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之《亲尝汤药》教学设计
二十四孝之《亲尝汤药》教学设计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教学内容7 亲尝汤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亲尝汤药》诗文,达到熟读成诵。
会记诵诗歌。
2、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顺父母。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从小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孝顺长辈。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感恩教育并落实到行动中课前准备收集《亲尝汤药》故事原文插图与视频动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情境激趣原文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翻译汉代第三个皇帝是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为代王。
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
他即帝位后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闻天下。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哪怕是当了皇帝的汉文帝对母亲细心照顾,对母亲要喝的汤药要亲自尝试,放心后才给母亲喝,可以看出可以看出汉文帝的一片孝心。
天之大,孝为先。
总为自己学习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应酬多找借口,事情再多总多不过皇帝刘恒吧?皇帝随从何其多,批阅奏章千百万,还要亲侍母亲,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文帝之孝道不愧为中华民族学习之楷模,流芳百世!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1、师配乐范读、领读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3、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打算?2、再次齐颂记诵诗歌。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板书设计5、亲尝汤药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教学反思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
二十四孝故事之《亲尝汤药》阅读
【导语】“百善孝为先”孝敬⽗母、长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恪守的传统美德之⼀。
古时"孝道"的也应该值得学习,今天就给⼤家分享下⼆⼗四孝故事之《亲尝汤药》,欢迎阅读! 亲尝汤药 前汉⽂帝,名恒,⾼祖第三⼦,初封代王。
⽣母薄太后,帝奉养⽆怠。
母常病,三年,帝⽬不交睫,⾐不解带,汤药⾮⼝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译⽂ 汉⽂帝刘恒,汉⾼祖第三⼦,为薄太后所⽣。
⾼后⼋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不交睫,⾐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尝过后才放⼼让母亲服⽤。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故事翻译 《亲尝汤药》是⼀个讲述的汉代⽂帝孝⾏的故事,这是《⼆⼗四孝》中的第⼆则故事。
前汉⽂帝,名恒,⾼祖第四⼦,初封代王。
⽣母薄太后,帝奉养⽆怠。
母长病,三年,帝⽬不交睫,⾐不解带,汤药⾮⼝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四⼉⼦刘恒,即后来的汉⽂帝是⼀个有名的⼤孝⼦。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为母亲煎药汤,并且⽇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会⼉。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总先尝⼀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为流传。
⼈们都称赞他是⼀个仁孝之⼦。
有诗颂⽈︰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亥⽇,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
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帝。
后⼈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四孝之⼀。
二十四孝教学文档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
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
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
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
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
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
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
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
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
”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
有诗颂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
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
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
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
愿意替父受刑。
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
二十四孝顺故事教案
二十四孝顺故事授课设计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三逐字逐句解说句意,边解说边指导学生背诵。
.孝感人天虞舜,瞽瞍(ɡǔsǒu)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这样。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人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维修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过后舜绝不嫉恨,仍对父亲恭敬,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人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作,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闻舜特别孝顺,有办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察看和考验,选定舜做他。
