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合集下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1. 基础底面地基反力分布 基底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基础的刚度和地基的变形条件。基础刚度的影响 A 柔性基础 当基础为完全柔性时,基底压力的分布与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分布完全一致,如图所示。实际工程中并没有完全柔性的基础,常把土坝(堤)及用钢板做成的储油罐底板等视为柔性基础。
第19页/共49页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3. 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 基础通常是埋置在天然地面下一定深度的,这个深度就是基础埋置深度。由于天然土层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已经完成,故只有超出基底处原有自重应力的那部分应力才使地基产生附加变形。 因此,基底附加压力p0是上部结构和基础传到基底的地基反力与基底处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之差(新增加的应力)(如图)
概述
本章重点
1、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2、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3、掌握矩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以 及条形荷载等条件下的土中竖向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第1页/共49页
概述
3.1 概述
1. 土中应力的分类 按照应力产生的原因,土中应力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自重应力是土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附加应力是由于外载荷(建筑荷载、车辆荷载、土中水的渗流力、地震力等)的作用,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增量。 按照应力分担角度来分,则土中应力还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2. 土中应力计算的意义 一句话,计算土中应力是对建筑物等地基基础进行沉降计算,强度与稳定性分析下土中的附加应力
常将z方向正应力写成如下形式式中:α--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有α是(r/z)的函数,可制成表一供查用。
3.4 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第27页/共49页
3.4 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3.4.2. 集中力在土体内的应力计算 集中力作用在土体内深度c处,土体内任一点M处应力和位移解由明德林求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的应力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的应力计算)
此时基底平均压力按下式计算: 此时基底平均压力按下式计算:
矩形基础:A=b× 矩形基础:A=b×L
d1 + d2 Gk =A
Gk = γ G Ad
γG=20kN/m3
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单向偏心荷载下的矩形基础如图。 单向偏心荷载下的矩形基础如图。 设计时, 设计时,通常基底长边方向取与偏心 方向一致, 方向一致,最大压力值与最小压力值 按材料力学短柱偏心受压公式计算: 按材料力学短柱偏心受压公式计算:
p0 = pk − σ c
四、地基附加应力
地基附加应力是指建筑物荷载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于原有应力之上的应力。 地基附加应力是指建筑物荷载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于原有应力之上的应力。
(一)竖向集中应力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1、布辛奈斯克解 、
3p z3 3 1 p σz = = 2π ( r 2 + z 2 )5 / 2 2π ( r / z )2 + 1 5 / 2 z 2
第三章 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一、概述 地基土中的应力: 地基土中的应力: 1、自重应力 2、附加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于土 体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体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重量等 建筑物修建以后, 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 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所 谓的“附加” 谓的“附加”是指在原来自重应 力基础上增加的压力。 力基础上增加的压力。
γ
γ′
均质地 基
γ1(γ
1
< γ2 )
γ2 γ′ 2
成层地基
(二)水平向自重应力
σ cx = σ cy = K 0σ cz
式中: 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 式中:K0——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经验值可查课本 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 表3.1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章 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章 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2021/1/5
57.0kPa
80.1kPa
103.1kPa 150.1kPa
n
cz1h12h2nhn ihi i1
194.1kPa
第三节 基底压力分布和计算
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也是地 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因此又称为地基反力。为计算上部荷载 在地基土层中引起的附加应力,必须首先研究基础底面处接触面的 压力大小与分布情况。
l
l/2-e e>l/6
2021/1/5
偏心荷载作用线
应与基底压力的
b
合力作用线重合
FG1 2pma x32l eb
pmax
2F G
3 l eb
2
三、基底附加压力
• 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于地基表面,由于建造建筑物而新增加的压力 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 建筑物建造前,土中早已存在自重应力,天然土层在自重应力作用 下的变形早已结束,只有基底附加应力才能引起地基的附加应力和 变形
有集中力的,但它在土的应力计算中是一个基本公式,应用集中力的解 答,通过叠加原理或者数值积分的方法可以得到各种分布荷载作用时的 土中应力计算公式。
•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 • 矩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 • 条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 • 圆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
基本解 叠加原理
2021/1/5
砂性土: 应考虑浮力作用。 液性指数 IL >=1 流动状态,自由水,考虑浮力;
粘性土: 液性指数 IL <=0 固体状态,结合水,不考虑浮; 液性指数 0<IL <1塑性状态,难确定,按不利状态。
液性指数 IL <=0,认为是不透水层(坚硬粘土或岩层),对于不 透水层,由于不存在水的浮力,所以层面和层面以下的自重应力按 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应力分布与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应力分布与计算
第16页/共79页
【例4-1】某建筑物场地的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4-5所示,试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制出分布图。
第17页/共79页
第三节 基底压力的计算
1 基本概念(1)基底接触压力的产生 建筑物荷重 基础 地基在地基与基础的接触面上产生的压力(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2)接触压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地基土和基础的刚度 荷载 基础埋深 地基土性质
第38页/共79页
若在空间将 相同的点连接成曲面,可以得到如图4-13所示的等值线,其空间曲面的形状如泡状,所以也称为应力泡。规律:即集中力P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分布是向下、向四周无限扩散。
第39页/共79页
在工程实践中,建筑物荷载都是通过一定尺寸的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对于不同的基础形状和基础地面的压力分布,均可利用上述集中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和应力叠加原理,计算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具体求解时,常按应力状态的特性划分为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
第4页/共79页
土中附加应力是指由土体受外荷载(包括建筑物荷载、交通荷载、堤坝荷载等)以及地下渗流、地震等作用下附加产生的应力增量,它是产生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地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第5页/共79页
第二节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一、土中竖向自重应力(一)单层土的竖向自重应力 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假设天然地面是一个无限大的水平面,因而在任意竖直面和 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可取作用于该水平面上任一单位面积的土柱体自重计算(图),即:
第44页/共79页
(1)o点在荷载面边缘 σz=(αcⅠ+αcⅡ)p0(2)o点在荷载面内σz=(αcⅠ+αcⅡ+αcⅢ+αcⅣ)p0 o点位于荷载面中心,因αcⅠ=αcⅡ=αcⅢ=αcⅣσz=4αp0

