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AOB=60°,点P 是∠AOB 内的定点且OP=3,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异于点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362B .332C .6D .3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A .仍是直角三角形B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C .可能是钝角三角形D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3.若a 满足3a a =,则a 的值为( ) A .1 B .0 C .0或1 D .0或1或1-4.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为( )A .82°B .78°C .68°D .62°5.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 .B .C .D .6.如图,将△ABC 折叠,使点A 与BC 边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若AB=9,BC=6,则△DNB 的周长为( )A.12B.13C.14D.157.一组不为零的数a,b,c,d,满足a cb d=,则以下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ac=bdB.a bb+=c dd+C.9ab-=9cd-D.99a ba b-+=99c dc d-+8.9的平方根是( )A.3B.81C.3±D.81±9.直线y=ax+b(a<0,b>0)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将直线y=12x﹣1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是()A.y=12x+2 B.y=12x﹣4 C.y=12x﹣52D.y=12x+12二、填空题11.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1,4).将△ABC沿y 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_____.12.如图,点A的坐标为(-2,0),点B在直线y 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13.如图,一艘轮船由海平面上的A地出发向南偏西45º的方向行驶50海里到达B地,再由B地向北偏西15º的方向行驶50海里到达C地,则A、C两地相距____海里.14.公元前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曾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且a <b )拼成的边长为c 的大正方形,如果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3,那么b -a =____.1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 .16.等边三角形有_____条对称轴.17.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且50A ∠=︒,则EBC ∠的度数是__________.18.点A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1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2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 20.如图,Rt △ABC 中,∠C =90°,AD 是∠BAC 的平分线,CD =4,AB =16,则△ABD 的面积等于_____.三、解答题21.(131232)36+(2)因式分解:3312x x -(3)计算:2(1)(2)(3)x x x x -+-+(4)计算:2(21)2(1)(1)x x x +-+-22.(1)求x 的值:225x =(2)计算:23(2)816--+23.如图,在Rt ABC ∆中,90C ∠=︒,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点O 、E 、F 分别在BD 、BC 、AC 上,且四边形OECF 是正方形.(1)求证: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若5AC =,12BC =,且正方形OECF 的面积为4,求ABO ∆的面积.24.如图,矩形ABCD 中,6AB =,8AD =,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沿A B C →→的方向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 C D →→的方向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后两点都停止运动.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t =______时,两点停止运动;(2)当t 为何值时,BPQ ∆是等腰三角形?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 =34x 与一次函数y =﹣x+7的图象交于点A ,x 轴上有一点P(a ,0).(1)求点A 的坐标;(2)若△OAP 为等腰三角形,则a = ;(3)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 的右侧)、分别交y =34x 和y =﹣x+7的图象于点B 、C ,连接OC .若BC =75OA ,求△OBC 的面积.四、压轴题26.(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①如图①,D ,E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点且AE=CD ,BD 与EC 交于点F ,则∠BFE 的度数是 度;②如图②,D ,E 分别是边AC ,BA 延长线上的点且AE=CD ,BD 与E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此时∠BFE 的度数是 度;(2)如图③,在△ABC 中,AC=BC ,∠ACB 是锐角,点O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点D ,E 分别在AC ,OA 的延长线上,AE=CD ,BD 与E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若∠ACB=α,求∠BFE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O 是矩形,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上,4AB =,3BC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作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交y 轴于点D ,求直线CD 的解析式.并结合(1)的结论猜想并直接写出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3)若点P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试探究点P 在运动过程中,||PA PB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PA PB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4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的另一条直线交x 轴正半轴于点C ,且OC =3.图1 图2(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1,若M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满足S △AMB =S △AOB ,请求出点M 的坐标;(3)如图2,设点F 为线段AB 中点,点G 为y 轴上一动点,连接FG ,以FG 为边向FG 右侧作正方形FGQP ,在G 点的运动过程中,当顶点Q 落在直线BC 上时,求点G 的坐标;29.如图①,在ABC ∆中,12AB =cm ,20BC =cm ,过点C 作射线//CD AB .点M 从点B 出发,以3 cm/s 的速度沿BC 匀速移动;点N 从点C 出发,以a cm/s 的速度沿CD 匀速移动.点M 、N 同时出发,当点M 到达点C 时,点M 、N 同时停止移动.连接AM 、MN ,设移动时间为t (s).(1)点M 、N 从移动开始到停止,所用时间为 s ;(2)当ABM ∆与MCN ∆全等时,①若点M 、N 的移动速度相同,求t 的值;②若点M 、N 的移动速度不同,求a 的值;(3)如图②,当点M 、N 开始移动时,点P 同时从点A 出发,以2 cm/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到达点B 后立刻以原速度沿BA 返回.当点M 到达点C 时,点M 、N 、P 同时停止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PBM ∆与MCN ∆全等的情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0.如图,以ABC 的边AB 和AC ,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和ACF ,连接EF ,AD 是ABC 的高,延长DA 交EF 于点G ,过点F 作DG 的垂线交DG 于点H .(1)求证:FHA ADC ≌△△;(2)求证:点G 是EF 的中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作P 点分别关于OA 、OB 的对称点C 、D ,连接CD 分别交OA 、OB 于M 、N ,如图,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MP=MC ,NP=ND ,3∠BOP=∠BOD ,∠AOP=∠AOC ,所以∠COD=2∠AOB=12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判断此时△PMN 周长最小,作OH ⊥CD 于H ,则CH=DH ,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CD 即可.详解:作P 点分别关于OA 、OB 的对称点C 、D ,连接CD 分别交OA 、OB 于M 、N ,如图,则MP=MC ,NP=ND ,3∠BOP=∠BOD ,∠AOP=∠AOC ,∴PN+PM+MN=ND+MN+MC=DC ,∠COD=∠BOP+∠BOD+∠AOP+∠AOC=2∠AOB=120°, ∴此时△PMN 周长最小, 作OH ⊥CD 于H ,则CH=DH , ∵∠OCH=30°,∴OH=123 3OH=32,∴CD=2CH=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2.A解析:A【解析】【分析】由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三边满足勾股定理,当各边扩大或者缩小k倍时,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详解】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满足a2+b2=c2.若各边都扩大k倍(k>0),则三边分别为ak、bk、ck(ak)2+(bk)2=k2(a2+b2)=(ck)2∴三角形仍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C解析:C【解析】【分析】只有0和1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详解】3a a∴a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也考查了算术平方根.4.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1=∠2=180°−40°−62°=78°.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对应角是解题关键.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识别即可,一个图形的一部分,以某条直线为对称轴,经过轴对称能与图形的另一部分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B、C、D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N=AN,即DN+BN=AB=9,可得△DNB的周长.解:∵D 是BC 的中点,BC=6,∴BD=3,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N=AN ,∴△DNB 的周长=DN+BN+BD=AN+BN+BD=AB+BD=9+3=1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对所给选项进行整理,找到不一定正确的选项即可.【详解】 解:一组不为零的数a ,b ,c ,d ,满足a c b d=, ∴a b c d =,11a c b d +=+,即a b c d b d ++=,故A 、B 一定成立; 设a c k b d==, ∴a bk =,c dk =, ∴999999a b kb b k a b kb b k ---==+++,999999c d kd d k c d kd d k ---==+++, ∴9999a b c d a b c d --=++,故D 一定成立; 若99a c b d --=则99a c b b d d -=-,则需99b d=, ∵b 、d 不一定相等,故不能得出99a c b d --=,故D 不一定成立.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性质;根据比例的性质灵活变形是解题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实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9.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得出直线y=ax+b(a<0,b>0)所经过的象限,故可得出结论.【详解】∵直线y=ax+b中,a<0,b>0,∴直线y=ax+b经过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10.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直线y=12x﹣1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y=12(x﹣3)﹣1,即y=12x﹣5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平移,熟练掌握平移规律,即可解题.二、填空题11.(3,1)【解析】【分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详解】由题意得点C(-3,1)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考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点睛解析:(3,1)【解析】【分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详解】由题意得点C(-3,1)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考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完成. 12.【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解析:(1,1)【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详解】解: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直线y=x,∴∠AOC=45°,∴∠OAC=45°=∠AOC,∴AC=OC,由勾股定理得:2AC2=OA2=4,∴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C×OC=OA×CD,=2CD,∴CD=1,∴OD=CD=1,∴B(-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涉及到垂线段最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得出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题目比较典型,主要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13.50【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不难求得AC的距离.【详解】解:∵点B在点A的南偏西45°方向上,点C在点B的北偏西15°方向上,∴∠ABC=45°+15°=60解析:50【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不难求得AC的距离.【详解】解:∵点B在点A的南偏西45°方向上,点C在点B的北偏西15°方向上,∴∠ABC=45°+15°=60°∵AB=BC=50,∴△ABC是等边三角形,∴AC=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方向角问题,能够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解析: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c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c =,132ab =, ∴221()42b a ab c -+⨯=,213c =, ∴2()13431b a -=-⨯=,∴1b a -=±;∵a b <,即0b a ->,∴1b a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5.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解析: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 70°或40°.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6.3【解析】试题解析: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解析:3【解析】试题解析: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17.15°【解析】【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BC ,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边对等角即可求出∠EBA ,从而求出的度数.【详解】解:∵,∴∠ABC=∠ACB=(解析:15°【解析】【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BC ,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边对等角即可求出∠EBA ,从而求出EBC ∠的度数.【详解】解:∵AB AC =,50A ∠=︒∴∠ABC=∠ACB=12(180°-∠A )=65° ∵ED 垂直平分线段AB∴EA=EB ∴∠EBA=∠A=50°∴EBC ∠=∠ABC -∠EBA=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等边对等角、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2,3)【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答.【详解】解:点A(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解析:(2,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详解】解:点A(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9.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解析: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cm为底,此时周长为12cm;②5cm为底,2cm为腰,则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所以其周长是12cm.故答案为12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题的关键熟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构成条件.20.【解析】【分析】作DH ⊥AB 于H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H=DC=4,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详解】 作DH ⊥AB 于H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DH=DC=4,解析:【解析】【分析】作DH ⊥AB 于H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H =DC =4,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详解】作DH ⊥AB 于H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DH =DC =4,∴△ABD 的面积=12×16×4=32.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6;(2)()()322x x x +-;(3)236x x --;(4)2243x x ++【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运算;(2)先提公因式,再套用公式;(3)根据整式乘法法则运算;(4)运用乘法公式运算.【详解】解:(13(1232)36+=+=6-=6(2)()()()3231234322x x x x x x x -=-=+- (3)2(1)(2)(3)x x x x -+-+=22226x x x x -++-=236x x --(4)2(21)2(1)(1)x x x +-+-=224412(1)x x x ++--=2244122x x x ++-+=2243x x ++【点睛】考核知识点:因式分解,整式乘法.掌握相应法则是关键.22.(1)5x =±;(2)4【解析】【分析】(1)直接开平方,即可得到答案;(2)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1)225x =,∴5x =±;(2224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立方根,以及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解题.23.(1)证明见解析;(2)13.【解析】【分析】(1)过点O 作OM ⊥AB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E=OF ,OE ⊥BC ,OF ⊥AC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可得OM=OG ,所以OM=OF ,于是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得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由勾股定理得AB 的长,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可求OE 的长,于是可得OM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求.【详解】解:(1)证明:过点O 作OM ⊥AB ,∵四边形OECF 是正方形,∴OE=OF ,∠OEC=∠OFC =90°,∴OE ⊥BC ,OF ⊥AC,∵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OM ⊥AB,∴OE=OM ,∴OF=OM ,∴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2)∵5AC =,12BC =,90C ∠=︒,∴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51213AB AC BC +=+=, ∵正方形OECF 的面积为4,∴OM=OE=2,∴1113213.22ABO S AB OM ∆=⋅⋅=⨯⨯=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1)7秒;(2)当t 为2秒或225秒时,BPQ ∆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分析】(1)分别计算P 、Q 到达终点的时间,根据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后两点都停止运动,取时间较短的;(2)分三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求解.【详解】解:(1)∵四边形ABCD 为矩形,6AB =,8AD =,∴6DC AB ==,8BC AD ==,∴点P 运动到终点所需(6+8)÷1=14秒,Q 运动到终点所需(6+8)÷2=7秒,∴当t =7时,两点停止运动;(2)①当t ≤4时,P 点在线段AB 上,Q 点在线段BC 上时,若Rt BPQ ∆是等腰三角形,则BP=BQ,即6-t=2t ,解得t=2秒;②当P 点在线段AB 上,Q 点在线段CD 上时,此时4<t≤6,如下图,若BPQ∆是等腰三角形,则PQ=BQ,此时作PE⊥DC,∵四边形ABCD为矩形,∴∠C=∠ABC=90°,∴四边形BCEP为矩形,∴EC=PB=6-t,EP=BC,∵PQ=BQ,∴Rt△EPQ≌Rt△CBQ(HL),∴EQ=QC,即6282tt-=-,解得225t=,③当P点在线段BC上,Q点在线段CD上时,此时6<t≤7如下图,BP=t-6,QC=2t-8,∵当6<t≤7时,QC-BP=2t-8-(t-6)=t-2>0,∴BQ>QP>QC>BP,BPQ∆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t为2秒或225秒时,BPQ∆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掌握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1)A(4,3);(2)±5或8或278;(3)28【解析】【分析】(1)点A是两直线的交点,其坐标即方程组347y xy x⎧=⎪⎨⎪=-+⎩的解;(2)分OA=PO、OA=AP、AP=OP适中情况,分别求解即可;(3)P(a,0),则分别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B、C的坐标,从而表示出BC的长度,用勾股定理求得OA,然后根据BC=75OA求出a的值,从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347y xy x⎧=⎪⎨⎪=-+⎩解得:43xy=⎧⎨=⎩,故点A(4,3);(2)点A(4,3),则OA=22435,①当OA=PO=P1O时,此时OA=5=PO=P1O,即a=±5②当OA=AP时,如图,过点A做AM⊥x轴于点M此时OM=MP=4∴OP=8则点P(8,0),即a=8;③当AP=OP时,如图所示,连接AP,过点A作AH⊥x轴于点H,AP=PO=a,则PH=4﹣a,则(4﹣a)2+9=a2,解得:a=278;综上,a=±5或8或278;故答案为:±5或8或278;(3)∵P(a,0),则点B、C的坐标分别为:(a,34a)、(a,﹣a+7),∴BC=34a-(-a+7)=34a+a﹣7=774a-又∵BC=75OA且OA22435∴774a-=75×5=7,解得:a=8,故点P(8,0),即OP=8;△OBC的面积=12×BC×OP=12×7×8=2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其中(2),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四、压轴题26.(1)①60°;②60°;(2)∠BFE =α.【解析】【分析】(1)①先证明△ACE≌△CBD得到∠ACE=∠CBD,再由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得∠BFE=∠CBD+∠BCF;②先证明△ACE≌△CBD得∠ACE=∠CBD=∠DCF,再由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可得∠BFE=∠D+∠DCF=∠D+∠CBD=∠BCA;(2)证明△AEC≌△CDB得到∠E=∠D,则∠BFE=∠D+∠DCF=∠E+∠ECA=∠OAC=α.【详解】(1)如图①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C=CB,∠A=∠BCD=60°,∵AE=CD,∴△ACE≌△CBD,∴∠ACE=∠CBD,∴∠BFE=∠CBD+∠BCF=∠ACE+∠BCF=∠BCA=60°.故答案为60.(2)如图②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C=CB,∠A=∠BCD=60°,∴∠CAE=∠BCD=′120°∵AE=CD,∴△ACE≌△CBD,∴∠ACE=∠CBD=∠DCF,∴∠BFE=∠D+∠DCF=∠D+∠CBD=∠BCA=60°.故答案为60.(3)如图③中,∵点O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OC=OA ,∴∠EAC=∠DCB=α,∵AC=BC ,AE=CD ,∴△AEC ≌△CDB ,∴∠E=∠D ,∴∠BFE=∠D+∠DCF=∠E+∠ECA=∠OAC=α.【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全等以及三角形外角和定理.27.(1)y =34-x +3;(2)y =34x -3,y =-kx -b ;(3)存在,4,(8,3) 【解析】【分析】(1)利用4AB =,3BC =,找出A 、C 两点的坐标,设直线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C 的解析式;(2)由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为CD 可知点D 的坐标,设直线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 的解析式,对比AC 的解析式进而写出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3)先判断||PA PB -存在最大值,在P 、A 、B 三点不共线时,P 点在运动过程中,与A 、B 两点组成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出结论在P 、A 、B 三点共线时,此时||PA PB -最大,y p = y A =3,求出P 点的纵坐标,最后根据点P 在直线CD 上,将P 点的纵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横坐标,从而求出P 点坐标.【详解】解:(1)在矩形ABCD 中,OC =AB =4,OA =BC =3,故A (0,3),C (4,0),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k 、b 为常数),点A 、C 在直线AC 上,把A 、C 两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340b k b =⎧⎨+=⎩解得:343k b ⎧=-⎪⎨⎪=⎩,所以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4-x +3. (2)由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为CD 可知:点D 的坐标为:(0,-3),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mx +n (m ≠0,m 、n 为常数),点C 、D 在直线CD 上,把C 、D 两点的坐标带入解析式可得:-340n m n =⎧⎨+=⎩解得:343m n ⎧=⎪⎨⎪=-⎩, 所以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34x -3, 故猜想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3) 点P 在运动过程中,||PA PB -存在最大值,由题意可知:如图,延长AB 与直线CD 交点即为点P ,此时||PA PB -最大,其他位置均有||PA PB -<AB (P 点在运动过程中,与A 、B 两点组成任意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此时,||PA PB -= AB =4,y p = y A =3,点P 在直线CD 上,将P 点的纵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34x -3=3, x =8,故P 点坐标为(8,3),||PA PB -的最大值为x p -x B =8-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及类比推理能力,掌握任意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8.(1)443y x =-+;(2)612(,)55M ;(3)23(0,)7G 或(0,-1)G 【解析】【分析】(1)求出点B ,C 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结合图形,由S △AMB =S △AOB 分析出直线OM 平行于直线AB ,再利用两直线相交建立方程组求得交点M 的坐标;(3)分两种情形:①当n >2时,如图2-1中,点Q 落在BC 上时,过G 作直线平行于x 轴,过点F ,Q 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求出Q (n-2,n-1).②当n <2时,如图2-2中,同法可得Q (2-n ,n+1),代入直线BC 的解析式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直线y=2x+4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A (-2,0),B (0,4),,又∵OC=3,∴C (3,0),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kx+b ,将B 、C 的坐标代入得:304k b b +=⎧⎨=⎩, 解得:434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443y x =-+; (2)连接OM ,∵S △AMB =S △AOB ,∴直线OM 平行于直线AB ,故设直线OM 解析式为:2y x =,将直线OM 的解析式与直线BC 的解析式联立得方程组2443y x y x =⎧⎪⎨=-+⎪⎩, 解得:65125x y ⎧=⎪⎪⎨⎪=⎪⎩故点612(,)55M ;(3)∵FA=FB ,A (-2,0),B (0,4),∴F (-1,2),设G (0,n ),①当n >2时,如图2-1中,点Q 落在BC 上时,过G 作直线平行于x 轴,过点F ,Q 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四边形FGQP 是正方形,易证△FMG ≌△GNQ ,∴MG=NQ=1,FM=GN=n-2,∴Q (n-2,n-1),∵点Q 在直线443y x =-+上, ∴41(2)43n n -=--+, ∴23=7n , ∴23(0,)7G . ②当n <2时,如图2-2中,同法可得Q (2-n ,n+1),∵点Q 在直线443y x =-+上, ∴4+1(2)43n n =--+, ∴n=-1,∴(0,-1)G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G坐标为23(0,)7G或(0,-1)G【点睛】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9.(1)203;(2)①t=83;②a=185;(3)t=6.4或t=103【解析】【分析】(1)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得答案;(2)①由题意得:BM=CN=3t,则只可以是△CMN≌△BAM,AB=CM,由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②由题意得:CN≠BM,则只可以是△CMN≌△BMA,AB=CN=12,CM=BM,进而可得3t=10,求解即可;(3)分情况讨论,当△CMN≌△BPM时,BP=CM,若此时P由A向B运动,则12-2t=20-3t,但t=8不符合实际,舍去,若此时P由B向A运动,则2t-12=20-3t,求得t=6.4;当△CMN≌△BMP时,则BP=CN,CM=BM,可得3t=10,t=103,再将t=103代入分别求得AP,BP的长及a的值验证即可.【详解】解:(1)20÷3=203,故答案为:203;(2)∵CD∥AB,∴∠B=∠DCB,∵△CNM与△ABM全等,∴△CMN≌△BAM或△CMN≌△BMA,①由题意得:BM=CN=3t,∴△CMN≌△BAM∴AB=CM,∴12=20-3t,解得:t=83;②由题意得:CN≠BM,∴△CMN≌△BMA,∴AB=CN=12,CM=BM,∴CM=BM=12 BC,∴3t=10,解得:t=10 3∵CN=at,∴103a=12解得:a=185;(3)存在∵CD∥AB,∴∠B=∠DCB,∵△CNM与△PBM全等,∴△CMN≌△BPM或△CMN≌△BMP,当△CMN≌△BPM时,则BP=CM,若此时P由A向B运动,则BP=12-2t,CM=20-3t,∵BP=CM,∴12-2t=20-3t,解得:t=8 (舍去)若此时P由B向A运动,则BP=2t-12,CM=20-3t,∵BP=CM,∴2t-12=20-3t,解得:t=6.4,当△CMN≌△BMP时,则BP=CN,CM=BM,∴CM=BM=12 BC∴3t=10,解得:t=10 3当t =103时,点P 的路程为AP =2t =203, 此时BP =AB -AP =12-203=163, 则CN =BP =163 即at =163, ∵t =103, ∴a =1.6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 的值有:t =6.4或t =10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是常用的手段.30.(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且AF AC =,利用AAS 得到AFH CAD ∆≅∆;(2)由(1)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FH AD =,再EK AD ⊥,交DG 延长线于点K ,同理可得到AD EK =,等量代换得到FK EH =,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且对顶角相等,利用AAS 得到FHG EKG ≅△△,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详解】证明:(1) ∵FH AG ⊥,90AEH EAH ∴∠+∠=︒,90FAC ∠=︒,90FAH CAD ∴∠+∠=︒,AFH CAD ∴∠=∠,在AFH ∆和CAD ∆中,90AHF ADC AFH CADAF AC ∠=∠=︒⎧⎪∠=∠⎨⎪=⎩, ()AFH CAD AAS ∴∆≅∆,(2)由(1)得AFH CAD ∆≅∆,FH AD ∴=,作FK AG⊥,交AG延长线于点K,如图;同理得到AEK ABD∆≅∆,EK AD∴=,FH EK∴=,在EKG∆和FHG∆中,90EKG FHGEGK FGHEK FH∠=∠=︒⎧⎪∠=∠⎨⎪=⎩,()EKG FHG AAS∴∆≅∆,EG FG∴=.即点G是EF的中点.【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K字形全等进行证明是解本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 )A .2B .2±C .2D .2±2.下列四组线段a ,b ,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a =,2b =,3c =B .1a =,2b =,3c =C .2a =,3b =,4c =D .4a =,5b =,6c = 3.如图,矩形ABCD 中,AB =6,BC =12,如果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 折叠,那么图中阴影部分△BED 的面积是 ( )A .18B .22.5C .36D .45 4.分式22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 B .2 C .﹣2 D .125.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2,5B .3,4,5C .3,6,9D .23,7,61 6.点(3,2)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3,2) B .(3,2)- C .(3,2)--D .(2,3)- 7.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 B .C .D .8.已知:如图,∠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 )A .AB =ACB .BD =CDC .∠B =∠CD .∠BDA =∠CDA 9.我们知道,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对称轴条数为( )A .1B .2C .4D .无数 10.如图,直线(0)y kx b k =+≠经过点(1,3)-,则不等式3kx b +≥的解集为( )A .1x >-B .1x <-C .3x ≥D .1x ≥-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P 为边A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D BC ⊥,垂足为点D ,延长DP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10AC =,设CP 长为x ,BE 长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不需写出x 的取值范围)12.如图,直线I I :1y x =+与直线2I :y mx n =+相交于点(,2)P a ,则关于x 的不等式1x mx n +≥+的解集为______.13.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当x=8时,y=﹣12,则y 与x 的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14.在311,2π,122-,0,0.454454445…,319中,无理数有______个. 15.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度;16.如图,在△ABC 中,PH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H =3,△ABP 的周长为11,则△ABC 的周长为_____.17.已知函数y=x+m-2019 (m 是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_18.已知点M(-1,a)和点N(-2,b)是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点,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函数31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过点(3,1)-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 .它的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 2.下列无理数中,在﹣1与2之间的是( )A .﹣3B .﹣2C .2D .5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在x 轴上,点C 的坐标为(1,0),2AC -=.将Rt ABC ∆先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变换后点A 的对应点坐标是( )A .(1,2)-B .(4,2)-C .(3,2)D .(2,2)4.已知直线y 1=kx+1(k <0)与直线y 2=mx (m >0)的交点坐标为(12,12m ),则不等式组mx ﹣2<kx+1<mx 的解集为( )A .x>12B .12<x<32C .x<32D .0<x<32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 y x y -=-⎧⎨+=-⎩的解为41x y =-⎧⎨=⎩,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 =x +5与y =﹣12x ﹣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 A .(﹣4,1) B .(1,﹣4) C .(4,﹣1) D .(﹣1,4)6.一辆货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用了2.7h ,到达后用了0.5h 卸货,随即匀速返回,已知货车返回的速度是它从甲地驶往乙地速度的1.5倍,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 (km )关于时间x (h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a 等于( )A .4.7B .5.0C .5.4D .5.8 7.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3,-2) D .(2,-3)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B .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C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D .无理数一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9.我们知道,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对称轴条数为( )A .1B .2C .4D .无数 10.关于等腰三角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一个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一定相等C .两个等腰三角形中,若一腰以及该腰上的高对应相等,则这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二、填空题11.17.85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12.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 ,连接,AE BE ,试确定AEB ∠的度数.13.如图①的长方形ABCD 中, E 在AD 上,沿BE 将A 点往右折成如图②所示,再作AF ⊥CD 于点F ,如图③所示,若AB =2,BC =3,∠BEA =60°,则图③中AF 的长度为_______.14.4的平方根是 .1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 .16.在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1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2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18.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2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若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AB = AC ,∠BAC = 120º,AD ⊥BC ,则∠BAD = _____°.三、解答题21.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前往B 地,其中甲车选择有高架的路线,全程共50km ,乙车选择没有高架的路线,全程共44km .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比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每小时快20千米,乙车到达B 地花费的时间是甲车的1.2倍.问甲、乙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2.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图中的折线表示小明行驶的路程()km s 与所用时间()h t 之间的函数关系.试根据函数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途中停留了____h ,小明在停留之前的速度为____km/h ;(2)求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3)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华也从甲地沿相同路径匀速向乙地骑行,6t =h 时,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求t 为何值时,两人在途中相遇.23.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与一次函数y=x+b 的图象,都经过点A (1,2)(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4.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5),且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B(2,a).(1)求a的值;(2)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并求这两条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2x+6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直线l2:y=kx+2(k>0)与坐标轴交于点C,D,直线l1,l2与相交于点E.(1)当k=2时,求两条直线与x轴围成的△BDE的面积;(2)点P(a,b)在直线l2:y=kx+2(k>0)上,且点P在第二象限.当四边形OBEC的面积为233时.①求k的值;②若m=a+b,求m的取值范围.四、压轴题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的图象为直线1.(1)观察与探究已知点A 与A ',点B 与B '分别关于直线l 对称,其位置和坐标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2,3C -关于线l 的对称点C '的位置,并写出C '的坐标______.(2)归纳与发现观察以上三组对称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______.(3)运用与拓展已知两点()2,3E -、()1,4F --,试在直线l 上作出点Q ,使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相应的最小值.27.(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 △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l 过点C ,过点A 作AD ⊥l ,过点B 作B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D =CE ,CD =BE .(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 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 的坐标为(1,3),求点N 的坐标.(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 =﹣3x+3与y 轴交于点P ,与x 轴交于点Q ,将直线PQ 绕P 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 轴于点R .求点R 的坐标.28.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 <90°,CD 是△ABC 的高,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与 BE 交于点 P .当∠A 的大小变化时,△EPC 的形状也随之改变.(1)当∠A =44°时,求∠BPD 的度数;(2)设∠A =x °,∠EPC =y °,求变量 y 与 x 的关系式;(3)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 的度数.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a b 和点(,)Q a b ',给出如下定义:若1,(2),(2)b a b b a -≥⎧=<⎩'⎨当时当时,则称点Q 为点P 的限变点.例如:点(2,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2),点(2,5)--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5)-,点(1,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1,3).(1)①点3,1)-的限变点的坐标是________;②如图1,在点(2,1)A -、(2,1)B 中有一个点是直线2y =上某一个点的限变点,这个点是________;(填“A ”或“B ”)(2)如图2,已知点(2,2)C --,点(2,2)D -,若点P 在射线OC 和OD 上,其限变点Q 的纵坐标b '的取值范围是b m '≥或b n '≤,其中m n >.令s m n =-,直接写出s 的值. (3)如图3,若点P 在线段EF 上,点(2,5)E --,点(,3)F k k -,其限变点Q 的纵坐标b '的取值范围是25b '-≤≤,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经过点A 332)和B 3,0),且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OC 与AB 交于点C ,且点C 3.(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连接OA ,试判断△AOD 的形状;(3)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 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同时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y 轴的正半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设PQ 与OA 交于点M ,当t 为何值时,△OPM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每一项进行判断筛选即可.【详解】A 将x=3代入31y x =-得:3×3-1=8,A 选项错;B .一次函数k >0,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增大,B 选项错;C .一次函数k >0,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增大,当x=0时,y=-1,故此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C 选项错;D .当x=0时,y=-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D 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2.C解析:C【解析】 试题分析:A 31,故错误;B 2<﹣1,故错误;C .﹣12<2,故正确;52,故错误;故选C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3.D解析:D【解析】【分析】先求出A点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所得到的的坐标A',再求出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坐标A'',A''即为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坐标.【详解】将Rt ABC∆先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坐标为A'(-1,2),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A'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上3个单位长度,故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坐标是A''(2,2).【点睛】本题考察点的坐标的变换及平移.4.B解析:B【解析】【分析】由mx﹣2<(m﹣2)x+1,即可得到x<32;由(m﹣2)x+1<mx,即可得到x>12,进而得出不等式组mx﹣2<kx+1<mx的解集为12<x<32.【详解】把(12,12m)代入y1=kx+1,可得1 2m=12k+1,解得k=m﹣2,∴y1=(m﹣2)x+1,令y3=mx﹣2,则当y3<y1时,mx﹣2<(m﹣2)x+1,解得x<32;当kx+1<mx时,(m﹣2)x+1<mx,解得x>12,∴不等式组mx﹣2<kx+1<mx的解集为12<x<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 yx y-=-⎧⎨+=-⎩的解为41x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x+5与y=﹣12x﹣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4,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般地,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6.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题意可得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和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再由货车返回的速度是它从甲地驶往乙地的速度的1.5倍,列出方程组求得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t,进而求得a的值.【详解】解: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s,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v,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为t,则2.71.5v svt s=⎧⎨=⎩解得,t=1.8∴a=3.2+1.8=5(小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应用、方程组的应用,根据一次函数图像以及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得答案.【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均满足互为相反数,∴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各选项即可.【详解】A中,例如42=,是有理数,错误;B中,例如π,是无理数,错误;C中,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错误;D正确,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含有π和根号开不尽的数通常为无理数.9.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对称轴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对称轴条数为2条.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判断即可.【详解】解:A:如果40︒的角是底角,则顶角等于100︒,故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当两条中线为两腰上的中线时,可知两条中线相等,当两条中线一条为腰上的中线,一条为底边上的中线时,则这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C、如图,△ABC和△ABD中,AB=AC=AD,CD∥AB,DG是△ABD 的AB边高,CH是是△ABC 的AB边高,则DG=CH,但△ABC和△ABD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9.【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17.85精确到十分位是17.9故答案为:17.9.【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解析:9.【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17.85精确到十分位是17.9故答案为:17.9.【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它们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体现出误差值绝对数的大小,而后者往往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个相对更精确一些.12.【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 =150°,AD=DE ,得出∠DEA=15°,同理可求出∠CEB=15°,即可得出∠AEB 的度数.【详解】解:∵在正方形中,,,在解析:30AEB ∠=【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 =150°,AD=DE ,得出∠DEA=15°,同理可求出∠CEB=15°,即可得出∠AEB 的度数.【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 中,AD DC =,90ADC ∠=,在等边三角形CDE 中,CD DE =,60CDE DEC ∠=∠=,∴150ADE ADC CDE ∠=∠+∠= ,AD DE =,在等腰三角形ADE 中1801801501522ADE DEA ︒-∠︒-︒∠===︒, 同理得:15BEC ∠=,则60151530AEB DEC DEA BE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3-【解析】【分析】作AH⊥BC 于H .证明四边形AFCH 是矩形,得出AF=CH ,在Rt△ABH 中,求得∠ABH=30°,则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H=,可求出HC 的长度即为AF 的长度.【详解】解析:3-3【解析】【分析】作AH ⊥BC 于H .证明四边形AFCH 是矩形,得出AF=CH ,在Rt △ABH 中,求得∠ABH=30°,则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H=3,可求出HC 的长度即为AF 的长度.【详解】解:如下图,作AH ⊥BC 于H .则∠AHC=90°,∵四边形形ABCD 为长方形,∴∠B=∠C=∠EAB=90°,∵AF ⊥CD ,∴∠AFC=90°,∴四边形AFCH 是矩形,,AF CH =∵∠BEA =60°, ∴∠EAB=3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EH=90°-2∠EAB=30°,∵在Rt△ABH 中, AB=2,∴112AH AB ==, 根据勾股定理2222213BH AB AH -=-=∵BC=3, ∴33AF HC BC BH ==-=-故填:33【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折叠变化,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能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2.【解析】试题分析:∵,∴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15.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解析: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 70°或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6.【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中,随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解析:1k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10k>;∴1k>.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17.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解析: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cm为底,此时周长为12cm;②5cm为底,2cm为腰,则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所以其周长是12cm.故答案为12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题的关键熟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构成条件. 18.【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腰长为2和腰长为5两种情况讨论,选择能构成三角形的求值即可.【详解】解:①腰长为2,底边长为5,2+2=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②腰长为5,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腰长为2和腰长为5两种情况讨论,选择能构成三角形的求值即可.【详解】解:①腰长为2,底边长为5,2+2=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②腰长为5,底边长为2,则周长=5+5+2=12.