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的变化分析

合集下载

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与改进

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与改进

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与改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估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从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经营策略。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改进措施。

一、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农产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进行比较,计算出农产品的净收益。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农药和化肥费用等,然后计算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包括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最后减去生产成本,得出农产品的净收益。

2. 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农产品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投资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每年的净收益,然后将投资成本除以每年的净收益,得出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3. 效益成本比法效益成本比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农产品的净收益和总成本,然后将净收益除以总成本,得出效益成本比。

效益成本比越高,说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越好。

二、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改进措施1.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空间。

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种植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式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2. 加强市场调研加强市场调研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和销售策略。

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农产品展览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等方式来加强市场调研。

3. 推广农产品品牌推广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空间。

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注册商标、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等方式来推广农产品品牌。

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我国农产品成本、价格和收益研究

我国农产品成本、价格和收益研究
1. 人工成本上升 2 %, 3 %, 6 . 土地成本下 6 降 1. 4 %。每百斤鸡 肉售价 4 3 8 , 5 4. 元 9
升 1. 09 %。其 中 物质 服 务成 本 上 升
提高 6 %。每百只 肉鸡净 利润 2 1 D 79
于乡镇搞好各项制度性建设 ,弥补不
足 。如县级财政可 以结合乡财县管较
升 47 .%。每百斤鸡蛋售价 3 57 , 0. 9元 提 高 2 . 。 每 百 只 蛋 鸡 净 利 润 1% 3 10 . 524 , 2元 比上年提高 6 .%。成本 47
利 润率 1 . %,比上年提 高 43 49 5 . 6个 百分点。
1. ;净 利 润 151 9% 6 8. 8元 , 提 高
麦、 玉米三种粮食 的每 亩平均生产成
本为 4 1 6元 ,比上一年上升81 8. 0 . %。 其中 :每亩物质服务成本上升 67 . %;
人 工成本上 升 50 . %;土地成本 上升
中: 物质服务费用上升 1.%, 3 2 人工成
本上升 63 . %,土地成本上 升 3 .%。 1 3 20 0 7年 两 种 油 料 每 百 斤 平 均 售 价
厅局领导谈“ 三农 "
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 , 不仅农产 品 作为商 品生 产要讲究成本 、 价格 和效 益, 为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 , 也需要将 其 建立在真实合理 的粮食成本 、 价格 和
收益基础之上 ; 要扩大 内需 , 就要增加
农 民的需求 , 更需要合 理的农产 品成 本、 价格和收益。鉴此, 不但要建立科 学合理 的农产 品成本 、 价格和效益形
百 斤 售 价 7. 8 2元 , 比 上 年 提 高 8
95 . %。平均每亩收益 为 2 86 ( 0. 9元 = 净 利 润 151 8 .8元 +补 贴 收入 2 . 49 3

农业行情成本分析报告

农业行情成本分析报告

农业行情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了解农业行情的成本变化对决策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分析农业行情的成本,并提供相关建议。

二、农业产业的成本分析1. 劳动力成本:农业行业主要依赖人工劳动力进行种植、收割和加工等工作。

劳动力成本的总体水平对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有着直接影响。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是农业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2. 资本投入成本:农业行业对土地、农机、种子、化肥等资本投入需求巨大。

资本投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市场供应。

了解农业资本投入成本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农产品生产者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价。

3. 农产品价格成本:农产品的价格成本是指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

了解农产品价格成本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农产品生产者把握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农产品销售和定价。

三、农业行情成本的分析1. 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根据调查和统计数据,农业行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为逐年上涨。

人工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主要受到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技能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技术进步,农业行业的劳动力成本稳步上升。

2. 资本投入成本的变化趋势:资本投入成本是指农业行业对土地、农机、种子、化肥等投入的费用。

根据数据分析,农业行业的资本投入成本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主要受到土地租金、农机价格和农用化肥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政策和市场供需关系也会对资本投入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农产品价格成本的变化趋势:农产品价格成本是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根据市场调查,农产品的价格成本通常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季节性因素、气候变化和政策调控等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针对农业行情成本的建议1. 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创新和培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减少人工成本和劳动力投入量。

