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人为地 造了一道高墙,以至于“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学校与社会隔绝; 改良主义的教育固然已经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的,提出了“学校社会 化”、“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把社会的东西,诸如公安局、卫生局等, 拣选几样,缩小一下,请到学校里来,但这样的学校不过象是一个大鸟 笼,鸟笼再大,即使再塞一些树枝,它也决不是鸟世界,同样,学校即
谢谢关注
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 。并认为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是不可能的。为此,他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 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4.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 黄炎培非常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他认为,职业教 育的概念,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 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真义。 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其基本内容是“敬业乐群”。所谓“敬业”,是指 “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对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 “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 职业教育不仅是为己谋生,更是为群 服务。
化。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
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 造是孙子”。从作入手求知识、求创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
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 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 了人生普遍的现象。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与学,教、学又服从于 做(生活需要)。“教学做合一”反对的是不顾学的教,不顾做的教、 学。
做人,三不争
做人,三不争晚清时期,有一位名臣:他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他是中国高等师范学堂的鼻祖,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成了支撑清廷的最后四根擎天之柱。
虽没能挽大厦于将倾,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人称“香帅”的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香帅有名言:“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正是他的“三不争”信条,让他拥有了一个轻松自在的人生,活出了做人的大智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张之洞的为人处世“三不争”。
01不与俗人争利俗人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他们注重利益而非德行。
唯利是图是俗人的根本,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耍小聪明,斤斤计较。
与这样的人争利,不值得!生活中,重利的小人不乏其人。
去菜市场买菜,我们看到过顾客,为了小商贩的缺斤短两,与他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
其实,就是一点儿小利。
买菜一共才能花多少钱,因为这个与他争,惹气伤神。
伤的是自己的身体,损的是自己的名声。
而且,俗人争利,只是一时的赢家。
菜贩子今天可以少些分量给顾客,不计较的人心知肚明,不去戳破。
明天,他就会少一个甚至更多的顾客。
时间久了,他的生意就会每况愈下。
看似占了一点儿小便宜,到最后损失了名声,还毁了生意。
聪明人从不与这样的俗人争利。
张之洞就是一个这样的聪明人。
晚清的官场,以权谋私者多,贪污腐败者多,争名夺利者更多,而张之洞从不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办学堂。
自己家里,人口众多,生活艰难,他因此成了当铺的常客。
他死后,家里连办理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
张之洞身居高位,不谋取私利,一生都坚守自己的清正廉明。
从来不参与官场的争斗,也不在朝堂与小人争利。
这就是志士达人与俗人的不同之处。
俗人是小人,也是庸俗之人。
名利是他的人生追求,他们可以为了小利而不顾自己的名节,而贤能之人,注重的是自己的名声。
即使与小人相处,也会把利益让给他,不与他争,成就自己的英名。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在教育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一直致力于推行中西结合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有养成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他的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践教育在张之洞看来,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学生应该兼顾理论与实践,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进行实践,学以致用。
因此,他创办了工艺学堂、巡抚学堂等各种职业学校,在学校设立了很多的实习班,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实践能力。
他还注重培养工程实践人才,通过给学生组织赴外考察、建设公路等方式,让学生在切实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
二、自力更生张之洞十分强调自力更生的精神,他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外国帮助。
因此,他在教育中也是秉持这种思想,他提倡学校自主办学,培养自力更生意识,发扬自尊、棄暴、赏誠的校训。
他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例如学生们必须自己种植农作物、制作手工艺品等,学习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达成目的。
三、开放思想张之洞重视培养开放的思想,认为学生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轻信一切。
他特别强调学生要具有开放心态,避免封闭思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有自我修养和忍耐力。
他引进了西方教育思想,让学生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文学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四、关注细节在教育管理方面,张之洞强调细节管理,他认为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学校管理中注重训练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吃饭、穿衣、卫生等基本细节方面,这是培养学生自我修养和敬业精神的重要过程。
总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自力更生、思想开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理念,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教育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浅析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影响
聚焦教育JUJIAOJIAOYU浅析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影响胡 琴(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摘 要:张之洞作为清朝晚期政坛上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一身成就无数,也饱受争议。
世人提到张之洞,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张之洞一生的政治成就,但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史学家的眼中容易被忽视。
基于此,从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表现以及评价来论述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借鉴一、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表现1.早期“通经致用”的教育观。
早期,张之洞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植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表现为忠君、爱国,呈现出一定的保守主义。
在这一时期,他任职四川学政等职务,主张新办书院,大力求经讲学,整顿学风,提拔有真正实学的人。
早期“通经致用”的教育观最早体现在他的《书目答问》《輶轩语》两本书中,他主张用“通经致用”的教育思想整改当时汉学、宋学互相争论的教育现状。
他提倡汉、宋两学各有所长,应互相正视并以儒经为据点互相补充,主张在儒学内部进行调和,并提出一切学术“要其终也,归于有用”。
前期清朝的书院只注重考课而非讲学,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问,与实际脱节,因此他开始引导书院讲学,提出:“经义以通大义为主,不取琐屑;史学以贯通古今为主,不取空论;性理之学以践履笃实为主,不取矫伪;经济之学以知今切用为主,不取泛滥”。
他主张书院教育培养“体用兼备”人才,“令守道之儒兼为识时之俊”。
2.中期洋务教育思想。
中法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张之洞的教育思想逐渐转化为“中体西用”。
他主张将国外的教育方式与旧的科技制度相结合,这一阶段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典型的洋务教育思想。
中法战争爆发后,张之洞开始意识到“通经致用”的教育思想并不能挽救清王朝的衰落,也不能使国家致富,他的教育思想开始由“经世”向“中体西用”转变。