故其周长为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已知两边长求周长,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灵活的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由直线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解析:443k ≤≤ 【解析】【分析】由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令y=4时, 解得:4x k= , ∵直线y=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1≤4k≤3, 解得:443k ≤≤. 故答案为:443k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0.6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 平分∠BAC,由此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结论.【详解】如图,∵AB=AC,AD⊥BC,∴AD 平分∠BAC,∴∠BAD=∠BA解析:6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 平分∠BAC ,由此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结论.【详解】如图,∵AB=AC ,AD ⊥BC ,∴AD 平分∠BAC ,∴∠BAD=12∠BAC , ∵∠BAC=120°, ∴∠BAD=12×120°=60°, 故答案为:60°.【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三、解答题21.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75/km h ,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5/km h .【解析】【分析】设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km/h ,则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20)km/h .根据“乙车到达B 地花费的时间是甲车的1.2倍”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km/h ,则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x +20)km/h .根据题意,得:50441.220x x⨯=+ 解得:x =55.经检验,x =55是所列方程的解.当x =55时,x +20=75.答:甲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75km/h ,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5km/h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出相等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2,10;(2)s=15t-40(45)t ≤≤;(3)t=3h 或t=6h.【解析】【分析】(1)由图象中的信息可知:小明从第2小时到第4小时行驶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途中停留了2h ;小明2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20 km ,据此可以求出他的速度;(2)由图象可知:B(4,20),C(5,35),设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代入后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3)先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现求小华的速度,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两人在途中相遇问题.当02t <≤时, 10t=10(t-1);当24t <<时, 20=10(t-1);当46t ≤≤时, 15t-40=10(t-1);逐一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小明从第2小时到第4小时行驶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途中停留了2h ;由图象可知:小明2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20 km ,所以他的速度是20210÷=(km/ h );故答案是:2;10.(2)设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由图象可知:B(4,20),C(5,35),∴420535k b k b +=⎧⎨+=⎩, ∴1540k b =⎧⎨=-⎩, ∴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15t-40(45)t ≤≤;(3)在s=15t-40中,当t=6时,s=15×6-40=50,∴从甲地到乙地全程为50 km ,∴小华的速度=50(61)10÷-=(km/ h ),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两人在途中相遇问题:当02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10t=10(t-1),方程无解,不合题意,舍去;当24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20=10(t-1),解得t=3;当46t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则15t-40=10(t-1),解得t=6;∴综上所述,当t=3h 或t=6h 时,两人在途中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一些关键点的含义,并结合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进行求解.23.(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1,0)与(1,0).【解析】【分析】(1)将点A(1,2)分别代入kyx=与y=x+b中,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和一次函数解析式.(2)对于一次函数解析式,令x=0,求出对应y的值,得到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确定出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求出对应x的值,得到一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确定出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详解】解:(1)∵反比例函数kyx=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都经过点A(1,2),∴将x=1,y=2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1×2=2,将x=1,y=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b=2-1=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对于一次函数y=x+1,令y=0,可得x=-1;令x=0,可得y=1.∴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1,0)与(1,0).24.(1)a=1 (2)y=2x-3 (3)3【解析】【分析】(1)将点(2,a)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值;(2)将(-1,-5)和(2,1)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k和b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3)根据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详解】解:(1)∵正比例函数y=12x的图象过点(2,a)∴ a=1(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两点(-1,-5)(2,1)∴5 21k bk b-+=-⎧⎨+=⎩解得23 kb=⎧⎨=-⎩∴y=2x-3(3)函数图像如图【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描点法画函数图象25.(1)△BDE 的面积=8;(2)①k =4;②﹣12<m <2. 【解析】【分析】(1)由直线l 1的解析式可得点A 、点B 的坐标,当k =2时,由直线l 2的解析式可得点C 、点D 坐标,联立直线l 1与直线l 2的解析式可得点E 坐标,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①连接OE .设E (n ,﹣2n +6),由S 四边形OBEC =S △EOC +S △EOB 可求得n 的值,求出点E 坐标,把点E 代入y =kx +2中求出k 值即可;②由直线y =4x +2的表达式可确定点D 坐标,根据点P (a ,b )在直线y =4x +2上,且点P 在第二象限可得42b a =+及a 的取值范围,由m =a +b 可确定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直线l 1:y =﹣2x +6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当y =0时,得x =3,当x =0时,y =6;∴A (0,6)B (3,0);当k =2时,直线l 2:y =2x +2(k ≠0),∴C (0,2),D (﹣1,0) 解2622y x y x =-+⎧⎨=+⎩得14x y =⎧⎨=⎩, ∴E (1,4),4BD ∴=,点E 到x 轴的距离为4,∴△BDE 的面积=12×4×4=8. (2)①连接OE .设E (n ,﹣2n +6),∵S 四边形OBEC =S △EOC +S △EOB ,∴12×2×n +12×3×(﹣2n +6)=233, 解得n =23, ∴E (23,143), 把点E 代入y =kx +2中,143=23k +2, 解得k =4.②∵直线y =4x +2交x 轴于D , ∴D (﹣12,0), ∵P (a ,b )在第二象限,即在线段CD 上, ∴﹣12<a <0, ∵点P (a ,b )在直线y =kx +2上 ∴b =4a +2, ∴m =a +b =5a +2,15222a -<+< ∴﹣12<m <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涉及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解析式,两条直线的交点及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灵活的将函数图像与解析式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 (3,-2);(2) (n ,m );(3)图见解析, 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值为10【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形可以写出C '的坐标;(2)根据图形可以直接写出点P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的坐标;(3)作点E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E ',连接E 'F ,根据最短路径问题解答. 【详解】(1)如图,C '的坐标为(3,-2), 故答案为(3,-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n ,m ), 故答案为(n ,m );(3)点E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E '(-3,2),连接E 'F 角直线l 于一点即为点Q ,此时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即为线段E 'F ,∵E 'F ()[]221(3)2(4)210=---+--=⎡⎤⎣⎦, ∴点Q 到E 、F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值为210.【点睛】此题考查轴对称的知识,画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最短路径问题,勾股定理关键是找到点的对称点,由此解决问题.27.(1)见解析(2)(4,2)(3)(6,0)【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ACB=∠ADC,再判断出∠CAD=∠BCE,进而判断出△ACD≌△CBE,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MF=NG,OF=MG,进而得出MF=1,OF=3,即可求出FG=MF+MG=1+3=4,即可得出结论;(3)先求出OP=3,由y=0得x=1,进而得出Q(1,0),OQ=1,再判断出PQ=SQ,即可判断出OH=4,SH=0Q=1,进而求出直线PR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ACB=90°,AD⊥l∴∠ACB=∠ADC∵∠ACE=∠ADC+∠CAD,∠ACE=∠ACB+∠BCE∴∠CAD=∠BCE,∵∠ADC=∠CEB=90°,AC=BC∴△ACD≌△CBE,∴AD=CE,CD=BE,(2)解:如图2,过点M作MF⊥y轴,垂足为F,过点N作NG⊥MF,交FM的延长线于G,由已知得OM=ON,且∠OMN=90°∴由(1)得MF=NG,OF=MG,∵M(1,3)∴MF=1,OF=3∴MG=3,NG=1∴FG=MF+MG=1+3=4,∴OF﹣NG=3﹣1=2,∴点N的坐标为(4,2),(3)如图3,过点Q 作QS ⊥PQ ,交PR 于S ,过点S 作SH ⊥x 轴于H , 对于直线y =﹣3x+3,由x =0得y =3 ∴P (0,3), ∴OP =3 由y =0得x =1, ∴Q (1,0),OQ =1, ∵∠QPR =45° ∴∠PSQ =45°=∠QPS ∴PQ =SQ∴由(1)得SH =OQ ,QH =OP∴OH =OQ+QH =OQ+OP =3+1=4,SH =OQ =1 ∴S (4,1),设直线PR 为y =kx+b ,则341b k b =⎧⎨+=⎩ ,解得1k 2b 3⎧=-⎪⎨⎪=⎩∴直线PR 为y =﹣12x+3 由y =0得,x =6 ∴R (6,0).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8.(1)56°;(2)y=454x +;(3)36°或1807°. 【解析】 【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等腰△ABC 的底角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E 的度数,再根据高的定义得到∠BDC=90°,从而可得∠BPD ;(2)按照(1)中计算过程,即可得到∠A 与∠EPC 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 (3)分①若EP=EC ,②若PC=PE ,③若CP=CE ,三种情况,利用∠ABC+∠BCD=90°,以及y=454x+解出x 即可. 【详解】解:(1)∵AB=AC ,∠A=44°,∴∠ABC=∠ACB=(180-44)÷2=68°, ∵CD ⊥AB , ∴∠BDC=90°, ∵BE 平分∠ABC , ∴∠ABE=∠CBE=34°, ∴∠BPD =90-34=56°; (2)∵∠A =x °,∴∠ABC=(180°-x°)÷2=(902x-)°, 由(1)可得:∠ABP=12∠ABC=(454x -)°,∠BDC=90°,∴∠EPC =y °=∠BPD=90°-(454x -)°=(454x+)°, 即y 与 x 的关系式为y=454x +; (3)①若EP=EC , 则∠ECP=∠EPC=y ,而∠ABC=∠ACB=902x-,∠ABC+∠BCD=90°, 则有:902x -+(902x --y )=90°,又y=454x+,∴902x -+902x --(454x+)=90°, 解得:x=36°; ②若PC=PE ,则∠PCE=∠PEC=(180-y )÷2=902y-,由①得:∠ABC+∠BCD=90°,∴902x -+[902x --(902y-)]=90,又y=454x +,解得:x=1807°; ③若CP=CE ,则∠EPC=∠PEC=y ,∠PCE=180-2y , 由①得:∠ABC+∠BCD=90°,∴902x -+902x --(180-2y )=90,又y=454x +, 解得:x=0,不符合,综上: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A 的度数为36°或1807°.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有一定难度,关键是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29.(1)①);②B ;(2)3s =;(3)59k ≤≤.【解析】 【分析】(1)利用限变点的定义直接解答即可;(2)先利用逆推原理求出限变点(2,1)A -、(2,1)B 对应的原来点坐标,然后把原来点坐标代入到2y =,满足解析式的就是答案;(3)先OC OD ,的关系式,再求出点P 的限变点Q 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图象求出m n ,的值,从而求出s 即可;(4)先求出线段EF 的关系式,再求出点P 的限变点Q 所满足的关系式,根据图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①∵2a =,∴11b b ==-=',∴坐标为:),故答案为:);②∵对于限变点来说,横坐标保持不变,∴限变点(2,1)A -对应的原来点的坐标为:()2,1-或()21--,, 限变点(2,1)B 对应的原来点的坐标为:()2,2, ∵()2,2满足2y =, ∴这个点是B , 故答案为:B ;(2)∵点C 的坐标为(2,2)--, ∴OC 的关系式为:()0y x x =≤, ∵点D 的坐标为(2,2)-,∴OD 的关系式为:()0y x x =-≥,∴点P 满足的关系式为:()()00x x y x x ≤⎧⎪=⎨->⎪⎩,∴点P 的限变点Q 的纵坐标满足的关系式为:。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位于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是(﹣2,3),先把△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再作与△A 1B 1C 1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则点A 的对应点A 2的坐标是( )A .(-3,2)B .(2,-3)C .(1,-2)D .(-1,2)2.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为( )A .82°B .78°C .68°D .62°3.“漏壶”是一种这个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 表示漏水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 与x 的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4.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4BD =,7DE =,则线段EC 的长为( )A .3B .4C .3.5D .2 5.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AB =5,AD =3,则BC 的长为( )A .5B .6C .8D .106.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23B .3C .9D .127.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76BEC ∠=,则ABC ∠=( )A .70B .71C .74D .76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 +1)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的平方根是3 B 16±4C .1的平方根是1D .4的算术平方根是210.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A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C =2CDB .AD =2CDC .AD =3BD D .AB =2BC 二、填空题11.函数1y=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12.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当x=8时,y=﹣12,则y 与x 的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13.在311,2π,122-,0,0.454454445…,319中,无理数有______个. 14.计算112242⨯+=__________. 15.如图,△ABC 中,5BC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则△AEG 周长为____.1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17.点A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1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y mx n =+的图像交于点(2,1)P -,则由函数图像得不等式kx b mx n +≥+的解集为________.20.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正比例函数43y x =与一次函数7y x =-+的 图像交于点A .(1)求点A 的坐标;(2)在y 轴上确定点M ,使得△AOM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3)如图,设x 轴上一点P (a ,0),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 的右侧),分别交43y x =和7y x =-+的图像于点B 、C ,连接OC ,若BC =145OA ,求△ABC 的面积及点B 、点C 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设直线7y x =-+交x 轴于点D ,在直线BC 上确定点E ,使得△ADE 的周长最小,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90ABC∠=︒,过点B作BE CD⊥,垂足为点E,过点A作AF BE⊥,垂足为点F,且BE AF=.(1)求证:ABF BCE∆≅∆;(2)连接BD,且BD平分ABE∠交AF于点G.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3.用函数方法研究动点到定点的距离问题.在研究一个动点P(x,0)到定点A(1,0)的距离S时,小明发现:S与x的函数关系为S=1,1,10,1,1,1,x xx xx x-<⎧⎪-==⎨⎪->⎩并画出图像如图:借助小明的研究经验,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动点P(x,0)到定点B(-2,0)的距离S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S取最小值?(2)设动点P(x,0)到两个定点M(1,0)、N(5,0)的距离和为y.①随着x增大,y怎样变化?②当x取何值时,y取最小值,y的最小值是多少?③当x<1时,证明y随着x增大而变化的规律.24.如图,M、N两个村庄落在落在两条相交公路AO、BO内部,这两条公路的交点是O,现在要建立一所中学C,要求它到两个村庄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试利用尺规找出中学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5.如图(1)所示,在A,B两地间有一车站C,甲汽车从A地出发经C站匀速驶往B 地,乙汽车从B地出发经C站匀速驶往A地,两车速度相同.如图(2)是两辆汽车行驶时离C站的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1)填空:a=km,b=h,AB两地的距离为km;(2)求线段PM、MN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自变量取值范围不用写);(3)求行驶时间x满足什么条件时,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的路程之和最小?四、压轴题26.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OC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以OC,OA所在直线为轴和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0,a),C(b,0a6b80(1)a= ;b= ;直角三角形AOC的面积为.(2)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P点从C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匀速移动,点P到达O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的中点D的坐标是(4,3),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ODP与△OD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DOC=∠D 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y轴平分∠GOD.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接接CE交OD于点H,当点E在线段OA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GOD,∠OHC,∠A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7.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过点C.(1)当AC=BC时,如图①,分别过点A、B作AD⊥l于点D,BE⊥l于点E.求证:△ACD≌△CBE.(2)当AC=8,BC=6时,如图②,点B与点F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BF,CF,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C边向终点C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F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F→C→B→C→F向终点F运动,点M、N到达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MD⊥l于点D,过点N作NE⊥l于点E,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CM=,当N在F→C路径上时,CN=.(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直接写出当△MDC与△CEN全等时t的值.28.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点D(0,-4),M(4,-4).(1)如图1,若点C与点O重合,A(-2,2)、B(4,4),求△ABC的面积;(2)如图2,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若∠AOG=55°,求∠CEF的度数;(3)如图3,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N为AC上一点,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NEC+∠CEF=180°,求证∠NEF=2∠AOG.29.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解答.(模型建立)如图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B=CA,直线ED经过点C,过A作AD⊥ED于点D,过B作BE⊥ED于点E.求证:△BEC≌△CDA.(模型应用)应用1: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DC=90°,AD=6,CD=8,BC=10,AB2=200.求线段BD的长.应用2: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纸片△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O=QP,P(4,m),点Q始终在直线OP的上方.(1)折叠纸片,使得点P与点O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过点Q且与线段OP交于点M,当m=2时,求Q点的坐标和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2)若无论m取何值,点Q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30.如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3x+3,且直线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3)求△ADC的面积;(4)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A1B1C1,进而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到△A2B2C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是:(2,﹣3).故选B.2.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1=∠2=180°−40°−62°=78°.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对应角是解题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由题意知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然后根据x、y的初始位置及函数图象的性质来判断.【详解】由题意知:开始时,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所以y的初始位置应该大于0,可以排除B选项,由于漏壶漏水的速度不变,所以图中的函数应该是一次函数,可以排除C、D选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和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应用.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DBF=∠FBC,∠ECF=∠BCF,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证出∠DFB=∠DBF,∠CFE=∠BCF,即BD=DF,FE=CE,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即可求出线段CE的长.【详解】解:∵∠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DBF=∠FBC,∠ECF=∠BCF,∵DF//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DFB=∠DBF,∠CFE=∠BCF,∴BD=DF=4,FE=CE,∴CE=DE-DF=7-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找到相等的量.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出∠ADB=90°,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BD的长,即可得出BC 的长.【详解】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AD⊥BC,BC=2BD.∴∠ADB=90°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4∴BC=2BD=2×4=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BC ,故此选项错误;D =故选B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7.B解析:B【解析】【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 ,进而可得∠EAB=∠ABE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A 的度数,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ABC 的度数.【详解】∵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BE ,∴∠A=∠ABE ,∵76BEC ∠=,∠BEC=∠EAB+∠ABE ,∴∠A=76°÷2=38°,∵AB=AC ,∴∠C=∠ABC=(180°-38°)÷2=7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定义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20,2x+10,∴点P (-2,2x+1)在第二象限,故选B.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A、(﹣3)2的平方根是±3,故该项错误;B、164=,故该项错误;C、1的平方根是±1,故该项错误;D、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该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0.B解析:B【解析】【分析】在Rt△ABC中,由∠A的度数求出∠B的度数,在Rt△BCD中,可得出∠BCD度数为30°,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BC=2BD,由BD的长求出BC 的长,在Rt△ABC中,同理得到AB=2BC,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ABC中,∠ACB=90°,∠A=30°,∴AB=2BC;∵CD⊥AB,∴AC=2CD,∴∠B=60°,又CD⊥AB,∴∠BCD=30°,在Rt△BCD中,∠BCD=30°,CD3,在Rt△ABC中,∠A=30°,AD3=3BD,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x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2.y=-x【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y=kx,再把x=8时,y=-12代入函数,可求k,进而可得y与x的关系式.【详解】设y=kx,∵当x=8时,y=-12,∴-12=8k,解得k=解析:y=-3 2 x【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y=kx,再把x=8时,y=-12代入函数,可求k,进而可得y与x的关系式.【详解】设y=kx,∵当x=8时,y=-12,∴-12=8k,解得k=-32,∴所求函数解析式是y=-32 x;故答案为:y=-32 x.【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成正比例的关系的含义.13.3【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知,,0.454454445…,为无理数,共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无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知,2 ,0.454454445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14.【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悉二次根式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112242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悉二次根式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5.【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AG=GC,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ED,GF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AE=BE,AG=GC,∴△AEG的周长为AE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AG=GC,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ED,GF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AE=BE,AG=GC,∴△AEG的周长为AE+AG+EG=BE+CG+EG=BC=5.故答案是: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性质是解题关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6.5或【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解析:5【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②长为3、45;∴或5.考点:1.勾股定理;2.分类思想的应用.17.(2,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答.【详解】解:点A(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解析:(2,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详解】解:点A(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8.【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解析:40【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为100°,因为100°+100°=20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舍去.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此类问题时往往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藏条件.19.【解析】【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的上方,由此得到不等式kx+bmx+n的解集.【详解】∵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x≥解析:2【解析】【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的上方,由此得到不等式kx+b≥mx+n的解集.【详解】∵当x≥2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的上方,∴不等式kx+b≥mx+n的解集为x≥2.故答案是:x≥2.【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20.75【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可得解.【详解】依题意知,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当顶角=30°时,两底角的和=180°-30°=150°.所以每个底角=75°.故答案解析:75【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可得解.【详解】依题意知,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当顶角=30°时,两底角的和=180°-30°=150°.所以每个底角=75°.故答案为7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与等腰三角形性质.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已知角为顶角,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性质计算即可.三、解答题21.(1)(3,4);(2)点M为(0,5)、(0,﹣5)、(0,8)、(0,258);(3)点B(9,12)、C(9,﹣2);(4)点E坐标为(9,1).【解析】试题分析:(1)联立方程组,求解.(2)分类讨论在y轴上确定点OM= OA,OM=AM,总共有4种可能性.(3)设点B(a,43a),C(a,﹣a+7),利用BC=145OA,求a值.过点A作AQ⊥BC,求得△ABC的面积及点B、点C的坐标.(4)利用对称求最小值.试题解析:解:(1)联立得:437y xy x⎧=⎪⎨⎪=-+⎩,解得:34xy=⎧⎨=⎩,则点A的坐标为(3,4).(2)根据勾股定理得:OA=2234+=5,如图1所示,分四种情况考虑:当OM1=OA=5时,M1(0,5);当OM2=OA=5时,M2(0,﹣5);当AM3=OA=5时,M3(0,8);当OM4=AM4时,M4(0,258),综上,点M为(0,5)、(0,﹣5)、(0,8)、(0,258);(3)设点B(a,43a),C(a,﹣a+7),∵BC=145OA=145×5=14,∴43a﹣(﹣a+7)=14,解得:a=9,过点A作AQ⊥BC,如图2所示,∴S△ABC=12BC•AQ=12×14×(9﹣3)=42,当a=9时,43a=43×9=12,﹣a+7=﹣9+7=﹣2,∴点B(9,12)、C(9,﹣2).(4)如图3所示,作出D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D′,连接AD′,与直线BC交于点E,连接DE,此时△ADE 周长最小,对于直线y=﹣x+7,令y=0,得到x=7,即D(7,0),由(3)得到直线BC为直线x=9,∴D′(11,0),设直线AD′解析式为y=kx+b,把A与D′坐标代入得:34 110k bk b+=⎧⎨+=⎩,解得:12112kb⎧=-⎪⎪⎨⎪=⎪⎩,∴直线AD′解析式为y=﹣12x+112,令x=9,得到y=1,则此时点E坐标为(9,1).点睛:1.平面上最短路径问题(1)归于“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和的最小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2)归于“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差的最大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3)平面图形中,直线同侧两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之和最短问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问题,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3.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SA证明ΔABF≌ΔBCE即可;(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的性质可得∠DBC=∠BDE,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BC=CD,从而得到结论.【详解】(1)∵BE⊥CD,AF⊥BE,∴∠BEC=∠AFB=90°,∴∠ABE+∠BAF=90°.∵∠ABC=90°,∴∠ABE+∠EBC=90°,∴∠BAF=∠EBC.在ΔABF 和ΔBCE 中,∵∠AFB =∠BEC ,AF =BE ,∠BAF =∠EBC ,∴ΔABF ≌ΔBCE .(2)∵∠ABC =90°,∴∠ABD +∠DBC =90°.∵∠BED =90°,∴∠DBE +∠BDE =90°.∵BD 分∠ABE ,∴∠ABD =∠DBE ,∴∠DBC =∠BDE ,∴BC =CD ,即ΔBCD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ΔABF ≌ΔBCE .23.(1)S =2,2,20,2,2,2,x x x x x x --<-⎧⎪+==-⎨⎪+>-⎩,当x =-2时,S 的最小值为0;(2)①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1≤x ≤5时,y 是一个固定的值;当x >5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②当1≤x ≤5时,y 取最小值,y 的最小值是4,③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解析】【分析】(1)根据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差的绝对值,以及绝对值的意义可直接写出结论; (2)根据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差的绝对值,得出PM 和PN 的距离,它们之和即为y.①分情况讨论,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y 的变化情况;②根据y 的变化情况可求;③当x <1时,62y x =-,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可得.【详解】(1)S =2,2,20,2,2,2,x x x x x x --<-⎧⎪+==-⎨⎪+>-⎩;∵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2时,S 的最小值为0.(2)由题意得y =|1|x -+|5|x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转化为y =62,14,1526,5x x x x x -<⎧⎪⎨⎪->⎩①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1≤x ≤5时,y 是一个固定的值;当x >5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②当1≤x ≤5时,y 取最小值,y 的最小值是4.③当x <1时,62y x =-,∵-2<0∴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化简绝对值.掌握x 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能分段讨论化简绝对值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作图见解析.【解析】【分析】先连接MN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出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DE ,再作出∠AOB 的平分线OF ,DE 与OF 相交于C 点,则点C 即为所求.【详解】点C 为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点C 到点M 、N 的距离相等,到AO 、BO 的距离也相等,作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熟练地应用角平分线的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作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1)120,2,420;(2)线段PM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线段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3)行驶时间x 满足2≤x ≤5时,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最小.【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a 、b 的值以及AB 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1)中的结果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线段PM 、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根据题意,可以写出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和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详解】(1)两车的速度为:300÷5=60km/h ,a =60×(7﹣5)=120,b =7﹣5=2,AB 两地的距离是:300+120=420.故答案为:120,2,420;(2)设线段PM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kx +b ,30050b k b =⎧⎨+=⎩,得60300k b =-⎧⎨=⎩, 即线段PM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设线段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mx +n ,507120m n m n +=⎧⎨+=⎩,得60300m n =⎧⎨=-⎩, 即线段MN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60x ﹣300;(3)设DE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cx +d ,12020d c d =⎧⎨+=⎩,得60120c d =-⎧⎨=⎩, 即DE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60x +120,设EF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ex +f ,207300e f c f +=⎧⎨+=⎩,得60120e f =⎧⎨=-⎩, 即EF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60x ﹣120,设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为skm ,当0≤x ≤2时,s =(﹣60x +300)+(﹣60x +120)=﹣120x +420,则当x =2时,s 取得最小值,此时s =180,当2<x ≤5时,s =(﹣60x +300)+(60x ﹣120)=180,当5≤x ≤7时,s =(60x ﹣300)+(60x ﹣120)=120x ﹣420,则当x =5时,s 取得最小值,此时s =180,由上可得:行驶时间x 满足2≤x ≤5时,甲、乙两车距离车站C 的路程之和最小.【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四、压轴题26.(1)6;8;24;(2)存在 2.4t =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3)∠GOD+∠ACE=∠OHC ,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性即可求出a ,b 即可得出结论,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2)先表示出OQ ,OP ,利用那个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OAC=∠AOD ,进而判断出OG ∥AC ,即可判断出∠FHC=∠ACE ,同理∠FHO=∠GOD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 解:(1)∵a 6b 80-+-=, ∴a-6=0,b-8=0,∴a=6,b=8,∴A (0,6),C (8,0);∴S △ABC=6×8÷2=24,故答案为(0,6),(8,0); 6;8;24(2) ∵114222ODQ D S OQ x t t ∆=⋅=⋅⋅= 11(82)312322ODP D S OP y t t ∆=⋅=⋅-⋅=- 由2123t t =-时, 2.4t =∴存在 2.4t =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3) )∴2∠GOA+∠ACE=∠OHC ,理由如下:∵x 轴⊥y 轴,∴∠AOC=∠DOC+∠AOD=90°∴∠OAC+∠ACO=90°又∵∠DOC=∠DCO∴∠OAC=∠AOD∵y 轴平分∠GOD∴∠GOA=∠AOD∴∠GOA=∠OAC∴OG ∥AC ,如图,过点H 作HF ∥OG 交x 轴于F ,∴HF ∥AC∴∠FHC=∠ACE同理∠FHO=∠GOD ,∵OG ∥FH ,∴∠GOD=∠FHO ,∴∠GOD+∠ACE=∠FHO+∠FHC即∠GOD+∠ACE=∠OHC ,∴2∠GOA+∠ACE=∠OHC .∴∠GOD+∠ACE=∠OHC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性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27.(1)证明见解析;(2)①CM =8t -,CN =63t -;②t =3.5或5或6.5.【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 ,利用AAS 定理证明△ACD ≌△CBE ;(2)①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答案;②动点N 沿F→C 路径运动,点N 沿C→B 路径运动,点N 沿B→C 路径运动,点N 沿C→F 路径运动四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列式计算.【详解】(1)∵AD ⊥直线l ,BE ⊥直线l ,∴∠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CA CB ∠∠⎧⎪∠∠⎨⎪⎩===,∴△ACD ≌△CBE (AAS );(2)①由题意得,AM=t ,FN=3t ,则CM=8-t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 ;故答案为:8-t ;6-3t ;②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CE=∠FCE ,∵∠MCD+∠CMD=90°,∠MCD+∠BCE=90°,∴∠NCE=∠CMD ,∴当CM=CN 时,△MDC 与△CEN 全等,当点N 沿F→C 路径运动时,8-t=6-3t ,解得,t=-1(不合题意),当点N 沿C→B 路径运动时,CN=3t-6,则8-t=3t-6,解得,t=3.5,当点N 沿B→C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 ,解得,t=5,当点N 沿C→F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18,解得,t=6.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或6.5秒时,△MDC与△CEN全等.【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8.(1)8;(2)145°;(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AD⊥ x轴于D,BE⊥x轴于E,由点A,B的坐标可得出AD=OD=2,BE=EO=4,DE=6,由面积公式可求出答案;(2)作CH∥x轴,如图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OG=∠ACH,∠DEC=∠HCE,求出∠DEC+∠AOG=∠ACB=90°,可求出∠DEC=35°,则可得出答案;(3)证得∠NEC=∠HEC,则∠NEF=180°-∠NEH=180°-2∠HEC,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作AD⊥x轴于D,BE⊥x轴于E,如图1,∵A(﹣2,2)、B(4,4),∴AD=OD=2,BE=OE=4,DE=6,∴S△ABC=S梯形ABED﹣S△AOD﹣S△AOE=12×(2+4)×6﹣12×2×2﹣12×4×4=8;(2)作CH // x轴,如图2,∵D(0,﹣4),M(4,﹣4),∴DM // x轴,∴CH // OG // DM,∴∠AOG=∠ACH,∠DEC=∠HCE,∴∠DEC+∠AOG=∠ACB=90°,∴∠DEC=90°﹣55°=35°,∴∠CEF=180°﹣∠DEC=145°;(3)证明:由(2)得∠AOG+∠HEC=∠ACB=90°,而∠HEC+∠CEF=180°,∠NEC+∠CEF=180°,∴∠NEC=∠HEC,∴∠NEF=180°﹣∠NEH=180°﹣2∠HEC,∵∠HEC=90°﹣∠AOG,∴∠NEF=180°﹣2(90°﹣∠AOG)=2∠AOG.【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9.模型建立:见解析;应用1:2:(1)Q(1,3),交点坐标为(52,0);(2)y=﹣x+4【解析】【分析】根据AAS证明△BEC≌△CDA,即可;应用1:连接AC,过点B作B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易证△ADC≌△CHB,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应用2:(1)过点P作PN⊥x轴于点N,过点Q作QK⊥y轴于点K,直线KQ和直线NP 相交于点H,易得:△OKQ≌△QHP,设H(4,y),列出方程,求出y的值,进而求出Q(1,3),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P(4,2),即可得到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2)设Q(x,y),由△OKQ≌△QHP,KQ=x,OK=HQ=y,可得:y=﹣x+4,进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如图①,∵AD⊥ED,BE⊥ED,∠ACB=90°,∴∠ADC=∠BEC=90°,∴∠ACD+∠DAC=∠ACD+∠BCE=90°,∴∠DAC=∠BCE,∵AC=BC,∴△BEC≌△CDA(AAS);应用1:如图②,连接AC,过点B作B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ADC=90°,AD=6,CD=8,∴AC=10,∵BC=10,AB2=200,∴AC2+BC2=AB2,∴∠ACB=90°,∵∠ADC=∠BHC=∠ACB=90°,∴∠ACD=∠CBH,∵AC=BC=10,∴△ADC≌△CHB(AAS),∴CH=AD=6,BH=CD=8,∴DH=6+8=14,∵BH⊥DC,∴BD=22260BH DH+==265;应用2:(1)如图③,过点P作PN⊥x轴于点N,过点Q作QK⊥y轴于点K,直线KQ和直线NP相交于点H,由题意易:△OKQ≌△QHP(AAS),设H(4,y),那么KQ=PH=y﹣m=y﹣2,OK=QH=4﹣KQ=6﹣y,又∵OK=y,∴6﹣y=y,y=3,∴Q(1,3),∵折叠纸片,使得点P与点O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过点Q且与线段OP交于点M,∴点M是OP的中点,∵P(4,2),∴M(2,1),设直线Q M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把Q(1,3),M(2,1),代入上式得:213k bk b+=⎧⎨+=⎩,解得:25kb=-⎧⎨=⎩∴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2x+5,∴该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52,0);(2)∵△OKQ≌△QHP,∴QK=PH,OK=HQ,设Q(x,y),∴KQ=x,OK=HQ=y,∴x+y=KQ+HQ=4,∴y=﹣x+4,∴无论m取何值,点Q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x+4,故答案为:y=﹣x+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勾股定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一线三垂直”模型,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30.(1)(1,0);(2)362y x -=;(3)92;(4)(6,3). 【解析】【分析】(1)由题意已知l 1的解析式,令y=0求出x 的值即可;(2)根据题意设l 2的解析式为y=kx+b ,并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3)由题意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C 的坐标,继而即可求出S △ADC ;(4)由题意根据△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AD 的距离进行分析计算.【详解】解:(1)由y=-3x+3,令y=0,得-3x+3=0,∴x=1,∴D (1,0);(2)设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y=kx+b ,由图象知:x=4,y=0;x=3,y =32-,代入表达式y=kx+b , ∴40332k b k b +⎧⎪⎨+-⎪⎩==, ∴326k b ⎧⎪⎨⎪-⎩==, ∴直线l 2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 (3)由33362y x y x ⎪-+-⎧⎪⎨⎩==,解得23x y ⎧⎨⎩-==, ∴C (2,-3),∵AD=3, ∴331922ADC S =⨯⨯-=; (4)△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直线AD 的距离,即C 纵坐标的绝对值=|-3|=3,则P 到AD 距离=3,∴P 纵坐标的绝对值=3,点P 不是点C ,∴点P 纵坐标是3,∵y=1.5x-6,y=3,∴1.5x-6=3,解得x=6,。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线段a 、b 、c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3a b c === B . 1.5,2, 2.5a b c === C .5,12,13a b c ===D .1,2,3a b c ===2.“漏壶”是一种这个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 表示漏水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 与x 的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已知直线y 1=kx+1(k <0)与直线y 2=mx (m >0)的交点坐标为(12,12m ),则不等式组mx ﹣2<kx+1<mx 的解集为( ) A .x>12B .12<x<32C .x<32D .0<x<325.把分式22xyx y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A .不变B .扩大到原来的2倍C .扩大到原来的4倍D .缩小到原来的126.在3π-3127-7,2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已知:△ABC ≌△DCB ,若BC=10cm ,AB=6cm ,AC=7cm ,则CD 为( ) A .10cmB .7cmC .6cmD .6cm 或7cm8.甲、乙两地相距80km ,一辆汽车上午9:00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匀速行驶了一半的路程后将速度提高了20km/h ,并继续匀速行驶至乙地,汽车行驶的路程y (km )与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该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当天上午( )A .10:35B .10:40C .10:45D .10:509.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93=±B .235+=C .()233-=± D .()233-=10.计算2263y yx x÷的结果是( )A .3318y xB .2y xC .2xyD .2xy 二、填空题11.已知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 2 出现的频数为____. 12.如图,点P 是BAC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PE AC ⊥于点E ,若3PE =,则点P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90°,AD =4,连接BD ,BD ⊥CD ,∠ADB =∠C .若P 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 长的最小值为 .14.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 15.计算:32()x y -=__________.16.如图,已知直线y =ax ﹣b ,则关于x 的方程ax ﹣1=b 的解x =_____.17.当直线()223y k x 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时,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AC AD BD ==,28B ∠=,则CAD ∠的度数为__________.20.如图,等腰△ABC 中,AB=AC ,∠DBC=15°,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则∠A 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2y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一次函数4y x b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B ,且与x 轴以及一次函数2y x =-的图像分别交于点C 、D ,点D 的坐标为()2,m -.