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梳理

合集下载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资额:474亿元以上工程期限:2008年——2010年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俯瞰,集机场、高速铁路、磁悬浮、地铁站、长途汽车站、公交站于一体,总面积相当于200个足球场。

2008年7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的上海虹桥铁路枢纽总投资将超过474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站房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设高速和城际普速两个车场,共16站台30股道,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磁悬浮,沪杭甬客运高铁专线和京沪铁路,沪昆铁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建成后的虹桥枢纽也是集铁路,浦东磁悬浮,航空,地铁,轻轨,公交,客运站和出租车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中心,火车站远期年发送旅客超过8000万人次,用钢量在8万吨左右,虹桥铁路枢纽站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前投入使用。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民用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集中换乘功能,整个交通枢纽集散客流量为48万人次/日。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场。

在既有的虹桥国际机场跑道的西侧将新建一条长3300米的跑道和一座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以及一系列公用设施,项目总投资达153亿元,整个机场用地约占7.47平方公里,规划旅客吞吐量为3000万人次/年(日均为8万人次)。

2020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规模约为4000万人次/年(日均为12万人次)。

(2)铁路客站。

虹桥站北端引接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南端与沪昆铁路、沪杭甬客运专线、沪杭城际铁路接轨。

站场规模按照30股道设计,站场占地约43公顷,保留现状铁路外环线作为货运通道的功能,实行客货分流。

铁路设施用地(包括站场与线路)约90公顷。

高速铁路客运规模为年发送量达6000万人次旅客,日均16万人次。

(3)长途巴士客站。

布局于铁路客站与机场之间,发车能力为800班次/日,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500万人次,日均2.5万人次,高峰日达3.6万人次/日,占地约9公顷。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1)建设枢纽专用的高架快速道路系统,将地区
图7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曩
内的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分离;同时明确枢纽内外 交通通过4个快速节点衔接:青虹路立交承担枢纽 车流量的27%、徐泾中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 20%、北翟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0%、七莘路 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3%,其余的10%由地面道 路承担,并且经测算,南、北、西4个快速节点流量均 衡(见图9)。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地区将串联起上 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锡常等经济较 发达地区,并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有 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 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上海市及其周边 地区的客运交通系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不但可以 形成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可以综合解决现状城市交 通的诸多问题,使上海市的交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 展,也为上海服务全国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年1月由规划局上报,2006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 明确了26.26 km2规划范围的总体功能要求和结构 框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 (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 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 km2(见图6)。 3规划布局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部为现有虹桥机场用 地,中部为综合交通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 部为相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Key words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hish—speed railway
maglev
air port general plan functional layout
1 项目背景 1.1三大契机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建造高铁车站、磁浮 车站、航空港三大设施为契机,综合规划设计、统一 施工,实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结果。 1.1.1 2005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确了扩 建西跑道和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修编后的变化:Changes after amendment: 压缩跑道间距,腾出西侧用地。
To compress the interval distance between runways

为枢纽的开发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
to give more land use in the west side
2、枢纽规划的定位与特征
2.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b’s planning
3、枢纽的规划范围与用地布局
3.Planning scope and land use arrangement of the Hub
4、枢纽综合体的构成
position of the Hub complex
上海市“十一五”计划中城市交通 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The key project of Shanghai’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in urba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城市交通 问题解决提案的重点实施环节。
虹桥综合枢纽是高铁枢纽、磁浮枢纽、航空枢纽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 Shanghai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is a necessary outcome to integrate high-speed train hub, meg-lev train hub and airport hub into one complex
高铁 高铁 城际铁 虹桥 机场间磁浮 磁浮沪杭 高速巴士 高速公路 城市交通 1000-2000 2000-3000 7000-8000 1000-2000 500-1000 6000-7000 65000-66000 3000-4000 7000-8000 400-1000 500-1000 1000-2000 68000-69000 2000-3000 400-1000 3000-4000 7000-8000 34000-35000 0 1000-2000 0 1000-2000 1000-2000 24000-25000 0 3000-4000 0 城际铁 1000-2000 虹桥 2000-3000 3000-4000 机场间磁浮 7000-8000 7000-8000 2000-3000 磁浮沪杭 1000-2000 400-1000 400-1000 0 高速巴士 500-1000 500-1000 3000-4000 1000-2000 1000-2000 高速公路 6000-7000 1000-2000 7000-8000 0 1000-2000 0 24000-25000 3000-4000 0 城市交通 65000-66000 68000-69000 34000-35000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细规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细规划

