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2019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优质课件(含视频)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 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
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 有这样的人。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三大杯酒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
客居此地
陵人,客此。
译文: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 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 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 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 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 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1)文章开头描写大雪三日之景时, 运用高度写意手法,不从视觉着笔,却从听 觉入手,更能画出大雪的威严。
(2)描写湖中雪景,先以“上下一白” 之“一”字,状其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 而下文“一痕”“一点”“一芥”之“一” 字,则状其历历可数,使人唯觉其小,大与 小形成一组鲜明的对比。
(3)写亭中会友时,反客为主,以客 之喜表现“余”之喜,以客之叹表现“余” 之心声。最后又将客之“痴”同“相公”之 “痴”进行对比,以舟子之“喃喃”不解与 友人同“余”一见如故进行对比,突出知音 难觅。
——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大雪后西湖 空旷、肃杀、冷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 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
(3)“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 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 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 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思考: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研读分析
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此景异在哪里。
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 茫的景象。 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 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 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 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共41张PPT)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 一白。
品析:三个“与”字将天、云、山、 水连成一片,浑然一体,营造出苍茫 的意境。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 量的 形容词加以修饰?有什么特点?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 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 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 写方法。
雪景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自然质朴
不事雕琢
“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 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 日别余也。”
——《西湖梦寻》自序
张岱之痴
痴迷于天人合 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 外的高雅之趣。
尚、个性独立的人!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夜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大雪连续下了三天,湖上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持有一份情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材料:“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望着湖上的影子, 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湖心亭的一点轮廓,与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品析:三个“与”字将天、云、山、 水连成一片,浑然一体,营造出苍茫 的意境。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 量的 形容词加以修饰?有什么特点?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 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 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 写方法。
雪景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自然质朴
不事雕琢
“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 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 日别余也。”
——《西湖梦寻》自序
张岱之痴
痴迷于天人合 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 外的高雅之趣。
尚、个性独立的人!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夜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大雪连续下了三天,湖上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持有一份情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材料:“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望着湖上的影子, 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湖心亭的一点轮廓,与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课文赏析
原文: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舟子说作者“痴”,虽有世俗之感,却是对作者痴
①及:等到。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②舟,子痴:迷船于夫世。俗之外的
③喃喃:小声嘟囔。
④莫:不要。
⑤相公:旧时闲对情士人雅的致尊的称高。度评价,⑥巧更妙:地还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
主旨探究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 粒”,文章末尾还写到舟子,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①作者去湖心亭赏雪,旁若无人,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 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清高 的境界,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高洁。 ②作者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 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 的,“独”字表现了他的孤傲清高。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①喜曰:“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②!” “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了作者的“喜”。但作者并不
①大:很,非常。
②焉得更有此人:说哪自能己还喜有,这反样写的二人客呢“!见意余思大是想喜不”到,还“会湖有中这焉样得的更人。
焉得,哪能。更,有还此。人!”,这一惊叹虽发自于二客,实为作者的
译文:
心声。运用反客为主的手法,足见其用笔之独到。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酒炉
里的酒正在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
的人呢!”
课文赏析
原文: 拉余同饮。余强①饮三大白②而③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④此。
湖 心 亭 看 雪
张 岱
文题解读 “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事件。文 题简洁、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点”“芥”“粒”,
用得巧妙之极,从侧面把雪
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 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
自学指导(6)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 “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 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 心亭看雪”。
7 我的态度是( 余强饮三 )
大白
硬喝下
因为偶逢知己而无限
喜悦
热情好客 充满惊喜
8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痴 )
为什么? (有独自冒寒看雪的雅兴和孤 寂的情怀 )
自学指导(5)
•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 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
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 • 2.这些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是否运用了大
(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消失,只从听觉上表 现冬雪的威严.
3 写“余”去看雪,什么时间去的?
指夜深人静之后, 作者独舟去看雪.
(更定矣)
其总的印象是(
雾凇沆砀, 天
与云,与山) ,与 水,上下一白.
4 写湖心夜景 全景
广漠
特写景物是( 堤粒亭舟人,痕) 点芥
特写
渺小
5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 人) 6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 拉余同) 饮
• 4.作者是怎样写湖心夜景的?
• 5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 )
• 6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 )
• 7 我的态度是(
)
• 8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 )为什么?
1 “看雪”的时间是 ?地点是 ? (崇祯五年十二月 )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2 写雪大的句子是
用得巧妙之极,从侧面把雪
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 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
自学指导(6)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 “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 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 心亭看雪”。
7 我的态度是( 余强饮三 )
大白
硬喝下
因为偶逢知己而无限
喜悦
热情好客 充满惊喜
8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痴 )
为什么? (有独自冒寒看雪的雅兴和孤 寂的情怀 )
自学指导(5)
•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 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
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 • 2.这些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是否运用了大
(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消失,只从听觉上表 现冬雪的威严.