所谓的“中体西用”就是维持清王朝统治的封建体制不变,学习西方的技术取长补短,增强自身国力,弥补封建体制的不足。
张之洞教育思想浅析
张之洞教育思想浅析张梦彤张之洞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长期兴学、办校、推广新学的实践活动中,张之洞形成了独具特色、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如经世致用;革故鼎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些教育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启迪意义。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
张之洞生于贵州兴义府,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研读儒家经典,二十七岁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之一,是请流派首领,他不仅在政治和实业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且也在清末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之洞十分注重教育,站立朝堂的40多年中,他一直认为兴学育才是立国自强的首位。
他经常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在教育立国思想的指导下,他将一生中巨大的精力投入到兴学育才中,为清末教育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对张之洞在清末教育事业中所做的贡献大加赞赏,盛赞他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
张之洞在长期兴学育才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内容丰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特征鲜明。
1 经世致用张之洞自幼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接受严格的正统儒家教育,学的是儒家经典,读的是宋明理学。
长期的儒学教育为张之洞儒家内圣外王、经世致用观念打下基础。
他自由研习儒家经典,十四岁的时候中状元,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七岁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出任翰林院编修。
按部就班的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走入朝堂成为国之重臣。
但是张之洞对当时的科举制度颇有不满。
张之洞通过科举入仕之后,提出自己的主张“经世致用”。
他认为读书人要“经世致用”要“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周悉利病,此为根柢。
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蝤轩语》)。
张之洞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对教育的目的和标准进行阐述,认为通晓儒家经典是必要的基础。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成为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中国近代教育家、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
他重视兴学育才, 在40 多年的仕官生涯中, 没有中断过兴学育才的教育活动。
他在1898年著成的《劝学篇》中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纲领, 强调“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极力提倡学习西学西政、西艺、西史 ,倡办的各级各类学堂多具有资本主义近代学校的一般特点,教学内容增加外国语和天、地、兵、算、声、光、化电等近代科目。
他注重师范教育,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 关系至重”。
晚年受命同张百熙、荣庆主持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
他倡办新式学校的活动及其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生平教育活动张之洞生平从事过的教育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整顿、改革传统教育;二是创办新式学堂;三是厘定近代学制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
(一)整顿、改革传统教育张之洞早年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积极无能,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的腐败积弊,提出了整顿、改革传统教育的主张。
首先,他主张改革乃至废除科举制度。
在清末从变科举到废除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张之洞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张之洞主张改革书院管理制度。
他先后颁布《两湖书院各分教规程》及《两湖书院学规课程》,对书院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 创办新式学堂1884年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后,一跃成为洋务派的后起之秀,积极创办新式学堂。
他兴办新式学堂是从创立军事学堂开始的。
同时积极创办各类实业学校。
设立湖北自强堂进行外国语教育。
张之洞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又创办了师范学校。
(三) 厘定近代学制体系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
他在1898年的《劝学篇·设学第三》中,就勾勒出近代学制的初步蓝图:“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思想
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劝学篇· 外
篇· 设学第三》)由张之洞概括总结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导了清末教育的发展。
2、重视教育,兴办学堂,培养人才
张之洞认为“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 (张
之洞,刘坤一:《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引自舒新城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 59页)。他考察西方各国强盛的原因,也得出结论:“西国之强, 强以学校”。
由读书。1902年4月,与章太炎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教育会, 被推为会长。190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07年,蔡元培赴德,先在柏林学习德语,次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研
究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蔡元培应国内电 召回国。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被孙中山委任为临时政府的教育总
2、“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原则
民国元年7月,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开会词中指出,“封 建旧教育以成人之自存成见强加于儿童,不顾儿童自身的特点,阻
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民国之新教育,则立于儿童之地位,按照
儿童的兴趣和特点,使儿童自然地自由地发展”(《蔡元培教育论 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民国七年(1918
普及民众教育,是陶行知一生中都在孜孜以求的理想。早在 1914年南京求学期间,陶行知就在其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强 “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国家之主人翁之资格焉”。在《平民 教育概论》中,他认为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 在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的 东西,能够为我们今天普及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举足轻重的地方大员。在督理地方期间,张之洞尤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创办了
浅探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
浅探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张之洞(1837—1909)是活泼于晚清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作为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的活动,尤其是晚期活动,主要集中在兴办实业以挽救封建清帝国的严重危机上。
他在湖北创办了许多企业,较著名的有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四官局(纱、布、丝、麻)。
他的这些实业活动对中国近现代工业,特别是武汉近现代工业建立起到奠基的作用,无怪乎毛同志称赞说:“提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作为朝廷重臣,把“为国尽忠心,救国于危亡”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兴办实业,培育人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
张之洞崇尚“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目现实,主张“一切学术,要其终也,归于有用。
”由此,张之洞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培养实用人才的实业教育领域。
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他几乎从未中断过教育活动,正如清末四川总督赵尔馔言“其平生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
”在我国,实业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思潮形成于19世纪末期,张之洞便是提倡实业教育的先驱之一。
