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

青龙县2011年“双有效”课题——《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课题于2011年4月经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教科研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正式批准为县级基础教育教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课题编号为qlkt11091。

从立项至今,经过两年半左右的实践研究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到这个课题非常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随着学困生问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学困生被转化的比例逐渐加大,给我们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好处:学生的整体成绩稳中有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让家长越来越信任学校。

课题研究为我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地向课堂要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高效课堂中学困生已成为提升效率的绊脚石,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就必须对学困生的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在诸多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中,学习方式与习惯、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

要促使他们的转化,就要排除其自卑心理,发扬闪光点;排除其戒备心理,弥合融洽点;排除其惰性心理,强化勤奋点;排除其厌学心理,激活乐学点。

学困生是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是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

为了使学困生能做到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和自立,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全面、主动发展,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科学的做好学困生的研究、转化工作,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本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二、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教师偏重于就题讲题,学生只重视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较弱,对于现实中呈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才能解决,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更无从谈起了。

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也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一线教师的面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中,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并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传统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应用题教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更加准确,教育理念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宽泛,呈现形式更加灵活。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新教材中不单设章节教学应用题,而是分散到例题和练习题中;不分类型出现应用题,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会同时出现。

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设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并且由原来的封闭式向着内容开放、结果多元的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这一改革的原则不是求难,而是求活。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提供一题多解、一题多答或综合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除用常规思路解题以外,还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

为此对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概念的界定:小学高年级应用题,在国标本教材中体现为“解决问题”,就是用各种策略(列表、画图、转化等)解答的应用题。

在解决问题时,“解决”有两层含义:第一找出问题的最后答案;第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只有第一个要求,这就是纯粹的练习题;如果两个要求同时具备,那就成了解决问题理论含义中的问题。

本课题指的是两者具备的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

学困生转化研修总结报告

学困生转化研修总结报告

学困生转化研修总结报告我们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学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以及心理层面的障碍等。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研修活动,并邀请了专业的教师团队来执行这些计划。

在基础知识方面,我们采取了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困生在同伴的帮助下,逐渐弥补知识上的空白。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互动式教学工具,如智能白板和在线问答系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学习方法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专题讲座和工作坊,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如何高效记忆和理解新知识、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

这些技能的训练,让学困生逐渐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实施了积极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小目标和奖励制度,让学困生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我们还鼓励家长和老师给予更多的正面反馈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心理层面的支持同样不可忽视。

我们安排了心理咨询师为学困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面对挑战和压力。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增强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们的知识掌握更加扎实,学习方法更加科学,学习态度也更加积极。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对学困生的研究,不断优化转化策略,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25教育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当今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经常出现,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补救的学生。

学困生的转化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的呼唤,学困生共同的特点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小学阶段应学的知识,但造成困难的原因各有不同。

学困生这一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学困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的研究是指通过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发展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困生概念及形成的原因:1.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或学习积极性很差的学生。

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班里,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了,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任务。

那些学习成绩落后、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

转化策略是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去喜欢学习的方法或活动。

做什么事都要对症下药,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对于不同的学困生要制定不同的转化策略。

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转变学习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合适的转化策略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困生形成的原因:(1)学校的原因。

①评价方式片面,学校依然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教师则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教师为了追求成绩,采用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毫无兴趣可言,同时上级对教师的检查名目繁多,教师也忙于应付检查,对学困生的辅导自然较少,导致他们知识脱节,无从补起,教师也渐渐对学生丧失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_3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_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水平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选题背景: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己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我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而教育却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少有学生提问,即便是问,也仅仅问某一道现成的题目,而不能或不善提出真正有质量的问题。

并且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掌握了数学知识就具备了数学水平。

对知识的过度注重,也使自己在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忽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应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水平,以至于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提问这个具体环节上,师生的参与普遍失衡,而且是年级越高,现象越严重。

而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所以,注重学生的可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动学生发展的要求。

所以我特选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水平的培养与训练”这个课题实行研究,目的在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为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都很强烈。

但是往往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总是那么寥寥无几,多数学生在等待别人的回答。

自己却力不从心,无从着手。

所以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想法。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能主动参与,没提出一个问题,都要对学生以肯定的回答。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水平。

三、课题研究目标:1、科研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一、主报告《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长:刘廷恭执笔者:周仙霞内容提要“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均暂时落后的学生。