(1)关于x 、y 的方程组24y x y x b -=-⎧⎨-=⎩的解为______________.(2)关于x 的不等式24x x b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 (3)求四边形OADC 的面积;(4)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已知一次函数5y kx =+的图象经过点(2,1)A -.(1)求k 的值;(2)在图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3)若该图象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试确定OBC ∆的面积..23.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长方形,点D 在OC 边上,以AD 为折痕,将OAD △向上翻折,点O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已知长方形OABC 的周长16.()1若OA 长为x ,则B 点坐标可表示为 ; ()2若A 点坐标为()5,0, 求点D 和点E 的坐标.24.证明:最长边上的中线等于最长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5.已知甲,乙两名自行车骑手均从P 地出发,骑车前往距P 地60千米的Q 地,当乙骑手出发了1.5小时,此时甲,乙两名骑手相距6千米,因甲骑手接到紧急任务,故甲到达Q 地后立即又原路返回P 地甲,乙两名骑手距P 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折线O ﹣A ﹣B ﹣C ﹣D (实线)表示甲,折线O ﹣E ﹣F ﹣G (虚线)表示乙)(1)甲骑手在路上停留 小时,甲从Q 地返回P 地时的骑车速度为 千米/时; (2)求乙从P 地到Q 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 )距P 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时)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乙骑手出发后,且在甲,乙两人相遇前,求时间x (时)的值为多少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四、压轴题26.问题背景:(1)如图1,已知△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DE =BD +CE .拓展延伸:(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请写出DE 、BD 、CE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实际应用:(3)如图,在△ACB 中,∠ACB =90°,AC =BC ,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请直接写出B 点的坐标.27.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AB 上一点,E 在直线BC 上,且DE DC =. (1)如图1,当D 在AB 上,E 在CB 延长线上时,求证:EDB ACD ∠=∠; (2)如图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D 是BA 的延长线上一点,E 在BC 上时,作//EF AC ,求证:BE AD =;(3)在(2)的条件下,ABC ∠的平分线BF 交CD 于点F ,连AF ,过A 点作AH CD ⊥于点H ,当30EDC ∠=︒,6CF =时,求DH 的长度.28.在Rt ABC 中,ACB =∠90°,30A ∠=︒,点D 是AB 的中点,连结CD .(1)如图①,BC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请写出理由;(2)如图②,若P 是线段CB 上一动点(点P 不与点B 、C 重合),连结DP ,将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连结BF ,请猜想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 是线段CB 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③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29.如图,以ABC 的边AB 和AC ,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和ACF ,连接EF ,AD 是ABC 的高,延长DA 交EF 于点G ,过点F 作DG 的垂线交DG 于点H .(1)求证:FHA ADC ≌△△; (2)求证:点G 是EF 的中点.30.在等腰Rt △ABC 中,AB =AC ,∠BAC =90°(1)如图1,D ,E 是等腰Rt △ABC 斜边BC 上两动点,且∠DAE =45°,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 ,连接DF ①求证:△AED ≌△AFD ;②当BE =3,CE =7时,求DE 的长;(2)如图2,点D 是等腰Rt △ABC 斜边BC 所在直线上的一动点,连接AD ,以点A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 △ADE ,当BD =3,BC =9时,求DE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若三角形中两边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对每项进行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解:A.2222223491625,525,a b c +=+==+=,B.222221.52 2.254 6.25,2.5 6.25,a b c +=+==+=,C.22222251225144169,13169,a b c +=+==+=,222222(2)123,39,.1D 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正确计算出每项的结果.2.A解析:A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x 表示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然后根据x 、y 的初始位置及函数图象的性质来判断.【详解】由题意知:开始时,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所以y的初始位置应该大于0,可以排除B选项,由于漏壶漏水的速度不变,所以图中的函数应该是一次函数,可以排除C、D选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和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应用.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判断即可.【详解】∵-3<0,2>0,∴点P(﹣3,2)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由mx﹣2<(m﹣2)x+1,即可得到x<32;由(m﹣2)x+1<mx,即可得到x>12,进而得出不等式组mx﹣2<kx+1<mx的解集为12<x<32.【详解】把(12,12m)代入y1=kx+1,可得1 2m=12k+1,解得k=m﹣2,∴y1=(m﹣2)x+1,令y3=mx﹣2,则当y3<y1时,mx﹣2<(m﹣2)x+1,解得x <32; 当kx+1<mx 时,(m ﹣2)x+1<mx , 解得x >12, ∴不等式组mx ﹣2<kx+1<mx 的解集为12<x <3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5.A解析:A 【解析】 把分式22xyx y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可得222222224(2)(2)44x y xy xyx y x y x y ⋅==---,由此可得分式的值不变,故选A.6.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3π-1-3 ,227-可以化成分数,不是无理数.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熟记带根号的开不尽方的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7.C解析:C 【解析】 【分析】全等图形中的对应边相等. 【详解】根据△ABC ≌△DCB ,所以AB=CD,所以CD=6,所以答案选择C 项.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了解全等图形中对应边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可知走前一半路程用了1小时,由此可得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0km/h,从而可得走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0km/h,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图象知走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为1小时,所以走前一半路程时的速度为40km/h,因为匀速行驶了一半的路程后将速度提高了20km/h,所以以后的速度为20+40=60km/h,时间为4060×60=40分钟,故该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当天上午10: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读懂图象,从中找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对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C、D进行判断.【详解】解:A3=,所以A选项错误;B B选项错误;C3=,所以C选项错误;D、(23=,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加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分式的除法法则,将分式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约分即可.解:原式22362y x xyx y==.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除法,熟练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频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2出现3次,所以2出现的频数为: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解析: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频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2出现3次,所以2出现的频数为: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正确把握频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2.3【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倒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断即可. 【详解】解:∵点是的平分线上一点,且,∴P点到AB上的距离也是3.故答案为3.本题考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倒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断即可.【详解】解:∵点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且PE AC⊥,∴P点到AB上的距离也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题意,能够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13.4【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解析:4【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BDE=90°,∴∠BDE=∠C,又∵∠ADB=∠C,∴∠ADB=∠BDE,∴在△ABD和△EBD中A DEBADB BDEBD BD∠=∠⎧⎪∠=∠⎨⎪=⎩,∴DE=AD=4,即DP的最小值为4.14.【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x-1>0,解得:x>1.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x>解析: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详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x-1>0,解得:x>1.x>.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5.【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详解】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积的乘方.理解积的乘方法则是关键.x y解析:62【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详解】()2323262-=-=()x y x y x yx y故答案为:62【点睛】考核知识点:积的乘方.理解积的乘方法则是关键.16.4【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图形知,当y=1时,x=4,即ax﹣b=1时,x=4.故方程ax﹣1=b的解是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解析:4【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图形知,当y=1时,x=4,即ax﹣b=1时,x=4.故方程ax﹣1=b的解是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17..【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可得,,即可求解;【详解】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析:13k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 kx b =+,k 0<,0b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可得220k -<,30k -<,即可求解;【详解】()223y k x 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20k -<,30k -<,∴1k >,3k <,∴13k <<,故答案为13k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掌握一次函数y kx b =+,k 与b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解析:40︒【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为100°,因为100°+100°=20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舍去.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此类问题时往往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藏条件.19.68°【解析】【分析】由在△ABC中,AC=AD=BD,∠B=28°,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DC 的度数,接着求得∠C的度数,可得结论.【详解】解:∵AD=BD,∴∠BAD=∠解析:68°【解析】【分析】由在△ABC中,AC=AD=BD,∠B=28°,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DC的度数,接着求得∠C的度数,可得结论.【详解】解:∵AD=BD,∴∠BAD=∠B=28°,∴∠ADC=∠B+∠BAD=28°+28°=56°,∵AD=AC,∴∠C=∠ADC=56°,∴∠CAD=180°-∠ADC-∠C=180°-56°-56°=68°,故答案为:68°.【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0.5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BD,然后表示出∠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然后根据三解析:5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BD,然后表示出∠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 ∴∠A=∠ABD.∵∠DBC=15°,∴∠ABC=∠A+15°.∵AB=AC,∴∠C=∠ABC=∠A+15°.∴∠A+∠A+15°+∠A+15°=180°,解得∠A=50°.故答案为50°.三、解答题21.(1)24xy=-⎧⎨=-⎩;(2)2x-≤;(3)4;(4)点E坐标为(2,0)-或(18,0)-.【解析】【分析】(1)把D(-2,m)代入y=x-2可得D的坐标.由图象可得结论;(2)观察图象可得结论;(3)过点D作DH⊥AB于H.根据S四边形OADC=SΔABD-SΔOBC计算即可;(4)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点E为直角顶点时,过点D作DE1⊥x轴于E1,即可得出结论;②当点C为直角顶点时,x轴上不存在点E;③当点D为直角顶点时,过点D作DE2⊥CD 交x轴于点E2.设E2(t,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D(-2,m)在y=x-2上,∴m=-2-2=-4,∴D(-2,-4).由图象可知:关于x、y的方程组24y xy x b-=-⎧⎨-=⎩的解为24xy=-⎧⎨=-⎩;(2)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x-2≥4x+b的解集为x≤-2;(3)如图1,过点D作DH⊥AB于H.由(1)知D(-2,-4),∴DH=2.在y=x-2中,当x=0时,y=-2,∴A(0,-2).把D(-2,-4)代入y=4x+b得:-4=4×(-2)+b,解得:b=4.∴B(0,4),∴直线BD的函数表达式为y=4x+4.∴AB=4-(-2)=6,∴SΔABD=12AB⋅DH=12×6×2=6.在y=4x+4中,当y=0时,0=4x+4,解得:x=-1.∴C(-1,0),∴OC=1.∵B (0,4),∴OB =4,∴S ΔOBC =12OB ⋅OC =12×4×1=2, ∴S 四边形OADC =S ΔABD -S ΔOBC =6-2=4.(4)如图2,①当点E 为直角顶点时,过点D 作DE 1⊥x 轴于E 1.∵D (-2,-4),∴E 1(-2,0)②当点C 为直角顶点时,x 轴上不存在点E .③当点D 为直角顶点时,过点D 作DE 2⊥CD 交x 轴于点E 2.设E 2(t ,0).∵C (-1,0),E 1(-2,0),∴CE 2=-1-t ,E 1E 2=-2-t .∵D (-2,-4),∴DE 1=4,CE 1=-1-(-2)=1.在12Rt DE 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222211242420DE DE E E t t t =+=+--=++. 在1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1417CD =+=.在2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2CE DE CD =+.∴(-1-t )2=t 2+4t +20+17解得:t =-18.∴E 2 (-18,0).综合上所述:点E 坐标为(-2,0)或(-18,0).【点睛】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解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3k =-;(2)画图见解析;(3)256OBC S =△ 【解析】【分析】(1)把点(2,1)A -代入解析式5y kx =+即可求出k 的值;(2)用两点法画出函数图像即可; (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详解】解:(1)将2,1x y ==-代入5y kx =+得:251k +=-,解得3k =-;(2)∵3k =-,∴35y x =-+,当x=0时,y=5;当y=0时,-3x+5=0,53x =, 如图:(3)由(2)知,53OB =,OC=5, 则55•253226OBC OC OB S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满足函数解析式的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图形与坐标的性质,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1(),8x x -;()25D 0,3⎛⎫ ⎪⎝⎭,()1,3E .【解析】【分析】(1)由周长16,以及OA 长为x ,可得AB 的长度,即可求出B 的坐标;(2)运用勾股定理得4BE =,可得()1,3E ,设OD x =,则DE x =,在DCE 中,运用勾股定理222,DE CD CE =+列出方程,求解方程即可.【详解】 ()1∵长方形OABC 的周长16,OA 长为x∴BC=OA=x ,AB=8-x∴B (),8x x -故答案为: (),8x x -()2∵A (5,0)∴OA=BC=5,∴AB=OC=3∴B(5,3)由折叠可知:AE=OA=5,DE=OD在ABE △中,90,3,5,ABE AB AE ∠=︒==由勾股定理得4BE =,∴CE=1故()1,3E设OD x =,则DE x =,在DCE 中,222,DE CD CE =+∴()22213x x =+- 解得53x =, 故5D 0,3⎛⎫⎪⎝⎭.【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答此题时注意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的运用以及方程思想的运用.24.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如图,在△ABC 中,AB 是最长边,CD 是边AB 的中线,可得BD AD =,再根据最长边上的中线等于最长边的一半可得CD BD AD ==,根据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证.【详解】证明:如图,在△ABC 中,AB 是最长边,CD 是边AB 的中线∵CD 是边AB 的中线∴BD AD =∵最长边上的中线等于最长边的一半∴CD BD AD ==∴,A ACD B BCD ==∠∠∠∠∵180A B ACB ∠+∠+∠=︒ ∴1180902ACB ACD BCD =+=⨯︒=︒∠∠∠ ∴△ABC 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上的中线等于最长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证明问题,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中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1)1小时,30千米/时;(2)y=24x﹣24(1≤x≤3.5);(3)x=17 3 27【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象解答即可;(2)求出乙的速度,再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3)根据(2)的结论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1)由图象可知,甲骑手在路上停留1小时,甲从Q地返回P地时的骑车速度为:60÷(6﹣4)=30(千米/时),故答案为:1;30.(2)甲从P地到Q地的速度为20(千米/时),所以乙的速度为:(6+1.5×20)÷1.5=24(千米/时),60÷24=2.5(小时),设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24x+b,则24+b=0,解得b=﹣24.∴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24x﹣24(1≤x≤3.5).(3)根据题意得,30(x﹣4)+(24x﹣24)=60﹣8,解得x=17327.答:乙两人相遇前,当时间x=17327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四、压轴题26.(1)证明见解析;(2)DE =BD +CE ;(3)B(1,4)【解析】【分析】(1)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证明∠ABD=∠CAE ,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3)根据△AEC ≌△CFB ,得到CF=AE=3,BF=CE=OE-OC=4,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答.【详解】(1)证明:∵BD ⊥直线m ,CE ⊥直线m ,∴∠ADB =∠CEA =90°∵∠BAC =90°∴∠BAD +∠CAE =90°∵∠BAD +∠ABD =90°∴∠CAE =∠ABD∵在△ADB 和△CEA 中ABD CAE ADB CEA AB CA ∠=∠⎧⎪∠=∠⎨⎪=⎩∴△ADB ≌△CEA (AAS )∴AE =BD ,AD =CE∴DE =AE +AD =BD +CE即:DE =BD +CE(2)解:数量关系:DE =BD +CE理由如下:在△ABD 中,∠ABD=180°-∠ADB-∠BAD ,∵∠CAE=180°-∠BAC-∠BAD ,∠BDA=∠AEC ,∴∠ABD=∠CAE ,在△ABD 和△CAE 中,ABD CAE BDA AEC AB CA ∠∠⎧⎪∠∠⎨⎪⎩=== ∴△ABD ≌△CAE (AAS )∴AE=BD ,AD=CE ,∴DE=AD+AE=BD+CE ;(3)解:如图,作AE ⊥x 轴于E ,BF ⊥x 轴于F ,由(1)可知,△AEC ≌△CFB ,∴CF=AE=3,BF=CE=OE-OC=4,∴OF=CF-OC=1,∴点B 的坐标为B (1,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1)见解析;(2)见解析;(3)3【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E 作EF ∥AC 交AB 于F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C 是等边三角形,推出△BEF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E=EF ,∠BFE=6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3)连接AF ,证明△ABF ≌△CBF ,得AF=CF ,再证明DH=AH=12CF=3. 【详解】解:(1)∵AB=AC ,∴∠ABC=∠ACB ,∵DE=DC ,∴∠E=∠DCE ,∴∠ABC-∠E=∠ACB-∠DCB ,即∠EDB=∠ACD ;(2)∵△ABC 是等边三角形,∴∠B=60°,∴△BEF 是等边三角形,∴BE=EF ,∠BFE=60°,∴∠DFE=120°,∴∠DFE=∠CAD ,在△DEF 与△CAD 中, EDF DCA DFE CAD DE CD ∠=∠⎧⎪∠=∠⎨⎪=⎩,∴△DEF ≌△CAD (AAS ),∴EF=AD ,∴AD=BE ;(3)连接AF,如图3所示:∵DE=DC,∠EDC=30°,∴∠DEC=∠DCE=75°,∴∠ACF=75°-60°=15°,∵BF平分∠ABC,∴∠ABF=∠CBF,在△ABF和△CBF中,AB BCABF CBFBF BF=⎧⎪∠=∠⎨⎪=⎩,△ABF≌△CBF(SAS),∴AF=CF,∴∠FAC=∠ACF=15°,∴∠AFH=15°+15°=30°,∵AH⊥CD,∴AH=12AF=12CF=3,∵∠DEC=∠ABC+∠BDE,∴∠BDE=75°-60°=15°,∴∠ADH=15°+30°=45°,∴∠DAH=∠ADH=45°,∴DH=AH=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8.(1)BC BD =,理由见解析;(2)BF BP BD +=,证明见解析;(3)BF BP BD +=.【解析】【分析】(1)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BC AB =,即可得出结论; (2)同(1)的方法得出BC BD =进而得出BC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旋转全等模型易证DCP DBF ∆≅∆,得出CP BF =即可解答;(3)同(2)的方法得出结论.【详解】解:(1)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故答案为:BC BD =;(2)BF BP BD +=,理由:90ACB ∠=︒,30A ∠=︒,60CBA ∴∠=︒,12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BC BD ∴=,DBC ∴∆是等边三角形,60CDB ∴∠=︒,DC DB =,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60PDF ∴∠=︒,DP DF =,CDB PDB PDF PDB ∴∠-∠=∠-∠,CDP BDF ∴∠=∠,在DCP ∆和DBF ∆中, DC DB CDP BDF DP DF =⎧⎪∠=∠⎨⎪=⎩,DCP DBF ∴∆≅∆,CP BF ∴=,CP BP BC +=,BF BP BC ∴+=,BC BD =,BF BP BD∴+=;(3)如图③,BF BD BP=+,理由:90ACB∠=︒,30A∠=︒,60CBA∴∠=︒,12BC AB=,点D是AB的中点,BC BD∴=,DBC∴∆是等边三角形,60CDB∴∠=︒,DC DB=,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60PDF∴∠=︒,DP DF=,CDB PDB PDF PDB∴∠+∠=∠+∠,CDP BDF∴∠=∠,在DCP∆和DBF∆中,DC DBCDP BDFDP DF=⎧⎪∠=∠⎨⎪=⎩,DCP DBF∴∆≅∆,CP BF∴=,CP BC BP=+,BF BC BP∴=+,BC BD=,BF BD BP∴=+.【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DCP DBF∆≅∆,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2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且AF AC=,利用AAS得到AFH CAD∆≅∆;(2)由(1)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FH AD=,再EK AD⊥,交DG延长线于点K,同理可得到AD EK=,等量代换得到FK EH=,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且对顶角相等,利用AAS得到FHG EKG≅△△,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详解】证明:(1)∵FH AG⊥,90AEH EAH∴∠+∠=︒,90FAC∠=︒,90FAH CAD∴∠+∠=︒,AFH CAD∴∠=∠,在AFH∆和CAD∆中,90AHF ADCAFH CADAF AC∠=∠=︒⎧⎪∠=∠⎨⎪=⎩,()AFH CAD AAS∴∆≅∆,(2)由(1)得AFH CAD∆≅∆,FH AD∴=,作FK AG⊥,交AG延长线于点K,如图;同理得到AEK ABD∆≅∆,EK AD∴=,FH EK∴=,在EKG∆和FHG∆中,90EKG FHGEGK FGHEK FH∠=∠=︒⎧⎪∠=∠⎨⎪=⎩,()EKG FHG AAS∴∆≅∆,EG FG∴=.即点G是EF的中点.【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K字形全等进行证明是解本题的关键.30.(1)①见解析;②DE =297;(2)DE 的值为 【解析】【分析】 (1)①先证明∠DAE =∠DAF ,结合DA =DA ,AE =AF ,即可证明;②如图1中,设DE =x ,则CD =7﹣x .在Rt △DCF 中,由DF 2=CD 2+CF 2,CF =BE =3,可得x 2=(7﹣x )2+32,解方程即可;(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如图2中,连接BE .由△EAD ≌△ADC ,推出∠ABE =∠C =∠ABC =45°,EB =CD =5,推出∠EBD =90°,推出DE 2=BE 2+BD 2=62+32=45,即可解决问题;②当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同法可得DE 2=153.【详解】(1)①如图1中,∵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 ,∴△BAE ≌△CAF ,∴AE =AF ,∠BAE =∠CAF ,∵∠BAC =90°,∠EAD =45°,∴∠CAD +∠BAE =∠CAD +∠CAF =45°,∴∠DAE =∠DAF ,∵DA =DA ,AE =AF ,∴△AED ≌△AFD (SAS );②如图1中,设DE =x ,则CD =7﹣x .∵AB =AC ,∠BAC =90°,∴∠B =∠ACB =45°,∵∠ABE =∠ACF =45°,∴∠DCF =90°,∵△AED ≌△AFD (SAS ),∴DE =DF =x ,∵在Rt △DCF 中, DF 2=CD 2+CF 2,CF =BE =3,∴x 2=(7﹣x )2+32,∴x =297, ∴DE =297; (2)∵BD =3,BC =9,∴分两种情况如下:①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如图2中,连接BE .∵∠BAC =∠EAD =90°,∴∠EAB =∠DAC ,∵AE =AD ,AB =AC ,∴△EAB≌△DAC(SAS),∴∠ABE=∠C=∠ABC=45°,EB=CD=9-3=6,∴∠EBD=90°,∴DE2=BE2+BD2=62+32=45,∴DE=35;②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连接BE.同理可证△DBE是直角三角形,EB=CD=3+9=12,DB=3,∴DE2=EB2+BD2=144+9=153,∴DE=317,综上所述,DE的值为35或3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变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旋转全等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一次函数()224y k x k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 的值为( )A .2B .2-C .2或2-D .32.(2的平方根是x ,64的立方根是y ,则x+y 的值为( )A .3B .7C .3或7D .1或73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2 C .a ≥-1且a ≠2 D .a >24.估计 )A .5和6之间B .6和7之间C .7和8之间D .8和9之间5.方程组33814x y x y -=⎧⎨-=⎩的解为( ) A .12x y =-⎧⎨=⎩ B .12x y =⎧⎨=-⎩ C .21x y =-⎧⎨=⎩ D .21x y =⎧⎨=-⎩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1x a b x a b -≥⎧⎨-<+⎩的解集为3≤x <5,则a ,b 的值为( ).A .a =-3,b =6B .a =6,b =-3C .a =1,b =2D .a =0,b =3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B .0k ≤C .0k <且1k ≠-D .0k ≤且1k ≠-8.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 .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 .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 .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9.如图,点A ,B ,C 在一次函数2y x m =-+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1,2,分别过这些点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A .1B .3C .3(1)m -D .3(2)2m - 10.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BD=16,CD=6,则△ABO 的周长是( )A .10B .14C .20D .2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式子x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分解因式:3x 9x -=__________.3.在△ABC 中,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4.如图,在△ABC 中,AC =8,BC =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边AC 于点E ,则△BCE 的周长为__________.5.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________度.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且BD=CD,过点A作AM⊥BD于点M,过点D作DN⊥AB于点N,且DN=32,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满足∠ABD=∠MAP+∠PAB,则AP=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2.解方程组(1)43524x yx y+=⎧⎨-=⎩(2)12163213x yx y--⎧-=⎪⎨⎪+=⎩2.先化简,再求值:2282442xxx x x⎛⎫÷--⎪-+-⎝⎭,其中2x=.3.解不等式组:21512x xx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翻折,点B落在点E处,FC交AD于F.(1)求证:△AFE≌△CDF;(2)若AB=4,BC=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AD//EC,∠AED=∠B.(1)求证:△AED≌△EBC;(2)当AB=6时,求CD的长.6.某商场计划销售A,B两种型号的商品,经调查,用1500元采购A型商品的件数是用600元采购B型商品的件数的2倍,一件A型商品的进价比一件B 型商品的进价多30元.(1)求一件A,B型商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若该商场购进A,B型商品共100件进行试销,其中A型商品的件数不大于B型的件数,已知A型商品的售价为200元/件,B型商品的售价为180元/件,且全部能售出,求该商品能获得的利润最小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C4、C5、D6、A7、D8、C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x2≥2、()() x x3x3+-3、32或424、135、30°6、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21xy=⎧⎨=-⎩;(2)53xy=⎧⎨=⎩.2、22x-,12-.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4、(1)略;(2)10.5、(1)略;(2)CD =36、(1) B型商品的进价为120元, A型商品的进价为150元;(2) 5500元.。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 1.摩托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升,如果每小时耗油0.5升,那么油箱中余油量y (升)与它工作时间t (时)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2.若a 3a a =a 的值为( ) A .1 B .0 C .0或1 D .0或1或1-3.11的值应在( ) A .2和3之间B .3和4之间C .4和5之间D .5和6之间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6a a a ⋅=B .235()a a -=-C .109(0)a a a a ÷=≠D .4222()()bc bc b c -÷-=- 5.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 ) A .0.220.22a b a b a b a b++=++ B .231843214332x y x y x yx y ++=-- C .n n a m m a-=- D .221a b a b a b +=++ 6.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48.0110⨯,精确到( )A .万位B .百位C .百分位D .个位 7.若2149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实数k 的值为( ) A .43 B .13 C .43± D .13±8.已知:如图,∠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 )A .AB =AC B .BD =CD C .∠B =∠C D .∠BDA =∠CDA9.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10.关于等腰三角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一个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一定相等C .两个等腰三角形中,若一腰以及该腰上的高对应相等,则这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的棋盘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棋子A 的坐标为(﹣2,﹣3),棋子B 的坐标为(1,﹣2),那么棋子C 的坐标是_____.12.如图,直线48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B ,M 是OB 上的一点,若将ABM ∆沿AM 折叠,点B 恰好落在x 轴上的点B ′处,则直线AM 的解析式为_____.13.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a ,化简:a 244a a +-+=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y=-2x+3沿y 轴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后,得到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15.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则()0kx b x a +-+>的解集是__.16.在△ABC 中,AB =AC =5,BC =6,若点P 在边AB 上移动,则CP 的最小值是_____.17.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比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乙每小时所做零件的个数为_____.18.如图,在Rt △ABC 中,∠A=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AD=3,BC=10,则△BDC 的面积是_____.1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20.函数y 1=x+1与y 2=ax+b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矩形ABCD中,AB=12,BC=8,过对角线BD中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边于点E,F.(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BEDF是菱形时,求EF的长.22.甲、乙两地间的直线公路长为40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货车分别沿该公路从甲、乙两地以各自的速度匀速相向而行,货车比轿车早出发1小时,途中轿车出现了故障,停下维修,货车仍继续行驶.1小时后轿车故障被排除,此时接到通知,轿车立刻掉头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接到通知及掉头时间不计).最后两车同时到达甲地,已知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距离y(千米)与轿车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货车的速度是_______千米/小时;轿车的速度是_______千米/小时;t值为_______.(2)求轿车距其出发地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请直接写出货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90千米.23.如图,△AB C中,AB=A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AC于E、D.(1)若△BCD的周长为8,求BC的长;(2)若∠A=40°,求∠DBC的度数.2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 点坐标为()3,2.(1)填空: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2)将ABC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111A B C ∆;(3)求ABC ∆的面积.25.如图,函数 483y x =-+的图像分别与 x 轴、 y 轴交于 A 、 B 两点,点 C 在 y 轴上, AC 平分 OAB ∠.(1) 求点 A 、 B 的坐标;(2) 求 ABC 的面积;(3) 点 P 在坐标平面内,且以A 、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四、压轴题26.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BC 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以AD 为一边在AD 的右侧作ADE ,AD AE =,DAE BAC ∠=∠,连接CE .(1)如图,当 D 在线段BC 上时,求证:BD CE =.(2)如图,若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BCE α∠=,BAC β∠=.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理由.(3)如图,当点D 在线段BC 上,90BAC ∠=︒,4BC =,求DCE S最大值.27.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解答.(模型建立)如图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CB =CA ,直线ED 经过点C ,过A 作AD ⊥ED 于点D ,过B 作BE ⊥ED 于点E .求证:△BEC ≌△CDA .(模型应用)应用1: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ADC =90°,AD =6,CD =8,BC =10,AB 2=200.求线段BD 的长.应用2:如图 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纸片△OP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O =QP ,P (4,m ),点Q 始终在直线OP 的上方.(1)折叠纸片,使得点P 与点O 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 过点Q 且与线段OP 交于点M ,当m =2时,求Q 点的坐标和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坐标;(2)若无论m 取何值,点Q 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以AB 为边向AB 左侧作等边△ABE ,直线CE 与直线AD 交于点F .请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已的想法: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DFC 的度数可以求出来.”小强:“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线段DF 和CF 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小伟:“通过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就可以将问题解决.”......老师:“若以AB 为边向AB 右侧作等边△ABE ,其它条件均不改变,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探究线段EF 、AF 、DF 三者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求∠DFC 的度数;(2)在图1中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在图2中补全图形,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9.如图,A ,B 是直线y =x +4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y =-2x +b 过点B ,与x 轴交于点C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点D 是折线A —B —C 上一动点.①当点D 是AB 的中点时,在x 轴上找一点E ,使ED +EB 的和最小,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点E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并求E 点的坐标.②是否存在点D ,使△ACD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D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在Rt ABC 中,90ACB ∠=︒,30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1)如图1,连接EC ,求证:EBC 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点M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不与点,C D 重合),以BM 为一边,在BM 下方作60BMG ∠=︒,M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求证:AD DG MD =+;(3)如图3,点N 是线段AD 上的点,以BN 为一边,在BN 的下方作60BNG ∠=︒,N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直接写出ND ,DG 与AD 数量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剩余油量等于油箱中的原有的油量减去用去的油量,列出y 、x 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选择答案即可.【详解】解:∵油箱中有油4升,每小时耗油0.5升,∴y=4-0.5x ,∵4-0.5x ≥0,∴x ≤8,∴x 的取值范围是0≤x ≤8,所以,函数图象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比较简单,难点在于根据实际意义求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C解析:C【解析】【分析】只有0和1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详解】=∴a为0或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也考查了算术平方根.3.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32=9,42=16的取值范围.【详解】∵32=9,42=16,在3和4之间.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有理数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 a2⋅a3=a5,故A错误;B. (−a2)3=−a6,故B错误;C. a10÷a9=a(a≠0),故C正确;D. (−bc)4÷(−bc)2=b2c2,故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相关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的运算.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依次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的选项即可.【详解】A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10,应得210102a b a b++,即A 不正确, B . 26(3)184321436()32x y x y x yx y ⨯++=-⨯-,故选项B 正确, C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数,与原分式不相等,即C 项不合题意,D .22a b a b++不能化简,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察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需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不能在分子和分母中加减同一个整式,这是错误的.6.B解析:B【解析】【分析】由于48.0110⨯=80100,观察数字1所在的数位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48.0110⨯=80100,数字1在百位上,∴ 近似数48.0110⨯精确到百位,故选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本题是已知平方项求乘积项,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可得出k 的值.【详解】由完全平方式的形式(a±b )2=a 2±2ab+b 2可得: kx=±2•2x•13, 解得k=±43. 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是有平方项求乘积项,掌握完全平方式的形式(a±b )2=a 2±2ab+b 2是关键. 8.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 ,SAS ,AAS 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A 、∵∠1=∠2,AD 为公共边,若AB=AC ,则△ABD ≌△ACD (SAS );故A 不符合题意;B 、∵∠1=∠2,AD 为公共边,若BD=CD ,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 ≌△ACD ;故B 符合题意;C 、∵∠1=∠2,AD 为公共边,若∠B=∠C ,则△ABD ≌△ACD (AAS );故C 不符合题意; D 、∵∠1=∠2,AD 为公共边,若∠BDA=∠CDA ,则△ABD ≌△ACD (ASA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9.D解析:D【解析】【分析】图中直线y=x+b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可以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OA=OB ,由此可证明△AOD ≌△OBE ,证出OC=AD ,BE=OD ,在Rt △O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求出DE 的长.【详解】直线y=x+b(b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A 为(-b ,0)与y 轴的交点坐标B 为(0,-b ), 所以,OA=OB ,又∵AD ⊥OC ,BE ⊥OC ,∴∠ADO=∠BEO=90°,∵∠DOA+∠DAO=90°,∠DOA+∠DOB=90°,∴∠DAO=∠DOB ,在△DAO 和△BOE 中,DAO BOE ADO BEO OA OB ∠=∠⎧⎪∠=∠⎨⎪=⎩∴△DAO ≌EOB ,∴OD=BE.AD=OE ,∵AD=4,∴OE=4,∵BE+BO=8,∴B0=8-BE ,在Rt △OBE 中,222BO BE OE =+,∴222(8)BE BE OE -=+解得,BE=3,∴OD=3,∴ED=OE-OD=4-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BE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判断即可.【详解】解:A:如果40︒的角是底角,则顶角等于100︒,故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当两条中线为两腰上的中线时,可知两条中线相等,当两条中线一条为腰上的中线,一条为底边上的中线时,则这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线不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C、如图,△ABC和△ABD中,AB=AC=AD,CD∥AB,DG是△ABD 的AB边高,CH是是△ABC 的AB边高,则DG=CH,但△ABC和△ABD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1)【解析】【分析】先由点A、B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可得点C坐标.【详解】解:由点A、B坐标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棋子C 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解析:(2,1)【解析】【分析】先由点A 、B 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可得点C 坐标.【详解】解:由点A 、B 坐标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棋子C 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点A 、B 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12.【解析】【分析】由题意,可求得点A 与B 的坐标,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的值,又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与的长,BM=,然后设MO=x ,由在Rt△中,,即可得方程,继而求得M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解析:132y x =-+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求得点A 与B 的坐标,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的值,又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AB 与'OB 的长,BM='B M ,然后设MO=x ,由在Rt △'OMB 中,222OM OB B M ''+=,即可得方程,继而求得M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令y=0得:x=6,令x=0得y=8,∴点A 的坐标为:(6,0),点B 坐标为:(0,8),∵∠AOB=90°,∴2210OA OB +=,由折叠的性质,得:AB='AB =10,∴OB '=AB '-OA=10-6=4,设MO=x ,则MB=MB '=8-x ,在Rt △OMB '中,222OM OB B M '+=,即2224(8)x x +=-,解得:x=3,∴M(0,3),设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km+b ,代入A(6,0),M(0,3)得: 603k b b +=⎧⎨=⎩解得:123k b ⎧=-⎪⎨⎪=⎩∴直线AM 的解析式为:132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待定系数法,勾股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能够由折叠得到相等的角和边,能够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 1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结合数轴得出a 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即可.【详解】由数轴可得:0<a <2,则a+=a+=a+(2﹣a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析:【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结合数轴得出a 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即可.【详解】由数轴可得:0<a <2,则(2﹣a )=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得出a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4.y=-2x+5.【解析】【分析】根据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可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详解】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3+2=-2x+5.故答案为y=-2x+5.【点睛】本题解析:y=-2x+5.【解析】【分析】根据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可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详解】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3+2=-2x+5.故答案为y=-2x+5.【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移加,右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5.【解析】【分析】不等式kx+b-(x+a )>0的解集是一次函数y1=kx+b 在y2=x+a 的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解:不等式的解集是.故答案为:.【点解析:1x <-【解析】【分析】不等式kx+b-(x+a )>0的解集是一次函数y 1=kx+b 在y 2=x+a 的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解:不等式()0kx b x a +-+>的解集是1x <-.故答案为:1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16.8【解析】【分析】作BC边上的高AF,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BF=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F的长,利用面积相等即可求得AB边上的高CP的长.【详解】解:如图,作AF⊥BC于点F,作解析:8【解析】【分析】作BC边上的高AF,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BF=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F的长,利用面积相等即可求得AB边上的高CP的长.【详解】解:如图,作AF⊥BC于点F,作CP⊥AB于点P,根据题意得此时CP的值最小;解:作BC边上的高AF,∵AB=AC=5,BC=6,∴BF=CF=3,∴由勾股定理得:AF=4,∴S△ABC=12AB•PC=12BC•AF=12×5CP=12×6×4得:CP=4.8故答案为4.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 17.8【解析】【分析】【详解】解:设乙每小时做x个,则甲每小时做(x+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为,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为,列方程为:=,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析:8【解析】【分析】【详解】解:设乙每小时做x个,则甲每小时做(x+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为604x+,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为40x,列方程为:604x+=40x,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所以乙每小时做8个,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解答时甲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建立方程是关键.18.15【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过D作D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E=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即可.