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合集下载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课件(1)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课件(1)
使:甘 草─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大黄 + 柴胡─ 一升一降, 调畅气机,攻散胁下瘀血。
【运用】
·复元活血汤·
1、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的常用方。 (注意:孕妇忌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胁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
3、临证加减: ➢气滞甚者,加郁金、川芎、香附、枳壳、木香; ➢血瘀较甚者,加田七、乳香、没药、玄胡。
--合参、夏、草以温中养胃
使: 甘 草─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温清消补并用,但以温经化瘀为主; ➢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相配,使全方温而不燥, 刚柔相济,以成温通、温养之剂
【运用】
·温经汤·
1、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冲任虚寒。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月经不调,痛经,小腹冷痛,经有瘀块,崩漏,舌质 黯
黄 芪
·理血剂 — 活血·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组成】
柴胡(半两) 红花(二钱) 大黄(一两)
【用法】
·复元活血汤 ·
瓜蒌根(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穿山甲(二钱)
桃仁(五十个)
穿山甲
【主治】 跌打损伤。
·复元活血汤·
外伤损络,瘀留胁下,气滞络阻。
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病机】 瘀阻胁下 【治法】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4、现代运用: ·跌打损伤、胸胁挫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
等属瘀血阻滞者。
温经汤
《金匮要略》
·理血剂 — 活血·
张仲景
·温经汤·
【组成】
吴茱萸(三两) 川芎(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当归(二两) 人参(二两) 牡丹皮(二两) 半夏(半升)

方剂学下篇—理血剂

方剂学下篇—理血剂
5、由于活血祛瘀剂性多破泄,故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 当慎用。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适应证:血瘀证
证 候:胸腹诸痛。
用 药:活血祛瘀药配以理气、温经散寒之品,或配伍荡涤瘀热之 药,或与益气养血药。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

瘀血的成因 气滞血瘀 气不行血 气虚血瘀 寒凝血瘀 阴阳失调

何为血府?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在其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说:“血府即 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 胁至腰上,顺长如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 化,名曰血府。”


病机:
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血瘀胸中,气机阻 滞,清阳郁遏不升 急躁易怒——郁滞日久,肝失条达 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久化热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瘀热扰心
组成: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两,炙

桂枝二两,去皮
芒硝二两

用法:水煎前4味,加芒硝微沸温服。上四味,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 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功效:破血下瘀。

病机:
血蓄下焦: ——少腹急结,如锥刺 瘀 热 互 结
外 邪 化 热 入 里


加减化裁: 若瘀痛入络,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等以破血通络 止痛; 气机郁滞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气止痛;


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 活血调经止痛; 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酌加丹参、郁金、䗪虫、水蛭等以活血 破瘀,消症化滞。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 色鲜红或晦暗。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十 灰 散《十药神书》 咳 血 方《丹溪心法》 小蓟饮子《济生方》
槐 花 散《本理方》 黄土汤《金匮要略》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主治 病机
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 血色暗淡,或吐血、衄血,及妇人 崩漏。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 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 黯淡,苔白,脉缓
病机
气虚血瘀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方解 黄芪四两(120g) 君 当归尾二钱(10g) 臣
补气 活血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 自利,甚者谵语烦躁,其人如 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 ,痛经,脉沉实。
病机
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
破瘀泄热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方解
大黄四两(20g)
破瘀泄热

桃仁五十个(20g)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组成 五灵脂 蒲黄 各等分 功用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 瘀血停滞。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理血剂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理血剂
癥积,按之较硬,有压痛。 3、出血:血色紫黯而挟瘀块。 4、紫绀与失荣: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唇面指
甲青紫、癥瘕,肌肤甲错。
◇使用注意
1、止血应治本 2、常配行气之品,使气行则血行 3、祛瘀须防伤正。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4、止血须防留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5、上部出血者,忌用升提药;下部出血者,忌用沉降药。
【方解】
【 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白茅根-- 凉血止血 十
茜草根-- 凉血止血,且能祛瘀