这个群体人数虽少,但其影响很大。

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显得十分重要。

一年来,我们吴村小学课题组的老师捧着一颗“爱”心,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十二分的耐心,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我校“后进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戒备、逆反、厌学心理;仔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现这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其自身的因素有关;从而对症下药,潜心探索出“捕捉闪光点”、“弥合融洽点”、“建立相容点”、“激活乐学点”消除其心理障碍的途径和方法;并采取了五项措施,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使其健康成长,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校的《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是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立项的课题。

它是在新课标理念下,针对教育要面向全体化,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日益重视的情况下提出的。

本课题7月立项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通过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反思提高,在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的关心下,课题研究已经基本完成原定的任务,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研究背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信息量的递增,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上我们时有耳闻,某某家庭在闹离婚、某某孩子彻夜未归呆在网吧里······基于种种因素,“后进生”的量程上升趋势。

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存在,这是客观事实。

家庭和学校是社会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栖身之地。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但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指引和耐心帮助。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第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界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板块,对培养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高年级的教学应该侧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灵活性,并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

解决问题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发展,使学生根据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对数量关系、解题思路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所以我申报了关于“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时刻的关注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数量关系放在教学的首位。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段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标。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标志。

因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所探讨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处于一种核心地位。

然而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及如何培养他们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是很清楚。

作为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板块,“解决问题”伴随着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这对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新方法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思考。

1、使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意识,能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掌握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地过程和结果,并对自己的解题方案进行反思。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龙门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一、前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学科,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或学得不扎实,就会对学习新知识造成障碍,时间长了这些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

如果这些学困生在班级里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研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我通过对班里的学困生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很多学困生的成绩都不好,而且作业经常完不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低。

很多老师在碰到这些学困生时通常缺乏耐心,不注重对他们心理特点的研究,有时候会采取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因此,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自身行为上真正转变教学观念,预防并减少学困生的产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的态度,让他们走出不想学习的阴影。

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安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

我认为探索研究学困生转化策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或学习积极性很差的学生。

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班里,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了,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任务。

那些学习成绩落后、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

转化策略是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去喜欢学习的方法或活动。

做什么事都要对症下药,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对于不同的学困生要制定不同的转化策略。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总结模板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总结模板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总结模板一、综述学生转化工作是指针对处于学业、生活、心理、职业发展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学生转化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升学生转化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学生转化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心理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工作内容1. 学业问题转化:针对学习成绩下滑、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效果。

2. 生活问题转化:针对学生生活管理不善、人际关系不和谐等问题,组织生活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和班级活动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

3. 心理问题转化:针对学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设置心理疏导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4. 职业发展问题转化:针对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指导活动,提供就业信息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和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工作方法1.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为转化工作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工作计划法: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3. 个案辅导法:针对学生个别问题,采用个案辅导的方式,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促进问题的转化与解决。

4. 团体教育法:通过班会、社团活动和关爱之家等形式,组织集体教育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工作效果1. 学业问题转化:通过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习惯明显改善。

2. 生活问题转化:通过生活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生活管理能力提升,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品质提高。

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

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

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5篇课题结题报告,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课题结题报告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课题结题报告篇一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整体实验要达到的目标是:(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

(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2、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是只关注“精英”,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这就要求学校须联合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提出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需要。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大理石:“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很好的交响乐队,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

”我国现代家庭主要是由父母、祖父母和独生子女组成,人口少,结构单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活动逐步由开放式(庭院型)走向封闭式(单元型),加上电视节目的泛滥、电脑的普及,几乎淹没了孩子与双亲交流、与亲友交往、与邻居相伴的机会。

另外,离婚率升高带来的单亲家庭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隔代抚养问题等等,都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才能相互交流教育信息,使家长的血缘权威、经济权威与教师的学术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动听的乐章,从而雕塑学生高尚的人格,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需要。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总结范本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总结范本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总结范本学生转化工作总结一、引言学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学生转化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对我所参与的学生转化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和回顾。

二、主体部分1. 学校教育政策的推进学校教育政策对学生转化工作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与教育局密切合作,参与学生转化工作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了学生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改革,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课程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学生转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2. 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生转化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推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读书月、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吸引了学生的参与和关注。

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学生更容易接受转化工作的引导和教育,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3. 精心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我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不同的培养计划。

例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制定了学习辅导计划,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方法和效率;对于自理能力较低的学生,我制定了生活自理计划,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我帮助学生实现了个人目标,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养。

4.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学生转化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和配合,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

