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在我国,财务造假普遍存在,财务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描述(一)基本情况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1,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
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589800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科龙主要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
公司有关高管情况为: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
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10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20447。
5755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5。
6亿元人民币,2002年4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为20。
64%,到2004年10月增至26.4%。
2001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
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
2002年4月18日,股权转让完成.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2004年度报表的审计,2002年和2004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5年11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
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
(二)舞弊手法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他先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
审计工作中的财务造假与舞弊风险防范
审计工作中的财务造假与舞弊风险防范在现代商业运作环境中,财务造假和舞弊风险是企业面临的常见挑战。
作为负责监督和评估财务状况的重要职能部门,审计机构在防范和揭示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审计工作中的财务造假与舞弊风险,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现象的原因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通过虚构账目、夸大资产价值、掩盖负债、虚报收入或缩减费用等手段,故意误导所有相关方的财务活动。
造假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股价、吸引投资、获得更多的融资和贷款等经济利益,可能会选择通过财务造假来美化企业财务状况。
2. 组织文化和道德风险企业内部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员工放松对财务管理的态度,降低对财务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尊重,从而增加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3.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是财务造假产生的关键原因之一。
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和内部控制措施将容易造成财务漏洞,给财务造假提供了条件。
二、审计机构在财务造假防范中的角色审计机构在财务造假防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能够检查和评估财务数据和账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揭示潜在的财务决策和操作中的问题。
1. 财务数据的验证与真实性确认审计机构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审计程序,如确认账目准确性、核对原始凭证、与第三方核实等来验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这些程序可以帮助揭示财务造假过程中的潜在错误或欺诈行为。
2. 内部控制的评估与改善建议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建议可以揭示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以及风险防范的不足之处。
审计机构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减少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3. 违规行为的发现与报告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企业的违规行为、舞弊嫌疑等问题,应及时向企业管理层和相关监管机构报告,并配合企业解决问题或开展进一步的调查。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其防范措施-以华晨集团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其防范措施-以华晨集团为例1财务舞弊概的内涵在我国2006年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中,舞弊被定义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者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同时借鉴袁晓勇在《企业舞弊防范与对策》中对财务舞弊的解释,认为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集团或个人故意利用欺骗手段和违法、违规行为,来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由于财务舞弊具有隐藏性和危害性,其行为会使其他人的利益受损,危害经济和社会的健康稳定的同时,不易被人察觉,它的发现具有延后性。
2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段财务舞弊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2.1篡改收入确认时间,将非营业收入转变为营业收入上市公司通过篡改收入确认时间,将非营业化收入转为营业化收入,从而虚增收入,使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很好,从而误导投资者,使投资者相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达到轻松融资的目的,同时减轻退市的压力。
比如昆明机床存在将2014年实际履行合同取得的3笔收入调整确认至2015年度的情况。
公司2013年跨期确认收入56笔,共计7626.81万元;2014年跨期确认收入59笔,共计4122.96万元;2015年跨期确认收入107笔,共计1.41亿元。
2.2滥用会计政策,运用会计估计差错进行舞弊随着会计政策的变化,会计人员利用会计估计的地方有很多,如壞账;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与净残值;存货遭受损毁、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有损失等。
而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这完全是会计人员的主观想法。
会计估计已成为他们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不管是由于融资动机还是由于规避退市、平滑利润动机。
2.3虚构销售上市公司为了粉饰报表,以达到掩盖业绩不良或者融资的需求,虚构销售是常用手段。
利润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而销售又是利润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上市公司会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的方式以增加当期销售收入,虚增利润。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防范措施会计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防范措施会计论文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防范措施会计论文摘要:财务造假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出现会计诚信危机,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和损失。
为了治理财务造假,就得探明其原因,看清其手段,本文在分析财务造假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就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并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财务造假;造假手段;防范措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就会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致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成为失真的会计信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我国股票经过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的剖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