他不仅有自己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而且兴办了实业学校,为社会造就了大批可用之才,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开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概括来说,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实业教育是培养实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张之洞是继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洋务重臣,他以自己独到的眼光认识到“挽救危亡”不在于高谈阔论,而在于脚踏实地干实事,于是张之洞把“实业救亡”作为一项宏伟的政治目标,把自己一生的所有心血凝聚于此。
然而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却“无人才可任,奉行者不力”。
在张之洞看来,国家的强弱在于人才培养和人才获得:“国无强弱,得人那么兴;……无人才那么救贫救弱徒涉空谈,有人才那么图富图强易如反掌”。
他看到中国“有船而无驾驶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有鱼雷而无修造演习之人……”,比照日本的情形,得出“贫于财而贫于才”的结论,并指出“中国力图自强,舍植人才更无下手之处”。
人才匮乏让张之洞把关注焦点投到了教育领域,现实加深了他对实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摘要:《劝学篇》是张之洞对洋务教育改革思想的系统阐述。
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是以“致用”为灵魂的“旧体新用”论。
他在《劝学篇》中主张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鼓励多层次的“游学”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关键词:《劝学篇》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劝学篇》是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下简称“旧体新用”)[1](P41)洋务思想的系统总结,也是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从“经世致用”转为“旧体新用”后的系统总结。
在《劝学篇》的24 篇文章中,或多或少涉及到教育的有12 篇,分别是《内篇》中的《正权》、《循序》、《守约》、《去毒》,《外篇》中的《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科举》、《兵学》。
这些文章反映出了张之洞系统、全面的教育改革思想。
一、对“旧体新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作了总结张之洞从踏上仕途即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长达4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张之洞一直都从事着教育事业。
为了挽救清王朝“贫弱废弛”的“国势”,张之洞认为必须从教育入手。
“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2](P684)“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
[3](P908)他将国家、王朝的兴衰与教育直接联系起来,将兴学育才作为国家富强的第一要义,认为教育是立国的基础,国家的强盛要靠教育。
“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
”[1](P35)他还特别强调“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1](P1)“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
[1](P4)因此,他一生也始终把兴学育才作为立国、强国的重大举措,致力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张之洞意识到中国“人才之贫由于见识不广,学业不实”,[3](P908)即学不适用是中国人才贫乏之因,所以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
在《輶轩语》中,张之洞说:“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5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收稿日期:2018-09-12作者简介:宋泽民(1994-)ꎬ男ꎬ山东青岛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ꎮ研究方向:明清历史文献ꎮ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宋泽民(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ꎬ内蒙古呼和浩特㊀010021)摘㊀要:㊀张之洞是晚清 中体西用 思想的集大成者ꎬ他顺应 经世实学 复兴的思潮试图用 中体西用 来挽清朝之大厦于将倾ꎮ他在«劝学篇»中描绘了这个运用 中体西用 思想指导帝国复苏的宏伟蓝图ꎮ在这个蓝图中ꎬ他把 中体西用 思想注入传统教育的创新思维尤其引人注目ꎮ在他对留学㊁改革学制㊁变科举以及引进西学的规划中凸显了他 中体西用 教育观的光辉ꎮ关键词:㊀中体西用ꎻ经世致用ꎻ教育«劝学篇»中图分类号:G52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127-07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5.026㊀㊀一㊁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㊀㊀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ꎬ自鸦片战争以降ꎬ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ꎮ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ꎬ外国侵略者的冲击给中国这个尘封已久的老大帝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ꎮ从林则徐成为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ꎬ到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ꎬ再到奕 ㊁李鸿章㊁张之洞等 自强求富 的洋务运动ꎬ中国的思想㊁军事㊁经济㊁政治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ꎬ这个变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西方学习ꎮ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也毫无疑问的卷入了这场大变动之中ꎮ为了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方便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ꎬ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西方知识的翻译人才ꎬ于是在1862年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诞生了ꎮ它的诞生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道路ꎮ至1872年在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容闳的倡议下出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ꎮ从1872年到1875年这3年的时间内ꎬ晚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多人的幼童赴美留学ꎮ这批留学生的派出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一大步ꎮ在张之洞之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ꎬ张之洞的«劝学篇»用其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规划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蓝图ꎮ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还同日本的崛起有一定的关系ꎬ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ꎬ成为东亚最先完成近代化的国家ꎮ在日本崛起之际也有一部著名的«劝学篇»诞生ꎬ它是由日本近代思想解放先驱福泽谕吉所写ꎮ他提出的 和魂洋才 之说与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不谋而合ꎬ张之洞曾说 游学之国不如东洋 又说 学成而归ꎬ用为将相ꎮ政事一变ꎬ雄视东方 [1]这表现出张之洞对日本社会发展道路的向往ꎬ尤其是后一句表现他也希望中国能够出现伊藤博文㊁陆奥宗光一样的人物带领中国走向独立ꎮ后来在«劝学篇 游学»中张之洞也确实进行了留学日本的设计并且付诸了实践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五日上书光绪«选派学生出洋肄业折»ꎮ也正是日本的经验使张之洞坚定了走 中体西用 教育道路的决心ꎮ此外ꎬ中国传统的 经世致用 思想在近代对中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体西用的思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ꎬ自然对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观也有推动作用ꎮ嘉道年间复兴的 经世致用 的思想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ꎬ这种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吸收外来的先进新文化的桥梁和纽带ꎬ甚至有人把林则徐㊁魏源这第一批 开眼看世界 的人称之为 经世派 ꎬ 经世致用 的思想所造就的思想解放的空气㊁面向现实的学风和革新变化的精神为中体西用 的思想发展创造了条件ꎬ也使张之洞产生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成为了可能ꎮ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也深受其自身教育历程的影响ꎮ张之洞 经世致用 的思想从他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发芽生根ꎬ他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ꎬ满怀治国平天下的儒仕抱负ꎬ同时又因为父亲征战的家世的熏陶使他不仅仅是停留在理想抱负的层面ꎬ更想如父辈那样通过直面残酷的现实践行 经世致用 的思想从而抒展报国之志ꎮ正如他自己所说 凡学之根柢ꎬ必在学史ꎬ读群书之根柢在通经ꎬ读史之根柢亦在通经ꎬ而一切学术 要其终也ꎬ归于有用 ꎬ[2]大致的意思便是凡学都要归于有用ꎬ这种读书明理ꎬ明理致用的思想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ꎮ他早年入清流ꎬ被称为 青牛之角 ꎮ但他这种通经致用的经世㊁务实的风格使他在受到西学影响时不像其他清流党人那样极力排斥ꎬ而是勇敢的把西学同其坚守的中体相互碰撞得到了 中体西用 