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论文
关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论文
关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论文问:护理论文范文答:关键字:急诊护士压力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对于急诊护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除了专业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作性质紧张,设计疾病多样复杂,现场急救环境差,干扰因素多,人力物力有限,急救灶余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
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缘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强度,护士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化、躯体化、焦虑、敌对。
1压力源分析1.1居于第一位的当是工作量太大,倒班多、工作量饱和。
夜班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造成人体生理机能失调,及易搏锋发生疲劳,对人的神经行为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1.2随着护龄的延长,许多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也随之增多,但工作时间越长,越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在指导护生时害怕出现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
1.3来自护理管理者、医生及同事的不理解;护士的深造机会少,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使护士的自身价值与现实发生矛盾。
2应对方式2.1给予人力资源的倾斜,适当增加科内护士人员编制,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采取人员轮换制度,缓解工作压力。
护士长应做好护士的宏观调配,合理排班。
在工作中尽力以“人本原则”为基隐银滚础,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
2.2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耐受力。
护士应学会从容面对压力,积极采取放松技巧,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有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问: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综述怎么写问:脑出血的护理措施答:多做口护,这个护士裤知门都不会太做的乎纯码彻底,还有就是要时常给病人翻身,活动病人肢岁哪体,病人一般都会昏迷很久,注意不要让病人生褥疮,最好点一些软的垫子,我知道的也不多,希望能帮到你答: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卜答探望,保持平和、稳定薯枯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脑出血患者护理——论文
脑出血患者临床分析与护理【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出血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所以对新入院的患者稳定情绪,绝对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防止感染,控制并发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能使病人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合理护理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易并发多种并发症。
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又可以引起细菌感染,同时也是脑出血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首要诱因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重视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范及护理是神经科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
为了减少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我院神经内科对多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就临床资料、发生率、病因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整理了护理对策。
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过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53例,其中男38例,女15例。
年龄60~85岁。
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5例,额叶7例,颞叶3例,小脑12例,脑干10例,丘脑6例。
最大出血量达100 ml。
根据《医院感染学》制定的医院感染标准,所有肺部感染病例均出现下述项目中三项以上:(1)呼吸道症状有咳嗽、痰多和/或脓痰,呼吸深快。
(2)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
(3)体温及周围白细胞增高。
(4)X线胸片呈炎性改变。
(5)痰培养发现致病菌。
通过护理干预后,53例中,治愈29例,好转16例,死亡8例,有效率为90%以上。
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
8例死亡病例中,6例发生在脑出血后2周内,4例发生在第3~4周。
脑出血术后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脑出血术后护理治疗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治疗及防治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最大程度康复的关键。
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再出血、感染、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脑水肿、肾功能不全、高糖血症及压疮等。
我科自年至年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6例,其中57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形式的并发症。
1临床资料年至年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6例,男103例,女73例,年龄51~75岁,平均(66.2士45)岁;血压142~220/95~143mmHg。
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出血量不同,采取以下3种手术方式:(1)出血量幕上>40ml、幕下>10ml,意识处于昏迷状态,脑疝形成者,行(2)患者出血量30~50ml意识未出现昏迷,骨瓣开颅手术,共1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8例;脑疝中线移位小于0.5cm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共3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3)患者出血量小于30ml或一般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或主要表现为脑室出血者,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或血肿腔穿刺引流术,共3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
术后并发症的类型:术后再次出血12例,感染22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中枢性高热8例,高糖血症8例,肾功能不全5例,脑水肿4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
2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2.1术后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48h常见原因:(1)术后血压过高或患者躁动;(2)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再次形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1)术后抬高头部1^~30°,避免颈部扭曲,以利静脉回流通畅。
(2)保持患者安静,躁动者给予镇静^(3)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4)控制血压,防止波动过大,血压高者采取降压措施,一般维持在原血压的2/3。
(5)注意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发现患者术后意识好转后又突然恶化或术后意识恢复不理想,清醒患者头痛加重,出现恶心、呕吐,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
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35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组(康复组)和未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组(对照组)各177例。
两组病例均接受偏瘫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只按一般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两组4周后进行肌力比较。
结果实验组肌力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
