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PPT课件
ppt课件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4.3.1 单元类
以相同或相似的形或结构作为造型的基本单元, 重复运用它们而形成新的形态。
a) 骨架法
形的基本单元按照“骨架”所限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 新形。“骨架”是结构方式。
1、规律性骨架 2、非规律性骨架 3、作用性骨架 4、非作用性骨架 5、可见骨架 6、不可见骨架 7、重复骨架
第四章 形态构成
ppt课件
概述 第一节 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造型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第五节 学习方法和实践
Page ▪ 2
ppt课件
概述
形态的概念: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 成关系,包括形态和情态两个方面。
形态构成的要素:形态包括二维形和三维形,形态构成 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地与肌理
Page ▪ 7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感与造型
Page ▪ 8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色彩
Page ▪ 9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具有具体的形状、 大小(面积、体积)、色彩、肌理。
Page ▪ 10
4.1.1 形的基本要素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 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
在抽象、分解后,将建筑形态分解为:概念要素、视觉要素。 概念要素:点、线、面、体
点线
面
点、线、面、 体可互相转化,它 们的划分是根据人 们对形的主观感受 而决定的。
第四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thanks
(二)累积构造
把硬线材一层层堆积起来,且可以任意改变的构造称累积构造。与框架构造不同的是, 其节点是松动的滑节,材料之间只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体。累积构造能承受上面的 压力,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三)线层结构
线层结构是指将硬线材按一定方向、层次有序排列而形成的具有不同节奏和韵律的 空间立体形态。在线层结构中,线材可以在大小、方向、位置上进行渐变,其造型变 化多端。
(二)软线材
软线材构成的立体看似轻巧却有较强的紧张感,如自然界中典型的软线材形态— 蜘蛛网。
二、线材的构成形式
(一)连续构成
(二)累积构造
(三)线层结构
(四)框架结构
(五)拉伸结构
(六)线织面结构
(七)编结结构
(一)连续构成
线材的连续构成分为限定构成和自由构成两种形式。限定构成是由控制点运动的 范围来确定其形态;自由构成是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由构成,使其产生连续 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五)拉伸结构
拉伸结构是指利用线材产生强反抗力的原理来制作立体造型的。使用拉伸结构时, 支架和底座要牢固,能承受拉伸的力量,不会变形和晃动。拉伸结构具有较强的视觉 力度感和形态美感。
(六)线织面结构
线织面是指由直线构成的曲面,如圆锥体面、圆柱体面、螺旋体面等。其中,构成 曲面的直线称为母线。以基本线织面为基础,加上连接位置差异、运动方向变化等可 得到变化无穷的线织面。
2.几何多面体的变异加工 在几何多面体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加工方法对多面体的表面进行处理,如对多面体 进行顶角加工、凹凸加工、表面切割和边缘处理,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立体形态。
第四节 块材立体构成
一、单体构造 二、块体的积聚构成
第四章 包装的构成要素
色彩
色彩对于包装设计来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色彩比形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在五彩斑斓的 商业包装上,色彩不仅关系到商品的陈列效果 ,而且还直接影响着顾客的情绪。
色彩的功能
1.美化功能
色彩的功能
2.识别功能
色彩的情感性
人们对特定颜色的反应能力一般是与生俱来,而 非理性的。包装的色彩设计要求能够体现出某些 情感,色彩包括暖色系和冷色系,沉静色和活泼 色,用于描述色彩的词汇通常与情感有联系。
4.电子产品包装色彩定位 电子产品包装宜用同一色系,突出高科技 感。
包装设计编排
1.视觉秩序设计 包装视觉秩序设计是利用人的视觉焦距,按照 视觉先后的习惯,有计划地安排包装设计各视 觉元素的主次以及各包装面视觉焦点的顺序, 使整个包装设计富有内在逻辑性,使各个元素
之间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它主要设计包装的