土力学-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详解

土力学-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详解

基本假定
地基土是各向同性、均质、半无限空间弹性体 地基土在深度和水平方向都是无限的
地 表 临 空
地基:均质各向同性线性变形半空间体
应用弹性力学关于弹性半空间的理论解答
1.均质土竖向自重应力
若将地基视为均质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只能产 生竖向变形,而无侧向位移及剪切变形存在,因此在深度z处平面上, 土体因自身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
3.水平向自重应力
天然地面
地基土在重力作用下,除承受 作用于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外, 在竖直面上还作用有水平向自重应 力。由于土柱体在重力作用下无侧 向变形和剪切变形,因此可以证明 侧向自重应力与竖向自重应力成正 比,剪应力均为零。
cz z
cx cy K0 cz
cz
z
cx
cy
侧压力系数或静止 土压力系数
4 地下水位升降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自重应力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
土的自重应力分布曲线是一条折线,拐点在土 层交界处和地下水位处。
同一层土的自重应力按直线变化。
自重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例题3-1 】计算自重应力,并绘分布图。
4. 例题分析 【例】一地基由多层土组成,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试计算并绘制 自重应力σcz沿深度的分布图。
57.0kPa
80.1kPa
103.1kPa 150.1kPa 194.1kPa
cz 1h1 2 h2 n hn i hi
i 1
n


均质地基
1 (
1
2)
2 2
成层地基
3.2 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应力
上部结构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8章土中应力计算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8章土中应力计算
天然地面
cz
cz z

