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题精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第10课谈中国诗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一蹴而至(cù)②梵文(fàn)③轻鸢(yuān)④颦蹙(píncù)⑤精髓(suǐ)⑥桴鼓(fú)⑦槛外(jiàn)⑧叫嚣(xiāo)⑨唐璜(huánɡ)⑩犬吠(fèi)⑪遥思远怅(chànɡ)(2)给多音字注音①槛兽槛(jiàn)门槛(kǎn)②数数典忘祖(shǔ)数据(shù)数见不鲜(shuò)③薄单薄(bó)薄饼(báo)④撩撩人(liáo)撩起(liāo) 2.辨形组词(1)粹(精粹)萃(出类拔萃)悴(憔悴)瘁(鞠躬尽瘁)(2)撩(撩人)缭(缭乱)潦(潦草)嘹(嘹亮)(3)淖(泥淖)卓(卓尔不群)棹(船棹)3.词语释义(1)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为别人施舍的东西。

(3)数见不鲜:见识过多次,不觉得稀奇。

(4)流毒无穷:散布、流传所造成的毒害很大,没有穷尽。

本文是说“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所造成的毒害很大。

(5)遥思远怅:思虑很远,若有所失。

(6)一蹴而至:做一下就达到某种程度。

(7)拔木转石:拔出树木,转动石头,形容力量巨大。

(8)凌风出尘:超然物外,自然纯洁。

4.近义词辨析(1)情调情绪都与思想感情有关。

“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绪”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指不愉快的情感。

例句:有一群喜欢把自己挚爱的家映射到镜头之下的人。

他们所拍摄的或是充满童趣的可爱之家,或是温馨浪漫的幸福之家,或是异域情调的华丽之家。

每一幅图片都在表达一份快乐的情绪,都在述说一个幸福的故事。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后作业10 谈中国诗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3题。

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

( )。

技艺高超的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才能成为________。

吴冠中在《春如线》中把一串抽象的点线化作对雪泥鸿爪的感悟,用一支画笔耕耘着人生之路。

我们若凝视梵高的《星夜》中那平静村庄之上极度变形的星空,便能领悟这就是生命的烦躁与不安让艺术进入________的境界。

王国维提出,应该以无功利的审美教育代替功利主义教育。

然而当下的美育虽________,却成了升学的利器,缺乏情感和趣味。

过度的艺术技能培养把人与审美的自然关系斩断了,使人丧失了思考美、研究美的能力,这样必定会与美育的本质________。

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

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不仅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还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

正如孔子把教育视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陶冶”人的美育能在整体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两者不可偏废B.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C.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D.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解析:前半句“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分析,承接上文对象——情感分析,排除A项、B项。

D项,“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逻辑关系错误。

故选C。

答案:C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吉光凤羽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分道扬镳B.黄钟瓦缶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分道扬镳C.吉光凤羽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南辕北辙D.黄钟瓦缶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南辕北辙解析:吉光凤羽:比喻艺术珍品。

黄钟瓦缶:指高雅优秀的和庸俗低劣的,也指贤才与庸才。

结合“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分析可知,选用“吉光凤羽”。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亦比喻学问深得师传。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10课 谈中国诗 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10课 谈中国诗 含解析

第10课谈中国诗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媲.美(pì) 空泛.(fàn)焚膏继晷.(guǐ) 压轴.戏(zhòu)B.腐.化(fǔ) 笑靥.(yè)茅塞.顿开(sè) 麻.麻亮(mā)C.狡黠.(xié) 颦蹙.(cù)命运多舛.(chuǎn) 文绉.绉(zhōu)D.精髓.(suǐ) 赝.品(yàn)自怨自艾.(yì) 角.斗士(jué)解析:C项,“黠”应读xiá。

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________。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________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________;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③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________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A.暗合忽略差异除非B.契合忽略差别除非C.契合忽视差异因为D.暗合忽视差别因为解析:暗合:没有经过商讨而意思恰巧相合。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