合式。
结构构成原则是整体性、协调性、生动性。
构图要素
一、包装设计中的平衡构图原则
平衡构图是指在左右或上下等量而不等形的构
图形式,它能给人以活泼的感觉,平衡的结构
形式主要是掌握重心,重在人的心里感觉。
在包装设计中,包装设计的三元素图形、色彩、 文字之间相互影响,才能使包装的构图处于平 衡之中。
第四讲 包装的构成要素
材料要素
材料要素是商品包 装所用材料表面的 纹理和质感。运用 不同材料,并妥善 地加以组合配置, 可给消费者以新奇、 怀旧或豪华等不同 的感觉。
在包装材料上,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丰富特征, 体现在材料的原料种类、形态结构、质地肌理和 互相之间的组合对比上。运用变形、镂空、组合 等处理手法来丰富材料的外观,赋予材料新的形 象。
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经理性规划或自由构成设计得到的非具象 图形。
形态构成知识点总结初中
形态构成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形态构成是指一种事物或现象的外在形态、结构、形状等构成要素。
形态构成是对事物形态的组成、构造、组织、组合等特征的描述和分析。
1.1 形态构成的概念形态构成是指事物的形态结构的组织方式、组合形式、构成元素的数量和形态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等方面的总称。
1.2 形态构成的特征形态构成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层次性、趋向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1.3 形态构成的分类形态构成可以分为生物的形态构成、地貌的形态构成和社会的形态构成等。
二、生物的形态构成生物的形态构成是指生物个体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
生物的形态构成包括形态特征、器官结构、形态类型和形态适应等。
2.1 形态特征生物的形态特征是指生物身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纹路、花纹等外在特征。
2.2 器官结构生物的器官结构是指生物身体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组成。
2.3 形态类型生物的形态类型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属于哪种类型。
2.4 形态适应生物的形态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而表现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
三、地貌的形态构成地貌的形态构成是指地表的形态特征和地形结构组成。
地貌的形态构成包括地貌特征、地形结构、地貌类型和地貌形成等。
3.1 地貌特征地貌的特征是指地表的起伏、平缓、坡度、高低差、凹凸、峰丛、壁峰等特征。
3.2 地形结构地形结构是指地表的地势形态和地形特征的形成结构。
3.3 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是指地表地貌的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岛屿等。
3.4 地貌形成地貌的形成是指地表地貌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四、社会的形态构成社会的形态构成是指社会的形态结构和组织方式构成。
社会的形态构成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等。
4.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组成成分、社会的层次结构和社会的组织形式。
4.2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社会制度的构成和运作方式。
4.3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如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学校组织、社团组织等。
形态构成中的平衡法则讲义(ppt 27页)
2.平面构成的形式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 格式、弧线 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形的大小、方向渐变 -形状的渐变 -疏密的渐变 -虚实的渐变 -色彩的渐变
-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格
第
• 等量不等形(例图)
而相对对称则可以允许有更多的变化, 如等形不等量(例图)
二、 韵律与节奏
与上面对称、平衡的原理相双,韵律与节奏更富有浪漫色彩。
在学这一原理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美学原理进行融会贯通,因为韵律与节奏,本 来就是音乐的词汇。
其实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一不蕴含着美的因素,而这些美的因素其本质都是相 同的。我们可以把一幅美丽的风景看成油画,为什么就不能把一幅美丽的油画看 成是动人的音乐呢?