【详解】解:过D作DE⊥BC于E,∵∠A=90°,∴DA⊥AB,∵BD平分解析:15【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过D作D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E=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即可.【详解】解:过D作DE⊥BC于E,∵∠A=90°,∴DA⊥AB,∵BD平分∠ABC,∴AD=DE=3,∴△BDC的面积是:12×DE×BC=12×10×3=15,故答案为1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19.【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解析:40【解析】【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这个角是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①当这个角是顶角时,底角=(180°﹣100°)÷2=40°;②当这个角是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为100°,因为100°+100°=20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舍去.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此类问题时往往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藏条件.20.−1<x<2.【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方的图象的y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0,当x<2时,y>0,∴使y 、y 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解析:−1<x<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 1>0,当x<2时,y 2>0,∴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故答案为:−1<x<2.【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 的性质,判定△BOE ≌△DOF (ASA ),得出四边形BEDF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而得出结论;(2)在Rt △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DE ,由勾股定理求出BD ,得出OD ,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O ,即可得出EF 的长.【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O 是BD 的中点,∴∠A=90°,AD=BC=4,AB ∥DC ,OB=OD ,∴∠OBE=∠ODF ,在△BOE 和△DOF 中, ,,,OBE ODF OB OD BOE DOF ∠∠⎧⎪⎨⎪∠∠⎩=== ∴△BOE ≌△DOF (ASA ),∴EO=FO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BEDF 为菱形,∴BE=DE DB ⊥EF ,又∵AB=12,BC=8,设BE=DE=x ,则AE=12-x ,在Rt △ADE 中,82+(12-x )2=x 2,∴x =263. 又BD=∴DO =12BD =∴OE. ∴EF=2OE=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的关键.22.(1)50;80;3(2)()()()8003240348056047x x y x x x ⎧≤≤⎪=≤≤⎨⎪-+≤≤⎩(3)货车出发3小时或5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解决问题;(2)分别求出得A 、B 、C 的坐标,运用待定系数法解得即可;(3)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1)车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轿车的速度是:()4007280÷-=千米/小时;240803t =÷=.故答案为:50;80;3;(2)由题意可知:()3,240A ,()4,240B ,()7,0C ,设直线OA 的解析式为()110y k x k =≠,∴()8003y x x =≤≤,当34x ≤≤时,240y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20y k x b k =+≠,把()4,240B ,()7,0C 代入得:22424070k b k b +=⎧⎨+=⎩,解得280560k b =-⎧⎨=⎩,∴80560y =-+,∴()()()8003240348056047x x y x x x ⎧≤≤⎪=≤≤⎨⎪-+≤≤⎩; (3)设货车出发x 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根据题意得:()5080140090x x +-=-或()5080240090x x +-=+,解得3x =或5.答:货车出发3小时或5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图象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关键在于函数的解析式的解答,这是这类题的一个难度,必须分段研究.23.(1)3cm ;(2)30°.【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得出AD=BD ,根据BC+CD+BD=8cm 求出AC+BC=8cm ,把AC 的长代入求出即可;(2)已知∠A=40°,AB=AC 可得∠ABC=∠ACB ,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ABC=∠A ,易求∠DBC .【详解】(1)∵D 在AB 垂直平分线上,∴AD=BD ,∵△BCD 的周长为8cm ,∴BC+CD+BD=8cm ,∴AD+DC+BC=8cm ,∴AC+BC=8cm ,∵AB=AC=5cm ,∴BC=8cm ﹣5cm=3cm ;(2)∵∠A=40°,AB=AC ,∴∠ABC=∠ACB=70°,又∵DE 垂直平分AB ,∴DB=AD∴∠ABD=∠A=40°,∴∠DBC=∠ABC ﹣∠ABD=70°﹣40°=30°.考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4.(1)()41-,,()5,3;(2)画图见解析;(3)72【解析】【分析】(1)利用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写出A 点和B 点坐标;(2)利用点的坐标平移规律写出点1A 、1B 、1C 的坐标,然后描点得到111A B C ∆; (3)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ABC 的面积.【详解】解:(1)()41-,;()5,3(2)如图所示:111A B C ∆即为所求;(3)37S 421222ABC ∆=⨯---=. 【点睛】 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25.(1)A (6,0),B (0,8);(2)15;(3)使△P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P 点坐标为(14,6)或(-2,-6)或(8,14)或(-8,2)或(-1,1)或(7,7).【解析】【分析】(1)在函数解析式中分别令y=0和x=0,解相应方程,可求得A 、B 的坐标; (2)过C 作CD ⊥AB 于点D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CD ,再根据S △AOB =S △AOC +S △ABC ,可求得CO ,则可求得△ABC 的面积;(3)可设P (x ,y ),则可分别表示出AP 2、BP 2,分∠PAB=90°、∠PBA=90°和∠APB=90°三种情况,分别可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组,可求得P 点坐标.【详解】解:(1)在483y x =-+中, 令y=0可得0=-43x+8,解得x=6, 令x=0,解得y=8,∴A (6,0),B (0,8);(2)如图,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AC平分∠OAB,∴CD=OC,由(1)可知OA=6,OB=8,∴AB=10,∵S△AOB=S△AOC+S△ABC,∴12×6×8=12×6×OC+12×10×OC,解得OC=3,∴S△ABC=12×10×3=15;(3)设P(x,y),则AP2=(x-6)2+y2,BP2=x2+(y-8)2,且AB2=100,∵△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PAB=90°、∠PBA=90°和∠APB=90°三种情况,①当∠PAB=90°时,则有PA2=AB2且PA2+AB2=BP2,即222222(6)100(6)100(8)x yx y x y⎧-+=⎨-++=+-⎩,解得146xy=⎧⎨=⎩或26xy=-⎧⎨=-⎩,此时P点坐标为(14,6)或(-2,-6);②∠PBA=90°时,有PB2=AB2且PB2+AB2=PA2,即222222(8)100(8)100(6)x yx y x y⎧+-=⎨+-+=-+⎩,解得814xy=⎧⎨=⎩或82xy=-⎧⎨=⎩,此时P点坐标为(8,14)或(-8,2);③∠APB=90°时,则有PA2=PB2且PA2+PB2=AB2,即22222222(6)(8)(6)(8)100x y x yx y x y⎧-+=+-⎨-+++-=⎩,解得11xy=-⎧⎨=⎩或77xy=⎧⎨=⎩,此时P点坐标为(-1,1)或(7,7);综上可知使△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P点坐标为(14,6)或(-2,-6)或(8,14)或(-8,2)或(-1,1)或(7,7).【点睛】本题为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及方程思想等知识.在(1)中注意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法,在(2)中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等积法求得OC的长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用P点坐标分别表示出PA、PB的长,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关于P点坐标的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计算较大,难度较大.四、压轴题26.(1)见解析;(2)αβ=,理由见解析;(3)2【解析】【分析】(1)证明()ABD ACE SAS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 CE =;(2)同(1)先证明()ABD ACE SAS ≅△△,得到∠ACE=∠ABD ,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和定理用不同的方法表示∠ACE ,得到α和β关系式;(3) 同(1)先证明()ABD ACE SAS ≅△△,得到ABC ADCE S S ∆=四边形,那么DCE ADE ADCE S S S ∆∆=-四边形,当AD BC ⊥时,ADE S ∆最小,即DCE S ∆最大.【详解】解:(1)∵BAC DAE ∠=∠,∴BAC DAC DAE DAC ∠-∠=∠-∠,∴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BD CE =;(2)同(1)的方法得()ABD ACE SAS ≅△△,∴∠ACE=∠ABD ,∠BCE=α,∴∠ACE=∠ ACB+∠BCE=∠ACB+α,在ABC 中,∵AB= AC ,∠BAC=β,∴∠ACB=∠ABC =12(180°-β)= 90°-12β, ∴∠ABD= 180°-∠ABC= 90°+12β, ∴∠ACE=∠ACB +α= 90°-12β+α, ∵∠ACE=∠ABD = 90°+12β, ∴90°-12β+α= 90°+12β, ∴α = β;(3)如图,过A 做AH BC ⊥于点H ,∵AB AC =,90BAC ∠=︒,∴45ABC ∠=︒,122BH AH BC ===, 同(1)的方法得,()ABD ACE SAS ≅△△,AEC ABD S S ∆∆∴=,AEC ADC ABD ADC S S S S ∆∆∆∆+=+,即142ABC ADCE S S BC AH ∆==⋅=四边形, ∴DCE ADE ADCE S S S ∆∆=-四边形,当ADE S ∆最小时,DCE S ∆最大,∴当AD BC ⊥2AD =,时最小,2122ADE S AD ∆==, 422DCE S ∆∴=-=最大.【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第一问中的那组全等三角形,后面的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证明的.27.模型建立:见解析;应用1:652:(1)Q (1,3),交点坐标为(52,0);(2)y =﹣x+4【解析】【分析】根据AAS 证明△BEC ≌△CDA ,即可;应用1:连接AC ,过点B 作BH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H ,易证△ADC ≌△CHB ,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应用2:(1)过点P 作PN ⊥x 轴于点N ,过点Q 作QK ⊥y 轴于点K ,直线KQ 和直线NP 相交于点H ,易得:△OKQ ≌△QHP ,设H (4,y ),列出方程,求出y 的值,进而求出Q (1,3),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P(4,2),即可得到直线l 的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坐标;(2)设Q (x ,y ),由△OKQ ≌△QHP ,KQ =x ,OK =HQ =y ,可得:y =﹣x +4,进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如图①,∵AD ⊥ED ,BE ⊥ED ,∠ACB =90°,∴∠ADC =∠BEC =90°,∴∠ACD+∠DAC=∠ACD+∠BCE=90°,∴∠DAC=∠BCE,∵AC=BC,∴△BEC≌△CDA(AAS);应用1:如图②,连接AC,过点B作B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ADC=90°,AD=6,CD=8,∴AC=10,∵BC=10,AB2=200,∴AC2+BC2=AB2,∴∠ACB=90°,∵∠ADC=∠BHC=∠ACB=90°,∴∠ACD=∠CBH,∵AC=BC=10,∴△ADC≌△CHB(AAS),∴CH=AD=6,BH=CD=8,∴DH=6+8=14,∵BH⊥DC,∴BD=应用2:(1)如图③,过点P作PN⊥x轴于点N,过点Q作QK⊥y轴于点K,直线KQ和直线NP相交于点H,由题意易:△OKQ≌△QHP(AAS),设H(4,y),那么KQ=PH=y﹣m=y﹣2,OK=QH=4﹣KQ=6﹣y,又∵OK=y,∴6﹣y=y,y=3,∴Q(1,3),∵折叠纸片,使得点P与点O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过点Q且与线段OP交于点M,∴点M是OP的中点,∵P(4,2),∴M(2,1),设直线Q M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把Q(1,3),M(2,1),代入上式得:213k bk b+=⎧⎨+=⎩,解得:25kb=-⎧⎨=⎩∴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2x+5,∴该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52,0);(2)∵△OKQ≌△QHP,∴QK=PH,OK=HQ,设Q(x,y),∴KQ=x,OK=HQ=y,∴x+y=KQ+HQ=4,∴y=﹣x+4,∴无论m取何值,点Q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x+4,故答案为:y=﹣x+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勾股定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一线三垂直”模型,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28.(1)60°;(2)EF=AF+FC,证明见解析;(3)AF=EF+2DF,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可设∠BAD=∠CAD=α,∠AEC=∠ACE=β,在△ACE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2α+60+2β=180°,从而有α+β=60°,即可得出∠DFC的度数;(2)在EC上截取EG=CF,连接AG,证明△AEG≌△ACF,然后再证明△AFG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出EF=EG+GF=AF+FC;(3)在AF上截取AG=EF,连接BG,BF,证明方法类似(2),先证明△ABG≌△EBF,再证明△BFG为等边三角形,最后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可设∠BAD=∠CAD=α,又△ABE为等边三角形,∴AE=AB=AC,∠EAB=60°,∴可设∠AEC=∠ACE=β,在△ACE中,2α+60°+2β=180°,∴α+β=60°,∴∠DFC=α+β=60°;(2)EF=AF+FC,证明如下:∵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AD⊥BC,∴∠FDC=90°,∵∠CFD=60°,则∠DCF=30°,∴CF=2DF,在EC上截取EG=CF,连接AG,又AE=AC,∴∠AEG=∠ACF,∴△AEG≌△ACF(SAS),∴∠EAG=∠CAF,AG=AF,又∠CAF=∠BAD,∴∠EAG=∠BAD,∴∠GAF=∠BAD+∠BAG=∠EAG+∠BAG=∠60°,∴△AFG为等边三角形,∴EF=EG+GF=AF+FC,即EF=AF+FC;(3)补全图形如图所示,结论:AF=EF+2DF.证明如下:同(1)可设∠BAD=∠CAD=α,∠ACE=∠AEC=β,∴∠CAE=180°-2β,∴∠BAE=2α+180°-2β=60°,∴β-α=60°,∴∠AFC=β-α=60°,又△ABE为等边三角形,∴∠ABE=∠AFC=60°,∴由8字图可得:∠BAD=∠BEF,在AF上截取AG=EF,连接BG,BF,又AB=BE,∴△ABG≌△EBF(SAS),∴BG=BF,又AF垂直平分BC,。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 A .(2,3)-B .()4,5-C .(1,0)D .(8,1)--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 y x y -=-⎧⎨+=-⎩的解为41x y =-⎧⎨=⎩,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 =x +5与y =﹣12x ﹣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A .(﹣4,1)B .(1,﹣4)C .(4,﹣1)D .(﹣1,4)3.如图,已知△ABC 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是(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乙和丙D .只有乙 4.64的立方根是( )A .4B .±4C .8D .±85.如图,∠AOB=60°,点P 是∠AOB 内的定点且OP=3,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异于点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36B 33C .6D .36.在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33224,3,8,9,07π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下列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4,b =5,c =6 B .a =5,b =6,c =8 C .a =12,b =13,c =5 D .a =1,b =1,c 3 8.点M (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3,4)B .(-3,4)C .(-3,-4)D .(-4,3) 9.为了解我区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教育局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身高是这个问题的( ) A .总体 B .个体C .样本D .样本容量10.已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6,则点P 的坐标是( ) A .(3,6)-B .(6,3)-C .(3,6)-D .()3,3-或(6,6)-二、填空题11.4的算术平方根是 .12.已知点(,)P m n 在一次函数31y x =-的图像上,则2296m mn n -+=___________. 1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22x x a x x--=--有增根,则a 的值_____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A (0,4),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AOB 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m ,当m =3时,则点B 的横坐标是_____.15.如果点P 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16.如图,在△ABC 中,∠B=40°,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交AB 于E ,若CE 平分∠ACB,则∠A=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O =AB ,∠OAB =90°,OB =12,点C 、D 均在边OB 上,且∠CAD =45°,若△ACO 的面积等于△ABO 面积的13,则点D 的坐标为 _______ 。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为( )A .82°B .78°C .68°D .62°2.下列四组线段a ,b ,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a =,2b =,3c = B .1a =,2b =,3c =C .2a =,3b =,4c =D .4a =,5b =,6c = 3.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B .2,3,4C .7 ,3 ,4D .1,2 ,34.计算3329a b a b a b a-(a >0,b >0)的结果是( ) A .53ab B .23ab C .179ab D .89ab 5.在下列分解因式的过程中,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xz +yz =-z(x +y) B .3a 2b -2ab 2+ab =ab(3a -2b) C .6xy 2-8y 3=2y 2(3x -4y) D .x 2+3x -4=(x +2)(x -2)+3x6.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 ;②AB =DE ,∠B =∠E ,BC =EF ;③∠B =∠E ,BC =EF ,∠C =∠F ;④AB =DE ,AC =DF ,∠B =∠E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7.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b :c =3:4:5B .∠A :∠B :∠C =3:4:5 C .∠A +∠B =∠CD .a :b :c =1:2:38.下到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3),B (5,3),C (5,0),点D 在线段OA上,将△ABD 沿着直线BD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E ,当点E 在线段OC 上时,则AD 的长是( )A .1B .43C .53D .210.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ASA二、填空题11.下表给出的是关于某个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 及其对应的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 x … ﹣2 ﹣1 0 … y…m2n…则m +n 的值为_____. 12.若x +2y =2xy ,则21+x y的值为_____. 13.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整数a ,b ,∵20a b≥,∴0a ab b -≥,∴2a b ab +≥a b =时,等号成立;结论:在2a b ab +≥a 、b 均为正实数)中,只有当a b =时,+a b 有最小值2ab 若1m 1m m -有最小值为__________.14.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为40°,则底角为_____________. 15.若关于x 的方程233x mx +=-的解不小于1,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0y ax b a =+≠和()0y kx k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220y ax b y kx --=⎧⎨--=⎩的解是 _______.17.Rt ABC ∆中,90ACB ∠=︒,30A ∠=︒,点D 在边AB 上,连接CD .有以下4种说法:①当DC DB =时,BCD ∆一定为等边三角形 ②当AD CD =时,BCD ∆一定为等边三角形③当ACD ∆是等腰三角形时,BCD ∆一定为等边三角形 ④当BCD ∆是等腰三角形时,ACD ∆一定为等腰三角形 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18.如图,在Rt ABC △中,90B ∠=︒,30A ∠=︒,DE 垂直平分斜边AC ,交AB 于D ,E 是垂足,连接CD ,若1BD =,则AC 的长是__________.19.若x ,y 都是实数,且338y x x =-+-+,则3x y +的立方根是______.20.已知以点C (a ,b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例如:以A (2,3)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3)2=4,则以原点为圆心,过点P (1,0)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三、解答题21.小红驾车从甲地到乙地,她出发第xh 时距离乙地ykm ,已知小红驾车中途休息了1小时,图中的折线表示她在整个驾车过程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 (1)B 点的坐标为( , );(2)求线段AB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小红休息结束后,以60km/h 的速度行驶,则点D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22.如图,正方形网格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落在网格线上,按要求完成作图:(1)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111A B C ∆,其中,点1A 的坐标为_______. (2)在x 轴上画出一点Q ,使得ACQ ∆的周长最小.23.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与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交于点M .(1)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像,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kx ax b >+的解集; (3)求MOP ∆的面积.24.某校组织全校2000名学生进行了环保知识竞赛,为了解成绩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整数,满分为100分),并绘制了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 分组 频数 频率 50.5~60.5200.0560.5~70.548△70.5~80.5△0.2080.5~90.51040.2690.5~100.5148△合计△1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表;(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学校将对成绩在 90.5 ~ 100.5 分之间的学生进行奖励,请你估算出全校获奖学生的人数.2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点E在BA的延长线上,且EC∥AD.证明:△ACE 是等腰三角形.四、压轴题AB=,2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O是矩形,点A,C分别在y轴,x轴上,4BC=.3(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作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交y 轴于点D ,求直线CD 的解析式.并结合(1)的结论猜想并直接写出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3)若点P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试探究点P 在运动过程中,||PA PB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PA PB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4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的另一条直线交x 轴正半轴于点C ,且OC =3.图1 图2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1,若M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满足S △AMB =S △AOB ,请求出点M 的坐标; (3)如图2,设点F 为线段AB 中点,点G 为y 轴上一动点,连接FG ,以FG 为边向FG 右侧作正方形FGQP ,在G 点的运动过程中,当顶点Q 落在直线BC 上时,求点G 的坐标; 28.(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请直接写出∠AEB 的度数为_____;②试猜想线段AD 与线段B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拓展探究:图2, △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ACB =∠DCE =90°,点A 、D 、E 在同-直线上, 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请判断∠AEB 的度数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9.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BC,AB⊥AD,且AB=AD+BC,E是DC的中点,连结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G.(1)求证:DG=BC;(2)F是AB边上的动点,当F点在什么位置时,FD∥BG;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连结AE交FD于H,FH与HD长度关系如何?说明理由.30.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点D在边AB上,点E在边AC的左侧,连接AE.(1)求证:AE=BD;(2)试探究线段AD、BD与CD之间的数量关系;(3)过点C作CF⊥DE交AB于点F,若BD:AF=1:2,CD36,求线段AB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1=∠2=180°−40°−62°=78°.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对应角是解题关键.2.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 .12+22≠3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 .22212)=(3)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 .32+22≠4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 .42+52≠6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3.D解析:D 【解析】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A .42+52≠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 选项错误;B .22+32≠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 选项错误;C 7)2+32≠4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 选项错误.D .12+)2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A解析:A 【解析】 【分析】23a b a ab a ⨯⨯即可求解. 【详解】解:∵a >0,b >0,23a b a ab a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能够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将所求式子进行正确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 【详解】-xz +yz =-z(x-y),故此选项错误;3a 2b -2ab 2+ab =ab(3a -2b+1),故此选项错误; 6xy 2-8y 3=2y 2(3x -4y)故此选项正确;x 2+3x -4=(x +2)(x -2)+3x ,此选项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此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因式分解的意义.6.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及AAS,即可判定.【详解】①满足SSS,能判定三角形全等;②满足SAS,能判定三角形全等;③满足ASA,能判定三角形全等;④的条件是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全等的条件有3组.∴能使ABC DEF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判定方法并注意“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7.B解析:B【解析】【分析】A、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B、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C的值;D、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详解】A、因为a:b:c=3:4:5,所以设a=3x,b=4x,c=5x,则(3x)2+(4x)2=(5x)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A:∠B:∠C=3:4:5,所以设∠A=3x,则∠B=4x,∠C=5x,故3x+4x+5x=180°,解得x=15°,3x=15×3=45°,4x=15×4=60°,5x=15×5=75°,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B选项符合题意;C、因为∠A+∠B=∠C,∠A+∠B+∠C=180°,则∠C=90°,故为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因为a:b:c=1:2,所以设a=x,b=2x,x,则x2+x)2=(2x)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依次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熟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能依据定义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C的长,进而可得出OE的长,在Rt△DOE中,由DE=AD及勾股定理可求出AD的长.【详解】解:根据各点坐标可得AB=OC=BE=5,AO=BC=3,设AD=x,则DE=x,DO=3-x∴=4,∴OE=1,在Rt△DOE中,DO2+OE2=DE2,解得x=53,∴AD=5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找准直角三角形,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10.D解析:D【解析】【分析】图中三角形没被污染的部分有两角及夹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还存在,∴根据可以根据三角形两角及夹边作出图形,所以,依据是AS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设y=kx+b,将(﹣2,m)、(﹣1,2)、(0,n)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2,m)、(﹣1,2)、(0,n)代入y=kx+解析:【解析】【分析】设y=kx+b,将(﹣2,m)、(﹣1,2)、(0,n)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2,m)、(﹣1,2)、(0,n)代入y=kx+b,得:﹣2k+b=m;﹣k+b=2;b=n;∴m+n=﹣2k+b+b=﹣2k+2b=2(﹣k+b)=2×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待定系数法,把m+n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2.【解析】【分析】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变形,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x+2y=2xy,∴原式==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解析:【解析】【分析】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变形,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x+2y=2xy,∴原式=22x y xy xy xy+==2, 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3.3【解析】【分析】根据(、均为正实数),对代数式进行化简求最小值.【详解】解:由题中结论可得即:当时,有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点睛】准确理解阅读内容,灵活运用题中结论,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a b +≥(a 、b进行化简求最小值. 【详解】1=1111m m m111m=111m1211=31m m即:当1m 时,m m 3, 故答案为:3.【点睛】 准确理解阅读内容,灵活运用题中结论,求出代数式的最小值.14.40°或70°【解析】解: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40°)÷2=70°;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4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70°或40°.故解析:40°或70°【解析】解: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40°)÷2=70°;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4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70°或40°.故答案为:40°或7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由于不明确4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还是顶角,所以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15.m≥-8 且m≠-6【解析】【分析】首先求出关于x的方程的解,然后根据解不小于1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 【详解】解:解关于x的方程得x=m+9因为的方程的解不小于,且x≠3所以m+解析:m≥-8 且m≠-6【解析】【分析】首先求出关于x的方程233x mx+=-的解,然后根据解不小于1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详解】解:解关于x的方程233x mx+=-得x=m+9因为x的方程233x mx+=-的解不小于1,且x≠3所以m+9≥1 且m+9≠3解得m≥-8 且m≠-6 .故答案为:m≥-8 且m≠-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是一个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题目,重点注意分式方程存在的意义分母不为零.16.【解析】【分析】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所以交点P 也上移两个单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 交点P (-4,-2解析:40x y =-⎧⎨=⎩【解析】【分析】2y ax b --=是()0y ax b a =+≠图像上移2个单位,20y kx --=是()0y kx k =≠图像上移2个单位,所以交点P 也上移两个单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2y ax b --=是()0y ax b a =+≠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20y kx --=是()0y kx k =≠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 交点P (-4,-2),也上移两个单位得到P '(-4,0),∴++2+2y ax b y kx =⎧⎨=⎩的解为40x y =-⎧⎨=⎩, 即方程组220y ax b y kx --=⎧⎨--=⎩ 的解为40x y =-⎧⎨=⎩, 故答案为:40x y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17.③【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不同情况下的示意图作出,逐一分析即可得解.【详解】如下图:①∵,,∴,∵,∴为等边三角形∴①正确;②∵,,∴,∵,∴,,∴,∴为等边三角形∴②正确;解析:③【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不同情况下的示意图作出,逐一分析即可得解.【详解】如下图:①∵90ACB ∠=︒,30A ∠=︒,∴60B ∠=︒,∵DC DB =,∴BCD ∆为等边三角形 ∴①正确;②∵90ACB ∠=︒,30A ∠=︒,∴60B ∠=︒,∵AD CD =,∴30ACD ∠=︒,903060DCB ∠=︒-︒=︒,∴60CDB ∠=︒,∴BCD ∆为等边三角形∴②正确;③当DA DC =时∵90ACB ∠=︒,30A ∠=︒,ACD ∆是等腰三角形,∴30ACD ∠=︒,903060DCB ∠=︒-︒=︒,∴60CDB ∠=︒,∴BCD ∆为等边三角形;当AC AD =时,易得BCD ∆不为等边三角形∴③错误;④∵90ACB ∠=︒,30A ∠=︒,∴60B ∠=︒,∵BCD ∆是等腰三角形,∴BCD ∆是等边三角形,60DCB ∠=︒∴30ACD ∠=︒,∴ACD ∆为等腰三角形;∴④正确;故答案为: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证明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解析】解:,,∴.又∵垂直平分,∴,.∵,∴,∴,,.由勾股定理可得.故答案为.解析:3【解析】解:90B ∠=︒,30A ∠=︒,∴60ACB ∠=︒.又∵DE 垂直平分AC ,∴CD AD =,30ACD A DCB ∠=∠=︒=∠.∵1BD =,∴2CD AD ==,∴3AB =,30A ∠=︒,12BC AC =.由勾股定理可得AC =故答案为 19.3【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出x 的值,然后求出y 的值,代入代数式求解,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3≥0且3-x≥0,解得x≥3且x≤3,所以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出x 的值,然后求出y 的值,代入代数式求解,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3≥0且3-x ≥0,解得x ≥3且x ≤3,所以x=3,y=8,x+3y=3+3×8=27,∴x+3y 的立方根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立方根的定义,根据x 的取值范围求出x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0.x2+y2=1【解析】因为原点为圆心,过点P (1,0)的圆即是以(0,0)半径为1的圆,则标准方程为: (x -0)2+(y -0)2=1,即x2+y2=1,故答案为: x2+y2=1.解析:x 2+y 2=1【解析】因为原点为圆心,过点P (1,0)的圆即是以(0,0)半径为1的圆,则标准方程为:(x -0)2+(y -0)2=1,即x 2+y 2=1,故答案为: x 2+y 2=1.三、解答题21.(1)点B 的坐标为(3,120);(2)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y=-100x+420;(3)D 点表示此时小红距离乙地0km ,即小红到达乙地.【解析】分析:(1)由图象可知C 点坐标,根据小红驾车中途休息了1小时可得B 点坐标; (2)利用待定系数法,由A 、B 两点坐标可求出函数关系式;(3)D 点表示小红距离乙地0km ,即小红到达乙地.本题解析:(1)由图象可知,C (4,120),∵小红驾车中途休息了1小时,∴点B 的坐标为(3,120);(2)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根据题意,当x=0时,y=420;当x=3时,y=120.∴42001203k b k b =+⎧⎨=+⎩ ,∴100420k b =-⎧⎨=⎩, ∴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y=-100x+420.(3)D 点表示此时小红距离乙地0km ,即小红到达乙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题意读懂图象的基本能力和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的技能,属基础题.2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分别找到三角形个顶点关于y 轴对称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到1A 的坐标;(2)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再连接A’C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详解】(1)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111A B C ∆如图所示.其中,点1A 的坐标为3,1().(2)如图,Q 点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轴对称的性质.23.(1)22y x =-,y x =;(2)2x <;(3)1.【解析】【分析】(1)先把P (1,0),(0,-2)代入y=ax+b,可求出a,b 的值,然后把M 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可求出m 的值;再将点M 的坐标代入y=kx 可得出k 的值.(2)观察函数图象,写出正比例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3)作MN 垂直x 轴,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求得即可.【详解】解:(1)∵y ax b =+经过()1,0和()0,2-∴02k b b =+⎧⎨-=⎩解得2k =,2b =- 一次函数表达式为:22y x =-∵点M 在该一次函数上,∴2222m =⨯-=,M 点坐标为()2,2又∵M 在函数y kx =上,∴2122m k ===. ∴正比例函数为y x =.(2)由图像可知,2x <时,22x x >-(3)作MN 垂直x 轴,由M 的纵坐标知2MN =,∴故11212MOP S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 值相同.24.(1)见解析;(2)见解析;(3)740人【解析】【分析】(1)先根据第1组的频数和频率求出抽查学生的总人数,再利用频数、频率及样本总数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得每一个小组的频数与频率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1)中频数分布表可得70.5~80.5的频数,据此补全图形即可;(3)用总人数乘以90.5~100.5小组内的频率即可得到获奖人数.【详解】解:(1)抽取的学生总数为20÷0.05=400,则60.5~70.5的频率为48÷400=0.12,70.5~80.5的频数为400×0.2=80,90.5~100.5的频率为148÷400=0.37,补全频数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50.5~60.5200.0560.5~70.5480.1270.5~80.5800.2080.5~90.51040.2690.5~100.51480.37合计4001(3)2000×0.37=740(人),答:估算出全校获奖学生的人数约为740人.【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根据第1组的数据求出被抽查的学生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突破口.25.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CE,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结论.【详解】证明:∵AD平分∠BAC,∴∠BAD=∠CAD,∵EC ∥AD ,∴∠BAD =∠E ,∠CAD =∠ACE ,∴∠E =∠ACE ,∴△ACE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还涉及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灵活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证明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y =34-x +3;(2)y =34x -3,y =-kx -b ;(3)存在,4,(8,3) 【解析】【分析】(1)利用4AB =,3BC =,找出A 、C 两点的坐标,设直线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C 的解析式;(2)由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为CD 可知点D 的坐标,设直线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 的解析式,对比AC 的解析式进而写出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3)先判断||PA PB -存在最大值,在P 、A 、B 三点不共线时,P 点在运动过程中,与A 、B 两点组成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出结论在P 、A 、B 三点共线时,此时||PA PB -最大,y p = y A =3,求出P 点的纵坐标,最后根据点P 在直线CD 上,将P 点的纵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横坐标,从而求出P 点坐标.【详解】解:(1)在矩形ABCD 中,OC =AB =4,OA =BC =3,故A (0,3),C (4,0),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k 、b 为常数),点A 、C 在直线AC 上,把A 、C 两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340b k b =⎧⎨+=⎩解得:343k b ⎧=-⎪⎨⎪=⎩, 所以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4-x +3. (2)由直线AC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为CD 可知:点D 的坐标为:(0,-3),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mx +n (m ≠0,m 、n 为常数),点C 、D 在直线CD 上,把C 、D 两点的坐标带入解析式可得:-340n m n =⎧⎨+=⎩解得:343m n ⎧=⎪⎨⎪=-⎩, 所以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34x -3, 故猜想直线y kx 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3)点P 在运动过程中,||PA PB -存在最大值,由题意可知:如图,延长AB 与直线CD 交点即为点P ,此时||PA PB -最大,其他位置均有||PA PB -<AB (P 点在运动过程中,与A 、B 两点组成任意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此时,||PA PB -= AB =4,y p = y A =3,点P 在直线CD 上,将P 点的纵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34x -3=3, x =8,故P 点坐标为(8,3),||PA PB -的最大值为x p -x B =8-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及类比推理能力,掌握任意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7.(1)443y x =-+;(2)612(,)55M ;(3)23(0,)7G 或(0,-1)G 【解析】【分析】(1)求出点B ,C 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结合图形,由S △AMB =S △AOB 分析出直线OM 平行于直线AB ,再利用两直线相交建立方程组求得交点M 的坐标;(3)分两种情形:①当n >2时,如图2-1中,点Q 落在BC 上时,过G 作直线平行于x 轴,过点F ,Q 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求出Q (n-2,n-1).②当n <2时,如图2-2中,同法可得Q (2-n ,n+1),代入直线BC 的解析式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A(-2,0),B(0,4),,又∵OC=3,∴C(3,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将B、C的坐标代入得:304k bb+=⎧⎨=⎩,解得:434kb⎧=-⎪⎨⎪=⎩,∴直线BC的解析式为443y x=-+;(2)连接OM,∵S△AMB=S△AOB,∴直线OM平行于直线AB,故设直线OM解析式为:2y x=,将直线OM的解析式与直线BC的解析式联立得方程组2443y xy x=⎧⎪⎨=-+⎪⎩,解得:65125xy⎧=⎪⎪⎨⎪=⎪⎩故点612(,)55M;(3)∵FA=FB,A(-2,0),B(0,4),∴F(-1,2),设G(0,n),①当n>2时,如图2-1中,点Q落在BC上时,过G作直线平行于x轴,过点F,Q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四边形FGQP 是正方形,易证△FMG ≌△GNQ ,∴MG=NQ=1,FM=GN=n-2,∴Q (n-2,n-1),∵点Q 在直线443y x =-+上, ∴41(2)43n n -=--+, ∴23=7n , ∴23(0,)7G . ②当n <2时,如图2-2中,同法可得Q (2-n ,n+1),∵点Q 在直线443y x =-+上, ∴4+1(2)43n n =--+, ∴n=-1,∴(0,-1)G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G 坐标为23(0,)7G 或(0,-1)G 【点睛】 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8.(1)①60°;②AD=BE.证明见解析;(2)∠AEB =90°;AE=2CM+BE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由条件△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易证△ACD ≌△BCE ,从而得到:AD=BE ,∠ADC=∠BEC .由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可求出∠ADC ,从而可以求出∠AEB 的度数.②由△ACD ≌△BCE ,可得AD=BE ;(2)首先根据△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C=BC ,CD=CE ,∠ACB=∠DCE=90°,据此判断出∠ACD=∠BCE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CD ≌△BCE ,即可判断出BE=AD ,∠BEC=∠ADC ,进而判断出∠AEB 的度数为90°;根据DCE=90°,CD=CE ,CM ⊥DE ,可得CM=DM=EM ,所以DE=DM+EM=2CM ,据此判断出AE=BE+2CM .【详解】(1)①∵∠ACB=∠DCE ,∠DCB=∠DCB ,∴∠ACD=∠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 ∴△ACD ≌△BCE ,∴AD=BE ,∠CEB=∠ADC=180°−∠CDE=120°,∴∠AEB=∠CEB−∠CED=60°;②AD=BE.证明:∵△ACD ≌△BCE ,∴AD=BE .(2)∠AEB =90°;AE=2CM+BE ;理由如下:∵△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DCE= 90°,∴AC = BC , CD = CE , ∠ACB =∠DCB =∠DCE -∠DCB , 即∠ACD = ∠BCE ,∴△ACD ≌△BCE ,∴AD = BE ,∠BEC = ∠ADC=135°.∴∠AEB =∠BEC -∠CED =135°- 45°= 90°.在等腰直角△DCE 中,CM 为斜边DE 上的高,∴CM =DM= ME ,∴DE = 2CM .∴AE = DE+AD=2CM+BE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时需注意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相似问题.29.(1)见解析;(2)当F 运动到AF =AD 时,FD ∥BG ,理由见解析;(3)FH =HD ,【解析】【分析】(1)证明△DEG≌△CEB(AAS)即可解决问题.(2)想办法证明∠AFD=∠ABG=45°可得结论.(3)结论:FH=HD.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AD∥BC,∴∠DGE=∠CBE,∠GDE=∠BCE,∵E是DC的中点,即DE=CE,∴△DEG≌△CEB(AAS),∴DG=BC;(2)解:当F运动到AF=AD时,FD∥BG.理由:由(1)知DG=BC,∵AB=AD+BC,AF=AD,∴BF=BC=DG,∴AB=AG,∵∠BAG=90°,∴∠AFD=∠ABG=45°,∴FD∥BG,故答案为:F运动到AF=AD时,FD∥BG;(3)解:结论:FH=HD.理由:由(1)知GE=BE,又由(2)知△AB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E⊥BG,∵FD∥BG,∴AE⊥FD,∵△A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H=HD,故答案为:FH=H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0.(1)见解析;(2)BD2+AD2=2CD2;(3)AB=2+4.【解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CE ≌△BCD 即可得到结论;(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证得结论; (3)连接EF ,设BD =x ,利用(1)、(2)求出EF=3x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证明:∵△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EC =DC ,∠ACB =∠ECD =90°∴∠ACB ﹣∠ACD =∠ECD ﹣∠ACD∴∠ACE =∠BCD ,∴△ACE ≌△BCD (SAS ),∴AE =BD .(2)解:由(1)得△ACE ≌△BCD ,∴∠CAE =∠CBD ,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 =∠CBA =∠CAE =45°,∴∠EAD =90°,在Rt △ADE 中,AE 2+AD 2=ED 2,且AE =BD ,∴BD 2+AD 2=ED 2,∵ED =2CD ,∴BD 2+AD 2=2CD 2,(3)解:连接EF ,设BD =x ,∵BD :AF =1:2AF =2x ,∵△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 ⊥DE ,∴DF =EF ,由 (1)、(2)可得,在Rt △FAE 中,EF 22AF AE +22(22)x x +3x ,∵AE 2+AD 2=2CD 2,∴222(223)2(36)x x x ++=,解得x =1,∴AB =2+4.【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 .227B .3πC .4-D .3272.如图,已知∠ABC=∠DCB ,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 ≌△DCB 的是( )A .∠A=∠DB .AB=DC C .∠ACB=∠DBCD .AC=BD3.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76BEC ∠=,则ABC ∠=( )A .70B .71C .74D .764.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6.甲、乙两地相距80km ,一辆汽车上午9:00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匀速行驶了一半的路程后将速度提高了20km/h ,并继续匀速行驶至乙地,汽车行驶的路程y (km )与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该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当天上午( )A .10:35B .10:40C .10:45D .10:507.一辆货车早晨7∶00出发,从甲地驶往乙地送货.如图是货车行驶路程y (km )与行驶时间x (h )的完整的函数图像(其中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研究图像得到了以下结论: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 km ;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 km/h ;③8∶00时,货车已行驶的路程是60 km ;④最后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00 km/h ;⑤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①③④⑤ 8.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5cm 和2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A .7cmB .9cmC .9cm 或12cmD .12cm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B .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C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D .无理数一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10.到ABC ∆的三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 ∆的是( )A .