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地球——人类的家园-25页word资料
地球人类的家园
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及其大小。
设计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感性认知功能,让同学通过观看、思考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更多的知识。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并得出结论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2、新课部分出示[情景1]问: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
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我们脚下的颗星球,“天圆地方”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
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看不到地球这样的照片,得不出地球整体的样子的印象)问:那么,后来人们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个球体呢?请同学读书p2的‘读一读’。
(人们在月食发生的时候看到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环球航行;)问:现在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
看完后你试试看能不能给同学们描述一下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出示[情景2]、[情景3](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
)板书:地球很大周长约四万千米问:同学们谁告诉大家,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呢?(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圆形或地球是个圆球。
)先不要让同学下结论,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
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看一看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出示[情景4]问:观看多媒体演示后,大家能否通过讨论,然后给地球的形状下个科学的定义呢?(地球不是一个平面的圆形;地球不是个像球一样圆的圆球;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同学们分析的不错,原来小小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呀。
好的,老师现在就把你们的观察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板书: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与形状,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
《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设计
《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等。
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的关系。
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形成保护地球的实际行动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地球的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美丽景观的视频,如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海洋、繁茂的森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提问学生:“你们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了解多少?”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地球的基本特征展示地球的图片和模型,讲解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
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通过简单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利用太阳系的示意图,讲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的相对距离和特点。
强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如提供光和热等能源。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地球上能够存在生命?”引导学生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大气层、水等方面进行思考。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大气层的保护等是生命存在的关键条件。
3、巩固练习展示一些与地球知识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地球——人类的家园》 说课稿
《地球——人类的家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人类的家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人类的家园》是一节关于地球的科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上的生命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和全球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态,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详细阐述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大气层、气候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地球的系统知识,他们可能还缺乏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及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基本特征。
(2)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大气层、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
(3)知道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撰写小短文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自然环境。
人类的家园重点讲义资料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美丽的球体。
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2、师生共同看图片并交流自己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
充分运用图片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技能的掌握。
3、培养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的划分、地球仪上的发现。
教学难点:地球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
二、活动活动一:美丽的家园出示[情景1]1、师: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
请大家欣赏地球的美丽。
学生根据教材的学习及自己的观察谈谈地球的美丽。
师简介: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2、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形状、美丽,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
学生看图片欣赏大自然给我们创造的美景,了解世界之最。
3、学生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材料。
活动二:缩小的地球——地球仪1、师介绍地球仪(地球太打,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学生观察地球仪,谈观察收获。
3、师生合作总结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纬线: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线。
赤道:最长的纬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度、对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吧地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
活动三:大洲和大洋1、对照地球仪或世界地图,找出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在图上找出来;找找我国的位置。
2、交流3、阅读小资料,了解亚洲的由来。
地球----人类的家园_初一作文.doc
地球----人类的家园_初一作文地球----人类家园安徽省当涂县新博初中101班李林霞地球—生命家园地球是什么?地球是人类家园;是人类保姆;是生命摇篮;也是每一个生命居住所。
人类因有了地球变得更快乐;动物因有了地球变得更可爱;植物因有了地球变得更有生命力;世界上所有生物因有了地球变得更有活力。
地球,这个可爱家园;地球,这个可爱娃娃;地球,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生命。
地球,她让大地起死回生;地球,她让世界生机勃勃;地球,她让动物活蹦乱跳;地球,她让植物不屈生长;地球,她让人类欣欣向荣。
地球,人类离不开她,动物离不开她,植物离不开她,世界上一切生命也离不开她。
她,太脆弱了;她,太可爱了;她,太娇嫩了;她,太美丽了;她,太纯洁了。
我们不能让这美丽而可爱地球消失;因为她是我们人类甚至是世界万物快乐居住所,如果没有了她,世界将会怎样?你们不会舍得这个地球吧!也不会毁掉这个地球吧!那就请珍惜它吧!因为它是我们永远家!指导教师:陶乃军简评:虽然诗歌内容显得很稚嫩,但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七年级学生对写作热爱,对环境关注!投稿:2005-11-2712:41:49志当存高远新潭中学七年级(2)班洪晔理想是我们心中一颗闪闪发亮星星或是一盏明灯,它可以为我们指出进步方向,然而,理想也是被需要一个奋斗目标,但他需要让我努力来当做代价实现,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目标……“理想”顾名思义,就是幻想自己长大以后职业或是工作,但有时也有另外意思,理想是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付出代价,付出自己辛勤,人们说百衣天使是安琪儿,但安琪儿如果没有理想,有怎么会无所畏惧地与病魔做斗争呢?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也不是因为她理想而奋斗吗?如果不是那她有为什么会献身于科学呢?那她有怎么会成为一位伟大科学家?这一切一切不都是因为理想吗?理想它可以让人从疲惫不堪是立刻充满活力。