我国油料作物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我国油料作物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22 _ 采 取 农 业 股 份 制 、 业 经 和 组 织 等 经 济 形 式 。 进 农 业 生 农 促
拍 挂 市 场 运 作 方 式 , 争 实 现 最 大 收 益 。尽 快 建 立 以 市 场 配 置 力
为基础的流转机制 。 25 进 一 步 规 范 土 地 征 地 行 为 。 障 农 民 合 法 权 益 . 保 将 土 地 征 用 补 偿 费 由 乡镇 政 府 、村 委 会 归 还 给 村 民 小 组 。 乡镇 政 府 逐 渐 退 出 土 地 所 有 权 职 能 ,单 纯 行 使 土 地 管 理 职 能 。 直 接 与 农 民 面 对 面 协 商 土 地 补 偿 费 . 取 区 片 综 合 地 价 新 办 法 采
原 由 乡镇 政 府 和 村 委 会 所 有 和 管 理 的 农 村 公 共 设 施 、 公 楼 、 办 养 老 院 、 校 、 业 、 田基 础 设 施 以 及共 刖 的 l 林 、 塘 、 面 、 学 企 农 h 坑 水 国 有 农 场 、 场 、 场 、 园 等 公 共 财 产 一 律 收 归 困有 。 林 牧 果
根据 农 民 家庭 人 口 、 地 数 量 、 地 结 构 等 因素 变 化 情 况对 承 包 农 土
地 和 预 留 的机 动 地 进行 调 整 。 了加 强 土地 宏 观 管 理 , 好 地 执 为 更
行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和 土地 用 途 管 制 制 度 , 更好 地保 护 耕 地 , 将
产业 经 合 组 织 等 经 济 体 . 农 民一 家 一 户 农 把 分 散 的 生 产要 素 优 化 整 合 , 现 统 一 综 合经 济 , 农 民 承 包 地 及 实 对 地 上物 进 行 作 价 折 股 , 民股 份 要 占 6 %以 上 , 免 股份 公 司 控 农 0 避 股 ,不 得 改 变农 用 地 土 地 用 途 ,农 业 股 份 公 司 可 以 根 据 当 地 气 候 、 理 环 境 地 土壤 土 质 、 进 科 技 、 场 信 息 和 农 机 设 备 等 条 件 先 市 地 制宦 研 发农 产 品进 行 生 产 、 工 、 J 上 和 销 售 。 有 利 于 降 加 深 J l 1 低 生 产 成 本 , i 争 力 , 成 集 约 化 、 业 化 的 农 业 区 、 菜 提 备竞 形 专 蔬 区 、 牧 区 和 水 产 区等 , 进农 业 生 产 规 模 化 和专 业 化 。 畜 促

中国花生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中国花生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中国花生生产成本收益分析麻悦;苏梦;张怡【摘要】花生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直接决定了农户的生产行为,成为影响花生稳定供给的关键因素.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花生生产成本已经明显超过主要进口国生产成本.研究花生种植成本收益的构成与变化对提高我国花生种植户收益、稳定我国油料产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1978—2016年花生生产成本收益数据对我国花生种植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超过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并有进一步扩大之势;种子费仍是直接生产费用中比重最高的项目;机械作业费比重增长较为明显;花生仍是中国单位面积净利润最高的油料作物;不同省份花生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存在明显差异.并据此提出了我国花生节本增效的措施与建议.【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1)003【总页数】9页(P158-166)【关键词】花生;成本;收益;趋势分析;比较分析【作者】麻悦;苏梦;张怡【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花生收获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6.35%和37.80%,花生单产是世界花生单产的2.31倍。

花生在中国食用油五大油料作物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花生收获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中国食用油五大油料作物总量的22.44%和35.29%,单产是其他四种食用油油料作物平均单产的1.82倍[1],而且与其他主要油料作物相比,花生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因此,花生在中国的油料作物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油料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

但进入21世纪以来,花生产业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我国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花生仁及花生油均处于国内供求紧平衡状态、花生直接食用消费和榨油消费需求强劲的严峻形势下,我国部分传统生产省份花生播种面积出现不同程度减少,花生仁和花生油出口量及世界排名不断下降,花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与价格异常波动导致净利润波动频率较高、波动幅度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花生产业的正常发展[3]。

主要农作物种植效益波动分析

主要农作物种植效益波动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五种农作物近年来效益波动情况,研究了各种作物影响效益波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作物效益的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效益;波动引言近年来主要农作物种植效益下滑态势明显,出现了农民种植意愿下降、部分农产品种植面积减少的问题,尤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焦虑茫然,不知道能否撑下去[1]。