的火花ꎮ先进的西方科技和制度深深地震撼了有识之士ꎬ在外来的压力下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ꎬ出现了一种既害怕 西用 腐蚀 中体 又希望 西用 能稳固 中体 的矛盾ꎬ而处于这个中与西㊁体与用矛盾漩涡中心的张之洞也不免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ꎮ他从自己的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巨变中感悟到 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ꎬ知中不知外谓之聋瞽 主张运用 经世致用 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ꎬ坚守住伦理的底线ꎬ借用 西用 来武装 中体 ꎮ他决然地走出了这一步ꎬ希望能用 中体西用 的方式给病入膏肓的清政府注上一针强心剂ꎮ另一方面说ꎬ张之洞对 中体西用 的系统阐述和力行实践ꎬ也是对晚清经世之学的重大贡献ꎮ由此可见正是张之洞的 经世致用 思想使他能够走出不同于其他清流党人的一步ꎬ推动他形成 中体西用 的思想ꎮ或者说他 中体西用 的思想是他 经世致用 思想的突变得来的ꎮ西学的传入ꎬ加之冯天瑜先生所说张之洞处在晚清 经世致用 思想的复兴高潮期ꎬ不免处于这场复兴思潮的漩涡之中受到其影响ꎬ再加上他亲眼所见大清帝国受到列强赤裸裸的掠夺希望寻求振兴大清的爱国情怀ꎮ这几种力量与他自少年时期就已存于内心的 经世致用之学 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ꎬ一种崭新的模式诞生了ꎮ这就是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思想ꎮ张之洞 中体西用 思想在教育上的运用在晚清可以说是无出其右ꎬ无论是从他对 中体西用 的理解ꎬ还是对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是如此ꎮ在«劝学篇»中他将中学作为根本ꎬ同时又引进 西学 来补充 中学 ꎬ他把 中学 和 西学 定义为 中学为内学ꎬ西学为外学ꎬ中学治身心ꎬ西学应时事 这种 中体西用 的教育观是晚清近代教育政策的精神核心ꎮ他把«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ꎬ 内篇务本ꎬ以正人心ꎻ«外篇»务通ꎬ以开风气 ꎬ主张以纲常名教来端正人心ꎬ以变通引进西政㊁西艺来开风气ꎬ改造中国社会ꎮ笔者就根据他的内外篇来说明他的教育思想中 中体西用 的体现ꎮ㊀㊀二㊁«劝学篇 内篇»中的 中体张之洞在«劝学篇»的内篇中主要阐述的是 中体 也就是传统社会伦理纲常的重要性ꎬ加强儒家传统的思想教育以控制时人的思想ꎮ 今日时局ꎬ惟以激发忠爱ꎬ讲求富强ꎬ尊朝廷ꎬ卫社稷为第一要义 ꎮ这句话正是他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 的写作目的的真实写照ꎮ在内篇中的«宗经第五»中指出:刘向论«晏子春秋»曰: 文章可观ꎬ义理可法ꎬ合于六经之义ꎮ 斯可为读者之准绳矣ꎬ盖圣人之道ꎬ大而能博ꎬ因才因时ꎬ言非一端ꎬ而要归于中正ꎬ故九流之精ꎬ皆圣学之所有也ꎬ九流之病ꎬ皆圣学之所黜也ꎮ这强调了读书学习要博学ꎬ要以不同的视角去吸收不同的意见ꎬ要 归于中正 是要坚持孔孟圣学ꎬ不能失去这个根基ꎮ圣学吸收了 九流之精 抛弃了 九流之病 ꎬ是博采众长的完备学问ꎮ通过张之洞对儒学的溢美之词也可体现出其坚持的 中体 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极深的ꎮ无论是古代的 九流之精 还是现代的 西学 都最终要归于儒学这个 中正 ꎮ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ꎬ他对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包容性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ꎮ到这里他几乎与顽固的守旧势力一样宋泽民: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看到了中学的极其重要性ꎮ张之洞的思想并没有停止于此ꎬ«劝学篇 内篇»虽注重 中体 也不乏西用 ꎬ举一例可以看出:大巧若拙 一语最害事ꎬ此谓世俗趋避钻刺之巧则可矣ꎬ若步天测地㊁工作军械ꎬ巧者自巧ꎬ拙者自拙ꎬ岂有巧拙相类之事哉!数十年来ꎬ华人不能扩充智慧者ꎬ皆为此说所误ꎮ在此他隐喻出在继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ꎬ一定要自主判断ꎬ知其性质㊁特点和问题ꎬ辩证的继承ꎮ以便在借鉴西学或者是传承中学时不被动的受其影响ꎬ而难有积极的效果ꎮ这个观点也较好的可以看出他治学的出发点是含有 经世致用 的影子的ꎮ张之洞在内篇中还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儒学危机ꎮ他敏锐的洞察到 尤可患者ꎬ今日无志之士本不悦学ꎬ离经畔道者尤不悦中学ꎬ因倡为中学烦难无用之说ꎬ没淫辞而助之功ꎬ于是乐其便而和之者甚众ꎬ殆欲废中学而后快 针对儒学危机是由于中学太繁ꎬ难以速成以明其大义的问题ꎮ张之洞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式 今欲存中学ꎬ必自守约始 即强调 守约 他在守约一篇中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如何去简化中学ꎬ使中学更容易被时人所接受以挽救儒术危机ꎮ进而保持 中体 在思想领域的主体地位ꎬ维护伦理和清朝统治ꎬ可见他对 中体 用功之深ꎬ同时表明了他的态度 中学为体不可妥协ꎮ㊀㊀三㊁«劝学篇 外篇»中的 西用«劝学篇 外篇»是«劝学篇»精华之所在ꎬ«内篇»主攻 中体 那么这«外篇»则着眼于 西用 ꎮ张之洞强调 «外篇»务通ꎬ以开风气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他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ꎮ第一ꎬ留学ꎮ甲午战后ꎬ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国内出现了轻视中国的气氛ꎬ但是一些日本政治家出于联合中国同西方对抗的考虑ꎬ提出了所谓的 清国保全论 ꎬ随之日本国内兴起了一阵中国热ꎮ有人主张中国与日本不仅应该在军事经济方面加强联系而且在教育上也应该加强联系ꎬ并积极开展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活动ꎮ«劝学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关于留学的事宜的ꎮ«游学»中提出 出洋一年ꎬ胜于读书五年ꎬ入外国学堂一年ꎬ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ꎬ他的这些见解显示出他意识到外国的教育优于中国ꎬ也表现出他对中国式传统教育的认识相对于一些卫道士而言更深刻ꎮ而走出留学的这一步也包含着他想用西式的学校来培育我国的人才ꎬ 中体西用 的思想不言而喻ꎮ在他的教育蓝图中他希望中国能像日本那样派出像伊藤㊁山县㊁陆奥这样的有识之士出国留学ꎬ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知识ꎬ回国之后振兴羸弱的清王朝ꎮ他不仅这样想也确实拿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ꎬ比如他指出 至游学之国ꎬ西洋不如东洋 ꎬ因为去日本路途较之于欧美近ꎬ省下的资费可以多派留学生ꎬ而且相比于西洋ꎬ日本的语言文字相对易学ꎬ图书也都是现成的ꎬ这样可以提高留学生们接受西学的速度ꎮ此外ꎬ他还对曾国藩时派出的赴美留学幼童失败的情况给予了分析ꎬ认为不应因噎废食ꎬ要坚持不懈地派出留学生ꎮ鉴于以上的行动ꎬ他于1903年还编写了«留学章程»来规范留学事务ꎮ当然ꎬ他也想通过这个章程来控制留学生的思想和言行ꎬ使他们不被西方的思想所感染这是他留学目的中维护 中体 的体现ꎬ在«劝学篇»关于留学教育的做法是他把中体西用 的思想运用到留学实践中的体现ꎮ综上所述ꎬ在张之洞看来ꎬ留学是 中体西用 体现在教育上的一种速成方法ꎬ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西学ꎬ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传统思想论理内核ꎬ并且掌握先进科技的中体西用式的人才ꎬ挽救清王朝ꎮ但是ꎬ事与愿违ꎬ很多留学生不仅习得了张之洞所认为的西学ꎬ还习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ꎬ他们并没有按照张之洞的留学章程中的安排ꎬ他们抛弃了 中体 ꎮ正是这些先进的思想使这些留学生变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ꎬ而这也是张之洞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的悲哀ꎮ第二ꎬ学制改革ꎮ如果说留学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速成法ꎬ那么学制改革则着眼于长远的教育发展ꎮ他主张设立由三级学堂构成的教育体系ꎬ 京师省会为大学堂ꎬ道府为中学堂ꎬ州县为小学堂 ꎬ通过三级学堂层层选拔ꎬ择优录取ꎬ并且他对学堂建设所用的资金㊁土地以及学堂学费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安排ꎬ 一县善堂之地ꎬ赛会演戏之款改为之ꎬ一族可以祠堂之费改为之 ꎮ近代很多乡村学生的启蒙场所就是在祠堂里的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源于此建议ꎮ他还认为ꎬ佛道寺观也可以征为建学之用ꎮ关于学费问题 其学堂之费率皆出地方绅富之捐集ꎬ而国家略发管款以补助之ꎬ入学堂者但求成才ꎬ不求膏火ꎬ每人须纳金若干ꎬ以为饮食束脩之费ꎬ贫家少纳ꎬ富家多纳 针对当时西学之费甚贵ꎬ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平易之家不能负担的情况ꎬ他通过这种学费设计大大减轻了贫穷子弟的负担ꎮ佐证之一就是1891年«查明茶商捐助书院学堂经费商情乐从折»ꎮ折之中阐述了插上助学的事情ꎮ这些细致的计划足以让人看到张之洞对学制改革的用心之深ꎬ而这些基本上源于张之洞内心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ꎮ在学习的内容方面ꎬ则相当鲜明地体现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观ꎮ比如ꎬ他在学堂之法约中提到了两点ꎬ一是 新旧兼学ꎬ四书五经㊁中国史书㊁政书㊁地图为旧学ꎬ西政㊁西艺㊁西史为新学ꎮ旧学为体ꎬ新学为用ꎬ不使偏废 ꎮ他把旧学放在首位ꎬ强调传统伦理的教育ꎬ认为 知外不知中ꎬ谓之失心 ꎬ学习西学之前一定要正心ꎬ如果心不正ꎬ那么学再多的西学也无用ꎬ甚至于有害ꎮ二是 政艺兼学 ꎬ在这一点上他还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ꎬ把不同时期 小学堂先艺后政ꎬ大中学堂先政后艺 ꎬ不同人 才识远大而年长者ꎬ宜西政ꎬ心思精敏而年少者ꎬ宜西艺 ꎬ应该怎么学㊁学什么做了分析ꎮ但无论是在小学堂还是在大中学堂ꎬ西学的比重都是相当大的ꎬ 小学堂之书较浅ꎬ事较少如天文㊁地质㊁绘图㊁算学㊁格致方言㊁体操之类具体而微ꎻ中学堂书较深ꎬ事较多ꎬ方言则兼各国㊁算学则讲代数对数ꎬ于是ꎬ化学㊁医术㊁政治以次而及余事ꎬ仿此ꎬ大学又有加焉 ꎮ张之洞的这种超前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后来不断被沿用ꎬ被历史证明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ꎮ当然了ꎬ无论是 新旧兼学 还是 政艺兼学 都是在 中体 的基础之上ꎬ这一点体现在他重新选取了儒家经典组成 新四书 作为学堂课程中的必修课ꎬ巩固传统伦理观念ꎬ对学生思想的控制ꎬ保证他们能够成为被朝廷利用的合格的中体西用式的人才ꎮ变科举也是张之洞学制改革的重要一环ꎬ在他在«劝学篇 变科举»中指出ꎬ当时的学术环境复杂 (时人)傲然曰:吾所习者孔㊁孟之精理ꎬ尧㊁舜之治法也ꎮ遇讲时务经济者ꎬ尤鄙夷排击之以自护其短ꎬ故人才益乏ꎬ无能为国家扶危御侮者ꎮ 这说明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ꎬ科举制度亟待进行改革ꎬ而张之洞提出的变革科举的思想正当其时ꎮ他在«变科举»中指出要把科举改革成三场ꎮ 第一场试以中国史事㊁本朝政治㊁论王道ꎬ此为中国经济ꎻ二场试以时务策五道ꎬ专问五洲各国之政㊁专门之艺ꎬ此为西学经济ꎻ三场试四书文两篇ꎬ五经文一篇ꎮ 可以从中看出在考试中 中体 的地位非常凸显ꎬ这三场考试 首场先取博学ꎬ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ꎬ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 ꎬ如此看来ꎬ如果传统的儒家经学伦理学得不好ꎬ就不能通过第三场考试ꎬ无论是西学学得多么优秀ꎮ由此可见ꎬ张之洞在科举改革中把他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ꎮ第三ꎬ全方位的引进西学ꎮ首先ꎬ他重视因材施教ꎮ 学算ꎬ须心力锐者ꎻ学图ꎬ须目力好者ꎻ学格物㊁化学㊁制造ꎬ须质性颖敏者ꎻ学方言ꎬ须口齿清便者ꎻ学体操ꎬ须气体精壮者ꎮ 这段话中ꎬ张之洞提到这么几对关联词:学方言ꎬ心力锐ꎻ学图ꎬ目力好ꎻ学化学㊁制造质性颖敏ꎻ学方言ꎬ口齿清便ꎻ学体操ꎬ气体精壮ꎮ这几对关联词把学习的课程与所需要的能力清楚的点出来ꎬ这不正是儒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 因材施教 吗?