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关键词] 脑出血;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 r743.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75-01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情重、病程长、病死与致残率较高[1]。
偏瘫是脑出血患者病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而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往往能够加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肢体致残率,恢复病人的运动功能。
本院偏瘫科在长期医疗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针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早期护理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对2008年9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35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观察研究,35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 及临床检查确诊,患者中高血压286例。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组(以下简称康复组 )和未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各177例。
其中康复组男性98 例,女性79例,年龄 49-89 岁,平均年龄63.4 岁;对照组中男性96 例,女性81 例,年龄50-87 岁,平均年龄63.8 岁。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对照组17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配合医生临床治疗。
康复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相同,若康复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变化,病后七天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在发病后4 周进行康复训练。
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论文
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患者的有效康复护理方法。
方法:对康复科100例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推拿护理、饮食指导3个月。
结果:79例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5%,15例无效。
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发生。
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偏瘫;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80-01脑血管意外是临床急症,部分患者因并发偏瘫影响生存质量。
而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改善患者预后。
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100例此类患者,现将其康复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46—83岁,平均56.3岁;其中脑出血患者33例,脑梗死67例;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初发病例,存在明确的肢体偏瘫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在进展48小时后开始康复护理。
1.2护理方法①一般护理:采取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轮换;指导良肢位摆放;遵医嘱进行用药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对留置导尿患者定期更换尿管、尿袋防止引起尿路感染:饮食护理:发病72小时内禁食,静脉维持营养。
如不能进食,第3天放置胃管,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同时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喂食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恢复期时患者可以进食,以利于康复,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或烟酒,一日三餐均已食量三分之二为宜,忌暴饮暴食,②呼吸道护理:肺部感染是偏瘫患者的严重病发症也是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的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积极的护理工作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
Mei lU i rt,h nqn 00 0 C i ) d a nv sy C og i 4 0 1 ,hn c ei g a
wi e pe i ee r e rh g no rh s i , rv n ute le ig i c t h s ,t n te e a i tt ne ecssi e o ey t h milgacrb a h mo aei u opt p ee t rh rbedn auep ae s e gh nrh bla o x rie nrc vr h l l a f n r ii p ae,n a igit c o n h s c oo ia ae Reut h ru f ains 1o e dsh gdb cu eo c n mi e sn , 6 h s a d tkn noa cu t ep yh lgc c r. s l T ego po t t, ft m ic a e e as fe o o crao s 8 t l s p e h r o h m eun n r l f d w r 7 f h m ieid p n e d ,4 o te c rttk aeo h msle ,n fte aei e ea fte rtr oma l ea ok,7o te l e e d n y 1 f h m al aec r fte ev s a d2o h m r av g t- i n r n n
脑 出血偏 瘫 患 者 的护 理
朱 章丽 ( 重庆 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 医院神经 内科 , 重庆 401 ) 000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论文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为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我院内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95例,男221例,女74例,年龄26~85岁。
入院时意识障碍34例,神志清楚261例,失语34例,口齿不清123例,其余138例语言无障碍。
29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
2护理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用力和情绪改变等外加因素,是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1]。
起病急,发展快,出现突发意识丧失,颜面潮红,呼吸变深成鼾声,脉搏慢而充实,血压升高超过往常水平,尤其在发病24小时内和3-5天两个时段。
一般情况下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早期,两侧瞳孔对称,对光反射灵敏,意识障碍加重,出现两侧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失语、眼向病侧偏斜,腱反射亢进,有肢体偏瘫,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2.1一般护理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血加重。
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
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是重症脑血管患者检测的常规内容[2].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如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脑波缓慢、呼吸深慢而不规则、中枢高热提示继续出血;如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轻度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速、血压和体温上升,考虑脑前驱症状;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病形成;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眼球固定,提示桥脑出血。
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重症脑出血24-48小时内禁食,可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及一定的水。
遵医嘱合理安排使用脱水剂,保持静脉通畅,严禁外溢,脱水剂应快速给药,其余静脉给药应控制滴速,以防颅内增高。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毕业论文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毕业论文随着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脑出血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
作为医护人员,对于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了其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脑出血的病情分析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脑内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脑出血的病人常常突然发生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瘫痪、失语等症状,需要紧急治疗。