服务设施规划
服务设施规模
根据枢纽的客流量和需求,规划不同规模的服务设施,包括酒店、 会议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
服务设施布局
根据枢纽的交通流线和空间布局,合理规划服务设施的位置和分 布,确保服务设施与交通流线有机结合。
服务设施经营管理
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优质服务商和运营商,提高服务设施 的品质和效益。
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线路规划
优化和完善交通枢纽周边的公交线路网络,提高公共 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市民出行。
轨道交通规划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合理规划轨道交 通线路和站点,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
出租车服务区规划
合理规划出租车服务区,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提高交 通枢纽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停车设施规划
可持续性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 能源等资源,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适应性原则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合理规划交通枢纽 的规模和设施配置,确保规划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和弹性。
前瞻性原则
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将创新理念和技术融 入规划中,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实施计划
项目组织与协调
成立专门的规划实施小组,负责协调 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时间安排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任 务和完成时间,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预算与资金筹措
进行项目预算分析,确定资金来源, 积极寻求政府和企业的投资与支持。
技术方案与实施
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 包括交通设施、建筑结构、环保节能 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虹桥枢纽概述

虹桥枢纽概述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概述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构造2005年3月7日上海市领导提出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2009年底工程竣工。

规划范围动气外环线(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北青公路,南至沪渝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机场、铁路客站、长途巴士客站、磁悬浮客站、轨道交通五大部分。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前占地面积26.4平方千米,拥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条。

其中跑道长3400米、宽57.6米停机坪达51万平方米。

有停机位66个,其中有13个登机桥位,48个远机位,2个专机位,2个货机位,可满足各类飞机的起降要求。

机场1号航站楼(T1)由A、B两座候机楼紧密相连,面积达8.2万平方米(A楼5万平方米,B楼3.2万平方米)。

共有15个候机大厅,18个贵宾室和15条行李传输系统。

每日平均起落航班达540架左右,高峰小时起落飞机达85架次,年运送旅客量超过1488.92万人次,已开通了到达91个国内国际城市的航班。

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一座36.26万平方米的2号航站楼(T2),1条3300米、宽60米的平行报道和3条平行滑行道,以及站坪、货运站、业务用房、能源中心、市政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

上海虹桥站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客运车站,现为亚洲超大型铁路综合枢纽。

上海虹桥站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站房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其中铁路站房约10万平方米。

北端引接京沪高铁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南端与沪昆高速铁路接轨。

车站设16站台30线,全部为到发线,站台包括14个岛式站台和2个侧式站台。

站房建筑面积为145000平方米。

站房采用先上高架候车结构,包括东西两个站房和高架站房,并在两侧设置站前高架和落客平台。

上海虹桥客运西站位于虹桥枢纽地下B1层,长途客运西站为一级客运站,主要是法网浙江、江苏和部分安徽方向的班线。

该站为地下两层结构,候车室有两层,面积达5200平方米。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及原则 设计理念
#" $

