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病科 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
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2019.09修订中医病名:痫病BNX080西医病名:癫痫G40.901一、概念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亦称“癫痫”。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
可见于西医学中的癫痫,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痫病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
(1)全面性发作时突然晕倒,项背强直,四肢抽搐,或仅双目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体无力。
(2)部分性发作时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晕倒,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碍,或无意识的动作等。
(3)起病急骤,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
(4)有家族病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5)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等先兆。
(6)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7)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修订版)的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
(2)急性起病,经救治多可恢复,若日久频发,则可并发健忘,痴呆等症。
(3)病发前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可有诱因。
(4)脑电图表现异常。
3.分期标准3.1.发作期:神昏,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等发作阶段。
3.2.缓解期:症状发作缓解。
4.病类诊断4.L阳痫: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口臭便干;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4.2.阴痫: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无力,手足蠕动,四肢不温,二便自遗;舌质淡,少苔,脉细弱。
(二)证候诊断1、风痰闭阻证:发作时神情呆滞,双目上视,或咂嘴、舔唇、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错语独行,或莫名伤悲,或妄见妄为,或鼻闻焦臭,或气上冲胸,恶心、胸闷、心慌等。
神志病科 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狂病是因情志内伤,或先天遗传,致脏腑功能失调,痰、火、瘀、气等邪气交杂,蒙蔽清窍,脑神被扰所引起的一类神志疾病。
临床以动而多怒为证候特征,常见精神亢奋,躁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狂乱奔走,不避亲疏,冲动伤人等表现。
①突然精神亢奋,躁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狂乱奔走,不避亲疏,妄语高歌、冲动伤人等神志、语言、举止不正常状态。
②有情志刺激、意愿不遂,突遭变故,或脑外伤等诱发因素,或有家族史。
③排除药物、中毒、热病原因所导致者。
④头颅CT、MRI、脑电图等检查无阳性发现者。
具备以上①,参考②、③、④即可确立狂病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症状学标准可分为核心症状A(即情感增高或易激惹)和附加症状B。
A.情感增高或易激惹,对个体来讲已达到肯定异常的程度,并且至少持续4天。
B.必须具备以下至少三条,且对日常的个人功能有一定影响。
(1)活动增多或坐卧不宁。
(2)语量增多。
(3)注意力集中困难或随境转移。
(4)睡眠需要减少。
(5)性功能增强。
(6)轻度挥霍,或其他类型轻率的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7)社交性增高或过分亲昵(见面熟)。
C.不符合躁狂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环性心境或神经性畏食的标准。
D.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
(二)证侯诊断1.心肝火炽证:起病较急,心神烦乱,洋洋自得,兴奋话多,谈笑风生,时咏时歌,时而狂笑,稍有怫意即暴跳如雷,倏忽转怒为喜;暴饮暴食,不知饥饱,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黄。
舌边尖红或尖红起刺,苔薄黄,脉弦数。
2.痰火上扰证:起病缓慢,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头痛失眠,面红目赤;发病较急,狂躁刚暴,烦躁易怒,言语杂乱,神情木然,目光呆滞,妄作妄为,狂乱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气力逾常,力敌众人;不食不眠,痰多气粗,夜寐不安,渴喜冷饮,便秘溲赤。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癫狂(精神病、多动症)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癫狂(精神病、多动症)癫狂(精神病、多动症)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癫与狂的名称虽有不同,其根源却都属於心,癫属於虚证,狂属於实证。
癞属於真精不足,则寒痰易生,上闭心窍,造成神识昏迷,语言重覆,嘻笑无常,做事无绪。
虽然是由於痰闭心窍,如果专於治痰,却属於舍本逐末。
寒痰是由於上下不能交通所生,必须用交通上下之法才能治愈,所以应以养正为主,痰自然得消。
《灵枢经‧经脉》说:「胃足阳明之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屍塞牖而处。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
」意思是:疾病开始的时候会出现害怕见到陌生人和昼间的光线。
听到木头碰击发出的声音,就会因为持续过分警惕而发生惊悸,经常左思右想,不能安静下来,总是锁门关窗独自而处(不愿意见人)。
疾病发展到严重的时候,就会因为烦躁想登到高处大声喊叫,脱掉衣服乱跑,并有腹胀肠呜等症。
而且,还说:「肾足少阴之脉,……目巟巟(huāng音慌)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意思是:由於精亏血少而神志不能专直,使得精神恍惚而两眼似乎总是不能对准焦距,而且总是顾虑重重,心就像始终悬在空中,或者像饥饿而得不到食物一样慌乱,精气不足就必定容易恐惧,心中总是因为惶恐而时时警觉,就好像有人要捕捉他一样。
以上所列举的症状,可以对应为现代所谓的忧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治法:肾寒者用白通场(或灸关元);心神不定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交通阴阳);烦者,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恢复坎离);血热者,用栀豉汤(生山栀30g,淡豆豉60g)。
狂属於邪火乘心,神无定主,乱其神明。
如《经脉篇》说:「胃足阳明之脉,……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
」只是因为太阳经感受风寒之邪,由於医生误治,使邪气传至阳明经所致。
治法应以袪邪灭火为要。
用药以大、小承气汤进行疏导为主。
现代也有医生用清火降痰的药物治疗狂症,也有一些疗效,终究不如仲景之法彻底。
神志病科 狂病(轻躁狂)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实际住院日:
日期
年月日 (第 1 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各项检查
□必需选择的检查项目
主 □BRMS 躁狂量表
要 □YMRS 躁狂评定量表
诊 疗
□BPRS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工 □HAMD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作 □脑涨落图(EFG)脑神经递质功能检测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有,原因:
□无 1. 2.
