,用人文精神的雨露滋润学生的灵魂。
促进学生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一种人文观念,人文情怀,人文品质。
重点设置两个问题:(阅读1到8节)麦当劳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阅读9到12节)这种碰撞和融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注意:(1)这一部分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留下充足的交流体会时间。
注意课堂节奏的调控。
(2)9到12节可以让学生集体朗读配置资源,打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文本、学生、和知识的交叉互动,交叉生成。
(1)配置资源:中外古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展示中国故宫、地坛和古希腊雅典卫城及古罗马圆形竞技场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外国:对世界的探索和与自然的斗争中国现代建筑与外国建筑的碰撞和融合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和深圳的摩天大楼(2)配置资源:中外服装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动态生成,可以当堂练习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4、结束语:各种文明是不断碰撞和融合的,我们要和各种文明进行对话,就像哈姆雷特在午夜的城头与父亲完成对话以后一样,我们也便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目标引领】
一、基础目标
1.理解全球化、本土化、复兴等概念的内涵。
2.掌握词语:快捷、涉足、烹饪、克隆等。
3.了解麦当劳是被地方化了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二、发展目标
1.了解文化的互动造成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文化内涵理解的差异。
2.理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传播策略的运用与选择。
3.明白文化的本土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
【过程记录】
一、预习
1.识记词义
全球化: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
快捷:速度快;行动敏捷。
本土化:继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克隆:原意是小树枝,引申意为无性繁殖。
日常用语中常用“克隆”形容人具有相同的外貌或一样的行为。
高中语文 3.3.2《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3.3.2《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一、学习思考1.中国人和美国人对麦当劳的看法有何不同?这表明了什么?2.麦当劳在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麦当劳地方化过程给我们以何启示?4.如何正确认识在全球化中的文化冲撞?二、质疑1.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的变迁过程,即在文化冲撞中的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2.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记下来认真思考,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三、训练(一)知识识记1.解释下列概念。
全球化:本土化:克隆: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而麦当劳所宣扬的企业哲学,即质量,服务,洁净和价格,则又是中国政府倡导的企业现代化努力方向的典范之一。
B.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C.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D.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
(二)佳句品读文句:理由:(三)文段理解本文是节选,有所改动。
请阅读下列的部分原文,完成1~4题。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由华琛主持的“麦当劳在东亚”的研究,就是这一热门话题的一例。
根据上述研究,华琛编著了题为《金双拱门东进:麦当劳在东亚》一书。
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阎云翔的《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地方化》的论文便是该书的第一章。
论文讲述了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是如何在互动中将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
北京的麦当劳成为被地方化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
苏教版-语文-高一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导学案
文本19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辨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①炫.耀()②烹饪..()③塑.造()④气氛.() ⑤笤帚..() ⑥时髦.()(2)给多音字注音①⎩⎪⎨⎪⎧差.别()质量差.()差.遣()参差.()②⎩⎪⎨⎪⎧露.穷()揭露.()③⎩⎪⎨⎪⎧汉堡.包()堡.子()五里堡.()④⎩⎪⎨⎪⎧墙角.()角.色()⑤⎩⎪⎨⎪⎧给与.()参与.()⑥⎩⎪⎨⎪⎧相似.()似.的()2.辨形组词①⎩⎪⎨⎪⎧遣()谴()缱()②⎩⎪⎨⎪⎧炫()眩()泫()③⎩⎪⎨⎪⎧饪()妊()衽()④⎩⎪⎨⎪⎧繁()烦()⑤⎩⎪⎨⎪⎧僻()癖()避()⑥⎩⎪⎨⎪⎧殖()植()值()3.词语释义①涉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炫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赋予·付与都是交给的意思。
“赋予”是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付与”则指一般的拿出、交给。
例句:到了现代,酒的种类越发繁多,酒文化也随着时代变迁被①________了多重色彩。
可是俗语说酒场无大小,东南西北坐得倒也颇为讲究,一旦端起酒杯,一切却都②________流水了。
(2)保持·维持二者都有保持原状、不让改变的意思,但“保持”侧重于不使事物因时间延续而消失或减弱受损,常用于水平、荣誉、作风、传统、联系、热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文本导学【目标引领】一、基础目标1.理解全球化、本土化、复兴等概念的内涵。
2.掌握词语:快捷、涉足、烹饪、克隆等。
3.了解麦当劳是被地方化了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二、发展目标1.了解文化的互动造成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文化内涵理解的差异。
2.理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传播策略的运用与选择。
3.明白文化的本土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
【过程记录】一、预习1.识记词义全球化: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
快捷:速度快;行动敏捷。
本土化:继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克隆:原意是小树枝,引申意为无性繁殖。
日常用语中常用“克隆”形容人具有相同的外貌或一样的行为。
2.预习过程中感到不理解的问题:二、学习1.中国人和美国人对麦当劳的看法有何不同?这表明了什么?2.麦当劳在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麦当劳地方化过程给我们以何启示?4.如何正确认识在全球化中的文化冲撞?三、质疑1.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的变迁过程,即在文化冲撞中的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2.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记下来认真思考,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四、训练(一)知识识记1.解释下列概念。
全球化本土化克隆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而麦当劳所宣扬的企业哲学,即质量,服务,洁净和价格,则又是中国政府倡导的企业现代化努力方向的典范之一。
B、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C、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D、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
(二)佳句品读文句:理由:(三)文段理解本文是节选,有所改动。
请阅读下列的部分原文,完成1~4题。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由华琛主持的“麦当劳在东亚”的研究,就是这一热门话题的一例。
根据上述研究,华琛编著了题为《金双拱门东进:麦当劳在东亚》一书。
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阎云翔的《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地方化》的论文便是该书的第一章。
论文讲述了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是如何在互动中将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
北京的麦当劳成为被地方化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
麦当劳也同时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
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对那些有着高收入并希望多接触外边世界的年轻的中国人来说,光顾麦当劳成为他们新生活的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参与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