cx
cx c y K0 cz
z
cy
K0
1
静止侧压力系数, 可由弹性理论推 出或由试验测定
K0—侧限条件下水平工程向地质有与土效力学应第8力章土与中应竖力 直有效应力之比。
计算
四、例题分析 【例】一地基由多层土组成,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试计
算并绘制自重应力σcz沿深度的分布图。
h3 3
1 h1 + 2h2 + 3h3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8章土中应力 计算
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3.1 土的自重应力
三. 分布规律
§ 为一条折线,拐点在土层交界处和地下水位处; § 同一层土的自重应力按直线变化; § 自重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引起自重应力的变化,地下水位下降,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8章土中应力 计算
pmin=0
3、基底压力重分布
偏心荷载作用在 基底压力分布图 形的形心上
FG1 2pma x32l eb
2F G
pmax 3 l eb 2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8章土中应力 计算
三、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于地基表面,由于建造建筑物而新
增加的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即导致地基中产生附加 应力的那部分基底压力
p F G A
2、偏心荷载作用
F+G
作用于基础底面 形心上的力矩
M=(F+G)∙e
e e b
l
pmax FG M
pmin
AW
基础底面的抵 抗矩;矩形截 面W=bl2/6
pmax
pmin pmaxFG16e pmin bl l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8章土中应力 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章.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解析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章.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解析

从上式可知,自重应力随深度z线性增
加,呈三角形分布图形。
2019/8/25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8
3.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2. 成层土的压力计算
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
的厚度为hi,重度为 ,则在i 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为:
n
cz ihi i 1


剪应力
xy
yx

3Q xyz
2

R5
1 2 3
xy(2R z)
R3
(
R

z)2

yz
zy

3Q 2
yz 2 R5
ZX
XZ
3Q 2
xz 2 R5
3.4 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X、Y、Z轴方向的位移
分别为:
刚性基础在中心载荷作用下,地基反力呈马鞍形,随着外 力的增大,其形状相应改变。如下图
2019/8/25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15
3.3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2019/8/25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16
3.3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2. 地基反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根据弹性理论的圣维南原理及土中实测结果,当作用在 基础上的总载荷为定值时,地基反力分布的形状对土中 应力分布的影响,只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当基底的深度 超过基础宽度的1.5-2.0倍时,它的影响已不显著。因此, 在实用上采用材料力学方法,即将地基反力分布认为是 线性分布的简化计算方法。
因此,基底附加压力p0是上部结构和基础传到基底的地基反力 与基底处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之差(新增加的应力)(如图)

土力学-地基中的应力计算概述

土力学-地基中的应力计算概述

基础传至地 基的荷载
地基
基础 埋深
(1)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解 ( Boussinesq 解,1885 )
P
x
r
y
x
y
R
z
z
• 位移解
ux4PG[R xz3(12)R(Rxz)]
uz
4PG[R z23
(1)1]
R
Valentin Joseph Boussinesq (1842-1929)
法国著名物理家和数学 家,对数学物理、流体力学 和固体力学都有贡献。
a
a
a
b
角点
b
p
b
中心点
1
2
34
任意点
z
z
z
k(a , b
z) b
p
z
z
z
4k(a, b
2z) b
p
z z
k k1 k2 k3 k4
z k p
3)矩形线性荷载 (角点下)
角点
b
角点
p
z
a
z
p
z
k(b , a
z) a
p
查表计算
3. 应力计算小结
(1)自重应力及均匀满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可利用平衡方程 等通过简单方法获得。
(2)线状荷载作用下的应力(Flamant解)
p
1)属平面应变问题,即:
a. 应变 y 0 。
dP pdy
b. 位移、应力等量仅与坐标
x、z有关。
x
2)利用Boussinesq解,通过 沿荷载分布线积分得到应力。
x - dx=2p(x2x2zz2)2
y
xz
2p

