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油气合建站的建设及设计规范探讨

合集下载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最新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最新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GB50156-2002∙ 1 总则∙ 3 一般规定∙ 4 站址选择∙ 5 总平面布置∙ 6 加油工艺及设施o6.1 油罐o6.2 工艺系统∙7 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o7.1液化石油气质量的储罐o7.2泵和压缩机o7.3液化石油气加气机o7.4液化石油气管道及其组成件o7.5紧急切断系统o7.6槽车卸车点∙8 压缩天然气工艺及设施o8.1 天然气的质量、调压、计量、脱硫和脱水o8.2 天然气增压o8.3 压缩天然气的储存o8.4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o8.5 加气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o8.6 压缩天然气管道及其组成件∙9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10 电气装置o10.1 供配电o10.2 防雷o10.3 防静电o10.4 报警系统∙11 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o11.1 采暖通风o11.2 建筑物o11.3 绿化∙12 工程施工o12.1 一般规定o12.2 材料和设备检验o12.3 土建工程o12.5 管道工程o12.8 交工文件1 总则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本条提山的各项要求是对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汽车加油加气站时,还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考虑到在已建加油站内增加加气站的可能性,故本规范适用范围除包括新建外还包括加油加气站的扩建和改建工程及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的工程设计。

1.0.3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

对于其它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难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便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

本规范明确规定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 一般规定3.0.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母站)所用天然气现在基本上是采用管道供气方式,利用市区已建供气管网时,由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用气量较大,且是间断用气,所以要求设站或引气时不要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论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问题与完善

论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问题与完善

论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问题与完善摘要油气集输设计不健全、不规范,会对油气集输工程的内外环境造成先天不足,以及多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使得油气集输工程存在风险乃至人身财产危险,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有的油气集输工程出现亏损与经营低效等现象,最终都因为设计规范的缘故。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也处于不断调整与完善之中。

因此,油田要把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问题与完善是作为油田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忽视审计规范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必定是严重的。

本文将对油气集输设计、存在问题与完善的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油气集输;设计;规范;完善中图分类号TE8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101-0139-01油气集输设计是实现油气有效开发的基础条件与关键内容,它是油气集输效率的保障,也是整个技术系统的“核心”地位,以油气集输设计为前提的油田地面工程运行,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经营水平与经济效益。

进入新世纪,油气集输系统在对大庆油田等老油田的设计规范处于持续调整与完善之中,尤其是集输新技术、新器械、新理念的出现,对油气集输的安全性与高效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规范的设计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各种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有了持续的提高。

然而许多油田在开发多年以后,设备管网出现老化现象,设计工艺落后于时代要求,应用效率不高、人员知识陈旧等情况逐渐突出。

所以,对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是完全必要的。

1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概述1.1 油气集输的定义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它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将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称为油气集输。

主要包括油气分离、油气计量、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工艺。

1.2 油气集输设计的目标油气集输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并实行完整油气集输工程,多方面规范工艺技术、确立技术方向、明确人员岗位、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技术标准,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技术创新为渠道,进一步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提高油气集输效率,加强油气集输站场的管理,提高油气集输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最新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最新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GB50156-2002∙ 1 总则o6.1 油罐∙7 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o7.1液化石油气质量的储罐∙8 压缩天然气工艺及设施o8.1 天然气的质量、调压、计量、脱硫和脱水∙9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o10.1 供配电∙11 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o11.1 采暖通风∙12 工程施工o12.1 一般规定1 总则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本条提山的各项要求是对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汽车加油加气站时,还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考虑到在已建加油站内增加加气站的可能性,故本规范适用范围除包括新建外还包括加油加气站的扩建和改建工程及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的工程设计。

1.0.3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

对于其它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难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便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

本规范明确规定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 一般规定3.0.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母站)所用天然气现在基本上是采用管道供气方式,利用市区已建供气管网时,由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用气量较大,且是间断用气,所以要求设站或引气时不要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3.0.2 本规范允许汽车加油站和汽车加气(LPG、CNG)站合建。