将枢纽核心区集散交通与枢纽开发区内的交通 分离。 轨道交通车站与枢纽站本体 ( 建筑综合体 ) 一 体化布局, 以垂直换乘为主。 建设枢纽站本体专用高 架快速集散道路系统, 以满足枢纽交通核心区车辆 快速集散要求。 车道边及停车库等旅客换乘设施就 近在枢纽站本体附近立体化集中布置, 机动车停、 蓄 车场等静态停车设施则尽可能利用枢纽的高铁、 磁 浮等站场的夹心地进行集约化布局。 虹桥枢纽内交通总体设计理念如下: 功能整合 的立体化枢纽空间; 公共交通为主的层次化交通系 统; 人车分离的人性化交通环境; 分块集散的简捷化
・上海建设科技
#$$% 年
第 & 期・
换, - 个立交节点分别是青虹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徐泾中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七莘路 ! 北翟路立交 和七莘路 ! 沪青平 + . / , 立交。 + # , 高架衔接段。 作为提供枢纽旅客集散的专用 快速通道, 主要采用全封闭的快速路形式, 并分别通 过青虹路、 徐泾中路、 七莘路的 - 条高架衔接道路与 外围快速路网的 - 个立交节点直接相连, 为进、 离场 的车辆提供快速通道, 并体现南进南出、 北进北出、 西进西出等的交通组织要求。 + " , 高架循环圈。 车辆进出枢纽通过同一节点的 行驶需求与习惯进行设计, 将循环高架分为南北两 个循环圈; 此外, 为了均衡进出高铁、 磁浮与机场的 交通流量, 又将循环高架分为高铁循环圈与磁浮、 机 场循环圈, 由此共形成 - 个单向运行的高架循环圈。 每一条循环高架线路均有其特定的功能, 且采用单 向、 分离的运行方式。 + - , 车道边。 见第 -0 - 节 + & , 落地匝道。 系统通过匝道实现高架、 地面道 路、 地道之间的连接, 实现各道路层面之间连接。 + 1 , 地面循环路。 在核心区范围, 高铁西侧地面 磁浮与航站 () " 路与 () - 路形成单向循环道路, 楼之间的 () 1 路与七莘路形成单向循环路, 方便两 处交通中心进出车流的交通组织。 $" #" # 高架循环圈形态设计 高架循环圈形态基于南北分块的原则, 为了均 衡车流量、 减少车辆交织及绕行距离、 提高交通运行 效率等, 经综合考虑后, 最终推荐高架循环圈并采用 均匀分块循环的方式 + 见图 - , 。

虹桥商务区规划

虹桥商务区规划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
——核心区一期,暨城市设计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汇 报
二、规划创新

设计理念创新 规划控制创新结构 Nhomakorabea●
三、实施效果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
江苏省
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 展轴线的交汇处。 面向全国,服务东部沿海
上海市
及长三角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商业及配套设施分布
设备
功能布局(三维):
办公 办公
商务功能—— 3层以上
商业功能——地下1层至3层 休闲及其它——融合其中
公 共 设 施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娱乐 休闲 公共设施 停车 设备 停车 公共设施 办公
商业
商业 商业 商业
典型酒店商业功能组合
步行网络
(2)公共空间追求多样性与人性化 规划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 以人的活动为出发点,强调空间的 可选择性与可步行化。
2、规划控制创新 为适应城市建设由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需求,规划对传
统控规的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大胆创新,强调空间形态、功能业态及低碳
指标的结合,最终形成“导则+图则+三维模型”三位一体的全新的规划 控制体系。
低碳指标体系表 城市规划布局
(1)强调低碳理念与规 划的结合,提出详尽的低碳建 设指标体系,与导则及图则相 结合,确保低碳理念落于实处。
(2)强化对功能业态的控制
规划除了对地块主要用地性质进行控制外,还对分层功能业态提出
明确要求。
(3)突出对公共空间的控制
控制体系
GIS技术
三 维 规 划 理 念
公共空间立体复合式的控制

虹桥火车站 交通规划一些内容

虹桥火车站 交通规划一些内容
20号线又被称为青浦线。根据规划,20号线东起虹桥火车站,经青虹路向西延伸,沿徐泾镇新区路北侧西行,经过方家窑、赵巷、青浦新城、朱家角,最终至东方绿舟。
20号线被列入轨道交通2010-2020年建设计划,但目前则没有确切的时间表,2012年以前不会建成。
辅助快速路首期建设路段,全段高架,设计时速80公里,其中联明路—A9公路和徐泾中路立交—A11公路段为双向八车道,A9公路-徐泾中路立交为双向10车道;全段地面道路为双向六快二慢车道。
5号线、17号线南北纵向进入枢纽西站。
Line 5 and Line 17 connect with west station of the Hub in south and north vertical direction.
1)2号线
轨道交通2号线目前从长宁区淞虹路站到浦东张江高科站,2010年世博会之前,目前在建的东、西延伸段均将建成通车。其中:
东延伸段将经过张江、唐镇、川沙镇,抵达浦东国际机场,设有12个站点;西延伸段则将从淞虹路站再向西延伸至徐泾镇,设虹桥机场西站、虹桥火车站、徐泾东站3个站点。
2)5号线
5号线目前从莘庄通向闵行开发区,根据规划,2020年前其将向南、北延伸。向南延伸的5号线二期,从东川路站向南,经闵浦二桥后最终进入奉贤南桥新城;向北延伸的5号线北段,从莘庄向北大致沿七莘路进入虹桥枢纽火车站,同时在龙溪路站分出航华支线,抵达航华新村站。根据计划10号线一期将于2010年底前开通。10号线在虹桥枢纽内共有三个站点:虹桥机场东站、虹桥机场西站和虹桥火车站,其中后两个站点可以与2号线换乘。
10号线二期将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外高桥,列入了轨道交通2010-2020年建设计划,目前则没有确切的时间表,2012年以前不会建成。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概要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概要
1 规 划 原 则 .
()道路系统 。高 速公路 、快 速路 :环西 一大 道、 4 沪青平高速公路 、辅助快速路、北翟路 、青虹路 ,主干 A ) 9 、规划路 、天【西路 、仙霞路 、迎 I J
以旅客为本 ,换乘便捷 ,运转高效 ;突出交通功能 , 路:七莘路 、北 青公路、沪青平公路 ;次干路 :华翔路、