理想可以让人坚持不懈得奋斗目标;它可以帮助你冲破许多障碍物。
人生道路是十分漫长,因此也会有障碍,但如果你有了理想,那么你就会为了它而“不怕困难而一直走下去”你人生该是多么多姿多彩啊!但,与此相反,如果你没有理想,那你人生是多么没有意义啊……理想是人精神世界里支柱,当你失败了,感到灰心丧气时,只要你一想到你理想,你便会打起精神来,当你成功时,你就会向另外一个目标前进,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理想作为你奋斗目标,但你可不可以实现这个理想,那就得看你能不能坚持到底了,俗话说好“没有目标,哪儿来劲头”朋友,看了这篇文章,你会不会也立下一个理想为它而奋斗呢?你能不能实现它呢?记住,你只要坚持不懈,你理想终有一天会实现。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2. 理解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图片、视频、地球仪、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地球的视频来导入话题,引发学生对地球的思考和兴趣。
Step 2:呈现(15分钟)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基本形状、颜色以及地球表面的大洲和海洋。
让学生观察地球,并简单介绍地球的基本特征。
Step 3: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讲解地球上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Step 4: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为什么地球是人类的家园?2. 地球上的生物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3. 为什么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Step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分享进行补充和提问。
然后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地球的活动。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张海报,简要描述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并提出如何保护地球的具体建议。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并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地球——我们的家园 》 教材教案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材教案一、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的责任”的第一课。
本课分为三个话题: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们生存的家园”是介绍“知”,“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也是“知”,“我们共同的责任”是“行”,所以本单元坚持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话题一“我们生存的家园”:开篇就说明了“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然后以“离开地球是否能生存”引入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其它星球生存条件不适合人类生存”、“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等较充足的论据论证了“地球的唯一性”:目前,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后又以生动的案例展现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曾长期与地球(自然)和谐共存。
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应该一如既往地与地球(自然)和谐相处。
话题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先以文字告诉学生“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佐以图片暴露地球各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最后让学生在令人震撼的事例(水俣病)中认识到因人类不尊重地球而使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从而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话题三“我们共同的责任”:从全球、中国、个人三个层面表明人类已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目前迫在眉睫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如签署协定、公约;出台法律法规;国家不分贫富、大小,人不分老少、肤色,都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因为保护地球(自然)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如何保护上,凸显了“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旨在让学生懂得发展经济与保护地球并非相互排斥,人类运用聪明才智,能做到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能做到与地球和谐相处。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人类与地球(自然)关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义等有了初步了解。
他们普遍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乐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心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案: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案:地球人类的家园教案标题: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
2. 了解地球的各个层次结构和地理特征。
3. 关注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1. 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
2. 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地理特征。
3. 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1. 地球的模型或图片。
2. 地球的层次结构图。
3. 关于地球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
4. 计算机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吗?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和生存条件?”请学生与伙伴讨论并回答。
知识讲解:(10分钟)呈现地球的模型或图片,介绍地球的层次结构,从内核到地壳。
通过展示地球层次结构图,讲解地球的各个层次和它们的特征。
示范讲解:(15分钟)1. 展示地球不同地理特征的图片,如大陆、海洋、河流、湖泊、山脉等,并向学生解释它们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 通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解释昼夜和四季的变化,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对生物和气候的影响。
小组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
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记录在白板上。
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现实中已经采取的解决方案给学生。
拓展活动:(10分钟)请学生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工具,进一步调查了解地球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写一篇小论文,分享给全班。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写成一篇小作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并理解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认识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地理特征,并关注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地球——人类的家园》 说课稿
《地球——人类的家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人类的家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人类的家园》这一课题通常是在地理、环境科学等相关课程中出现。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教材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地球的关爱之情。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它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先让学生对地球的外观、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逐步深入到地球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
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起对地球的全面认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地球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学生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地理现象,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等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认识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主要圈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生能够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设计