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有,原因:
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狂病(轻躁狂)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轻躁狂的住院患者 一、狂病(轻躁狂)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狂病(TCD 编码:BNX07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轻躁狂(ICD-10 编码:F3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第 2 版(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1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1995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狂病(轻躁狂)协助组制定的“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 方案”。 狂病(轻躁狂)临床常见证候: 心肝火炽证 痰火上扰证 阳明腑热证 火盛伤阴证 气血凝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狂病(轻躁狂)协助组制定的“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 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狂病(轻躁狂)。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狂病(轻躁狂)的患者。
狂病(精神病)的中医治法「仅供参考」
狂病(精神病)的中医治法「仅供参考」
狂病中医认为是一种精神失常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气滞血瘀,使人体气血阴阳失调、神机逆乱而发病。
中医把狂病分为了痰火扰神、火盛伤阴、痰热瘀结三大证型。
根据各个证型的表现不同,采取清肝泻火、滋阴降火、豁痰化瘀等方法治疗。
精神错乱,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知亲疏。
脉象滑数有力。
经云“重阳者狂”。
症系痰火迷神。
治宜泻热祛痰,安神开窍。
组方:朱茯神,炒杭芍,清半夏,橘红,竹茹,炒枳实,生石决明,紫贝齿,玉金,川军,胆草,磁朱丸,菖蒲,远志。
注:半夏、桔红、除痰,胆草、竹茹、川军、枳实清热泻下,生石决明、杭芍镇肝,磁朱丸重镇以交心肾,贝齿、远志、茯神宁心安神,玉金、菖蒲开窍。
总之,中医治疗狂病,是以滋阴调畅气血为根本,镇心、降火、祛痰为治标。
平时还要鼓励这类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移情易性。
狂病的中医诊疗
O 引 言
狂病是 以精神 亢奋 、躁扰喧 狂不 宁、毁物 打骂 、动而多 怒 为特 征 的 中 医病 证 ,多见 于 青 壮年 。狂 病 表现 类 似 于西 医 学 的某 些精 神 病 ,如 精 神分 裂 症 、躁 狂症 等 。本 病 常 因 禀 赋不 足 ,复 因大惊 大 恐 ,以 致肝 胆 胃经 火 热 升腾 ,火 热 夹痰上 冲 ,心窍为之 闭塞 ,神明 为之失用 。
惊, 恐惧 不安 , 形瘦 面红 , 心烦不 寐 , 口干唇 红 。舌 质红无苔 , 脉 细数 。 3 . 2 . 4 气血瘀 滞证 证见 躁扰不 安 ,恼怒 多言 ,甚则登 高而歌 , 或 妄 闻妄 见 , 面色 黯滞 ,胸胁 满 闷 ,头 痛 心悸 ,舌 质 紫黯 有 瘀斑 ,脉 弦 数 或细涩 。 思维 活动 的反应 ,狂病 以兴奋为 主。 3 . 1 - 3 辨 体 态
1 . 2 病证鉴别
1 . 2 . 1 癫 病
体 态 是受 精 神 活 动所 支 配 的行 为 表 现。狂 病 以妄 动为 主 ,狂 奔 裸体 ,不避 亲 疏 ,毁 物伤 人 ,甚 至 自杀 。皆属 五 志 化 火 ,鼓 动 阳 明痰热 ,痰 火 扰 心 ,蒙 蔽脑 窍 ,脑 气失 聪 所致 。
头颅 X线 、C T检 查无 阳性发现 者 。 周 围白细胞计 数 、脑 脊液检 查均无 阳性发 现者 。 具备 以上第 2 项, 参考其 他 4 项 即可确 立狂病 的诊断 。 f 引 自王永 炎 《 临床 中医内科学 》)
神气是 精神 活动 的外 在表现 , 若 见神 情外露 , 神采焕发 , 目光炯 炯 有 神 ,情绪 激 昂 者 为狂 病 ,属 阳 ,是 痰 火 扰 心之
3 . 2 常见证候
3 . 2 . 1 阳明实热证 、 .