这样做有利于节省城市用地、有利于经营管理,也有利于燃气汽车的发展。

只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是可以做到安全可靠的。

国外燃气汽车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普遍采用加油站利加气站合建方式。

从对国内外LPG加气站和CNG加气站的考察来看,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需求很少,所以本规范没有制定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规定。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2.1 术语2.1.1 加油加气站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1.2 加油站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3 加气站具有储气设施,使用加气机为机动车加注车用LPG、CNG或LNG等车用燃气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自己注释:L液化,P石油,G气体,C压缩,N天然气2.1.4 加油加气合建站具有储油(气)设施,既能为机动车加注车用燃油,又能加注车用燃气,也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2.1.5 站房建筑物。

2.1.6 加油加气作业区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气)卸车设施、储油(储气)设施、加油机、加气机、加(卸)气柱、通气管(放散管)、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停车位、LPG(LNG)泵、CNG(LPG)压缩机等设备的区域。

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

2.1.7 辅助服务区加油加气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域。

2.1.8 安全拉断阀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自动断开,断开后的两节均具有自密封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加油机或加气机、加(卸)气柱的软管上,是防止软管被拉断而发生泄漏事故的专用保护装置。

2.1.14 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1.29 加气岛用于安装加气机的平台。

2.1.41 防护堤用于拦蓄LPG、LNG储罐事故时溢出的易燃和可燃液体的构筑物。

3 基本规定3.0.9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9的规定。

三气柴五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记忆技巧:临界点给下一级;90/150/210呈60递增;不允许大于2103.0.10 LPG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

记忆技巧:临界点给下一级;30/45/60呈15递增;不允许大于603.0.13 加油与LP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3 的规定。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讲义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讲义

8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8.5.3 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加气枪之间应设储气瓶组(储气井) 截断阀、主截断阀、紧总截断阀和加气截断阀(图8.5.3)。
8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8.5.4 加气站内缓冲罐、压缩机出口、储气瓶组应设置安全阀。安 全阀的设置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安全阀的定压P0除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P≤1.8MPa时,P0=P+0.18MPa。 2 当1.8MPa<P≤4.0MPa时,P0=1.1P 3 当4.0MPa<P≤8.0MPa时,P0=P+0.4MPa 4 当8.0MPa<P≤25.0MPa时,P0=1.05P。 注:P--设备最高操作压力。
8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8.3 压缩天然气的储存 8.3.1 加气站内压缩天然气的储气设施宜选用储气瓶或储气井。 8.3.2 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应为25MPa,其设计温度应满足环境温
度要求。 8.3.3 储气瓶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产品。 8.3.4 加气站宜选用同一种规格型号的大容积储气瓶。当选用小容
8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8.5 加气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8.5.1 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紧急截断阀。手动紧急截断阀的位置
应便于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 8.5.2 储气瓶组(储气井)进气总管上应设安全阀及紧急放散管、
压力表及超压报警器。每个储气瓶(井)出口应设截止阀。车载 储气瓶组应有与站内工艺安全设施相匹配的安全保障措施,但可 不设超压报警器。
8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8.3.7 储气井的设计、建造和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压气地 下储气井》SY/T 6535的有关规定。

油气合建站设计及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

油气合建站设计及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

油气合建站设计及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摘要:天然气是一种安全、洁净的一次性能源。

与煤炭、燃油相比,无论在开采、运输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都是很小的,因此有洁净能源之称。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使用天然气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大幅减少,天然气已被视为近期最有发展前途的清洁燃料之一。

因此建设油气合建站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油气合建站相关规范一.油气合建站LNG 汽车加注站和汽油、柴油加油站联合建立的站,称为油气合建站。

1.油气合建站的优势①减少城市危险性场所,利于城市居民安全;②节约土地,减少土地供应压力;③节约人力,方便管理;④油气并用,方便车辆;⑤改造现有加油站,解决加气站选址难的问题。

2.总体布局原则(1)遵循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结合水利部门的有关要求。

(2)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景观的协调配合,重视环境保护。

同时要采取积极稳妥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3)根据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最大风频、最小风频,合理确定站场的平面布置。

(4)根据厂、站布局合理确定工艺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3.站址选择加油加气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若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加气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

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1由于加油加气建在交叉路口附近,容易造成车辆堵塞,会减少路口的通行能力。

2一级站储罐容积大,加油、加气量大,对周围建、构筑物及人群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有害影响也较大,还易因站前车流大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