在张之洞的想法中 因材施教 的科目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礼㊁乐㊁射㊁御㊁书㊁数ꎬ更表现格物㊁化学㊁制造等西化的学科ꎮ这正体现出他的儒家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与西方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ꎮ其次ꎬ他还主张学习工农商学ꎮ 不讲农工商之学ꎬ则中国地虽广ꎬ民虽众ꎬ终无解于土满人满之饥矣 ꎬ认为运用化学和机器之学能使农业生产 倍收而省力 ꎬ因此 宜设农务学堂 ꎬ学习农业知识ꎮ他在«劝学篇 工农商学第九»中指出中国的茶㊁丝㊁麻㊁棉四利为外人所夺ꎬ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落后于西方ꎬ没有采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ꎬ从而导致农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ꎬ落后于西方ꎬ他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和解决措施在于然化学非农夫所能解㊁机器非农家所能办ꎬ宜设农务学堂 建立农业职业学堂ꎬ培养职业农民ꎬ用学习西方的植物学等知识ꎬ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ꎮ对于工学ꎬ他主张要 教工师 ꎮ认为 工有二道:一曰工师ꎬ专以讲明机器学㊁理化学为事ꎬ悟新理㊁变新式ꎬ非读书士人不能为ꎬ所谓智者创物也ꎮ一曰匠首ꎬ习其器㊁守其法㊁心能解㊁目能明㊁指能运ꎬ所谓巧者述之也 对于中国工的分析是张之洞能够针对性提出改良这种情况的教育计划的基础ꎮ当时中国良匠 多有通晓机器者ꎬ然不明化学算学ꎬ故物料不美ꎬ不晓其源ꎬ机器不合ꎬ不通其变 ꎬ良匠虽能熟练操控机器但是因为并不懂得机器的工作原理所以并不能制造出好的产品ꎬ技术工人的素质有待于提高这一问题暴露了出来ꎮ因此他鼓励技工出国留学创建工艺学堂ꎬ有条件的可以出国ꎬ次之者可以在国内接受职业技术的专门教育ꎬ两种方法同时并宋泽民: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举推动技工素质的提高ꎬ他这种高度重视高级技工职业教育的想法对现代中国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ꎮ对于商学ꎬ他认为要 通工艺 ꎬ认识到 外国工商两业ꎬ相因而成ꎬ工有成器ꎬ然后商有贩运ꎬ是工为体ꎬ商为用也 ꎬ现代商业与传统社会的商业有明显的不同ꎬ现代商业是以工业为基础ꎬ这体现了张之洞思想的深度ꎮ因此他提出ꎬ要向西方学习商业ꎬ并且建立 商务之大学堂 ꎮ他还主张 一曰译商律ꎬ一曰自治ꎬ一曰游历 ꎬ从具体的方法上对商业之学进行指导ꎬ希望通过进行商业教育ꎬ运用西学来挽救中国传统的商人ꎬ使中国的商业发展起来ꎮ最后ꎬ张之洞还在«劝学篇»中单独的把兵学列为一节ꎬ可见他对这种学问的重视程度ꎬ兵学是国防的重要基础ꎬ事关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ꎬ他看到了西方军事教育的强大 盖兵学之精ꎬ至今日西国而极 ꎬ张之洞承认西方的强大也显示出他能从客观上看待中西教育从而提出吸取西方军官学堂的优点与本土练兵法相结合的方法ꎬ提出教武备学生的三法ꎬ 曰学堂㊁曰操场㊁曰野操 ꎮ并且ꎬ他还指出 今日朝野皆知练兵为第一大事ꎬ然不教之于学堂ꎬ技艺不能精也ꎻ不学之于外洋ꎬ艺虽精ꎬ习不化也 ꎬ还主张聘用西方的教官ꎬ这也充分体现出他在对于军事学堂的建设中充分学习西方思想ꎮ而且他还制定了教育程期 教兵止在操场ꎬ迟者一年可用 教将官者学堂五年ꎬ随营操演二年 教大将者ꎬ学堂五年ꎬ随营二年ꎬ再入大学堂二年 对于不同职位的官员采取不同的教程体现了他经世致用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并且他还强调 至其教将士之本务有二:曰忠爱ꎬ曰厉廉耻 这是其注重中体为本的体现ꎬ而这个教程又是参考西学写成ꎬ可以看出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学思想渗透在他教育行为的每一个角落ꎮ他在光绪十三年六月十四日所上创办水师学堂折中提到 至洋教习拟用三员:水师驾驶洋教习一员ꎬ陆师语文㊁测算兼操练正洋教习一员ꎬ其副教习一员 这个提议中聘用洋教员来讲学的做法也表现了他运用 西学 来强化中国的军事教育的思想ꎮ综上所述ꎬ 西学 的全方位引进是为了让 西学 以更大的接触面来改造 中学 ꎬ以加快中体西用式的清王朝成型的速度ꎬ最终达到维护清政府对中国的统治的目的ꎬ而这个目的是张之洞一直坚持的ꎬ也是他思想的最终落脚点ꎮ㊀㊀四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的思考«劝学篇»中透露出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是那个时代对于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ꎬ现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探索的道路上ꎮ所谓 古为今用 张之洞的开创性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改革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ꎮ(一)重视职业教育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要设立 矿业学堂 工业学堂 商务学堂 农务学堂 工艺学堂 等这些学堂都是专业性质的学堂ꎬ涉及工农商兵各行业ꎬ门类齐全ꎬ在注重 中学 学习内容的同时ꎬ还重视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科技知识以及工艺技术ꎬ从另一个方面讲学习 西用 才是张之洞建立这些学堂的目的所在ꎬ而且张之洞不仅说了而且还在现实中进行了教育实践ꎬ例如在1882至1884年间所做的«咨学院筹商学校事宜»就对设立商学校的具体章程等进行规定ꎬ以及1898年上«设立农务㊁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折»奏请光绪皇帝设立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等都体现了张之洞对教育实践的努力ꎮ他的办学目的很明确 通经为世用ꎬ明道守儒珍 即培养能够掌握扎实的中学功底ꎬ在此基础上精通专业技术的人才ꎮ这对我们当代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ꎮ当今中国职业教育学校生源质量偏差成为一种普遍现象ꎮ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不高ꎮ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促进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ꎬ而且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职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高ꎬ这就造成了我国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实用技术人员水平的巨大差异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社会所需ꎬ解决这个矛盾可以从«劝学篇»中得到启发即通过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来促进较高水平的人才流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ꎬ在«劝学篇»中张之洞是给予学堂学员以功名从而刺激优秀生源进入职业学堂ꎬ打破工受歧视的传统思想ꎮ现在解决这个矛盾也可用这种方法 通过整合高校资源与职业技术学校挂钩ꎬ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生态链ꎬ既可以通过生态链提高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ꎬ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ꎮ(二)重视传统文化张之洞写«劝学篇»的目的就是想用西用来拯救。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这种思潮不仅成为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同时也是洋务派进行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张之洞的《劝学篇》便是其在教育思想上正式流传和运用的标志,并开始逐渐主导着晚清教育的发展。
张之洞在《劝学篇》序中提出:“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1内篇有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主张以“本”正人心。
“本”在这里指的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
本者体也,将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看作主体,即“中体”。
外篇有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主张以“通”开风气。
“通”在这里指的是学习西政、西艺、西史。
通者以为用,将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文化拿来用,即“西用”。
“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2“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3“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学必先由中学,亦犹是矣。
华文不深者不能译西书……如中士而不通中学,此犹不知其姓之人,无辔之骑、无柁之舟,其西学愈深,其疾视中国亦愈甚,虽有博物多能之士,国家亦安得而用之哉?”○4张之洞在书中明确表示“西用”必须在坚持“中体”的基础上,在不触及封建制度的前提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张之洞对晚清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中体西用思想有着积极的一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体”和“西用”的矛盾逐渐加深,“中体”逐渐成了“西用”的束缚,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张之洞的“三不争”_名人故事