15 神志病科 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发布的《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 442-471-2015)。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喃喃自语,静而少动,多疑善虑,秽洁不知,甚或妄见、妄闻、妄想等,可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
上述症状至少持续存在1个月以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ICD-10: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A.症状标准具备下述(1)~(4)中的任何一组(如不甚明确常需要两个或多个症状)或(5)~(9)至少两组症状群中十分明确的症状。
(1)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及思维广播。
(2)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
(3)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他类型的幻听。
(4)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或能力(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
(5)伴转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6)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语词新作。
(7)紧张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8)阴性症状,如显著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下降,但需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
(9)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B.病程标准特征性症状在至少1个月以上的大部分时间内肯定存在。
C.排除标准(1)存在广泛情感症状时,就不应做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除非分裂症的症状早于情感症状出现。
2012神志病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录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79)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①有癫病或类似疾病的家族史。
②平素性格内向,有性急易怒,或多疑多虑,焦虑胆怯,或忧愁悲郁,甚至愤恨等情志内伤,近期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
③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静而少动,妄见妄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④病非中毒、热病及药物原因所致。
⑤头颅CT及其他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
具备以上③④项,参考①②⑤项即可诊断为癫病。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要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中医内科学》 狂病
《素问· 脉要精微论》曰: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 神明之乱也。”
范围
西医学中精神分裂症、躁狂精神病, 当有精神失常症状者,均可参照本篇进 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发病原因: 以七情所伤为主,大怒伤肝; 饮食不节; 先天遗传; 阴阳失调,形神失控
各家学说:
《灵枢· 癫狂》曰: 癫狂 “得之忧饥”、 “得之大怒”、 “得之有所大喜” 。 • 《丹溪心法· 癫狂》曰: “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为 癫痫狂妄之症,宜人事治之,非药后可能 疗也,须诊察其由以平之,怒伤于肝者为 狂为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
各家学说:
《素问· 宣明五气篇》曰: “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癫,搏阳则 为巅疾。” 《素问· 脉解》说: “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 狂颠疾也”。 《难经· 二十难》: “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各家学说:
《丹溪心法· 癫狂》曰: “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 间。” 《证治要诀· 癫狂》曰: “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 《医林改错· 癫狂梦醒汤》曰: “癫狂一症,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 接,如同做梦一样。”
鉴别诊断
1.癫病 2.蓄血发狂
辨证要点: 新 久 虚 实
各家学说:
《景岳全书· 杂证谟· 癫狂痴呆》曰: “狂病常醒,多怒多暴;癫病常昏,多倦 而静。由此观之,则其阴阳寒热,自有 冰炭之异。”
初起--以狂暴无知,情感高涨为主要表 现,皆由痰火实邪扰乱神明而成。 病久--则火灼阴液,渐转变为阴虚火旺 之证,为焦虑、烦躁、不眠、精神疲惫, 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狂病
【学习目标】
狂躁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狂躁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痰热扰胆,气滞扰心:
火内扰,热陷心包:
火盛阴虚,气血双虚:
相当于慢性躁狂症。