四加强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反应检查。
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三逐字逐句解说句意,边解说边指导学生背诵。
. 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闪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亲母亲,尽拣美味供奉双亲, 70 岁尚不言老,常衣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儿童子般捉弄,以博父亲母亲畅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儿童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张口笑,喜色满庭闹。
四加强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反应检查。
二十四孝顺故事 3授课目标1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畅达水畅。
2初步理解其含义。
3做到熟而成诵。
授课重难点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授课过程一讲话导入,学习故事内容: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三逐字逐句解说句意,边解说边指导学生背诵。
鹿乳奉亲周郯(t án)子,性至孝。
父亲母亲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二十四孝之二亲尝汤药
十七、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
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 有诗为颂,诗曰:
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
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 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诗曰:
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 十有余。有诗为颂,诗曰:
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十六、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
医曰:“欲知愈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 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诗曰:
十四、搤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惟知有 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 颂,诗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诗曰: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教案反思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教案反思
新授明理
1. 读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释义: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2. 故事链接:《二十四孝•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四儿子,他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完,自己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就是晚上也守护在母亲的床前,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文帝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仁政和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文帝贵为天子,他侍奉母亲能做到如此尽心尽力,可以说,他为天下人做出了榜样。
所以形成了“文景之治”的辉煌盛世。
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反复朗读以及对经文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我们应该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并让学生回想: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半夜不晓得要起来看我们几次,看我们有没有踢被子,摸摸看我们的额头,看我们有没有发烧,所以我们要感念父母的照顾之恩。
最后通过小话剧的表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长大后也要好好的照顾父母。
德育小故事《亲尝汤药》文字
德育小故事《亲尝汤药》文字亲尝汤药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译文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故事翻译《亲尝汤药》是一个讲述的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长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己亥日,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
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徐弟子规教案6
活动名称:《弟子规》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活动目标:1.学习关于孝顺父母应该做到的一些事情。
3.培养小朋友关心照顾他人的能力,用心体会别人所需。
活动准备:动画视频活动过程:一、观看动画视频1.组织小朋友观看动画视频“亲尝汤药”2.幼儿讨论,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大哥哥的妈妈病了,他帮妈妈煎煮好汤药后,自己先用舌头尝是否药太凉或太热?这样妈妈不会烫到,让妈妈病情很快好转。
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半夜要起来看我们几次,看我们有没有踢被子,摸摸看我们的额头,看我们有没有发烧,所以我们要感念父母的照顾之恩。
二、学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1.教师念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2.教幼儿念,教师纠正幼儿发音,让幼儿能连贯的朗读出来。
三、理解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1.教师提问:谁能知道刚才我们读的四句话是什么意思?2.幼儿根据学念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
3.教师解释这四句话的含义: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古人熬制中药,在给父母服用之前都会先尝一下,看看温度凉热是否适宜。
昼夜侍奉在父母的床前,这是一种孝心的流露。
4.幼儿理解四句话的含义。
5.教师小结:当我们生病时,父母付出的心血是世上少有的。