《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结构和自然环境。
学生能够掌握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重要性,包括提供生存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感,关注地球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自然环境。
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资源和生态服务。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如何引导学生将保护地球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地球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地球仪等教具,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自然现象,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认识,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面临的挑战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美丽的地球图片或视频,如蓝色的星球、壮丽的山川、广袤的海洋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对地球有什么了解?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2、知识讲解利用地球仪和图片,介绍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
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和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阐述地球的自然环境,如气候类型、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生存资源?(如空气、水、食物、能源等)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如污染、砍伐森林、过度开采等)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提问。
4、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案例,如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砍伐导致的水土流失、工业污染导致的水源污染等。
《地球——人类的家园》 说课稿
《地球——人类的家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人类的家园》。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球——人类的家园》这一课题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是学生了解地球基本情况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关键。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球的相互关系,为后续学习地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等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3)掌握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和主要地形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
(2)地球的圈层结构和主要地形类型。
2、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气候和昼夜更替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说教法(一)直观演示法运用地球仪、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形状、海陆分布等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地图和图片,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并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学环保校本教材《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学环保校本教材《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前言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
为了让社会有一个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我校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敏锐性,增强学生小主人翁责任感为前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辐射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环保水平也相应提高,加快我校环保课程的深化进程。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环保课题的研究,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环保校本教材,促进我校的环保教学,特拟定此课程:~ 2~目录1、认识各种环保标志…………………………42、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73、绿色节日……………………………………94、什么是地球日………………………………125、环保行为——防治噪声……………………146、禁用一次性筷子……………………………157、保护野生动物………………………………178、什么叫自然保护区…………………………189、什么是海洋污染……………………………2010、爱护校园从我做起..............................2211、爱护水资源.......................................2412、爱护公物 (28)~ 3~一、认识各种环保标志环保标志图片中国节水标志绿色食品标志中国~ 4~节能产品标志回收标志森林认证绿色之星~ 5~有机产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香港环保标志台湾环保标志~ 6~你知道下列标志的图片吗,能源之星一般固体废物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图形标志补充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国际绿色环保标志绿色市场认证标志安全饮品标志绿色环保标志环保协会标志。
实践作业:你能认识以上标志吗,二、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的垃圾,垃圾的分类收集以及再生(回收)无疑是全民环保的一大举措,但你知道日常垃圾应如何分类吗,~ 7~环保专家指出日常生活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等);第二类是有机垃圾等可降解垃圾;第三类是难降解垃圾(如塑料、金属、玻璃等)。
小学环保校本教材《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学环保校本教材《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环保校本课程教材主编:副主编编委会前言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
为了让社会有一个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我校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敏锐性,增强学生小主人翁责任感为前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辐射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环保水平也相应提高,加快我校环保课程的深化进程。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环保课题的研究,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环保校本教材,促进我校的环保教学,特拟定此课程:目录1、认识各种环保标志 (4)2、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 (7)3、绿色节日 (9)4、什么是地球日 (12)5、环保行为——防治噪声 (14)6、禁用一次性筷子 (15)7、保护野生动物 (17)8、什么叫自然保护区 (18)9、什么是海洋污染 (20)10、爱护校园从我做起 (22)11、爱护水资源 (24)12、爱护公物 (28)一、认识各种环保标志环保标志图片国节水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国节能产品标志回收标志森林认证绿色之星有机产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香港环保标志台湾环保标志你知道下列标志的图片吗?能源之星一般固体废物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图形标志补充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国际绿色环保标志绿色市场认证标志安全饮品标志绿色环保标志环保协会标志。
实践作业:你能认识以上标志吗?二、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会有许多的垃圾,垃圾的分类收集以及再生(回收)无疑是全民环保的一大举措,但你知道日常垃圾应如何分类吗?环保专家指出日常生活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等);第二类是有机垃圾等可降解垃圾;第三类是难降解垃圾(如塑料、金属、玻璃等)。
将垃圾分类后,其有机垃圾经过处理后可用作花木肥料,可再生垃圾可分送有关部门回收使用,其余垃圾封装送交城市垃圾管理部门处理,这才是真正有效和正确的垃圾分类收集,集处理的方法。
第1课地球人类的共同家园
第1课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
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2、获取知识的思路过程:师生共同观看多媒体并交流自己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达到“同化”和“顺应”的目的。
3、知识掌握及应用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思路: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为同学提供认识和发现平台,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4、情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实践和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以两个小节的篇幅分别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两部分均为学习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有二点:一是地球的形状;二是学生对地球大小的认识。