三条中线的交点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 .三条高线的交点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二、填空题 11.已知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 2 出现的频数为____.12.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13.在311,2π,122-,0,0.454454445…,319中,无理数有______个.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为______.15.已知22139273m ⨯⨯=,求m =__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AB AC =,4BC =,其面积为12,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B ,AC 边于点E ,F .若点D 为BC 边的中点,点P 为线段EF 上的一个动点,则PCD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A ,()0,4B ,作BOC ,使BOC 与ABO 全等,则点C 坐标为____.(点C 不与点A 重合)18.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2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1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2cm .20.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点点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出行新方式下列共享单车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约为5810cm -⨯,近似数5810-⨯精确到( ) A .0.001cmB .0.0001cmC .0.00001cmD .0.000001cm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4B .3,4,5C .3,4,6D .3,4,8 4.分式22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B .2C .﹣2D .12 5.1(1)1a a --变形正确的是( ) A .1- B .1a - C .1a -- D .1a --6.中国传统服装历史悠远,下列服装中,是轴对称的是()A .B .C .D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3),B (5,3),C (5,0),点D 在线段OA 上,将△ABD 沿着直线BD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E ,当点E 在线段OC 上时,则AD 的长是( )A .1B .43C .53D .28.已知一次函数y=kx+b ,函数值y 随自变置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 <0,则函数y=kx+b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着x 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10.已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6,则点P 的坐标是( )A .(3,6)-B .(6,3)-C .(3,6)-D .()3,3-或(6,6)- 二、填空题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OA =3,OC =4,D 为OC 边的中点,E 是OA 边上的一个动点,当△BDE 的周长最小时,E 点坐标为_____.12.函数1y=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13.已知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 2 出现的频数为____.14.已知点(,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______.15.若关于x 的多项式322ax bx +-的一个因式是231+-x x ,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B(0,2),如果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至CB ,那么点C 的坐标是 .17.如图,已知点M (-1,0),点N (5m ,3m +2)是直线AB :4y x =-+右侧一点,且满足∠OBM=∠ABN ,则点N 的坐标是_____.18.4的平方根是 .19.将一次函数y =2x 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20.如图,点 P 是∠AOB 内一点,PE ⊥OA ,PF ⊥OB ,垂足分别为 E 、F ,若 PE =PF ,且∠OPF =72°,则∠AOB 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点D 、B 、C 在一直线上,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试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A ,点(3,1)B ,点(4,5)C .(1)画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并写出点A 的对称点1A 的坐标; (2)若点P 在x 轴上,连接PA 、PB ,则PA PB +的最小值是 ;(3)若直线//MN y 轴,与线段AB 、AC 分别交于点M 、N (点M 不与点A 重合),若将AMN ∆沿直线MN 翻折,点A 的对称点为点'A ,当点'A 落在ABC ∆的内部(包含边界)时,点M 的横坐标m 的取值范围是 .23.解方程:(1)22(1)8x -= (2)214111x x x +-=-- 24.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BC ∠=︒,点D 为AC 的中点,点E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且BE CD =,连接DE .(1)如图1,求证2C E ∠=∠(2)如图2,若6AB =、5BE =,ABC ∆的角平分线CG 交BD 于点F ,求BCF ∆的面积.25.某列车平均提速vkm/h ,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150km ,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km ,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用含v 的式子表示)四、压轴题26.如图,直线2y x m =-+交x 轴于点A ,直线122y x =+交x 轴于点B ,并且这两条交x轴于点D.直线相交于y轴上一点C,CD平分ACB(1)求ABC的面积.(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3)点E是直线BC上一点,CDE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P,Q为某个矩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P,Q的“相关矩形”.图1为点P,Q的“相关矩形”的示意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1,2).(1)如图2,点B的坐标为(b,0).①若b=﹣2,则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②若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8,则b的值为.(2)如图3,点C在直线y=﹣1上,若点A,C的“相关矩形”是正方形,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如图4,等边△DEF的边DE在x轴上,顶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的坐标为(1,0).点M的坐标为(m,2),若在△DEF的边上存在一点N,使得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8.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点D(0,-4),M(4,-4).(1)如图1,若点C 与点O 重合,A (-2,2)、B (4,4),求△ABC 的面积;(2)如图2,AC 经过坐标原点O ,点C 在第三象限且点C 在直线DM 与x 轴之间,AB 分别与x 轴,直线DM 交于点G ,F ,BC 交DM 于点E ,若∠AOG =55°,求∠CEF 的度数;(3)如图3,AC 经过坐标原点O ,点C 在第三象限且点C 在直线DM 与x 轴之间,N 为AC 上一点,AB 分别与x 轴,直线DM 交于点G ,F ,BC 交DM 于点E ,∠NEC+∠CEF =180°,求证∠NEF =2∠AOG .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经过点A (3,32)和B (23,0),且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OC 与AB 交于点C ,且点C 的横坐标为3.(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连接OA ,试判断△AOD 的形状;(3)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同时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y 轴的正半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设PQ 与OA 交于点M ,当t 为何值时,△OPM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值.30.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AB 上一点,E 在直线BC 上,且DE DC =. (1)如图1,当D 在AB 上,E 在CB 延长线上时,求证:EDB ACD ∠=∠;(2)如图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D 是BA 的延长线上一点,E 在BC 上时,作//EF AC ,求证:BE AD =;(3)在(2)的条件下,ABC ∠的平分线BF 交CD 于点F ,连AF ,过A 点作AH CD ⊥于点H ,当30EDC ∠=︒,6CF =时,求DH 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2.C解析:C【解析】【分析】把数还原后,再看首数8的最后一位数字8所在的位数是十万分位,即精确到十万分位.【详解】∵5810-⨯=0.00008,∴近似数5⨯是精确到十万分位,即0.00001.810-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正确还原数据是解题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由此判定即可.【详解】解:A 、∵2223+44≠,∴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错误;B 、∵2223+4=5,∴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正确;C 、∵2223+46≠,∴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错误;D 、∵2223+48≠,∴∴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错误;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注意数据的计算.4.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详解】 解:∵分式221x x -+的值为0, ∴x ﹣2=0,解得:x =2.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为零的条件,正确把握分式为零的条件是解题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有条件得出1-a>0,再由此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详解】 11a-有意义, 10a ∴->,10a ∴-<,(a∴-==故选C.【点睛】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7.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C的长,进而可得出OE的长,在Rt△DOE中,由DE=AD及勾股定理可求出AD的长.【详解】解:根据各点坐标可得AB=OC=BE=5,AO=BC=3,设AD=x,则DE=x,DO=3-x∴=4,∴OE=1,在Rt△DOE中,DO2+OE2=DE2,解得x=53,∴AD=5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找准直角三角形,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即可解答.8.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k<0,而kb<0,则b>0,所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与y轴的交点在x轴是方.解:∵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k<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kb<0,∴b>0,∴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A.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自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k<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一次函数y=x+k的一次项系数大于0,常数项小于0,∴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是一条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确定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即可得解.【详解】∵点在第四象限且到x轴距离为3,到y轴距离为6,∴点的横坐标是6,纵坐标是-3,∴点的坐标为(6,-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1,0)【解析】【分析】本题是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只需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D′B 交x轴于点E,如图,则此时△BDE的周长最小,易得点B和D′坐标,故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解析:(1,0)【解析】【分析】本题是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只需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D′B交x轴于点E,如图,则此时△BDE的周长最小,易得点B和D′坐标,故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然后求直线BD'与x轴的交点即得答案.【详解】解:如图,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D′B交x轴于点E,连接DE,则DE= D′E,此时△BDE的周长最小,∵D为CO的中点,∴CD=OD=2,∵D和D′关于x轴对称,∴D′(0,﹣2),由题意知:点B(3,4),∴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把B(3,4),D′(0,﹣2)代入解析式,得:342k bb+=⎧⎨=-⎩,解得,22kb=⎧⎨=-⎩,∴直线BD'的解析式为y=2x﹣2,当y=0时,x=1,故E点坐标为(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和两线段之和最小问题,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求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x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3.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频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2出现3次,所以2出现的频数为: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解析: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频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10个数据:0,1,2,6,2,1,2,3,0,3,其中2出现3次,所以2出现的频数为: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正确把握频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4.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和点关于轴对称,∴m=2,-5+n=0,∴m=2,n=5,∴m+解析: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m=2,-5+n=0,∴m=2,n=5,∴m+n=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要与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相区别.15.2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令,进而整理得到a ,b 的值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令整理得:∴,解得:,∴,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整式的解析:2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令3222()(31)ax bx ax k x x +-=++-,进而整理得到a ,b 的值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令3222()(31)ax bx ax k x x +-=++-整理得:3232(3)(3)2ax k a x k a x k ax bx +++--=+- ∴3302k a b k a k +=⎧⎪-=⎨⎪=⎩,解得:6202a b k =⎧⎪=⎨⎪=⎩,∴26a b +=,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及技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解析】【分析】【详解】如图,过点C 作CD ⊥y 轴于点D ,∵∠CBD+∠ABO=90°,∠ABO+∠BAO=90°,∴∠CBD=∠BAO ,在△ABO 与△BCD 中,∠CBD=∠BAO,解析:(21)-,. 【解析】【分析】【详解】如图,过点C 作CD ⊥y 轴于点D ,∵∠CBD+∠ABO=90°,∠ABO+∠BAO=90°,∴∠CBD=∠BAO ,在△ABO 与△BCD 中,∠CBD=∠BAO,∠BDC=∠AOB, BC=AB ,∴△ABO ≌△BCD (AAS ),∴CD=OB ,BD=AO ,∵点A (1,0),B (0,2),∴CD=2,BD=1,∴OD=OB-BD=1,又∵点C在第二象限,∴点C的坐标是(-2,1).17.【解析】【分析】在x轴上取一点P(1,0),连接BP,作PQ⊥PB交直线BN于Q,作QR⊥x轴于R,构造全等三角形△OBP≌△RPQ(AAS);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得Q(解析:5,3 3⎛⎫ ⎪⎝⎭【解析】【分析】在x轴上取一点P(1,0),连接BP,作PQ⊥PB交直线BN于Q,作QR⊥x轴于R,构造全等三角形△OBP≌△RPQ(AAS);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得Q (5,1),易得直线BQ的解析式,所以将点N代入该解析式来求m的值即可.【详解】解:在x轴上取一点P(1,0),连接BP,作PQ⊥PB交直线BN于Q,作QR⊥x轴于R,∴∠BOP=∠BPQ=∠PRQ=90°,∴∠BPO=∠PQR,∵OA=OB=4,∴∠OBA=∠OAB=45°,∵M(-1,0),∴OP=OM=1,∴BP=BM,∴∠OBP=∠OBM=∠ABN,∴∠PBQ=∠OBA=45°,∴PB=PQ,∴△OBP≌△RPQ(AAS),∴RQ=OP=1,PR=OB=4,∴OR=5,∴Q(5,1),∴直线BN 的解析式为y =−35x+4, 将N (5m ,3m+2)代入y =−35x+4,得3m+2=﹣35×5m+4 解得 m =13, ∴N 5,33⎛⎫⎪⎝⎭.故答案为:5,3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需要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点,难度较大.18.±2.【解析】试题分析:∵,∴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19.y=2x+1.【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 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解析:y=2x+1.【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20.36°【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PE⊥OA,PF⊥OB,PE=PF∴OP是∠AOB的平分线,∠OEP=90°, ∴∠AOP=∠AOB,解析:36°【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PE⊥OA,PF⊥OB,PE=PF∴OP是∠AOB的平分线,∠OEP=90°, ∴∠AOP=12∠AOB,∵∠AOP=90°-∠OPE,∠OPE=72°,∴∠AOP=18°, ∴∠AOB=2∠AOP=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判定.三、解答题21.ABE ACD∆≅∆,证明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ΔABE≅ΔACD即可.【详解】ΔABE≅ΔACD.证明如下:∵ΔABC、Δ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C+∠BAD=∠DAE+∠BAD,即∠CAD=∠BAE.在ΔABE和ΔCAD.∵AB=AC,∠BAE=∠CAD,AE=AD,∴ΔABE≅ΔAC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详见解析;1A 的坐标(-1,3);(2)25;(3)1<m ≤1.25【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定义画图,写出坐标;(2)作点B 根据x 轴的对称点B ',连接A B ',与x 轴交于点P ,此时PA+PB=A B ',且值最小. (3)证AE//x 轴,再求线段AE 中点的横坐标,根据轴对称性质可得.【详解】解:(1)如图,111A B C ∆为所求,1A 的坐标(-1,3);(2)如图,作点B 根据x 轴的对称点B ',连接A B ',与x 轴交于点P ,此时PA+PB=A B ',且值最小.即PA+PB=A B '=22224225AD DB '+=+=(3)由已知可得,BC 的中点坐标是(3415,22++),即(3.5,3) 所以AE//x 轴,所以线段AE 中点的横坐标是:3.51 1.252-= 所以根据轴对称性质可得,m 的取值范围是1<m≤1.25【点睛】考核知识点:轴对称,勾股定理.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理解轴对称关系是关键.23.(1) x 1=3, x 2=-1 ;(2)无解.【解析】【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2)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1)(x-1),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详解】解:(1)22(1)8x -=2(1)4x -=,12x -=±,1=3x ,2=1-x(2)214111x x x +-=-- ()()()214=11x x x +-+-,2223=1x x x +--,2=2x=1x ,检验:将x=1代入()()11x x +-中,()()11=0x x +-x=1是增根,∴原方程无解.【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和解分式方程.注意:(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24.(1)见解析(2)9613 【解析】【分析】(1)连接BD ,依题意得BD=CD ,所以∠C=∠CBD ,可证明∠CBD=2E ∠,进而可得结论; (2)过点F 作FM BC ⊥,FN AC ⊥,根据已知求出CD=5,AC=10,由勾股定理求出BC=8,求出S △BCD =12S △ABC ,再根据BCD BCF CDF S S S ∆∆∆=+,即111222CD FN BC FM =⋅+⋅可求出FM ,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1)连接BD点D 为AC 中点,且90ABC ∠=︒,12BD AC CD AD ∴===, CD BE =,BE BD ∴=,BDE E ∴∠=∠,又BD CD ∴=,C DBC ∴∠=∠,2C DBC BDE E E ∴∠=∠=∠+∠=∠,(2)过点F 作FM BC ⊥,FN AC ⊥.CG 平分ABC ∠,FM FN ∴=,5BE =,5,10CD AD BE AC ∴====,又6AB =∴在Rt ABC ∆中,222AB BC AC +=,8BC ∴=BD 为ABC ∆中线,11111681222222BCD ABC S S AB BC ∆∆∴==⨯⨯=⨯⨯⨯=, 又BCD BCF CDF S S S ∆∆∆=+,111222CD FN BC FM ∴=⋅+⋅, 11581222FM FM ∴⨯⨯+⨯⨯=, 2413FM ∴=, 1124968221313BCF S BC FM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些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3vkm/h【解析】【分析】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 h ,则依题意可得等量关系:提速前行驶150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行驶(15050)+千米所用的时间,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 h ,则依题意列方程得15015050x x v+=+, 解得:3x v =,经检验,3x v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vkm h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四、压轴题26.(1)5;(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44,33E ⎛⎫-⎪⎝⎭或82,33E ⎛⎫- ⎪⎝⎭ 【解析】【分析】(1)先求出直线122y x =+与x 轴的交点B 的坐标和与y 轴的交点C 的坐标,把点C 代入直线2y x m =-+,求出m 的值,再求它与x 轴的交点A 的坐标,ABC 的面积用AB 乘OC 除以2得到;(2)用勾股定理求出BC 的平方,AC 的平方,再根据AB 的平方,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3)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出D 的坐标,再去分两种情况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对应的边长,从而得到点E 的坐标.【详解】解:(1)令0x =,则10222y =⨯+=, ∴()0,2C ,令0y =,则1202x +=,解得4x =-, ∴()4,0B -,将()0,2C 代入2y x m =-+,得2m =,∴22y x =-+,令0y =,则220x -+=,解得1x =,∴1,0A ,∴5AB =,2OC =, ∴152ABC S AB OC =⋅=△; (2)根据勾股定理,222224220BC BO OC =+=+=,22222125AC AO OC =+=+=,且22525AB ==,∴222AB BC A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3)∵CD 平分ACB ∠, ∴12AD AC BD BC ==, ∴1533AD AB ==, ∴23OD AD OA =-=, ∴2,03D ⎛⎫- ⎪⎝⎭①如图,CED ∠是直角,过点E 作EN x ⊥轴于点N ,过点C 作CM EN ⊥于点M , 由(2)知,90ACB ∠=︒,∵CD 平分ACB ∠,∴45ECD ∠=︒,∴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DE =,∵90NED MEC ∠+∠=︒,90NED NDE ∠+∠=︒,∴MEC NDE ∠=∠,在DNE △和EMC △中,NDE MEC DNE EMC DE EC ∠=∠⎧⎪∠=∠⎨⎪=⎩,∴()DNE EMC AAS ≅,设DN EM x ==,EN CM y ==,根据图象列式:DO DN CM EN EM CO +=⎧⎨+=⎩,即232x y x y ⎧+=⎪⎨⎪+=⎩,解得2343x y ⎧=⎪⎪⎨⎪=⎪⎩, ∴43EN CM ==, ∴44,33E ⎛⎫- ⎪⎝⎭;②如图,CDE ∠是直角,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G ,同理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可以证得()CDO DEG AAS ≅,∴2DG CO ==,23EG DO ==, ∴28233GO GD DO =+=+=, ∴82,33E ⎛⎫- ⎪⎝⎭,综上:44,33E ⎛⎫-⎪⎝⎭,82,33E ⎛⎫- ⎪⎝⎭.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与坐标轴交点的求解,图象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求解,还涉及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几何知识,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求解.27.(1)①6;②5或﹣3;(2)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x+3或y =x+1;(3)m 的取值范围为﹣3≤m ≤﹣3或23m ≤3.【解析】【分析】(1)①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②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2)过点A (1,2)作直线y =﹣1的垂线,垂足为点G ,则AG =3求出正方形AGCH 的边长为3,分两种情况求出直线AC的表达式即可;(3)由题意得出点M在直线y=2上,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题意得出OD=OE=12DE=1,EF=DF=DE=2,得出OF OD①当点N在边EF上时,若点N与E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得出m的取值范围为﹣3≤m≤﹣或2﹣≤m≤1;②当点N在边DF上时,若点N与D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2);得出m的取值范围为2≤m≤3或2﹣≤m≤1;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①∵b=﹣2,∴点B的坐标为(﹣2,0),如图2﹣1所示:∵点A的坐标为(1,2),∴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1+2)×2=6,故答案为:6;②如图2﹣2所示: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b﹣1|×2=8,∴|b﹣1|=4,∴b=5或b=﹣3,故答案为:5或﹣3;(2)过点A(1,2)作直线y=﹣1的垂线,垂足为点G,则AG=3,∵点C在直线y=﹣1上,点A,C的“相关矩形”AGCH是正方形,∴正方形AGCH的边长为3,当点C在直线x=1右侧时,如图3﹣1所示:CG=3,则C(4,﹣1),设直线AC的表达式为:y=kx+a,则214k ak a=+⎧⎨-=+⎩,解得;13ka=-⎧⎨=⎩,∴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3;当点C在直线x=1左侧时,如图3﹣2所示:CG=3,则C(﹣2,﹣1),设直线AC的表达式为:y=k′x+b,则212k bk b=+⎧⎨-=-+''⎩,解得:k1 b1=⎧⎨='⎩,∴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1,综上所述,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3或y=x+1;(3)∵点M的坐标为(m,2),∴点M在直线y=2上,∵△DEF是等边三角形,顶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的坐标为(1,0),∴OD=OE=12DE=1,EF=DF=DE=2,∴OF=3OD=3,分两种情况:如图4所示:①当点N在边EF上时,若点N与E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3,2)或(2﹣3,2);∴m的取值范围为﹣3≤m≤﹣2+3或2﹣3≤m≤1;②当点N在边DF上时,若点N与D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N与F重合,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M的坐标为(2﹣3,2)或(﹣2+3,2);∴m的取值范围为2﹣3≤m≤3或﹣1≤m≤﹣2+3;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3≤m≤﹣2+3或2﹣3≤m≤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新定义的应用.28.(1)8;(2)145°;(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AD⊥ x轴于D,BE⊥x轴于E,由点A,B的坐标可得出AD=OD=2,BE=EO=4,DE=6,由面积公式可求出答案;(2)作CH∥x轴,如图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OG=∠ACH,∠DEC=∠HCE,求出∠DEC+∠AOG=∠ACB=90°,可求出∠DEC=35°,则可得出答案;(3)证得∠NEC=∠HEC,则∠NEF=180°-∠NEH=180°-2∠HEC,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作AD⊥x轴于D,BE⊥x轴于E,如图1,∵A(﹣2,2)、B(4,4),∴AD=OD=2,BE=OE=4,DE=6,∴S△ABC=S梯形ABED﹣S△AOD﹣S△AOE=12×(2+4)×6﹣12×2×2﹣12×4×4=8;(2)作CH // x轴,如图2,∵D(0,﹣4),M(4,﹣4),∴DM // x轴,∴CH // OG // DM,∴∠AOG=∠ACH,∠DEC=∠HCE,∴∠DEC+∠AOG=∠ACB=90°,∴∠DEC=90°﹣55°=35°,∴∠CEF=180°﹣∠DEC=145°;(3)证明:由(2)得∠AOG+∠HEC=∠ACB=90°,而∠HEC+∠CEF=180°,∠NEC+∠CEF=180°,∴∠NEC=∠HEC,∴∠NEF=180°﹣∠NEH=180°﹣2∠HEC,∵∠HEC=90°﹣∠AOG,∴∠NEF=180°﹣2(90°﹣∠AOG)=2∠AOG.【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9.(1)y 3+2;(2)△AOD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t=2323.【解析】【分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即可求解;(2)由点A、O、D的坐标得:AD2=1,AO2=3,DO2=4,故DO2=OA2+AD2,即可求解;(3)点C3,1),∠DBO=30°,则∠ODA=60°,则∠DOA=30°,故点C3 1),则∠AOC=30°,∠DOC=60°,OQ=CP=t,则OP=2﹣t.①当OP=OM时,OQ=QH+OH,即32(2﹣t)+12(2﹣t)=t,即可求解;②当MO=MP时,∠OQP=90°,故OQ=12O P,即可求解;③当PO=PM时,故这种情况不存在.【详解】解:(1)将点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得:33=22023k bk b⎧+⎪⎨⎪=+⎩,解得:3=32kb⎧⎪⎨⎪=⎩-,故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3x+2;(2)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x+2,则点D(0,2),由点A、O、D的坐标得:AD2=1,AO2=3,DO2=4,故DO2=OA2+AD2,故△AOD为直角三角形;(3)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x+2,故点C(3,1),则OC=2,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30°,即∠DBO=30°,则∠ODA=60°,则∠DOA=30°故点C(3,1),则OC=2,则点C是AB的中点,故∠COB=∠DBO=30°,则∠AOC=30°,∠DOC=60°,OQ=CP=t,则OP=OC﹣PC=2﹣t,①当OP=OM时,如图1,则∠OMP=∠MPO=12(180°﹣∠AOC)=75°,故∠OQP=45°,过点P作PH⊥y轴于点H,则OH=12OP=12(2﹣t),由勾股定理得:PH=32(2﹣t)=QH,OQ=QH+OH=32(2﹣t)+12(2﹣t)=t,解得:t=23;②当MO=MP时,如图2,则∠MPO=∠MOP=30°,而∠QOP=60°,∴∠OQP=90°,故OQ=12OP,即t=12(2﹣t),解得:t=23;③当PO=PM时,则∠OMP=∠MOP=30°,而∠MOQ=30°,故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t=2323.【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含30°的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还利用了方程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30.(1)见解析;(2)见解析;(3)3【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E作EF∥AC交AB于F,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C是等边三角形,推出△BEF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E=EF ,∠BFE=6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3)连接AF ,证明△ABF ≌△CBF ,得AF=CF ,再证明DH=AH=12CF=3. 【详解】解:(1)∵AB=AC ,∴∠ABC=∠ACB ,∵DE=DC ,∴∠E=∠DCE ,∴∠ABC-∠E=∠ACB-∠DCB ,即∠EDB=∠ACD ;(2)∵△ABC 是等边三角形,∴∠B=60°,∴△BEF 是等边三角形,∴BE=EF ,∠BFE=60°,∴∠DFE=120°,∴∠DFE=∠CAD ,在△DEF 与△CAD 中, EDF DCA DFE CAD DE CD ∠=∠⎧⎪∠=∠⎨⎪=⎩,∴△DEF ≌△CAD (AAS ),∴EF=AD ,∴AD=BE ;(3)连接AF ,如图3所示:∵DE=DC ,∠EDC=30°,∴∠DEC=∠DCE=75°,∴∠ACF=75°-60°=15°,∵BF 平分∠ABC ,∴∠ABF=∠CBF ,在△ABF 和△CBF 中,ABBC ABF CBF BF BF =⎧⎪∠=∠⎨⎪=⎩,△ABF ≌△CBF (SAS ),∴AF=CF ,∴∠FAC=∠ACF=15°,∴∠AFH=15°+15°=30°,∵AH ⊥CD ,∴AH=12AF=12CF=3, ∵∠DEC=∠ABC+∠BDE ,∴∠BDE=75°-60°=15°,∴∠ADH=15°+30°=45°,∴∠DAH=∠ADH=45°,∴DH=AH=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34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 )A .31y x =-+B .32y x =-+C .31y x =--D .32y x =--2.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2x <D .2x > 3.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 A .仍是直角三角形 B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C .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D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23-,B .()23,C .()23--,D .()23-, 5.分式22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 B .2 C .﹣2 D .126.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23B .3C .9D .127.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b :c =3:4:5B .∠A :∠B :∠C =3:4:5 C .∠A +∠B =∠CD .a :b :c =1:2:38.如图,∠AOB=60°,点P 是∠AOB 内的定点且OP=3,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异于点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 )A.362 B .332 C .6 D .39.某种鲸鱼的体重约为1.36×105kg ,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精确到百位B .它精确到0.01C .它精确到千分位D .它精确到千位 10.在下列黑体大写英文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二、填空题11.4的算术平方根是 .12.将一次函数34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相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13.已知一次函数3y kx =+与2y x b =+的图像交点坐标为(−1,2),则方程组32y kx y x b=+⎧⎨=+⎩的解为____. 14. 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AD ⊥BC 于点D ,则∠BAD=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0,4),直线y =34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M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6.函数y 1=x+1与y 2=ax+b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y的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________.18.若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3,6),则k=_____.19.将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相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20.如图,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则△ABD的面积是______.三、解答题21.解分式方程(1)113 22xx x-=---(2)21 21xx x=+ +-22.计算或求值(1)计算:(2a+3b)(2a﹣b);(2)计算:(2x+y﹣1)2;(3)当a=2,b=﹣8,c=5时,求代数式242b b aca-+-的值;(4)先化简,再求值:(m+252m--)243mm-⨯-,其中m=12-.23.如图,AD是△ABC的中线,AB=AC=13,BC=10,求AD长.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34x与一次函数y=﹣x+7的图象交于点A,x轴上有一点P(a,0).(1)求点A的坐标;(2)若△OAP为等腰三角形,则a=;(3)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的右侧)、分别交y=34x和y=﹣x+7的图象于点B、C,连接OC.若BC=75OA,求△OBC的面积.25.如图,正比例函数y=34x与一次函数y=ax+7的图象相交于点P(4,n),过点A(2,0)作x轴的垂线,交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B,连接OB.(1)求a值;(2)求△OBP的面积;(3)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存在点Q,使△POQ是以O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Q 点的坐标.四、压轴题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在坐标轴上,其中A(0,a)、B(b,0)满足:222110a b a b--+-=.(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将线段AB平移到CD,点A的对应点为C(-3,m),如图(1)所示.若SΔABC=16,求点D 的坐标;(3)平移线段AB到CD,若点C、D也在坐标轴上,如图(2)所示,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PE平分∠OPB,交x轴于点M,且满足∠BCE=2∠ECD.求证:∠BCD=3(∠CEP-∠OPE).27.如图,已知A(3,0),B(0,-1),连接AB ,过B 点作AB 的垂线段BC ,使BA=BC ,连接AC(1)如图1,求C 点坐标;(2)如图2,若P 点从A 点出发沿x 轴向左平移,连接BP ,作等腰直角BPQ ,连接CQ ,当点P 在线段OA 上,求证:PA=CQ ;(3)在(2)的条件下若C 、P ,Q 三点共线,直接写出此时∠APB 的度数及P 点坐标28.已知:ABC 中,过B 点作BE ⊥AD ,=90=,∠︒ACB AC BC .(1)如图1,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连AD ,作BE AD ⊥于E ,交AC 于点F .求证:=AD BF ;(2)如图2,点D 在线段BC 上,连AD ,过A 作AE AD ⊥,且=AE AD ,连BE 交AC 于F ,连DE ,问BD 与CF 有何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点D 在CB 延长线上,=AE AD 且AE AD ⊥,连接BE 、AC 的延长线交BE 于点M ,若=3AC MC ,请直接写出DB BC的值.29.ABC 是等边三角形,作直线AP ,点C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为D ,连接AD ,直线BD 交直线AP 于点E ,连接CE .(1)如图①,求证:CE AE BE +=;(提示:在BE 上截取BF DE =,连接AF .) (2)如图②、图③,请直接写出线段CE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1)、(2)的条件下,若26BD AE ==,则CE =__________.30.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AB 上一点,E 在直线BC 上,且DE DC =. (1)如图1,当D 在AB 上,E 在CB 延长线上时,求证:EDB ACD ∠=∠;(2)如图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D 是BA 的延长线上一点,E 在BC 上时,作//EF AC ,求证:BE AD =;(3)在(2)的条件下,ABC ∠的平分线BF 交CD 于点F ,连AF ,过A 点作AH CD ⊥于点H ,当30EDC ∠=︒,6CF =时,求DH 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解题.【详解】解:把直线34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3(2)4y x =-++,整理得:32y x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平移变换,属于简单题,熟悉直线的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2.A解析:A【解析】【分析】由图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得出当x >0时,y >2,进而可得解.【详解】根据图示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即当x >0时函数值y 的范围是y >2;因而当不等式kx+b-2>0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题时,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由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三边满足勾股定理,当各边扩大或者缩小k 倍时,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详解】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则满足a 2+b 2=c 2.若各边都扩大k 倍(k >0),则三边分别为ak 、bk 、ck(ak )2+(bk )2=k 2(a 2+b 2)=(ck )2∴三角形仍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P(2,-3)关于x轴对称,∴对称点与点P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的变换,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分式22 1x x -+的值为0,∴x﹣2=0,解得:x=2.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为零的条件,正确把握分式为零的条件是解题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故此选项错误;3BC,故此选项错误;D=故选B.考点:最简二次根式.7.B解析:B【解析】【分析】A、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B、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C的值;D、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详解】A、因为a:b:c=3:4:5,所以设a=3x,b=4x,c=5x,则(3x)2+(4x)2=(5x)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A:∠B:∠C=3:4:5,所以设∠A=3x,则∠B=4x,∠C=5x,故3x+4x+5x=180°,解得x=15°,3x=15×3=45°,4x=15×4=60°,5x=15×5=75°,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B选项符合题意;C、因为∠A+∠B=∠C,∠A+∠B+∠C=180°,则∠C=90°,故为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因为a:b:c=1:2,所以设a=x,b=2x,x,则x2+x)2=(2x)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M、N,如图,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MP=MC,NP=ND,∠BOP=∠BOD,∠AOP=∠AOC,所以∠COD=2∠AOB=12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判断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CD即可.详解: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M、N,如图,则MP=MC,NP=ND,OP=OD=OC=3,∠BOP=∠BOD,∠AOP=∠AOC,∴PN+PM+MN=ND+MN+MC=DC,∠COD=∠BOP+∠BOD+∠AOP+∠AOC=2∠AOB=120°,∴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OCH=30°,∴OH=12OC=3,CH=3OH=3 2 ,∴CD=2CH=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详解】解:1.36×105精确到千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为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的说法.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个大写字母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 .“E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M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N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H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二、填空题11.【解析】试题分析:∵,∴4算术平方根为2.故答案为2.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析】试题分析:∵224=,∴4算术平方根为2.故答案为2.考点:算术平方根.12.【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变形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平移,解决本解析:31y x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变形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34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34331y x x =-+=-. 故答案为:31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平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要与点的坐标平移区别开.13..【解析】【分析】直接根据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求解.【详解】解:∵一次函数与的图象的交点的坐标为(−1,2),∴方程组的解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12x y =-⎧⎨=⎩. 【解析】【分析】直接根据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求解.【详解】解:∵一次函数3y kx =+与2y x b =+的图象的交点的坐标为(−1,2),∴方程组32y kx y x b =+⎧⎨=+⎩的解是12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要准确的将一次函数问题的条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要符合实际意义. 14.30【解析】【分析】根据正三角形ABC 得到∠BAC=60°,因为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BAD 的度数.【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60°,∵AB=AC解析:30【解析】【分析】根据正三角形ABC 得到∠BAC=60°,因为AD ⊥B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BAD 的度数.【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60°,∵AB=AC,AD⊥BC,∴∠BAD=12∠BAC=30°,故答案为30°.15.【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时线段PM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的长度,利用△PBM∽△ABO,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作PM⊥AB,解析:28 5【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时线段PM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的长度,利用△PBM∽△ABO,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作PM⊥AB,则:∠PMB=90°,当PM⊥AB时,PM最短,因为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可得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在Rt△AOB中,AO=4,BO=3,22345+=,∵∠BMP=∠AOB=90°,∠B=∠B,PB=OP+OB=7,∴△PBM∽△ABO,∴PB PMAB AO=,即:754PM =,所以可得:PM=285. 16.−1<x<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0,当x<2时,y>0,∴使y 、y 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解析:−1<x<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 1>0,当x<2时,y 2>0,∴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故答案为:−1<x<2.【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17..【解析】【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解.【详解】∵一次函数y =k1x+b1与y =k2x+b2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1),∴关于x ,y 的方程组的解是.解析:21x y =⎧⎨=⎩. 【解析】【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解.【详解】∵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1),∴关于x ,y 的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21x y =⎧⎨=⎩.故答案为21 xy=⎧⎨=⎩.【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18.1【解析】∵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3,6),∴,解得:k=1.故答案为:1.解析:1【解析】∵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3,6),∴336k+=,解得:k=1.故答案为:1.19.y=2x【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平移规律:左右平移,x左加右减;上下平移,b上加下减,得出答案.【详解】解: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y 解析:y=2x【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平移规律:左右平移,x左加右减;上下平移,b上加下减,得出答案.【详解】解: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y=2x+2﹣2=2x.故答案为:y=2x.【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平移的规律“左右平移,x左加右减;上下平移,b上加下减”是解此题的关键.20.15【解析】【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即△AB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解析:15【解析】【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即△AB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BD的面积.【详解】解: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ABD和△CED中,BD CDADB EDCAD CE=⎧⎪∠=∠⎨⎪=⎩,∴△ABD≌△CED(SAS),∴CE=AB=5,∠BAD=∠E,∵AE=2AD=12,CE=5,AC=13,∴CE2+AE2=AC2,∴∠E=90°,∴∠BAD=90°,即△ABD为直角三角形,∴△ABD的面积=12AD•AB=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三、解答题21.(1) 无解 (2) x=1-2【解析】【分析】(1) 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出即可;(2) 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出即可.【详解】 (1)11322x x x-=--- 1=x-1-3(x-2)1=-2x+52x=4x=2 检验:当x=2时,x-2=0 x=2为曾根所以原方程无解 (2)2121x x x =++- x(x-1)=2(x+2)+(x+2)(x-1)x 2-x=2x+4+x 2+x-24x=-2 x=1-2检验:当x=1-2时,x+2≠0 x-1≠0,所以x=1-2是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关键点是要进行验证是否是方程的解.22.(1)4a 2+4ab ﹣3b 2;(2)4x 2+4xy+y 2﹣4x ﹣2y ﹣1;(3)42+4)﹣2m ﹣6,-5【解析】【分析】(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展开,然后合并即可;(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3)先计算出24b ac -,然后计算代数式的值;(4)先把括号内通分,再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后约分得到原式26m =--,然后把m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24263a ab ab b =-+-22443a ab b =+-; (2)原式2(2)2(2)1x y x y =+-+-2244421x xy y x y =++---;(3)224(8)42524b ac -=--⨯⨯=,= (4)原式(2)(2)52(2)[]23m m m m m +---=--- (3)(3)2(2)23m m m m m +--=--- 2(3)m =-+26m =--,当12m =-时,原式12()652=-⨯--=-.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法和、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代数式求值.掌握整式乘法和分式运算法则熟练运算是解题关键.23.12【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D 的长度即可.【详解】解:∵AB =AC =13,BC =10,AD 是中线,∴AD ⊥BC ,BD =5,∴∠ADB =90°,∴AD 2=AB 2﹣BD 2=144,∴AD =1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 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24.