由于脑出血面积较大,可引起脑萎缩和其它并发症,病情复杂且多变。
二、脑出血病人的康复护理1、病情观察:对脑出血病人重要的是进行详细的病情观察,及时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等情况,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需要全面评估病人的精神状态、神经功能、体力等,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疗计划。
2、营养支持:对于大多数脑出血病人而言,失去控制食欲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营养支持来维持营养平衡。
通过注射高营养药物和管饲等途径,调整病人的营养状态。
3、转位护理:由于脑出血病人体内的大脑不再控制身体的重心,因此需要进行转位护理,帮助病人维持舒适姿势,缓解疼痛和肌肉麻痹。
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固定一种姿势,以免引起压疮。
4、感染预防:由于脑出血病人常需卧床,体弱多病,容易感染,所以需要重视感染的预防。
通过纱布、口罩、消毒等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切实做好病人安全保护工作。
5、心理护理:脑出血病人往往有失语、麻木和多种行为障碍的情况,需要护士给予耐心、关心和体贴,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状况。
在护理过程中讲述轻松、愉悦的故事、音乐、画画,让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对于护理工作的体会脑出血病人的康复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繁琐。
作为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与专家、同行的交流和协作。
的确,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为病人提供更准确、更专业、更贴心的护理服务。
但是,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外,在实践中,护士还需要更强的责任心和同理心。
老年人偏瘫护理体会论文(共2篇)
老年人偏瘫护理体会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关于老年人偏瘫护理工作体会的总结脑溢血后遗偏瘫失语,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为使其延年益寿,护理甚为重要。
护理质量高,又是康复关键。
现将15年来,对1例此种病人的护理工作体会,小结如下:一、增强心智机能,培养身心健康1971年Loew和Silvertone氏对80~96岁病人,实施六个月有选择性刺激训练计划(包括触觉、视觉、味觉等刺激),结果说明,即使在衰老患者,其智力机能和主观精神状态都是可以改善的。
为了增强心智机能,我们注意了对心智机能的激活和给予环境提供的刺激,病员身边有工作人员,使其生活在人群之中。
讲革命故事,丰富生活内容;加强病人与外界联系,每天读报,看电视,了解国家大事及新闻动态,训练听力和视力。
在室内放置挂历、照片,陈设鲜花与装饰品,可以训练记忆力,环境美,欣赏艺术等。
因此10多年来,病人视力、听力、记忆力一直较好,并有向往生活的愿望,最近要求说话、走路,就是这种向往生活的心理反应。
康复的积极涵义还在于治疗原发病同时,坚持一定强度与一定形式的锻炼,使患肢关节肌肉活动,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故在患者病情进入康复早期,就有计划地组织了主动运动为主的锻炼,练习写字,算数,瞪-行车,甚至抉着走步等。
近几年来,病人体质变差些,仍坚持给患肢按摩,都收到良好效果。
15年来使偏瘫肢体没有明显的萎缩,从而产生更多的精神力量,对维护病情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二、根据特点,加强精神护理精神状态和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
在心血管方面,由于情绪波动发生猝死者,屡见不鲜。
我们所护理的患者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溢血后遗症基础上并发脑萎缩和脑软化,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易受刺激而激动,情绪不稳定不理智,还有些固执。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效果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摘要:目的: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和在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92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均进行临床常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并在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结果:b组患者经过护理和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生活能够自理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治疗结束后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
结论: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和在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护理;肢体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49-02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使患者的脑部细小动脉出现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的病理表现,甚至会导致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由于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使血管发生破裂出血现象, 该病患者在病情急性期的死亡率在40%左右[1]。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和在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以便临床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在治疗早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肢体功能性训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得到显著提高。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
在a组中包含30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6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8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57.3岁;在b组中包含31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5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7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56.8岁。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毕业研究论文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毕业研究论文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重症疾病,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也极其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脑出血护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脑出血护理毕业论文篇一:《试论脑出血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4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和护理相结合,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治疗后,痊愈4例占比例17%,好转1 0例占42%,病情恶化家属要求出院者7例占2g%,死亡3例占12%。
讨论: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健词】脑出血;护理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有血管的破裂,大多数是由于动脉破裂所致,其原因最主要的是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在脑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由于用力或情绪激动等诱因使血压突然升高而致血管破裂。
[1]好发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多数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并发症多。
因此,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系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同时对患者的早日康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我科从2009年01月至2010年01月收治24例脑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2009年01月至2010年0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2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多数有烟酒嗜好;女性5例,其中l例有吸烟嗜好,年龄在33岁至70岁之间,入院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肢体瘫痪等,经过治疗后痊愈4例,占比例17%,好转10例,占42%,病情恶化家属要求出院者7例占29%,死亡3例。