有报道称,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由于亏损,退租、减少租地规模现象在多地上演[2]。

这种现象可能对农业规模经营进程带来冲击,甚至影响粮食生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本研究选取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五种农作物,分析今年来种植效益波动情况,以期为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提出相关建议。

一、种植效益现状分析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8》数据,2012年以来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等五种作物净利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以后,净利润只有水稻还保持正值,其他作物均出现负值。

1.水稻种植效益分析2012年以来,水稻亩均产量和产值总体持平,每亩产量稳定在480公斤左右,产值稳定在1 340元左右。

净利润从2012年的285.73元/亩下降到2017年的132.55元/亩。

水稻价格除了2014年略有上涨外总体平稳;主产品产值从2012年的1 321.99元上涨为2017年的1 326.36元,在单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主产品产值的变化主要由价格造成;总成本从2012年的1 055.10元/亩,增加到2017年的1 210.19元/亩。

2017年与2012年相比,亩均净利润下降了153.18元,主产品产值上升了4.37元,总成本上涨了155.09元,因此总成本上升是水稻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

总成本中,生产成本从2012年的880元增长到2017年的980元,增加了约100元。

土地成本从2012年175元增加到2017年的229元,增加了54元。

其中,在生产成本中机械作业费和人工成本占比较大,机械作业费增加37.55元,人工成本增加56.31元。

2023农副产品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调研报告范文_2

2023农副产品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调研报告范文_2

2023农副产品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主要农副产品种植意向、生产成本及收益状况,我带领调研组对本市农产品成本调查户20xx年小麦、早、中、晚籼稻及棉花等五个品种的种植意向、生产成本和收益状况进行了猜测调查。

总体状况看:种植意向方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长,棉花的播种面积有所削减。

生产成本方面,小麦、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种植成本稳中有升。

生产收益方面,小麦单产有所下降,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单产稳中有增;小麦、中籼稻价格有所上升,早籼稻、晚籼稻、棉花价格小幅下降;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种植收益有所增加,小麦种植收益略有下降。

一、主要农副产品种植意向受调查的62个农产品成本调查户,户均20xx年耕地面积为16.29亩,比20xx年增加0.28亩,增幅1.75%。

20xx年户均总播种面积为26.22亩,比20xx年实际播种面积25.25亩增加0.97亩,增幅3.84%。

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长。

受调查的农户20xx年户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0.85亩,比20xx年播种面积18.95亩增加1.9亩,增幅10.03%。

其中,谷物类作物中,中籼稻户均播种面积10.25亩,与上年播种面积相比,增加0.17亩,增幅1.69%;小麦户均播种面积6.52亩,与上年播种面积相比,增加0.85亩,增幅为14.99%。

二是棉花的播种面积有所削减。

受调查的农户20xx年户均播种面积为1.29亩,比20xx 年的实际播种面积1.97亩削减0.68亩,减幅34.52%。

二、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成本小麦、稻谷、棉花种植成本稳中有升。

依据调查和猜测数据,早、中、晚籼稻、小麦、棉花亩平总成本分别为971.16元、1007.09元、1005.87元、695.10元、1965.0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分别为6.6%、3.54%、6.92%、5.39%、18.99%。

影响成本变化主要因素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物质与服务费用略有下降。

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我国农民种粮收益的现状分析 (5)1. 农民种粮收益的构成 (6)2. 当前农民种粮收益的主要问题 (7)三、影响农民种粮收益的主要因素 (8)1. 自然因素 (10)2. 市场因素 (11)3. 政策因素 (12)4. 技术因素 (13)四、国内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经验借鉴 (14)1. 国内经验 (15)2. 国外经验 (16)五、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对策建议 (17)1. 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 (19)2. 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 (20)3. 调整农业补贴政策 (21)4.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3)5. 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24)六、结论与展望 (25)1. 研究结论 (25)2. 政策建议 (2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28)一、内容概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民种粮收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

在农民种粮收益不断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深层次问题。

种粮成本持续上升,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等增加,导致农民种粮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需求变化、国际贸易摩擦、自然灾害等,使得农民难以稳定掌握市场价格,增加了种粮风险。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水利、仓储设施等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研究: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种粮成本;二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和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提高单产和品质;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开展粮食生产成本分析报告

开展粮食生产成本分析报告

开展粮食生产成本分析报告粮食生产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粮食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粮食生产的成本结构和影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报告将对粮食生产的成本进行分析。