(1)A(4,3);(2)±5或8或278;(3)28 【解析】【分析】 (1)点A 是两直线的交点,其坐标即方程组347y x y x ⎧=⎪⎨⎪=-+⎩的解; (2)分OA =PO 、OA =AP 、AP =OP 适中情况,分别求解即可;(3)P (a ,0),则分别用含a 的式子表示出B 、C 的坐标,从而表示出BC 的长度,用勾股定理求得OA ,然后根据BC =75OA 求出a 的值,从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347y xy x⎧=⎪⎨⎪=-+⎩解得:43xy=⎧⎨=⎩,故点A(4,3);(2)点A(4,3),则OA=22435,①当OA=PO=P1O时,此时OA=5=PO=P1O,即a=±5②当OA=AP时,如图,过点A做AM⊥x轴于点M此时OM=MP=4∴OP=8则点P(8,0),即a=8;③当AP=OP时,如图所示,连接AP,过点A作AH⊥x轴于点H,AP=PO=a,则PH=4﹣a,则(4﹣a)2+9=a2,解得:a=278;综上,a=±5或8或278;故答案为:±5或8或278;(3)∵P(a,0),则点B、C的坐标分别为:(a,34a)、(a,﹣a+7),∴BC=34a-(-a+7)=34a+a﹣7=774a-又∵BC=75OA且OA5∴774a-=75×5=7,解得:a=8,故点P(8,0),即OP=8;△OBC的面积=12×BC×OP=12×7×8=2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其中(2),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25.(1)a=-1;(2)7;(3)点Q的坐标为(5,0)或(8,0)或(0,5)或(0,6)【解析】【分析】(1)先由点P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求得n的值,再把点P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结果;(2)易求点B坐标,设直线AB与OP交于点C,如图,则点C坐标可得,然后利用△OBP 的面积=S△BCO+S△BCP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即可求出结果;(3)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长,再分两种情况:当OP=OQ时,以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分别交y轴和x轴的正半轴于点Q1、Q2,如图2,则点Q1、Q2即为所求,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当PO=PQ时,以P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分别交y轴和x轴的正半轴于点Q4、Q3,如图3,则点Q4、Q3也为所求,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1)把点P(4,n)代入y=34x,得:n=34×4=3,∴P(4,3),把P(4,3)代入y=ax+7得,3=4a+7,∴a=﹣1;(2)∵A(2,0),AB⊥x轴,∴B点的横坐标为2,∵点B在y=﹣x+7上,∴B(2,5),设直线AB与OP交于点C,如图1,当x=2时,33242y=⨯=,∴C(2,32),∴△OBP的面积=S△BCO+S△BCP=12⨯2×(5﹣32)+12⨯(4﹣2)×(5﹣32)=7;(3)过点P作PD⊥x轴于点D,∵P(4,3),∴OD=4,PD=3,∴22345OP=+=,当OP=OQ时,以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分别交y轴和x轴的正半轴于点Q1、Q2,如图2,则点Q1、Q2即为所求,且Q2(5,0)、Q1(0,5);当PO=PQ时,以P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分别交y轴和x轴的正半轴于点Q4、Q3,如图3,则点Q4、Q3也为所求,由于PO=PQ3,∴DQ3=DO=4,∴Q3(8,0),过点P作PF⊥y轴于点F,同理可得:FQ4=FO=3,∴Q4(0,6).综上所述,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存在点Q,使△POQ是以O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点Q的坐标为(5,0)或(8,0)或(0,5)或(0,6).【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 26.(1)A (0,3),B (4,0);(2)D (1,-265);(3)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解;(2)如图1中,设直线CD 交y 轴于E .首先求出点E 的坐标,再求出直线CD 的解析式以及点C 坐标,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点D 坐标;(3)如图2中,延长AB 交CE 的延长线于M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证;【详解】(1)∵222110a b a b --++-=,∴220,2110a b a b --=+-=,∴2202110a b a b --=⎧⎨+-=⎩ , ∴34a b =⎧⎨=⎩, ∴A (0,3),B (4,0);(2)如图1中,设直线CD 交y 轴于E .∵CD//AB ,∴S △ACB =S △ABE ,∴12AE×BO=16, ∴12×AE×4=16, ∴AE=8,∴E (0,-5),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b ,将点A (0,3),(4,0)代入解析式中得:343k b ⎧=-⎪⎨⎪=⎩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334x -+, ∵AB//CD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34x c -+, 又∵点E (0,-5)在直线CD 上,∴c=5,即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354x --, 又∵点C (-3,m )在直线CD 上, ∴m=115, ∴C (-3,115), ∵点A (0,3)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 (-3,115), ∴直线AB 向下平移了265个单位,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又∵B (4,0)的对应点为点D ,∴点D 的坐标为(1,-265); (3)如图2中,延长AB 交CE 的延长线于点M .∵AM ∥CD ,∴∠DCM=∠M ,∵∠BCE=2∠ECD ,∴∠BCD=3∠DCM=3∠M ,∵∠M=∠PEC-∠MPE ,∠MPE=∠OPE ,∴∠BCD=3(∠CEP-∠OPE ).【点睛】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7.(1)(1,-4);(2)证明见解析;(3)()135,1,0APB P ︒∠= 【解析】【分析】(1)作CH ⊥y 轴于H ,证明△ABO ≌△BCH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OA=3,CH=OB=1,求出OH ,得到C 点坐标;(2)证明△PBA ≌△QB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A=CQ ;(3)根据C 、P ,Q 三点共线,得到∠BQC=135°,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PA=∠BQC=13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P ,得到P 点坐标.【详解】解:(1)作CH ⊥y 轴于H ,则∠BCH+∠CBH=90°,因为AB BC ⊥,所以.∠ABO+∠CBH=90°,所以∠ABO=∠BCH ,在△ABO 和△BCH 中,ABO BCH AOB BHC AB BC ∠=∠⎧⎪∠=∠⎨⎪=⎩ABO BCH ∴∆≅∆:BH=OA=3,CH=OB=1,:OH=OB+BH=4,所以C 点的坐标为(1,-4);(2)因为∠PBQ=∠ABC=90°,,PBQ ABQ ABC ABQ PBA QBC ∴∠-=∠-∠∴∠=∠在△PBA 和△QBC 中,BP BQ PBA QBC BA BC =⎧⎪∠=∠⎨⎪=⎩PBA QBC ∴∆≅∆:.PA=CQ ;(3) ()135,1,0APB P ︒∠= B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QP=45°,当C 、P ,Q 三点共线时,∠BQC=135°,由(2)可知,PBA QBC ∴∆≅∆;所以∠BPA=∠BQC=135°,所以∠OPB=45°,所以.OP=OB=1,所以P 点坐标为(1,0)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1)见详解,(2)2BD CF =,证明见详解,(3)23. 【解析】【分析】(1)欲证明BF AD =,只要证明BCF ACD ∆≅∆即可;(2)结论:2BD CF =.如图2中,作EH AC ⊥于H .只要证明ACD EHA ∆≅∆,推出CD AH =,EH AC BC ==,由EHF BCF ∆≅∆,推出CH CF =即可解决问题; (3)利用(2)中结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如图1中,BE AD ⊥于E ,90AEF BCF ∴∠=∠=︒,AFE CFB ∠=∠,DAC CBF ∴∠=∠,BC AC =,BCF ACD ∴∆≅∆(AAS ),BF AD ∴=.(2)结论:2BD CF =.理由:如图2中,作EH AC ⊥于H .90AHE ACD DAE ∠=∠=∠=︒,90DAC ADC ∴∠+∠=︒,90DAC EAH ∠+∠=︒,ADC EAH ∴∠=∠,AD AE =,ACD EHA ∴∆≅∆,CD AH ∴=,EH AC BC ==,CB CA =,BD CH ∴=,90EHF BCF ∠=∠=︒,EFH BFC ∠=∠,EH BC =,EHF BCF ∴∆≅∆,FH FC ∴=,2BD CH CF ∴==.(3)如图3中,作EH AC ⊥于交AC 延长线于H .90AHE ACD DAE ∠=∠=∠=︒,90DAC ADC ∴∠+∠=︒,90DAC EAH ∠+∠=︒,ADC EAH ∴∠=∠,AD AE =,ACD EHA ∴∆≅∆,CD AH ∴=,EH AC BC ==,CB CA =,BD CH ∴=,90EHM BCM ∠=∠=︒,EMH BMC ∠=∠,EH BC =,EHM BCM ∴∆≅∆,MH MC ∴=,2BD CH CM ∴==.3AC CM =,设CM a =,则3AC CB a ==,2BD a =,∴2233DB a BC 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另外对于类似连续几步的综合题,一般前一步为后一步提供解题的条件或方法.29.(1)见解析;(2)图②中,CE+BE=AE,图③中,AE+BE=CE;(3)1.5或4.5【解析】【分析】(1)在BE上截取BF DE=,连接AF,只要证明△AED≌△AFB,进而证出△AFE为等边三角形,得出CE+AE= BF+FE,即可解决问题;(2)图②中,CE+BE=AE,延长EB到F,使BF=CE,连接AF,只要证明△ACE≌△AFB,进而证出△AFE为等边三角形,得出CE+BE= BF+BE,即可解决问题;图③中,AE+BE=CE,在EC上截取CF=BE,连接AF,只要证明△AEB≌△AFC,进而证出△AFE为等边三角形,得出AE+BE =CF+EF,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线段CE,AE,BE,BD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列式计算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在BE上截取BF DE=,连接AF,在等边△ABC中,AC=AB,∠BAC=60°由对称可知: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AC=AD,∠EAC=∠EAD,设∠EAC=∠DAE=x.∵AD=AC=AB,∴∠D=∠ABD=12(180°-∠BAC-2x)=60°-x,∴∠AEB=60-x+x=60°.∵AC=AB,AC=AD,∴AB=AD,∴∠ABF=∠ADE,∵BF DE=,∴△ABF≌△ADE,∴AF=AE,BF=DE,∴△AFE为等边三角形,∴EF=AE,∵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CE=DE,∴CE=DE=BF,∴CE+AE= BF+FE =BE;(2)图②中,CE+BE=AE,延长EB到F,使BF=CE,连接AF在等边△ABC中,AC=AB,∠BAC=60°由对称可知: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AC=AD,∠EAC=∠EAD,∴AB =AD,CE=DE,∵AE =AE∴△ACE≌△ADE,∴∠ACE=∠ADE∵AB =AD,∴∠ABD=∠ADB∴∠ABF=∠ADE=∠ACE∵AB=AC,BF=CE,∴△ACE≌△ABF,∴AE=AF,∠BAF=∠CAE∵∠BAC=∠BAE+∠CAE =60°∴∠EAF=∠BAE+∠BAF =60°∴△AFE为等边三角形,∴EF=AE,∴AE=BE+BF= BE+CE,即CE+BE=AE;图③中,AE+BE=CE,在EC上截取CF=BE,连接AF,在等边△ABC中,AC=AB,∠BAC=60°由对称可知: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AC=AD,∠EAC=∠EAD,∴AB =AD,CE=DE,∵AE =AE∴△ACE ≌△ADE ,∴∠ACE=∠ADE∵AB =AD ,∴∠ABD=∠ADB∴∠ABD=∠ADE=∠ACE∵AB=AC ,BE=CF ,∴△ACF ≌△ABE ,∴AE=AF ,∠BAE=∠CAF∵∠BAC=∠BAF+∠CAF =60°∴∠EAF=∠BAF+∠BAE =60°∴△AFE 为等边三角形,∴EF=AE ,∴CE =EF+CF= AE + BE ,即AE+BE=CE ;(3)在(1)的条件下,若26BD AE ==,则AE=3,∵CE+AE=BE ,∴BE-CE=3,∵BD=BE+ED=BE+CE=6,∴CE=1.5;在(2)的条件下,若26BD AE ==,则AE=3,因为图②中,CE+BE=AE ,而BD=BE-DE=BE-CE ,所以BD 不可能等于2AE ;图③中,若26BD AE ==,则AE=3,∵AE+BE=CE,∴CE-BE=3,∵BD=BE+ED=BE+CE=6,∴CE=4.5.即CE=1.5或4.5.【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30.(1)见解析;(2)见解析;(3)3【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E作EF∥AC交AB于F,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C是等边三角形,推出△BEF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E=EF,∠BFE=6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连接AF,证明△ABF≌△CBF,得AF=CF,再证明DH=AH=12CF=3.【详解】解:(1)∵AB=AC,∴∠ABC=∠ACB,∵DE=DC,∴∠E=∠DCE,∴∠ABC-∠E=∠ACB-∠DCB,即∠EDB=∠ACD;(2)∵△ABC是等边三角形,∴∠B=60°,∴△BEF是等边三角形,∴BE=EF,∠BFE=60°,∴∠DFE=120°,∴∠DFE=∠CAD,在△DEF与△CAD中,EDF DCADFE CADDE CD∠=∠⎧⎪∠=∠⎨⎪=⎩,∴△DEF≌△CAD(AAS),∴EF=AD,∴AD=BE;(3)连接AF,如图3所示:∵DE=DC,∠EDC=30°,∴∠DEC=∠DCE=75°,∴∠ACF=75°-60°=15°,∵BF平分∠ABC,∴∠ABF=∠CBF,在△ABF和△CBF中,AB BCABF CBFBF BF=⎧⎪∠=∠⎨⎪=⎩,△ABF≌△CBF(SAS),∴AF=CF,∴∠FAC=∠ACF=15°,∴∠AFH=15°+15°=30°,∵AH⊥CD,∴AH=12AF=12CF=3,∵∠DEC=∠ABC+∠BDE,∴∠BDE=75°-60°=15°,∴∠ADH=15°+30°=45°,∴∠DAH=∠ADH=45°,∴DH=AH=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2-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12- D .122.如果y,那么y x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3C .9D .±3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 -1,4,则化简|a -3|+|a -7|的结果为( )A .2a -10B .10-2aC .4D .-44.已知点P (2a+4,3a-6)在第四象限,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3B .a <-2C .a >3D .-2<a <2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x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m <7B .4<m <7C .4≤m ≤7D .4<m ≤76.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7.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222()a b a b +=+;②224(2)4a a -=-;③532a a a ÷=;④3412a a a ⋅=,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 )A .①B .②C .③D .④8.如图,在△ABC 中,∠C=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边AC 、AB 于点M 、N ;②分别以点M 和点N 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圆弧,在∠BAC内,两弧交于点P;③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9.如图,CB=CA,∠ACB=90°,点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过点F作F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B,交DE于点Q,给出以下结论:①AC=FG;②S△FAB ∶S四边形CBFG=1∶2;③∠ABC=∠ABF;④AD2=FQ·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 B.2∠A=∠1+∠2C.3∠A=2∠1+∠2 D.3∠A=2(∠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分解因式:29a-=__________.2.因式分解:2218x-=__________.3x2-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________.5.如图,已知函数y a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y ax b y kx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____.6.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DCE ,则AEC ∠的度数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20346x y x y +=⎧⎨+=⎩2.先化简,后求值:(5a 5a (a ﹣2),其中12+2.3.己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3)x+k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1211x x =﹣1,求k 的值.4.如图,△ABC 与△DCB 中,AC 与BD 交于点E ,且∠A=∠D ,AB=DC(1)求证:△ABE ≌DCE ;(2)当∠AEB=50°,求∠EBC 的度数.5.如图,△ABC 中,AB=AC ,∠BAC=90°,点D ,E 分别在AB ,BC 上,∠EAD=∠EDA ,点F 为DE 的延长线与AC 的延长线的交点.(1)求证:DE=EF ;(2)判断BD 和C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3,AE=5,求BD 的长.6.某公司计划购买A ,B 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 型机器人比B 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kg 材料,且A 型机器人搬运10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 型机器人搬运8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材料不得少于2800kg,则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多少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D2、B3、C4、D5、A6、A7、C8、B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3a a +-2、2(x +3)(x ﹣3).3、x 2≥4、x=25、42x y -⎩-⎧⎨==6、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原方程组的解为=63x y ⎧⎨=-⎩2、43、(1)k >﹣34;(2)k=3. 4、略(2)∠EBC=25°5、(1)略;(2略;(3)BD=1.6、(1)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50千克材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0千克材料;(2)至少购进A 型机器人14台.。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将直线2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A .24y x =-B .24y x =+C .22y x =+D .22y x =- 2.如果y =2x -+2x -+3,那么y x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3C .9D .±33.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51234a b a b +=⎧⎨-=⎩则a+b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140°,∠D=90°,OB 平分∠ABC ,OC 平分∠BCD ,则∠BOC=( )A .105°B .115°C .125°D .135°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6k x k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0k ≥B .0k ≥且2k ≠C .32k ≥D .32k ≥且2k ≠ 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3, 4,5B .2,3,4C .4,6,7D .5,11,127.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BC=45°,DE ⊥BC 于E ,BF ⊥CD 于F ,DE ,BF 相交于H ,BF 与A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2BD BE =; ②∠A=∠BHE ; ③AB=BH ; ④△BCF ≌△DCE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9,点E 在CD 边上,且DE =2CE ,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 +PD 的最小值是( )A .310B .103C .9D .9210.如图,点P 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中点,则MP+PN 的最小值是( )A .12B .1C .2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22(3)16x m x +-+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2.计算:16=_______.3.若2|1|0a b -++=,则2020()a b +=_________.4.如图,△ABC 中,CD ⊥AB 于D ,E 是AC 的中点.若AD=6,DE=5,则CD 的长等于________.5.如图,在△ABC 和△DBC 中,∠A=40°,AB=AC=2,∠BDC=140°,BD=CD ,以点D 为顶点作∠MDN=70°,两边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连接MN ,则△AMN 的周长为___________.6.如图,AD ∥BC ,∠D=100°,CA 平分∠BCD ,则∠DAC=________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分式方程:2311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222221412()x x x x x x x x-+-+÷-+,且x 为满足﹣3<x <2的整数.3.(1)若x y >,比较32x -+与32y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若x y <,且(3)(3)a x a y ->-,求a 的取值范围.4.如图,△ABC 与△DCB 中,AC 与BD 交于点E ,且∠A=∠D ,AB=DC(1)求证:△ABE≌DCE;(2)当∠AEB=50°,求∠EBC的度数.5.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CE=∠ACD=90°,∠BAC=∠D,BC=CE.(1)求证:AC=CD;(2)若AC=AE,求∠DEC的度数.6.班级组织同学乘大巴车前往“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基地离学校有90公里,队伍8:00从学校出发.苏老师因有事情,8:30从学校自驾小车以大巴1.5倍的速度追赶,追上大巴后继续前行,结果比队伍提前15分钟到达基地.问:(1)大巴与小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苏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多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B3、B4、B5、D6、A7、B8、A9、A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或-12、43、14、8.5、46、4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x=32、-53、(1)-3x+2<-3y+2,理由见解析;(2)a<34、略(2)∠EBC=25°5、(1)略;(2)112.5°.6、(1)大巴的平均速度为40公里/时,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60公里/时;(2)苏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30公里。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AOB=60°,OA=OB,动点C从点O出发,沿射线OB方向移动,以AC为边在右侧作等边△ACD,连接BD,则BD所在直线与OA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垂直D.平行、相交或垂直2.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23B.3C.9D.123.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4.中国传统服装历史悠远,下列服装中,是轴对称的是()A.B.C.D.5.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A.(﹣3,﹣4)B.(3,4)C.(﹣3,4)D.(﹣4,3)6.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19,0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 )A .(3,4)-B .(4,3)-C .(4,3)-D .()3,4- 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AG=CH=8,BG=DH=6,连接GH ,则线段GH 的长为( )A .2.8B .22C .2.4D .3.5 9.在下列黑体大写英文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10.已知A (a ,b ),B (c ,d )是一次函数y =kx ﹣3x +2图象上的不同两个点,m =(a ﹣c )(b ﹣d ),则当m <0时,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B .k >3C .k <2D .k >2二、填空题1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8,那么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12.当a =_______时,分式2123a a a +--的值为1. 13.计算:32()x y -=__________.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 .15.如图,长方形OABC 中,8OA =,6AB =,点D 在边BC 上,且3CD DB =,点E 是边OA 上一点,连接DE ,将四边形ABDE 沿DE 折叠,若点A 的对称点'A 恰好落在边OC 上,则OE 的长为____.16.如图,已知直线y =ax ﹣b ,则关于x 的方程ax ﹣1=b 的解x =_____.17.一次函数32y x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_象限.18.当直线()223y k x 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时,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9.如图,等腰Rt △OAB ,∠AOB =90°,斜边AB 交y 轴正半轴于点C ,若A (3,1),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20.某人一天饮水1679mL ,精确到100mL 是_____.三、解答题21.某天早上爸爸骑车从家送小明去上学.途中小明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立即下车,下车后的小明匀速步行继续赶往学校,同时爸爸加快骑车速度,按原路匀速返回家中取作业本(拿作业本的时间忽略不计),紧接着以返回时的速度追赶小明.最后两人同时达到学校. 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距离()y m 与所用时间()min x 的函数图像.请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与学校距离为______m ,小明步行的速度为______/min m ;(2)求线段AB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爸爸离家的距离()y m 与所用时间()min x 的关系的图像.(标注..相关数据....) 22.分别画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点:(尺规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作图痕迹请加粗加黑!)(1)在边BC 上找一点P ,使P 到AB 和AC 的距离相等;(2)在射线AP 上找一点Q ,使QA QC =.23.某学校是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校,为进一步推动该项目的发展.学校准备到体育用品店购买甲、乙两种型号乒乓球若干个,已知3个甲种乒乓球和5个乙种乒乓球共需50元,2个甲种乒乓球和3个乙种乒乓球共需31元.(1)求1个甲种乒乓球和1个乙种乒乓球的售价各是多少元?(2)学校准备购买这两种型号的乒乓球共200个,要求甲种乒乓球的数量不超过乙种乒乓球的数量的3倍,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24.(本题满分10分) 如图,直线23y x =+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点B .(1)求△AOB 的面积;(2)过B 点作直线BP 与x 轴相交于P ,△ABP 的面积是92,求点P 的坐标. 25.如图,某斜拉桥的主梁AD 垂直于桥面MN 于点D ,主梁上两根拉索AB 、AC 长分别为13米、20米.(1)若拉索AB ⊥AC ,求固定点B 、C 之间的距离;(2)若固定点B 、C 之间的距离为21米,求主梁AD 的高度.四、压轴题26.如图,直线2y x m =-+交x 轴于点A ,直线122y x =+交x 轴于点B ,并且这两条直线相交于y 轴上一点C ,CD 平分ACB ∠交x 轴于点D .(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点E 是直线BC 上一点,CDE △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27.如图,直线l 1:y 1=﹣x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m ,3)为直线l 1上一点,另一直线l 2:y 2=12x +b 过点P . (1)求点P 坐标和b 的值;(2)若点C 是直线l 2与x 轴的交点,动点Q 从点C 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 轴正方向移动.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①请写出当点Q 在运动过程中,△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求出t 为多少时,△APQ 的面积小于3;③是否存在t 的值,使△A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 <90°,CD 是△ABC 的高,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与 BE 交于点 P .当∠A 的大小变化时,△EPC 的形状也随之改变.(1)当∠A=44°时,求∠BPD 的度数;(2)设∠A=x°,∠EPC=y°,求变量y 与x 的关系式;(3)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 的度数.29.问题背景:(1)如图1,已知△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BD+CE.拓展延伸:(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请写出DE、BD、CE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实际应用:(3)如图,在△ACB中,∠ACB=90°,AC=BC,点C的坐标为(-2,0),点A的坐标为(-6,3),请直接写出B点的坐标.30.如图1,直线MN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E、F,∠1与∠2互补.(1)试判断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EP与CD交于点G,点H是MN上一点,且GH⊥EG,求证:PF∥GH;(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PH,K是GH上一点使∠PHK=∠HPK,作PQ平分∠EPK,求∠HPQ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先判断出OA=OB,∠OAB=∠ABO,分两种情况判断出△AOC≌△ABD,进而判断出∠ABD=∠AOB=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OB=60°,OA=OB,∴△OAB是等边三角形,∴OA=AB,∠OAB=∠ABO=60°①当点C在线段OB上时,如图1,∵△ACD是等边三角形,∴AC=AD,∠CAD=60°,∴∠OAC=∠BAD,在△AOC和△ABD中,OA BAOAC BAD AC AD=⎧⎪∠=∠⎨⎪=⎩,∴△AOC≌△ABD,∴∠ABD=∠AOC=60°,∴∠ABE=180°﹣∠ABO﹣∠ABD=60°=∠AOB,∴BD∥OA;②当点C在O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CD是等边三角形,∴AC=AD,∠CAD=60°,∴∠OAC=∠BAD,在△AOC和△ABD中,OA BAOAC BADAC AD=⎧⎪∠=∠⎨⎪=⎩,∴△AOC≌△ABD,∴∠ABD=∠AOC=60°,∴∠ABE=180°﹣∠ABO﹣∠ABD=60°=∠AOB,∴BD∥O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出∠ABD=60°是解本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236B3C9,故此选项错误;D12=23故选B.考点:最简二次根式.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折叠后两边会重合.4.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 、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 、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5.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点P (3,-4)关于y 轴对称点P′,∴P′的坐标是:(-3,-4).故选A .6.B解析:B【解析】【分析】观察可得点P 的变化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观察, ()()()()()()0123450,01,12,0,3,2,4,0,5,1....P P P P P P ,,,, 发现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 .∵20204505=⨯∴2020P 点的坐标为()2020,0.故选: B.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P 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是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x=-4,y=3,即M 点的坐标是(-4,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关键.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y 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 轴的距离.8.B解析:B【解析】【分析】延长BG 交CH 于点E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ABG ≌△CDH ≌△BCE ,可得GE=BE-BG=2,HE=CH-CE=2,∠HEG=90°,从而由勾股定理可得GH 的长.【详解】解:如图,延长BG 交CH 于点E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90°,AB=CD=10,∵AG=8,BG=6,∴AG 2+BG 2=AB 2,∴∠AGB=90°,∴∠1+∠2=90°,又∵∠2+∠3=90°,∴∠1=∠3,同理:∠4=∠6,在△ABG 和△CDH 中,AB=CD=10AG=CH=8BG=DH=6∴△ABG≌△CDH(SSS),∴∠1=∠5,∠2=∠6,∴∠2=∠4,在△ABG和△BCE中,∵∠1=∠3,AB=BC,∠2=∠4,∴△ABG≌△BCE(ASA),∴BE=AG=8,CE=BG=6,∠BEC=∠AGB=90°,∴GE=BE-BG=8-6=2,同理可得HE=2,在Rt△GHE中,GH===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综合运用,通过证三角形全等得出△GHE为直角三角形且能够求出两条直角边的长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个大写字母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E”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M”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N”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H”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0.A解析:A【解析】【分析】将点A,点B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k−3=b da c--,即可求解.【详解】∵A(a,b),B(c,d)是一次函数y=kx﹣3x+2图象上的不同两个点,∴b=ka﹣3a+2,d=kc﹣3c+2,且a≠c,∴k﹣3=b da c --.∵m=(a﹣c)(b﹣d)<0,∴k<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k−3=b d a c --是关键,是一道基础题.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8,∴由勾股定理得,斜边=10. ∴斜边上的中线长=×10=5.考点:1.勾股定理;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8,∴由勾股定理得,斜边=10.∴斜边上的中线长=12×10=5.考点:1.勾股定理;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12.-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a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即可得到解得:根据中 得到舍弃所以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可化为一元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a 即可.【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2123a a a +--=1, 即可得到 2123a a a +-=-解得 :3a =± 根据2123a a a +--中 30a -≠ 得到3a ≠ 舍弃3a =所以3a =-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13.【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详解】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积的乘方.理解积的乘方法则是关键.解析:62x y【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详解】()2323262()x y x y x y -=-= 故答案为:62x y【点睛】考核知识点:积的乘方.理解积的乘方法则是关键.14.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解析:70°或40°【解析】【分析】分顶角是70°和底角是7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答案为: 70°或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5.【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C=OA=8,OC=AB=6,∠C=∠B=∠O=90°,求得CD=6,BD=2,根据折叠可知A′D=AD,A′E=AE,可证明Rt△A′CD≌Rt△DBA,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C=OA=8,OC=AB=6,∠C=∠B=∠O=90°,求得CD=6,BD=2,根据折叠可知A′D=AD,A′E=AE,可证明Rt△A′CD≌Rt△DB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D=2,A′O=4,然后在Rt△A′OE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BC=OA=8,OC=AB=6,∠C=∠B=∠O=90°,∵CD=3DB ,∴CD=6,BD=2,∴CD=AB ,∵将四边形ABDE 沿DE 折叠,若点A 的对称点A′恰好落在边OC 上,∴A′D=AD ,A′E=AE ,在Rt △A′CD 与Rt △DBA 中,CD AB A D AD '=⎧⎨=⎩, ∴Rt △A′CD ≌Rt △DBA (HL ),∴A′C=BD=2,∴A′O=4,∵A′O 2+OE 2=A′E 2,∴42+OE 2=(8-OE )2,∴OE=3,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4【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图形知,当y =1时,x =4,即ax ﹣b =1时,x =4.故方程ax ﹣1=b 的解是x =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解析:4【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图形知,当y=1时,x=4,即ax﹣b=1时,x=4.故方程ax﹣1=b的解是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17.三【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的k、b的符号,确定函数图象的位置,即可确定其不经过的象限;【详解】解:在一次函数y=-3x+2中,∵b=2>0,∴函数图象经过y轴的正半轴,解析:三【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的k、b的符号,确定函数图象的位置,即可确定其不经过的象限;【详解】解:在一次函数y=-3x+2中,∵b=2>0,∴函数图象经过y轴的正半轴,k=-3<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答案为:三.【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题时可根据解析式中的k、b的值的正负作出草图,从而很容易判断函数经过(或不经过)那一象限.18..【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可得,,即可求解;【详解】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析:13k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 kx b =+,k 0<,0b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可得220k -<,30k -<,即可求解;【详解】()223y k x 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20k -<,30k -<,∴1k >,3k <,∴13k <<,故答案为13k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掌握一次函数y kx b =+,k 与b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9.(0,)【解析】【分析】过B 作BE⊥y 轴于E ,过A 作AF⊥x 轴于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 (﹣1,3),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b ,求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于是得到结论.解析:(0,52) 【解析】【分析】过B 作BE ⊥y 轴于E ,过A 作AF ⊥x 轴于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 (﹣1,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2x+52,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过B作BE⊥y轴于E,过A作AF⊥x轴于F,如图所示:∴∠BCO=∠AFO=90°,∵A(3,1),∴OF=3,AF=1,∵∠AOB=90°,∴∠BOC+∠OBC=∠BOC+∠AOF=90°,∴∠BOC=∠AOF,∵OA=OB,∴△BOE≌△AOF(AAS),∴BE=AF=1,OE=OF=3,∴B(﹣1,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3 31k bk b-+=⎧⎨+=⎩,解得:1252kb⎧=-⎪⎪⎨⎪=⎪⎩,∴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2x+52,当x=0时,y=52,∴点C的坐标为(0,52),故答案为:(0,5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全等得出点坐标进而求得解析式. 20.7×103ml【解析】【分析】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再根据精确度求解.【详解】解:1679mL=1.679×103mL ,所以1679mL 精确到100mL 是1.7×103mL . 故答案为:1.解析:7×103ml【解析】【分析】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再根据精确度求解.【详解】解:1679mL =1.679×103mL ,所以1679mL 精确到100mL 是1.7×103mL .故答案为:1.7×103mL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属于基本题型,掌握求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2500,100;(2)100500y x =+;(3)见解析【解析】【分析】(1)看图得到小明家与学校距离为2500米,小明步行路程为(2500-1000)米,步行时间为(20-5)分,从而求出小明的步行速度;(2)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由题意分析,爸爸在点(5,1000)处返回家中,再至爸爸到达学校共用时15分,行驶2500+1000=3500米,所以可以求出此时爸爸的速度为3500700153=米/分,然后求出爸爸返回家中时间为70030100037÷=分,所以爸爸于开始出发后的3065577+=分到达家中,从而画出爸爸离家的距离()ym 与所用时间()min x 的关系的图像.【详解】 解:(1)有图可知:小明家与学校距离为2500米,小明步行路程为(2500-1000)米,步行时间为(20-5)分 ∴小明的步行速度为25001000100205-=-米/分 故答案为:2500;100 (2)设AB 的表达式为y kx b =+,将A 、B 分别代入AB 的表达式得到51000202500k b k b +=⎧⎨+=⎩,解得100500k b =⎧⎨=⎩. ∴表达式100500y x =+.(3)由题意,爸爸在点(5,1000)处返回家中,∵最后两人同时达到学校所以爸爸从开始返回家中至到达学校共用时15分,行驶2500+1000=3500米,所以此时爸爸的速度为3500700153=米/分,爸爸返回家中时间为70030100037÷=分,所以爸爸于开始出发后的3065577+=分到达家中即函数图像过点(657,0)(20,2500)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清图中每个关键点的实际含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故做角A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P,P点即为所求.(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故作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射线AP与点Q,Q点即为所求.【详解】作法: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角BAC两边于点M,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2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3.作射线AD,交BC与点P,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2)作法:1.以线段的AC 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大于AC 一半长度为半径分别在线段两边画相交弧; 2得出相交弧的两个交点F 、E ;3用直尺连接这两个交点,所画得的直线与射线AP 交与点Q ,如图所示,点Q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即可解决问题,能够熟练掌握二者的作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1)1个甲种乒乓球的售价是5元,乙种售价是7元;(2)当购买甲种乒乓球150只,乙种乒乓球50只时最省钱.【解析】【分析】(1)设1个甲种乒乓球的售价是x 元,1个乙种乒乓球的售价是y 元,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设购买甲种乒乓球a 只,则购买乙种乒乓球()200a -只,费用为w 元,根据题意列出费用关于a 的一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1)设1个甲种乒乓球的售价是x 元,1个乙种乒乓球的售价是y 元,35502331x y x y +=⎧⎨+=⎩,解得,57x y =⎧⎨=⎩, 答:1个甲种乒乓球的售价是5元,乙种售价是7元;(2)设购买甲种乒乓球a 只,则购买乙种乒乓球()200a -只,费用为w 元,()5720021400w a a a =+-=-+,∵()3200a a -,∴150a ≤,∴当150a =时,w 取得最小值,此时1100w =,20050a -=,答:当购买甲种乒乓球150只,乙种乒乓球50只时最省钱.【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最值问题.24.(1)94 ;(2)P(1.5,0) 或 (-4.5,0) 【解析】【分析】(1)分别求直线与x,y 轴交点坐标,再求面积.(2)利用面积,可求得P 点距离A 点的距离,求出P 点坐标.【详解】(1) 由x=0得:y=3,即:B (0,3).由y=0得:2x+3=0,解得:32x =-∴OA =32,OB =3 . ∴△AOB 的面积:1393224⨯⨯=. (2) ∵△ABP 的面积是92, OB =3 3922AP ∴= ∴AP =3∴P (1.5,0) 或 (-4.5,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25.(1)BC 2)12米.【解析】【分析】(1)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C 的长;(2)设BD=x 米,则BD=(21-x )米,分别在Rt ABD ∆中和Rt ACD ∆中表示出2AD ,于是可列方程22221320(21)x x -=--,解方程求出x,然后可求AD 的长.【详解】解:(1)∵AB ⊥AC∴=(2)设BD=x 米,则BD=(21-x )米,在Rt ABD ∆中,2222213AD AB BD x =-=-在Rt ACD ∆中,2222220(21)AD AC CD x =-=--,∴22221320(21)x x -=--,∴x=5,∴12AD =(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四、压轴题26.(1)5;(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44,33E ⎛⎫-⎪⎝⎭或82,33E ⎛⎫- ⎪⎝⎭ 【解析】【分析】(1)先求出直线122y x =+与x 轴的交点B 的坐标和与y 轴的交点C 的坐标,把点C 代入直线2y x m =-+,求出m 的值,再求它与x 轴的交点A 的坐标,ABC 的面积用AB 乘OC 除以2得到;(2)用勾股定理求出BC 的平方,AC 的平方,再根据AB 的平方,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3)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出D 的坐标,再去分两种情况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对应的边长,从而得到点E 的坐标.【详解】解:(1)令0x =,则10222y =⨯+=, ∴()0,2C ,令0y =,则1202x +=,解得4x =-, ∴()4,0B -,将()0,2C 代入2y x m =-+,得2m =,∴22y x =-+,令0y =,则220x -+=,解得1x =,∴1,0A ,∴5AB =,2OC =, ∴152ABC S AB OC =⋅=△;(2)根据勾股定理,222224220BC BO OC =+=+=,22222125AC AO OC =+=+=,且22525AB ==,∴222AB BC A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3)∵CD 平分ACB ∠, ∴12AD AC BD BC ==, ∴1533AD AB ==, ∴23OD AD OA =-=, ∴2,03D ⎛⎫- ⎪⎝⎭①如图,CED ∠是直角,过点E 作EN x ⊥轴于点N ,过点C 作CM EN ⊥于点M , 由(2)知,90ACB ∠=︒,∵CD 平分ACB ∠,∴45ECD ∠=︒,∴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DE =,∵90NED MEC ∠+∠=︒,90NED NDE ∠+∠=︒,∴MEC NDE ∠=∠,在DNE △和EMC △中,NDE MEC DNE EMC DE EC ∠=∠⎧⎪∠=∠⎨⎪=⎩,∴()DNE EMC AAS ≅,设DN EM x ==,EN CM y ==,根据图象列式:DO DN CM EN EM CO +=⎧⎨+=⎩,即232x y x y ⎧+=⎪⎨⎪+=⎩,解得2343x y ⎧=⎪⎪⎨⎪=⎪⎩, ∴43EN CM ==, ∴44,33E ⎛⎫- ⎪⎝⎭;②如图,CDE ∠是直角,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G ,同理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可以证得()CDO DEG AAS ≅,∴2DG CO ==,23EG DO ==, ∴28233GO GD DO =+=+=, ∴82,33E ⎛⎫- ⎪⎝⎭,综上:44,33E ⎛⎫-⎪⎝⎭,82,33E ⎛⎫- ⎪⎝⎭.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与坐标轴交点的求解,图象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求解,还涉及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几何知识,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求解.27.(1)b=72;(2)①△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32t +272或S=32t ﹣272;②7<t <9或9<t <11,③存在,当t 的值为3或9+2或9﹣2或6时,△APQ 为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把P (m ,3)的坐标代入直线1l 的解析式即可求得P 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b ;(2)根据直线2l 的解析式得出C 的坐标,①根据题意得出9AQ t =-,然后根据12P S AQ y =⋅即可求得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通过解不等式273322t -<或327 3.22t -<即可求得7<t <9或9<t <11.时,APQ 的面积小于3;③分三种情况:当PQ =PA 时,则()()()2222(71)032103,t -++-=++-当AQ =PA 时,则()()222(72)2103,t --=++-当PQ =AQ 时,则()222(71)03(72)t t -++-=--,即可求得.详解:解;(1)∵点P (m ,3)为直线l 1上一点,∴3=−m +2,解得m =−1,∴点P 的坐标为(−1,3),把点P 的坐标代入212y x b =+ 得,()1312b =⨯-+, 解得72b =; (2)∵72b =; ∴直线l 2的解析式为y =12x +72,∴C 点的坐标为(−7,0),①由直线11:2l y x =-+可知A (2,0),∴当Q 在A . C 之间时,AQ =2+7−t =9−t , ∴11273(9)32222S AQ yP t t =⋅=⨯-⨯=-; 当Q 在A 的右边时,AQ =t −9, ∴11327(9)32222S AQ yP t t ;=⋅=⨯-⨯=- 即△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27322S t =-或327.22S t =- ②∵S <3, ∴273322t -<或327 3.22t -< 解得7<t <9或9<t <11. ③存在;设Q (t −7,0),当PQ =PA 时,则()()()2222(71)032103,t -++-=++-∴22(6)3t -=,解得t =3或t =9(舍去),当AQ =PA 时,则()()222(72)2103,t --=++-∴2(9)18,t -=解得9t =+9t =- 当PQ =AQ 时,则()222(71)03(72)t t -++-=--,∴22(6)9(9)t t -+=-, 解得t =6.故当t 的值为3或9+9-6时,△AP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8.(1)56°;(2)y=454x +;(3)36°或1807°.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等腰△ABC 的底角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E 的度数,再根据高的定义得到∠BDC=90°,从而可得∠BPD ;(2)按照(1)中计算过程,即可得到∠A 与∠EPC 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3)分①若EP=EC ,②若PC=PE ,③若CP=CE ,三种情况,利用∠ABC+∠BCD=90°,以及y=454x +解出x 即可. 【详解】 解:(1)∵AB=AC ,∠A=44°,∴∠ABC=∠ACB=(180-44)÷2=68°,∵CD ⊥AB ,∴∠BDC=90°,∵BE 平分∠ABC ,∴∠ABE=∠CBE=34°,∴∠BPD =90-34=56°;(2)∵∠A =x °,∴∠ABC=(180°-x°)÷2=(902x -)°, 由(1)可得:∠ABP=12∠ABC=(454x -)°,∠BDC=90°, ∴∠EPC =y °=∠BPD=90°-(454x -)°=(454x +)°, 即y 与 x 的关系式为y=454x +; (3)①若EP=EC ,则∠ECP=∠EPC=y ,而∠ABC=∠ACB=902x -,∠ABC+∠BCD=90°,则有:902x -+(902x --y )=90°,又y=454x +, ∴902x -+902x --(454x +)=90°, 解得:x=36°;②若PC=PE ,则∠PCE=∠PEC=(180-y )÷2=902y -, 由①得:∠ABC+∠BCD=90°, ∴902x -+[902x --(902y -)]=90,又y=454x +, 解得:x=1807°; ③若CP=CE , 则∠EPC=∠PEC=y ,∠PCE=180-2y ,由①得:∠ABC+∠BCD=90°, ∴902x -+902x --(180-2y )=90,又y=454x +, 解得:x=0,不符合, 综上: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A 的度数为36°或1807°.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有一定难度,关键是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29.(1)证明见解析;(2)DE =BD +CE ;(3)B(1,4)【解析】【分析】(1)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证明∠ABD=∠CAE ,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3)根据△AEC ≌△CFB ,得到CF=AE=3,BF=CE=OE-OC=4,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答.【详解】(1)证明:∵BD ⊥直线m ,CE ⊥直线m ,∴∠ADB =∠CEA =90°∵∠BAC =90°∴∠BAD +∠CAE =90°∵∠BAD +∠ABD =90°∴∠CAE =∠ABD∵在△ADB和△CEA中ABD CAEADB CEAAB CA∠=∠⎧⎪∠=∠⎨⎪=⎩∴△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即:DE=BD+CE(2)解:数量关系:DE=BD+CE理由如下:在△ABD中,∠ABD=180°-∠ADB-∠BAD,∵∠CAE=180°-∠BAC-∠BAD,∠BDA=∠AEC,∴∠ABD=∠CAE,在△ABD和△CAE中,ABD CAEBDA AECAB CA∠∠⎧⎪∠∠⎨⎪⎩===∴△ABD≌△CAE(AAS)∴AE=BD,AD=CE,∴DE=AD+AE=BD+CE;(3)解:如图,作AE⊥x轴于E,BF⊥x轴于F,由(1)可知,△AEC≌△CFB,∴CF=AE=3,BF=CE=OE-OC=4,∴OF=CF-OC=1,∴点B的坐标为B(1,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0.(1)AB∥CD,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45°.【解析】【分析】(1)利用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以推知同旁内角∠AEF、∠CFE互补,所以易证AB∥CD;(2)利用(1)中平行线的性质推知∠BEF+∠EFD=18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得∠EPF=90°,即EG ⊥PF ,故结合已知条件GH ⊥EG ,易证PF ∥GH ; (3)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90902KPG PKG HPK ︒︒∠=-∠=-∠;然后由邻补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推知1452QPK EPK HPK ︒∠=∠=+∠;最后根据图形中的角与角间的和差关系求得∠HPQ =45°.【详解】(1)AB ∥CD ,理由如下:∵∠1与∠2互补,∴∠1+∠2=180°,又∵∠1=∠AEF ,∠2=∠CFE ,∴∠AEF +∠CFE =180°,∴AB ∥CD ;(2)由(1)知,AB ∥CD ,∴∠BEF +∠EFD =180°.又∵∠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 ∴1()902FEP EFP BEF EFD ︒∠+∠=∠+∠= ∴∠EPF =90°,即EG ⊥PF .∵GH ⊥EG ,∴PF ∥GH ;(3)∵∠PHK =∠HPK ,∴∠PKG =2∠HPK .