主证:狂病日久,热势渐减,多见于四五十岁的人与多次发作后,一般病情较轻,思维联想奔逸,语言动作不一不定增多,但情绪多呈欣快或悠然自得,有的伴有精神症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形瘦面红,脉细数或滑数,舌质红或暗紫,苔薄白或少苔无苔。
平狂汤
【处方】金礞石25克、郁金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木香5克、二丑15克、生桃仁15克、枳壳10克、生大黄15克、干姜5克、芒硝30克(分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酌情)。
若为女性患者,每至月经期病情加重者,兼有血瘀之症,可配合服用“活血散:三七50克、血竭50克、琥珀50克、西红花30克、朱砂20克、麝香2克、冰片10克、共研为细末瓶封备用;一日两次,每次2-3克。
【适用病症】用于肝郁气滞、气火痰升、上扰神明、平肝解郁、泻热化痰、理气散结。
食疗:小米粥;疗程一年。
狂病(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狂病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狂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狂病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狂病是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致使痰火壅盛,闭塞心窍,神志错乱所引起的以动而多怒,兴奋性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的神志病。
临床以喧扰不宁,躁妄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主要特征。
相当于西医的“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中躁狂抑郁症”等。
3 诊断与鉴别诊断3.1 诊断要点3.1.1临床表现有精神错乱,哭笑无常,妄语高歌,狂躁不安,不避亲疏,打人毁物等精神、语言、举止不正常状态。
3.1.2辅助检查头颅CT、MRI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DSM-IV临床定式访谈、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作用。
3.2 鉴别诊断狂病当与癫病、痫病、脏躁作出鉴别。
4 辨证4.1痰火扰心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突然狂暴无知,情感高涨,言语杂乱,逾垣上屋,气力逾常,骂詈呼号,不避亲疏,毁物伤人,哭笑无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渴喜冷饮,便秘溲赤,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多黄腻,脉弦滑数。
4.2火盛伤阴证精神疲惫,时而躁狂,情绪焦虑、紧张,多言善惊,烦躁不眠,形瘦面红,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3气血凝滞证情绪躁扰不安,恼怒多言,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目妄见,耳妄闻,或呆滞少语,妄想离奇多端,同时伴面色暗滞,胸胁满闷,头痛心悸,妇人常见经期腹痛,经血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或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沉弦而迟。
4.4阳明热盛证喧扰打骂,狂躁不宁,壮热汗出,甚则逾垣上屋,大便秘结,手足挛急,口噤齘齿,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滑数或实大。
4.5心肝火炽证彻夜不眠,动作异常,时而悲泣,时而自笑,语无伦次,狂骂不停,亲疏不识,烦躁毁物,舌红,苔黄而干,脉弦。
5 治疗5.1 治疗原则狂病以降(泄)火、豁痰、活血、开窍以治标,调整阴阳,恢复神机为其基本原则,同时,加强护理,防止意外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则。
中医治疗狂病
中医治疗狂病*导读:治疗狂病,降火或泄泻火、去痰、活血和开窍,是治标的方法,要从根本上治疗,需要的是调整阴阳、恢复神机。
另外,如果治愈之后,没有得当适当的护理,会容易再次复发,因此加强护理,调整心态也是治疗的狂病的一个重点。
……治疗狂病,降火或泄泻火、去痰、活血和开窍,是治标的方法,要从根本上治疗,需要的是调整阴阳、恢复神机。
另外,如果治愈之后,没有得当适当的护理,会容易再次复发,因此加强护理,调整心态也是治疗的狂病的一个重点。
用中医治疗狂病,可以参照一下几种药方:*荡痰汤组成:生赭石30~60克,大黄15~30克,芒硝18克(冲),半夏9克,郁金9克。
用法:体壮病剧者每日服1剂,余者隔日1剂,15天一疗程:一般服1~3疗程。
同时可加服小剂量安定剂。
*金蒲丹片组成:郁金40克,石菖蒲40克,丹参40克,香附20克。
用法:上药研末搅拌,加入赋形剂,制成50片,每片含生药2.8克。
每次服15~25片,1天2次,6周一疗程。
*醒癫汤组成:丹参100克,乌药100克。
用法:上药加水3碗,煎至1碗,温服。
每日1剂,晚上服。
*三香汤组成:瓜蒌皮、枳壳、桔梗、栀子、香豉、郁金、降香。
加减:属癫证者加石菖蒲、远志、枣仁、淮小麦、胆南星、红枣;属狂证者加黄芩、大黄、龙胆草、芦荟、胆星、生铁落、生石膏、水牛角、石菖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安神泻火汤组成:黄连9克,全蝎6克,蜈蚣3条,大黄24克,川贝6克,石菖蒲15克,茯神12克,胆南星9克,天竺黄9克,五谷虫15克,香附12克,芒硝21克(冲),朱砂1.5克,白糖30克。
加减:狂躁去芒硝,加巴豆霜;抑郁加礞石乓地龙、柴胡、白芍;失眠加枣仁、柏子仁、合欢皮、远志、琥珀,去全蝎、蜈蚣;哭笑不休加龙骨、牡蛎、珍珠母、浮小麦、大枣、炙甘草,去芒硝、大黄、全蝎、蜈蚣。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狂躁者可加服小剂量氯丙嗪。
以上是治疗狂病的几条中药处方,提供给读者参考。