中国人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
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加促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他们努力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
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学校和地方建立特殊联系等等。
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其实,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撞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
人类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的历史。
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非有哪一个是完全被动的。
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之说,不论对反对者或者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作为生物体的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被克隆,但作为人创造的文化则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1.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土化”就是“地方化”。
B、“中国版”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相同。
C、“全球化”也就是“全盘西化”。
D、“美国式”即“美国文化”。
2.对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B、中国老百姓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美国文化。
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 、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认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
3.下列不属于“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的内容一项是()A、北京的许多顾客把麦当劳当作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B、北京的麦当劳成为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出入的地方。
C、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D、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保持美国文化特色。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也是一种新生事物。
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参与跨国文化体系。
D、“全盘西化”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收获整理】课文内容及其理解中心内容理解或评价文章风格写作特色【拓展迁移】阅读下文,回答1—4小题。
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将人类文化和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外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
根据当时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疏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他鲜明地指出“在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
在对自己“两种文化”观进行了“再次审视”和思索之后,1961年,C·P·斯诺又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并且乐观地预言“这种文化将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
C·P·斯诺以博大的气势宣称,“第三种文化”不仅立足于科学革命,而且要“超越科学革命”!和斯诺的预言相反,在“第三种文化”的发展中,人文学者并没有“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相反,倒是一大批自然学家一马当先,勇敢地担负起了这种责任,他们绕过了新闻媒体,尽力以一般文化人所能接受的观点来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显示了科学家关注人类、服务社会的良知和热情。
普利高津、霍金、马古利斯等一大批站在自然科学前沿的大师们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白如话的语言介绍给平民百姓,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知识基础,最大限度的了解当代科技前沿的发展概况。
“第三种文化”所叙述的都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种文化”又被称为“高级科普图书”。
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不同,“第三种文化”不满足于科学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它更侧重于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揭示,更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
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Roger Penrose指出的,科学真理“蕴涵着美、真实和一种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
阿·热在《可怕的对称》中曾引用A·布勒的打油诗来解释时间的相对性:妙龄少女叫月亮/脚步轻盈快胜光/“爱氏”幽径匆匆闯/今朝才辞夫君去/昨夜归来会情郎。
当然,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离开之前返回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也只能像光子一样,返回时间和出发时的时间是一样的。
但这滑稽荒诞的描述,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无限的遐想。
诸如此类的情形,在“第三种文化”中俯拾皆是,这是“第三种文化”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全面进步中的力量,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科学化”,这是“第三种文化”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
1.下列对第一段中“超越科学革命”一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思维方式和方法,揭示科学真理和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
B、科学家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实的语言介绍给公众。
C、科学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批评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力所难及的。
D、能够在科学和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全面进步中的力量。
2.下列不属于“第三种文化”特点的一项是:()A、语言通俗浅显B、注重作品的文学性C、人文学者主动与科学家沟通D、介绍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成果3.下列表述不合乎文意的一项是:()A、三种文化把物理学家和人文学家联系在一起了。
B、C·P·斯诺的“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的预言目前未能实现。
C、用滑稽荒诞的描述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是“第三种文化”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
D、“第三种文化”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科普作品,或者称作“高级科普图书”。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的美和科学的美不会继续是“井水不犯河水”了。
B、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不再拘泥于传统角色的区分了。
C、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将是许多学者的治学思想。
D、目前很多理工院校创建人文学院,C·P·斯诺的预言正在实现【资料链接】麦当劳公司总部座落在美国伊利诺斯州Oak Brook,是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国际性公司。
麦当劳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团,从1955年创始人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设第一家餐厅至今,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三万多家餐厅,现在仍以快速的趋势迅猛发展。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概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
在全球麦当劳的整体制度体系中,麦当劳餐厅的营运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和欢乐、美味是通过餐厅的人员传递给顾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