二.一般规定1 向加油加气站供油供气,可采取罐车运输或管道输送的方式。

当压缩天然气加气站采用管道供气方式时,不应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母站)所用天然气现在基本上是采用管道供气方式,利用市区已建供气管网时,由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用气量较大,且是间断用气,所以要求设站或引气时不要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就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谈几点看法

就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谈几点看法

低碳世界L O W C A R B O N W O R L D LOW CARBON WORLD 2014/8就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谈几点看法张敬义(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41)【摘要】通过对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有关LNG 与CNG 加气合建站规定,对比现实中设计建设的加气站、释放站的合建站以及撬装式加油加气站等新的建站模式,提出一些规范修订的建议,以便新修订的规范更结合实际,更合理全面地指导与规范工程建设,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天然气;汽车加油加气站;CNG ;LNG ;撬装;合建站【中图分类号】U473.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2066(2014)15-0008-02随着我国天然气利用持续推进和普及,天然气加气站行业发展迅速,旧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由于在建站形式、安全间距控制等方面已不适应城市发展与建设现实情况,因此在其基础上重新修订,编制并发布实施了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以下简称“现行规范”)。

现行规范突出变化是增加了LNG 加气站内容以及加油与LNG 、L-CNG 、LNG/L-CNG 合建站的建站形式。

另外还有一些新的变化,如增加了自助加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因与本次探讨问题关联不大,在此不一一赘述。

现行规范实行一年多来,发现与现实操作层面存在一定的间隙,规范没有覆盖加气合建站的所有形式,而且现行规范中所确定的加油与L-CNG 、LNG/L-CNG 合建站的建站形式在实际中并不多见,有些脱离现实。

以下就此谈几点看法,和同行共商榷。

1规范中应增加CNG/LNG 合建站形式由于目前天然气加气市场CNG 销售价格由物价部门核定,实行区域(一般按省物价局核定)统一价,LNG 供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自由浮动。

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节选)

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节选)

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节选)5 总平面布置5。

0.1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4。

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

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可隔离一般火种及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保障站内安全.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

0。

4至表4.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安全性要好的多,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主要是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墙为非实体围墙即可。

加油加气站面向进、出口的一侧,可建非实体围墙,主要是为了进、出站内的车辆视野开阔,行车安全,方便操作人员对加油、加气车辆进行管理,同时,在城市建站还能满足城市景观美化的要求。

5。

0.2 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汽车槽车能迅速驶离。

在运营管理中还应注意避免加油、加气车辆阻塞汽车槽车驶离车道,以防止事故时阻碍汽车槽车迅速驶离。

5。

0。

3 本条规定了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的布置要求.1 根据加油、加气业务操作方便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对全国部分加油加气站的调查,一般车道宽度需不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0m。

2 站内道路转弯半径按主流车型确定,不宜小于9.0m。

汽车槽车卸车停车位宜按平坡设计,主要考虑尽量避免溜车。

3 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容易受到泄漏油品的侵蚀,沥青层易于破坏。

此外,发生火灾事故时沥青将发生熔融而影响车辆撤离和消防工作正常进行,故规定不应采用沥青路面.5.0.4 加油岛、加气岛及加油、加气场地系机动车加油、加气的50028—93相比,适当减少了防火间距。

与荷兰规范要求的5m相比,又适当增加了间距。

3)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房的防火间距与现行的行业标准《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基本一致,比荷兰规他要求的距离略有增加。

4)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主要是参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8确定的。

加油加气站规范(最新版)