核”—— 交通功能核心 ;“ 多轴 ”—— 地 区东 航站楼广场分 别设置 。
西 向空 间发展轴 、南北 向审 问发展轴和结构绿 轴 ;“ 多
区 ”— — 中心功 能 区 、建设 储备 区 、建设 限 制 区。
26 爻 与翰 0 . 通 莲 。 06
维普资讯
地 区功能和谐 ;集约利爿 土地,地 地下协调发展;前 中春路 ( { 北翟路 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2 规划范围 .
宾 三路 。
()交通设施 。公交站点 :在铁路客站东、西广场 5
东起环西一大道, 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 , 北起北翟路、 分 别 设 置 ; 出租 汽 车 泊 位 :在 铁 路 客 站 东 、 西 广 场 和机 北青公路 , 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 , 总用地 2 .6平方公里。 场航站楼 』场分 别设置 ,长途汽车客运站 :布局在铁路 62
磁悬浮线 )和高速磁悬浮线。青浦线车站为东西 向布置 ,
服务长江流域 、服务全 国,是建设上海 “ 四个中心”的 轨道交通线路 ( 含磁悬浮线) :轨 道交通 2号线 ( 2 ’5 R)
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结构规划要点
为 了加快虹桥综 合交通枢纽 的建设 ,上海市城市规 其余轨道交通车站为南北 向布置 ,6 座轨道交通车站在铁 划设计研究院于 20 年 1 06 月编制完成 了 卜 海市虹桥综 路东广场形成 “ 五纵 ・ ”布局。高速磁 悬浮车站布局 横 合交通枢纽地 区结构规划 ,市政府于 20 年 2月批准 干 铁路客站东侧 、虹桥 机场两侧。按 照 6线 6 的规模 06 台 了该规划。该规划确定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 设计 ,预留发展条件。 功能定位和布局结构。

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设计

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设计

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设计1. 引言虹桥机场作为中国上海市的重要航空枢纽,承担着国内和国际航班的接送任务。

随着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虹桥机场的发展亟需一个全面的规划方案,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虹桥机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

2. 现状分析目前,虹桥机场是中国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客流量逐年攀升。

然而,由于机场的规模和设施有限,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航空器的停机位和机库数量不足,导致了航班的延误和运营效率的下降。

其次,客流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候机厅空间不够,影响了旅客的正常出行体验。

再者,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给机场的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3. 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虹桥机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未来将承担更多的航班和旅客。

此外,国内外客流的不断增加也将催生新的需求,如国际航班的增加,货运中心的建设等。

4. 规划方案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提出以下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4.1 扩建航站楼和停机位根据航空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将虹桥机场的航站楼扩建至三个,分别用于国内航班、国际航班和低成本航班。

此外,我们还将增加停机位和机库的数量,以提高航班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4.2 完善旅客服务设施为了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我们将增加候机厅的面积,并提供更多的休息区、餐饮店和购物中心。

此外,我们还将引进最新的科技设施,如自助登机、自助行李托运等,以提高旅客的便利性。

4.3 优化交通运输网络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将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优化机场周边的交通运输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修建新的高速公路和地铁线路,增加机场巴士的数量和频次,并设置专用的出租车候客区。

4.4 建设货运中心随着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货运需求迅速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计划在虹桥机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货运中心,提供快速高效的货物运输服务,并与周边的物流企业合作,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虹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规划

