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边塞诗总结资料

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边塞诗总结资料

边塞诗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句解:(1)首联:战局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金色鱼鳞一般闪耀着。

(2)颔联: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凝结在塞上的深红血迹在暮色中如同紫色。

(3)颈联:部队行进在易水边,风卷动红旗,浓霜凝住战鼓,鼓声低沉。

(4)尾联: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甘愿高举宝剑,战死沙场。

注释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黑云:厚厚的乌云。

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

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

据说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临:抵达。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塞上”一作“塞土”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赏析《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

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后称“乐府诗”。

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

高三诗歌复习-边塞征战诗实用精品(附高考真题)

高三诗歌复习-边塞征战诗实用精品(附高考真题)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 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 .(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 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 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 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 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 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 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 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 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 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陈陶《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四、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其一》)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杜甫《后出塞》其二)
委婉清丽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09年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武
答案 (昨1)夜夜秋晚、风秋入风汉、关汉关,、朔寒云云、边冷月月满、西西山山,。诗的 前两句更描绘催的飞是将一幅追初骄秋虏边,关阴莫沉遣浓沙重的场夜匹景马,还营造。了紧
张的边境氛围。
(2)【诗西注的)】后人严两。武句曾(表任7现2成6了-都7作6尹5者)、作:剑为字南镇季节守鹰度边,使关华,的阴广将(德领今二,属年斗陕志 昂志扬;的第(豪四7迈句64情 写)怀 全秋。 歼率第敌兵三军西句的征写决,部心击署,败显奋吐示力蕃必出军胜击队的,七信显万心示多。昂人扬。的斗

金戈铁马征,大漠秋风情——2024届高三边塞诗专题复习课件

金戈铁马征,大漠秋风情——2024届高三边塞诗专题复习课件

释 ②帏箔:帐幔和帘子,泛指帘幕
④中酒:喝醉酒
参考答案
①环境描写:十月的边疆,风沙
漫天,气候恶劣,烘托官军生活
环境的苦寒 ③直接描写:通过对官军的衣着
【宋】
和动作表现士兵的苦寒
②运用对比:长安城中的“热官”

官位高气焰盛,与军上的戍边冷
清状作对比,突出将士苦寒境遇;

“热官们”纸醉金迷,而将士们 衣裘薄,冷难睡,用高官纸醉金
意境营造: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 虚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四、边塞诗特点
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 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 沸腾。
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 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 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 强音,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 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2)找出诗歌关键字词,判断诗歌类型,根据分值,分点作答,规范 答题步骤: ①总的概括:本诗表达诗人××情感 ②分析某句:某句运用××手法,体现诗人××感情/某词用词精妙, 体现诗人××感情
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一)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五、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关注诗歌作者,了解诗歌创 作的时代背景
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豪 情壮志。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 避战争的艰苦。
宁做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杨炯)
黄沙百战黄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中晚唐:国事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 悲壮、悲凉、感伤。
衔接教材构建知识体系——《燕歌行》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高考复习:边塞征战诗专题》

《高考复习:边塞征战诗专题》
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什么是边塞诗: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 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 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 束奇葩。
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 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 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盛唐之诗风: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正当大家即将畅饮之时,忽然,由马上传来了美妙的琵琶弹奏声,那欢快的旋律, 仿佛是在催人快快举杯,开怀畅饮。(西域胡人有在马背上弹奏琵琶的风俗)三、 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宴席上的劝酒之辞。在醉人的琵 琶乐曲声中,宴会上杯觥交错,当酒酣欲醉之时,有人不想再喝了,怕醉倒沙场 传出笑话,于是性情豪放者就大声地嚷道:我们这些人死都不怕,还怕几杯酒 吗?!今天,就是醉倒沙场也值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 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 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 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 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边塞诗复习专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边塞诗复习专题

精选资料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边塞诗复习专题一、典型例题1 阅读下边的诗,回答间题。

(5 分 )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 qì)荒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如何的边塞情形?答:长长的驼队前进在广袤的荒漠上。

(2)本诗运用衬托对照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剖析。

答: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照。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剖析 20** 年诗歌鉴赏题采用了张籍的《凉州词》。

第(1)小题重视从形象方面考察对诗歌的理解,考生要总结出诗句中所表现的情形。

第( 2)小题重视从表达技巧方面考察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这首绝句,写景叙事,远近交织,虚实相生,给读者的联想是丰富的。

一、二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以荒芜萧瑟的氛围有力地示意出边城的动乱不安、紧张恐惧,这是寓虚于实;三、四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 ,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 ,以虚出实,在丝绸之路上,打劫取代了贸易,冷清取代了繁华,这虽是出于诗人的遥想,但已深深地渗透到读者想象的艺术空间。

此中虚实联合的手法能够从课本中找到答题事例。

虚实: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托,交叉在一起表达同同样的感情。

如柳永的《雨霖铃》,上片大多数写实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光景由实到虚,下片“今宵酒醒哪处,杨柳岸晨风残月” 想象分手后情形为虚景。

设题与课内知知趣连接。

2 阅读下边这首清诗,回答下列问题(8 分)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 [ 注] 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 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停留” ,与本诗对比你更喜爱哪一种?请简要说明原因。

解题思路:诗歌鉴赏第一要从诗歌的主题下手,本诗重点在于后边“出关争得不回头?”一句,写出思乡之情。

边塞诗-诗歌鉴赏-高三复习共48页文档

边塞诗-诗歌鉴赏-高三复习共48页文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边塞诗-诗歌鉴赏-高三复习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于我若源自浮烟。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诗歌鉴赏复习一边塞诗专题

诗歌鉴赏复习一边塞诗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高考复习(高三)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高考复习(高三)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高考复习(高三)一、边塞诗概况(一)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标志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

(三)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4、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四、边塞诗语言特点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五、边塞诗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六、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七、边塞诗的主旨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精讲精练专题五、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复习【目标】1. 了解边塞诗的基本特点 ;2.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一、边塞诗简述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仲淹)。

二、边塞诗的时代特点初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三、边塞诗的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地名: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四、边塞诗的常见情感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王昌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誓扫凶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李颀)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1.___________________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李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___________________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_________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归纳概括:边塞诗的景物特点:边塞诗的感情特点:六、活学活练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解题指导】1、根据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

2、分析意象、意境特点。

3、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把握思想情感4、分析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答题时要用到“对比、夸张、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类术语。

七、高考真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春夜闻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写了夜闻笛声。

在两首诗中,笛声各引发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梅花即《梅花落》,边曲名。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 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5. (2010陕西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题目。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