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1)建设枢纽专用的高架快速道路系统,将地区
图7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曩
内的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分离;同时明确枢纽内外 交通通过4个快速节点衔接:青虹路立交承担枢纽 车流量的27%、徐泾中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 20%、北翟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0%、七莘路 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3%,其余的10%由地面道 路承担,并且经测算,南、北、西4个快速节点流量均 衡(见图9)。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地区将串联起上 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锡常等经济较 发达地区,并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有 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 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上海市及其周边 地区的客运交通系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不但可以 形成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可以综合解决现状城市交 通的诸多问题,使上海市的交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 展,也为上海服务全国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年1月由规划局上报,2006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 明确了26.26 km2规划范围的总体功能要求和结构 框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 (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 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 km2(见图6)。 3规划布局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部为现有虹桥机场用 地,中部为综合交通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 部为相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Key words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hish—speed railway
maglev
air port general plan functional layout
1 项目背景 1.1三大契机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建造高铁车站、磁浮 车站、航空港三大设施为契机,综合规划设计、统一 施工,实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结果。 1.1.1 2005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确了扩 建西跑道和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修编后的变化:Changes after amendment: 压缩跑道间距,腾出西侧用地。
To compress the interval distance between runways

为枢纽的开发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
to give more land use in the west side
2、枢纽规划的定位与特征
2.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b’s planning
3、枢纽的规划范围与用地布局
3.Planning scope and land use arrangement of the Hub
4、枢纽综合体的构成
position of the Hub complex
上海市“十一五”计划中城市交通 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The key project of Shanghai’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in urba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城市交通 问题解决提案的重点实施环节。
虹桥综合枢纽是高铁枢纽、磁浮枢纽、航空枢纽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 Shanghai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is a necessary outcome to integrate high-speed train hub, meg-lev train hub and airport hub into one complex
高铁 高铁 城际铁 虹桥 机场间磁浮 磁浮沪杭 高速巴士 高速公路 城市交通 1000-2000 2000-3000 7000-8000 1000-2000 500-1000 6000-7000 65000-66000 3000-4000 7000-8000 400-1000 500-1000 1000-2000 68000-69000 2000-3000 400-1000 3000-4000 7000-8000 34000-35000 0 1000-2000 0 1000-2000 1000-2000 24000-25000 0 3000-4000 0 城际铁 1000-2000 虹桥 2000-3000 3000-4000 机场间磁浮 7000-8000 7000-8000 2000-3000 磁浮沪杭 1000-2000 400-1000 400-1000 0 高速巴士 500-1000 500-1000 3000-4000 1000-2000 1000-2000 高速公路 6000-7000 1000-2000 7000-8000 0 1000-2000 0 24000-25000 3000-4000 0 城市交通 65000-66000 68000-69000 34000-35000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梳理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梳理

建筑容量控制
在上述2507.9公顷的城市建设用地上,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开发规模为1096
建筑用途 居住 公共建筑 交通建筑 其他建筑 合计 总规模万㎡ 七莘路以西万㎡ 247 485 302 62 1096 152 374 37(物流仓储) 644 七莘路以东万㎡ 95 111 25(军事特殊建筑) 452
对外交通规划
3)沪杭客运专线
铁路
专线全长160公里,设计时速达350公里,建成后沪杭之间半小时可直达。全线设臵虹桥站、松 江南站、枫泾南站、嘉善南站、嘉兴南站、桐乡站、海宁西站、余杭南站和杭州东站等9个站点,并
在闵行春申地区引出联络线至上海南站。
沪杭客运专线于2009年2月正式开工,预计2011年底建成通车。据测算,其年旅客发送量将达 6273万(2020年)~8000万(2030年)人次。 4)沪杭城际铁路 沪杭城际铁路在上海境内大致沿已有沪昆铁路北侧行进,与沪杭客运专线类似,也在上海分为 两支,一支进入虹桥枢纽,另一支进入上海南站。 沪杭城际铁路的规划走向和站点安排均与沪杭客运专线不同,但媒体报道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 目前关于沪杭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时间,还没有明确说法。 根据规划,未来虹桥站主要负责高速铁路旅客的出行,而上海站、上海南站则主要为普速列车 旅客提供服务
公共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绿化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独立市政用地 其他
256.3
1076.1 404.3 417 47.4 108.2
10.2%
42.9% 16.1% 16.6% 1.9% 4.4%
本报告提示 从用地性质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仅占总用地面 积的18.1%。
能使用的番号是22号线。