什么是对称呢?这很好理解,就是以中心点或者中心线,在点的四周或者线的两 边,出现相等、相同或者相似的画面内容(如下图所示)。
对称的设计是非常常见的,但并不是说只要对称就完全一样,对称有绝对对称与 相对对称。
绝对对称是完全一样,古典的对称方式大凡如此(如下图所示)。
绝对对称的方式看起来非常匀称,自然也会觉得漂亮。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 2) (以圆形、方形、三角 3) 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 4) 分别以连接、重合、重 5) 叠、透叠等形式,构成 6) 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重合
并列
相遇 重叠
透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叠
减缺
(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 (训练设计者灵活的 造型能力)。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 (形体间相互重合、添 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 的造型)。
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一骨骼的概念,性质,作用..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
..骨骼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来构成设计。
..骨骼既起到编排形象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
..骨骼单位靠骨骼线界定。
..骨骼线的移动和变化产生新的骨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规律性骨格:是以严谨数学方式构成的。
如重复骨格、渐变骨格、放射骨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自由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重复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等距离划分出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
..重复骨格多为正方形单位空间,因对重复构成有利,可以较多的组合成新的形态;且正方形骨骼单位所承纳的基本形状是最多的。
..重复骨骼是所有骨骼中最基本的一种。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渐变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划分单位面积的水平、垂直线所组成的网格。
..渐变骨骼一般可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博那基数列、调合数列来划分的。
..渐变骨骼的变化不能太大,相互变化的形与形之间,只允许一定量的变化,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变化过大,失去了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而变成突变。
..渐变骨骼在平面构成中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放射骨格..放射骨骼是由一个发射中心点向外发射或者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运行的骨格。
..放射骨格也可用渐变骨格的原理进行。
..放射骨骼由中心点有渐变变化的发射能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形态构成文档
形态构成1. 引言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形态构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形态是指一事物的外在形状、结构以及组成部分所呈现的特征。
形态构成是指通过内在的排列、组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物体和事物的过程。
形态构成不仅包括生物界的生物形态构成,还包括物质界的结晶形态构成、文化界的人类形态构成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形态构成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事物产生的影响。
2. 形态构成的原因形态构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生物学因素生物界的形态构成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每个生物体都拥有独特的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形态构成。
例如,气候、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形态。
2.2 物理化学因素物质界的形态构成主要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
物质的形态构成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密切相关。
物质的形态构成可以通过物理改变(如加热、冷却等)和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等)来实现。
2.3 文化社会因素人类社会的形态构成主要受到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
文化因素包括传统、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这些因素对人类的行为和行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人类的形态构成。
人类社会的形态构成也受到经济、政治、科技等因素的影响。
3. 形态构成的过程形态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1 生物形态构成过程生物形态构成过程可以分为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两个主要阶段。
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决定了生物体的基本形态。
细胞分化是指由未分化的细胞逐渐分化为特定类型细胞的过程,即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3.2 物质形态构成过程物质形态构成过程主要是通过物质的组织和结构排列来实现。