张之洞的“三不争”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曾为自己立下“三不争”信条: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之人争闲气。
他不与俗人争利,就是不与凡夫俗子,平庸粗鲁之辈争权夺利,落入下流。
张之洞自视甚高,严以律己。
深知“利”字身旁一把刀,为官之道,应该清正廉明。
故此,他对钱财势力看得甚淡,更不喜好参与官场争斗。
有传张之洞睡眠从无定时,故此常常闹得随从幕僚苦不堪言。
也因为睡眠问题,他得罪过不少人,袁世凯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张之洞身为长辈,曾力荐过袁世凯。
因此,这位袁大人为了感恩,特地专程来访以示谢意。
没曾想到,他正与张之洞闲侃之时,张却不知不觉地靠在椅子上睡去,闹得老袁心里很是不爽,偷偷溜了出来。
张之洞醒来之后,深感过意不去,为了表示歉意,他亲自登门道歉。
适逢袁世凯摆席设宴,然酒席吃到一半之时,张之洞竟然又犯起困来,趴在桌子上,呼噜呼噜地睡将过去。
这一来,又让袁世凯尴尬万分。
张之洞睡觉没规律,“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是朝内皆知的事。
按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却给袁世凯留下不快,居然心生报复,暗中派人监视他的日常起居。
事情暴露后,有人劝张之洞与之计较,张却不那样做,干脆搬家避开了事。
这就是张之洞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无谓之人争闲气的体现。
可见得势之后的袁世凯,不过是一个闲俗之人罢了。
张之洞重视教育,故不与文人争名,这也是对文人儒士尊重的体现。
可以说,他理解文人成名的苦心。
他知道文人墨客,外表看起来懦弱,但内心却雄心壮志,江河湖海。
故此,张之洞不与文人争名,也证明了他对文人之爱怜惜有加,体恤到位。
另有一传说,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作为一个文儒青年,他很想面见一下这位湖广总督张大人。
于是,他来到府前,让门人递上名片,请求晋见。
张之洞看完名片之后,有心想试探一下这位后生,笑写一副上联,叫门子送出去给这位自称兄弟的少年。
联云: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当时一看,知道这位总督大人有心想要试探一下他的才华,于是并不言语,微微一笑对出下联,交与门子送进去。
第八讲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辜鸿铭(曾多年任张之洞幕僚)说:张之洞‚知
有国而不知有身,知有国而不知有民‛;只知 ‚敬事‛不知‚有信‛,终于‚百事俱废,徒劳 而无功‛。
梁启超:‚李鸿章实践之人也,张之洞浮华之人
也。李鸿章最不好名,张之洞最好名,不好名故 肯任劳怨,好名故常趋巧利。之洞于交涉事件, 著著与鸿章为难,要其所画之策,无一非能言不 能行。鸿章尝与人云:不图香涛作官数十年,仍 是书生之见。此一语可以尽其平生矣。至其虚骄 狭隘,残忍苛察,较之李鸿章之有常识有大量,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 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个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中学为体
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
识趣‛ 。 学中学的具体要求,‚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 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 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 学术文章。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这也是清代咸丰状元孙家鼐任学务 大臣时提出的‚中体西用‛论。
但是张之洞对此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并
利用权力加以贯彻实行,所以成为中体西 用的代表人物。
张之洞其人
/his/200811/967c78ef-
8be8-4f3b-8ffc-23fc3713db5f.shtml
第八讲 洋务教育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2011年6月2日
近代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与
西、旧与新、传统与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 观念冲突和交融的历史。1840年的鸦片战 争以及此后西方列强的步步进逼,使中国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 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逐渐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著作及历史评论。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史通》,王夫之的 《读通鉴论》,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教育理念(一)张之洞的教育理念大家好!从古代一直到现代,有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育家,也有在教育方面有独特创新的教育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端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一位教育家,他颁布了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对废除封建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颁布这个章程的这位著名教育家在其他方面,比如在清代的社会政治改革、经济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教育家就是清末的张之洞。
张之洞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大的建树就是在1903年11月26日,和荣庆、张百熙拟定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他在教育方面最大的贡献,也是他在教育改革方面重要的贡献。
这个章程是我国第一部正式颁布执行的近代学制章程,对于废除1300年来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张之洞在清末教育史上堪称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他主持的这个教育改革博采了外国学制的优点。
这个时期,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末期,虽然闭关锁国是当时的政策,但是也阻挡不了国外先进文化、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所以当时的一些教育家或者在教育行业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对西方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见识或者理解。
(二)张之洞的教育实践这样就对传统教育的科举、书院、私塾开始实行了一些改革的措施。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书院、私塾、科举制度是比较盛行的,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
癸卯学制的颁布实际上是把教育当中的一些形式加以改革了。
这个章程把普通的师范和普通的中学学堂、学校的优点突出出来了,把普通的师范和普通中学学堂分开,设立不同的机构。
高等师范和高等学堂开始分设,师范又有不同的等级,根据老师的层次,比如小学老师、中学老师、高中老师、大学老师。
师范分为初级、优级这样两个级别。
初级收小学毕业生,小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可以到初级师范院校来学习,当他们毕业之后就在小学任小学老师,这是当时的一个改革措施。
优级收初级师范毕业生和普通中学毕业生,这是培养初中老师和普通中学老师的师范院校。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2)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引言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葆真,号石泉。
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 教育的目的张之洞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主张教育应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有用之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 教育的内容2.1 道德教育张之洞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他主张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德。
2.2 知识教育张之洞主张注重知识教育的传授。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3 体育教育张之洞提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的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
他主张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魄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4 艺术教育张之洞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他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3. 教育方法3.1 启发式教学法张之洞提倡启发式教学法。
他认为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主张教师要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2 实践教学法张之洞主张注重实践教学。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他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个性化教育张之洞主张个性化教育。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和潜能,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差异化教学。