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典范——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典范——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评估 ( ) 塌’
3 2交通枢 纽客流铡
交通 需求预 测 是确定 虹桥 枢纽综 台空 通 抛划 的基奉 依据之 ‘但 由 虹桥 枢纽涉 及到 . 于
多种 童通方 式的衔接 与 换乘 , 因此 其交通衙 求 预测 的本身 就是 _ 个相当复 杂的问题 ( ) 阿2
能服 务等请 方面起 到核心 城市的车 射作 朋 按 醯
酱 海波

’a i o lnnng M de
. . . . . —
Dic s i nO s u so 1
摘 要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舶高遗变通中心, 长三角厨结蛾市彤戚舯关键性与战路性舶节点。 作为集空港、 高逮铁路、
盘 厮铗 踣、 悬 浮、 } 磁 蔫逮 公路等 多种 耍逋 方 芷于 一体 的罚 代 化大型 综 台的交 通 枢纽 , 分析其 建 设机适 、 略 及功 麓定 位的 基础 在 战 上. 累统 分析 其集 疏敬 系统 舶关 键问 题并 确定 集疏运 交 通模 式 . 针列枢 纽 外围 快速 集疏 运逋 道 、 体配 套变 通设 麓及 枢纽 交通 并 本 组 织方集 进 行研究 , 以后 类似大 型交 通枢 纽的 规划 设计 料立 新的典 范 。 为
2 2 年 枢纽 一 般高 峰 日的寨 敞量 为1 o i 00 1)人
西倒 , 建成集 搿建铁路 、 浮列车、 际轨道 空 破 城 通, 市轨道 交通 面公共 交通、 城 地 出租车及 航 空港干一 体的国 蹙喧
成是需 要培育 一些关健 性的 点的 。 虹桥枢纽 可能 是长 三角 M络城 市形 成的燕 键性 战 略
A s rc H n q oh bwlb c m erpdt n icne f a gz i rD g d tna d t o n ̄ t e n t t i b t t a a g i u i e o et a i r s e t o n t Rv ea l i i n ec u t h k ya dsr e c a l h a t r Y e e a ao h e a g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及原则 设计理念
#" $

将枢纽核心区集散交通与枢纽开发区内的交通 分离。 轨道交通车站与枢纽站本体 ( 建筑综合体 ) 一 体化布局, 以垂直换乘为主。 建设枢纽站本体专用高 架快速集散道路系统, 以满足枢纽交通核心区车辆 快速集散要求。 车道边及停车库等旅客换乘设施就 近在枢纽站本体附近立体化集中布置, 机动车停、 蓄 车场等静态停车设施则尽可能利用枢纽的高铁、 磁 浮等站场的夹心地进行集约化布局。 虹桥枢纽内交通总体设计理念如下: 功能整合 的立体化枢纽空间; 公共交通为主的层次化交通系 统; 人车分离的人性化交通环境; 分块集散的简捷化
・上海建设科技
#$$% 年
第 & 期・
换, - 个立交节点分别是青虹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徐泾中路 ! 西郊高架路立交、 七莘路 ! 北翟路立交 和七莘路 ! 沪青平 + . / , 立交。 + # , 高架衔接段。 作为提供枢纽旅客集散的专用 快速通道, 主要采用全封闭的快速路形式, 并分别通 过青虹路、 徐泾中路、 七莘路的 - 条高架衔接道路与 外围快速路网的 - 个立交节点直接相连, 为进、 离场 的车辆提供快速通道, 并体现南进南出、 北进北出、 西进西出等的交通组织要求。 + " , 高架循环圈。 车辆进出枢纽通过同一节点的 行驶需求与习惯进行设计, 将循环高架分为南北两 个循环圈; 此外, 为了均衡进出高铁、 磁浮与机场的 交通流量, 又将循环高架分为高铁循环圈与磁浮、 机 场循环圈, 由此共形成 - 个单向运行的高架循环圈。 每一条循环高架线路均有其特定的功能, 且采用单 向、 分离的运行方式。 + - , 车道边。 见第 -0 - 节 + & , 落地匝道。 系统通过匝道实现高架、 地面道 路、 地道之间的连接, 实现各道路层面之间连接。 + 1 , 地面循环路。 在核心区范围, 高铁西侧地面 磁浮与航站 () " 路与 () - 路形成单向循环道路, 楼之间的 () 1 路与七莘路形成单向循环路, 方便两 处交通中心进出车流的交通组织。 $" #" # 高架循环圈形态设计 高架循环圈形态基于南北分块的原则, 为了均 衡车流量、 减少车辆交织及绕行距离、 提高交通运行 效率等, 经综合考虑后, 最终推荐高架循环圈并采用 均匀分块循环的方式 + 见图 - , 。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工 程 咨 询 ◆ ■◎ 咨 陆 询 晓 单 丹 位
测 勘 枢 量 探 纽 环 ◆ ■ ◎ 境 ◆ ■◎ ◆■◎ 上丁胡 评市 胡 测姚胡 勘元建 价环 建 绘文建 科 忠 院陶忠 院强忠 院