如今父母生病了,最需要我们在身边陪伴照顾,所以只要我们真正生起对父母的报恩之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四、游戏:情景表演“爸爸妈妈我爱你”1.讲解游戏内容及玩法2.分组表演照顾生病的爸爸妈妈五、教师小结父母有病痛的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要学习古人“昼夜侍、不离床”的精神,尽心尽力的去服侍他们,让他们感到我们做子女的这一片孝心。
小学语文《亲有疾药先尝》教学设计
《亲有疾药先尝》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弟子规》的常识,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入则孝部分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及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孝行。
2.通过故事,小组的讨论活动及图片展示,初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情景体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信心。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感恩之情。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熟读理解“亲有疾……不离床”这句话,感受并理解古人的孝心,孝行。
(二)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以多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关心,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欣赏完好听的《弟子规》歌曲。
我们再次走进弟子规课堂。
孩子们坐好。
2.同学们表现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入则孝》里的:板书,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PPT)3.读一读这几个字。
谁想来读读。
指名读,女生读一读,男生读一读,小组读一读,齐读。
(二)理解含义(明理):1.粗知大意(1)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引导纠正)①生:爸爸妈妈有病,我们要尝尝药。
师:尝,在这里表示舔一舔。
(PPT:图片)教学资料:因从前治病下药都是煎煮的汤剂(PPT),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
父母有疾病的时候,做儿女的应该先尝尝看这个药会不会太烫,不会太烫才端给父母喝。
所以古人对父母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并为父母准备送服药物的温水。
②“侍奉”,就是“照顾”的意思。
怎么样就是照顾呢?平时你是怎么样侍奉父母的?③“昼夜”(PPT:图片),这就是昼夜,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吗?④“不离床”(PPT:图片),陪伴在父母身边,就是不离床。
24孝故事教学计划
二十四孝故事教学计划四年级下册中心小学24孝故事教学计划一、背景材料“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
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正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
二、教材分析1、孝感动天2、戏彩娱亲3、鹿乳奉亲4、百里负米5、啮指痛心6、芦衣顺母7、亲尝汤药8、拾葚异器9、埋儿奉母 10、卖身葬父 11、刻木事亲 12、涌泉跃鲤13、怀橘遗亲 14、扇枕温衾 15、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17、哭竹生笋 18、卧冰求鲤 19、扼虎救父 20、恣蚊饱血21、尝粪忧心 22、乳姑不怠 23、涤亲溺器 24、弃官寻母)三、教学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4孝”,人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今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四、讨论思考“孝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起消极作用)二十四孝走过六百余年中国孝文化怎传承(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全国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拓展教案:汉文帝尝汤
24 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 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 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 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 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 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1. 孝感动天
教学反思:
8/8
教案
年级
三年级
期次
1
讲次
1
课程
国学课堂
教师
单元
1
名称
汉文帝尝汤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书写 4 个生字,可以正确书写 4 个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学会复述今天所学的故事。
3、让孩子们懂得孝敬父母,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通过学习文章,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jiān yàoě r cāo
rén
fán
侍奉 煎 药饵 操劳 仁义 繁荣
奉行:遵照实行。
侍奉:1、对长辈伺候奉养。2、侍候,服侍。3、谓虔诚地致力于。4、谓信仰。
通宵达旦:整整一天,从天黑到天亮
繁荣:草木茂盛,也指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
5、巩固总结 (1)总结文章,感悟升华 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母亲卧病三年,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他的仁义和孝 顺感动天下,开创“文景之治”。 (2)汉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文帝是一个十分孝顺、仁义,并且治国有方的人。 6、拓展提升 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故事出自哪里嘛? 【二十四孝的故事】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二十四孝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二十四孝教案名称:二十四孝传统文化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故事,培养幼儿的道德感和礼仪意识;2.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幼儿园阳光课堂的建设。
教学准备:1. 二十四孝故事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2. 提供有关二十四孝的书籍和少儿读物;3. 提供有关珍爱生命、讲道德、尊敬父母等教育课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入环节1. 用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引导幼儿回顾和复述“珍爱生命、讲道德、尊敬父母”等教育内容;2. 介绍中国文化中的“二十四孝”故事;3. 以“孝”为主题,引起幼儿对家庭、长辈的关注与重视。