他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性发展。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王瑞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3期一、张之洞简介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晚年号抱冰,河南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1863年)。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兼管学部等要职,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
张之洞一生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开办了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学院、山西会德堂、广州广雅书院、湖北方言学堂、江南铁路学堂、湖北自强学堂、矿业学堂、农务学堂、武备学堂、师范学堂、女学堂、湖南育婴堂等等,并多次派遣学生及官员出国留学或考察教育。
张之洞参与终止科举制,还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行的全国性系统学制癸卯学制。
张之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结合社会思潮,总结了早期洋务派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进现代化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体西用”的产生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他在1861年写的《校邢庐抗议》中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说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
后来,身处中西交际之局的李鸿章、郭篙煮、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人也先后以不同的言词表达了同样的见解。
甲午战战后,张之洞于1898年5月发表了《劝学篇》一书,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他详细地论述了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和关系。
他认为:“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知中不知外,谓之龙骨”,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的论述,标志着“中体西用”思想的成熟和正式形成,“中体西用”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流行语。
正如梁启超所说:“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若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稍和之。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如下是有关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晚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对清末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1898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并由此受到朝廷的重用。
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以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
《劝学篇》共24篇,分内篇和外篇。
内篇9篇,外篇15篇。
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而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
《劝学篇》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措施,成为张之洞规划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其教育思想积极作用如下:(1)“中体西用”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等,打破了单一的传统教育格局。
(2)“中体西用”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
(3)“中体西用”使教育领域可以较为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4)“中体西用”思潮的扩展,极大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5)“中体西用”固守“中学”为体,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
消极作用为:(1)在没有克服中、西学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嫁接,引起两者的排异性反应。
(2)这种简单拼凑中学西学而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政体的改造,必然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
(3)抑制了维新思想的更广泛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
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劝学篇序》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
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矣。
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
语其祸,则共工之狂,辛有之痛,不足喻也。
庙堂旰食,乾惕震厉,方将改弦以调琴瑟,异等以储将相,学堂建,特科设,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
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
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
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植流天下。
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
不佞承乏两湖,与有教士化民之责,夙夜兢兢,思有所以裨助之者。
乃规时势,综本末,著论二十四篇,以告两湖之士,海内君子,舆我同志,亦所不隐。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内篇九:曰同心,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头目原,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曰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使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曰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曰知类,闵神明之胄裔,无沦胥以亡,以保种也;曰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於圣也;曰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曰守约,喜新者甘,好古者苦,欲存中学,宜治要而约取也;曰去毒,洋药涤染,我民斯活,绝之使无萌拚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教育理念(一)张之洞的教育理念大家好!从古代一直到现代,有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育家,也有在教育方面有独特创新的教育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端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一位教育家,他颁布了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对废除封建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颁布这个章程的这位著名教育家在其他方面,比如在清代的社会政治改革、经济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教育家就是清末的张之洞。
张之洞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大的建树就是在1903年11月26日,和荣庆、张百熙拟定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他在教育方面最大的贡献,也是他在教育改革方面重要的贡献。
这个章程是我国第一部正式颁布执行的近代学制章程,对于废除1300年来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张之洞在清末教育史上堪称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他主持的这个教育改革博采了外国学制的优点。
这个时期,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末期,虽然闭关锁国是当时的政策,但是也阻挡不了国外先进文化、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所以当时的一些教育家或者在教育行业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对西方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见识或者理解。
(二)张之洞的教育实践这样就对传统教育的科举、书院、私塾开始实行了一些改革的措施。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书院、私塾、科举制度是比较盛行的,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
癸卯学制的颁布实际上是把教育当中的一些形式加以改革了。
这个章程把普通的师范和普通的中学学堂、学校的优点突出出来了,把普通的师范和普通中学学堂分开,设立不同的机构。
高等师范和高等学堂开始分设,师范又有不同的等级,根据老师的层次,比如小学老师、中学老师、高中老师、大学老师。
师范分为初级、优级这样两个级别。
初级收小学毕业生,小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可以到初级师范院校来学习,当他们毕业之后就在小学任小学老师,这是当时的一个改革措施。
优级收初级师范毕业生和普通中学毕业生,这是培养初中老师和普通中学老师的师范院校。
所以在当时高等师范和高等学堂就开始分设了,这样一个分不同层次培养教师的模式就出现了。
这个章程颁布前,全国政府主办的学校还挺少的。
章程颁布之后,到1910年,官办学校,我们叫公办学校就非常多了。
