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 精品教案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9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9](https://img.taocdn.com/s3/m/0e7b59d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6.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家乡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家乡情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乡古建筑的图片、介绍和分析,以及一些相关的美术技法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认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建筑的细节和特点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古建筑的美。
2.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古建筑的特点。
3.难点:如何运用美术技法表现古建筑的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示范、练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古建筑的特点,运用美术技法表现古建筑的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建筑的图片和资料,以及相关的美术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用的纸张和颜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古建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建筑的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如建筑结构、装饰风格等,并进行示范,展示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古建筑的美。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古建筑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古建筑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建筑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和分析家乡的其他古建筑,并进行绘画创作。
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a5f66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9.png)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建筑的特点、类型,能够用手绘的方式创作家乡的古建筑。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手绘古建筑的基本法方法,提高创作、构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对古文化遗产的美好情感,培养对家乡古建筑的持久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建筑构造形式,掌握手绘的创作方法。
【难点】创作过程中的用线及观察方法。
三、教学准备建筑范例、多媒体课件、范画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老建筑,虽然历经沧桑而魅力依旧,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家所知道中国有哪些古建筑举世闻名呢?(二)直观感知1.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种类的古建筑,思考什么是古建筑?指清朝及以前的各类建筑,包括城池,桥梁,一般指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庙宇、民居等。
2.欣赏古建筑图片,并思考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区别?古建筑:复杂精细、造型独特、不用钉子却稳固、多为木、石、砖结构现代建筑:简单,造型多变,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继续观察图片,从造型、结构、装饰三个方面,讨论古代建筑的特点。
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有檐翘等结构科学:斗拱、梁柱、不用钉子、稳固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颜色艳丽4.在我们居住的家乡,或多或少,总有值得我们珍视的古建筑。
,说说家乡的古建筑少林寺、开封府、龙门石窟、大相国寺……(三)形式分析出示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提问:它们各自都由什么型组成?学生回答。
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四)直观教学1.教师进行古建筑结构的示范创作,学生认真观看。
第一步构图,整体布局。
第二步,深入刻画细部。
第三步调整,根据画面及建筑细部,进行相应调整。
第四步上色并调整画面(五)实践创作1.布置练习任务并明确创作要素。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6d7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6.png)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古建筑的建筑风格;
技能目标:能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一些古建筑;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进行线描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古建筑吗?你能把你见过的古建筑,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下来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家乡的古建筑》;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处你记忆中的古建筑;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四、课后作业:收集家乡古建筑的传说故事;。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8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8](https://img.taocdn.com/s3/m/c2f607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3.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欣赏古建筑的美,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们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认识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2.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创新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表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古建筑,了解其特点。
2.讲授法:讲解古建筑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表现古建筑,培养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建筑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建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激发他们对古建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建筑的特点,然后进行绘画练习,表现古建筑的美。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讲解,让学生加深对古建筑表现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创作,发挥创新能力,将古建筑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意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古建筑的资料,了解其保护现状,思考如何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家乡的古建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3ed8eabed5b9f3f80f1c0b.png)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家乡的古建筑》教案(共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五年级美术湘教版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用线条描绘古建筑,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线条描绘古建筑,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难点:突出古建筑的结构特征,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勾线笔、曲阜的古建筑图片学具:彩色卡纸、勾线笔教学过程:一、初次欣赏感受古建筑类型,导入课题。
1、简单了解古建筑类型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跟魏老师一起欣赏一些名胜古迹。
请看大屏幕。
师:亭,湖南长沙爱晚亭,亭子一般在公园中常见到是供人休息的场所;台,武灵丛台,战国赵王检阅军队所用;楼,岳阳楼,古建筑中高于两层的被称为楼;阁,滕王阁,与楼不同,阁的四周有回廊,供人环阁漫步、观景眺望;寺塔,纯木建筑,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
还有民居,园林,宫殿,(音乐停,北京故宫气势磅礴)师:这些古建筑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曲阜也有古建筑你知道哪些家乡的古建筑吗?生:三孔(是啊,三孔可以说是我们曲阜的标志。
)师:咱们曲阜以三孔闻名于世,真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筑之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二、进一步了解古建筑的材料及造型特点师:家乡的古建筑让我们既亲切又自豪,让我们欣赏家乡的古建筑,感受他们的美。
欣赏时思考以下问题:a、你发现古建筑一般有哪些材料建造。
b、古建筑在造型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你觉得古建筑美在哪万仞宫墙—大成殿—杏坛—碑亭—鼓楼—翘檐—门窗—屋脊—雕梁画栋—(定格图片一组图:大成殿、翘檐、雕梁画栋、屋脊)教师旁白:从万仞宫墙走过,看到大成殿,杏壇,碑亭,孔府重光门,让我们走进一些,独特的双层屋顶,翘起的屋檐,屋脊上的吻兽,圆形的瓦当和流水用的滴水,威武的石狮,古香古色的门窗,当我们抬起头来,你会看到木架结构的秩序美,层层叠叠的斗拱,让我们走进去,感受它昔日的繁华。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a8905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d.png)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湘教版美术五上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考察小结导人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二、引导分析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
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五、布置学生作业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
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六、作业相互观摩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新课导入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2)-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2)-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bc32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4.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2)-湘美版