本课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入手,试图从外观上下班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
后一小节则是向同学介绍地球为我们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切生活的最为基本条件。
教法建议:1、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对于地球的认识,最后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地球是个球体的正确观点。
在这期间,同学有地球圆的或像个圆球的说法,教师一定要帮助同学建立“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告诉他们地球不是标准的“圆球”,更不是圆形。
只是因为远距离的拍照地球才看似像个“圆球”,实际上它是个梨子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观看让同学有个感性的认识。
第二小节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证明地球是人类。
2、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和教师在共同分析讨论后达成共识,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及其大小。
设计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感性认知功能,让同学通过观看、思考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更多的知识。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并得出结论来完成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地球——人类的家园目录一、环境标志 (1)二、历年环境日主题 (2)三、环保纪念日 (4)四、噪声一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7)五、吃野生动物会得什么病 (9)六、海洋灾害主要有哪几种 (12)七、中国猴岛知多少 (14)八、节能降耗环保智能窗帘和玻璃合为一体 (15)九、世界上最黑的物质问世 (16)十、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之一——酸雨 (18)十一、水趣闻 (21)十二、生命元素水——媲美六大营养素 (22)十三、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 (24)十四、室内装饰材料的污染 (26)十五、常用手机催人老 (28)十六、不良环境成“冤家”人类健康打“折扣” (29)十七、污染大气的元凶 (31)环境标志环境标志,又称生态标志、绿色标志、环境标签等,它是由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依据有关的法规、标准向一些商品颁发的一种张贴在产品上的图形,用以标识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并易于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主要是那些对人类和环境有危害、但采取适当措施后就可以减小或消除危害的产品。
实施环境标志可以使公众清楚地看出产品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差异,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因此,可以把环境标志看成是产品绿色通道的护照。
联邦德国是最早实施环境标志计划的国家,目前已有75种类型4500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随后日本、加拿大、法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始实施环境标志。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战略咨询组于1991年成立了环境标志分组,旨在统一环境标志方面的有关定义、标准和测试方法,避免导致国际贸易上的障碍。
我国国家环保总局1993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1994年5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该委员会代表国家对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认证。
我国环境标志图形的中心由青山、绿水和太阳组成,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是10个紧扣的“环”,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历年环境日主题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国家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年让我们行动起来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环保纪念日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
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世界气象日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
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
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
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
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
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
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世界粮食日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
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噪声-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几乎每个城市居民每天都要遭受噪声之苦。
什么是噪声?通俗地说,凡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音乐、歌声,本来是美妙之音,但对于正在睡眠的人来说,是吵闹的、不需要的声音,所以也是噪声。
人们过去只注意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而忽略了它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影响,所以称它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噪声对人的危害主要有:1、干扰休息和睡眠。
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
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如睡。
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
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2、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从飞机上下来或从轰鸣的车间里出来,耳朵总是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说话声音,过一会儿才会恢复,这种现象叫做听觉疲劳。
这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如果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可造成听力下降。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
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噪声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可引起胃病和胃溃疡。
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
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心脑功能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吃野生动物会得什么病有关专家说,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各种病毒,还携带各种寄生虫,吃野生动物会得出血热、鹦鹉热、兔热病等疾病,这些病因少见,对人体危害很大,有一些病如狂犬病目前还是不治之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成了宾馆、饭店招徕生意的招牌,蛇、鹿肉甚至蝗虫、甲壳虫等都成了尝鲜人口中的佳肴。
然而,这些餐桌上的美味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就进了灶房,染疫的野生动物对人体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邹兴淮介绍,野生动物在野外除死于天敌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死于各种疾病,如鹿的结核病患病率就不低。
而且,野生动物存在着与家禽家畜一样的寄生虫和传染病,有些病还会与家禽家畜交叉感染。
在众多的野味中,人们吃蛇吃得最多,即使动物园中的蛇的患病率也很高,癌症、肝炎等几乎什么病都有,寄生虫更多,尤其一些老蛇抵抗力差、个体又大,有的蛇皮肉之间的寄生虫一团一团的,拿手一捋能感觉到疙疙瘩瘩的。
蛇的食物不同,体内的寄生虫也不一样,以兔子、老鼠为食的寄生虫最多。
因吃野生动物致病的人很多。
近一段时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抢救了十几例吃蝗虫、甲壳虫等食物过敏的病人。
副主任医师洪景福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野生动物带有的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往往寄生在动物的内脏、血液乃至肌肉中,有些即使在高温下也不能被杀死或清除。
很多人因吃野味而得各种寄生虫病,如脑囊虫、肺吸虫、血吸虫、肠道寄生虫等病。
以人们食用较多的蛇为例,人们常喝的是蛇血和蛇胆酒,而蛇体毒很多,神经毒会导致四肢麻痹,血液毒能使人出血不止,但人们对此了解甚少。
甲鱼除了有许多与蛇相同的寄生虫外,还有一种别的动物身上没有的寄生虫——水蛭。
这种寄生虫将卵产在甲鱼体内,如果生食甲鱼血、胆汁很容易连同这些虫卵带进体内,造成中毒或严重贫血。
洪景福说,能吃得起野生动物的人不多,因此因食用野生动物得病的也相对少见,诊断起来有一定困难,往往查不出原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更多。
即使偶然吃一次也会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