例如,晶体的形态构成是由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决定的。
在物质形态构成过程中,物质的组织和结构通常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3.3 人类形态构成过程人类的形态构成过程主要受到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一、基本形的概念基本形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
基本形,就是点、线、面、体基本元素构成设计形态的基本单元形象。
当我们运用一种基本形象来构成设计对象时,这些形象就是基本形。
二、形象的组合关系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
在构成中形象和形象之间产生了各种的组合关系。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2.相遇(相接):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上下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4.透叠:形与形之间相交在一起,相交部分为透明感觉,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5.联合:形与形之间结合在一起,组成为一个较大的新形象。
6.减缺:形与形之间下下重叠,上面图形减下面图形,得到一个新的形象。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交重叠,重叠的地方产生一个新的形象。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三、打散重构(一)打散重构的定义打散重构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打破原有的组合规律,破坏其排列关系,分解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
▲这种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剖事物,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分,用这些抽象的成分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经常使用这一方法。
(二)基础几何打散重构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几何形体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把分割的图形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图形。
▲练习时要注意不要分得太多、太乱。
重组时不能重叠在一起。
(三)特殊打散重构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律,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把分割好的图形全部用上,缺一不可,使其重新组合(重组时不能重叠一起)。
得到新的图新。
▲练习时要注意分割的图形形状,可用弧线分割、直线分割等,不同的分割方式能组成不同的形象。
如,把一个圆分成六分,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
四、正负形(一)认识正负形(图与底)形体与空间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的。
《形态构成教案》
《形态构成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第一章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3. 理解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形态构成的定义:形态构成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形态元素的组合和布局,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设计作品的过程。
2. 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3. 形态构成的重要性:形态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对于设计师来说,理解和掌握形态构成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设计作品,引发学生对形态构成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形态构成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3. 练习:学生通过绘制点、线、面、体的不同组合,加深对形态构成的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创意和技巧。
教案章节:第二章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法则。
3. 理解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对比与统一、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对比、节奏与韵律。
2. 形态构成的基本法则:重复、对齐、近似、对比。
3. 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复习:回顾上一章节的形态构成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则。
3. 分析案例:分析一些成功的设计案例,了解形态构成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形态构成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案章节:第三章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
2. 掌握形态构成的创作技巧。
3. 能够运用形态构成创作出具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教学内容:1. 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模仿、变化、组合、创新。
2. 形态构成的创作技巧:形态元素的运用、形态关系的处理、形态变换的方法。
形态构成学