躁狂抑郁症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躁狂抑郁症,中医学称之为“郁证”、“狂证”等,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睡眠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治疗躁狂抑郁症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手段,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躁狂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中医病因病机1. 病因(1)情志所伤: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导致躁狂抑郁症的发生。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无源,进而影响情志,导致发病。
(3)久病体虚:久病不愈,耗伤正气,阴阳失调,引起情志异常。
2. 病机(1)肝郁化火:肝气郁结,化火生风,扰动心神,出现躁狂症状。
(2)心火亢盛:心火亢盛,耗伤心阴,阴虚火旺,引起情志异常。
(3)脾虚痰湿: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痰湿内生,阻塞气机,引起情志不畅。
三、中医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缓解肝郁,以消除躁狂症状。
(2)清热泻火:清热解毒,降火平肝,以消除心火亢盛。
(3)健脾化痰:健脾益气,化痰湿,以消除痰湿内生。
(4)调和阴阳:调整阴阳平衡,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2. 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可选用以下方剂:1)肝郁化火证:逍遥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2)心火亢盛证:朱砂安神丸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3)脾虚痰湿证:六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
(2)针灸治疗1)体针:取穴神门、百会、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等,每次选3-5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
2)耳针:取穴心、肝、脾、肾、神门、皮质下等,每次选3-5穴,采用轻刺激法,每日1次。
(3)推拿按摩1)揉按穴位:揉按百会、神门、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等穴位,每次3-5分钟。
2)按摩背部: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按摩,每次5-10分钟。
(4)情志调理1)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整心态,保持乐观。
2)培养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神志病科中医诊疗方案(三批合辑)
神志病科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不寐(失眠)诊疗方案 (1)郁病(抑郁症)诊疗方案 (9)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5)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1)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方案 (27)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诊疗方案 (33)惊悸(惊恐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38)神志病科中医诊疗方案不寐(失眠)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连续4周以上;常伴有多梦、心烦、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无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和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
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1)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2)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3)睡眠质和/或量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二)证候诊断1.肝火扰心证: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梦惊醒,胸胁胀闷,善太息,口苦咽干,头晕头胀,目赤耳鸣,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痰热扰心证:失眠时作,恶梦纷纭,易惊易醒,头目昏沉,脘腹痞闷,口苦心烦,饮食少思,口黏痰多,舌质红苔黄腻或滑腻,脉滑数。
(3)胃气失和证:失眠多发生在饮食后,脘腹痞闷,食滞不化,嗳腐酸臭,大便臭秽,纳呆食少,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或滑数。
(4)瘀血内阻证:失眠日久,躁扰不宁,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夜多惊梦,夜不能睡,夜寐不安,面色青黄,或面部色斑,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舌质暗红、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5)心脾两虚证:不易入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醒后难以复寐,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狂躁型精神病验方
治疗狂躁型精神病验方当归15g 白芍15—18g 川芎6—10g 熟地15—18g 生地15g 天竺黄12g 甘菊10g 菖蒲12g 远志10g 薄荷6g 玄参15g 龙胆草10—15g甘草6g 焦枣仁18g 杞果15g水煎服,1日1剂。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g,胆小怕事者加重胆草、菖蒲用量。