设施类比法:
☆ 高铁站30股道 ☆ 上海机场的远期客流预测1亿-1.2亿
开发规模

规划范围: 虹桥机场: 东换乘中心:
26.26平方公里;(研究区域:100平方公里)
跑道3300M、候机楼25万平米; 28.60万平米,其中停车楼13.90万平米、 商业餐饮4.50万平米; 磁浮车站: 16.60万平米,其中办公楼3.20万平米; 高铁车站: 28.90万平米,其中商业餐饮2.0万平米; 西换乘中心: 17.4万平米,其中停车楼15.5万平米; 计: 120万㎡ 110万人次/日。 370.8ha土地,可开发容积约500万平米; 其中核心区59.14ha。
2006年2月 《上海市虹桥综
合交通枢纽结构
规划》由规划局
上报,市政府批
准。规划范围 26.26平方公里。
二、枢纽地区的功能定位与详细规划
(促进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层面:区域城市网络、交通网络中的关键性节点。 上海层面:城市商务功能的新兴集聚地,新的城市发展极。 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内地经济发展的门户。
枢 纽 项 目◆■◎ 建市许胡 议政海建 书院英忠 、 工 可
。 。 。 。◆ ■◎ 。。 。。 。。 。。 。。。 。。。 。。。 。。。
供 配 电 工 ◆ ■◎ 程电 王 力 小 院 华
绿 地 景 观 ◆ ■◎ 工园 王 程林 小 院 华
停 车 楼 、 酒 店 等 设 施
商 业 及 部 分 物 业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放型经济平台,将发挥上海对外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对外开放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

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的一项战略抉择。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致力于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作为上海市未来的综
合性交通枢纽。

自贸试验区紧密围绕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一战略目标,积极驱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产业布局的创新,持续增强功能定位、开放环境、创新驱动和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形成开放型产业生态系统,不断提升综合开放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立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便利化、支持跨境投资、促进金融开放、增强人才培养、强化创新驱动等六大方向出发,各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同时,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支持内部监督和各项监测指标。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建设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发展的新平台,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优势和地位,促进全球化进程,吸引国际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开放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研究与策划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研究与策划