对于上市公司来言,财务造假是指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以及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
可以说,财务造假在世界各国屡见不鲜,美国的安然事件让全世界人震惊,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也出现了琼民源、PT红光、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绩优股神话的破灭。
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财务造假的有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
财务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他们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进行,使得注册会计师难以识别。
第二,会计数据是进行造假的客体。
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第三,财务造假通常是企业连续几年的行为。
造假行为是有计划的行为,很难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一)与资产有关的财务造假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当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少于其账面价值。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社会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利益的诱惑,一些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存在造假的现象。
财务造假会严重损害上市公司的声誉和利益,对股东、投资者和整个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财务造假的原因和表现入手,探讨上市公司如何防范财务造假,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财务造假的原因1. 利益诱惑上市公司是为了融资和筹集资金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虚假地提高自己的业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获取更多的资金。
这种利益诱惑往往导致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
2. 绩效考核压力上市公司高管和管理层的薪酬往往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一些高管和管理层为了达到公司制定的业绩目标,或者获取更高的奖金和薪酬,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虚报公司的业绩或者隐瞒公司的损失,以此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3.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公司内部的欺诈行为。
当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时,公司内部的风险和机会都会被放大,为财务造假行为提供了机会。
1. 财务报表误导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陈述,以及依赖于不当的会计估计或假设,导致报表误导。
2. 虚报收入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业绩,会采取虚构交易和虚假交易,夸大公司的收入规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这种行为属于虚报收入。
3. 虚报利润为了达到利润增长的目标,一些上市公司会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夸大公司的利润规模。
4. 资产负债表不实一些上市公司会隐瞒公司的债务和负债,或者虚构资产,使得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真实,严重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应建立起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报告制度健全、透明。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摘要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会计信息真实性饱受困扰。
不少知名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曝光,也让我们意识到财务舞弊手段的多样性,其危害也在进一步加深。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破坏证券市场秩序,影响证券市场的成熟发展,扭曲了资本市场向市场化的进一步迈进,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严惩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治理造假之举已迫在眉睫。
国内外专家对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等已有相关研究,本文在总结舞弊动因的条件下,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同业务过程入手,研究归纳上市公司可能容易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和表现特征,基于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处罚公告,对现阶段的舞弊手段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最后,从企业人员、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外部审计监督四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手段防范对策A Research on financial fraud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isted companiesAbstract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rea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s authenticity.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inancial fraud after another, troubled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exposure of many well-known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problem let us realize that the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and the harm being further deepened.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behavior not only blows to investor confidence, but also destroys the order of securities market.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unish,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financial fraud.Based on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do som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different business cycles of a company’s business activities,and reveals different financial fraud methods that listed companies would take and the signs that their fraudactivities display.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frau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based on punishment announcement of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on listed companies.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relate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from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s well as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audit.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fraud mean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raud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步入21 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其治理