土力学-第三章地基中的应力计算1

土力学-第三章地基中的应力计算1

σ z : τ zy : τ zx = z : y : x
P σz = k ⋅ 2 z
3 1 3 1 k= = 2 5/ 2 2π [1 + (r / z) ] 2π [1 + tg2β ]5/ 2
查表3 查表3-1
集中力作用下的 应力分布系数
z
σ x τxy τxz σ ij = τyx σ y τyz τzx τzy σ z
∞ ∞ ∞ ∞
σ y σ z τ yx 学关于力的方向的规定
τzx
材料力学
σz +
正应力
剪应力 顺时针为正 逆时针为负
-
τzx
土力学
σz +
τxz
2. 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根据布辛涅斯克解
3 P 3P z3 2 cos β = σz = 2 2 πR 2π R5
3P yz2 τzy = 2π R5 3P xz2 τzx = 2π R5
R 2 = r 2 + z 2 = x2 + y 2 + z 2
3P z3 3 1 P σz = = 5 2π R 2π [1 + (r / z)2 ]5/ 2 z2
γ
γ′
均质地基
γ1 (γ
1
< γ2 )
γ2 γ′ 2
成层地基
算例分析
某地基的地 质剖面如图 所示,求各 层土界面上 竖向的自重应 力,并画出分 布图。
答案: 根据土层和地下水位将上述地质剖面分为4层 根据土层和地下水位将上述地质剖面分为 层
γ ′ = γ sat − γ w σ 0z = 0 σ 1 z = γ 1 h1 = 17.5kPa
γ xy = γ yz = γ zx = 0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二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二章
若干个竖向集中力 Pi (1,2, n) 作用在地基 表面上,按叠加原理则地面下深度处某点的附加应 力应为各集中力单独作用时在点所引起的附加应力 之和
pi 1 z Ki 2 2 z z i 1
n
K P
i 1 i i
n
2.3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讨论:集中力荷载产生的竖向附加应力在地基
2.3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d)o点在荷载面角点外侧 把荷载面看成由I(ohce)、Ⅳ(ogaf)两个面积中扣除 Ⅱ(ohbf)和Ⅲ(ogde)而成的,所以
z ( Kc1 Kc 2 Kc3 Kc 4 ) p0
2.3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例题 以角点法计算矩形基础甲的基底中心点
垂线下不同深度处的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基 础埋深1.5m,集中力为1940KN,并考虑两相邻 基础乙的影响(两相邻柱距为6m,荷载同基础 甲)。
(b)o点在荷载面内
z ( Kc1 Kc 2 Kc 3 Kc 4 ) p0
(c)o点在荷载面边缘外侧 此时荷载面abcd可看成是由I(ofbg)与Ⅱ(ofah)之差和 Ⅲ(oecg)与Ⅳ(oedh)之差合成的,所以
z ( Kc1 Kc 2 Kc 3 Kc 4 ) p0
如果基础砌置在天然地面上,那末全部基底压 力就是新增加于地基表面的基底附加压力。一 般天然土层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早巳结束,因 此只有基底附加压力才能引起地基的附加应力 和变形。
2.2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为均匀分布时:
p0 p 0 p 0 d
基底压力为梯形分布时:
p0 max p0 min
2.1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什么时候考虑土体在自重下的自重应力? 土层一般形成至今有很长的时间,自重应力下

土力学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土力学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p
arctan
1
2(x / b) 2(z / b)
arctan 1 2(x / b) 2(z / b)
4 z [4( x )2 4( z )2 1]
bb
b
[4( x )2 4( z )2 1]2 16( z )2
b b
b
b
b
13
•带状三角形荷载
b
p
x
z
Mx
(x, z)
z
查表3-3
e 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e 基底局部出现拉应力
基底与地基脱开
对于矩形底面,= b
6
37
(1) 矩形底面单轴偏心荷载作用时(e)
由竖向、弯矩平衡方程
P
b 2
(
p1
p2 ) a
M
b 2 ( p1
p2
)
a
(
b 2
b) 3
p1 p2
PM AW
P (1 A
e)
P 1 A
6e b
e a
b
P M Pe
z
p
{x b
(arctan
x z
/ /
b b
arctan
x
/b 1) z/b
z b
(x
/
b
x/b 1)2
1 (z
/
b)2
}
k(x b
,
z b
)
p
•带状梯形荷载
14
5、矩形均布面积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旳计算
1)角点下旳垂直附加应力
dP pdxdy
d z
3dP 2
z3 R5
3p 2
z3 R5
dxdy

《土力学》教程 3 土应力分布及计算

《土力学》教程   3 土应力分布及计算

土力学教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编制)目录土的应力分布及计算学习指导土的自重应力基础底面压力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分布荷载作用时的土中应力计算本章小结学习指导学习目标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基底压力计算以及各种荷载条件下的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学习基本要求1.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2.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3.掌握圆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荷载等条件下的土中竖向附加应力计算方法4.了解地基中其他应力分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基础知识材料应力应变基本概念参阅:孙训方等编著,《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参阅:(1)徐芝伦著,《弹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吴家龙编著,《弹性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一、土的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一般是自土体形成之日起就产生于土中。