第二节:教学主体1. 告诉孩子什么是“二十四孝”,并逐个讲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2. 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对“二十四孝”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3. 课堂互动:老师提出问题或假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组表演20多个“二十四孝”故事,鼓励幼儿在演绎过程中对故事内容和情节有更深入的思考。
第三节:课后延伸1. 建议和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与“二十四孝”相关的书籍和少儿读物,并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2.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身边的长辈,特别是要尊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一辈的人们;3. 引导幼儿认识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来自于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尊重。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中国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并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提高了幼儿的情感素质和认知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和家长对传统文化和孝道文化的认同。
幼儿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戏剧、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激发了合作精神。
通过团队协作,配合默契,学生之间的友谊得到了更好的加深与沉淀。
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班级氛围更加和谐,幼儿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升。
二十四孝古人贤快板书
二十四孝古人贤,几千年来今还传。
道德典范人尊敬,听我从头对您言。
《孝感天地》颂虞舜,以德报怨成美谈。
尧帝选贤将位让,蛾皇女英嫁圣贤。
侍亲尽孝起五更,舜居帝位尚耕田,感动上苍象代耕,乌鸦啄草敬圣贤。
《亲尝汤药》汉文帝,父皇过早鹤仙西,母后悲伤病在床,文帝废寝废食饥。
亲自煎药先尝味,昼夜侍奉将母医,重德治国兴礼仪,天佑文景盛世起。
《齿指痛心》歌曾参,孝顺母亲最诚慎;山中砍柴忽心痛,惊知娘亲急召身。
飞步赶回跪安宁,母咬手指连儿心,唤儿归家奉客宾,后世儒家尊“宗圣”。
《芦衣顺母》闵子骞,父娶继母生俩男,继母心偏芦充棉,闵损受虐无怨言。
鞭抽衣破芦花现父怒休妻闵子拦,母去必将孤三子,留她只我一身寒。
《百里负米》子路君,果敢性直最孝顺,早年家贫菜充饥,游历四方念双亲。
携米万盅走百里,回家奉养父母亲,双膝跪地表歉意,天下称孝扬美名。
《鹿乳奉亲》是剡子父母年高患眼疾,需吃鹿乳来疗医,他披鹿皮进山去。
装扮鹿仔入群内,取得鹿乳尽孝义;感动猎人称之奇,倾奉鹿乳护送归。
《戏彩娱亲》菜子老,年过古稀亦尽孝,为求双亲愉悦乐,常着彩衣扮童少。
戏耍手摇拨浪鼓,堂上送食滑一跤;恐老伤心顺撒娇,引逗父母哈哈笑。
《卖身葬父》是董永,家境贫寒孝道深,卖身送终行孝尽,槐荫树下遇仙人。
感其孝顺人忠厚,仙女与他配为婚,月织三百匹缎锦,赎得董永自由身。
《刻木事亲》是丁兰,纪念父母恩如山,雕刻木像来供奉,早晚焚香奉茶饭;进出请教常问安,犹如父母活跟前。
妻烦针戳指流血,丁兰休妻怒冲天。
《行佣供母》孝江莘,伺奉寡母甘为佣,帮人为仆受饥寒,保得老母衣食丰。
战乱背母去避难,几经杀祸因孝遁;贤良方正封“孝廉”,“五官中郎将” 赐身。
《怀橘遗亲》唱陆绩,六岁随父舅家去,袖中藏橘遗落地,引得一阵哄笑起。
母亲爱好吃橘子,带回两枚尝尝味,年幼奉母孝出奇,《太玄》《易经》他注齐。
《埋儿奉母》名郭巨,父逝独孝养母亲,家贫如洗穷潦困,生下婴儿分身心;母死不能再复活,子可再有还能生,夫妇商挖埋儿坑,不料掘出天赐金。
弟子规13亲有疾药先尝教案
弟子规教案第期第 14 课时日期:校稿人:高颖签到学生数:教学课题:入则孝教学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教学目的:教育孩子要耐心细仔地关心病中的父母。
教学重点:亲有疾药先尝教学难点:昼夜侍不离床教学方法:引导、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学道具:图片一、组织教学(见上课流程):见附录二、复习检查:1.分享上节课布置的《弟子规》行为实践作业完成情况;2.抽背《弟子规》(背的好的可获‘读经奖’)三、新课进行: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讲《弟子规》的“入则孝篇”,也就是如何孝敬父母。
2)引入:同学们,请想想自己最近一次生病的情况,自己生的是什么病(学生回答),是谁照顾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是怎么照顾我们的(带我们去医院,为我们准备好药和水等)。
再请同学们想想爸爸妈妈生病时自己是怎样照顾父母的(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颂词“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就是告诉我们怎样照顾父母的。
3)出示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4)读偈颂:(1)范读;(2)仿读(教读);(3)品读。
5)讲偈颂:颂词讲解:“亲有疾药先尝”:当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
在古代,药一般都是中药煎汤。
如果端药给父母喝,孝顺的子女会先尝一尝,看药的温度是否合适,会不会太烫、太凉,或者有没有毒性反应。
各方面详细观察之后,再给父母服用。
“昼夜侍不离床”:父母生病时,子女还要白天夜晚侍候在父母的床边。
为什么要做到这样?如果不陪在父母的床边,半夜如果父母有什么需求,则不能即时听到,也没办法帮助父母。
生活引申:“亲有疾药先尝”:当今父母一般都是吃西药,小朋友是否还需要再给父母吃药之前先尝一片呢?答案是不需要!那小朋友该怎么做呢?1、需要查看父母要吃的药是否过了有效期;(老师可以教小朋友认识药盒上的有效期;可以拿几个药盒,让小朋友挑选哪些是在有效期内的,哪些是过期不能吃的)2、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确定父母所需药的剂量;3、帮父母准备一杯温开水;(老师可以咨询小朋友是否可以使用饮料、牛奶、可乐、凉水、热水等吃药)。
《亲尝汤药》教学设计
《亲尝汤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讲《亲尝汤药》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1.古文《亲尝汤药》及对照的现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刘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
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刘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尝汤药》的故事。
(板书:亲尝汤药)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1.教师出示古文《亲尝汤药》: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