加油加气站规范(最新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修订)1总则 (3)2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3)3基本规定 (5)4站址选择 (7)5站内平面布置 (14)6加油工艺及设施 (19)6.1 油罐 (19)6.2加油机 (20)6.3工艺管道系统 (21)6.4撬装式加油装置 (23)6.5防渗措施 (23)6.6自助加油站(区) (24)7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25)7.1 LPG储罐 (25)7.2泵和压缩机 (26)7.3 LPG加气机 (27)7.4 LPG管道系统 (27)7.5槽车卸车点 (28)8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28)8.1 CN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工艺设施 (28)8.2 CNG加气子站工艺设施 (30)8.3 CNG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30)8.4 CNG管道及其组成件 (32)9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32)9.1 LNG储罐、泵和气化器 (32)9.2 LNG卸车 (35)9.3 LNG加气区 (35)9.4 LNG管道系统 (35)10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36)10.1灭火器材配置 (36)10.2消防给水 (37)10.3给排水系统 (39)11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 (39)11.1供配电 (39)11.2防雷、防静电 (40)11.3充电设施 (42)11.4报警系统 (42)11.5紧急切断系统 (43)12采暖通风、建(构)筑物、绿化 (43)12.1 采暖通风 (43)12.2建(构)筑物 (44)12.3绿化 (45)13工程施工 (45)13.1 一般规定 (45)13.2材料和设备检验 (46)13.3土建工程 (47)13.4 设备安装工程 (49)13.5管道工程 (50)13.6电气仪表安装工程 (52)13.7防腐绝热工程 (53)13.8交工文件 (53)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止点 (54)附录B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54)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范围划分 (55)1总则1.0.1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油气合建站设计及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

油气合建站设计及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

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等 级划分
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的等 级划分
• 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中的 规定。
一般规定
• 3 液化石油气罐为压力储罐,其危险程度比汽油罐高,控制液化石油 气加气站储罐的容积小于加油站油品储罐的容积是应该的。从需求方 面来看,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主要建在城市里。而在城市郊区一般皆建 有液化石油气储存站,供气条件较好,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罐的储存 天数宜为2—3天。 • 4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根据加气汽车数量、每辆汽 车加气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超过16m3。 • 5 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级别划分,宜与加油站和液化石油 气加气站的级别划分相对应,使某一级别的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 建站与同级别的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危险程度基本相当,且 能分别满足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的运营需要,这样划分清晰明了, 便于掌握和管理。
油气合建站设计及管理相关规范 和标准
制作人:
一、油气合建站的优势
二、一般规定
三、油气合建站等级划分
油气合建站的优势
① 减少城市危险性场所,利于城市居民安全; ② 节约土地,减少土地供应压力; ③ 节约人力,方便管理; ④ 油气并用,方便车辆; ⑤ 改造现有加油站,解决加气站选址难的问题。
站址选择Βιβλιοθήκη 一般规定• 1 向加油加气站供油供气,可采取罐车运输或管道输送的方式。当压 缩天然气加气站采用管道供气方式时,不应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 用。 • 解释: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母站)所用天然气现在基本上是采用管 道供气方式,利用市区已建供气管网时,由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用气 量较大,且是间断用气,所以要求设站或引气时不要影响管网其它用 户正常使用。 • 2 加油站与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或加油站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可联合建 站。 • 解释:本规范允许汽车加油站和汽车加气(LPG、CNG)站合建。这样 做有利于节省城市用地、有利于经营管理,也有利于燃气汽车的发展。 只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是可以做到安全可靠 的。国外燃气汽车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普遍采用加油站利加气站合建方 式。从对国内外LPG加气站和CNG加气站的考察来看,LPG加气站与 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需求很少,所以本规范没有制定LPG加气站与 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规定。

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1总则 2 术语 3 一般规定4 站址选择5 总平面布置6 加油工艺及设施6.1 油罐6.2 工艺系统7 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7.1 液化石油气质量和储罐7.2 泵和压缩机7.3 液化石油气加气机7.4 液化石油气管道及其组成件7.5 紧急切断系统7.6 槽车卸车点8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8.1 天然气的质量、调压、计量、脱硫和脱水8.2天然气增压8.3 压缩天然气的储存8.4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8.5 加气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8.6 压缩天然气管道及其组成件9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10 电气装置10.1 供配电10.2 防雷10.3 防静电10 .4 报警系统11 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11.1 采暖通风11.2 建筑物11.3 绿化12 工程施工12.1 一般规定12.2 材料和设备检验12.3 土建工程12.4 工艺设备安装12.5 管道工程12.6 电气仪表施工12.7 防腐蚀工程12.8 交工文件附录A 计算间距的起讫点附录B 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附录C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本规范用词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淮的规定。

2 术语2.0.1 加油加气站automobile gasoline/gas filling station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0.2 加油站automobile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最新油气合建站的建设及设计规范探讨