法人以 个人名 义设立账 卖证券行为 户买
圈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 1 年 l 01 1月号上( 总第 4 8期) 2
劳豫 f 磁
I 锈 。 §
之前, 而披露的信息是被扭曲之后“ 真实” 性违规中占 1.2 3 %,而关于非重大 事项 4 “ 谋划” 活动。如 果说财务报表舞弊是“ 真 8 .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 65 8 上市公司信 息违规 披露则是“ 虚假 ( 不及时 、 不完整 、 项信息遗漏是其主要手段表现。 不真实) 地反映真实的经济业务” 这样划 。
见的一种舞弊行为, 会计信息遗漏是披露 认收入和虚构 收入) 占到主导地位 , 占虚 关联方信息披露要求 , 提高披露水平。
舞弊 的主 要 表 现 。 因可 能在 于 违 反及 时 增利润手段中的 8 %强, 原 0 明显高于通过少
( ) 财务报告舞弊中, 三 在 与虚增净资
性和真实性很容易被查处, 并受 到相应处 计成本、 费用的方式。 同时 , 在虚增收入手 产相比, 对虚增 利润上市公 司表现 出了明
舞 弊 使 美 国 各 类 组 织 每 年 损 失 超 过 员 。 国内关于舞弊 问题 的研 究大 多是从 4 0 0亿美元 , ,0 平均每家公司每年损 失 占
二、 会计舞弊类型及手段分析
本文将企业 中除实物资产 盗用 之外
并提 出相应的 的会计信 息舞弊通称为会计舞弊 , 进一步 到其报告总收入的 6 %左右。随着 国内资 宏观的舞弊成因研究出发 , 或者运用 统计分析的方法就某 划分 为会 计信息违规披露和财务报 告舞 本市场 的发展,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 问题也 治理对策: 方面 的会计舞弊 问题进行探讨 。黄世 弊。 并定义, 所谓会计信息违规披露, 是指 逐渐 凸显 。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主要类型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根源分析与审计对策
目前 , 市 公 司 会 计 造 假 现 象 普 遍 , 形 上 且 式 花 样 不 断 翻 新 。 统 计 ,0 1年 因 违 规 而 被 据 20 证 监 会 查 处 或 被 沪 探 证 交 所 公 开谴 责 和 批 评 的 上 市 公 司 已 达 l o余 家 , 而 这 些 违 规 行 为 0 绝 大 多 数 与 会 计造 假 有 关 。 上 市 公 司 会 计 造 假 的 根 源 分 析 上 市 公 司 会 计 造 假 屡 禁 不 止 的 主 要 原 因 在 于 公 司 内 部 治 理 结 构 和 外 部 造 假 制 约 监 督 机 制 存 在 缺 陷 ,这 已 经 严 重 制 约 了 我 国 上 市
环境 。
程 。因 此 如 何 从 L市 公 司 审 计 人 手 , 低 注 册 降 会计 师 审 计 风 险 ,保 证 上 市公 司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 定 相 应 的 对 策 已 是 迫切 需 要 制 . 二 、 市 公 司 会 计 造 假 的审 计 对 策 上 1 在 、 公 r 会 汁 帅 ‘ 务 所 之 间 建 j } 监 斜 制 约 L , 确 保 注 册 金 汁 帅 审 讣 的 独 制
维普资讯
辫 收 益 , 假 者 就 愿 意 冒 风 险 造 业 环 境 . 是注 册 会 计 师 赖 以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客 这 最 后 , 国 证 券 市 场 监 管 体 系 不 够 完 善 , 观 条 件 一 也 只有 如 此 , 我 注册 会 计 师 才 能 坚 守 独 监 曹 手 段 落 后 .监 管 力 度 不 足 。 由 于 这 些 限 立 、 观 、 正 的 原 则 , 『 使 审 计 质 量 得 以 客 公 从 『 j i 翻b上 市 公 司 会 计 造 假 被 发 现 的 概 率极 小 。即 保 证 。上 市 公 司虚 走 出 被 动 审 计 局 面 , 充分 发 使 教 发 现 . 监 管 部 门 也 大 多 只 是 依 靠 行 政 处 挥 内 部 审 计 对 公 司 良性运 作 的 保 障 作 用 。 资 投 罚 手段 予 以 打 击 , 事 赔 偿 少 之 又 少 , 直 接 者 对 公 司 的 财 务监 督 更 应 该 是 促 进 公 司 健 康 民 对 责任 ’ 追 究 刑 事 责 任 的 , 是 微 乎 其 微 。上 市 发 展 的 重 要 手段 。 社 会 审 计 则 是 上 市 公 司树 人 更 而 公 蔚 会 计 造 假 的 风 险 和 代 价 偏 低 , 使 现 有 监 立 公 众 信 誉 塑 造 企 业 形 象 、 取 社 会 地 位 的 争 管惩 戒 措 施 缺 乏 足 够 的 震 慑 力 , 从 而 也 无 法 重 要 途 径 。 议 增 加 注 册 会 计 师 对 公 司 内部 审 建 真正遏 止 造假之 风。 计 结 果 的 复 核 、 证 程 序 , 而 建 立 起 公 司 内 验 从 综 上 所 述 .我 国 上 市 公 I会 计 造 假 的 缘 部 审 计 、 事 会 财 务 监 督 、 部 注 册 会 计 师 审 ] 董 外 由错 综 复 杂 ,其治理 整顿 显 然是 一项 系统工 计 相 结 合 的审 计 体 系 . 营造 一 个 良好 的审 计提高 。 首 先 , 我 国 上 市公 司 中 , 资 者 普 遍 缺 在 投 乏 对 公 司 财 务 的 有 效 监 督 , 管 理 层 在 会 计 信 息 编 报 方 面 的 权 力 过 大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的 董 事 会 由 个 别 大 股 东 控 制 ,并 不 一 定 能 代 表 全 体 投 资 者 , 别 是 社 会 公 众投 资 者 董 事 会 下 特 的 审 计 委 员 会 工 作 制 度 和 财 务 总 监 工 作 制 度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近年来,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频频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会计数据是企业运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对于决策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存在着夸大收入、隐瞒负债、虚构利润等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文将从造假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监管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造假现象的原因1.1 利益驱动: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一些企业可能通过夸大业绩来取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提高市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1.2 隐瞒负债:一些企业可能通过隐瞒负债的方式,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财务指标的目的。
1.3 绩效考核压力:企业高管由于面临绩效考核等压力,可能会借助造假手段来夸大自己的业绩,以获得奖金或晋升机会。
1.4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为企业的会计数据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造假现象的影响2.1 建立不健康的市场环境:企业会计数据的造假现象使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受到极大的破坏,破坏了市场的信誉和稳定。
2.2 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无法准确获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3 金融风险的积累: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还可能掩盖真实的经营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积累,一旦暴露,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三、监管对策3.1 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及造假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3 加强信息披露和审计的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公开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
同时,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信。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应对措施
财税金融1引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投资人均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时,有责任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注册会计师应当结合上市公司具体情况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结果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的作用。
2舞弊三角模型根据舞弊三角模型,上市公司舞弊通常伴随以下3种情况:第一,财务造假的动机或压力。