形态构成学Form Constitution课程编码: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84适用专业与方向:服装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服装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形态构成中的点、线、面、体(块)、色彩、肌理、空间、光等构成要素,掌握基本形状、基本体(块)的特征和本质;运用形态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和平面构成的方法,通过对点材构成、线材构成、面材构成、体(块)材构成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立体形态造型的能力。
并要求学生在强调形态创造性的同时,应融入时代气息与精神内涵,掌握视觉艺术构成要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具备基础造型设计的能力。
为纺织品艺术专业的结构、图案、立体造型设计打好坚实的设计思维的基础。
要求学生:1、了解形态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内容,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方法,熟悉并掌握重复、渐变、近似、发射、对比、特异、密集、肌理、空间等平面形态的构成;2、掌握平面、色彩构成要素的空间表现能力,运用平面、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进行有意义的图形及实际应用创造;3、了解形态构成的材料要素及其分类,学习常用加工方法,会制作点材构成、线材构成、面材构成、体(块)材构成等立体形态的造型;4、把色彩、材料以及文化因素融会贯通。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对形态构成的感悟、理解和分析,通过形态构成的具体操作过程,认识造型的基本规律,达到在符合特定条件下能够造型的目地本课程的难点:深刻理解形态构成的抽象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形态构成总论1、所谓形态构成2、关于形态构成的诸要素3、形态的知觉和心理4、造型的美第二章图形构成1、从具象形到抽象形2、图形的分割和积聚3、幻象的创造4、构图第三章色彩构成1、色彩印象及其表现2、色彩的对比3、色彩的调和4、色彩的感情5、配色构图第四章立体构成1、平面、立体、空间2、立体造型的意象和逻辑3、立体构型4、立体感觉5、空间构成第五章其他构成1、肌理构成2、光的构成3、动的构成三、本课程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前续课程)绘画造型基础、色彩画四、课程内容的重点、深度与广度本课程是服装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视觉艺术构成要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具备基础造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形态的审美能力和纺织造型的创造能力。
平面构成第2节第四章单元形的繁殖构成
一、单元形的组合
1、单元形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一个点、一条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 素。单元形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给我们设 计者提供了无限的设计资源。
单元形是由其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 组合而形成的。
2、形与形看见。
重合:形与形之间套叠成为一体。
二、单元形的繁殖
1、单元形的确定 为使单元形的繁殖构成变化丰富,单元形以 简单的几何形为好。
以箭头为例:
二、单元形的繁殖
2、形态融合
a :单一单元形的组合 A1+A1 或 A2+A2 如图2
b :混合单元形的组合 如图3
b 混合单元形的组合 A1+A2 如图4
3 、单元形的繁殖构成
单元形的构成方法大致分为两种:
自由构成:不拘泥规则,自由组合,依赖平衡感觉即可。 ※规律构成:侧重于数理秩序来组合单元形。
规律构成
3、单元形的繁殖构成
1、线状发展 2、面状发展 3、环状结构的形成 4、放射结构的形成 5、镜像发射结构的形成
2、形与形的关系
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
相遇
:一个形的边缘与另一个形的边缘接触。
复叠
:一个形复叠在另一个形之上,形成前后
的关系,产生空间层次感。
透叠:形与形透明相交。
联合:两形交叠,彼此联合形成新的形。
减缺
:一个形被另一个不可见的形覆盖,从而
形成一个新的形。
差叠
5、镜像反射结构的形成
指通过镜像反射方式而形成的左右对称的单元形构成。
作业:
设计一个单元形,并将其组合繁殖构成新 的图形。
建筑形态构成
单形是不依靠另外的形象独立存 在的形态,圆形、方形、角形是 建筑的基本形状。几何形状准确 鲜明,符合基本的数学规律,容 易实施,所以建筑形体通常采用 规则的几何形状,反映典型特征 的基本形状是圆形、角形和方形, 其他的形状都是从这几类基本形 状中衍生出来的。
柏林自由大学校园建筑
整理课件
9
02 (二)形状的形式和表达
整理课件
39
08 (二)点的形态和视觉特征
5.建筑局部运用点与点线的实例
(7)建筑立面中由不同窗户或 肌理构成的点效果。
墨西哥Soumaya博物馆
建筑外立面的肌理构成的点效果。金属质感的圆珠
状的点密集排列,使建筑曲面有鱼鳞般的肌理,在
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整理课件
40
第二节 点、线、面
线 的 概 念 应在 用建 筑 中 的
方案设计 设计方法
第一节 建筑形态与构成概述
一、形态与构成 (一)形的基本要素 1.概念要素 2.视觉要素 3.关系要素 (二)形状的形式和表达 1.单形 2.复形
二、建筑的轮廓与形状 (一)作用 (二)实例
整理课件
3
第二节 方案设计
要 素
形 式 表 达
一 、形态与构成
(一)形的基本要素 1.概念要素 2.视觉要素 3.关系要素 (二)形状的形式和表达 1.单形 2.复形
5.建筑局部运用点与点线的实例
(3)中国古建筑坡屋檐上密集 成的点装饰构件。
古代建筑屋顶檐口玻璃瓦勾头滴、门钉等构件组成
的点效果
整理课件
36
05 (二)点的形态和视觉特征
5.建筑局部运用点与点线的实例
(4)门楼上由点构成装饰线的 砖雕图案。
构成基础第二版电子课件第四章立体构成
第三节 立体构成材料与加工
4. 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 材料根据物理性能分类,可以分为弹性材料、塑性材料和黏性材料。 弹性材料如皮筋、弹簧等,塑性材料如石膏、黏土等,黏性材料如胶水 等。
第三节 立体构成材料与加工
5. 根据材料的形态分类 材料根据形态分类,可以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和块 状材料。 (1)点状材料 点状材料本身的表现力极弱,它在构成中充当的是点缀、协调的配 角角色,很少作为主角单独出现。典型的点状材料有小玻璃珠、豆粒、 纽扣、瓶盖、药片、螺帽等。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图4-1-12 线的作用 1