虹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规划

(2)枢纽外部——“绕行西部, 形成内外两圈地铁换乘枢纽”
根据枢纽内外两层换乘交 通圈总体布局要求,交通功能 规划提出了部分轨道线路应绕 行到虹桥枢纽西部规划开发区 并设置轨道站点,吸引西部规 划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城市日 常换乘客流。
在各方研究成果上,枢纽 交通功能规划提出了应按中心 城北部、中部、南部都有直达 虹桥枢纽的大容量、快速轨道 交通服务。
停放车设施交通流组织规划
虹桥枢纽的停车需求包括出租车、 小客车、公交车、长途巴士等车辆上下 客车道边停车、蓄车场停车、停车库停 车等各类需求。本着公共交通优先、分 类细化的原则,交通功能规划提出了:
(1)公交、社会巴士要停车最优 先、最便捷;
(2)出租车上、下客相对优先便 捷,保障蓄车场和车道边空间需要;
此外,根据研究未来在虹桥枢纽西侧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新城区,交 通功能规划提出了穿越南北交通走廊直接加强枢纽两侧城市轨道交通、 快速路网的联系也已受到各方重视。
(3)一线——虹桥枢纽城市快线
尽管虹桥枢纽预计建设比较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路集疏运 网络。但是鉴于常规轨道交通速度慢、高峰拥挤等缺陷以及快速路远期 总体趋于交通拥挤,在虹桥枢纽与中心城区之间仍需要构建一条高速城 市快线,从根本上保障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客流快速集疏运。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设施构成
1. 虹桥机场新航站楼综合体
虹桥机场已有设施基本维持现状,即每年旅客1000万人次、货 邮50万t的规模,通过改造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西部扩建一条 近距平行跑道、一座新航站楼和新的货运区。达到一年旅客吞 吐量2000—3000万人次、货物100万t的能力。
2. 高铁、城际交通枢纽
在虹桥枢纽大交通与各种城市集疏运系统的换乘客流中,轨道比重最高, 达30%—40%。其中,高铁、城际铁路的城市轨道换乘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大 交通,占虹桥枢纽轨道交通换乘客流量的70%左右。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旨在将虹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通、商贸、金融、文化、创新中心,促进上海乃至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一、交通枢纽建设1. 完善航空交通网络,提高虹桥机场的国际化程度,增加国际航线的数量和频次,吸引更多的国际航空公司进驻。

2. 加强铁路交通的国际连接,建设虹桥高铁站和国际联运中心,增加国际列车的开行数量,打造国际铁路大通道。

3.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将虹桥机场、虹桥高铁站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

二、商贸中心建设1. 建设虹桥国际商贸展览中心,举办国际性的商贸展览和会议,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促进国内外贸易和投资的交流与合作。

2. 发展虹桥国际贸易试验区,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提供便利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3. 培育国际贸易中心企业,提供金融、法律、物流等综合服务,吸引境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三、金融中心建设1. 发展跨境金融业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设虹桥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提供跨境清算、融资等金融服务。

2. 建设虹桥金融街,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培育金融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3. 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的金融法规体系,确保金融中心的稳定运行。

四、文化创意中心建设1. 打造虹桥文化创意园区,引进文化、艺术、设计等创意产业,培育创意企业和人才,提升虹桥的文化创意影响力。

2. 举办国际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吸引国内外的文化艺术机构和人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

以上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强化交通枢纽、打造商贸中心、发展金融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虹桥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开放枢纽,为上海和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规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规划
出租车进出枢纽均通过快速集散 道路系统,交通组织见图16、17。
图16 出租车服务流线图-进场送客流 线
图17 出租车服务流线图-接客离场流 线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图18 城际列车进出站垂直流线分析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规划设计原则 针对虹桥枢纽不同交通模式的功能定位、交通需求、用地布局以及交通中心的建筑
平立面布局,在规划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枢纽内交通总体设计及组织采用如下原则: 公交优先立体换乘 专用通道分类集散 南北分行分块循环 营运数字化信息化
快速道路集散系统 整个快速集散道路系统有以下几方面
组成:立交、高架衔接段、高架循环圈、 车道边、地面循环道路、落地匝道。 高架循环方案
车道边布局见图22。
图22 西交通广场社会停车库
图23中北侧TP1与南侧TP2为服务 于 铁路旅客的出租车停车场,近期可提供 停车位1200个、远期可扩充至2000个; 北侧TP3为服务于磁浮旅客的出 租车停 车场,近期提供停车位300个、远期可扩 充至500个;南侧TP4服务于机场旅客的 出租车停车场,近期提供停车位600个、 远期可扩充至1000 个。
图10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各自独立的集运输道路
四、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
轨道交通进入枢纽的线路为2号线、10号线、17号线、5号线、青浦线。其中2号线与 10 号线自东向西由地下二层横穿枢纽核心区,设2站(地铁虹桥东站和 西站),17号线与5号 线南北向由地下三层交于高铁西侧站房下,并与2号线及10号线形成换乘。青浦线自西向东 从地下二层进入地铁虹桥西站内,与其余轨道 交通形成换乘。
2组,内侧一组提供大载客量、大车型巴士使用,设置部分锯齿型下客站;外侧一组提供 小载客量出租和社会小汽车使用。