棕榈皮-- 收涩止血
散 】 栀子、大黄-- 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丹皮-- 凉血活血,使止血而不留瘀 藕汁、萝卜汁-- 清热凉血 京墨-- 收涩止血
【用法】
【 1. 十药烧灰,研细末 十 灰 2. 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 散 【运用】 】 1. 辨证要点: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四药合用,养血调经,阿胶兼能止血;麦冬兼
能滋阴润燥退虚热,并制吴萸、桂枝之温燥。
【方解】
【 君: 吴茱萸9g-- 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温
桂枝6g-- 祛散寒邪,通行血脉
温经散寒 通利血脉
经 臣: 川芎6g、丹皮6g-- 活血祛瘀,丹皮兼退虚热

当归、白芍6g、麦冬9g、阿胶6g-- 养血润燥

佐:人参、甘草6g-- 益气健脾
黄酒-- 温通血脉以助药力;
童便-- 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使: 炙甘草2g-- 调和药性
【功用】 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运用】

1. 辨证要点: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弦涩;
化2. 注意事项:全方药性偏温,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不宜使用;
汤】3.
临证加减: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去桃仁;瘀块留阻,腹痛 甚者,加蒲黄、五灵脂;血寒较甚,小腹冷痛,加肉桂;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6章 理血剂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16章 理血剂

第十六章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的,具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及制止出血等作用,以治疗血分病变的方剂,称为理血剂。

血分病变有血瘀、出血、血虚、血热等方面。

血瘀宜活血化瘀,出血宜止血、血虚宜补血、血热宜营凉血。

其中补血和清营凉血的方剂分别在补益剂和清热剂中叙述,本类主要介绍活血化瘀和止血两个方面。

血分病变,情况非常复杂,治疗时应注意主次,随机应变,做到祛邪不忘扶正,止血不忘祛瘀,避免逐瘀过猛反伤正气,止血过急反致留瘀的弊害。

一、活血祛瘀剂活血祛瘀剂是在活血祛瘀法指导下组成的方剂,具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

治疗上需根据体质强弱,患病新久以及病情轻重缓急来组方遣药。

处方以活血化瘀的药物为主,因为气行则血行,故常配伍理气药为辅;对于久病虚人,又多选择补益气血之品相配。

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温经汤、生化汤、补阳还五汤。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苜4.5克牛膝9克【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兼挟肝气郁滞,症见头痛、胸痛、胁肋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心悸、失眠、易怒等。

舌质暗红,边有瘀斑、唇色及目眶紫黯,脉象涩或弦紧。

【方解】本方由活血祛瘀为主,辅以疏肝、彳亍气、养血之品而成。

方中桃仁、红花、川苜、赤芍、牛膝活血祛瘀,为主药;配柴胡、枳壳、桔梗疏理肝气,以加强活血效果,为辅药;更佐生地、当归养血和血,甘草调和诸药,缓和急迫。

共使活血而无耗血之滤,理气而无伤阴之弊。

【临床运用】凡虫瘀血内阻之病,皆属本汤所主,特别是心痛、胁痛、头痛及伴有失眠,易之症而舌见瘀点瘀斑者,最为适合。

近有用治脑震荡后遗症,眼科前房积血、眼底出血的病症者。

孕妇及无瘀者忌用。

温经汤《金匮要略》【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芍药川苜人参桂枝阿胶(洋化)丹皮生姜甘草各6克制半夏6克麦冬(去心)9克【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症见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逾期不至,或一月再行),小腹冷痛,久不受孕,口唇干燥,五心烦热等症。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理血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理血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理血剂概述1.理血剂的适用范围理血剂主要适用于瘀血或出血病证。

凡是瘀血阻滞,或是血溢脉外,离经妄行者,均可用理血剂治疗。

2.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必须辨清造成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2)逐瘀过猛,或是久用逐瘀之品,均易耗血伤正,因而只能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勿使过剂。

此外,在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辅以养血益气之品,以使祛瘀而不伤正。

(3)止血之剂多有滞血留瘀之弊,故临证用方时多在止血剂中辅以适当的活血祛瘀之品,或选用兼有活血祛瘀作用的止血药,使血止而不留瘀。

至于出血本因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者,治当祛瘀为先,因瘀血不去则出血不止。

(4)活血祛瘀药性多破泄,易于动血、伤胎,故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应慎用或忌用。