1.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特点
•学习绘画线条的技巧
•能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建筑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以线条方式表现建筑物
•练习线条的使用和技巧
教学难点:
•活学活用线条绘画技巧
•合理运用线条表现建筑特色
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画板、画纸、铅笔、橡皮、色彩笔等
•学生准备:笔、笔记本、绘画工具等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家乡的古建筑,但是我们学习的时候,除了要了解家乡古建筑的特色,我们还要学会一些绘画技巧,以便更好的表现我们所画的建筑。
4.2 学习教材
•分组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所涉及的建筑物特点和独特之处,并记录下来。
4.3 讲解画线条技巧
•运用讲解PPT呈现画线条技巧,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建筑物线条。
4.4 讲解色彩运用
•运用讲解PPT呈现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建筑物的特性和特点。
4.5 绘画实践
•让学生分组完成各自绘画作品,老师在侧边指导。
鼓励学生注重线条和色彩运用。
4.6 展示和反思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思想,并以学习笔记和老师的点评为基础展开反思讨论。
5. 作业
•继续练习家乡古建筑的绘画,加深对画线条技巧和色彩运用的理解。
6.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的古建筑和其特点,并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的方法。
同时,通过绘画实践,学生们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和创作能力。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7deaeb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4.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古建筑,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审美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古建筑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古建筑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古建筑,挖掘其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认识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古建筑。
2.突破难点: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的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观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古建筑,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的线条、色彩、结构等方面。
2.分析讲解:教师对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的内涵。
3.实践操作:学生动手绘制古建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建筑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建筑图片、视频资料、相关文化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观察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古建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激发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古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古建筑的外观、结构、线条、色彩等特征。
同时,教师讲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建筑的感悟。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2.家乡的古建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8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2.家乡的古建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8](https://img.taocdn.com/s3/m/9eed4bd9580216fc710afd55.png)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2.家乡的古建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家乡古建筑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
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
亭台、楼阁、寺庙、民居……无一不在见证着文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古代建筑虽历经沧桑而魅力依旧,受人景仰,得到保护。
本课所选内容是万州区的历史文化古镇——罗田古镇。
罗田古镇以“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明清古镇、冰川遗迹”的独特魅力而闻名。
被授予“中国緑色名镇”、“重庆最美小巷”“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石雕艺术)之乡”“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等称号。
本课所选用照片的内容,均体现了罗田古镇的明清古镇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美、造型美和装饰美
2、了解学习风景写生,采用图片写生的方式画线描古镇建筑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思路
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完成,开始部分简单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点,欣赏罗田古镇带给我们独特的美感。
着重学习图片写生的步骤以及写生中要细节刻画和取舍到位。
学生在进行图片写生创作时要用上灵活生动的线条刻画好看的细节画面。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5453a21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a.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是一节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乡古建筑的基本特点、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古建筑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为肤浅,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提高他们对古建筑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此外,学生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深入探究的精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基本特点、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古建筑的美感。
4.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点、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古建筑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建筑的基本特点、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知识。
2.示范法: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古建筑的美感。
3.研究性学习法:分组研究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研究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或制作古建筑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确定研究性学习小组。
3.准备相关古建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准备绘画、手工制作等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的古建筑,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古建筑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建筑的基本特点、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内涵和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记录下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感。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a3d2307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9.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发现家乡古建筑的美,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们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建筑的兴趣,提高他们表现家乡古建筑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古建筑的美。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家乡古建筑的美,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把握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美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古建筑,发现其特点和美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创作灵感。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表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和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带回家乡古建筑的图片或实物,准备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古建筑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乡古建筑的图片,详细介绍古建筑的历史、特点和美感。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建筑,为绘画创作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绘画纸张,让学生开始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学生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古建筑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f540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3.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一、教材依据及教学目标1. 教材依据本教案所依据的教材为《五年级美术上册》。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2.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如线条、色彩等;3.通过创作美术作品,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1.家乡古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2.画线条的基本技能;3.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建筑物的不同特征;4.创作一幅表现家乡古建筑的画作。