在探索中和谐有序发展——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解析

在探索中和谐有序发展——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解析

心功能。利用虫 乔 = 枢纽的建 遇带动区 流配送中, 、高科技装配制造业、商务教 枢纽城市设计[] 06 Z.20 . 域发展,承担市级公共活动中心功能,可使 育产业 ( 如高度技能培育型教育业、高度 [] 9 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等.上海虹桥铁路客站概 上海更好地为长三角和全国服务,形成分担 知识培育型教育业) 、创意产业 ( 如广告制 念设计方案E] 0 6 7 .2 0. 中心城专业职能,以国内交流为特色,辐射 作、广告宣传、形象策划、工程设计 、媒 并月 务长三角,沟通国际国内的交流 中心。 艮
虹桥枢纽的建设首先要突出其最根本 产业类型。参考相关规划及国际咨询研究 地区结构规划至编制枢纽地 区控制性详细
方法,将适合虹桥枢纽核心区的主导产业 规划,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 “ 地区
和谐、有序发展”的规划理念,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与参与虹桥枢纽研究 、设计的 () 1 优先发展的产业。 ①与枢纽服务相关的产业,主要包括: 交通客运、枢纽商业 ( 如零售、餐饮) 、娱 乐休 闲、旅游服务中心( 票务中心 、观光中
场和各种交通设施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
发展,促进郊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间、郊 不具备市场吸引力的功能 ( 如高档居住) 。
业,形成东西向发展轴线 从. 而进一步完善
虹桥枢纽项 目自决策至今两年来,上 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上海市城市 重点确定虹桥枢纽区域核 区的主导 规划管理局的技术支撑部门, 自编制枢纽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3 2虹槲 幽 区域发展 的功能定位 .
中心、临空类高端制造基地、国内航空服务 值得在枢纽区域发展的功能 ( 如低端产品 批发中心) ;与高端服务业经济不匹配、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容量控制
在上述2507.9公顷的城市建设用地上,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开发规模为1096
建筑用途 居住 公共建筑 交通建筑 其他建筑 合计 总规模万㎡ 七莘路以西万㎡ 247 485 302 62 1096 152 374 37(物流仓储) 644 七莘路以东万㎡ 95 111 25(军事特殊建筑) 452
对外交通规划
3)沪杭客运专线
铁路
专线全长160公里,设计时速达350公里,建成后沪杭之间半小时可直达。全线设臵虹桥站、松 江南站、枫泾南站、嘉善南站、嘉兴南站、桐乡站、海宁西站、余杭南站和杭州东站等9个站点,并
在闵行春申地区引出联络线至上海南站。
沪杭客运专线于2009年2月正式开工,预计2011年底建成通车。据测算,其年旅客发送量将达 6273万(2020年)~8000万(2030年)人次。 4)沪杭城际铁路 沪杭城际铁路在上海境内大致沿已有沪昆铁路北侧行进,与沪杭客运专线类似,也在上海分为 两支,一支进入虹桥枢纽,另一支进入上海南站。 沪杭城际铁路的规划走向和站点安排均与沪杭客运专线不同,但媒体报道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 目前关于沪杭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时间,还没有明确说法。 根据规划,未来虹桥站主要负责高速铁路旅客的出行,而上海站、上海南站则主要为普速列车 旅客提供服务
公共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绿化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独立市政用地 其他
256.3
1076.1 404.3 417 47.4 108.2
10.2%
42.9% 16.1% 16.6% 1.9% 4.4%
本报告提示 从用地性质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仅占总用地面 积的18.1%。
能使用的番号是22号线。
