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看山记:是山,不是山,还是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看山记:是山,不是山,还是山

作者陈菲

教学《拿来主义》,领着学生钦佩鲁迅先生的认识深刻、比喻生动形象、语言辛辣讽刺,读着,赞叹着,讲着,拔高着,直看成一座巍峨大山,让人仰视。在一路赞歌声中出现了卡带,在概括“拿来主义”的观点时,学生起了冲突:有的说鲁迅先生讨论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有的说是古代文化遗产,有的说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之前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一时之下就用教参的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说法搪塞。教师的权威加上教参的权威一时也把争议弹压下了,课堂仍顺利进行。

课后我惴惴不安,这个风波的背后有什么情况和问题。将文章理了理,自己的确迷糊了。文章整体上谈中国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可为什么作者谈怎样实行拿来主义时却用了“大宅子”“鸦片”“烟枪”等中国古代文化的东西,为什么教参也说是讨论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于是查阅手头资料,得知,“文革”结束后,《拿来主义》第一次出现在中学教材,本次教参附录的徐中玉《创新必须择旧》文,持“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观点,是作者在华东师大讲现代文学课程时对鲁迅作品的解读,1983年收入《鲁迅遗产探索》,曾编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影响颇大。又查,《鲁迅作品教学初探》(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持“对待外国文化”观点,并批驳了“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说。《鲁迅研究》1984年第5期盛文庭撰文《拿来主义论证的有关问题》进行质疑和阐释。再查历年教材,编者的意见除以上两种,还有一种意见是兼容两者,认为是讨论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和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还有一种在和稀泥,说是谈论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其看法也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再细比较近年的不同版本教材,倪文锦所编中专教材旗帜鲜明地持“对待外国文化”观点,而人教版高中现行教材的编者,不知是无意,还是畏难,还是别有深意,竟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经一番爬梳,我确信这个结论:文章是讨论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但仍不能解惑:为什么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人对同一篇文章的解读,会有较大差异的判断呢?

再次教学此文,便先进行教学前测(课堂讲析前的预习及测评,以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抽样让学生列出文章思路的提纲。发现程度较好的学生能看出是对外国文化实行拿来主义的。可见,立足研读课文,中上等的学生凭自学基本能正确认知。于是心中一凛,以往“以己昏昏”的直搬教参、没有自己真实解读的教学,导致的是人家本来有些“昭昭”却最终被传授得“昏昏”或不知所昏。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辨识出拿来的对象,那么为什么这些年的编者解读和教参解读却莫衷一是呢?看来,还是文章本身有问题,是文章的论点表述不够周全、不够

鲜明。杂文大家鲁迅先生会犯这种错误码?他这里是这种错误吗?仰视的大山动摇了,我开始重新审视阅读,以平视的眼光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孙绍振《名作细读》提倡经典文本解读中要“寻找缝隙”,从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形式、结构、语言、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不一致之处深入文本肌理。对《拿来主义》,我也开始了“寻找缝隙”,渐渐发现了诸如造词费解、过渡重复、段内层意复杂等可能是问题的问题。

这些思考和发现,怎么用在课堂上?不用,太可惜了这些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火花。要推动能自主解读出“对待外国文化”的学生再对后文的比喻及论点产生怀疑,要引导迷茫中的学生放大自己的疑问从而深化自己的思考,要引导崇拜中的学生产生挑刺的意识和相应的经历体验,一句话,怎么激化、放大、深化学生的批判意识呢?找个什么抓手来撬动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创新呢?这对课堂教学设计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常规教学后,让学生重新审视课文,挑课文的毛病,这种设计,可能使课堂的发现较零碎,难以形成冲击力与较强的合力。作为一篇考场文,论点不鲜明、用词费解等毛病的文章能归入一类文吗?让学生从给《拿来主义》评分的角度入手,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会高涨的。他们以平等的心态与文本对话,以评判的眼光和俯视的心态去解构文本,学生应该是有兴趣的,也有能力的。那么,这节课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思考成果呢?整体的和局部的对杂文名篇的挑刺,不过这个成果可能不成系统。继续寻找教学设计,既然鲁迅先生的大作有问题,怎么帮他改进呢?又进一步思考,根据什么标准去评判和改进呢?议论文的常规写法。先生的名作是杂文,杂文有杂文的特点,议论文有议论文的文体要求。用杂文的眼光看,文章有突出的优点;从一般议论文的要求看,文章有可改进之处。这样,设计就定下了框架:作为一篇议论文、考场议论文,《拿来主义》应如何评价?