我通过与家长的定期沟通和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我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表现和进展,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一些关键时刻,我也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学生的转化计划和行动方案。

通过这种家校合作,我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加了学生的转化成功率。

《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1、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每一项竞争实际上都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

因此,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素质教育的三要素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而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观点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权威主义”、“精英主义”的价值观,造成“学困生”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得以有效保障。

长期以来,一些“学困生”被忽视了,许多教师对他们鄙视,甚至认为他们是包袱,总是“怨天忧人”、“自叹命苦”,而没有去关注他们,去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巨大潜能,没有找准最根本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任由他们一步步落后下去,使得广大“潜能生”最终成为了“无能生”,而不是“显能生”。

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彻底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在小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农村小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顺应学生家长的口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教师和家长甚至急功近利,对学生或子女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恐惧、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成为“学困生”。

中高年级此种现象照样出现,新的“学困生”又不断产生。

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的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等进行研究。

3、质量立校,提升学校形象的需要。

我校离城区不远,学生流失现象严重,重视教育的家长一般选择让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本地就读的学生家长则忙于进城赚钱,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造成了孩子对学习的不重视。

还有,因为我校师资队伍老龄化,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只注重考试的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指导;只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只重视打“时间仗”、“题海仗”,作业负担过重,致使抄作业、拖拉作业现象比比皆是。

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工作报告

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工作报告

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个案研究工作报告人和九义校《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个案研究》课题组1 2011年10月,安岳县教育局批准我校此项课题为县级立项课题,实行三级管理。

本课题主要针对:我校初中离异家庭学生的问题及其现状,通过对他们的调查、分析,历经2年的班级管理引导、团队咨询室辅导矫正、学科学习活动中的辅导转化、指导离异家长优化教育,让离异家庭初中生,能够及时发现、正确识别纠正自己自己的行为、情绪,正确认识自己及自己的学习,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健康的成长。

同时,提高教师对离异家庭问题学生的教育实践力及研究力,达到了转变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促进了学校及家庭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

一、课题简介本课题源于2011年申请的县级课题,课题组觉得此课题有值得研究的实践价值,我们课题组于2011年开始向安岳县教育局申报立项成功,在县、区、校专家、领导的大力指导下,课题组历经2年的教育、管理的实践研究,到2013年10月研究工作结束,现做出《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个案研究》工作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村民的思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

人们对家庭婚姻观念也有了转化,使现实中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导致学校离异家庭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在学校里,有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得更为懂事更刻苦上进,但是也有一部分由于亲情的缺失,逐渐变得性格怪异,容易冲动,学习不上进,成为了令老师头疼的“问题生”。

我校离婚家学生的数量也很多,本校4个教学班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2%以上,对农村学校来说真的是一个惊人数据。

而由于农村家长的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离异家庭中亲子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老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手段的主动性不强,又因学习不够,工作中的盲目性较大;社会环境对离异家庭的子女也往往关注不够,这些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品德下滑,心理出现课题组成员:丁敏、张强生、刘莉、李冬梅、康红英,执笔者:张强生。

《学困生的归因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学困生的归因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学困生的归因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工作报告《探究高一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课题工作报告一、研究步骤1、研究思路: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搜集整理各类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开题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建立学困生个人进展档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收集整理学困生的试卷(月考、期中、期末)跟踪总结分析学困生的成绩变化。

及时记录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变化,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与理论提升。

要求实验教师将转化措施、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的点滴变化,一一记录备案,总结成功点与经验教训,以备课题研究结果的总结之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及课题结题准备。

进行课题研究情况总结、交流,征集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撰写结题报告与课题研究论文。

2、研究方法: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参加科研的课题构成员将使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与个案-成组研究法,对比数据进行分析。

1、观察法。

课题组教师对被试学生进行一定的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利用上课来观察被试学生的课堂行为,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积存有关原始材料。

2、调查法。

对研究对象与基本情况包含学生本人与家庭与社会等情况的调查,设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学习情况、学习困难、心理变化等状况。

3、测验法。

运用信、效度较高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学生进行测查,熟悉当前初中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学困生英语学习的要紧问题,表现形式、形成诱因、构成比例等,为课题研究提供根据。

4、个案研究法。

对较为典型的少数几位学困生的学习心理进展进行追踪研究,并将其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一定数量规模的被试学生进行统一研究,另一方面又可对个案作全面的补充研究,做到点面结合,以便更好的发现学困生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3、实施步骤: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15年5月)5月5日-5月91、共同商讨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主持人、组员制订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5月10日-5月151、学习有关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滞碍,为了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效,我申报并探究了本课题,希望我的探究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需要我们长期而坚定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态度决定高度,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保障。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学生应该坚持的品质,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将受益于终身。