城 市轨道和道路等交通 方式, 是上海城 市对 外的重要 枢纽 ,
建 成后将进 一步增强上海服务长三角的功能, 促进 区域 一体
化的发展 。按 照规划方案形成的逻辑过程 , 系统分析 了虹桥
枢纽建 设的机遇 、 战略及其功 能定位。在此基 础上 , 枢纽 对 的设施构成和规 划原则进行 了论述 , 并结合规划基础 工作确 定 了枢纽主要规 划控 制要 素, 核心 区功能布局、 道交通 即: 轨 规划 、 道路 交通 系统规划 、 系土地使用规划及专 业规划。 水
距 离跑道 , 释放 出约 7k 土地 。这 为综 合 交通 枢 m2
纽 的建设 提供 了充 足的空 间 。
told f co s r l a t r . e Ke r s Ho g io n e r t r n p ra in h b,ta  ̄ y wo d n qa ,i tg ae ta s t t u d o o rr — s
维普资讯
§ 髓市 轨 值 交 通 鳃 { 葵 鞭ຫໍສະໝຸດ ; 鎏 燃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研究与策划
赵海波 顾承 东2 林 晨2 刘武君2
(. 1 同济大学经济 与管理学 院,0 0 2 上海 ; . 20 9 , 2 上海机场 ( 团) 集 有限公司 ,0 2 6 2 10 ,
景规划满足 1 l 亿人次/ 年旅客吞吐量。其中, 浦东
机场满 足 800万 人次 / , 0 年 虹桥机场满 足 300万 / 0
年。
根 据 两机 场 分工 和 定位 , 东 国际机 场 和虹桥 浦 国 际机场分 别于 20 和 2 0 04年 05年完成 了总体规划 修 编工 作 。虹桥 机 场 总体 规划 修 编将 19 93年规 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l Hub,composed of three parts of high-speed
railway.maglev and air port,public transport,1l million passengers flow daily,is a world-grade SU—
(2)枢纽轨道交通的规划也经历了从集中到分 散、枢纽内设1个站还是2个站的研究与讨论。
(3)现明确轨道交通布局为“两纵三横”结构。 (4)通过国际方案征集,明确了轨道交通在枢纽 内应设2个站:即高铁西侧设1个站,磁浮与机场间 设1个站。 (5)2号线与10号线从东侧进入枢纽区,其中2 号线于机场飞行区北侧引入西侧滑行区域后,向南 拐直至枢纽中轴处,再以一定的转弯半径向西转并
5枢纽建筑总体功能布局 5.1枢纽水平向
枢纽建筑综合体由东至西分别是虹桥机场西航 站楼、东交通广场、磁浮、高铁、西交通广场等。
在东交通中心的0 m处集中设置公交巴士东站 及候车大厅,包括长途巴士和线路巴士,服务于机场 与磁浮的到达客。在公交巴士站南北两侧分设单元 式社会停车库,亦服务于机场与磁浮客。在高铁西广 场组织公交巴士西站,并设置大型地下停车库(见图 1 1)。 5.2枢纽垂直向
枢纽综合体共分五大功能: (1)12 m层为高架道路出发层。该层是重要的 换乘层面,南北2条换乘大通道东起航站楼办票大
一5一
·上海建设科技2009年第3期·
规划与设计
图11枢纽功能布局水平示意
厅,西至高铁候车大厅,中间串起东交广场、磁浮车 站。通道外侧是二者的值机区域和候车厅,内侧是带 状商业街区。
年1月由规划局上报,2006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 明确了26.26 km2规划范围的总体功能要求和结构 框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线 (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 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 km2(见图6)。 3规划布局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部为现有虹桥机场用 地,中部为综合交通枢纽各类轨道交通站场用地,西 部为相关开发配套设施用地。
中间核心区为大型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东起 虹桥机场西航站楼,包括东交通广场,磁浮虹桥站, 高速、城际铁路虹桥站,西交通广场等各类轨道及
路面交通设施(见图7)。 如此布局,一则使交通枢纽与机场航站楼紧临
建造,为未来多式联运提供可能;二则西侧规划服务 业集聚开发区,借助便捷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 业,两者功能相辅相成,共同打造上海西大门的窗口 形象。 4规划设计 4.1枢纽设施间距
Key words
Shanghai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hish—speed railway
maglev
air port general plan functional layout
1 项目背景 1.1三大契机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建造高铁车站、磁浮 车站、航空港三大设施为契机,综合规划设计、统一 施工,实现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结果。 1.1.1 2005年虹桥国际机场总体修编,明确了扩 建西跑道和西航站楼的建设计划
总体规划修编后的贡献: (1)在现有跑道西侧规划1条平行跑道,建立2 条间距365 m的平行近距离跑道系统。 (2)在机场飞行区的西侧新建西航站。满足远期 旅客吞吐量3 000万人次/a的目标。 (3)2条近距离跑道压缩了原来远距离跑道格
万方数据
局所控制的机场用地,从而腾出了机场西侧大量城 市用地。
2005年5月,上海市韩正市长和铁道部刘志军 部长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加快上海铁路建设有关问 题的会议纪要》,确定“由部市共同推进虹桥站建设, 努力将其建成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 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现代化客运中心” (见图2)。 1.1.3磁浮城际与市域规划及虹桥站的选址
为满足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综合交通枢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地区将串联起上 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锡常等经济较 发达地区,并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有 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 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上海市及其周边 地区的客运交通系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不但可以 形成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可以综合解决现状城市交 通的诸多问题,使上海市的交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 展,也为上海服务全国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枢纽站(见图3)。 1.2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定位