1.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任一竖直切面均是对称面,切面上都不存在切应力。

因此,在深度z处平面上,土体因自身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σc z(称竖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W,如图3-1所示。

在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为:(3-1)式中γ 为土的重度,κN/μ3 ;F为土柱体的截面积,m2。

从公式(3-1)可知,自重应力随深度z线性增加,呈三角形分布图形。

图3-1 均质土的自重应力2.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

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 i,重度为γi,则在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为: (3-2)式中n为从天然地面到深度z处的土层数。

有关土中自重应力计算及其分布图绘制的具体方法可参见例题3-1某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3-2所示,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 m,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图。

【解】第1层:a点:z=0 m,b点:z=1m,c点:z=2m,第2层:d点:z=5m,土层中的自重应力σc z分布,如图3-2所示。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1、单个竖向集中力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采用Boussinesq解答,竖向正应力? z和竖向位移w 最为常用。如果地基 中某点与局部荷载的距离比局部荷载的荷载面尺寸大很多时,就可以用 一个集中力代替局部荷载,采用 Boussinesq解答。
?z ??
F Z2
α-集中力作用下地基的附加应力系数,查 3.1表
3.2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在荷载作用之前,地基中存在 初始应力场 。初始应力场常与 土体自 重、地基土地质历史 以及地下水位 有关。在工程应用上,计算初始应力 场时常假设天然地基为 水平 、均质、各向同性 的半无限空间 ,土层界面 为水平面。于是在任意竖直面和水平面上均 无剪应力存在。 假设前提: 假设土(岩)体为均匀连续介质,并为半无限空间弹性体。 地面
?
?
3
2?
1
?
5
? ?1 ?
?
? ??
r z
2
? ??
?2 ? ?
一、竖向集中力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2、多个竖向集中力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z?
1 z2
? n
? i?1
i Fi
例2:在地基中作用有一集中力 P=100kN,求:(1)在地基中z=2m的水平 面上,水平距离 r=0 ,1,2,3,4m 处各点的附加应力,并绘出分布图;
p min
lb
l
e? M F ?G
三、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1) e<L/6, 应力呈梯形分布
pmax ? F ? G (1? 6e )
pmin
lb
l
(2) e=L/6, 应力呈三角形分布
pmax
?
2(F ? lb
G)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建造后的基底压力中扣除基底
标高处原有的自重应力后,新
增加于基底的压力。
m 1h1 2h2 nhn / d
注意:
p0 p cz p m d
基底附加压力 的计算
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取有效重度
基底附加压力
基础标高以上土的加 权平均容重
自重应力
p
0
p

0
d
p0 max pmax 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时, 0d p0 min pmin 基底附加压力
【例题分析】 • 【例】某条形地基,如下图所示。基础上作用荷载
F=400kN/m,M=20kN•m,试求基础中点下的附加压 力。
FK 0.1m MK
1.5m 0 =18.5kN/m3 2m
分析步骤I:
FK=400kN/m 0.1m MK=20kN •m
1.5m 2m
0 =18.5kN/m3
荷载偏心距 e=M/(F+G)
基础及上覆 土重G= GAd 140.3kPa
319.7kPa
pmax pmin
1.基底压力计算
条形基础取单 位长度计算
F G 6e 1 bl l
讨论:基底压力分布?
pmax pmin
F G 6e 1 bl l
当e<l/6时,pmax,pmin>0,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出现拉应力
pmax
pmin e<l/6
cz2 cz1 2h2 7.85 17.8 2 43.45kN m 2

土力学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土力学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第五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第一节概述大多数建筑物是造建在土层上的,我们把支承建筑物的这种土层称为地基。

由天然土层直接支承建筑物的称天然地基,软弱土层经加固后支承建筑物的称人工地基,而与地基相接触的建筑物底部称为基础。

地基受荷以后将产生应力和变形,给建筑物带来两个工程问题,即土体稳定问题和变形问题。

如果地基内部所产生的应力在土的强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那么土体是稳定的,反之,土体就要发生破坏,并能引起整个地基产生滑动而失去稳定,从而导致建筑物倾倒。