一个没有正确学习态度的学生肯定学习状态不佳,成绩较低,而且往往伴随厌学心理。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我所担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班级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严重,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他们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难以完成学业任务,而这些学困生又是不容被忽视的。

(2)要在初中施行和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实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其是语文学困生的转化。

语文的基础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如:口语表达、理解能力、写作等能力。

所以说,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差,那么他的理解力就相对弱,他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就会出现审题不清,无法下手完成,最后可能影响到他的学习自信力,导致对学习没有兴趣。

(3)转化语文学困生,让他们走进生活。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生活在人的社会,难免要与人打交道,与人交流,当我们要与人交流时,就会要用到语文。

虽然我们都会说话,但话有很多种说法,可以委婉的说、可以随意的说、也可以生死熟虑的说,但说的效果可能就不同了。

学好语文,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对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二、研究的理论假设。

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对于我的教学工作是一个辅助,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是刻不容缓的事,语文学习的转化,有可能带动其他科目的学习,当学生学习有了自主性,那么学习对于他来说可能就不是一件难事了,当学习的自信树立起来的话,他就会爱上学习,会努力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始终处于初中毕业生平均水平以下,我校有近20%的学生在文化课基础、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个性心理、道德品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与同龄人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社会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没有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很难走出困境。

有资料记载:“那些学习有困难、品行有问题的学生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

”最常见的问题如:学习问题(不写作业,不认真听讲,迷恋网络,厌学等),心理问题(自闭,退缩,自卑,攻击行为,亲子冲突等),品行问题,行为问题(打架,骂人,不遵守纪律等)。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在思考能否探索出“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这就是我们提出该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价值和创新之处1.意义:我校近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学校的办学成绩显著,在松原市职高中名列之首,我们已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它有着满腔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用温暖的目光去注视这个弱势群体,学生内心深处受到震动而感到不安。

为此我们实施“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研究,希望给他们更多的帮助。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会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如何"教"好学生,而是如何"教好"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不同年段和班级状况还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对行为有问题的学生简单的批评教育,而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机械的补课,而没有注意到这些学生同样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没有从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出发,更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能力培养。

所以如何改善问题学生行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和全体同学一起在愉快中求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因此,调查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改善矫正,如何从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改善、校正问题行为,使每个学生都成功。

问题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幸福,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正常化。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对此也有所研究,但研究重点各不相同,我们想针对我校实际情况,首先在某一部分问题学生开展相关研究。

研究的是问题学生,转变的是师生,希望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3.创新之处:近年来我校问题学生人数有所上升,并且有进一步向一年级刚进校不久的新生蔓延趋势。

我们要研究问题学生,揭示问题学生现状;从自身、家庭、学校、教师、教材等方面寻找成因并分类分析成因;寻找加强家校合作、利用学校教育转变问题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形成问题学生转变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认为问题学生的形成有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综合原因,成因各不相同,转变策略也应有针对性,对他们的评价也要有区别。

对于问题学生的问题我们会全面关注,重点研究,希望能针对我校问题学生的特征形成行之有效的转变策略。

三、概念的界定前几年,人们把学习差、行为品质差的学生称之为“双差生”。

后来这个称呼被取缔了,据说其原因是“双差”会伤害这类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有意识地回避这个称呼——不是因为这类学生的消失,而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该用一个怎样的专用名词来对他们进行称谓。

后来人们便用“问题学生”这个词,似乎这个接近于中性的词既可以用来概括这类学生,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第一类学生就是在心理健康程度上介乎于健康学生和心理异常学生之间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人格的个体差异上与正常学生反差较大和具有不良品质的学生,有一部分不知要学什么,无目地性。

第二类学生心理、行为基本健康正常,但学习非常困难,感到棘手,有的同学甚至花了许多时间也学不好,也有一部分同学课上听的很明白,但到自己做题时,却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一)研究目标通过对职业高中“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的深入研究,帮助那些与同龄人相比,在认知、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回归常态。

使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健康成长,人格健全。

1、对存在适应性问题的学生进行转化策略的研究,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学习。

2、对在认知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进行转化策略的研究,使其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

3、对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转化策略的研究,帮其解除心理上的困惑,使其摆脱心理困扰。