(5)对于出血病人,应嘱其卧床静养为宜。

例题解析桃核承气汤与大承气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桃仁、桂枝B.大黄、厚朴C.大黄、桃仁D.芒硝、大黄E.桃仁、芒硝『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桃核承气汤与大承气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大黄和芒硝。

此处常考,建议牢记。

血府逐瘀汤主治证是A.胁下血瘀证B.少腹血瘀证C.脘腹血瘀证D.两胁血瘀证E.胸中血瘀证『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血府逐瘀汤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下列哪项是温经汤的组成药物A.干姜、吴茱萸B.人参、肉桂C.川芎、丹参D.半夏、陈皮E.当归、芍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温经汤组成: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木火刑金而致的咳血证,治疗宜选A.十灰散B.百合固金汤C.养阴清肺汤D.槐花散E.咳血方『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咳血方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理气剂概述1.理气剂的适用范围理气剂主要适用于气滞或气逆病证。

凡是肝气郁滞或脾胃气滞而见脘腹、胸胁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等症;或是肺胃之气上逆不降而见咳喘,呕吐,噫气,呃逆等症者,均可用理气剂治疗。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ppt课件

12
·血 府 逐 瘀 汤·
【主治】 胸中瘀血证。 "胸中血府血瘀 "
瘀血阻于胸中:胸痛日久不愈, 痛如针刺有定处。
瘀血阻滞,清阳不升 :头痛 胸 肝气不舒:急躁易怒 中 郁久化热:内热烦闷或入暮潮热, 瘀 瘀热上扰心神:心悸,失眠 血 累及于胃:呃逆不止
瘀血征象: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 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桃 仁、红 花 地 龙─通经活络
活血化瘀, 助归尾之力
*配伍要点:大量补气药+少量活血通络之品
ppt课件.
22
·补阳还五汤·
【运用】
1、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 的常用方。
* 《名医论方》 2 、辨证要点: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 3、临证加减:
➢偏寒者,加肉桂、巴戟天、熟附子; ➢脾虚者,加党参、白术; ➢痰多者,加半夏、天竺黄; ➢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 ➢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 ➢下肢瘫痪者,加杜仲、牛膝。
内膜异位证、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ppt课件.
10
·理血剂 — 活血·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ppt课件.
11
·血 府 逐 瘀 汤·
【组成】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半) 赤芍(二钱)
牛膝(三钱)
桔梗(一钱半) 柴胡(一钱)
枳壳(二钱)
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ppt课件.
ppt课件.
13
·血 府 逐 瘀 汤·
【病机】 瘀血内阻胸部(主)
红花
气机郁滞(次)
【治法】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一、组成柴胡半两(15克)、瓜蒌根、当归各三钱(各9克)、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二钱(各6克)、大黄酒浸,一两(30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9克)。

二、用法除桃仁外,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歌括复元活血有柴胡,蒌根归草与甲珠;桃仁红花大黄配,跌打损伤正宜服。

四、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五、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六、方解本方证为跌打损伤,瘀血停滞于胁下所致。

血瘀气阻,故痛不可忍。

治当活血祛瘀为主,兼以疏肝行气通络。

方中重用大黄荡涤留瘀败血;柴胡疏肝调气;两药合用,以攻散胁下之瘀滞,共为君药。

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共为臣药。

穿山甲破瘀通络;瓜蒌根既能入血分助诸药而消瘀散结,又能清热润燥,正合血气郁久化热化燥之治,共为佐药。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各药合用,使瘀祛新生,气行络通,则胁痛自平。