最新油气合建站的建设及设计规范探讨
中放散,集中放散管的口径应是
2012年油气合建站建设运营研讨会
2.油气合建站应注意的问题
⑨ 加油加气站的管道连接应采用焊接,慎用管套 连接;
⑩关于CNG高压地下储气井问题: ▪ 固井困难,固井质量问题多; ▪ 井套管的防腐问题; ▪ 井管中的排污管的设计问题。
ppt课件
14
2012年油气合建站建设运营研讨会
5.对水在LNG事故中的作用认识有误
1)水不能灭火;水加速气化;引起快速相变;水引起 冷爆炸。这些认识既有对的一面,又有错的一面,关键是要 区分哪一种状态下用水。
2)水在LNG事故中的作用
泄漏但未发生火灾时:雾状水枪的驱赶作用,将LNG蒸气向 相对安全的方向驱赶;抢险需关闭阀门时提升温度,稀释浓度使 抢险人员容易接近事故点,水可以中和或导走静电;微量泄漏时 加速气化,以利扩散;提升温度,防止冻坏常温设备;
2
我院设计加油加气站样例:
ppt课件
3
我院设计加油加气站样例:
ppt课件
4
我院设计加油加气站样例:
ppt课件
5
我院设计LNG加气站样例:
ppt课件
6
2012年油气合建站建设运营研讨会
1.油气合建站的优势
① 减少城市危险性场所,利于城市居民安全; ② 节约土地,减少土地供应压力; ③ 节约人力,方便管理; ④ 油气并用,方便车辆; ⑤ 改造现有加油站,解决加气站选址难的问题。
于行业或国家标准。
ppt课件
11
2012年油气合建站建设运营研讨会
3.国内LNG加气站标准浅议
3)GB50156整体评价
① 国标是法律赋予权利的技术法规,尊重国标,遵 守国标;既是标准有些条款欠妥,但其地位无可替代;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安全设施和运行相关条文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安全设施和运行相关条文
柴油相对于汽油发生的火灾几率较小,而且加注柴油的多数都 是大型车辆,油箱也大,故本条对加注柴油的流量未作规定。
6 加油工艺和设施
条文6.2.3 加油软管上宜设安全拉断阀。 说明 6.2.3 拉断阀一般装在加油软管上或油枪与软管的连接处,
是预防向车辆加完油后,忘记将加油枪从油箱口移开就开车,而 导致加油软管被拉断或加油机被拉倒,出现泄漏事故的保护器件 。拉断阀的分离拉力过小会因加油水击现象等不该拉脱时而被拉 脱,过大起不到保护加油机、胶管及连接接头的作用。依据现行 国家标准《燃油加油站防爆安全技术 第2部分:加油机用安全拉 断阀结构和性能的安全要求》GB 22380.2—2008)的规定,安全 拉断阀的分离拉力应为800N~1500N。
5 站内平面布置
条文5.0.12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 ,宜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当加油加气站的 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0.4~表4.0.9 中安全间距的1.5倍,且大于25m时,可设置非实体围墙。面向车 辆入口和出口道路的一侧可设非实体围墙或不设围墙。
条文8.1.22
8 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储气瓶(组)的管道接口端不宜朝向办公区、加气岛 和临近的站外建筑物。不可避免时,储气瓶(组)的管道接口端与办 公区、加气岛和临近的站外建筑物之间应设厚度不小于200mm的钢筋 混凝土实体墙隔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定储气瓶(组)的管道接口端与办公区、加气岛和临近的站外建 筑物之间设置的隔墙,其高度应高于储气瓶(组)顶部1m及以上,隔 墙长度应为储气瓶(组)宽度两端各加2m及以上。 2 车载储气瓶组的管道接口端与办公区、加气岛和临近的站外建筑物 之间设置的隔墙,其高度应高于储气瓶组拖车的高度1m及以上,长度 不应小于车宽两端各加1m及以上。 3 储气瓶(组)管道接口端与站外建筑物之间设置的隔墙,可作为站 区围墙的一部分。 说明 8.1.22 本条的储气瓶(组)包括固定储气瓶(组)和车载储气 瓶组。储气瓶(组)的管道接口端是储气瓶的薄弱点,故采取此项措 施加以防范。