舞弊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舞弊的动机或压力。
如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奖金绩效的考核中,绩效指标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业绩、资产增长率、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等;上市公司面对融资压力、退市风险;上市公司或者实际控制人与小股东签订对赌协议等情况都可能促使管理层产生舞弊的动机。
第二,实施舞弊的机会。
上市公司舞弊的机会一般源于内部控制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如上市公司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要求财务人员进行虚假账务处理;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存货等实务资产管理松懈,导致公司资产损失;上市公司自主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为其进行审计时,恶意选择不擅长该行业或者已经连续多年为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为舞弊行为寻找借口的能力。
舞弊者能够通过寻找借口对自己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予以合理化,做出舞弊行为后,舞弊者才不会问心有愧,甚至频繁地做出舞弊行为。
例如,员工认为自己在公司未能受到公平的待遇,付出的劳动与薪酬待遇不对等的情况下,更容易偷盗公司存货、不注意保护公司资产;财务人员可能认为造假是出于上市公司利益考虑,个人未从中获利;相较于该员工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获得的财富而言,证监会对高管个人的处罚较轻。
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手段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段较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上市公司通过利用、隐瞒关联关系以及关联交易进行财务报表舞弊。
例如,通过不公允的关联交易定价,转移或虚增利润;不完整披露关联方的关联关系、交易往来;不对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进行抵消,虚增收入或利润;通过关联关系进行虚假销售。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及对策。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探讨造假的成因、总结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以及探讨防范和监测财务造假的对策和应对财务造假的措施。
在结论部分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从而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象分析,成因,财务造假手段,防范,监测,对策,措施,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财务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财务造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本质是公司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篡改财务信息、虚构业绩等手段,以达到欺骗投资者、挤占资金等目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利益驱动的加剧,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也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
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研究和预防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财务造假的成因和手段,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财务造假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其成因和常见手段,提出防范和监测财务造假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一个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的问题,对于维护市场健康发展和保障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意义在于揭示财务造假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决策水平,防范财务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与防范措施——以A公司为例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与防范措施——以A公司为例摘要:近期,海外资本市场中概股财务造假事件频发。
部分上市企业高管为实现其个人利益,不惜通过财务粉饰手段虚摘要:增会计利润。
这不仅使广大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更严重加剧了海外资本市场对其他中国企业的信任危机。
鉴于此,本文以A公司为例,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展开分析。
首先介绍A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背景,探讨财务造假的危害、主要手段及诱因,最后总结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防范措施,GONE理论关键词:一、案例背景简介A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总部位于厦门,主营业务为咖啡馆服务(自制饮品)。
商业模式上,A公司采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零售模式,与各领域顶级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
2019年5月,A公司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当日共计融资6.95亿美元。
然而2020年2月伊始,知名做空机构浑水调研公司发布了针对A公司的沽空报告,指出公司在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存在虚增销售额从而虚增收入的行为,同时指出其商业模式存在根本性缺陷。
A公司股价当日收跌10.74%,最大跌幅为26.51%;2020年4月2日,A公司发布公告称此前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初步调查发现,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
消息一经公布A公司当日股价下跌75.57%,最大跌幅高达81.3%。
同日,超过6家律师事务所以遗漏重大信息及误导性陈述为由,对A公司发起集体诉讼。
二、A A公司财务造假手段二、1.虚增销量,订单存在“跳单”现象浑水调研机构认为,A公司单个门店的每日销售商品数量在2019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别夸大了69%和88%。
此外,调研机构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商品订单存在“跳单”现象。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销售订单采用顺序形式记录。
这种记录方式既方便企业进行订单核算,也有助于企业打破外界对自身产品销量的质疑。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部控制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部控制分析财务造假是指公司故意篡改或虚构财务报告,以获利或掩盖真实经营状态的行为。
在上市公司中,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可能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治理财务造假,成为上市公司和相关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
为了获取更高的股价和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虚构财务数据来美化自身业绩,轻易获取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
一些公司的高管和员工可能出于个人私利而故意篡改会计数据。
2. 监管不力监管问题也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核不力,导致一些公司能够逃避监管。
监管机构监管手段不足、监管措施不严也会降低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增加财务造假的风险。
3. 内部控制不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导致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
一些公司内部控制流程不够严密,审计程序不严谨,内部管理混乱,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容易被篡改,从而为财务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1. 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可能会导致投资者误判公司价值,从而使得投资者蒙受交易损失。