故张秉成说:“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

”故方名“复元”。

本方以活血祛瘀为主,行气之药较少,故运用时可酌加行气止痛之品,以加强疗效。

由于本方活血祛瘀止痛之力较大,亦常用于各种外伤,软组织扭伤所致的积瘀疼痛。

七、文献摘录(方论)张秉成:“夫跌打损伤一证,必有血积于两胁间,以肝为藏血之脏,其经行于两胁,故无论何经之伤,治法皆不离于肝。

且跌仆一证,其痛者在腰胁间,尤为明证。

故此方以柴胡之专入肝胆者,宣其气道,行其郁结。

而以酒浸大黄,使其性不致直下,随柴胡之出表入里,以成搜剔之功。

当归能行血中之气,使血各归其经。

甲片可逐络中之瘀,使血各从其散。

血察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花粉清之。

痛盛之时,气脉必急,故以甘草缓之。

桃仁之破瘀,红花之活血。

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矣。

”(《成方便读》)。

理血剂(方剂学)

理血剂(方剂学)

活血祛瘀剂,适用于蓄血及各种瘀血阻滞 病证。代表方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等。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大黄四两(12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 炙,二两(6g)芒硝二两(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 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现代用法:水煎服, 芒硝冲服)。
【方解】
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加桃仁、桂枝而成。方中桃仁苦 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 共为君药。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辛甘 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共 为臣药。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 不助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而不凉遏。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 诸药之峻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之功。
【配伍特点】
活血攻下,相辅相成;寒中寓温,以防凉遏。
【运用】
本方为逐瘀泻热法之基础方,亦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之 代表方。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原方 “先食,温服”,使药力下行。服后“当微利”,使蓄血除,瘀 热清,邪有出路。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再用本方。因本 方为破血下瘀之剂,故孕妇禁用。
复习思考题
何为理血剂?其适应范围有哪些? 作用理血剂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一节活血祛瘀剂
学习目标
01.
掌握: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 生化汤
02.
熟悉:失笑散
病案导入
韩某,女,19岁。每遇经期腹痛,小腹冷痛,经血 色暗夹瘀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
该患者为何证?应如何治疗?

《方剂学》理血剂

《方剂学》理血剂

《方剂学》理血剂失笑散:对于痛经、闭经、冠心病、宫外孕等属瘀血停滞证者疗效颇佳。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组成]桂枝茯苓丹皮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9g)[用法]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3g),不知,加至三丸(现代用法:共为末,炼蜜和丸,每日服3~5g)。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

妇人素有瘕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方解]本方原治妇人素有瘕块,致妊娠胎动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证。

证由瘀阻胞宫所致。

瘀血瘕块,停留于胞宫,冲任失调,胎元不固,则胎动不安;瘀阻胞宫,阻遏经脉,以致血溢脉外,故见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瘀血内阻胞宫,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腹痛拒按等。

治宜活血化瘀,缓消瘕块。

方中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为君药。

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药以化瘀消瘕,用之为臣;丹皮、芍药味苦而微寒,既可活血以散瘀,又能凉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热,芍药并能缓急止痛;茯苓甘淡平,渗湿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健脾益胃,扶助正气,均为佐药。

丸以白蜜,甘缓而润,以缓诸药破泄之力,是以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瘕块之功,使瘀化癥消,诸症皆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既用桂枝以温通血脉,又佐丹皮、芍药以凉血散瘀,寒温并用,则无耗伤阴血之弊。

二为漏下之症,采用行血之法,体现通因通用之法,俾瘕块得消,血行常道,则出血得止。

《妇人良方》以本方更名为夺命丸,用治妇人小产,子死腹中而见“胎上抢心,闷绝致死,冷汗自出,气促喘满者。

”《济阴纲目》将本方改为汤剂,易名为催生汤,用于妇人临产见腹痛、腰痛而胞浆已下时,有催生之功。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瘀血留滞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少腹有癜块,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为辨证要点。

妇女经行不畅、闭经、痛经,以及产后恶露不尽等属瘀阻胞宫者,亦可以本方加减治之。

方剂学笔记之理血剂

方剂学笔记之理血剂

方剂学笔记之理血剂1. 桃核承气汤【方解】君药: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

二者合用,瘀热并治臣药: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不助热佐使: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配伍特点】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

服后“微利”,使蓄血除,瘀热清,而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2. 补阳还五汤【方解】君药:生黄芪(四两)---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臣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配伍特点】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