忽视:不注意,不重视。

差异:差别,不相同的地方。

差别: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

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表示不计算在内,相当于“除了”。

因为: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什么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行动点首先是领导干部放下那种居高临远....的架子,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为人民谋利作为自己的出发点、根本点。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课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课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谈中国【重点列表】【重点详解】重点1:分析文章结构【要点解读】议论文的结构大致是两种:横向展开和纵向展开,横向展开就一个问题在一个层面展开论述,比如谈时间可以谈时间的价值问题、人对时间不同感觉的实质问题、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时间之关系问题、时间的公正与否问题、时间的品格问题等;纵向展开就是就一个问题纵向延伸,主要的方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考向】分析文章结构【例题】仔细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结构的题目,探究文章的结构应该明确各段的内容,然后分析各段之间的联系,然后划分。

本题难度不大,组织答案时一般采用“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的格式。

注意语言简洁准确通顺。

【名师点睛】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要注意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注意寻找标志性词语、关键语句,依据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提示来划分层次。

关键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总之”、“由此可见”等。

关键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

【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

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

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

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

高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含答案解析)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精髓.(suǐ)无垠.(yín)荟萃.(cuì)吞言咽.理(yè)B.梵.文(fán)羡.妒(xiàn)单薄.(báo)轻鸢.剪掠(yuān)C.犬吠.(fèi)叫嚣.(xiāo)逍遥.(yáo)一蹴.而就(cù)D.颦.蹙(pín)洋溢.(yì)归宿.(sù)数.见不鲜(shù)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辩别争辩不休措置参差错落B.妨碍防患未然忍耐俗不可耐C.简陋因陋就简隐诲诲淫诲盗D.纯粹出类拔粹逻辑沐猴而冠3.阅读钱钟书《谈中国诗》片段,完成文后各题。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2)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言”这里是称说、描述的意思。

B.“凑泊”这里是形成的意思C.这句话是由上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概括出来,而对上句话有解说作用。

D.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谈中国诗(时间:45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运用(26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伟大贡献。

③上级领导要具备高素质、高能力,才能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树立好的榜样,从而使基层干部上行下效....,为转变作风提供动力和压力。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缉拿归案。

⑤数天前,孙艺在万般无奈之下卖光了中国中车的股票,她50余万元的积蓄也化为乌有,这位有着2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被波动的股市折磨得心劳日拙....。

⑥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是一得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⑤⑥D.③④⑤解析:选A。

①浩如烟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使用正确。

②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使用正确。

③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本句使用泛义,使用正确。

⑤心劳日拙: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⑥一得之功:一点儿微小的成绩。

谦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微信、支付宝今年不再鼓动红包大战是一大好消息,因为这能让人们在春节期间少一分浮躁与功利,多一分平淡与从容。

B.目前,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在文化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将联合推出《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小题狂刷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小题狂刷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10 谈中国诗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精髓(suǐ)当真(dāng)尖刻斩截融汇贯通B.羡妒(xiàn)估量(liáng)犄角之势黯然失色C.颦蹙(cù)桃核(hái)计日成功回肠荡气D.洗涮(shuàn)道行(heng)弱不禁风数见不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A项,“当”读dàng,“汇”写作“会”;B项,“犄”写作“掎”;C项,“核”读hé,“成”写作“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辨别回长荡气一蹴而至B.笼统聊以慰籍斩钉截铁C.羡妒卧薪尝胆毕恭毕敬D.寡陋惊天动地义愤填赝【答案】C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钱钟书(1910—1998),学者、作家。

江苏无锡人。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B.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

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D.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B项,前两个句号有误。

完全引用,应把句号放到引号中。

4.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B.中央全面部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有媒体评论称,新土改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谋划。