图4-1-13 线的作用 2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三、立体构成中面的要素
1. 立体构成中面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面具有位置、长度和宽度,但无厚度。但在立体构成 中,为了使我们看得见、摸得到,需将面扩大为三次元的体来表现。 面的种类很多,决定其面貌的主要因素在于外轮廓线。面材有直面 造型和曲面造型之分,它们非常具有美感,面材还具有将三次元造型简 化或抽象化的独特表现技能,如图4-1-14、图4-1-15 所示。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节奏是以规律 性的重复体现出统一,如图4-2-11、图4-2-12 所示。而韵律则以起伏回 旋、疏密有致、抑扬顿挫体现出变化。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若能灵活熟 练地掌握节奏和韵律,就会获得如同音乐般的美感形态,如图4-2-13、 图4-2-14 所示。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四、立体构成中体的要素
1. 立体构成中体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体具有位置、长度、宽度和厚度,但无重量。在立体 构成中,体是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以三维度的有重量、体积 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完全封闭的立体,如石块、建筑物等。体因为占有 实际空间,所以从任何角度都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到它的存在,如 图4-1-20、图4-1-21所示。
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6.线织面构成 线织面构成是指由直线构成的曲面,如圆锥体面、圆柱体面、螺旋体面等。以基 本线织面为基础,加上连接位置差异、运动方向变化等可得到变化无穷的线织面,如 下图所示。
三、面材的立体构成
(一)连续性面材构成
连续性面材构成是使用一个单独的面做起伏、卷曲、折叠、翻转等变化。不管面 形是几何形还是自由形,也不管造型是富有规律还是随意,连续性面材构成都能够体 现出面本身的连续意义,如下图所示。
(2)破坏 破坏有可能是破旧立新,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损坏。破坏的力量来自于外力, 如撞击、火烧、冲击、腐蚀等。破坏所产生的新形态往往能产生令人震惊的视觉美感, 如下图所示。
(3)切割移位 形体的切割移位是指将基本形打散后再进行移位重新组合,以探索部分与整体间 的关系;或者将形体进行切割,来探索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切割移位后形成的新形态 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如下图所示。
特异韵律是在规律的变化中寻求突破,以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产生奇特的效果, 有强调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四、稳定与轻巧
立体形态中的稳定体现在物理稳定和心理稳定两个方面。物理稳定是指立体重心 落在合适的位置上,符合了稳定的条件,物体才不会倾倒,如下图(左)所示。心理 稳定是指立体外观的量感重心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稳定感觉,它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一 种反映,是一种主观的视觉重心的确定,如下图(中)所示。一般来说,当物体重心 位于物体总高的三分之一以上时,会给人以轻巧感,显得优雅、从容,如下图(右) 所示。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一、半立体构成 二、线材立体构成 三、面材立体构成
四、体块立体构成 五、综合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1.切折 切折是指将一个平面通过切、折两种手段形成半立体造型的构成手法。其制作简 单却富于变化。以纸材为例,常见的切折形式有不切多折、一切多折与多切多折,如 图下图所示。
第四章-地貌
表4-1 大陆地貌的形态分类表
形态类型
绝对高度/m
相对高度/m
平均坡度 /°
举例
高山 >3500
>1000
>25 喜马拉雅山、天山
中山 3500~1000 1000~500 10~25 大别山、庐山 山地 低山 1000~500 500~200 5~10 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
丘陵 <500
<200
闽东沿海丘陵
2021/6/7
单斜软弱层型垭口
三、垭口和山坡
2、剥蚀型垭口 是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导因素所形 成的垭口,其形态特征与山体地质结构无明显联系。 此类垭口的共同特点是松散覆盖层很薄,基岩多半裸 露。 3、剥蚀-堆积型垭口 是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 以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垭口。其开 挖后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堆积层的地质特征和水文 地质条件。
2021/6/7
4.1 概述
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二、地貌形态 三、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2021/6/7
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 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促使地貌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是内、外力地质 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形成了地壳表面的基本起伏,对地貌 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根据其作用过程可分为风化、剥蚀、搬 运、堆积和成岩等作用,对内动力作用所形成的基本地 貌形态,不断的雕塑、加工、起改造作用。
2021/6/7
背斜张裂带型垭口
1、构造型垭口
3)单斜软弱层型垭口:这种垭口主要由页岩、千枚岩等