3 写“余”去看雪,什么时间去的?
指夜深人静之后, 作者独舟去看雪.
(更定矣)
其总的印象是(
雾凇沆砀, 天
与云,与山) ,与 水,上下一白.
4 写湖心夜景 全景
广漠
特写景物是( 堤粒亭舟人,痕) 点芥
特写
渺小
5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 人) 6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 拉余同) 饮
• 4.作者是怎样写湖心夜景的?
• 5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 )
• 6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 )
• 7 我的态度是(
)
• 8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 )为什么?
1 “看雪”的时间是 ?地点是 ? (崇祯五年十二月 )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2 写雪大的句子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
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 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 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显露出深沉的故国之 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乐趣,风格特殊。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 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 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 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 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有痴似相公者:更,还。痴似,痴于,痴过。 痴,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 山水、淡泊孤寂的特殊个性。 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花概括课文中心内容。
作者到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 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 点,这正流露羁縻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 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 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 一大特色。
写法探究
请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 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知识链接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 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 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 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 人墨客到此赏景。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一 览无余,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 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 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显露出深沉的故国之 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乐趣,风格特殊。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 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 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 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 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有痴似相公者:更,还。痴似,痴于,痴过。 痴,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 山水、淡泊孤寂的特殊个性。 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花概括课文中心内容。
作者到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 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 点,这正流露羁縻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 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 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 一大特色。
写法探究
请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 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知识链接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 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 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 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 人墨客到此赏景。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一 览无余,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二、品奇景,再悟痴心
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
雪后西湖全景
突出
“大、白”
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特写西湖近景
突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既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寞之感
手法: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 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 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 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 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
白描用于写人,只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 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
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父亲攀 爬月台时的努力,没有过多形容、修饰的语 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细 细品味,却情真意浓。
渲染手法写景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 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 使人如身临其境。
例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 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 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 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
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
冬之痴
湖
心
亭
张 岱
看 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 (共24张PPT)(优质版推荐)
1、我们说张岱“痴”,可舟子却说湖中 人比“相公”更“痴”,这又为何?
明确: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 坐”准备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赏雪;见到 “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最为重 要的是,他们都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时近年关。
2、令“相公”与“湖中人”痴情不已的究 竟是什么?
明确:痴情于自然,痴情于山水,陶然自乐 于真性情中。冰清玉洁、凝练清绝的西湖雪 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故国情怀,这闲 雅之趣与故国之恋在苍渺旷远的西湖天地间 融于一炉。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明确:看到我十分高兴,说:“湖中 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呢?
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明确: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别 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二、疏通句意,体察句子语气。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2《 湖心亭看雪》课件(17张ppt)
(3)“痴”心:“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问姓氏 答籍贯。表现的是作者思恋故国的情感。
课堂小结
课文以清新淡雅之笔,记叙了作者晚上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一幅风韵绰 约、气象雄浑的江南湖山雪景图,寄寓了作 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板书设计
看雪年月、地点和环境
湖 心
西湖雪景
亭
看 雪
亭中会客
人生感慨
记叙 议论 抒情
随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查找资料,分析“痴”的多种含义,并找 出带“痴”的成语,越多越好。
96.忧伤并不是人生绝境坎坷并非无止境,没有谁能剥夺你的欢乐,因为欢乐是心灵结出的果实。欢乐将指引你在人生正确方向里寻找自己的错误,寻找自己人生的正确目标,并执著的走下去。 69.不是每件事都注定会成功,但是每件事都值得一试。 56.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10.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69.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97.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39.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49.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23.要乐观,要积极,多笑,多照镜子。 29.我命由我,不由天! 87.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26.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82.眼中闪烁的泪光,也将化作永不妥协的坚强。 51.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24.大部分人往往对已经失去的机遇捶胸顿足,却对眼前的机遇熟视无睹。 37.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29.我命由我,不由天! 42.小时侯,幸福是很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是很幸福的事! 38.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28.天下绝无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拿破仑一世 52.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 33.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1.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69.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课堂小结