地基中的应力,按照其因可以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有效重量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一般而言,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已压缩稳定,不再引起土的变形(新沉积土或近期人工充填土除外)。

附加应力:由于外荷(静的或动的)在地基内部引起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它是使地基失去稳定和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

附加应力的大小,除了与计算点的位置有关外,还决定于基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一、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真实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在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时,常把土当成线弹性体,即假定其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服从广义虎克定律,从而可直接应用弹性理论得出应力的解析解。

1、关于连续介质问题弹性理论要求:受力体是连续介质。

而土是由三相物质组成的碎散颗粒集合体,不是连续介质。

为此假设土体是连续体,从平均应力的概念出发,用一般材料力学的方法来定义土中的应力。

2、关于线弹性体问题理想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直线关系,且应力卸除后变形可以完全恢复。

土体则是弹塑性物质,它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呈非线性的和弹塑性的,且应力卸除后,应变也不能完全恢复。

为此进行假设土的应变关系为直线,以便直接用弹性理论求土中的应力分布,但对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这种假设误差过大。

3、关于均质、等向问题理想弹性体应是均质的各向同性体。

而天然地基往往是由成层土组成,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学习项目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学习项目一

任务1.1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1.1.4 土中自重应力的分布规律
自重应力在等重度的土中随深度
呈直线分布,自重应力分布线的斜率即 为土的重度;自重应力在不同重度的成
层土中呈折线分布,折点在土层分界线
和地下水位线处;自重应力随深度的增 加而增大。
任务1.2 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学习目标
• 了解基底压力、附加应力的含义。 • 掌握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当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的自重应力时,应根据土的性质确定是否 需要考虑水的浮力作用。常认为砂性土是应该考虑浮力作用的,黏性土 则视其物理状态而定。
一般认为,若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的液性指数IL≥1,则土处于
流动状态,土颗粒间存在着大量自由水,此时可以认为土体受到水的浮 力作用,因此自重应力应采用土的有效重度γ′进行计算;若IL≤0,则土
• 了解土中自重应力的含义。 • 认知土中自重应力计算的基本理论。
• 理解土中自重应力的分布规律。
• 掌握不同地基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
任务1.1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1.
土的分散性影响
土是由三相组成的分散体,而不是连续介质, 土中的应力是通过土颗粒间的接触来传递的。但是,
由于建筑物的基础底面尺寸远远大于土颗粒尺寸,
加固盾构隧道四周的土体,防止其上浮。挖孔咬合桩外侧采用
800@500的二重管高压旋喷桩(桩长为16 m)做止水帷幕,总长 为39.5 m。坑内采用二重管旋喷满布加固,加固区(距D1轴) 长36.4 m,在盾构隧道外的加固深度为开挖面以下8.95 m, 在盾构隧道处二重管逐根缩短,其基坑开挖面以下的水泥掺量 由现场试喷确定,开挖面以上的旋喷水泥掺量减半。
学习项目1 土中应力计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3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1. 基础底面地基反力分布
基底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基础的刚度和地 基的变形条件。
基础刚度的影响
A 柔性基础
当基础为完全柔性时,基底压力的分布与作用在基 础上的荷载分布完全一致,如图所示。实际工程中并没 有完全柔性的基础,常把土坝(堤)及用钢板做成的储油
罐底板等视为柔性基础。
从上式可知,自重应力随深度z线性增
加,呈三角形分布图形。
2020/4/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7
3.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2. 成层土的压力计算
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
的厚度为hi,重度为 ,则在i 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为:
n
cz ihi i 1
n
z hi i 1
当地基中存在隔水层时,隔水层面以上土的自重应考虑 其上的静水压力作用。
n
cz ihi whw i 1
式中, i第i层土的天然重度,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取有效重
度 ; ih' w— 地下水到隔水层的距离(m)。
在地下水位以下,如埋藏有不透水层,由于不透水层中不存 在水的浮力,所以层面及层面以下的自重应力应按上覆土层的 水土总重计(饱和重度)。
斜截面上的应力
x
y 2
x
y 2
cos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y
sin 2
x
y
2
sin 2
xy
cos 2
当某截面上的剪应力等于零时,该斜截面就称为主平面,该斜截面 上的正应力成为主应力,主应力的计算式如下:
1
1 3
x
y 2
x
y 2
2 xy
2
tan 20
2 xy x y
2020/4/2
概述
4
3.1 概述
式中, n—从地面到深度z处的土层数; hi—第i层土的 厚度,m。成层土的自重应力沿深度呈折线分布,转折点位 于 值 发i 生变化的土层界面上。
2020/4/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8