C.新生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3.10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3.10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10 谈中国诗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精髓.(s uǐ) 纯粹.(cuì) 譬.如(pì) 数见不鲜(shù)B.停泊.(bó) 撩.人(liáo)羡妒.(dù) 鲜.为人知(xiān) C.槛.外(jiàn) 饶.恕(ráo) 涕.泪(dì) 一蹴.而就(cù) D.叫嚣.(xiāo) 犬吠.(fèi) 颦蹙.(cù) 轻鸢.剪掠(yuān) 解析:A 项,“数”应读“shuò”;B 项,“鲜”应读“xiǎn”;C 项,“涕”应读“tì”。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篇幅 押韵 一傅众咻 居高临远B.寥落 辩别 词气安和 流毒无穷C.静默 亵渎 吞言咽礼 拔木转石D.腐化 震憾 迥乎不同 空中楼阁解析:B 项,“辩”应为“辨”;C 项,“礼”应为“理”;D 项,“憾”应为“撼”。

答案:A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究领域,每每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B.想象是一双美丽的翅膀,音乐无形,却能使人回肠荡气....;话语无色,却能给人姹紫嫣红的风光。

C.如果中国经济变成了如某些国家的零增长,或极低增长,任何“均富”思想都会变成海市蜃楼....,和谐更无从谈起。

D.语感是对艺术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有了语感并不意味着诗歌阅读都可以事半功倍,一挥而就....。

解析:A 项,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运用不当。

C 项,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运用不当。

D 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字、绘画一动笔就完成。

此处应用“一蹴而就”。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钱钟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都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0课 谈中国诗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0课 谈中国诗 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10课一、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顶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谱写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情浓意厚,字里行间尽显真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了无限的苍凉,________;“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将心中的诚挚情感抒写得________。

古诗词可以作为文章的调料。

我们在写作时,如能熟练运用古诗词,会让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甚至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古诗词,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便成为描写春风的典范。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文章技法。

()。

多读古诗词,我们还会积累丰富的文化符号——意象。

意象是诗人主观形象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当然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怀。

比如,“菊”常象征隐逸、高洁、清高,“莼羹鲈脍”常表达思乡之情,“梧桐”带着浓厚的衰飒悲凉之意,常用来表现愁苦、孤寂等情思……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使我们成为一个________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扣人心弦痛快淋漓点石成金满腹经纶B.动人心弦痛快淋漓画龙点睛满腹经纶C.扣人心弦淋漓尽致画龙点睛锦心绣口D.动人心弦淋漓尽致点石成金锦心绣口C解析第一处,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动人心弦:指激动人心,也指非常动人。

句中用来形容诗句,应填“扣人心弦”。

第二处,痛快淋漓:形容欢快到了极点。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根据“情感抒写”可知,应填“淋漓尽致”。

第三处,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根据语境可知,应填“画龙点睛”。

第四处,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政治才能或很有才学。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10 谈中国诗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基础知识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运用了比喻;“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运用了排比;“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运用了比拟。

故选B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高中语文 第10周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10周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10周谈中国诗(测试时间:50分钟,总分:8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羡妒(xiàn)嫉恨(jí)会稽(huì)数见不鲜(shuò)B.颦蹙(cù)内疚(jiù)皮夹(jiā)鲜为人知(xiǎn)C.无垠(yíng)熬夜(áo)瞭望(liào)一蹴而至(cù)D.桃核(hāi)侈谈(shē)尽快(jǐn)轻鸢剪掠(yuān)【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习惯性误读字的读音。

A项,“会”读kuài;C项,“垠”读yín;D 项,“核”读hé、“侈”读ch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羡妒斟酌婉蜓曲折卓有成效B.援例尺牍光采夺目顽固凶残C.叫嚣蕴藉长途拔涉杀一敬百D.游离门栓矫揉造作残羹冷炙【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1)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2)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3)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A.暗合忽略差异除非B.契合忽略差别除非C.契合忽视差异因为D.暗合忽视差别因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暗合:没有经过商讨而意思恰巧相合。