易于风化的软弱岩层构成。两侧边坡多不对称,一坡岩层 外倾可略陡一些。由于岩性软弱,风化严重,稳定性差, 故不宜深挖。若须采取深路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一侧边 坡的坡角应小于岩层的倾角,两侧坡面均要有防风化的措 施,必要时设置护壁或挡土墙。穿越这一类垭口,宜优先 考虑隧道方案,可以避免因风化带来的路基病害,还有利 于降低越岭线的标高,缩短展线工程量或提高公路线形标 准。
形态构成(色彩构成)
03
呼应
通过在画面中重复使用某种颜色或相 似的颜色,使画面更加统一、和谐。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相似颜色的元素 ,可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感。
04 色彩在各领域的应用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标志设计
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辨识度,设计出独特 且易于识别的标志。
海报设计
广告设计
通过色彩的搭配和对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传递广告信息。
色彩搭配
03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总结词
在色彩搭配中,对比与调和是两个重要的原则。通过对比,可以突出色彩的差异,增强视觉冲击力;而调和则是为了 使色彩更加协调、平衡,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
通过明暗、冷暖、饱和度等属性的差异,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在设计中使用冷暖对比,可以突出主题, 引导观众的视线。
形态构成(色彩构成)
目录
• 色彩基础 • 色彩心理 • 色彩搭配 • 色彩在各领域的应用 • 案例分析
色彩基础
01
色彩的属性
01
色相
表示色彩的基本样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红、黄、绿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02
明度
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即颜色的深浅和浓淡。明度与颜 色中白色或黑色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明度越高。
03
纯度
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饱和度。纯度高的颜色鲜艳 ,纯度低的颜色较为柔和。
色彩的分类
01
原色
最基本的颜色,无法通过其他颜 色的混合得到。在色轮中,红、 黄、蓝是三原色。
02
03
间色
复色
由两种原色混合得到的颜色。例 如,绿色是由黄色和蓝色混合得 到的。
由两种间色或原色与间色混合得 到的颜色。例如,紫色是由红色 和蓝色混合得到的。
平面构成6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发射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形态的秩序组合
发射
第四节 发射构成
(一)发射构成概述 在构成中,发射骨格的视觉效果是最强烈的。设计中采用 发射骨格,能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和极佳的视觉效果。 发射具有一定的渐变效果,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形状。鲜 花的结构,礼花绽放的光芒,都是发射状的。发射具有方 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 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以造成光学的动感, 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 发射骨格由中心点、发射点、基本形构成。发射点是画面 的中心和焦点。你想把画面的中心部位放在哪里,哪里就 可被作为中心点。发射线从中心放射而出,形成发射骨格 的主体。
发射作品范例
发射构成用于海报设 计的案例
发射作品范例
发射作品范例
(三)发射构成学生作品
发射作品范例
发射作品范例
发射作品范例
发射作品范例
发射作品范例
具有发射构成概念的图案
发射骨骼形式
发射骨骼形式
发射骨骼形式
发射骨骼形式
发射作品范例
美国聋人滑雪者协会标志,它是由长 短不同的两组雪橇作发射线组合而成,犹如一 朵盛开的蒲公英; 右图视为标志所做的一张广告。
发射作品范例
韩国国民银行的标 志,由四个呈发射 状的椭圆重复组成。
具有发射构成特征的设计
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在发射构图中比较 普通的是分别称之为离心式和向心式的发射。发射的骨格线可以是直线、曲线、 弧线等。 2. 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是以旋转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转的基本形 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3. 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同箭靶的 图形。 4. 多心式发射。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视觉要素:形状、色彩、肌理、位置、方向、材质
形状:形的轮廓外表,包括方、圆、三角…… 色彩:红、黄、蓝、灰…… 肌理:粗糙、光滑、平坦、起伏…… 位置:上、下、左、右…… 方向:东、西、南、北、中…… 材质:金、木、土、石…… 材性:弹性、塑性、刚性、柔性、黏性……
第四章 形态构成
第四章形态构成
概述 第一节 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造型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第五节 学习方法和实践
Page ▪ 2
第四章形态构成
概述
形态的概念: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 成关系,包括形态和情态两个方面。
形态构成的要素:形态包括二维形和三维形,形态构成 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4.3.1 单元类
以相同或相似的形或结构作为造型的基本单元, 重复运用它们而形成新的形态。
a) 骨架法
形的基本单元按照“骨架”所限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 新形。“骨架”是结构方式。
1、规律性骨架 2、非规律性骨架 3、作用性骨架 4、非作用性骨架 5、可见骨架 6、不可见骨架 7、重复骨架
自由曲面: 动感
长方形: 方向感
封闭曲面: 同样的面
稳定感
深色的重
力感较强
充实的体 呈现坚实感
虚空较多 的体呈现轻盈感
Page ▪ 16
第四章形态构成