2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其重点主要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变化神志、瞳孔的变化,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的护理。
护士必须熟悉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预防再出血,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一般在一个月内),是降低脑出血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点: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常见的脑出血死亡原因为脑疝及肺部感染等,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死亡。
脑出血护理学毕业论文(DOC)
毕业论文题目: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护理系助产专业姓名:XXX指导老师:XX职称:辅导员完成日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名称: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系(院):护理学院专业班级:XXXXX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X指导老师:XX 职称:辅导员完成日期【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讨论如下。
【关键词】脑出血的一般护理及各项重要护理,功能锻炼,护理体会目录1.临床资料 (1)2.护理 (1)3.护理体会 (5)4.参考文献 (5)一、临床资料我院内科2011年12月~2012年3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40~83岁。
入院时意识障碍5例,神志清楚38例,失语5例,口齿不清18例,其余20例语言无障碍。
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偏瘫。
二、护理2.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安静。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运。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如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脑搏缓慢、呼吸深慢而不规则、中枢性高热提示继续出血;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轻度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速、血压和体温上升考虑脑病前驱症状;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病形成;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眼球固定,提示桥脑出血。
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重症脑出血禁食72 h 可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及一定的水,无吞咽障碍者可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
遵医嘱合理安排使用脱水剂,保持静脉通畅,严禁外溢,脱水剂应快速给药,其余静脉给药应控制滴速,以防颅内增高。
2.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2.2.1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拍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内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论文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多种康复治疗对62例脑出血后有不同程度偏瘫的49例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 49例偏瘫患者中38例有轻度缓解,11例明显好转。
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05-02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较慢、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
其主要症状多为头痛、呕吐、失语、偏瘫及自理缺陷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损,使患者功能恢复[1]。
因此,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有重要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病例共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41~83岁。
62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分别为22例和27例,且部分患者伴有失语或意识障碍。
1.2 治疗效果 62例经抢救治疗后,其中,49例患者病情好转,经康复护理治疗后,有38例偏瘫患者有轻度缓解,11例患者偏瘫明显好转;另外8例患者经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无需康复治疗;余5例患者因脑出血量大,治疗无效死亡。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脑出血的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及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
关心尊重患者,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的言行,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
2.2 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多吃蔬菜、水果。
防止损伤胃粘膜。
避免发生呛咳或食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2.3 临床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主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
脑出血病人护理论文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关键词】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护理脑出血是指自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近年来脑出血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而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就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1 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瘤、动脉畸形瘤、血液病、抗凝治疗或溶栓治疗等均可引起出血。
诱因是情绪激动和体力活动。
2 临床表现以50—70岁高血压病人发病最常见。
多在白天情绪激动、活动、劳累、用力排便时发病。
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
主要症状有头疼、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差异。
2.1 内囊出血三偏:偏瘫、偏身感觉减退、偏盲。
2.2 脑桥出血侧出血、交叉瘫、凝视瘫肢、双侧出血、四肢瘫、瞳孔针尖样缩小。
持续高热,呼吸不规则,病情常迅速恶化,多数在24—48小时内死亡。
2.3 小脑出血后枕部头痛、眩晕、呕吐、病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
2.4 脑室出血多为继发性。
大量脑室出血起病急骤,病情严重,预后极差。
2.5 并发症和后遗症、长期卧床常发生便秘,严重者常并发脑疝,坠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3 治疗原则3.1 急性期治疗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生命机能和防治并发症。
3.2 高血压的处理收缩压超过200mmhg时,适当给予作用温和的降压药。
3.3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静脉注射呋塞米。
3.4 止血药和凝血药止血药无肯定疗效,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凝血障碍时选用。
3.5 给予补充营养及电解质维持生命机能.3.6 并发症的防治若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3.7 手术治疗.对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以上和小脑出血量在10ml以上,均可考虑手术治疗。
4 护理措施4.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脑出血偏瘫中康复护理的干预论文(共2篇)
脑出血偏瘫中康复护理的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中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增强显着提高了公众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的转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显着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的发生比例。
长期高血压诱导脑细小动脉变性、坏死,若血压水平在此基础上骤然升高,极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偏瘫为其常见后遗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均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强整体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整体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回顾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41~78岁,均与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医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