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3. 血府逐瘀汤【方解】君药: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臣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佐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佐使: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使药:甘草---调和诸药【配伍特点】一为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二是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三为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

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方剂学之理血剂及治风剂

方剂学之理血剂及治风剂
小活络丹:小活络祛风湿寒,化痰活血三者兼,二乌南星乳没龙,寒湿痰瘀痹痛蠲。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风寒湿痹。
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各180g乳香没药各66g
牵正散: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合全蝎,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风中头面经络。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
玉真散: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阴虚风动证。
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板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牡蛎12g麦冬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个鳖甲12g
温经汤: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吴茱萸9g当归6g芍药6g川芎6g人参6g桂枝6g阿胶6g牡丹皮6g生姜6g甘草6g半夏6g麦冬9g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热盛动风证。
羚角片4.5g霜桑叶6g京川贝12g鲜生地15g双钩藤9g滁菊花9g茯神木9g生白芍9g生甘草2.4g淡竹茹15g
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类中风。
怀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杭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4.5g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各等分(9g)
鳖甲煎丸:鳖甲煎丸虐母方,蟅虫鼠妇及蜣螂,蜂窠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缠日久胁下硬,癥消积化保安康。
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

中药方剂学—理血剂

中药方剂学—理血剂
阴血不足,失于濡润:唇口干燥 瘀热或阴虚内热:傍晚发热,手足心热
【病机】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虚、寒、瘀、热) 寒凝血瘀—主;虚、热—次
【治法】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配伍意义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归、芎、芍、丹皮——活血调经,清虚热 阿胶、麦冬——养血滋阴,止血 人参、甘草——补气生血 半夏、生姜——降胃气,通冲任以调经;
· 黄土汤 ·
1、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出血之常 用方。
2、辨证要点:
·大便下血,或崩漏,血色暗淡,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3、类方比较:理中丸-黄土汤
黄土汤-归脾汤
1.具有逐瘀泻热功用的方剂是() A复元活血汤 B血府逐瘀汤 C桃核承气汤 D补阳还五汤 E生化汤 2.桃核承气汤的组成中不含有() A桃仁 B桃核 C大黄 D芒硝 E桂枝 3.血府逐瘀汤主治的病证是() A膈下血瘀证 B少腹血瘀证 C胸中血瘀证 D两胁血瘀证 E头部血瘀证 4.血府逐瘀汤的君药是() A当归、川芎 B川芎、柴胡 C桃仁、红花 D柴胡、枳壳 E生地、赤芍
现代临床应用
使用指征 治疗胸胁部瘀血的常用方,以
胸胸胁胁痛痛有有定处定,外舌,脉舌瘀脉血瘀征血象为证治要点
此外,久病顽证,病在上部,有瘀 血之征者皆可斟酌使用本方。
本方亦为瘀血证的通治方,随证加减可 用于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的瘀血证候。(?)
验案选录 神经衰弱
某男,36岁,教师。近1年来自觉心 悸,失眠,头痛,头晕,胸闷,思维紊 乱,健忘;每因心情不佳,病情加重, 影响工作。经多方治疗,疗效不著。西 医诊为“神经衰弱”。诊得:舌质紫黯 ,边有瘀点,脉弦涩。Fra bibliotek理血剂
为温补之剂,重在温中阳,健脾运,并能 燥湿,长于温脾止泻,止痛,是用治中焦

方剂理血剂.ppt

方剂理血剂.ppt

君 大蓟、小蓟
荷叶、茜草
凉血止血

侧柏叶、白茅根

止 臣 棕榈皮—收涩止 血血
栀子—清热泄火 佐使 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使气火降而
血止,寓釜底抽薪之意 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凉血止血而不留瘀
四生丸 《杨氏家藏方》
吐 血 血分有热
衄血
血色鲜红 血 热
损伤脉络 血不循经
火 热 迫
凉 血

妄 咽干口燥 血热伤阴 妄 止

呃逆日久不止 —瘀热上冲,扰胃动膈阻唇暗或两目暗黑滞舌黯红或瘀斑
瘀血之证
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君 桃仁—活血祛瘀
活 臣 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活血化瘀
血 祛
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
瘀 佐 柴胡—疏肝理气升达清阳
行 气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 枳壳—与桔梗合用,一升一降,