契合:投合,意气相投。

根据内容,中西诗不仅内容相同,作风也会巧合,所以选择“暗合”。

【同步速递】高中语文第十课谈中国诗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必修5)28

【同步速递】高中语文第十课谈中国诗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必修5)28

第十课谈中国诗一、课内双基1.“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16502290( D )A.“名言”这里是称说、描述的意思。

B.“凑泊”这里是形成的意思C.这句话是由上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概括出来,而对上句话有解说作用。

D.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下面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16502291( C )A.文章题目是“谈中国诗”,“谈”而非“论”,表明其行文风格,并非板着面孔讲话,而是“炉边夜话”一般的聊天。

B.“中国诗”,规定了“谈”的内容,也关涉谈的方法,应与“非中国诗”比较而谈。

C.“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知识面狭窄,就不能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D.作者认为,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3.下面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16502292( A )A.爱伦·坡“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这句的意思是说爱伦·坡没读过中国诗,孤陋寡闻,才提出可笑的主张。

B.“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闪电战”一是指欣赏中国诗的时间快,二是指中国诗篇幅短。

C.“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句的意思是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D.“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形象深刻地说明了“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

【解析】本句不是嘲笑爱伦·坡孤陋寡闻,而是衬托中国诗的超出想象的短小精炼。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16502463( D )A.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B.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

C.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

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轩冕.(miǎn)嫉.恨(jí)数.落(shù)人影幢.幢(chuáng)B.颦蹙.(cù)谏.诤(jiàn)嗫.嚅(nuò)相濡.以沫(rú)C..亵.渎(xiè)瞭.望(liào)楔.子(qì)锲.而不舍(qiè)D.佝.偻(gōu)付梓.(zǐ)咻.咻(xiū)缠绵缱绻.(quǎn)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射精髓卓尔不群能言善变B.轻鸢羡妒聊以慰藉回长荡气C.叫嚣概叹卧心尝胆凌风出尘D.混沌珠帘义愤填膺拔木转石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① “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② 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③ 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④ 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⑤ 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⑥ 高升上去。

……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A.A B.B.C.C D.D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课时跟踪检测(十)谈中国诗(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媲.美(pì) 空泛.(fàn)焚膏继晷.(guǐ) 压轴.戏(zhòu)B.腐.化(fǔ) 笑靥.(yè)茅塞.顿开(sè) 麻.麻亮(má)C.狡黠.(xié) 颦蹙.(cù)命运多舛.(chuǎn) 文绉.绉(zhōu)D.精髓.(suǐ) 赝.品(yàn)自怨自艾.(yì) 角.斗士(jué)解析:选C C项,“黠”应读xi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彗星白炽灯空中楼阁言者无罪,闻者足诫B.羡妒入场券如雷灌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D.精湛辨证法轻鸢剪掠瓜熟缔落,水到渠成解析:选C A项,诫—戒;B项,灌—贯;D项,辨—辩,缔—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

B. 凭他的能力,只要他出任主教练,就能一蹴而就....地解决球队当前的问题。

C.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文恬武嬉....,人民富裕,一直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D.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五一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采。

解析:选B A项,“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B项,“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解决。

C项,“文恬武嬉”指文武官吏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

D项,“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多用于贬义。

4.(辽宁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高中语文专题10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专题10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10*谈中国诗1有短.篇开钱小创钟性说书集的,《中字西比较诗,论号。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长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篇定夺魁。

如果你希望成功,小,以恒心为良友,以经曾验说为参谋,以小心为兄用弟,《以希望为哨兵。

笔名》术。

著著作作《有散文集《》是一部》具,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笼统()精髓()梵文()轻鸢()蹙颦()撩人()慨叹()饶恕()叫嚣()3.根据拼音写汉字一c ù()而就逻ji ()单bó()hǎ()巴狗遥思远chà ng()shùo()见不xi ā n()不li ǎ o()li ǎo ()之4.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而至:(2)轻鸢剪掠:(3)穷边涯际:(4)吞言咽理:(5)拔木转石:1.默存槐聚中书君《人?兽?鬼》《围城》《谈艺录》2. l ónɡ su ǐ f àn yu ān c ù p ín li áo k ǎi sh ù xi āo3.蹴辑薄哈怅数鲜了了4.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