一旦财务造假被揭露,上市公司股价可能会暴跌,造成投资者财产的巨大损失。
2. 侵害市场秩序财务造假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可能侵害市场秩序。
虚假财务数据容易对市场预期产生误导,引发市场恐慌和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 形成不良示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容易形成不良示范,引导其他公司效仿,导致市场环境的恶化。
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将对整个市场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防范与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1. 强化监管相关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力度和审核频度,提高对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阻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2. 完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规范公司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公司内部审计程序的严谨性,加强对各项财务数据的审核,使财务造假无处遁形。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摘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一个严重危害投资者利益的问题,其主要动因包括利益驱动、管理层目标设定不合理和股东压力。
为了防范财务造假,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和强化审计监督等方式。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增强市场透明度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以促进上市公司的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造假的风险,提升市场信心和投资者的信任度。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防范措施、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财务报告透明度、审计监督、利益驱动、管理层目标设定、股东压力、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对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信誉,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和不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防范措施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造假行为的分析和对防范措施的探讨上。
了解造假的动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预防财务造假行为,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加强审计监督,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研究,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健康稳定。
1.2 研究目的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防范措施,希望通过对造假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揭示造假现象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更好地了解财务造假行为的本质,提高对财务报告的审核和监督能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及治理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及治理措施【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包括会计准则违规、虚假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和财务指标异常。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监管力度、强化内部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治理措施。
在现实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监管和内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有效的治理措施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表现形式、会计准则违规、虚假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财务指标异常、治理措施、监管力度、内部控制、审计监督。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财务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的日益凸显,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也愈发严重。
财务造假是指公司通过编造、篡改和隐瞒财务信息,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蒙骗监管机构或增加公司利润的手段。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保护,破坏了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研究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会计准则违规、虚假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和财务指标异常等。
了解这些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及时发现和防范财务风险,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及治理措施,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和维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为相关部门和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理措施和监管措施。
通过对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识别和预防财务造假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研究还旨在探讨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和监管力度等措施对预防和打击财务造假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
审计监督下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审计监督下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在各领域的作用愈加重要,但会计造假却一直严重扰乱着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通过分析审计监督下存在的会计造假现象,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完善审计综合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强化会计审计认知、完善人员管理制度以及提高会计造假成本等措施,防范与治理审计监督中会计造假。
关键词:审计监督;会计造假;防范;治理历经3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审计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成效。
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对公共部门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予以曝光,对国家审计走向“良治”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会计造假案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企业的诚信度及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现代企业在审计监督背景下,应把对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诚信意识,从而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审计监督的新要求第一,严格进行审计监督,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在审计组织内部构建整体部署实施、分级负责领导的审计项目纵向监督体系,通过审计机制的协同配合,从而高效约束和监督权力的运行;做好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种类型监督的统筹规划工作,建立扬长避短的审计监督横向协同体系。