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
营养肌肉 腹满不能食—脾虚失运 潮 热—瘀血久郁化热 肌肤甲错 瘀血内阻,新
血不生,阴血
劳 损 正活 伤血
阴消 血徵
水蛭 破瘀消徵之品, 虻虫 助君药活血通络
攻逐久积之瘀血 臣 干漆
内 停 之 干 血 劳
不能濡润肌肤, 亏
两目黯黑 上荣于目

妇人经闭 瘀阻胞宫, 瘀
不行
脉络不通

祛 瘀 生
舌质紫黯
内新 停

柏叶—苦涩而寒,取其苦
温 降折

逆上之势而又收敛 止血
止 干姜—温中助阳,令阳气
血 振奋
而能摄血
艾叶—温经止血,为治虚 寒性
出血之要药
马通汁—善引血下行而止 血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ppt课件
用可能引起流产。
理血剂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05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Chapter
理血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药理作用机制
理血剂在中医方剂学中主要用于调节血 液运行,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等作 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理血剂主要 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 标、抗炎、抗氧化等机制发挥疗效。
02
03
槐花
侧柏叶
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等 症状。
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吐血、咳血等症状 。
补血药
熟地黄
阿胶
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头晕心悸等症状 。
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状 。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理血剂的概述 • 理血剂的常用药物 • 理血剂的配伍原则 • 理血剂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01
理血剂的概述
Chapter
理血剂的定义
01
理血剂是指以调理血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血行失常或血分有热所 致的病证。
止血药的配伍
总结词
止血药常与收敛药、温里药、补益药等配伍使用,以增强止血效果,同时收敛耗散的阳气、温通经脉、补益气血 。
详细描述
止血药如白及、仙鹤草等常与收敛药如乌梅、五味子等配伍,收敛耗散的阳气,达到止血效果;温里药如附子、 肉桂等可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出血证;补益药如黄芪、党参等可补益气血,适用于出血导致的血虚 证。
、黄连解毒汤等。
理血剂的功效与主治

方剂学-理血剂PPT课件

方剂学-理血剂PPT课件

加黄酒水煎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
38
【功用】
活血祛瘀 疏肝通络
-
39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
40
胁肋瘀肿

痛不可忍

-
41
方解
大黄 --荡涤瘀血,导瘀下行
柴胡 --疏肝行气,引药入经
桃仁 红花--活血祛瘀
穿山甲 --破瘀通络,消肿散结
当归 --补血活血
瓜蒌根 --消瘀散结,清热润燥
1.本方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 常用方。
2.本方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 等咳血属肝火犯肺者。
-
93
小蓟饮子
宋·严用和《济生方》
-
94
组成与用法
生地黄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甘草
藕节
水煎服。
-
95
[功用]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
96
主治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
97
止血·小蓟饮子
臣:当归尾——活血,化瘀而不伤血 佐:桃仁、红花、川芎、赤芍
——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
33
配伍特点
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 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

-
34
临床运用
1.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证治要点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苔白脉缓或细弱无力
2. 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 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黄酒 --温通血脉以助药力
炙甘草 --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童便 --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二两(10g)
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川芎二两(10g)
活血化瘀

丹皮二两(10g)
活血祛瘀,退虚热
当归二两(10g) 佐 养血敛阴
芍药二两(10g)
阿胶二两(10g)
养血止血

麦冬一升(20g)
养阴清热
人参二两(10g)

补气,合当归补气生血, 合麦冬益气养阴
半夏半升(10g)