3)10号线 10号线一期由新江湾城站至虹桥火车站,同时在龙溪路站分出航华支线,抵达航华新村站。根 据计划10号线一期将于2010年底前开通。10号线在虹桥枢纽内共有三个站点:虹桥机场东站、虹桥 机场西站和虹桥火车站,其中后两个站点可以与2号线换乘。 10号线二期将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外高桥,列入了轨道交通2010-2020年建设计划,目前则没 有确切的时间表,2012年以前不会建成。
远了。
5)20号线(青浦线) 20号线又被称为青浦线。根据规划,20号线东起虹桥火车站,经青虹路向西延伸,沿徐泾镇新 区路北侧西行,经过方家窑、赵巷、青浦新城、朱家角,最终至东方绿舟。 20号线被列入轨道交通2010-2020年建设计划,但目前则没有确切的时间表,2012年以前不会 建成。
对外交通规划
以国内交流为特色,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
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成为上海重要的现代 服务业集聚区之一
根据计划,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将于2010年5月前完成调试、试运行,包括虹桥机场新航站楼在内 的部分工程,将在世博会前正常运营。
枢纽布局结构
按照不同的功能布局,结合枢纽区域空间发展轴及 道路、河道等,规划形成“一轴两核五区”的空间结构。 一轴 枢纽区域东西向空间发展轴,串联重要功能空间。 两核 交通功能核心:由虹桥铁路客站、磁悬浮客站、机 场西航站楼、轨道交通等构成的功能综合体 公共服务功能核心:位于交通功能核心西侧,集中 布臵为枢纽配套发展、与枢纽密切相关的商业、商务办 公等功能。 五区 1)枢纽交通核:由青虹路—七莘路—徐泾中路— SN四路—EW四路—SN三路围合,落实铁路客站、磁悬 浮客站等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由西向东依次布臵西交通中心、铁路客站、磁悬浮客站、东交通中心。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梳理
枢纽规划概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处长宁区与闵行华漕 镇交界处,规划占地26.34平方公里,由外环 线—A9—铁路外环线—北翟路围合而成。 枢纽区域内规划有机场、铁路、轨道交通、 磁悬浮等多种交通模式,功能定位为面向长三角 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商务中心,其内涵包括: 以交通枢纽为特征,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城市 网络节点
对外交通规划
4)17号线
轨道交通
根据规划,17号线将从虹桥火车站起,向北经嘉定南翔、宝山工业园区等,至杨浦共青森林公 园终。其中,虹桥火车站—宝山工业园区作为17号线一期,列入了轨道交通2010-2020年建设计划, 但目前则没有确切的时间表,2012年以前不会建成;而17号线宝山工业园区以东的部分,就更加遥
4)整治协调区:七莘路以东除机场功能区以外的区 域,规划占地524.3公顷,结合现状及枢纽地区整体发展 进行整治梳理。 5)闵行动迁基地:北翟路以南、SN二路以西,规 划范围142.6公顷。
土地使用规划
虹桥枢纽规划占地2634公顷, 除水域之外均为城市建设用地——
约2507.9公顷。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占地(公顷) 198.6 占比 7.9% 备注说明 动迁基地和现 状保留住宅 商业、文化娱 乐、商务办公、 综合发展用地 含机场、铁路、 磁悬浮用地
州。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磁悬浮延伸段至今仍处于“论证阶段”,何时可以建成目前不得而知。 5,公交设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设臵有常规公交枢纽、长途巴士枢纽、出租车蓄车场等公共交通设施。
1)常规公交枢纽 在枢纽交通核内东、西交通中心,分别设臵公交枢纽,安排9条往郊区方向的线路和4条往中心 城区的线路。
2)长途巴士枢纽
本报告提示 从人口规模控制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范围内,除原有居民以及政府安置居民外,新增人口约 2万人;以2008年底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计算,综合发展用地上提供的住宅部分, 约66.8万㎡。
对外交通规划
机场
虹桥综合枢纽规划有机场、铁路、轨道交通、磁悬浮等多种交通模式,设臵有公交枢纽、高速
京沪高铁于2008年4月正式动工,原计划在2012年12月建成通车,目前计划提早至2011年12