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4.全班齐读。
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三、学讲故事《亲尝汤药》: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
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
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 .。
二十四孝顺故事教案
四 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 反馈检查。
二十四孝顺故事3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
2初步理解其含义。
3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故事内容:
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
三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U)劳
四 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 反馈检查。
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
三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单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 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父查知故,欲出 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理解 背诵记忆。
五 反馈检查。
二十四孝顺故事6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
2初步理解其含义。
3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故事:
三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 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 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二十四孝顺故事教案
二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
三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gUs辿)之子。性至孝。父顽,
二十四孝故事之《亲尝汤药》阅读
【导语】“百善孝为先”孝敬⽗母、长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恪守的传统美德之⼀。
古时"孝道"的也应该值得学习,今天⽆忧考就给⼤家分享下⼆⼗四孝故事之《亲尝汤药》,欢迎阅读! 亲尝汤药 前汉⽂帝,名恒,⾼祖第三⼦,初封代王。
⽣母薄太后,帝奉养⽆怠。
母常病,三年,帝⽬不交睫,⾐不解带,汤药⾮⼝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译⽂ 汉⽂帝刘恒,汉⾼祖第三⼦,为薄太后所⽣。
⾼后⼋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不交睫,⾐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尝过后才放⼼让母亲服⽤。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故事翻译 《亲尝汤药》是⼀个讲述的汉代⽂帝孝⾏的故事,这是《⼆⼗四孝》中的第⼆则故事。
前汉⽂帝,名恒,⾼祖第四⼦,初封代王。
⽣母薄太后,帝奉养⽆怠。
母长病,三年,帝⽬不交睫,⾐不解带,汤药⾮⼝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四⼉⼦刘恒,即后来的汉⽂帝是⼀个有名的⼤孝⼦。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为母亲煎药汤,并且⽇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会⼉。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总先尝⼀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为流传。
⼈们都称赞他是⼀个仁孝之⼦。
有诗颂⽈︰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亥⽇,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
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帝。
后⼈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四孝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教学
内容
7 亲尝汤药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亲尝汤药》诗文,达到熟读成诵。
会记诵诗歌。
2、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顺父母。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从小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孝顺长辈。
教学重
难点
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感恩教育并落实到行动中
课前
准备
收集《亲尝汤药》故事原文插图与视频动画。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情境激趣
原文
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
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
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翻译
汉代第三个皇帝是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为代王。
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
他即帝位后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闻天下。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哪怕是当了皇帝的汉文帝对母亲细心照顾,对母亲要喝的汤药要亲自尝试,放心后才给母亲喝,可以看出可以看出汉文帝的一片孝心。
天之大,孝为先。
总为自己学习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应酬多找借口,事情再多总多不过皇帝刘恒吧?皇帝随从何其多,批阅奏章千百万,还要亲侍母亲,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文帝之孝道不愧为中华民族学习之楷模,流芳百世!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3、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打算?
2、再次齐颂记诵诗歌。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板书设计
5、亲尝汤药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教学反思
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