又∵GH ⊥EG ,∴∠KPG =90°﹣∠PKG =90°﹣2∠HPK ,∴∠EPK =180°﹣∠KPG =90°+2∠HPK .∵PQ 平分∠EPK , ∴1452QPK EPK HPK ︒∠=∠=+∠, ∴∠HPQ =∠QPK ﹣∠HPK =45°.答:∠HPQ 的度数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过程中,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运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汇文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汇文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汇文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的坐标是,则点A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3.下列四个图形中,画出的边AB上的高的是()A. B.C. D.4.下面是雨伞在开合过程中某时刻的截面图,伞骨,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M、EM是连接弹簧和伞骨的支架,且,则判定“≌”的依据是()A.角边角B.角角边C.边边边D.边边角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6cm和12cm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4cm或8cmB.4cmC.8cmD.2cm或10cm6.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若,则”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B.,C.,D.,7.如图,在中,AD为高,AE平分,,,则的度数为()A.B.C.D.8.下列图中,表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其中a、b为常数,且的大致图象,其中表示正确的是()A. B.C. D.9.2023年5月21日,“锦绣太原激情太马”2023太原马拉松赛成功举行,万名选手沿汾河岸畔同场竞技,畅跑魅力并州.如图是甲、乙两人从起点出发一段时间内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B.在这段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为C.在这段时间内,甲休息了D.出发时两人相遇10.如图所示,已知和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BH平分;⑤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当时,一次函数的最小值为,则______.12.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第二象限内一点,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则直线BC的解析式为______.13.如图,在中,,,,,则______.14.如图,在中,CE平分,BD平分,CE,BD相交于点O,点F是BE上一点,且满足若,,则______.若,,,则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90分。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点 P 在长方形 OABC 的边 OA 上,连接 BP ,过点 P 作 BP 的垂线,交射线 OC 于 点 Q ,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O 方向运动到点 O 的过程中,设 AP=x ,OQ=y ,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B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C .随 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D .随 x 的增大,y 先减小后增大2.以下关于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B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C .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是 2 倍D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那么它是十边形.3.下列四组数,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4cm 、5cm 、6cm 2cm 、3cm 、4cm B .1cm 、2cm 、3cm A . C . D .1cm 、2cm 、3c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A .(﹣3) 的平方根是 3B . 16 2C .1 的平方根是 1D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5.在下列黑体大写英文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6.已知:如图,在△AOB 中,∠AOB =90°,AO =3cm ,BO =4cm ,将△AOB 绕顶点 O ,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OB 处,此时线段 OB 与 AB 的交点 D 恰好为 AB 的中点,则线段 1 1 1 B D 的长度为( )11 A . cm23 D . cm2B .1cmC .2cm7.下列电视台的台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为了解我区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教育局抽查了1000 名学生的身高进行了统计分析 所抽查的 1000 名学生的身高是这个问题的( )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样本容量C 90 ,AC 4 3 cm ,点 D 、E 分别在 AC 、BC 9.如图,在 AB C 中, cm , BC ' A C ,则 AC长度的最小值 上,现将 D C E 沿 DE 翻折,使点 C 落在点C 处,连接( )A .不存在B .等于 1cmC .等于 2 cmD .等于 2.5 cm2x 510.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352552 5A .x >﹣B .x >﹣ 且 x ≠0C .x ≥﹣D .x ≥﹣ 且 x ≠02 2二、填空题11.如图,在正方形 AB C 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 D E ,连接 AE , BE,试确定AEB的度数.12.公元前 3 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曾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弦图”是由四个全 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a 、b 且 a <b )拼成的边长为 c 的大正方形,如果每个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 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13 ,那么 b -a =____.13.如图,在Rt△AB C中,B90A30,,DE垂直平分斜边A C,交AB于1,则AC的长是__________.,E是垂足,连接C D,若B D D14.已知一次函数y k x1的图像经过点P(1,0),则________.ky x m与直线y 2x4的交点在轴上,则my15.若直线_______.16.函数y=x+1与y=ax+b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使y、y的值都大于0的x的取值范2211围是______.17.已知一次函数y=mx-3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x,0),且2≤x≤3,则m的取00值范围是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2,-1),点C在同一坐标平面中,且△ABC是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点C的坐标是(x,y),则x、y之间的关系为y=______(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19.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B上移动,则CP的最小值是_____.20.一次函数 y =2x -4 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三、解答题21.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初二数学小组在 m 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了调查,随机调查了 人(每名学生必选一种且只 能从这四种中选择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m n (1)根据图中信息求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他们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全;(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估算全校 2000 名学生种,大约有多少人最认可“微信”这一 新生事物?22.如图,在四边形 AB C D 中,ABC 90,过点 作 B BE C D ,垂足为点 ,过点EA 作 AF ⊥BE,垂足为点 ,且 BE AF .F ABF BCE (1)求证: ; (2)连接 B D ,且 B D 平分ABE交 AF 于点G .求证:BCD 是等腰三角形. 23.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20,BC=15,CD=7,AD=24,∠B=90°.(1)判断∠D 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 (2)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yx b 1y 的图像与 轴 轴分别交于点 、点 ,函数 yx b,24.如图,一次函数 x A B 14 x 3与 y的图像交于第二象限的点C ,且点C 横坐标为3. 2(1)求b 的值;0 y y (2)当 时,直接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1 24x yx b1(3)在直线 y上有一动点 ,过点 作 x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于点Q ,P P 3 214OC 当 P Q 时,求点 的坐标.P5 25.如图,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对角线 AC 是一条小路,现要在 AD 边上找一个位置建报亭 H ,使报亭 H 到小路两端点 A 、C 的距离相等.(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出报亭 H 的位置(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交 代作图结果)(2)如果 AD =80m ,CD =40m ,求报亭 H 到小路端点 A 的距离.四、压轴题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 P ,Q 为某个矩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 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 P ,Q 的“相关矩形”.图 1 为点 P ,Q 的“相关矩 形”的示意图.已知点 A 的坐标为(1,2). (1)如图 2,点 B 的坐标为(b ,0).①若 b =﹣2,则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 ②若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是 8,则 b 的值为; .(2)如图3,点C在直线y=﹣1上,若点A,C的“相关矩形”是正方形,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如图4,等边△DEF的边DE在x轴上,顶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的坐标为(1,0).点M的坐标为(m,2),若在△DEF的边上存在一点N,使得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7.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点D(0,-4),M(4,-4).(1)如图1,若点C与点O重合,A(-2,2)、B(4,4),求△ABC的面积;(2)如图2,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若∠AOG=55°,求∠CEF的度数;(3)如图3,AC经过坐标原点O,点C在第三象限且点C在直线DM与x轴之间,N为AC上一点,AB分别与x轴,直线DM交于点G,F,BC交DM于点E,∠NEC+∠CEF=180°,求证∠NEF=2∠AOG.28.问题情景: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的中点,且满足∠ADE=60°,DE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于点E.试探究AD与DE 的数量关系.操作发现:(1)小明同学过点D作DF∥AC交AB于F,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就可以解决问题,请您按照小明同学的方法确定AD与DE的数量关系,并进行证明.类比探究:(2)如图2,当点D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除B、C外),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AD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应用:(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CD=BC,在图3中补全图形,直接判断△ADE的形状(不要求证明).29.如图,A,B是直线y=x+4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y=-2x+b过点B,与x轴交于点C.(1)求A,B,C三点的坐标;(2)点D是折线A—B—C上一动点.①当点D是AB的中点时,在x轴上找一点E,使ED+EB的和最小,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点E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并求E点的坐标.②是否存在点D,使△AC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D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在《经典几何图形的研究与变式》一课中,庞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等腰BAC 90,且每两l l l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等距的平行线,,上,123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的长度”.在研究这道题的解法和变式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l(1)小明说:我只需要过B、C向作垂线,就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求出AB的长.1AC BAC 120,,且每(2)小林说:“我们可以改变AB C的形状.如图2,A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的长.”(3)小谢说:“我们除了改变AB C的形状,还能改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3,等边l l l1l l1l l2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线,,上,且与之间的距离为1,与2323之间的距离为2,求AB的长、”请你根据3位同学的提示,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AB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B Q,由矩形的性质,设B C=A O=a,A B=O C=b,利用勾股定理得到PBP Q22BQ2,然后得到y与x的关系式,判断关系式,即可得到答案.解,如图,连接 B Q ,由题意可知,△OP Q ,△QP B ,△A BP 是直角三角形, 在矩形 A B C O 中,设 B C=A O =a ,A B=O C=b ,则 a x C Q , b y,O P= 由勾股定理,得:P Q y (a x ) , PB x b( ), B Qa b y ,2 2 2 2 2 2 22 2 PB BQ2,∵ P Q 22(a x) x b a (b y) ∴ y 2 2 2 2 2 2 , x ax 整理得:by , 21 a a2 (x ) ∴ y , 2 b2 4b 10 ∵ ,b a a 2y 时, 有最大值 ∴当 x ;2 4b∴随 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 故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找到y 与 x 的关系式,从 而得到答案.2.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定理,逐一判断排除即可得解. 【详解】A.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外角和也为 360°,A 选项正确;B.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可知,一组对角互补,则另一组对角也互补,B 选项正确;C.六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 720,外角和为 360°,C 选项正确;(n 2)180120 6 10,D 选项错误.D.假设是 n 边形,解得n 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熟练掌握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 、∵5 +4 ≠6 ,∴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2 2 2B 、1+2 ≠3 ,∴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2 2 2 C 、∵2 +3≠4 ,∴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2 2 2 3 ) ,∴此组数据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2 D 、∵1 +( ) =( 2 2 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 a +b =c ,那么这2 2 2 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16=4,故该项错误;C 、1 的平方根是 A 、(﹣3) 的平方根是±3,故该项错误;B 、 2 ±1,故该项错误;D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故该项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 义.5.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个大写字母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A .“E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M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N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H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 合.6.D解析:D【解析】【分析】先在直角△AOB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B =5cm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1的一半得出 OD = AB =2.5cm .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 OB =OB =4cm ,那么 B D =OB 21 1 1 ﹣OD =1.5cm .【详解】∵在△AOB 中,∠AOB =90°,AO =3cm ,BO =4cm ,∴AB = =5cm ,O A 2 O B 2 ∵点 D 为 AB 的中点,1 ∴OD = AB =2.5cm . 2∵将△AOB 绕顶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OB 处, 1 1∴OB =OB =4cm , 1∴B D =OB ﹣OD =1.5cm . 1 1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 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详解】B,C,D 不是轴对称图形,A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 A.8.C解析:C【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 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根据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了解我区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身高是这个问题的样本,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9.C解析:C【解析】【分析】当C′落在A B上,点B与E重合时,A C'长度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 B=5c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 C=3c m,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当C′落在A B上,点B与E重合时,A C'长度的值最小,∵∠C=90°,A C=4c m,B C=3c m,∴A B=5c 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 C=3c m,∴A C′=A B-BC′=2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确定x的取值范围.【详解】5解:由题意得,2x+5≥0,解得x≥﹣,2故选:C.【点睛】a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对于二次根式,当被开方数a时有意义,正确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 D E =150°,A D=D E,得出∠DE A=15°,同理可求出∠CE B=15°,即可得出∠AE B 的度数.【详解】解:∵在正方形中,,,在解析:AEB30【解析】【分析】由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 =150°,AD=DE,得出∠DEA=15°,同理可求出∠CEB=15°,即可得出∠AEB 的度数.【详解】DC解:∵在正方形A B C D中,A D,AD C90,在等边三角形C D E中,C D D E ,C D E DE C60,∴ADE AD C CDE150A D D E,,A D E在等腰三角形中180ADE180150DEA152 2,同理得:BEC15,则AEB DEC DEA BE C60151530.【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析:1【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 4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 c 13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 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 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1 3 ∵c 13 , ab , 21 (b a ) 4 ab c ∴ ∴2 2 ,c 2 13 , 2(b a )2 13 43 1, ∴b∵ a ∴b a 1; b ,即b a 0 ,a 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的 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解:,,∴.又∵垂直平分,∴,.∵,∴,∴,,.由勾股定理可得.故答 案为.解析: 2 3【解析】B 90 30 , A ACB 60.又∵ 解: ,∴ 垂直平分 D E C D A D 2 A C ,∴ C D AD ,AC D A 30 DCB .∵ 1,∴,∴ B D 1 2 3 .故答案为2 3 A 30 . A B 3 , , B C A C .由勾股定理可得 A C 2 14.1【解析】【分析】直接把点P (-1,0)代入一次函数y=kx+1,求出k 的值即可.【详解】∵ 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 (-1,0),∴ 0=-k+1,解得k=1.故答案为1.【解析:1【分析】直接把点 P (-1,0)代入一次函数 y=kx+1,求出 k 的值即可.【详解】∵一次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点 P (-1,0),∴0=-k+1,解得 k=1.故答案为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 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4【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 (0,4)代入即可求出 m 的值.【详解】解:当 x=0 时,=4,则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把(解析:4【解析】【分析】 2x 4 先求出直线 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 y (0,4)代入 y【详解】x m 即可求出 m 的值.解:当 x=0 时, =4,则直线 x m 得 m=4,y 2x 4 y 2x 4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 把(0,4)代入 y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 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 自变量系数相同,即 k 值相同. 16.−1<x<2.【解析】【分析】根据 x 轴上方的图象的 y 值大于 0 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 时,y>0,当 x<2 时,y>0,∴使 y 、y 的值都大于 0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1<x<2.解析: 1<x<2.【解析】【分析】根据 x 轴上方的图象的 y 值大于 0 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 时,y >0,1 当 x<2 时,y >0,2 ∴使 y 、y 的值都大于 0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1<x<2.2 1 故答案为:−1<x<2.【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x 轴上方的图象的 y 值大于 0 17.1≤m≤【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x0,结合已知2≤x0≤3,即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详解】当时,,∴ ,当时,,,当时,,,m 的取值范围为:1≤m≤故答案为:1≤m≤【点睛】3 解析:1≤m≤ 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 x ,结合已知 2≤x ≤3,即可求得 m 的取值范围. 00 【详解】3x 当 ∴ 当 0时, ,y m 3 , x 0m 3 3时, 3 m , 1, mx 033 2 x 2 2 m ,当 时, , 0 m 3 m 的取值范围为:1≤m≤ 23 故答案为:1≤m≤ 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不等式的求法,根据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的范围 求得 m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8.【解析】【分析】设的中点为,过作的垂直平分线,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根 据可以得到直线的值,再求出中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即可.【详解】解:设的中点为,过作的1 4 5 8解析: x 【解析】【分析】设 AB 的中点为 D ,过 D 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 EF ,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B 的函数 AB EF 表达式,根据 EF 可以得到直线 的 值,再求出 AB 中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 k 出直线 EF 的函数表达式即可.【详解】解:设 AB 的中点为 D ,过 D 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 EF∵A(1,3),B(2,-1)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 AB y k x b ,把点 A 和 B 代入得: 1 1b 32k b 1解得: k 4 k 1 b 7 14x 7∴ y 31 1 2 ∵D 为 AB 中点,即 D( , ) 2 23 ∴D( ,1) 2y k x b 设直线 EF 的解析式为 2 2AB∵ EF k k 11 2∴ 1 ∴ k 2 4y k x b ∴把点 D 和 k 代入 可得: 2 2 21 3 1 b 42 25 ∴b 82 1 5 8x ∴ y 4 1 5 x 上 ∴点 C(x ,y)在直线 y 4 81 故答案为 x 4 5 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垂线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根 据题意作出中垂线,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9.8【解析】【分析】作 BC 边上的高 AF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 BF =3,利用勾股定理 求得 AF 的长,利用面积相等即可求得 AB 边上的高 CP 的长.【详解】解:如图,作 AF⊥BC 于点 F ,作解析:8【解析】【分析】作 BC 边上的高 AF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 BF =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F 的 长,利用面积相等即可求得 AB 边上的高 CP 的长.【详解】解:如图,作AF⊥BC于点F,作CP⊥AB于点P,根据题意得此时CP的值最小;解:作BC边上的高AF,∵AB=AC=5,BC=6,∴BF=CF=3,∴由勾股定理得:AF=4,1111∴S△ABC=AB•PC=BC•AF=×5CP=×6×42222得:CP=4.8故答案为4.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 20.(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4得:0=2x-4,x=2,即一次函数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解析:(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4得:0=2x-4,x=2,即一次函数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故答案是:(2,0).【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0.三、解答题21.(1)100,35;(2)详见解析;(3)800人.【解析】【分析】(1)由共享单车的人数以及其所占百分比可求得总人数m,用支付宝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其百分比n的值;(2)总人数乘以网购的百分比可求得网购人数,用微信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由此即可补全两个图形;(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微信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抽查的总人数m=10÷10%=100,35支付宝的人数所占百分比n%=100100%=35%,所以n=35,故答案为:100,35;(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40微信对应的百分比为:100100%40%,补全图形如图所示:(3)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种,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的人数为:2000×40%=8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相关问题,读懂统计图,从中找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SA证明ΔABF≌ΔBCE即可;(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的性质可得∠DBC=∠BDE,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BC=CD,从而得到结论.【详解】(1)∵BE⊥CD,AF⊥BE,∴∠BEC=∠AFB=90°, ∴∠ABE+∠BAF=90°. ∵∠ABC=90°, ∴∠ABE+∠EBC=90°, ∴∠BAF=∠EBC . 在 ΔABF 和 ΔBCE 中,∵∠AFB=∠BEC ,AF=BE ,∠BAF=∠EBC , ∴ΔABF ≌ΔBCE . (2)∵∠ABC=90°, ∴∠ABD+∠DBC=90°. ∵∠BED=90°, ∴∠DBE+∠BDE=90°. ∵BD 分∠ABE , ∴∠ABD=∠DBE , ∴∠DBC=∠BDE , ∴BC=CD ,即 ΔBCD 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 ΔABF ≌ΔBCE .23.(1)∠D 是直角.理由见解析;(2)234. 【解析】 【分析】(1)连接 AC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AC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得∠D=90°即 可;(2)根据△ACD 和△ACB 的面积之和等于四边形 ABCD 的面积,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D 是直角.理由如下: 连接 AC .∵AB=20,BC=15,∠B=90°,∴由勾股定理得 AC =20 +15 =625.2 又∵CD=7,AD=24, ∴CD +AD =625, 2 2 2 2 ∴AC =CD +AD , 2 2 2 ∴∠D=90°.1 1 1 1(2)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AD•DC+ AB•BC= ×24×7+ ×20×15=234.2 2 2 2【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时需要区别勾股定理及其逆 定理.通过作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是关键.7 7 x 3 (3,4) (9,12) (3)点 坐标为 或24.(1)b 【解析】(2) P【分析】4xy x b1(1)将点 横坐标代入 y 求得点 C 的纵坐标为 4,再把(-3,4)代入C 32求出 b 即可;0 y y (2)求出点 A 坐标,结合点 C 坐标即可判断出当 时, x 的取值范围; 1 2 4 3 4 47 3 a 7a , 7 a a (3)设 P (a,- ),可求出 Q ( ),即可得 PQ= ,再求出 3 314OC OC=5,根据 P Q 求出 a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5【详解】43(1)把 x 代入 y x , 324 得 y .∴C (-3,4) 把点C(3,4)代入 yx b 1,7 得b . (2)∵b=7 ∴y=x+7,当 y=0 时,x=-7,x=-3 时,y=4, 0 yy 7 3.∴当 时,x 124x (3) 点 为直线 y 上一动点,P 3 4( , ) 设点 坐标为 a a. P 3∵P Q / /x 轴,44把 y y x7 4 ,得 a .7a 代入x 3 3 4a 7,a 点Q 坐标为 , 334 7P Q a a 7 a 73 3 (3,4 ) 又 点 坐标为 C, OC 3 4 52 2 14PQ OC 1457a 7 14 33 a 9或 .解之,得a (3,4) (9,12) 或 .点 坐标为 P 【点睛】理解点在直线上则它的坐标满足直线的解析式.学会用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25.(1)详见解析;(2)报亭到小路端点 A 的距离 50m . 【解析】 【分析】(1)作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AD 与点 H ,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H 点即为所求;(2)根据作图可知: H H ,A = C设 AH =xm ,则 DH =(80﹣x )m ,HC =xm , 在 Rt △DHC 中,D H 2 C D 2 HC 2 ,(80﹣x)40 x2 ,∴ 2 2 解得:x =50,答:报亭到小路端点 A 的距离 50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以及勾股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等知识,得 出 H H ,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是解题关键.A = C四、压轴题26.(1)①6;②5 或﹣3;(2)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3 或 y =x+1;(3)m 的 取值范围为﹣3≤m ≤﹣2+ 3 或 2﹣ 3 ≤m ≤3. 【解析】 【分析】(1)①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②由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2)过点 A (1,2)作直线 y =﹣1 的垂线,垂足为点 G ,则 AG =3 求出正方形 AGCH 的 边长为 3,分两种情况求出直线 AC 的表达式即可;1(3)由题意得出点 M 在直线 y =2 上,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题意得出OD =OE = DE =23 OD= 3 ,分两种情况:1,EF =DF =DE =2,得出 OF = ①当点 N 在边 EF 上时,若点 N 与 E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 M 的 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 3 3或 2﹣点 M 的坐标为(﹣2+ ,2);得出 m 的取值范围为﹣3≤m ≤﹣2+ 3 ≤m ≤1;②当点 N 在边 DF 上时,若点 N 与 D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则点 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3 3≤m ≤3 或 2﹣则点 M 的坐标为(2﹣ ,2);得出 m 的取值范围为 2﹣ 3 ≤m ≤1;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①∵b =﹣2,∴点 B 的坐标为(﹣2,0),如图 2﹣1 所示: ∵点 A 的坐标为(1,2),∴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1+2)×2=6, 故答案为:6; ②如图 2﹣2 所示:由矩形的性质可得:点 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b ﹣1|×2=8, ∴|b ﹣1|=4, ∴b =5 或 b =﹣3, 故答案为:5 或﹣3;(2)过点 A (1,2)作直线 y =﹣1 的垂线,垂足为点 G ,则 AG =3, ∵点 C 在直线 y =﹣1 上,点 A ,C 的“相关矩形”AGCH 是正方形, ∴正方形 AGCH 的边长为 3,当点 C 在直线 x =1 右侧时,如图 3﹣1 所示: CG =3,则 C (4,﹣1),设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kx+a ,2 k a则,, 1 4k ak 1解得;a 3∴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3;当点 C 在直线 x =1 左侧时,如图 3﹣2 所示: CG =3,则 C (﹣2,﹣1),设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k ′x+b ,2 kb则,1 2k bk 1 解得:, b 1∴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1,综上所述,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y =﹣x+3 或 y =x+1; (3)∵点 M 的坐标为(m ,2), ∴点 M 在直线 y =2 上,∵△DEF 是等边三角形,顶点 F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点 D 的坐标为(1,0), 1∴OD =OE = DE =1,EF =DF =DE =2,2 3 OD= 3 ,∴OF =分两种情况:如图 4 所示:①当点 N 在边 EF 上时,若点 N 与 E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则点 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3 3 则点 M 的坐标为(﹣2+ ,2)或(2﹣ ,2);3 3 m 1≤ ≤ ;∴m 的取值范围为﹣3≤m ≤﹣2+ 或 2﹣ ②当点 N 在边 DF 上时,若点 N 与 D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则点 M 的坐标为(3,2)或(﹣1,2);若点 N 与 F 重合,点 M ,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3 22+ 3 2 , );则点 M 的坐标为(2﹣ , )或(﹣ 3 m 3 2+ 3 1 m ∴m 的取值范围为 2﹣ ≤ ≤ 或﹣ ≤ ≤﹣ ; 3 或 2﹣≤ ≤ .3 m 3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3≤m ≤﹣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新定义的应用.27.(1)8;(2)145°;(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AD x 轴于D,BE⊥x 轴于E,由点A,B 的坐标可得出AD=OD=2,BE=EO=4,DE=6,由面积公式可求出答案;(2)作CH∥x 轴,如图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OG=∠ACH,∠DEC=∠HCE,求出∠DEC+∠AOG=∠ACB=90°,可求出∠DEC=35°,则可得出答案;(3)证得∠NEC=∠HEC,则∠NEF=180°-∠NEH=180°-2∠HEC,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作AD x 轴于D,BE x 轴于E,如图1,∵A(﹣2,2)、B(4,4),∴AD=OD=2,BE=OE=4,DE=6,111∴S△ABC=S 梯形ABED﹣S△AOD﹣S△AOE=×(2+4)×6﹣×2×2﹣×4×4=8;222(2)作CH // x 轴,如图2,∵D(0,﹣4),M(4,﹣4),∴DM // x 轴,∴CH // OG // DM,∴∠AOG=∠ACH,∠DEC=∠HCE,∴∠DEC+∠AOG=∠ACB=90°,∴∠DEC=90°﹣55°=35°,∴∠CEF=180°﹣∠DEC=145°;(3)证明:由(2)得∠AOG+∠HEC=∠ACB=90°,而∠HEC+∠CEF=180°,∠NEC+∠CEF=180°,∴∠NEC=∠HEC,∴∠NEF=180°﹣∠NEH=180°﹣2∠HEC,∵∠HEC=90°﹣∠AOG,∴∠NEF=180°﹣2(90°﹣∠AOG)=2∠AOG.【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1)AD =DE ,见解析;(2)AD =DE ,见解析;(3)见解析,△ADE 是等边三角 形,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DF ≌ED C (2)根据题意,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FD ≌DCE(3)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详解】即可得解; 即可得解;(1)如下图,数量关系:AD =DE.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 =BC ,B =BAC =BCA =60∵DF ∥AC BF D =BAC ∴ ∴ ,∠BDF =∠BCAB =BF D =B D F =60是等边三角形,AFD =120∴BDF ∴DF =BD∵点 D 是 BC 的中点 ∴BD =CD ∴DF =CD∵CE 是等边ABC 的外角平分线DCE =120=AF D∴ ∵ABC是等边三角形,点 D 是 BC 的中点∴AD ⊥BC AD C =90 ∴ ∵ ∴ 在 BDF =ADE =60ADF =ED C =30 EDC ADF 与 中A F D =EC D=C DDFADF =ED CADF ≌ED C(ASA)∴∴AD=DE;(2)结论:AD=DE.证明:如下图,过点D作DF∥AC,交AB于F ∵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 ,B =BAC =BCA=60∵DF∥ACBF D =BAC ,BDF =BC AB =BF D =B D F=60∴∴是等边三角形,AFD=120∴BDF∴BF=BD∴AF=DC∵CE 是等边ABC的外角平分线DCE=120=AF D∴ABD∵∠ADC是的外角AD C =B +FA D=60+FA D∴∵AD C =ADE +C DE=60+C D E ∴∠FAD=∠CDEDCE在AFD与中A F D =DCE=C DAFFAD =ED CAFD ≌DCE(ASA)∴∴AD=DE;(3)如下图,A D E是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2x <D .2x >2.如图,ABC ∆中,90ACB ∠=︒,4AC =,3BC =,点E 是AB 中点,将CAE ∆沿着直线CE 翻折,得到CDE ∆,连接AD ,则线段AD 的长等于( )A .4B .165C .245D .53.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 A . B .C .D .4.如图,一艘轮船停在平静的湖面上,则这艘轮船在湖中的倒影是( )A .B .C .D .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b :3c =:4:5B .A ∠:B ∠:9C ∠=:12:15 C .C A B ∠=∠-∠D .222b a c -= 6.64的立方根是( )A .4B .±4C .8D .±87.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的长为( )A .51-B .51+C .31-D .31+8.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 B .C .D .9.9的平方根是( )A .3B .81C .3±D .81±10.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32B 24x yC y xD 24+x y 二、填空题11.已知直线l 1:y =x +a 与直线l 2:y =2x +b 交于点P (m ,4),则代数式a ﹣12b 的值为___.12.函数1y=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13.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14.如图,在△PAB 中,PA=PB ,D 、E 、F 分别是边PA ,PB ,AB 上的点,且AD=BF ,BE=AF ,若∠DFE=40°,则∠P=____°.15.4的平方根是 .16.若点P (2−a ,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____.17.如果点P 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18.如图,在ABC 中,∠A =60°,D 是BC 边上的中点,DE ⊥BC ,∠ABC 的平分线BF 交DE 于ABC 内一点P ,连接PC ,若∠ACP =m °,∠ABP =n °,则m 、n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19.如图,直线1l x ⊥轴于点(1,0),直线2l x ⊥轴于点(2,0),直线3l x ⊥轴于点(3,0),…直线n l x ⊥轴于点(,0)n .函数y x =的图像与直线123,,n l l l l 分别变于点123,,,n A A A A ;函数3y x =的图像与直线123,,,n l l l l 分别交于点123,,,n B B B B ,如果11OA B ∆的面积记的作1S ,四边形1221A A B B 的面积记作2S ,四边形2332A A B B 的面积记作3S ,…四边形n 1n n n 1A A B B --的面积记作n S ,那么2020S =________.20.若分式2223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等于___. 三、解答题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DC ,延长线段CB 到E ,使BE=AD ,连接AE 、AC ,且AE=AC ,求证:(1)△ABE ≌△CDA ;(2)AD ∥EC .22.某商场计划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共200件,每销售1件甲产品可获得利润0.4万元, 每销售1件乙产品可获得利润0.5万元,设该商场销售了甲产品x (件),销售甲、乙两种产品获得的总利润为y (万元).(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若每件甲产品成本为0.6万元,每件乙产品成本为0.8万元,受商场资金影响,该商场能提供的进货资金至多为150万元,求出该商场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各为多少件时,能获得最大利润.23.如图,ABC ∆中,90BAC ∠=,8AC cm =,DE 是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ABD ∆的周长为14cm ,求BC 的长.24.如图,在△ABC 中,∠ACB=90°,∠B=30°,CD ,CE 分别是AB 边上的中线和高.(1)求证:AE=ED;(2)若AC=2,求△CDE的周长.25.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点E是边CD上的一点,将△AED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1)如图1,若点F落在对角线AC上,且∠BAC=54°,则∠DAE的度数为 °.(2)如图2,若点F落在边BC上,且AB=6,AD=10,求CE的长.(3)如图3,若点E是CD的中点,AF的沿长线交BC于点G,且AB=6,AD=10,求CG 的长.四、压轴题26.(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过点A作AD⊥l,过点B作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D=CE,CD=BE.(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的坐标为(1,3),求点N的坐标.(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3x+3与y轴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Q,将直线PQ绕P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轴于点R.求点R的坐标.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4x+m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A.其中B点坐标为(12,0),直线y=38x与直线AB相交于点C.(1)求点A 的坐标. (2)求△BOC 的面积.(3)点D 为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DE ,DE 与直线OC 交于点E (点D 与点E 不重合).设点D 的横坐标为t ,线段DE 长度为d . ①求d 与t 的函数解析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当动点D 在线段AC 上运动时,以DE 为边在DE 的左侧作正方形DEPQ ,若以点H (12,t )、G (1,t )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 的边只有一个交点时,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28.已知ABC 和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D AE =,DAE BAC ∠=∠.(初步感知)(1)特殊情形:如图①,若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则DB __________EC .(填>、<或=)(2)发现证明:如图②,将图①中的ADE 绕点A 旋转,当点D 在ABC 外部,点E 在ABC 内部时,求证:DB EC =.(深入研究)(3)如图③,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C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线段CE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4)如图④,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点C 、D 、E 在同一直线上,AM 为ADE 中DE 边上的高,则C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线段AM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拓展提升)(5)如图⑤,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将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连结BE 、CD .当5AB =,2AD =时,在旋转过程中,ABE △与ADC 的面积和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29.在等腰△ABC 与等腰△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D 、E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1)如图1,求证:△ADB ≌△AEC(2)如图2,当∠BAC =∠DAE =90°时,试猜想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3)如图3,当∠BAC =∠DAE =12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 (不写证明过程)30.定义:若两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但不是全等三角形,我们就称这两个三角形为偏差三角形.(1)如图1,已知A (3,2),B (4,0),请在x 轴上找一个C ,使得△OAB 与△OAC 是偏差三角形.你找到的C 点的坐标是______,直接写出∠OBA 和∠OCA 的数量关系______.(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D+∠B=180°,问△ABC与△ACD是偏差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DC,AC与BD交于点P,BD+AC=9,∠BAC+∠BDC=180°,其中∠BDC<90°,且点C到直线BD的距离是3,求△ABC与△BCD 的面积之和.【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由图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得出当x>0时,y>2,进而可得解.【详解】根据图示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当x>0时函数值y的范围是y>2;因而当不等式kx+b-2>0时,x的取值范围是x>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题时,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C解析:C【解析】【分析】延长CE 交AD 于F ,连接BD ,先判定△ABC ∽△CAF ,即可得到CF=6.4,EF=CF-CE=1.4,再依据EF 为△ABD 的中位线,即可得出BD=2EF=2.8,最后根据∠ADB=90°,即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AD 的长.【详解】解:如图,延长CE 交AD 于F ,连接BD ,∵∠ACB=90°,AC=4,BC=3, ∴AB=5,∵∠ACB=90°,CE 为中线,∴CE=AE=BE=1 2.52AB =, ∴∠ACF=∠BAC ,又∵∠AFC=∠BCA=90°,∴△ABC ∽△CAF ,∴CF AC AC BA =,即445CF =, ∴CF=3.2,∴EF=CF-CE=0.7,由折叠可得,AC=DC ,AE=DE ,∴CE 垂直平分AD ,又∵E 为AB 的中点,∴EF 为△ABD 的中位线,∴BD=2EF=1.4, ∵AE=BE=DE ,∴∠DAE=∠ADE ,∠BDE=∠DBE ,又∵∠DAE+∠ADE+∠BDE+∠DBE=180°,∴∠ADB=∠ADE+∠BDE=90°,∴Rt △ABD 中,2222245 1.45AB BD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识别即可,一个图形的一部分,以某条直线为对称轴,经过轴对称能与图形的另一部分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B 、C 、D 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易得所求的图形与看到的图形关于水平的一条直线成轴对称,找到相应图形即可.【详解】解:如下图,∴正确的图像是D ;故选择: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对称轴;难点是作出相应的对称图形,也可根据所给图形的特征得到相应图形.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答案.详解:A.设三边分别为3k ,4k ,5k ,因为(3k)2+(4k )2=(5k )2,所以是直角三角形;B.因为∠C=0015180909+12+15⨯<,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C. ∠C=∠A ﹣∠B ,即∠B+∠C=∠A ,故∠A=0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D.因为b 2﹣a 2=c 2,所以c 2+a 2= b 2,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6.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43=64,∴64的立方根是4,故选A考点:立方根.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ADC 2B ∠=∠,可得∠B=∠DAB ,即BD AD ==Rt △AD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1,则1.【详解】解:∵∠ADC 为三角形ABD 外角∴∠ADC=∠B+∠DAB∵ADC 2B ∠=∠∴∠B=∠DAB∴BD AD ==在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得:DC 1===∴1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等角对等边,关键抓住ADC 2B ∠=∠这个特殊条件.8.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即可判断.【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0k >∵一次函数y x k =+中,1>0, 0k >∴一次函数y x k =+经过一、二、三象限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与各项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实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0.D解析:D【解析】【分析】最简二次根式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且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由此判断即可.【详解】解:AB 2CD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将点P 代入y =x+a 和y =2x+b 中,再进行适当变形可得代数式a ﹣b 的值.【详解】解:把点P(m,4)分别代入y=x+a和y=2x+b得:4=m+a①,4=2m+b,∴2解析:【解析】【分析】将点P代入y=x+a和y=2x+b中,再进行适当变形可得代数式a﹣12b的值.【详解】解:把点P(m,4)分别代入y=x+a和y=2x+b得:4=m+a①,4=2m+b,∴2=m+12b②,∴①﹣②得,a﹣12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适合该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x2≠.【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3.【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 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解析:(1,1)--【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详解】解: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直线y=x,∴∠AOC=45°,∴∠OAC=45°=∠AOC,∴AC=OC,由勾股定理得:2AC2=OA2=4,∴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C×OC=OA×CD,22=2CD,∴CD=1,∴OD=CD=1,∴B(-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涉及到垂线段最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得出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题目比较典型,主要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14.10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证明△ADF≌△BFE,得到∠ADF=∠BF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DFE=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析:10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证明△ADF≌△BFE,得到∠ADF=∠BF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DFE=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PA=PB,∴∠A=∠B,在△ADF 和△BFE 中,AD BF A B AF BE =⎧⎪∠=∠⎨⎪=⎩,∴△ADF ≌△BFE (SAS ),∴∠ADF=∠BFE ,∵∠DFB=∠DFE+∠EFB=∠A+∠ADF ,∴∠A=∠DFE=40°,∴∠P=180°-∠A -∠B=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2.