3.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3. 有地下水时土自重应力计算
当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的自重应力时,应根据土的性质确定是否需要考虑水的浮 力作用。
2020/4/2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13
3.3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B 刚性基础
当基础具有刚性或为绝对刚性时,如箱形基础或高炉基础, 在外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保待平面,即基础各点的沉降几乎 是相同的。
绝对刚性基础的分市情况与基础的刚度、地基土的性质、 荷载的作用情况、相邻建筑的位置以及基础的大小、形状、埋 置深度等因素有关。
通常认为水下的砂性土是应该考虑浮力作用的。粘性土则视其物理状态而定,一 般认为:
1,若水下的粘性土其液性指数IL>1,则土处于流动状态,土颗粒之间存在着大 量自由水,可认为土体受到水浮力作用;
2,若IL≤0,则土处于固体状态,土中自由水受到土颗粒间结合水膜的阻碍不能传 递静水压力,故认为土体不受水的浮力作用;
2020/4/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6
3.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1. 均质土的自重应力
在深度z处平面上,土体因自身重力
产生的竖向应力 (称cz 竖向自重应力)
cz
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W,如上
图所示。在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为:
式中,—cz 为 W土F 的重 Fz度F,KNz/m3; F —土柱体的截面积,m2。
2020/4/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10
3.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5. 土中水平自重应力
cx cy K0cz
式中K。——侧压力系数(静止土压力系数) 6.成层土中自重应力计算过程参见下面动画。 Question 何谓土中应力,计算它有何意义? 怎样简化土中应力的计算模型?在工程应用中应该注意哪 些问题?
3 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 Distribution and calculation of stress in soil )
3.1 概 述 3.2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3.3 基础底面压力分布和计算 3.4 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3.5 分布荷载作用时的土中应力计算
本章重点
1、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2、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 3、掌握矩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以 及条形荷载等条件下的土中竖向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2020/4/2
概述
2
3.1 概述
1. 土中应力的分类
按照应力产生的原因,土中应力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是土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附加应力是由于外 载荷(建筑荷载、车辆荷载、土中水的渗流力、地震力等)的作 用,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增量。
按照应力分担角度来分,则土中应力还可分为有效应力和 孔隙水压力。
3,若0<IL<1,土处于塑性状态,土颗粒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就较难肯定,在 工程实践中一般均按土体受到水浮力作用来考虑。若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受到水的浮
力作用,则水下部分土的重度按有效重度 计 '算,其计算方法同成层土体情况。
2020/4/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9
3.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4. 存在隔水层时水土自重应力计算
4. 土中应力的计算模型 土是三相体,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将天然土体简化为线性
弹性体,即假设地基土是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 在工程中需注意:
1. 土的分散性影响 2. 土的非理想弹性体影响 3. 土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影响
3.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本节重点 1. 均质土自重应力计算; 2. 成层土自重应力计算; 3. 有地下水时土自重应力计算; 4. 存在隔水层时水土自重应力计算; 5. 土中水平自重应力。
2020/4/2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11
3.3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称基底压力(地 基反力)。也就是作用于基础底面土层单位面积的压力, 单位为kPa。 本节内容 1,基础底面地基反力分布 2,地基反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3,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
2020/4/2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2. 土中应力计算的意义
一句话,计算土中应力是对建筑物等地基基础进行沉降计 算,强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2020/4/2
概述
3
3.1 概述
3. 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3.1 方向的定义
3.2 二向应力状态斜截面上的应力与主应力
对于右图所示单元体,任意斜截面的法线与x
轴成 角度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可用下式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