用药5—10剂以后可与大剂量的丹栀归脾汤交替服用。
关于精神病的病因病机,尤以李以义的《百病皆生于痰》最为中肯:“该病多因恼怒愤恚(hui),喜怒无节,五志过极,郁而化火,煎熬津液成痰;或因水亏火旺,煎液为痰。
痰火上扰,蒙蔽心窍,神志逆乱,发为本病。
”我认为本病火为病因,火煎熬津液形成阴虚,再熬液为痰,痰为病理产物,痰反过来致病。
故而整个治疗应定为泻火、滋阴、祛痰。
把泻火放在第一位。
这是我的中医启蒙老师河南省襄城县民间中医张广和先生治疗狂躁型精神病的常用中药方,穷其一生所创,张师已患老年痴呆,后辈又无人从医,我又从事肛肠外科,方子基本处于无用状态,今特公布之,望有用之人用之。
在1994年见张师治疗过1例,是一个40岁男性,村会计。
因村干部换届不让他当村会计而发病,狂躁不安,见人就打,已是深秋却身穿单衣。
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只记得当时的脉诊是洪大而数。
服过5剂药后复诊,已近正常,病人自述服药后心里很舒服。
大约服了25剂痊愈。
唯一遗憾的是,跟师观察的太少,治愈后复发率是多少还不清楚。
狂躁型精神病的中医理论研究:《石室秘录》论狂证:“此乃心气之虚,而热邪乘之,痰气侵之,遂成狂矣。
此等症欲泻火,而火在心之中不可泻也;欲消痰,而痰在心中不易消也。
惟有补脾胃之气,则心自得养,不必祛痰痰自化,不必泻火火自无矣。
”论火症:“阳明之火虽起于心包,实成于肝木之克之也。
肝木旺则木中有火,不特木来克土,而转来助焰。
肝木之火,半是雷火,一发则震地轰天。
阳明得心包之火则沸腾,又借肝木龙雷之火以震动,如何可以止遏。
故轻则大渴,重则发狂也。
中医治疗狂证医案22例
中医治疗狂证医案22例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狂证医案22例,以供大家参详。
1癫狂(精神分裂症)李××,男,42岁,汽车司机。
1972年8初诊。
主诉胡言乱语,发狂,打骂人9年(爱人代诉)。
病史9年前,争吵生气后,夜间不寐,蛮横无理,冲动易怒,打人毁物,妄闻妄言。
先后3次住开原精神病院5年,多次作电休克、胰岛素休克治疗未愈。
3个月前出院。
目前,每天服氯丙嗪1500mg。
检查表情紧张,两眼发直,气势汹汹,粗暴蛮横,问话迟迟不肯回答。
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
诊断癫狂(精神分裂症),肝火过旺型。
治疗平肝泻火。
取穴:大椎、立命(人中穴旁开1寸)、太冲、涌泉。
配穴:本神、风岩、间使、支沟、合谷、劳宫。
操作:立命透立命、太冲透涌泉,间使透支沟、合谷透劳宫。
起针后用粗针(0.85mm)平刺大椎穴1.5寸,用胶布贴敷,留针24小时。
治疗时,先针大椎穴,取正坐位,用28号2寸长毫针,呈30°角向下斜刺1.5寸深,行轻捣针法,待麻感过神道穴,即出针。
其余各穴针刺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泻法。
留针20~30分钟,并根据气至情况留针过程行手法1~2次。
每日针治1次,20次为1疗程。
按上述针治1个疗程(氯丙嗪照常日服1500mg),病人出现沉默呆滞,静而寡言,倦卧嗜睡。
舌淡无华,脉沉缓。
根据病人转为脾虚征象,针刺主穴未变,配穴改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行捻转补法。
同时氯丙嗪减至日服1000mg,第2疗程结束,氯丙嗪已递减至日服200mg,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上述诸穴加减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巩固治疗4个疗程,痊愈后上班工作,随访8年未复发。
按语该患因生气后起病,主要有发狂,胡言乱语,打人毁物,苔黄,脉弦而数,故诊断为肝火过旺型癫狂证。
经针泻立命、风岩开窍醒神;针大椎、本神、间使安神宁心定志;配四关、合谷、太冲以镇惊平肝息风。
治疗1疗程,病人出现呆滞、嗜睡、舌淡,脉沉缓等脾虚象。
中医医案——躁狂型精神病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清肝泻火、劫痰宁神法治愈狂证病案:赵某,男,25岁。
主诉及病史:患精神病(躁狂型)。
诊查:就诊时精神狂乱,手脚妄动,詈骂吵闹,口臭喷人,大便6日未解;因不合作,未诊脉、舌。
辨证:此痰蔽清窍、肝火炽盛之证。
治法:拟清肝泻火,劫痰宁神为治,先用当归芦荟丸改作汤剂。
处方:秦当归9g 龙胆草9g 川黄连5g 子黄芩9g 山栀仁9g 生大黄9g 川黄柏9g 广木香3g 青黛6g 礞石滚痰丸9g(另包吞服)二诊:上方药尽3剂,泻下黑粪甚多,病势顿挫;继用龙胆泻肝汤送安宫牛黄丸,服5剂后神志渐清,但仍彻夜不眠;后用天王补心丹加川尖贝、鲜竹茹、莲子心、连翘心、水牛角、琥珀末等镇心宁神之品,嘱其回家调理。
后随访病已痊愈。
按语《内经》云:“阳厥怒狂……治之以生铁落饮”。
许叔微认为铁落之用,在于摧抑肝邪,本例仿其意用当归芦荟丸(作汤)以1泻肝胆郁火,结合礞石滚痰丸夺其中焦胶结之痰,故大便行,口臭止,再用安宫牛黄丸醒脑清神。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155,谭日强医案。
谭日强,1913年生,湖南省湘乡县人。
中医教授。
17岁拜师学医,1934年考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3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在湘西、湘南一带行医;抗战胜利后在长沙开业。
1952年到湖南省立中医院工作,1960年调湖南中医学院任教。
曾任湖南中医学院副院长、湖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0余年,擅长内、妇科,对心血管病、血液病、肝脏病的防治颇有研究。
主要著作有《传染性肝炎的辨证治疗》、《金匮要略浅述》等书。
2。
狂证(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奇效方
狂证(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奇效方
1方。
主治:疯狂型精神病。
药方:藜芦45克,苦丁香45克,栀子9克,连翘9克,白芍9克,水煎服。
备注:气虚形弱者一剂分三次服。
身体强壮者可连服两剂。
服后即吐痰,痰多粘苦或微带红色。
吐后必须静养半月,独居一室,留知心人陪同之,以免其惊恐。
疗效:治疗21例,皆愈。
方源:河北保定市臧定西献家传秘方。
2方。
主治:癫狂症。
药方:大黄120克,石菖蒲30克,郁金9克。
用法:上三味各捣碎,水煎三次,将药汁合在一起,待患者清醒时一次服下,但一定要在空腹时服药。
疗效:治疗2例,均服一剂而愈。
方源:滦平县于国栋献家传秘方。
3方。
主治:精神分裂症。
药方:地龙7条,白糖120克。