二、成本结构分析粮食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植费用、农药、化肥费用、农机具和农业技术等成本项。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对这些成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 种植费用:种植费用包括种子费用、种苗费用、播种费用、土地租赁费用等。

这些费用占据了粮食生产成本的一大部分,种子费用和种苗费用往往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农药费用:农药费用是保障粮食生产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支出,农民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和病害,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 化肥费用:化肥是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农田肥力的重要手段,化肥费用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4. 农机具费用:农机具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负担的重要工具,农机具的购买和维修费用成为粮食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5. 农业技术费用:农业技术包括农作物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技术、灌溉技术等,农民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来学习和应用这些技术,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影响因素分析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农民决定粮食生产投入和收入的重要依据,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种植决策。

2. 政策支持: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度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收益,农民在政策支持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3. 自然环境:天气和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粮食生产成本。

四、对策和建议针对以上的成本结构和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 提高农民的综合技术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种植、管理、防治等相关技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粮食品种选育、农药、化肥研发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产品市场的市场价格分析

农产品市场的市场价格分析

农产品市场的市场价格分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供需格局的变化,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也始终是农民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消费者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走势和变化原因,本文将对农产品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主要因素。

一、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原因1. 供需关系: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

供需关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天气情况、灾害等。

2. 成本因素: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直接影响着市场价格。

农业生产需要耕种、施肥、农药等成本支出,成本的变动会直接传导到市场价格上。

例如,化肥价格上涨会导致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他们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农产品价格上。

3. 政策因素:农产品市场价格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政府通过补贴、奖励等方式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干预,以保障农民的利益和食品安全。

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

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分析方法1. 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统计数据,寻找价格波动的趋势和周期。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2.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农产品价格进行对比,寻找价格变动的原因和规律。

通过对比同一季节或相同条件下的价格,可以判断出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

3.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研究。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与价格波动相关的因素和规律,并进行模型预测。

三、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案例分析以小麦市场价格为例,利用趋势分析法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过去几年小麦的市场价格数据(如价格指数),我们可以发现小麦市场价格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小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受到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影响;其次是小麦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例如化肥、农药价格的上涨等;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不确定性也影响着价格的波动。

重庆市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变化分析

重庆市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变化分析

水稻是重庆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

2019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655千公顷(982.7万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2.8%,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3%,单产达到7434公斤/公顷(495.6公斤/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65公斤/公顷(471公斤/亩),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重庆水稻种植成本明显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压力不断加大,所以科学分析当前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变化,对确保粮食安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重庆水稻生产成本变化特征(一)水稻生产成本明显上升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水稻种植平均成本为18609元/公顷(1240.6元/亩),较2015年增长11.9%,年均增长2.8%。

从构成看,物质和服务费用16003元/公顷(400.2元/亩),较2015年增长6.9%;人工成本27012.5元/公顷(467.5元/亩),较2015年增长7.7%;土地成本35593.5元/公顷(372.9元/亩),较2015年增长24.2%。

(二)物质费用占比上升,服务费用占比下降2019年,重庆水稻种植成本中,物质费用4044元/公顷(269.6元/亩),占成本的比重为18.7%,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

服务费用1959元/公顷(130.6元/亩),占成本的比重为9.1%,较2015年下降5.9个百分点。

物质费用的上升主要归结于化肥和种子等农资价格的上涨。

五年间,重庆水稻种植中肥料价格上涨18.9%、种子价格上涨11.2%,农资价格指数年均上涨3.8%。

服务费用则由于农业机械使用的进一步推广,费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梅 子重庆市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变化分析1物质和服务费用指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消耗各项农业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费用。

2人工成本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的劳动力投入,其中包括雇工费用以及自家用工折算费用。