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

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1.课文第1 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

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

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

2.品味下列句子丰富深刻的含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D项,“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与文中“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不符,字词“仍然”是关键。

名师点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既有对某一段落或某些段落内容、意思的归纳、概括,也有对全篇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

要准确理解文章某一段落、某些段落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思想内容或中心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对文章材料和思想的进一步把握。

前者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其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还应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归纳,防止要点遗漏。

后者即概括出来的中心意思要能够覆盖全文或整个段落,不能离题太远、太笼统。

这是互相联系的两方面:后者必须以把握文章的各方面基本内容为基础,前者又需以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意思为宏观指导。

3.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该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及赏析作品内涵。

解答本题对文本第二段的每一句进行筛选重点字词即可,如“巨大生命力”“纯真清洌”,而象征义从首段“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该句进行分析即可。

4.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

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答案】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

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5.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

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

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答案】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

【解析】该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及文本结构分析。

题干中“他们”具体指玛丽亚·索、乌热尔图、走出山林的人们。

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
恋”的表现可从文本第六、七、九、十等段落进行概括即可。

根据前一问可分析构思特点是选用了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人物。

6.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

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
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

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
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

牢房的阴暗、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
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

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
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名著阅读。

A项,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的,并不只是大观园,从林黛玉进贾府就可以窥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宁古塔
余秋雨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

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

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

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

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原文有删节)1.被流放宁古塔的官员命途多舛,他们的不幸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简要概括。

【答案】流放途中充满艰险,有丧命的可能;全家遭遇流放,以至于祸及家族、邻里;到达流放地丧失自由,遭受凌辱奴役。

2.为什么要写顾贞观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答案】①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②突显外人与流放者之间友谊的珍贵;③引出有关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精神遗留”的联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写顾贞观营救老友吴兆骞这件事的原因,可从结构和内容角度进行。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说到的“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启下写到了东北人的性格和流放者的“精神遗留”。

从内容上,写出了顾贞观和吴兆骞两人之间珍贵的友谊,也写出了吴兆骞作为流放者处境的艰难。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

【答案】屈原、司马迁、曹雪芹等人也遭受了命运的坎坷;但流放宁古塔的方式极端野蛮、残忍,超越了人的忍受底线,是对文明的蹂躏摧残;这使得部分文人面临苦难可以保持精神的高贵,却很难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文学巨制。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示例①通过对宁古塔环境残酷的渲染表达对被流放文人的悲悯之情;②表达对清廷统治者用残忍流放的行为戕害文人的愤慨之
我每次冬天到北方,都要目击空巢,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

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也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

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原文有删改)1.“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一句中,“歆羡”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村民对空巢的这种态度?
【答案】“歆羡”的含义为“爱慕,羡慕”。

其实村民们的生活过得也不错,一家人和和美美守在本土,免去了漂泊之苦。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歆羡有点盲目。

但也不可否认,也许正是这种歆羡,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地过更好的生活。

2.从全文看,文中写了哪些空巢?为什么会有这些空巢出现?请分条作答。

【答案】①北方鸟类的空巢。

是因为鸟儿每年都要飞往南方过冬,这是自然现象。

②村子中象征自豪与富有的空巢。

这类空巢是那些去大洋彼岸淘金的人们在自己家乡建造的。

③古旧的四合院也逐渐成了空巢,是因为年轻人的远行。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作者由开篇自然界中鸟类的空巢,写到了村子中象征主人富有的空巢,第六段又明确指出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也逐渐成为空巢,由此可归纳出三种空巢。

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