偏瘫肢体:0级肌张力4例,I级肌张力15例,n级肌张力37例,n级肌张力44例。
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
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两组在—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生命体征平稳24h后,评估患者的偏瘫程度,对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制定,行整体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偏瘫肢体保持功能位(1)平卧位正确指导:为防误吸,头偏向一侧;取软垫置于患侧肩关节下,伸直肘关节,肩上抬,背伸腕关节,伸开手指,预防上肢挛缩;为防髋关节外旋,可取软垫置于膝关节下垫置;患侧足蹬枕,足呈背屈位,以防足外翻、足下垂;为防膝关节外旋,可将膝关节内旋,以降低韧带挛缩、关节强直等继续障碍发生率。
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行康复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前后Fugl-Mr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肌力测试评分等情况。
结果护理后患者Fugl-Mryer、Barthel指数、肌力测试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恢复其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康复综合护理;应用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receive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situations of fugl-mryer(motor function rating scale),Barthel index(daily living ability)and muscle strength test scor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scores of fugl-mryer,Barthel index and muscle strength t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P < 0.05).Conclusion:the rehabilit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their motor function,reduce the disability rate,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has a high value of application.[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Hemiplegia;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Application effect脑出血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残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心理护理、急性期体位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结果: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71.36±15.03,护理后为82.39±17.52,护理前、后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急性期体位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体会;脑出血偏瘫;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30-01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
为了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脑出血偏瘫患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有针对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组共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3岁,平均65.3±5.8岁,左侧偏瘫12例,右侧偏瘫18例。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的诊断标准,均排除有
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精神疾病史、痴呆病史及恶性肿瘤者。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心理护理、急性期体位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进行评定。
2结果
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71.36±15.03,护理后为82.39±17.52,护理前、后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脑出血病人由于突然陷入瘫痪状态,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容易产生悲观和消极的负性情绪,这种消极的心理状况影响了脑出血病人的治疗和康复[2]。
因此,要向病人详细讲述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和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向病人讲述同类病人的恢复状况,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进行恢复锻炼。
3.2急性期体位护理:患侧卧位:头部前屈,躯干后倾,后背用枕头固,背部60°~80°,倾斜为佳。
患侧肢体位于下方,利于牵拉、刺激患侧,保持患侧处于前伸位。
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微屈膝。
患侧前伸,前臂旋后,肘伸直,手腕背伸,手指伸展开,手心向上[3]。
仰卧位:头取舒适位,躯干平展,患侧肩胛下放软枕让肩上抬,肘部伸直,手指伸开。
患肢臀部放长枕,避免患侧髋关节外旋。
膝下放软枕,下肢伸展,膝关节屈曲。
髋关节背伸,托起足跟,避免足下垂[3]。
健侧卧位:头枕枕上,躯干与床面成直角。
患侧上肢垫软枕,健侧肢体位于下方的侧卧位。
健侧肢体去舒适体位时,可轻度仲髋屈膝。
上肢关节屈曲20°~30°或伸直,手指伸开,肩关节屈面约100°。
患侧下肢垫软枕,保持屈髋屈膝位。
足部垫软枕,切勿悬于支撑物边缘。
3.3基础护理:脑出血偏瘫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易产生褥疮、便秘、坠积性肺炎及尿路感染等各种并发症[4]。
故需加强基础护理,增加患者生活的舒适感与满足感。
(1)皮肤、口腔的护理:卧床患者每2h翻身、叩背一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保持足跟悬空,避免骨性隆凸部位的直接接触,保持皮肤、床铺及其周围环境的干燥、干净,防止褥疮发生。
用温水每天擦拭全身1~2次,加快肢体血液循环,促进睡眠。
若患者肢体感觉不良,需严禁使用热水袋,避免烫伤。
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感染。
(2)呼吸道的护理:入院时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抬高15°~30°,将呼吸道清洁物及时予以清除。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将翻身叩背、气道湿化、吸痰相结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防止呼吸道堵塞。
(3)肠道护理:养成定时便秘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患者排便时切勿用力,避免造成颅内压增高。
便秘者可适当按摩腹部或运动,加快肠蠕动,避免肠胀气。
指导患者使用便器[5]。
(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对进食困难者可予以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5)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合理安排静脉补液的用药顺序,观察药物疗效,避免液体外渗,若出现不良情况,需及时予以应急处理并告知医生。
3.4康复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床上自我训练,指导患者用健肢协助患肢进行被动活动或健肢进行主动活动。
坐地耐力训练需与翻身训练同时进行。
待患者独立坐稳后即可进行站位训练,加强患腿的持重能力[6]。
练习走路时,由三人协助进行步行训练,行走时需注意走路姿势、速度、技巧及持久力。
待患者肌力恢复一定时,医护人员需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作业训练。
3.5出院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让其掌握脑出血偏瘫的一般知识与自我护理能力。
指导患者饮食清谈,禁烟酒。
指导患者进食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充足,进行适当的健康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吴亚丽,任蕾蕾,廖颖等.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88-1689
[2]张玲.卒中单元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38-39
[3]赵丽娟.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6):1939
[4]苗志敏,刘克彩.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232
[5]蒲国会,罗媛玲,于大林等.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78-3780
[6]朱章丽.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8):
1677-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