降逆和胃,使麦冬滋而 不腻,合人参补脾和胃
功用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 瘀阻胞宫,胎动不安证。腹痛拒按,
或漏下不止,血色紫黯。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五灵脂 蒲黄 各等分
当归三钱(10g) 臣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红花二钱(10g)
穿山甲二钱(10g) 破瘀通络 佐
天花粉三钱(10g) 散结消肿,续绝伤
甘草二钱(10g) 使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第十六章 理血剂
概说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或出血病的方剂,统称理血 剂
适应范围
瘀血 出血
活血祛瘀
分 类
止血
注意事项
1.分清标本缓急。 2.止血,需先辨明病因,并防止留瘀。 3.活血易于伤正,失血者及孕妇慎用。
第一节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 自利,甚者谵语烦躁,其人如 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 痛经,脉沉实。
生姜二两(10g) 佐 温中和胃
甘草二两(10g) 使 调和诸药
功用
温经祛瘀,养血止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
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 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 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方解
桂枝15g 桃仁15g 丹皮15g 芍药15g 茯苓15g
君 温通经脉 化瘀消癥
臣 散血行瘀 和血养血
佐 渗湿健脾
白蜜
使 缓和药性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 淡,苔白,脉缓
病机
气虚血瘀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方解 黄芪四两(120g) 君 当归尾二钱(10g) 臣
补气 活血
川芎一钱(5g)
赤芍一钱半(8g) 佐
桃仁一钱(5g)
主治 《金匮要略》:妇人年五十所,并下血数十
日不止,暮即发热,手足烦热,唇口干燥。
病机 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受寒 半产
寒凝 阻滞脉络 血不循经
血滞
而外溢
下血数十 日不止
腹痛,月 经不调
暮即发热, 手足烦热, 唇口干燥
血虚胞宫失养 阴虚生内热
阴血 不足
治法
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方 解
吴茱萸三两(15g) 散寒止痛
助当归活血化瘀
红花一钱(5g)
地龙一钱(5g) 佐 通经活络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 不可忍。
方解
大黄一两(15g) 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 君
桃仁五十个(15g) 活血破瘀
柴胡半两(10g) 臣 疏肝理气,走两胁
功用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 瘀血停滞。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
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 痛。
第二节 止血
十 灰 散《十药神书》
方解
大蓟、小蓟 荷叶、柏叶 茜根、茅根
凉血止血
丹皮
凉血祛瘀
棕榈皮
收涩止血
栀子
清热凉血泻火
大黄
导热下行
功用 凉血止血
主治 血热妄行。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十 灰 散《十药神书》 咳 血 方《丹溪心法》
活血化瘀
桔梗一钱半(10g) 开宣肺气,载药上行 柴胡二钱(10g) 入肝达胁,疏肝解郁 牛膝三钱(15g) 引瘀血下行 枳壳二钱(10g) 宽胸行气 甘草一钱(5g) 调和诸药
功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 头痛,或呃逆,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 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 暗黑,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主治 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 当归八钱(25g) 君 补血 解 川芎三钱(10g) 臣 活血
桃仁十四枚(7g)
活血祛瘀

炮姜五分(3g)
温经散寒
甘草五分(3g) 使 调和诸药
黄酒 童便
佐 温经活血 使 引败血下行
功用 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病机
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
破瘀泄热
方解
大黄四两(20g)
破瘀泄热

桃仁五十个(20g)
活血破瘀
芒硝二两(10g) 臣 泄热软坚破血
桂枝二两(10g) 佐 通经活血,防
硝黄寒凉凝血
甘草二两(10)g 佐使 调药和中
功用
破血下瘀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方解
生地三钱(15g) 赤芍二钱(10g) 当归三钱(15g) 川芎一钱半(10g) 桃仁四钱(20g) 红花三钱(15g)
小蓟饮子《济生方》
主治 病机 治法
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 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等。
下焦瘀热
凉血止血,泻火通淋
方 生地四两(30g) 君 清热凉血养阴 解 小蓟半两(10g) 臣 凉血蒲黄半两(10g)
滑石半两(10g) 竹叶半两(10g) 佐 清热利水通淋 木通半两(10g) 栀子半两(10g) 佐 清泄三焦之火,凉血 当归半两(10g) 佐 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甘草半两(10g) 使 和药调中,止茎中痛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咳 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 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青黛15g 栀子15g 栝蒌仁15g 海粉10g 诃子10g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君
清热泻火凉血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臣 清肺降火,软坚化痰 佐 清热下气,敛肺化痰
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十 灰 散《十药神书》 咳 血 方《丹溪心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