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入手,完善监督实施的组织架构和目标监督体系,基于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一个具有内部驱动力的、高效协同的、多元主体联动的网络综合治理平台。
第二,通过审计监督可以高效链接其他监督手段。
一是在审计的过程中进行追踪、发现和披露,可以给其他监督手段提供有效的监督信息,通过审计整改、意见反馈以及问责等手段,有利于各类问题的解决与防范;二是为审计提供数据信息方面的支持与沟通,可以显著增强其他监督手段的权威性、公信力以及执行力;三是审计监督只有具备因小见大的微观判别能力和深谋远虑的宏观战略部署,才可以促进不同层级监督手段的完美链接,通过事前防范、事中核查、事后整改的方式,介入不同的阶段中,从而弥补其他监督手段过于单一的缺陷。
浅谈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及防范措施
浅谈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及防范措施作者:吴冠忠来源:《商业经济》2017年第10期[摘要] 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造假现象,不仅对上市公司的股东和投资人在投资决策时带来风险和隐患,还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企业信用危机。
究其原因是利益驱使、结构缺陷、审计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的。
详尽分析了上市公司在收入、交易、会计以及财务四方面的造假手段。
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健全法律法规和转变职能,同时,上市公司应该发挥审计作用并全面提高人员素质,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定和繁荣。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10-0163-03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一)利益驱使利益驱使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
首先,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市但急于上市的公司来说,企业为了能够取得上市的资格,不得不在资产额度上造假,以匹配行政审批通过的上市额度。
因此,出现了经营改制,下属部门拼凑子公司等办法。
其次,上市后的公司为了能够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者在大众面前展现企业的经济实力,通过财务管理人员或会计人员经手的财务报表、审计报表等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形式,采取做假账、虚报收入、关联交易、改变条件、调节费用等多种违法违规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掩盖事实真相,欺骗股东和广大投资人。
最后,基于上市公司内部竞争的压力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很多难以完成指标的业务部门或财务会计会选择弄虚作假的方式欺骗企业,以便部门或个人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二)结构缺陷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结构由多方组成,共同监督和管理。
其中的构成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理会、经理层多个组织,他们互相制约,保持平衡。
这样的结构属于双权结构,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共存的结构。
事实上,这两种权力结构却形成了分离的态势。
经营权都归公司的经理层把持,会计部门的财务报告与资产评估等核算信息也都掌握在经理层手里。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此种手段通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来实现造假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以会计失误等一些借口来对过去几年的错误集中起来进行追溯调整,对于重大的会计差错也只在公告里的某个角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很容易被财务报告使用者忽视。会计政策变更的方法有:变更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坏账处理方法、四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变更。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可在会计估计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准备计提比率等。正是因为企业会计政策可选择的自由性和弹性太大,给一些会计造假者大大提供了漏洞,让他们有机可乘。作为财务报告使用者,他们很难在表面上发现上市公司采用的折旧方法是否存在缺陷,他们总会觉得上市公司所采用的折旧方法已经符合“恰当地运用公认会计标准”这一公允原则,正因为这样,许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未能被揭示。
1、虚增库存存货。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以粉饰会计报表。美国的法尔莫公司曾经的辉煌便是建立在资产造假——未检查出来的存货高估和虚假利润的基础上的,这些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拥有几百家药店的全国连锁型公司的破产,直接损害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司可以用不同的计提比例。不少公司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计提,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
(一)虚拟资产,隐瞒负债,以虚增所有者权益
此种手段通过虚增库存存货、不良资产长期挂账等方法来达到虚拟资产的目的,通过到期费用不予确认等方式来隐藏债务,从而在表面体现出上市公司良好的财务经济状况,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定,最终导致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虚增收入,以虚构本期利润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会计舞弊不仅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利益,还会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因为涉嫌会计舞弊而被曝光,引起了公众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会计舞弊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有些企业因此陷入严重困境。
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虚假披露、资产财务造假、财务数据篡改等。
这些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和股东,也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对会计舞弊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对会计舞弊问题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有效地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长期利益。
1.2 研究意义会计舞弊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市场形象造成极大损害,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和股东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秩序。
研究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现实意义。
深入研究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相关利益相关方更加全面地了解会计舞弊的特征和方式,提高他们对会计舞弊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分析会计舞弊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会计舞弊产生的根源和原因,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和启示。
最重要的是,探讨防范措施和监管机制,可以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和风险。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为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促进上市公司的合规经营和市场秩序的维护,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公司和投资者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会计舞弊出现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会计舞弊的理解,并提出监管机制建议,以期为改善上市公司会计行为提供参考和建议。