可见这个章程的颁布对清末的教育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学校增多了,学生就必然增多了。
求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扩大,功劳应该是谁的呢?就是张之洞的。
张之洞功不可没,在1907年的时候,他被升任为学部大臣了。
这个学部大臣用现在的官职来说,可能就是教育部的部长了。
当时跟张之洞同时期做官的官员后来评价张之洞时说“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时空疏之习。
”就是说张之洞把很多的精力都投入到振兴国家教育方面,来为国家培养一些后备人才。
张之洞对教育是怎么理解的呢?张之洞的道理在于得人,他认为当时清朝的国土很大,但是国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寡、物产的丰缺不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指标,只是一个物质的前提。
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在于教育,在于培养人才。
所以我们看到封建社会的很多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都是对教育目的阐述,教育目的基本上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在最初的时候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到后期就开始为国家培养人才,振兴国家,使国家更加强盛。
所以说张之洞兴办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后备人才。
张之洞指出“国势之强弱在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于学校,环球各国竞长之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邦之急务”。
从张之洞的言论来看,可以看出他对教育、学校、人才和强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清楚的。
教育是由谁来做的呢?学校。
学校办教育干什么?用来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国富民强。
所以对于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张之洞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的。
在这样的一个思想指导下,他认为教育的振兴是当务之急,并且是国家的一个根本。
这样的一种思想跟我们现在政府提倡的“科教兴国”、“人才战略”,是有很多相似地方的。
所以我们说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张之洞在整个清末的教育领域当中都是很有威望的。
大家常常听到张之洞这个名字,可能对他的政治主张、军事活动比较了解。
我们知道他是洋务派的一个代表人物,其实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他的整个人生当中也比较多一些。
(三)张之洞教育理念的形成原因我们再来看一看为什么张之洞会提出这样一些教育改革措施?为什么他能振兴清末的教育呢?这跟他的出身,跟他的人生经历是有关系的。
张之洞出生在清道光17年八月初三,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在贵州出生。
18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26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到同治2年的时候他开始做官了,这个时候中了探花。
张之洞做过翰林院的编修、教习、试读、试讲的学士和内阁学士等职位,而且一度是清流派的健将,后来做了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这个时候他就提出了他的政治主张,同时我们看到他的一些政治主张也牵扯到了教育、文化方面。
我们知道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有这样一个教育主张,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这个时候跟他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1902年的时候,张之洞创立了湖北师范学堂,湖北师范学堂为张之洞的教育改革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基地。
张之洞在湖北地区推行教育改革,所以现在湖北省境内,特别是武汉市,学校是非常多的。
二、张之洞的生平纪要(一)张之洞对治安的主要功绩张之洞非常注重教育和治安。
他认为教育是强国之本,国家的安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对清末的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他对于治安的理解也是有跨越性的,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出现也是由张之洞倡导的。
张之洞曾经任过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一些职位。
在湖北地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不仅是教育方面,也有军事、政治改革方面的。
所以武汉地区的人们对于张之洞是耳熟能详的,对他也是非常尊重的。
他曾经在汉阳兴办了铁厂,还开发了大冶铁矿,还在湖北兴建了一个枪炮厂。
八国联军的时候,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和刘坤一一起与驻沪各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镇压了维新派的唐才常,然后自己组织义军反抗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
在这个事件上张之洞非凡的军事才能展现出来了。
(二)张之洞的主要事迹张之洞生活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叫张瑛,是清朝的一个贵族,同时也是清朝的一个知府。
他早年对张之洞管教的比较严,而且为张之洞聘请了很多名师来精心培养他。
张之洞四岁的时候就可以读书了,学习非常勤勉。
八岁的时候读完了《四书》、《五经》,十岁的时候开始写诗,写文章,他的伯父嘱咐说“敛才勿露”。
就是有才华不一定非要显露出来,张之洞一直谨遵这个教诲。
在科举的路上,张之洞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
1849年的时候,张之洞应童子试,中了童生,他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小孩,第二年成为秀才。
到了1852年的时候,参加顺天府的乡试,中解元,解元是举人当中的第一名。
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张之洞南下,随父亲行军打仗,在行军打仗之余,他还是不忘学习自己的功课。
1856年的时候,张之洞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被录取为觉罗官学教习,在这一年的时候,他参加了翰林院的工作,但是他的父亲病故了。
到1862年,张之洞入京参加会试,他被挑取为誊录第三名,给他一个书吏的职位。
张之洞对于给他的职位非常不屑,他非常不快乐,所以就离开了京城。
到第二年再次入京参加会试,在榜上列141名贡士,他复试的时候是一等一名。
后来殿试的时候被慈禧太后选中了,中了探花。
然后赐他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当时张之洞就做了这个工作。
后来因为他的妻子石氏病故,在翰林大考中失误了,就被选派出任浙江乡试的副考官,从此之后,张之洞就开始了他做官的生涯。
1867年张之洞任湖广学政,这个时候也是在教育行业当中,学政相当于教育厅的厅长。
在这个时候他大力的兴改革选拔措施,选拔一些人才,老百姓都非常拥护他。
后来他卸任回到了京城,在京城过了两年相对比较悠闲的生活,在这个阶段他跟一些好友一起纵论古今,这个时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比较悠闲的阶段。
1873年的时候,张之洞又到四川做学政,到任之后,四川考场舞弊现象非常严重,针对这个现象,张之洞实行了一些措施来整顿。
整顿了考场舞弊的现象,也让考试的氛围重新回到了正规的轨道上。
在他当学政的时候,他还培养了一些有才华的学子。
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生杨锐,就是当时他在四川做学政的时候选拔出来的一个才子。
张之洞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和他做各省督学的经历,让张之洞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的反思。
他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是一帆风顺,科举考试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他觉得对于一些很有才华,但在科举考试当中无法展露自己才华的知识分子来说,科举考试不是一条很好的路。
他在湖北、四川当学政的时候,他也意识到参加科举考试真正中举的这些人不一定有才华,但是没有中的这些人却有很多在各个方面是有才华的。
所以根据他自身参加科举的经历和他的一些所见所闻,还有他在各个省做学政的一些经历,他感悟很深。
很深在哪里?他认为教育需要改革了,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了。
所以他有一些文章给学生指点迷津,像他写的《书目答问》给学生说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后来学生非常推崇他的一些思想。
张之洞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卸任之后,他生病了,生病的时候他没钱治病,衣服破了也没钱买,生活相对来说很窘迫。
1876年的时候,张之洞结束了四川学政的政治生涯,回到了京城。
这个时候张之洞加入了“清流”之中,他非常喜欢直言进谏。
所以这个时候他跟当时的几位颇能进谏的大臣,张佩纶、黄体芳、宝廷并称“翰林四谏”,都是非常愿意给皇上提建议的。
再加上后来又出现的两位刘恩溥、陈宝琛,并称为“清流六君子”。
到了1879年的时候,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变故,就是慈禧垂帘听政。
慈禧为了继续掌权,这个时候就立光绪为帝。
光绪称帝之后,遭到了大臣的反对。
张之洞这个时候看到了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他就上疏迎合慈禧的主张。
慈禧当时遭到大臣的反对,张之洞出来支持她,慈禧非常高兴,所以慈禧对张之洞非常有好感。
张之洞在四川做学政的时候,在川地东乡发生了一场官兵乱杀百姓的惨案。
这个案件经过多年的互相推诿,官员都不去认真的侦查,不去追究事情的真相,所以没有定论。
到1879年的时候,张之洞一天内连上了三个折子,正好赶上慈禧非常欣赏他的时候,他连上三个折子要求重新审理此案。
后来慈禧也开始重视这个案件了。
大臣们迫于压力,不得不认真办理,后来把涉案的官员都找到了,然后严查,有的杀,有的罚,这样就还了百姓一个公道。
这个案件结束之后,张之洞是名声大振。
1879年到1880年这一段时间,清朝朝廷内部就修改《中俄条约》发生了一些纠纷。
当时崇厚签订了《中俄条约》,这个《中俄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这个条约当中有很多侮辱性的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