4、对在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矫正策略的研究,矫正其不良行为。

5、对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帮辅策略的研究,帮其找准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效。

(二)研究内容1、“问题学生”的分类通过对各年段学生进行调查、观察、测量的研究,筛选出“问题学生”,并对其具体分类。

2、“问题学生”的成因通过多种途径对其“问题”成因进行综合分析,为转化的策略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3、“问题学生”的转化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综合分析,探索出各种转化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工具测量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

1、调查研究法:对各年段学生的适应、心理、行为、学习、习惯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现状的调查,确定研究对象。

2、观察研究法:对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观察,并对辅导后效进行再观察再研究。

3、工具测量法:利用各项心理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分析数据,为制定转化策略、改进教育方法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材料。

4、个案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实施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思想引导、行为矫正,形成转化个案,从操作层面上支撑课题的深入研究。

5、经验总结法:重视在实践过程中的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进行归纳整理,便于经验推广6、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记录其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心理和性格特点。

7、文献法: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

五、课题的主要内容1.法制教育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工作部生活处每学期都组织一次法制教育大会,邀请派出所所长(法制副校长),学校德育校长进行法制教育,加强学生法制观念。

2.学生违纪讲座及班主任违纪处理培训开学前进行学生违纪教育讲座及班主任违纪处理培训,让班主任和学生都了解学校违纪处理条例内容及处理措施,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并举出历年来学校违纪情况及具体案例,从现实的案例中教育学生该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避免一时冲动做出过激举动。

3.志愿者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社会、家庭观念,从志愿者活动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促使他们珍惜在集体中已取得的地位,保持他们在同学中已获取的声誉和信心,形成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驱动力。

具体活动有志愿者进社区便民服务、志愿者义务拔草、文明乘车劝导行动、志愿者爱我校园行动、志愿者每天轮流疏导小学生上学过马路等。

4.心语驿站为了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讲座等形式,帮助“问题学生”自我接纳,自我调节,开发自身潜能,从而使问题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业务方面为保证心理教师知识水平,积极鼓励各位老师参加各种心理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五、研究过程与步骤:第一阶段:2010.12—2011.6,主要完成的工作:(1)成, 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2)调查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将收集的材料归档;(3)收集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2011.6—2012.3主要完成的工作:(1)以班级为单位,记录“问题学生”的转变情况;(2)撰写中期报告.第三阶段:2012.3--2012.12主要完成的工作:通过个案转化分析,形成一套有效的“问题学生”转化方法,并将经验在全体班主任会议上推广。

第四阶段:2013.5—2013.9,主要完成的工作:通过研究,撰写相关论文、报告、案例。

已经撰写题为《“问题学生”的转化之我见》的研究论文,还有张权的《职业高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王春方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改进意见》张洪军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六、研究成果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职业中学“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是多种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含四个方面:1、学习缺乏动力造成行为产生偏差;2、教师评价不当造成荣辱观念的扭曲;3、家庭教育不当造成逆反心理严重;4、由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5、对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缺乏正确的判断。

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寻找有效转化策略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转化方法:1、用爱心点燃希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问题学生”的转化。

教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连接感情的纽带;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交融的催化剂。

爱能使坚冰化水,也能使顽石变玉。

2、班集体是问题生有效转化的主阵地,班级是青少年成长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班主任永远都站在“问题学生”转化的第一线。

建设和谐的班集体,用集体的力量扩大教育的效果,为“问题学生”有效转化提供有效的平台,做到如下四点:(1)发现亮点,培植自信;(2)防微杜渐,标本兼治;(3)巧搭舞台,展示才华;(4)目标管理,养成自律。

3、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是问题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问题学生”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家庭是对子女进行德育心育载体,然而农村的家长却面临着“教子无方”的窘境,他们想教好孩子,但是缺乏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理论知识,这方面的缺失需要学校对家庭教育给予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通过各种“问题学生”转化的策略的实施,许多“问题学生”的现状大有改观。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需要帮助的学生,研究需要帮助的学生,转化需要帮助的学生。

在课题组成员和广大老师多样化的转化手段和富有激励性的教育下,很多“问题学生”一改原来颓废消极的窘况,面貌焕然一新。

他们有的变成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有的成为班主任得力的助手,有的成为学校排球队的主力队员,还有的考上了省级的重点大学,家长和社会的评价比较高。

同时,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收获,他们勤于研究课题,积极寻找“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撰写论文,总结案例,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