于是,解构品析作为杂文的《拿来主义》之后,再安排一课时,通过挑刺式学习,来解构作为杂文的《拿来主义》,用平视的眼光与作者对话,从而更深刻地解读作者和编者解读的《拿来主义》。先明确评价议论文的一般角度:针对什么问题阐明了什么观点,论点是否鲜明,层次是否合理,过度是否自然,运用了什么材料,材料与观点是否一致,段落功能是否清晰,词语表达是否清楚。在此基础上再评价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文采和创新。

学生讨论,发现了问题。作者在“破”的时候,入题角度和所举事例都是涉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的,拿来的,因此文章讨论的应该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对待文化遗产,更不是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教参和资料上的概括应属不当,原因就在于作者文中论点的表述不够鲜明。教师肯定学生疑问,并提供佐证。对比课后的补充材料“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鲜明的论述角度及揭示,可知杂文的表述与政

论文的表述是有区别的,但杂文的论点表述和立论角度也应明确,至少不能因为杂文的形象性和比喻论证手法而让人产生误读。教师再补充《拿来主义》教学阅读史上几种解读的材料,并引导学生观察到本次课本的编者在单元导语和课后研讨中,没有表明自己持何种看法,而且单元导语还引导“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么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境界”,可见教材编者对本文的论点及论述角度没下论断,似乎是在给学生的解读和批判解读预留了发挥的空间。学生受到鼓舞,纷纷提出自己的怀疑或再次研读文本,寻缝挑刺。

质疑:“抛来”与“抛给”到底多大区别,作者想表述什么,能否说表达不清晰。教师帮助分析,作者意思似乎是“抛来”指的是过程和结果,为中性词。而“抛给”似乎在“给“字上多了点情绪色彩,有“嗟来之食”的抛掷的傲慢,含有鄙视、侮辱、施舍、赏赐的意味。这样理解就能看出“送去”的危害与所谓“送来”的实质,也就容易理解这两词是为“送来”的冠冕说法蓄势,更能讽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作者临时造这三词是为了语意顿挫,增强讽刺力度;但由于“抛来”、“抛给”的词语构成的意义区分不甚明显,或者说是因为时代语境造成的当代人难以辨别,所以当今的读者可能认为此处费解。从议论文用语鲜明的要求看,我们可以将它们暂定为语意费解。

质疑:第二段、五段是否可以删除或调改,似乎没必要在批评各种错误做法的同时分别插入对“拿来主义”的呼吁,不如在批评结束后一次性地总结并提出论点,作为由破到立的过渡。教师肯定学生对层次的把握和对过渡语的琢磨,认可学生的修改意图,指出这种思考本身就有意义,是对议论文语段层次整体把握能力的训练,同时指出,作者的安排是有用意和独特效果的,作者对“送去主义”的两次批驳与对“拿来主义”的两次呼吁,是与“送来”吓怕青年们之后的第三次呼吁“拿来”形成一个排比气势,凸显了论证的义正词严(先批评不“礼尚往来”,再批评“虚伪摩登”,然后指出方法“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和磅礴气势。由此,又有学生对结尾段疑问:一段之中含有几层意思,有对“拿来”如何做的总结(或使用、或有效、或毁灭),有创新(有人解读为“拿来主义”后的“占有”、“挑选”之后第三项内容),有实行“拿来主义”的前提(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有“拿来主义”的意义或全文的总结与点题(拿来,文艺成新文艺),这么多层意思可以说有局部的小结,有新思想的表达,又有全文的总结,致使段落功能复杂,是否可以分为两三段。教师肯定学生基于篇章结构对结尾功能的重新审视的价值,明确:尽管结尾段思路清晰,但从全文段落层次来看,将尾段拆分为两个功能单一的段落是有道理的。师生商议:可以把局部小结提升到上一段落;“创新“作为”拿来主义“的第三个内容或前提可以独立一段,稍作阐发;末句就作为全文的总结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