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解析

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解析
从对国内外加气站的考察来看,LPG加气站与CNG、LNG加气站联 合建站的需求很少,所以本规范没有制定LPG加气站与CNG、LNG加气 站联合建站的规定。
电动汽车是国家政策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利用加油站、加气 站网点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包括电池更换设施)是一种便捷的方式 。参考国外经验,本条规定加油站、加气站可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联 合建站。
中国海油
3 基本规定
条文3.0.8 加油加气站可经营国家行政许可的非油品业务,站 内可设置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设施。 说明 3.0.8 增加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业务,是为了适应清洁燃料 的发展需要。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汽车 加油加气站多年的设计、施工、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实践经验, 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中国海油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站址选择 5 站内平面布置 6 加油工艺和设施 7 LPG加气工艺及设施 8 CNG加气工艺及设施
9 LNG和L-CNG加气工艺 及设施
11 电气、报警和紧急 切断系统
12 采暖通风、建(构 )筑物、绿化
13工程施工
中国海油
1 总则
中国海油
1 总则
条文1.0.1 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 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 定本规范。
说明 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 区,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安全。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 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本条提出的各项 要求是对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 汽车加油加气站时,还要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 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设计要点的探讨

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设计要点的探讨

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设计要点的探讨祝益波【摘要】介绍了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的相关设计事项以及节能方面的优化设计,对同类项目的设计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2页(P134-135)【关键词】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油气回收;BOG回收【作者】祝益波【作者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分院江苏 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交通车辆日益增多,使用常规燃料的车辆尾气排放不断加大环保压力。

随着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高,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车辆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是服务于公路上过往车辆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规模主要取决于加油加气车辆的多少,建站形式取决于进入服务区的车辆种类。

加油站仍然是常规建设(考虑汽油、柴油加油);加气站主要有CNG和LNG两种建站形式,CNG加气站主要为城市公交车、出租车服务,LNG加气站主要为LNG大巴车和重型卡车服务,结合服务区车辆特点,油气合建站建站形式为加油及LNG加气合建站。

考虑到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的建站投资及车辆加油加气的方便、快捷,同时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第4.0.2条规定,建设在非城市中心区的公路服务区内可建设一级加油与LNG加气合建站。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规定,一级加油与LNG加气合建站的总容积最大可为210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因此,公路服务区油气合建站可按照LNG储存规模为60m3、油品储存规模为150m3配置——即配置1台60m3LNG立式储罐,4台50m3油罐(92#汽油、95#汽油各设置一台、0#柴油设置两台)。

联合站及输油站场施工相关规范和标准

联合站及输油站场施工相关规范和标准

联合站及输油站场施工相关规范和标准摘要:油田联合站在油田的油气集输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对油田联合站的优化升级,油田联合站在安全控制系统和生产控制系统的管理上日趋合理,油田联合站将消防安全作为其整个安全控制系统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简析油田联合站、简述油田联合站设计的相关规范、油田联合站设计的意义等几方面入手,旨在了解油气联合站在油气集输方面的作用和功效,更好的将其应用于实践,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促进油田油气集输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联合站输油站场相关规范1.联合站简介联合站是转油站的一种,但由于其功能较多,在油田上普遍存在。

站内包括有原油处理系统,转油系统,原油稳定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注水系统,天然气处理系统等它是油气集中处理联合作业站的简称。

主要包括油气集中处理(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油田注水、污水处理、供变电和辅助生产设施等部分。

联合站(库)是油田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

联合站(库)设有输油,脱水,污水处理,注水,化验,变电,锅炉等生产装置,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原油的处理,达到三脱(原油脱水,脱盐,脱硫;天然气脱水,脱油;污水脱油)三回收(回收污油,污水,轻烃),出四种合格产品(天然气,净化油,净化污水,轻烃)以及进行商品原油的外输。

联合站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场所,是油田一级要害场所。

2.一般规定联合站的进口处,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及进站须知。

对进人输油气站的外来人员应进行安全注意事项及逃生路线等应急知识的教育培训。

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其生产工艺特点、火灾危险性等级功能要求,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

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石油天然气站场内的锅炉房、35kv及以上的变(配)电所、加热炉、水套炉等有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宜布置在站场或油气生产区边缘。

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和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