浅论会计造假成因及防范对策分析
浅论会计造假成因及防范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高度重视。
当前一些会计从业者追求自身利益,抛弃其原有的职业操守,会计造假行为屡⻅不鲜,已经严重影响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本文基于当前存在于经济领域的会计失真情况,简要分析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表现形式和危害,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防范措施。
强调重点应该放在完善法规制度、加强会计环境建设、强化企业内外监督、提高业务人员技能和职业道德等维度。
希望通过本文能缓解这种社会不良现象,减少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会计造假;现象成因;职业道德;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与治理一.国内针对会计造假现象的剖析及研究动态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管理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会计信息日益被企业管理人员、投资方、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们所关注,而且已被作为国家相关部门从事宏观经济决策工作的重点依据之一。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有关会计造假现象的梳理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会计造假的行为信号会计造假是通过舞弊信号表现出来的。
郑朝晖(2001)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十大财务管理舞弊案展开剖析后,认为会计造价行为已经成为如下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发的公司,绩效和股价波动起伏大的公司。
章美珍(2002)以中银广夏舞弊案为代表,就最可能出现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公司展开了剖析,发现它们大多都具有以下特征:频繁更迭的行政政策、盈余与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费用差额为负值、内部管理制度混乱不协调等。
2.会计造假的特点及手段陈亮、王炫(2003)从实证角度构建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识别模型,着重剖析了11个主要指标与会计欺诈的结果,展开单因变量差别剖析。
黄本尧(2003)则以2001—2002年度的所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上市企业所涉及到的关联方交易信息公开状况展开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关联交易现状已成为常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逐年增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呈现出不断严重的趋势,这种趋势不断的阻碍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成为我国会计界又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若要制约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适当的会计监管,进而实现控制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
因此,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成为当前理论界所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会计界着重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审计防范一、会计造假的涵义及其构成(一)会计造假概述国内相关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方式。
吴联生(2003)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以及违规性失真。
李爽(2002)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
有的学者还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以及制度性失真等等。
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体分被动性失真和主动性失真。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解释:(1)被动性失真。
被动性失真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会计信息在获取的过程中容易被误解,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发生。
(2)主动性失真。
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采取欺骗的手段进行财务造假,本文主要提到的会计造假就属于会计失真的一种,称为主动性失真。
当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时,将会通过会计信息所生成的报告中进行造假和伪造信息的真实性,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
会计造假主要的特征如下:所谓会计造假,就是通过伪造会计信息进而隐瞒不正当获取利益的行为,会计造假是主观性的行为,会计造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虚假信息,进而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一定得损失。
(二)会计造假的主体会计人员是会计造假的主体,也是主要的操作者之一,由于会计人员掌握足够的会计资料,所以会计人员可以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会计信息的生成,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在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由于领导施加的压力和工薪的诱惑,使得会计人员因此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
但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指会计人员新型做假账的行为,包括了参与到会计造假行为的所有人员。
根据职位和部门的不同,对于会计造假主体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会计人员、董事长以及监管机构等。
(三)会计造假的表现(1)资产不实。
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高估企业资产进行提升股票的价格,包装企业的整体形象。
资产高估的主要行为手段包括:第一,将当期确认的费用进行资本化管理,进而计入相应的资产类科目中。
第二,对于低估的资产,应该计入到减值准备或者摊销中,在进行计提和摊销折旧,将具体的资产减值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三,虚构企业资产项目,例如虚增应收账款项目等。
(2)负债不实。
第一,虚增负债,当企业不按照规定进行确认负债时,将债务重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虚假处理,进而使企业高估负债的情况,主要的目的在于减轻纳税义务等。
第二,虚减负债,例如,企业随意更改经济业务、资产和负债科目对冲等。
虚减负债在一定成为上就是企业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而做出的行为。
(3)利润不实。
第一,虚增利润,例如,提前确认收入和制造虚假收入、少计费用或者不计费用的情况等,通过增加减少收入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益。
第二,虚减利润,例如不按照实际的确认条件来实现确认收入,进而有意隐瞒成本费用的支出等,通过虚减例如而减少相应的税收。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一)利益驱使是上市公司造假的最主要原因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主要受利益的驱动而行使的行为,主要的利益驱动包括:第一,为了在此进行融资;第二,为了提高或者为稳定股票价格,实现控股的趋势;第三,为了银行的债务资金;第四,为了进一步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属于一种债务融资。
然而,会计师事务所出现并不是为了参与造假的行为,而是为了自身利益的驱动和生存的压力里,会计师事务所多面对的优质客户就是指上市公司来说的,因为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强的造假供给,使得与会计师事务所保持一条战线的关系,维持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往来,这也在明确的说明上市公司存在会计造假现象。
(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在我国,普遍存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所以会计人员受利益的诱惑往往失去了控制自我的能力,失去了依法办事的能力,进而做出了违反法律道德要求的事情;有的会计人员则为了谋取自己的个人利益,追求名利,在道德观念上失去了自我的价值,做出了违反工作要求的事情,进而是会计信息严重出现了失真的情况。