2. 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古建筑有哪些,以及这些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和地位。
步骤二:学习画线条(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讲解线条的种类和画法,并演示如何画出有质感的线条。
步骤三:学习使用色彩(3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特征,向学生介绍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色彩表现建筑物的不同特征和风格。
步骤四:创作画作(4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创作一幅表现家乡古建筑的画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物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和资料,供学生参考。
步骤五:课堂展示和点评(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交换作品,互相欣赏和点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2.熟悉家乡古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3.创作一幅表现家乡古建筑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使用色彩表现建筑物的不同特征和风格,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在讲解时做好案例演示和引导。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以案例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采用教师点评和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画作中对古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上的提高。
六、板书设计课程名称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课程目标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2.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如线条、色彩等;3.通过创作美术作品,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 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 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49985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3.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2. 使学生掌握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古建筑2. 古建筑的基本特点3. 古建筑的绘画方法教学重点: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方法教学难点:古建筑的透视关系和细节描绘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家乡古建筑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古建筑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乡的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如: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装饰精美等。
2. 教师讲解古建筑的绘画方法,如:透视关系、线条勾勒、色彩搭配等。
三、示范讲解1. 教师示范如何描绘古建筑,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古建筑的透视关系和细节描绘。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家乡的一处古建筑进行绘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建筑的重要性和绘画技巧。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课后,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家乡古建筑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2. 开展一次家乡古建筑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描绘家乡的古建筑,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古建筑的特点,掌握绘画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如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6d8bd6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2.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材内容选择了家乡的古建筑作为绘画创作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认识和情感。
教材以图片、文字、作业要求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参观过家乡的古建筑,听到过家人讲述有关古建筑的故事。
但他们对古建筑的认识还不够系统,绘画技巧也需要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建筑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认识和情感,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建筑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征,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认识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古建筑图片,了解古建筑的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建筑。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动手绘画。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古建筑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建筑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古建筑,激发他们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如古建筑的起源、特点、结构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建筑。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如如何描绘古建筑的结构、如何表现古建筑的质感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绘画古建筑。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彼此的绘画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引导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家乡的古建筑》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家乡的古建筑》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d2086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c.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家乡的古建筑》湘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感受古建筑的美,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古建筑,培养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家乡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感。
2. 观察和绘画古建筑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古建筑的结构和细节表现。
2. 绘画技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家乡的古建筑。
2.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古建筑的印象和感受。
2.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家乡的古建筑。
二、观察和分析1. 让学生观察古建筑的特点,如结构、装饰、材料等。
2. 分析古建筑的美感,如古朴、典雅、庄重等。
三、绘画指导1. 讲解绘画古建筑的方法和技巧,如透视、比例、光影等。
2. 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绘画练习。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绘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建议和鼓励。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和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古建筑,培养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绘画家乡的古建筑,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保护古建筑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文化。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古建筑的结构和细节表现详细补充和说明:古建筑的结构和细节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绘画古建筑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古建筑的细节,并通过绘画练习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4ddb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7.png)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掌握其特点、历史、文化内涵等。
2.学会用简单线条勾画家乡古建筑的外形。
3.锻炼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艺术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勾画其外形。
2.教学难点:学会用艺术语言描述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
1.图画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图画的形式了解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2.直观教学法: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家乡的古建筑,让学生亲身感受其风貌。
四、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幻灯片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绘图用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形式展示家乡的古建筑,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
2. 授课(20分钟)
讲解家乡的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等。
3. 实践(50分钟)