用法:从土中挖取新鲜地龙洗净,放在白糖中,地龙吸食白糖后渐渐溶化而死。
扔掉地龙,用剩余的液体冲水喝。
疗效:治疗3例,均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狂病是因情志内伤,或先天遗传,致脏腑功能失调,痰、火、瘀、气等邪气交杂,蒙蔽清窍,脑神被扰所引起的一类神志疾病。
临床以动而多怒为证候特征,常见精神亢奋,躁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狂乱奔走,不避亲疏,冲动伤人等表现。
①突然精神亢奋,躁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狂乱奔走,不避亲疏,妄语高歌、冲动伤人等神志、语言、举止不正常状态。
②有情志刺激、意愿不遂,突遭变故,或脑外伤等诱发因素,或有家族史。
③排除药物、中毒、热病原因所导致者。
④头颅CT、MRI、脑电图等检查无阳性发现者。
具备以上①,参考②、③、④即可确立狂病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症状学标准可分为核心症状A(即情感增高或易激惹)和附加症状B。
A.情感增高或易激惹,对个体来讲已达到肯定异常的程度,并且至少持续4天。
B.必须具备以下至少三条,且对日常的个人功能有一定影响。
(1)活动增多或坐卧不宁。
(2)语量增多。
(3)注意力集中困难或随境转移。
(4)睡眠需要减少。
(5)性功能增强。
(6)轻度挥霍,或其他类型轻率的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7)社交性增高或过分亲昵(见面熟)。
C.不符合躁狂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环性心境或神经性畏食的标准。
D.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
(二)证侯诊断1.心肝火炽证:起病较急,心神烦乱,洋洋自得,兴奋话多,谈笑风生,时咏时歌,时而狂笑,稍有怫意即暴跳如雷,倏忽转怒为喜;暴饮暴食,不知饥饱,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黄。
舌边尖红或尖红起刺,苔薄黄,脉弦数。
2.痰火上扰证:起病缓慢,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头痛失眠,面红目赤;发病较急,狂躁刚暴,烦躁易怒,言语杂乱,神情木然,目光呆滞,妄作妄为,狂乱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气力逾常,力敌众人;不食不眠,痰多气粗,夜寐不安,渴喜冷饮,便秘溲赤。
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3.阳明腑热证:袒胸露体,蓬头垢面,面赤而热,身热外跑,旁若无人,狂笑歌号,呼骂不迭,骁勇倍常,毁物伤人;心烦不寐,口秽喷人,烦渴引饮,大便秘结,腹胀,腹痛拒按。
舌红,苔黄厚腻,燥裂或中部焦黑苔,脉沉实有力。
4.火盛伤阴证:狂病日久,病势较缓,呼之能自止,精神疲惫,时而烦躁,情绪焦虑,紧张恐惧,多言善惊;形瘦面红,五心烦热。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5.气血凝滞证:情绪躁扰不安,疑虑丛生,或目妄见,耳妄闻,妄想离奇多端,或呆滞少语,少寐易惊,言语支离,容色晦暗,胸胁满闷,或妇人经期腹痛,经血紫暗有块。
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或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弦数,或沉弦而迟。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心肝火炽证治法:清心镇肝,清脑安神。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泻心汤加减。
龙胆草、黄连、黄芩、栀子、钩藤、车前子、当归、白芍、柴胡、郁金、芦荟、珍珠母、磁石等。
中成药:朱砂安神丸、牛黄上清丸等。
2.痰火上扰证治法:泻火涤痰,开窍醒神。
推荐方药:生铁落饮加减。
胆南星、竹茹、橘红、浙贝母、黄连、连翘、钩藤、茯苓、石菖蒲、远志、茯神、朱砂、生铁落、大黄、麦冬、玄参、丹参等。
中成药:礞石滚痰丸、安宫牛黄丸等。
3.阳明腑热证治法:通腑泻热,醒脑宁神。
推荐方药:大承气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黄连、栀子、朱砂、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等。
4.火盛伤阴证治法:滋阴降火,静脑安神。
推荐方药:二阴煎加减。
生地黄、麦冬、玄参、黄连、木通、酸枣仁、茯神、龙齿、菖蒲、远志、竹叶等。
中成药:天王补心丹、大补阴丸等。
5.气血凝滞证治法:行气解郁,活血醒神。
推荐方药:癫狂梦醒汤加减。
三棱、莪术、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牛膝、穿山甲、郁金、丹参、川芎、青皮、柴胡、香附、酸枣仁、菖蒲、龙齿、大黄等。
中成药:血府逐瘀丸、大黄虫丸等。
(二)针灸治疗1.体针疗法(1)头部取穴:主取百会穴,并于印堂穴直上 2.0cm向后平刺25~40mm 深,目内眦直上平行于该针两旁各1穴,均向后平刺25~40mm深;配经外奇穴印堂穴。
小幅度、轻捻转,偶伴提插,捻转速度达200转/分钟以上,连续3~5分钟,每日1次。
(2)腹部取穴:于剑突下0.5寸穴位处,针尖向肚脐方向刺1针,然后在其左右旁开0.5寸穴位处分别刺入2针,3针向下平刺1.5寸深,施轻度手法捻转,连续5~10分钟,必要时可以通电针刺激,每日1次。
(3)环跳取穴:取两侧环跳穴,四寸粗针,大幅度捻转,行强刺激,以安定神志,隔日1次。
(4)辨证取穴①心肝火炽证:选用心俞、肝俞、人中、神门、太冲、后溪、大陵、少府等,以泻法为主。
②痰火上扰证:选用人中、神门、神庭、风府、曲池、丰隆、后溪、阳陵泉等,以泻法为主。
③阳明腑热证:选用人中、神门、内庭、足三里、中脘、大肠俞、后溪、少商、商阳、厉兑等,以泻法为主。
④火盛伤阴证:选用神门、内关、三阴交、然谷、照海等,补泻兼施。
⑤气血凝滞证:选用郄门、内庭、神门、膈俞、三阴交、大陵、少府、后溪等,以泻法为主。
均每日1次。
2.耳穴疗法取穴:神门、心、肝、脾、肾、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操作:用75%乙醇消毒耳廓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选定的耳穴贴紧并加压,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为度。
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30s,双耳可交替选用。