在以上三大契机的基础上,为了促进长三角地 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增强上海对长三角的 辐射和带动作用,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建设面向全国、 服务长三角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想,将建成 涵盖航空港、高速、城际铁路,磁浮、城市轨道交通、 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轨、路、空三位一 体的、旅客人次在1 10万/d的超大型、世界级交通 枢纽中心(见图4、图5)。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不仅对长三角地区交通整合 及发展产生最大影响,同时,依托长三角广阔空间, 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客流集散中心的功能,建设 经济发展所需的多元城市现代服务业功能。
一2一
万方数据
,规翔s设计。
·上海建设斟技2009年第3期·
图3轨道交通规划
图4沪杭、沪宁经济联系的交点
2规划范围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结构规划》于2006
(3)西进西出、北进北出、南进南出。根据2006 年7月14日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在城市航站楼 向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汇报,推荐核心区采用分 块循环方案,即南北分区、东西分块,形成4个小循 环高架圈,分别服务于西侧高铁段与东侧磁浮机场 段(见图10)。这样的分块循环模式不仅目标指向明
万方数据
田10商架车流进出枢纽流线示意
一4一
万方数据
j规翔与设计j
·上海建设斟技2009年第3期·
确,而且使客流量相对均分开来,使之独立运作,自 成体系,减小了运行风险。
图8轨道交通规划
图9高架四大快速节点流量示意
(2)快速系统采用单向大循环方式。道路系统规 划必须以建设“高效、安全、通畅、有序”的道路交通 系统为目标。为保证道路通达、顺畅与高效,一定不 能有平面交叉和双向行驶的车辆,因此,规划上采取 单项循环的办法来解决,同时,在交通右行的规定里, 最终的选择必定是逆时针单项大循环的道路系统。
per-scale hub,whose service is facing for the nation and Changjiang River Delta region.Located at western
side of Hongqiao Air—Port,the hub layout is divided into the east,middle and west part.The integrations of the hub longitudinally from east to west are separately the west terminal of Hongqiao Air-Port,the east
交通枢纽位于现虹桥机场西侧,分东、中、西规划布局。枢纽建筑综合体水平向由东至西分别是:虹 桥机场西航站楼、东交通广场、磁浮车站、高铁车站、西交通广场。垂直向共分五大功能,其中12 m 层、6 m层和一9 m层为枢纽三大主要换乘层面。
关键词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高铁磁浮机场 总体规划 功能布局
Abstract
(1)建设枢纽专用的高架快速道路系统,将地区
图7枢纽地区规划布局示曩
内的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分离;同时明确枢纽内外 交通通过4个快速节点衔接:青虹路立交承担枢纽 车流量的27%、徐泾中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 20%、北翟路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0%、七莘路 立交承担枢纽车流量的23%,其余的10%由地面道 路承担,并且经测算,南、北、西4个快速节点流量均 衡(见图9)。
traffic plaza,the maglev station,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the west traffic plaza;verticaHy,five functional
floors,including major 12 m,6 m and一9 m transfer floor.
万方数据
一3一
·上海建设斛技2009年第3期·
。规划与设计
豳5枢纽规划控制要素
圈6枢纽地区规划范围
垂直穿越交通枢纽地下2层。10号线从东侧穿越机 坪直接进入枢纽,并依次在东、西交通中心设站。
(6)5号线与17号线从南北两侧垂直于2号线 与10号线于地下3层直接进入枢纽高铁站。青浦线 由西向东于地下2层进入枢纽高铁站(见图8)。 4.3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在虹桥枢纽规划方案国际征集的基础上,经过 若干轮的规划调整,枢纽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经 历了1.0~3.0版本的几次“洗礼”,最终定下了枢纽 设施的间距尺寸:
铁路站场东侧第l股道中心线距机场现状跑道 中心线为1 750 m;航站楼西边界至机场现状跑道西 边界为1 240 m。 4.2轨道交通
(1)轨道交通的规划是枢纽设施布局的关键,直 接影响到整个枢纽的服务水平。
一1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海建设科技2009年第3期·
.规铷s设计
图1 虹桥机场总平面规划
图2高铁车站的另外选址
纽建设,加强内外多种交通方式衔接,实现虹桥、浦 东2个国际机场快捷联系,缩短中心城区与上海机 场间的时空距离,并满足世博会期间大型客流集散 的需要,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初提 出了市域磁浮继龙阳路向西延伸,经世博园站、上 海南站站至虹桥枢纽站的项目建议书。时隔不久, 沪杭磁浮线规划也相继出炉,该线上海端即是虹桥
(4)腾出的城市用地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发与 建设提供了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