让学生实地观察家乡的古建筑,勾画其外形,并用艺术语言描述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4.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口头表述。
六、作业
1.在家完成古建筑的勾画,并以艺术语言描述该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为下节课展示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评估
1.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价。
2.学生口头表述的评价。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古建筑,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描述还不够详细,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7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b9b13e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5.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价值,能够运用绘画和制作等方法表现古建筑的美。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们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系统的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古建筑,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古建筑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以及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古建筑的美。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古建筑,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等方法,表现古建筑的美。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建筑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和制作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建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古建筑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古建筑,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古建筑的美。
学生可以运用绘画、制作等方法,展示自己对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相互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对古建筑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同时,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古建筑,让学生认识到古建筑的保护重要性。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10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10](https://img.taocdn.com/s3/m/66034c6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3.png)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10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古建筑,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以家乡的古建筑为题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古建筑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家乡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关注文化遗产的意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古建筑,发现其特点和魅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或制作自己心中的古建筑,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的古建筑图片或视频资料。
2.准备绘画或制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设计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古建筑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古建筑艺术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乡的古建筑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如建筑风格、结构、装饰等。
然后分组讨论,分享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家乡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可以绘画或制作自己心中的古建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5940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b.png)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描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老师的指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描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古代诗人李白曾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引出黄鹤楼的介绍,既“家乡古建筑”。
)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讲到了那座古建筑?
生:黄鹤楼
3.出示黄鹤楼的图片,教师介绍黄鹤楼——
(师: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公元223年),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是我国享有盛名的一座古建筑。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板书:古建筑)
二、欣赏发现
1.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古建筑
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建筑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那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
请大家欣赏。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7e7627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7.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 《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自豪感。
2.练习绘画技巧,提高儿童对色彩、形、线和质感的把握能力。
3.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家乡的古建筑2.颜色和形状的创造:使用色彩和形状表现建筑的特点3.质感的营造:利用线条和质感表现建筑的材质特点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感性认识家乡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了解建筑的特点、形状、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 图像创造环节让学生依据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感性认识,进行色彩和形状的创造。
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个人创作,自由发挥学生的创意,使学生对家乡古建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 质感表现环节让学生在学会表现颜色和形状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线条和质感表现建筑的材质特点。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通过对线条、形状、质感等方面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现建筑质感的技巧和方法。
4. 作品展示环节在完成绘画作品后,让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通过学生之间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交流、分享并从中获得更多收获。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绘画进行全面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对家乡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自豪感。
2.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儿童对色彩、形、线和质感的把握能力。
3.培养学生成为融入生活的文化创造者。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作品评选、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创作成果、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这一次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既可以通过图像创造环节实现学生的自由发挥,也可以通过质感表现环节培养学生对线条和质感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建筑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
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
在我们居住生活的家乡,或多或少,总有值得我们珍视的古建筑:亭台、楼阁、寺庙、民居……无一不在见证着文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古代建筑虽历经沧桑而魅力依旧,受人景仰,得到保护。
更重要的是古建筑物上所承载的人文价值,让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去追寻、学习、传承,获得有利于人类社会更好发展的东西。
在世人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价值的情形下,把《家乡古建筑》编入新教材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安排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阶段的《门》、《远古的呼唤》等课有着密切联系并与之呼应。
属于综合探索的单元课。
二、教学目标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思路
本课为综合探索的单元课,涵盖的知识面很广,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但不能任意拓展,只需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作一般性的了解和把握。
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画画古建筑,用泥做一做仿古小建筑,获得感受体验,为往后进一步了解传承古建筑文化做准备。
在学习活动的开展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观了解和线画古建筑,
也可只画局部以降低难度,可以安排两个以上课时外出进行。
外出进行时要有效组织和合理把握,避免流于形式;第二阶段,想像创作。
在获得直观感受与了解的基础上,分别用一个课时进行泥做小亭子的作业和画有关古建筑的故事画。
后阶段的学习活动重在过程与体验,不要太难。
用泥做一个小亭子是合适的,尖顶加几根柱子,再刻画瓦片和装饰,学生会乐于习得。
最后一个活动,是画故事,这个活动要根据本地古建筑有无典故而进行。
没有典故则变通进行,教师自行安排还是可以的。
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