【解析】试题分析:∵,∴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考点:平方根.16.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 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解析: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 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2a+5)∴a=-1或a=-7.故答案是:a=-1或a=-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a|=|2a+5|,注意不要漏解.17.【解析】试题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内,可知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又因为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可知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所以点P 的坐标为(-3,4).考点:象限内点的坐标解析:()3,4-【解析】试题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内,可知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又因为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可知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所以点P 的坐标为(-3,4). 考点: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18.m+3n=12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BC=∠PCB ,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BC=∠PCB=∠ABP ,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从而得到m 、n 之间的关系.【解析:m +3n =12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BC=∠PCB ,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BC=∠PCB=∠ABP ,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从而得到m 、n 之间的关系.【详解】解:∵点D 是BC 边的中点,DE ⊥BC ,∴PB=PC ,∴∠PBC=∠PCB ,∵BP 平分∠ABC ,∴∠PBC=∠ABP ,∴∠PBC=∠PCB=∠ABP=n°,∵∠A=60°,∠ACP=m°,180,A ABC ACB ∠+∠+∠=︒∴∠PBC+∠PCB+∠ABP=120°-m°,∴3∠ABP=120°-m°,∴3n°+m°=120°,故答案为:m+3n=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9.4039【解析】【分析】根据直线解析式求出An−1Bn−1,AnBn的值,再根据直线ln−1与直线ln互相平行并判断出四边形An−1AnBn Bn−1是梯形,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n的表解析:4039【解析】【分析】根据直线解析式求出A n−1B n−1,A n B n的值,再根据直线l n−1与直线l n互相平行并判断出四边形A n−1A n B n B n−1是梯形,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 n的表达式,然后把n=2020代入表达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A n−1B n−1=3(n−1)−(n−1)=3n−3−n+1=2n−2,A nB n=3n−n=2n,∵直线l n−1⊥x轴于点(n−1,0),直线l n⊥x轴于点(n,0),∴A n−1B n−1∥A n B n,且l n−1与l n间的距离为1,∴四边形A n−1A n B n B n−1是梯形,S n=12(2n−2+2n)×1=12(4n−2)=2n-1,当n=2020时,S2020=2×2020-1=4039故答案为:4039.【点睛】本题是对一次函数的综合考查,读懂题意,根据直线解析式求出A n−1B n−1,A n B 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脚码的对应关系,这也是本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20.【解析】【分析】当分式的值为0时,分式的分子为0,分母不为0,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分式的值为零,且∴x﹣2=0,解得:x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0的解析:【解析】【分析】当分式的值为0时,分式的分子为0,分母不为0,由此求解即可.【详解】 解:∵分式2223x x -+的值为零,且2230x +≥ ∴x ﹣2=0,解得:x =2.故答案为:2.【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0的条件,灵活利用分式值为0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SSS 就可以证明△ABE ≌△CDA ;(2)由△ABE ≌△CDA 可以得出∠E=∠CAD ,就可以得出∠ACE=∠CAD ,从而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在△ABE 和△CDA 中{AE ACAB CD BE AD===∵△ABE ≌△CDA (SSS );(2)∵△ABE ≌△CDA ,∴∠E=∠CAD .∵AE=AC ,∴∠E=∠ACE∴∠ACE=∠CAD ,∴AD ∥E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2.(1) y=-0.1x+100 (2) 该商场销售甲50件,乙150件时,能获得最大利润.【解析】(1) 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一次函数,化简即可;(2) 设甲的件数为x,那么乙的件数为:200-x,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0.6x+0.8(200-x)≤150,解出,根据y=-0.1x+100的性质,即可求出.【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y=0.4x+0.5×(200-x)得到:y=-0.1x+100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0.1x+100(2)设甲的件数为x,那么乙的件数为:200-x,依题意可得:0.6x+0.8(200-x)≤150解得:x≥50由y=-0.1x+100得到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利润最大时,x值越小利润越大所以甲产品x=50 乙产品200-x=150答:该商场销售甲50件,乙150件时,能获得最大利润.【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实际生活转化为数学模式是解题的关键.BC=23.10【解析】【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D=CD,则得到AB+AC=14,然后求出AB,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长度.【详解】解:∵DE是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BD=CD,∆的周长为14cm,∵ABD∴AB+AD+DB=14,∴AB+AD+DC=AB+AC=14,AC=,∵8AB=-=,∴1486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1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求出AB的长度.24.(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CD=A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得∠A=60°,从而判定△ACD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明;(2)结合(1)中的结论,求得CD=2,DE=1,只需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E 的长即可.【详解】(1)证明:∵∠ACB=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CD=AD=DB .∵∠B=30°,∴∠A=60°.∴△ACD 是等边三角形.∵CE 是斜边AB 上的高,∴AE=ED .(2)解:由(1)得AC=CD=AD=2ED ,又AC=2,∴CD=2,ED=1.∴CE ==.∴△CDE 的周长=213CD ED CE ++=+=.25.(1)18;(2)CE 的长为83;(3)CG 的长为910. 【解析】【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可知∠BAD =90°,易知∠DAC 的度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AE =12∠DAC ,计算可得∠DAE 的度数. (2)由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及对边相等的性质及折叠后图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可得BF 长,由CF =BC ﹣BF 可求出CF 长,设CE =x ,则EF =ED =6﹣x ,在Rt △CEF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值即可;(3)连接EG ,由中点及折叠的性质利用HL 定理可证Rt △CEG ≌△FEG ,结合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可设CG =FG =y ,可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出AG 、BG ,在Rt △ABG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BAD =90°,∵∠BAC =54°,∴∠DAC =90°﹣54°=36°,由折叠的性质得:∠DAE =∠FAE ,∴∠DAE =12∠DAC =18°; 故答案为:18; (2)∵四边形ABCD 是矩形,∴∠B =∠C =90°,BC =AD =10,CD =AB =6,由折叠的性质得:AF =AD =10,EF =ED ,∴BF 8,∴CF =BC ﹣BF =10﹣8=2,设CE =x ,则EF =ED =6﹣x ,在Rt △CE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x 2=(6﹣x )2,解得:x =83, 即CE 的长为83; (3)连接EG ,如图3所示:∵点E 是CD 的中点,∴DE =CE ,由折叠的性质得:AF =AD =10,∠AFE =∠D =90°,FE =DE ,∴∠EFG =90°=∠C ,在Rt △CEG 和△FEG 中,EG EG CE FE =⎧⎨=⎩, ∴Rt △CEG ≌△FEG (HL ),∴CG =FG ,设CG =FG =y ,则AG =AF +FG =10+y ,BG =BC ﹣CG =10﹣y ,在Rt △ABG 中,由勾股定理得:62+(10﹣y )2=(10+y )2,解得:y =910, 即CG 的长为910.【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折叠问题,涉及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灵活利用矩形与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见解析(2)(4,2)(3)(6,0)【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ACB=∠ADC,再判断出∠CAD=∠BCE,进而判断出△ACD≌△CBE,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MF=NG,OF=MG,进而得出MF=1,OF=3,即可求出FG=MF+MG=1+3=4,即可得出结论;(3)先求出OP=3,由y=0得x=1,进而得出Q(1,0),OQ=1,再判断出PQ=SQ,即可判断出OH=4,SH=0Q=1,进而求出直线PR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ACB=90°,AD⊥l∴∠ACB=∠ADC∵∠ACE=∠ADC+∠CAD,∠ACE=∠ACB+∠BCE∴∠CAD=∠BCE,∵∠ADC=∠CEB=90°,AC=BC∴△ACD≌△CBE,∴AD=CE,CD=BE,(2)解:如图2,过点M作MF⊥y轴,垂足为F,过点N作NG⊥MF,交FM的延长线于G,由已知得OM=ON,且∠OMN=90°∴由(1)得MF=NG,OF=MG,∵M(1,3)∴MF=1,OF=3∴MG=3,NG=1∴FG=MF+MG=1+3=4,∴OF﹣NG=3﹣1=2,∴点N的坐标为(4,2),(3)如图3,过点Q作QS⊥PQ,交PR于S,过点S作SH⊥x轴于H,对于直线y=﹣3x+3,由x=0得y=3∴P(0,3),∴OP=3由y=0得x=1,∴Q(1,0),OQ=1,∵∠QPR=45°∴∠PSQ=45°=∠QPS∴PQ=SQ∴由(1)得SH=OQ,QH=OP∴OH=OQ+QH=OQ+OP=3+1=4,SH=OQ=1∴S(4,1),设直线PR为y=kx+b,则341bk b=⎧⎨+=⎩,解得1k2b3⎧=-⎪⎨⎪=⎩∴直线PR为y=﹣12x+3由y=0得,x=6∴R(6,0).【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7.(1)点A坐标为(0,9);(2)△BOC的面积=18;(3)①当t<8时,d=﹣98t+9,当t>8时,d=98t﹣9;②12≤t≤1或7617≤t≤8017.【解析】【分析】(1)将点B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直线AB解析式,即可求点A坐标;(2)联立方程组可求点C坐标,即可求解;(3)由题意列出不等式组,可求解.【详解】解:(1)∵直线y=﹣34x+m与y轴交于点B(12,0),∴0=﹣34×12+m,∴m=9,∴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4x+9,当x=0时,y=9,∴点A坐标为(0,9);(2)由题意可得:38394y xy x⎧=⎪⎪⎨⎪=+⎪⎩,解得:83 xy=⎧⎨=⎩,∴点C(8,3),∴△BOC的面积=12×12×3=18;(3)①如图,∵点D的横坐标为t,∴点D(t,﹣34t+9),点E(t,38t),当t<8时,d=﹣34t+9﹣38t=﹣98t+9,当t>8时,d=38t+34t﹣9=98t﹣9;②∵以点H (12,t )、G (1,t )为端点的线段与正方形DEPQ 的边只有一个交点, ∴12≤t≤1或919829918t t t t ⎧-+≤-⎪⎪⎨⎪-+≥-⎪⎩, ∴12≤t≤1或7617≤t≤8017.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等式组的应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8.(1)=;(2)证明见解析;(3)60°,BD=CE ;(4)90°,AM+BD=CM ;(5)7【解析】【分析】(1)由DE ∥BC ,得到DB EC AB AC=,结合AB=AC ,得到DB=EC ; (2)由旋转得到的结论判断出△DAB ≌△EAC ,得到DB=CE ;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DAB ≌△E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结论;(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5)根据旋转的过程中△ADE 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而在旋转的过程中,△ADC 的AC 始终保持不变,即可.【详解】[初步感知](1)∵DE ∥BC , ∴DB EC AB AC=, ∵AB=AC ,∴DB=EC ,故答案为:=,(2)成立. 理由:由旋转性质可知∠DAB=∠EAC ,在△DAB 和△EAC 中AD AE DAB EAC AB AC ⎪∠⎪⎩∠⎧⎨===,∴△DAB ≌△EAC (SAS ),∴DB=CE ;[深入探究](3)如图③,设AB ,CD 交于O ,∵△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D=AE ,AB=AC ,∠DAE=∠BAC=60°,∴∠DAB=∠EAC ,在△DAB 和△EAC 中AD AE DAB EAC AB AC ⎪∠⎪⎩∠⎧⎨===,∴△DAB ≌△EAC (SAS ),∴DB=CE ,∠ABD=∠ACE ,∵∠BOD=∠AOC ,∴∠BDC=∠BAC=60°;(4)∵△DA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D=45°,∴∠AEC=135°,在△DAB 和△EAC 中AD AE DAB EAC AB AC ⎪∠⎪⎩∠⎧⎨===,∴△DAB ≌△EAC (SAS ),∴∠ADB=∠AEC=135°,BD=CE ,∵∠ADE=45°,∴∠BDC=∠ADB-∠ADE=90°,∵△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 为△ADE 中DE 边上的高,∴AM=EM=MD ,∴AM+BD=CM ;故答案为:90°,AM+BD=CM ;【拓展提升】(5)如图,由旋转可知,在旋转的过程中△ADE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ADE与△ADC面积的和达到最大,∴△ADC面积最大,∵在旋转的过程中,AC始终保持不变,∴要△ADC面积最大,∴点D到AC的距离最大,∴DA⊥AC,∴△ADE与△ADC面积的和达到的最大为2+12×AC×AD=5+2=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旋转过程中面积变化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9.(1)见解析;(2)CD2AD+BD,理由见解析;(3)CD3+BD【解析】【分析】(1)由“SAS”可证△ADB≌△AEC;(2)由“SAS”可证△ADB≌△AEC,可得BD=CE,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2AD,可得结论;(3)由△DAB≌△EAC,可知BD=CE,由勾股定理可求DH 3,由AD=AE,AH⊥DE,推出DH=HE,由CD=DE+EC=2DH+BD3AD+B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2)CD2AD+BD,理由如下:∵∠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BD=CE,∵∠BAC=90°,AD=AE,∴DE=2AD,∵CD=DE+CE,∴CD=2AD+BD;(3)作AH⊥CD于H.∵∠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BD=CE,∵∠DAE=120°,AD=AE,∴∠ADH=30°,∴AH=12 AD,∴DH22AD AH3,∵AD=AE,AH⊥DE,∴DH=HE,∴CD=DE+EC=2DH+BD3+BD,故答案为:CD3+BD.【点睛】本题是结合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问题,熟练掌握知识点,有简入难,层层推进是解答关键.30.(1)(2,0),∠OBA+∠OCA=180°;(2)△ABC与△ACD是偏差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27 2【解析】【分析】(1)根据偏差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到C的坐标,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在AD上取一点H,使得AH=AB,易证△CAH≌△CAB,进而可得∠D=∠CHD,根据偏差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延长CA至点E,使AE=BD,连接BE,由SAS可证∆BDC≅∆EAB,得EA=BD,点B到直线EA的距离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当AC=AB时,△OAB与△OAC是偏差三角形,A(3,2),B(4,0),∴点C的坐标为(2,0),如图1,∵AC=AB,∴∠ACB=∠ABC,∵∠OCA+∠ACB=180°,∴∠OBA+∠OCA=180°,故答案为:(2,0),∠OBA+∠OCA=180°;(2)△ABC与△ACD是偏差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2中,在AD上取一点H,使得AH=AB.∵AC平分∠BAD,∴∠CAH=∠CAB,又∵ AC=AC,∴△CAH≌△CAB(SAS),∴CH=CB,∠B=∠AHC,∵∠B+∠D=180°,∠AHC+∠CHD=180°,∴∠D=∠CHD,∴CH=CD,∴CB=CD,∵△ACD和△ABC中,AC=AC,∠CAD=∠CAB,BC=CD,△ADC与△ABC不全等,∴△ABC与△ACD是偏差三角形;(3)如图3中,延长CA至点E,使AE=BD,连接BE,∵∠BAC+∠BDC=180°,∠BAC+∠BAE=180°,∴∠BDC=∠BAE,又∵AB=CD,∴∆BDC≅∆EAB(SAS),∴EA=BD,∵点C到直线BD的距离是3,∴点B到直线EA的距离是3,∴S△ABC+S△BCD=S△ABC+S△EAB= S△BCE=12∙(AC+EA)×3 =12∙(AC+BD)×3 =12×9×3=27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4的平方根是()A.2B.2±C.2 D.2±2.如图,将△ABC折叠,使点A与BC边中点D重合,折痕为MN,若AB=9,BC=6,则△DNB的周长为()A.12B.13C.14D.15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A.0.220.22a b a ba b a b++=++B.231843214332x y x yx yx y++=--C.n n am m a-=-D.221a ba b a b+=++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31,结果是()A.53.110-⨯B.63.110-⨯C.60.3110-⨯D.73110-⨯5.点(3,2)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3,2)B.(3,2)-C.(3,2)--D.(2,3)-6.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匀速驶向B地.甲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1h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地并停留1h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h;②m=160;③点H的坐标是(7,80);④n=7.5.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 .227B .3πC .4-D .3278.在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33224,3,,8,9,07π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 9.下列一次函数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y=﹣3xB .y=x ﹣2C .y=﹣2x+3D .y=3﹣x 10.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I I :1y x =+与直线2I :y mx n =+相交于点(,2)P a ,则关于x 的不等式1x mx n +≥+的解集为______.1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黄球和3个红球,每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将球摇匀从中任取一球:①恰好取出白球;②恰好取出红球;③恰好取出黄球,根据你的判断,将这些事件按发生的可能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___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A (0,4),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AOB 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m ,当m =3时,则点B 的横坐标是_____.14.公元前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曾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且a <b )拼成的边长为c 的大正方形,如果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13b -a =____.15.计算:16=_______.16.如图,矩形ABCD的边AD长为2,AB长为1,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1,以A点为圆心,对角线A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则这个点E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17.化简2(0,0)3ba ba>≥结果是_______ .18.用四舍五入法将2.0259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_____.19.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恰好得到菱形AECF.若AB=6,则菱形AECF的面积为__________.20.在第二象限内的点P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4,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为落实“美丽抚顺”的工作部署,市政府计划对城区道路进行了改造,现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工作效率的32倍,甲队改造360米的道路比乙队改造同样长的道路少用3天.(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2)若甲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7万元,乙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5万元,如需改造的道路全长1200米,改造总费用不超过145万元,至少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22.已知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回答问题:(1)x取何值时,2x-4>0?(2)x取何值时,-2x+8>0?(3)x取何值时,2x-4>0与-2x+8>0同时成立?(4)求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3.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 m,先到终点的人在终点休息等候对方.已知甲先出发4 min,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 m与甲出发的时间t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甲步行的速度为 m/min;(2)解释点P(16,0)的实际意义;(3)乙走完全程用了多少分钟?(4)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多少米?2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P(1,3),Q(0,4).(1)求该函数的表达式;(2)该图像怎样平移后经过原点?25.如图,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对角线AC是一条小路,现要在AD边上找一个位置建报亭H ,使报亭H 到小路两端点A 、C 的距离相等.(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出报亭H 的位置(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交代作图结果) (2)如果AD =80m ,CD =40m ,求报亭H 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四、压轴题26.如图,在ABC ∆中,90,,8ACB AC BC AB cm ∠=︒==,过点C 做射线CD ,且//CD AB ,点P 从点C 出发,沿射线CD 方向均匀运动,速度为3/cm s ;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向点B 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当点Q 停止运动时,点P 也停止运动.连接,PQ CQ ,设运动时间为()()08t s t <<.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CP 和BQ 的长度;(2)当2t =时,请说明//PQ BC ;(3)设BCQ ∆的面积为()2S cm,求S 与t 之间的关系式. 27.如图,直线112y x b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与直线26y kx =-交于点()C 4,2.(1)b = ;k = ;点B 坐标为 ;(2)在线段AB 上有一动点E ,过点E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 2于点F ,设点E 的横坐标为m ,当m 为何值时,以O 、B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若点P 为x 轴上一点,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P ,Q ,A ,B 四个点能构成一个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解答.(模型建立)如图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CB =CA ,直线ED 经过点C ,过A 作AD ⊥ED 于点D ,过B 作BE ⊥ED 于点E .求证:△BEC ≌△CDA .(模型应用)应用1: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ADC =90°,AD =6,CD =8,BC =10,AB 2=200.求线段BD 的长.应用2:如图 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纸片△OP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O =QP ,P (4,m ),点Q 始终在直线OP 的上方.(1)折叠纸片,使得点P 与点O 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l 过点Q 且与线段OP 交于点M ,当m =2时,求Q 点的坐标和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坐标;(2)若无论m 取何值,点Q 总在某条确定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9.在《经典几何图形的研究与变式》一课中,庞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等距的平行线1l ,2l ,3l 上,9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度”.在研究这道题的解法和变式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1)小明说:我只需要过B 、C 向1l 作垂线,就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求出AB 的长. (2)小林说:“我们可以改变ABC 的形状.如图2,AB AC =,12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3)小谢说:“我们除了改变ABC 的形状,还能改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线1l ,2l ,3l 上,且1l 与2l 之间的距离为1,2l 与3l 之间的距离为2,求AB 的长、”请你根据3位同学的提示,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AB 的长度.30.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直线l 过点C .(1)当AC BC =时,如图1,分别过点A 和B 作AD ⊥直线l 于点D ,BE ⊥直线l 于点E ,ACD 与CB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2)当8AC cm =,6BC cm =时,如图2,点B 与点F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BF CF 、,点M 是AC 上一点,点N 是CF 上一点,分别过点M N 、作MD ⊥直线l 于点D ,NE ⊥直线l 于点E ,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C →路径运动,终点为C ,点N 从点F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F C B C F →→→→路径运动,终点为F ,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各自达到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直接作答.【详解】解:4的平方根是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N=AN ,即DN+BN=AB=9,可得△DNB 的周长.【详解】解:∵D 是BC 的中点,BC=6,∴BD=3,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N=AN ,∴△DNB 的周长=DN+BN+BD=AN+BN+BD=AB+BD=9+3=1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依次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的选项即可.【详解】A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10,应得210102a b a b++,即A 不正确, B . 26(3)184321436()32x y x y x y x y ⨯++=-⨯-,故选项B 正确, C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数,与原分式不相等,即C 项不合题意,D . 22a b a b++不能化简,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考察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需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不能在分子和分母中加减同一个整式,这是错误的.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10(1||10)na a ⨯≤<(n 为整数)即可求解【详解】0.000031-5=3.11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解: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3,2)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3,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的轴对称,掌握坐标系中的轴对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乙追上甲的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可判断①,根据乙由相遇点到达B 点所用时间可确定m 的值,即可判断②,根据乙休息1h 甲所行驶的路程可判断③,由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 ,可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即可判断④.【详解】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0km ,2小时后,乙车追上甲.则说明乙每小时比甲快40km ,则乙的速度为120km/h .①正确;由图象第2﹣6小时,乙由相遇点到达B ,用时4小时,每小时比甲快40km ,则此时甲乙距离4×40=160km ,则m=160,②正确;当乙在B休息1h时,甲前进80km,则H点坐标为(7,80),③正确;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到两车相遇用时80÷(120+80)=0.4小时,则n=6+1+0.4=7.4,④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通过分段函数图像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明确图像中的信息是解题关键. 7.B解析:B【解析】【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A.227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B.3π是无理数,符合题意;C.=-2,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8.B解析:B【解析】【分析】先将能化简的进行化简,再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这一组数中的无理数有:3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一次函数y=﹣3x中,k=﹣3<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B、∵正比例函数y=x﹣2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正比例函数y=﹣2x+3中,k=﹣2<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D、正比例函数y=3﹣x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此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二、填空题11.x≥1.【解析】【分析】把点P坐标代入y=x+1中,求得两直线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图像求解.【详解】解:∵与直线:相交于点,∴把y=2代入y=x+1中,解得x=1,∴点P的坐标为(1,2解析:x≥1.【解析】【分析】把点P 坐标代入y=x+1中,求得两直线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图像求解.【详解】解:∵1y x =+与直线2I :y mx n =+相交于点(,2)P a ,∴把y=2代入y=x+1中,解得x=1,∴点P 的坐标为(1,2);由图可知,x≥1时,1x mx n +≥+.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交点坐标的方法,求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在于准确识图,确定出两函数图象的对应的函数值的大小.12.①③②【解析】【分析】根据可能性大小的求法,求出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再按照大小顺序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袋子中共5个球, 2个黄球和3个红球,故将球摇匀,从中 解析:①③②【解析】【分析】根据可能性大小的求法,求出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再按照大小顺序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袋子中共5个球, 2个黄球和3个红球,故将球摇匀,从中任取1球,则①恰好取出白球的可能性为0,②恰好取出红球的可能性为35,③恰好取出黄球的可能性为25, 故这些事件按发生的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①③②.故答案为:①③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可能性大小计算,即概率的计算方法,用到的知识点为: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难度适中.13.3或4【解析】【分析】作出图形,然后根据图形判断出横坐标的可能值即可;【详解】解:如图当点B为(3,0),(4,0)记Δ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为(1,1),(1,2),(2,1解析:3或4【解析】【分析】作出图形,然后根据图形判断出横坐标的可能值即可;【详解】解:如图当点B为(3,0),(4,0)记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为(1,1),(1,2),(2,1)共三个点,故当时,则点的横坐标可能是3,4.故填3,4.【点睛】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找出点B的横坐标与△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m之间的关系,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14.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析: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c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可以得出小正方形的13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c =,132ab =, ∴221()42b a ab c -+⨯=,213c =, ∴2()13431b a -=-⨯=,∴1b a -=±;∵a b <,即0b a ->,∴1b a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5.4【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去解即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原式==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去解即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16.—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进而得到AE的长,再根据A点表示-1,可得E点表示的数.【详解】∵AD长为2,AB长为1,∴AC=,∵A点表示-1,∴E点表示的数为: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进而得到AE的长,再根据A点表示-1,可得E点表示的数.【详解】∵AD长为2,AB长为1,∴=∵A点表示-1,∴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17.【解析】【分析】首先将被开方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3a,然后再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相关知解析:3a【解析】【分析】首先将被开方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3a,然后再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03【解析】【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2.0259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2.03.故答案为:2.0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近似解析:03【解析】【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2.0259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2.03.故答案为:2.0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它的后面一位,进行四舍五入计算即可.19.8【解析】【分析】根据菱形AECF,得∠FCO=∠ECO,再利用∠ECO=∠ECB,可通过折叠的性质,结合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长,则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菱形AECF,得∠FCO=∠ECO,再利用∠ECO=∠ECB,可通过折叠的性质,结合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长,则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ECF是菱形,AB=6,∴设BE=x,则AE=6-x,CE=6-x,∵四边形AECF是菱形,∴∠FCO=∠ECO,∵∠ECO=∠ECB,∴∠ECO=∠ECB=∠FCO=30°,2BE=CE,∴CE=2x,∴2x=6-x,解得:x=2,∴CE=AE=4.利用勾股定理得出:∴菱形的面积=AE•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20.(-4,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第二象限的点P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4,解析:(-4,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第二象限的点P到x轴的距离是1,到y轴的距离是4,∴点P的横坐标是-4,纵坐标是1,∴点P的坐标为(-4,1).故答案为:(-4,1).【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三、解答题21.(1)乙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40米,甲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60米.(2)10天.【解析】【分析】(1)设乙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x米,则甲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3 2 x米,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甲队改造360米的道路比乙队改造同样长的道路少用3天,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安排甲队工作m天,则安排乙队工作12006040m-天,根据总费用=甲队每天所需费用×工作时间+乙队每天所需费用×工作时间结合总费用不超过145万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大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乙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x米,则甲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3 2 x米,根据题意得:360360332x x-=,解得:x=40,经检验,x=4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32x=32×40=60,答:乙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40米,甲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60米;(2)设安排甲队工作m天,则安排乙队工作12006040m-天,根据题意得:7m+5×12006040m-≤145,解得:m≥10,答:至少安排甲队工作10天.【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根据各数量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2.(1)x>2;(2)x<4 ;(3)2<x<4;(4)2(平方单位)【解析】【分析】利用图象可解决(1)、(2)、(3);利用图象写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详解】由图可知:(1)当x>2时,2x−4>0;(2)当x<4时,-2x+8>0;(3)由(1)(2)可知当2<x<4时,2x−4>0与−2x+8>0同时成立;(4)联立y1=2x-4与y2=-2x+8,解得x=3,y=2,∴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3,2),所以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2×(4−2)×2=2(平方单位).【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画出两函数图象.23.(1)甲步行的速度为60 m/min;(2)当甲出发16 min时,甲乙两人距离0 m(或乙出发12 min时,乙追上了甲);(3)乙步行的速度为80 m/min;乙走完全程用的时间为30min;(4)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距离是360米.【解析】【分析】(1)根据甲先出发4 min,结合图象可知4 min他们的距离为240,即可求甲的速度;(2)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当t=16分钟时,y为0,据此可答;(3)根据t=16分钟时,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求得乙步行的速度,再用总路程÷乙步行的速度即可得解;(4)甲的速度×(乙走完全程的时间+4)=乙到达终点时甲的路程.再用总路程-甲的路程即可.【详解】(1)甲步行的速度为:240÷4=60 m/min;(2)当甲出发16 min时,甲乙两人距离0 m(或乙出发12 min时,乙追上了甲);(3)乙步行的速度为:16×60÷12=80 m/min;乙走完全程用的时间为:2400÷80=30min;(4)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距离是:2400﹣(4+30)×60=360米【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4.(1)y=-x+4;(2)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或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或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或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此问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1)设y=kx+b(k≠0),直接将P(1,3),Q(0,4)代入,即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解析式;(2)平移后经过原点,则平移之后解析式为y=-x,根据函数y=-x+4变形为y=-x的过程,结合函数的平移符合“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得出平移方式(答案不唯一).【详解】(1)设y =kx +b (k ≠0),所以43b k b =⎧⎨=+⎩, 解得14k b =-⎧⎨=⎩所以函数表达式为y =-x +4.(2)若平移后经过原点,则平移后函数的解析式为y=-x.∵y =-x +4-4=-x ,∴可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或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 ∵y=-( x+4)+4=- x,∴可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y =-(x+1)+4-3,∴可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或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平移问题.(1)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2)中函数的平移满足“左加右减,上加下减”.25.(1)详见解析;(2)报亭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50m .【解析】【分析】(1)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与点H ,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H 点即为所求;(2)根据作图可知:A H =H C ,设AH =xm ,则DH =(80﹣x )m ,HC =xm ,在Rt △DHC 中,222DH CD HC +=,∴222(80)40x x +=﹣, 解得:x =50,答:报亭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50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以及勾股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等知识,得出A H=H C,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是解题关键.四、压轴题26.(1)CP=3t,BQ=8-t;(2)见解析;(3)S=16-2t.【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即可;(2)通过证明PCQ BQC≅,得到∠PQC=∠BCQ,即可求证;(3)过点C作CM⊥AB,垂足为M,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AM=4,即可求解.【详解】解:(1)CP=3t,BQ=8-t;(2)当t=2时,CP=3t=6,BQ=8-t=6∴CP=BQ∵CD∥AB∴∠PCQ=∠BQC又∵CQ=QC∴PCQ BQC≅∴∠PQC=∠BCQ∴PQ∥BC(3)过点C作CM⊥AB,垂足为M∵AC=BC,CM⊥AB∴AM=118422AB=⨯=(cm)∵AC=BC,∠ACB=90︒∴∠A=∠B=45︒∵CM⊥AB∴∠AMC=90︒∴∠ACM=45︒∴∠A=∠ACM∴CM=AM=4(cm)∴118t4162 22BCQS BQ CM t ==⨯-⨯=-因此,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S=16-2t.【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列代数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27.(1)4;2;(0,4);(2)125m=或285m=;(3)存在.Q点坐标为()-,()4,()0,4-或()5,4.【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C(4,2)代入解析式可求解;(2)设点E(m,142m+),F(m,2m-6),得()154261022EF m m m=-+--=-,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O=EF=4,列出方程即可求解;(3)分两种情况讨论,由菱形的性质按照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先确定P点坐标,再确定O 点坐标即可求解.【详解】解:(1)(1)∵直线y2=kx-6交于点C(4,2),∴2=4k-6,∴k=2,∵直线21 2y x b=-+过点C(4,2),∴2=-2+b,∴b=4,∴直线解析式为:21 2y x b=-+,直线解析式为y2=2x-6,∵直线21 2y x b=-+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当x=0时,y=4,当y=0时,x=8,∴点B(0,4),点A(8,0),故答案为:4;2;(0,4)(2)∵点E在线段AB上,点E的横坐标为m,∴1,42E m m ⎛⎫-+ ⎪⎝⎭,(),26F m m -, ∴()154261022EF m m m =-+--=-. ∵四边形OBEF 是平行四边形,∴EF BO =, ∴51042m -=, 解得:125m =或285m =时, ∴当125m =或285m =时,四边形OBEF 是平行四边形. (3)存在.此时Q 点坐标为()45,4-,()45,4,()0,4-或()5,4.理由如下:假设存在.以P ,Q ,A ,B 为顶点的菱形分两种情况:①以AB 为边,如图1所示.因为点()8,0A ,()0,4B ,所以45AB =.因为以P ,Q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所以AP AB =或BP BA =.当AP AB =时,点()845,0P -或()845,0+;当BP BA =时,点()8,0P -. 当()845,0P -时,()8458,04Q -+,即()45,4-; 当()845,0P +时,()8458,04Q ++,即()45,4; 当()8,0P -时,()880,004Q -+-+-,即()0,4-.②以AB 为对角线,对角线的交点为M ,如图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点 A、点 B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 C 可能的位置共
有(
)
A
A . 9 个 B. 8 个 C.7 个
D. 6个
试题卷Ⅱ
B
二、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3.不等式 3x 12 的解集是 ▲ .
14.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
3 ,则它的斜边长为
▲.
b
15.当 a 0 ,
0 时, b
)
A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B.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D .三角形的中线都平分它的面积
D.4C
5.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
A .内错角相等
B.如果 a+b =0,那么 a、 b 互为相反数
2
C.已知 a =4,求 a 的值
D .玫瑰花是红的
慈溪育才中学 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数学卷 11.6
时间: 120 分钟 分值: 120 分
试 题卷Ⅰ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不等式,其中属于一元
5
A.x≥
x
B . 2x>1-x 2
一次不等 式的是 ( C. x+2y<1
) D. 2x+1≤3x
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是
(
)
A . 1,2, 3 B. 3,3, 6
C. 1,5, 5
D. 4, 5, 10
3.如图,在∠ 1、∠ 2、∠ 3 和∠ 4 这四个角中,属于△ ABC 外角的有 (
)
A . 1 个 B. 2 个 C.3 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则可以作出 (
)不同的三角形 (彼此全等的只能算一种 )
A .一种
B.二种 C.三种
D .无数种
第1页 共9页
11.关于 x 的不等式 (m+1)x≥m+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解集为 x≥ 1 B.解集为 x≤ 1 C.解集为 x 取任何实数
D.无论 m 取何值,不等式肯定有解
12.右图是一个 6×6 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 顶点都是格点, Rt△ ABC 的顶点都是图中的格点,其
1,若 BD =BE,则△ CDF 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 △ BDE 、△ CDF 能否同时为
等腰三角形?若能, 请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 并直接指出△ BDE 、△ CDF 的三个内角度数;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A
A
E F
B
D
C
图1
B
C
备用图
26.如图,已知 △ ABC 中, BD 、 CE 是高, F 是 BC 中点,连接 DE 、 EF 和 DF , (1) 求证:
于(1) 中的几个角, 请你选择一个角证明与∠ AGF 相等 (本.小.题.将.按.照. 证.明.难.度.的.大.小.分.别.给.
分.,.难.度.越.大.给.分.越.多. ).
A
GF
D
H
B
23.求证: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直线互相平行.
EC
那么这两条
24.华盛印染厂生产某种产品,每件产品出厂价为
2a
▲ 0(填 “ <或”“ >”.)
16.定理 “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的其中一个逆定理是: 三角形中, 如果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7.2012 年甲、 乙两位员工的年薪分别是 4.5 万元和 5.2 万元, 2013 年公司对他们进行了加 薪,增加部分的金额相同,若 2013 年甲的年薪不超过乙的 90%,则每人增加部分的金额应
方案二:将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每处理
1 立方米污水需付 8 元排污费.
(1) 若实施方案一,为了确保印染厂有利润,则每月的产量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
?
(2) 你认为该工厂应如何选择污水处理方案 ?
25.如图,已知△ ABC 中,∠ B= 48°,∠ C= 62°,点 E、点 F 分别在边 AB 和边 AC 上,将 把△ AEF 沿 EF 折叠得△ DEF ,点 D 正好落在边 BC 上( 点 D 不与点 B、点 C 重合 ),(1)如图
6.下列四个图案,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
)
A . 0 个 B. 1 个 C.2 个
D.3 个
7.三角形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
A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角形三条高 ( 或高所在直线 )的交点
D .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8.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2x 1 x 10
(2) 解不等式
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3
6
20.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 两个无理数的和仍然是无理数. (2) 如果 a>b,那么 1-2a<1-2 b.
第2页 共9页
21.尺规作图画线段 AB 的中垂线 CD (E 为垂足 )时, 为了方便起见, 通常把四段弧的半径取
不超过 ▲ 万元.
18.已知△ ABC 中,∠ ACB= 90°, CD 、CE 分别是中线和角平分线,当∠ A= ▲ °时, △CDE 是等腰三角形.
三、解答题 (第 19、20 题各 8 分,第 21 题 6 分,第 22~25 题各 8 分,第 26 题 12 分,共 66 分 )
19. (1) 解不等式 1 x 2 ,并求出它的自然数解.
成相等;其实不必如此,如图,若能确保弧①、②的半径相等
(即 AC=BC),再确保弧③、④
的半径相等 (即 AD=BD ),直线 CD 同样是线段 AB 的中垂线.请你给出证明.
①②
C
E
A
B
D
③④
22.如图,已知△ ABC 、△ DEF 都是正三角形, (1) 写出图中与∠ AGF 必定相等的角. (2) 对
)
A .两条边分别相等
B.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
C.一条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
D .两个锐角分别相等
9.已知 x 是整数, 且满足 200 x2 300 ,则 x 可能的值共有 (
)
A . 3 个 B. 6 个 C.49 个
D. 99 个
10.已知
40 、
70 , x 3cm ,以 、 、 x 为两角和一边作三角形,
30 元,成本价为 20 元 (不含污水处理部
分费用 ).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 1 件产品就有 0.5 立方米污水排出,所以为了净化环
境,工厂设计了两种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案并准备实施.
第3页 共9页
方案一: 工厂污水先净化处理后再排出, 每处理 1 立方米污水所用的原料费用为 2 元,并且
每月排污设备损耗等其它各项开支为 27000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