4.2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4.2.1 基本形 4.2.2 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Page ▪ 17
第四章形态构成
基本形体: ① 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正多面体、锥体 ② 面:方、圆、三角、椭圆…… ③ 线:直线、曲线
Page ▪ 30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分割类
a) 等形分割
形状一样,切分时对图形元素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出现对比。这样, 形式会比较严谨,也会在一种统一的形态下呈现合谐的美。
Page ▪ 10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线 任何形的长宽比较大时,就可以视为线。线与面、体的区别是由其
相对的比例关系决定的。
线的形态:
实线
虚线
面化的线
线的长宽比 形体交接而形成的线 体化的线
线的形状
Page ▪ 11
第四章形态构体成 化的线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面 面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当一个体较薄时就被看做是面)。 面可视为线移动的轨迹或围合体的界面,面有直面和曲面两种。
Page ▪ 20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规律性、非规律性骨架
单元类
Page ▪ 21
第四章形态构成
非规律性骨架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Page ▪ 22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可见、不可见骨架
单元类
可见骨架 重复骨架
不可见骨架
暗含的骨架
Page ▪ 23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骨架的具体形式:网格式、线形式
4.1.1 形的基本要素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 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
在抽象、分解后,将建筑形态分解为:概念要素、视觉要素。 概念要素:点、线、面、体
点线
面
点、线、面、 体可互相转化,它 们的划分是根据人 们对形的主观感受 而决定的。
Page ▪ 5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1、向心——发散式
骨格线和基本形呈发散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散式构成。此类的 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 式相叠而组成的。
自由型
Page ▪ 27
向心
第四章形态构成
规律型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2、集中式(聚集式) 如树状结构。集中式取决于树干的结构,而非个别叶片的形状。
集中式
Page ▪ 28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Page ▪ 29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分割类
4.3.2 分割类 通过对原形进行分割及分割后的处理,分割产生的部分称
为子形,子形重新组合后形成新形。可以看作骨骼的另一种概 念。
a) 等形分割 b) 等量分割 c) 比例——数列分割 d) 自由分割
Page ▪ 6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地与肌理
Page ▪ 7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感与造型
Page ▪ 8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色彩
Page ▪ 9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具有具体的形状、 大小(面积、体积)、色彩、肌理。
面的形态: 实面 虚面 线化的面 体化的面
Page ▪ 12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体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大都是体块。相对于二维的点、线、面,可划分为块 体、线体、面体。
体的形态: 实体 点化的体 线化的体 面化的体
Page ▪ 1结:基本形态的转化关系
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① 分离 ② 接触 ③ 覆盖 ④ 透叠 ⑤ 联合 ⑥ 减缺 ⑦ 差叠 ⑧ 重合
Page ▪ 18
第四章形态构成
4.3 造型的基本方法
将形的基本要素(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进行有 目的的组合。
4.3.1 单元类 4.3.2 分割类 4.3.3 空间法 4.3.4 变形类
Page ▪ 19
单元类
平面网格
空间网格
直线式
曲线式
Page ▪ 24
第四章形态构成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Page ▪ 25
第四章形态构成
整齐的骨骼效果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b) 聚集法
形的基本单元通过聚集,以它们形式的相同或相似联系起来 ,形成新形。 1、向心——发散式
2、集中式(聚集式)
Page ▪ 26
第四章形态构成
Page ▪ 14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4.1.2 形的心理感受特征 1)点的心理感受
2)线的心理感受
直线 平衡感 重力感 运动感
曲线 张力感 运动感 封闭感
点位于中心——稳定感、静止感 点偏移中心——动感、方向感
Page ▪ 15
第四章形态构成
3)面的心理感受
4)体的心理感受
正方形: 平稳感
形态构成的目的: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是运用平面构成 和立体构成的方法把各造型要素组织起来,使之符合形 态构成的规律,创造美的建筑形式。
Page ▪ 3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4.1 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
4.1.1 形的基本要素 4.1.2 形的心理感受特征
Page ▪ 4
第四章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