课文以清新淡雅之笔,记叙了作者晚上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一幅风韵绰 约、气象雄浑的江南湖山雪景图,寄寓了作 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板书设计
看雪年月、地点和环境
湖 心
西湖雪景
亭
看 雪
亭中会客
人生感慨
记叙 议论 抒情
随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查找资料,分析“痴”的多种含义,并找 出带“痴”的成语,越多越好。
96.忧伤并不是人生绝境坎坷并非无止境,没有谁能剥夺你的欢乐,因为欢乐是心灵结出的果实。欢乐将指引你在人生正确方向里寻找自己的错误,寻找自己人生的正确目标,并执著的走下去。 69.不是每件事都注定会成功,但是每件事都值得一试。 56.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10.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69.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97.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39.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49.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23.要乐观,要积极,多笑,多照镜子。 29.我命由我,不由天! 87.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26.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82.眼中闪烁的泪光,也将化作永不妥协的坚强。 51.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24.大部分人往往对已经失去的机遇捶胸顿足,却对眼前的机遇熟视无睹。 37.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29.我命由我,不由天! 42.小时侯,幸福是很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是很幸福的事! 38.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28.天下绝无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拿破仑一世 52.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 33.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1.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69.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湖心亭看雪 ppt课件
好课件乐分享
4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好课件乐分享
5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
间天堂”。西湖景区由以下景点构成。
一山(孤山)
两堤(苏堤、白堤)
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
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
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
7、一芥(jiè):
7.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8、焉得更有此人: 8.焉得:哪能。 更,还。
9、客此:
9.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10、及下船: 11、喃喃
10.等到
11.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这里可看作自言自语
好课件乐分享
22
文言词汇
1、一字多义
一
余拏一小船 上下一白
数词,译为“一(叶)” 副词,全
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好课件乐分享
6
西湖孤山
好课件乐分享
7
白堤
好课件乐分享
8
苏堤春晓
好课件乐分享
9
断桥残雪
好课件乐分享
10
好课件乐分享
雷峰夕照
11
平湖秋月
好课件乐分享
12
三潭映月
好课件乐分享
13
双峰插云
好课件乐分享
14
好课件乐分享
——
湖 心 亭 看 张
岱
雪 15
❖ 张岱,年轻时是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好课件乐分享
18
崇祯( Chóng zhēn )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
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余拏(n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2.湖心亭看雪 PPT课件
1、用“去字法”品精美语言: ①古人讲“惜墨如金”,“天与云与山与水”拖沓, “与”字啰嗦,不如“天、云、山、水”简洁,你们 说呢? ②如果把“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2、用“寻句法”、“补白法”品孤傲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中往往蕴含着作
抓关键词是看雪,这是作者计划之中的乐 事,可是未曾想到在湖心亭还能有此奇遇,三人情怀契 合,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这是看雪 事件的延续,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自然要写。
⑤明确: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如作者 一样孤高傲世,不屑与他人相识,因此回答时故意语焉 不详。也可能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不便明言。(君 子之交淡如水,注重精神的沟通,心灵的交融,其它次 要。)
1、教师伴竹笛曲《别样的乡愁》范读,学生听读,尽可 能随着行踪的变化、景物的呈现,想像并进入所营造的 情境之中。 2、学生自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知,注意语音(正确、流畅); 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 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 抒情性)。 3、疏通文意:
介绍相关书籍:张岱《西湖寻梦》、 张京元《湖心亭小记》、余秋雨《西湖梦》 及网站 ,对疑读部分 未解决的问题,课外延伸解答。
作业:用白描的手法写自已的同桌。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叙事 写景
抒情
超凡脱俗 孤芳自赏
①自读:参照脚注、利用工具书、回顾旧知、结合语 境、自我揣摩。
①为什么作者在初更时分驾舟游西湖? ②湖上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何是 “一痕”、“一点”又“一芥”? ③开头说“独往湖心亭”,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 三粒”,是不是矛盾? ④本文题目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2段却详写 湖心亭的奇遇? ⑤“问其姓氏”,“客”却末答姓氏,仅写其籍贯 及来由,这是为什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精品课件
第一段:独往湖心亭看雪
第二段:湖心亭偶遇佳客
3.作者夜晚去看雪,他看到了怎样 的雪景,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雪 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这是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 ”是形容湖面上雪花水气混濛不分,茫宕一 片之态。 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 云雾的上下混沌融和为一体,做到动静结合 ;然后,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 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生动地表 现了出来。这是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 (全景——大)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曲院风荷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 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 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三潭映月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时,皓月 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 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 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 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 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 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她的 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 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 干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第二段:湖心亭偶遇佳客
3.作者夜晚去看雪,他看到了怎样 的雪景,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雪 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这是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 ”是形容湖面上雪花水气混濛不分,茫宕一 片之态。 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 云雾的上下混沌融和为一体,做到动静结合 ;然后,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 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生动地表 现了出来。这是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 (全景——大)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曲院风荷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 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 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三潭映月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时,皓月 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 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 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 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 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 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她的 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 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 干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1张PPT)品质课件PPT
1、一字多义
余挐一小船
数词
一 上下一白
副词,全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数词
是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这 判断动词,表判断
是日更定
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更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还
2、词类活用
客此
客居 (名词作动词)
三、重点语句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拓展提升】
张岱: 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
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 朝,他入山隐居、著书。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
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 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 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 歌。
张岱巧遇金陵客,他也和金陵客 一样满心欢喜吗?