3.电针疗法取穴:①神道、至阳;②风府、大椎。
操作:每次选取一组穴位,毫针常规针刺后加接脉冲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强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30分钟,每日1次,两组穴位交替选用。
4.十三鬼穴刺血疗法取穴:十三鬼穴(即:水沟、上星、承浆、颊车、风府、少商、大陵、劳宫、曲池、隐白、申脉、舌下中缝、会阴)操作:每次选取3~5个穴位,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5~7滴,隔日1次,诸穴交替选用。
(三)物理治疗1.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采用低频、低强度刺激左、右额叶,持续时间2s,刺激20个序列,每个序列之间至少休息1分钟,每日1次。
2.超低频经颅磁刺激(EFG)治疗:根据患者脑涨落图(EFG)脑神经递质功能检测结果,在“神经递质”的项目参数中选择异常神经递质项目,设定治疗时间20分钟,治疗强度200GS。
进行刺激时将头部位于线圈正中,磁场作用于全脑,每周5次。
3.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部分极度兴奋、躁动,或对药物、针灸等疗法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每周2次。
(四)心理治疗1.方案制定阶段心理医生对病人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家庭、个人爱好、兴趣、人际关系等,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发展的过程及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生活事件,广泛收集完整可靠的病史,结合病人当前状态,分析病人内在心理因素,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疗法,制定“个体化”心理治疗方案。
2.治疗实施阶段移情易性疗法:采用音乐、小活动式文娱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通过精神转移,改变患者内心思恋的指向性,从而排遣情思,改变心志。
情志相胜疗法:确定致病情志的性质及当前情志状况,根据五行生克关系,选择其“相胜”的情绪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
如恐胜喜,怒胜思,悲胜怒,思胜恐。
如患者表现过度惊恐,出现惶惶不安,意志不定等症状,可以根据患者病史,提出适当问题,引导患者对有关事物进行思考,制约患者过度恐惧或由恐惧引起的躯体障碍。
意象对话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诱导来访者做想象,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对其潜意识的意象进行修改,从而了解被治疗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然后通过认识意象,调整意象,诱导新意象等方法予以处理。
每周1次,每次1h,由专业心理治疗师执行。
(五)护理调摄1.病情观察(1)注意对神情、言行、睡眠、情绪、二便、汗液、舌苔和脉象等的观察,观察有无烦躁、意识错乱等神志异常改变,注意脉象有无阳气独盛之象。
(2)加强巡视,观察有无精神亢奋、愤怒、敌意、易激惹等暴力先兆,严防病情转变而见伤人毁物等意外发生。
2.生活起居护理(1)病室及环境必须保持安静,避免室内外噪音的刺激,尤其要避免突然的声音刺激。
(2)注意休息,顺时调神,避免劳累。
(3)注意寒温,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慎防外邪侵袭和汗后受凉感冒。
(4)保持二便通畅。
对能配合的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可采用“温灸”疗法,将艾条点燃置于艾灸器中,调整距离靠近双侧神门、足三里,以温热为度,注意防止烫伤,并嘱多饮水。
(5)节制房事,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做适当活动,转移注意,移情易性。
3.情志调摄(1)调摄情志,运用语言疏导、以情制情等心理护理法,慎防暴怒。
(2)以静制躁,适度用神。
宜平淡静志,清静养神,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
4.饮食调理(1)饮食规律。
防过饱,夜餐尤应忌过饱;暴怒之时不宜进食,以免气食交阻。
(2)饮食以清淡为主,慎食油腻;忌辛辣刺激及动火之品,忌烟酒;忌食鸡、鹅、猪头肉等动风之品。
5.用药护理(1)督促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物。
(2)掌握药效心理,通过语言强化药物效果。
(3)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和效果,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4)安神药在晚上睡前30~60分钟内服下。
(5)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指导正确煎煮中药和服药的方法。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总体疗效评价参照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狂病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情绪、语言、举止正常,精神安定,能正常处理日常事务;好转:神情安定,言语、情绪基本正常,或有改善;未愈:精神、情绪、言语、举止不能控制,或无改善。
2.精神量表评定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进行评定。
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效,≥25%为好转,<25%为无效。
疗程结束时,由主治医师根据病人的疗效做出临床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评定。
(二)评价方法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每周评定1次。
根据病情进行其他相应的检查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