月之前开通运营。 2)沪宁城际铁路 设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31个站点(首批建设21个,预留10个),进入上海 境内经过安亭站之后,设支线进入虹桥综合枢纽,主线经上海西站、进上海火车站。 沪宁城际最高时速300公里,未来将运行大站直达(300公里/小时,60分钟)和站站停(160 公里/小时,171分钟)两类列车;建成后最短发车间隔为3分钟,实现24小时运营;第一年预计运 送旅客3000万人次,未来将达到4850万(2020年)~6700万(2030年)人次。 沪宁城际铁路于2008年7月正式动工,将于2010年7月正式建成通车。
本报告提示
轨道交通
5条轨道交通中,2号线和10号线为在建线路,最晚将于2010年底前通车。5号线、17号线和20号线
则列入了2010~2020年的建设计划,2012年前都不会建成,其中5号线、17号线为近期规划线路,而20
号线则为远期规划线路。 而通过这5 条轨道交通线路, 虹桥综合交通枢
纽也就与全市轨
巴士枢纽设臵在西交通中心,设计发车位20个,蓄车位10个,可安排约1500个候车座位。 3)出租车蓄车场 虹桥枢纽内,设臵4处出租车蓄车场,蓄车泊位合计约3500个。
对外交通规划
6、配套疏散道路
配套疏散道路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已有沪青平高速、 外环线两条快速道路,此外还将建设辅助快速路、 北翟路高架等“一纵三横”快速路,与其他快速
张江高科站,2010年世博会之前,目前在建的东、
西延伸段均将建成通车。其中: 东延伸段将经过张江、唐镇、川沙镇,抵达 浦东国际机场,设有12个站点;西延伸段则将从淞
虹路站再向西延伸至徐泾镇,设虹桥机场西站、虹
桥火车站、徐泾东站3个站点。
对外交通规划
2)5号线
轨道交通
5号线目前从莘庄通向闵行开发区,根据规划,2020年前其将向南、北延伸。向南延伸的5号线 二期,从东川路站向南,经闵浦二桥后最终进入奉贤南桥新城;向北延伸的5号线北段,从莘庄向北 大致沿七莘路进入虹桥枢纽。
枢纽布局结构
2)机场功能区:位于七莘路以东、天山西路以南、 沪青平公路以北、绥宁路以西,包括了虹桥机场东、西
航站楼。其中机场用地约870.6公顷,航空配套办公、商
业用地8.5公顷。 3)公共设施区:七莘路以西除枢纽交通核、闵行动 迁基地以外的区域,规划范围940公顷,是枢纽地区主要
的公共设施建设区域。
道交通网络联系 在了一起。
对外交通规划
4、磁悬浮
磁悬浮/公交设施
枢纽交通核中,铁路客站以东,规划预留有磁悬浮客站,设计为10线10站台。 现有的磁浮示范运营线从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而根据政府设想,磁悬浮将从龙阳路站向西 延伸,至上海南站后分为两路:支线向北连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正线向南,通往浙江的嘉兴、杭
对外交通规划
本报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示
铁路
高速铁路客运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最为重 要的一种交通运输模式。 根据上文所述,2011年底前预计将有3条 高速铁路建成;而到2020年预计通过铁路发送 的旅客将超过1.6亿人次/年。
对外交通规划
3、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
虹桥综合枢纽地区,规划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轨道交通2号线、5号线、10号线、17号 线和20号线(青浦线)。 1)2号线 轨道交通2号线目前从长宁区淞虹路站到浦东
5号线二期和5号线北段均列入了轨道交通2010-2020年建设计划,其中,根据5号线二期计划
2010年5月动工,2013年底前建成通车;5号线北段目前则没有确切时间表,2012年以前不会建成。 根据轨道交通2010-2020年建设计划,5号线北段被列为“新建线”,而不是类似5号线二期的 “延伸线”,因此很有可能和11号线南段被称为21号线一样,在运营时另选番号。目前来看,最可
巴士枢纽等设施,此外还将建设多条配套疏散道路。 1、机场 虹桥机场除了原来的东航站楼之外,此次扩 建工程中新增加的西航站楼、第二跑道将于2009
2008年中国大陆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前五位 排名 1 2 3 4 5 机场 北京国际首都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吞吐量万人次 5594 3344 2824 2288 2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