此外,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还因为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没有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失去了内部管理的能力,出现了管理混乱的情况。
如果一些企业在财产上缺乏相应的管理,那么将会导致有帐无物的情况,也有可能会造成有物无账的现象。
(三)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不对称与造假的收益情况来比较,造假的成本是相对较少的。
造假成本较低,首先与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被发现的几率也较小。
根据相关学者的分析和比对,“针对过去10年内的会计造假行为被处罚的案例不足100例,而正式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年度报告、资产评估报告以及验资报告等多于10000份之多。
”这种情况的发展主要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体系较为落后,监管人员严重不足所致。
此外,针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的惩罚力度明显不足,也是造成会计造假行为逐渐增多的情况。
当前,监管部门打击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主要手段就是行政处罚,很少追求刑事责任,使得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越来越猖獗。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一)虚构交易事实每年的年中和年末都是检查财务报表的时候,适当的时候进行公开财务报表,一些在财务报表上做了手脚的公司就出现了寝食难安的状态,不得不到处找人来制造虚假的财务报表。
2011年,对于上市公司的处查,其中违规事件占40%,主要常见的会计造假包括虚构销售对象、虚开发票和出库单以及混淆会计科目等现象。
(二)不规范的会计核算因为会计应收制度与收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别,所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在进行交易和事项的同时,会选择多种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相关事项。
因此,针对那些急于粉饰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恰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根据不同的费用核算方式来看,借款费用可直接归类为资本化管理,也是是费用化管理,一些上市公司不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为所欲为的处理借款费用,是他人谋取利益。
2、不提或少提折旧和减值准备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资产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的情况,同时也面临着减值准备的压力,计提折旧也是面临重要压力之一。
3、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提前确认收入和费用,以及提前确认成本费用,都是上市公司极力想掩盖的实施,也是财务报表所常用的粉饰方式。
(三)掩饰交易或事实掩饰交易或事实最常使用的会计造假方式就是针对重大事项极力掩盖和隐瞒的事实。
2001年,受到相应处罚的上市公司中,没有被重大事项披露的公司具有数十家,占总体上市公司的15%左右。
第一,关联交易。
所谓关联交易,就是针对子公司和总公司的资产购销以及资金的往来进行承担其过程的交易。
如果在关联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要及时的公开市场价格,并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公允价值变动。
但是,关联交易过程中的价格与上市公司的所操作手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得很多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用协议进行相关的定价,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出现了转移的情况。
例如“ST粤海发”通过与子公司进行资产交换,极力的掩盖了总公司项目亏损的情况,同时还获得相应的利润近两千万元。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来源关联交易所获得的利润。
此外,有些上市公司与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并不会在相应的财务报表中合并抵消,也虚增了合并报表的相关受益。
第二,诉讼事项。
诉讼事项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上市公司的重要不确定事项,一旦在诉讼中败诉,那么上市公司就会遭到相应的风险,有的甚至会威胁到上市公司的生死存亡。
所以上市公司极力隐瞒交易和事实,进而做出了违法法律规定的事情。
第三,担保。
在担保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一些上市公司不愿给下属子公司进行担保,所以造成了子公司经营失败的现象,给予担保的上市公司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上市公司因此而进行信息披露。
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一)会计造假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把握微观经济主体主要的决策方式是通过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并且通过有序的安全运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的决策是依靠客观思想和决策服务来决定的。
会计造假则会造成市场销售、成本水平以及经营效率才决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决策对于会计造假来说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时也阻碍经济决策步入正轨。
会计信息是反映会计统计数据的标准,同时也是重要的来源之一。
会计造假现象使得那些不具备真实会计信息的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反映出来,进而使得我国国民收入、生产总值、保值增值等出现了信息虚假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
(二)会计造假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通过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并根据相应的分配结果进行客观的处理会计信息。
只有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进而达到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进而维护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竞争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会计造假影响职业道德建设会计造假行为对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在《注册会计师法》中明确规定了其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标准。
会计造假行为主要就是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违反了职业道德的建设,进而影响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和推行中,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与社会道德规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成本制约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因素,注册会计师同样容易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对自身工作态度的不严谨,对工作岗位的不重视,进而难以实现会计道德秩序的良好发展状态,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状态。
五、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审计防范(一)重视对虚拟资产、虚增收入的深入审计1、具体结合存货流转的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进而进一步了解存货的真实情况。
存货监管和盘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验证后的存货能够及时的反应所剩余的数量。
销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进而引起存货数量的变动。
上市公司的销售情况进行虚构,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引起存货变动的,所以针对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的监管和盘查,就是为了明确实际存货与账面存货的区别。
如果存货的实际存货大于账面存货时,就应该对于存货的销售进行记录和审核。
此外,针对销售房屋、股权等行为,应该进行转移办理,并且进行正确合理的判读收入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