•【咬文嚼字赏“痴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写作手法:
文字简练朴素,不 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 就是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 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 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 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 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新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优质教学课件
自主学习
1.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四)文言句式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省略句,正常语句应为(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于)此。
(2)更有痴似相公者。 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3)拉余同饮。 省略句,(他们) 拉余同饮。
重点探究
1.本文是如何将写景、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的?
当堂检测
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作者对“痴”
字的赞赏,体现了作者遇到知音的喜悦之情, 同时也侧面烘托了作者痴迷于世俗之外、痴 醉于山水之乐以及孤芳自赏的高雅情操!
拓展延伸
湖心亭柱铭赏析
湖心亭柱铭 郑烨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作者 的视点由上而下,仅用“一白”轻轻一点,便突出了四种景物浑然一体的 特点!
重点探究
3.品味作者是怎样写景的?有什么特点?
(1)A.全景总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此句是 从总体的角度描写了一幅湖心亭全远景暮雪图,突出了空旷、纯净、 沉寂之感。
B.近景特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突出了天地之苍茫无垠,目之所及之景的 渺小。
重点探究
(2)特点:一是情景交融,既有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孤独落寂之 感。二是妙用白描手法,生动再现湖心亭雪景。三是置换量词精准 传神,突出雪中人物的渺小,颇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之感。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切实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熟读文章,掌握本文白描的写法。 3.整体感悟,细心品读,鉴赏本文的审美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注释: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小声地不断念叨。
译文: 等到下了船,船夫不断地小声念叨说:“别说您
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1. 赏析“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答案】点明时间和地点。文章写于明朝灭亡之 后,但用的仍是明朝的纪年,说明在作者的心中 明朝始终没有灭亡,故国之情仍在。
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景物描写
导思1.作者选取了
哪些有特色的景物? 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关键词: 痴
怀念故国
导思2:“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 一句有何深层含义?
来描绘? 雪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湖心亭看雪》课文朗读。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
初文学家。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
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有《琅
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 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 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 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 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义 1.是:是日(这 代词) 判断动词) 是金陵人(表判断
2.更:更定矣(gēng,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量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gèng,还 副词) 3.白:上下一白(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4.一:上下一白(全 副词) 余拏一小舟(一只 数词)
(三)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金陵人
点拨:用“是”做判断动词,表判断。
2.省略句 见余大喜
点拨:省略主语“他们”,指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人。
3.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 点拨:倒装句,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中正常语序应 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五)名句积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
重点品析第2段
2.大雪过后的寒冷夜晚,作者为什么独自一人去赏雪,他当
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答案】一个“独”字,写出了作者有着遗世独立的高洁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
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
原文: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注释: 是日:这一天。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定:止,停。
拏(ná):携,带。
毳衣:细毛皮衣。毳(cuì),细毛。
原文:
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 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 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 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原文: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注释: 焉:怎么,疑问代词。
更: 还。 大白:大酒杯。 强:尽力。 金陵:地名,即今江苏南京。 客:这里是“客居”的意思。
译文: 到了湖心亭,(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
对而坐,一个童仆在煮酒,炉中酒正沸腾着。(两个 人)看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 人?”于是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就 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是金陵人, 客居此地。
到了一次解放。
《陶庵梦忆》简介
《陶庵梦忆》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著名的一部。其 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
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
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 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 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 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12 湖心亭看雪
游 记 散 文
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 绣出西湖三四峰”。在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 去湖心亭看雪。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重点) 3. 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难点) 4. 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翻译课文
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鸟声俱绝。
注释:
崇祯五年:即 1632 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 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
雾凇 : 雾气和水汽。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 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
舟一芥:船如同小草一般。芥(jiè),小草。
译文: 这天晚上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
小品文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的文体并无定制,尺牍、
日记、游记、序跋等均可包含,其特点有三:一是通常
篇幅不长;二是结构松散随意;三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 趣。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明代。 晚明小品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 ,它的核心为“ 性 灵”,与唐宋古文的核心“道统”恰好相对,使散文得
一 读一读字音
hàng 沆 gēng 更定
dàng 砀
zhān 铺毡
nán 喃喃 qiǎng 强饮
gèng 更有此人
二
写一写字形
chóng zhēn( 崇祯 )
雾sōng( 凇 )
cuì( 毳 )衣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义:我;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代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今义:跟“黑”相对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