3土地成本指农业生产经营支付的流入耕地的租金,并按照水稻种植期对全年租金进行分摊后的金额。

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分析

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分析

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分析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l1卷第3期第30—38页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分析一,粮食生产成本基本特征于保平陈健鹏本报告分析所依据的主要是《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7》,以下涉及成本收益的数据,凡是引自该资料的,不再一一注明.根据对3种主要粮食(稻谷,小麦,玉米)成本的变动分析表明,在l978~2006年间,中国粮食生产模式已经逐步实现转型,粮食生产成本的基本特征,也越来越与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趋于一致.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生产成本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中,曾经占有主要部分的传统生产要素人力,畜力和农家肥等,使用数量相对减少,所占比重逐步降低;二是与石油相关的现代化生产要素, 包括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用柴油等比重越来越大,逐步取代传统生产要素而占据主要部分;三是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逐步朝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方向发展.首先,用工数量显着减少,已经由l978年每亩33.3O个,减少到2O06年每亩8.68个,减少大约74‰只是由于全国统一核算的劳动力工价由0.80元/日,上涨到l6.90元/日,人工成本才由占生产成本的47.57%,下降为40.33%.与此同时,畜力使用也由1978年占生产成本的5.23%,减少到2o06年占2.19%.农家肥由1978年占生产成本的12.00%,减少到2006年占2.00%.人工成本,畜力和农家肥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合计为44.52%,而l978年的比重则高达64.80%.由于畜力和农家肥的使用也需要劳动力,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化,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工成本的迅速提高,促进了中国粮食生产模式的加速转型.其次,生产模式转型之后,粮食生产越来越石油化,也就是向”石油农业”转化.中国粮食生产能够转向”石油农业”,其基本前提是以廉价石油,天然气为基础.其中,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用柴油等成为相对廉价的生产要素,用以代替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昂贵的人力,畜力等生产要素.显而易见,在世界石油供给稳定,价格变动不大时,粮食成本中和石油相关的部分,变动幅度也不太大.但是,一旦出现石油价格大幅度变动时,中国粮食成本中和石油相关的部分一定会随之大幅度变动.当然,这种变动在时间上略有滞后. 第三,与中国相比,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石油化”程度更高,而土地规模远远小于欧美国家,粮食生产成本与价格,早就稳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尽管在1994年之后,粮食生产成本与价格曾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是并不十分稳定,1995~l998年间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4.5亿吨,特别是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创记录的5.123亿吨后,粮食生产成本与价格又逐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于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大约8%,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将近20%,土地越来越稀缺必然体现高成本.中国粮食总成本由l978年每亩58.23元,增加到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l1卷第3期20o6年的444.9o元,增长6.64倍,同期,土地成本由每亩2.23元,增加到68.25元,增长29.61倍!人多地少导致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加上劳动力价格在继续提高,现代化生产要素即将不再廉价.因此,在为了粮食安全保持国内粮食生产高自给率的情况下,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最终很有可能也将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一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以化肥为主的现代化生产要素,已经是中国粮食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分析.1998~2006年的8年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中,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由l95.62元增加到224.75元,仅增长14.89%,然而,其中化肥费由64.43元增加到86.81元,增长34.74%,农药费由8.25元增加到16.15元,增长95.76%,机械作业费由20.38元增加到46.73元,增长129.29%,排灌费由12.84元增加到16.79元,增长30.76%.化肥,农药,机械和排灌四项费用相加,2Oo6年已经占生产成本的44.20%,而l978年则仅占16.14%.表1中国粮食生产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情况表(单位:元庙)年份199819992Ooo2OO12I加l22Oo32帅4200520o6生产成本331.63321.15309-22308.o4319.37324_3O341-38363.0o376.65物服费l95.62192.72182.87179_39189-32186.6420o.122l1.63224.75化肥费64.4362.7557.3754.7657.2757.9371.4484-3186.81农药费8.258.698.128-318.709.22l1.55l4-3816.15机械费20.3821.2222.8522.7923.7824.0931.5837.7346.73捧灌费12.8414.9815.67l5.5014.77l4.7215.0115.2716.79注:物质与服务费用在表中简化为”物服费”,机械作业费简化为”机械费”.从各年度数据不难看出,增长主要是在2o03~20o6年间,而这正是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几年.2o02年和20o6年,中国粮食生产每亩化肥的折纯用量分别是20.9O公斤和20.96公斤, 基本持平,但是同期化肥费却由57.27元增加到86.81元,增长51.58%.就主要化肥品种而言,除了磷肥价格略有下降外,氮肥,钾肥,复合肥的价格均有比较大幅度提高.尽管每亩化肥折纯用量没有增加,但是由于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复混肥用量在增加,磷肥,钾肥用量保持稳定,氮肥用量在下降,化肥的整体使用效率在提高,加上粮食品种改良,植保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他因素的正面影响,20o6年每亩粮食产量4o3.90公斤,比2o02年的358.3O公斤,增长12.73%.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一2o08》,由于2007年国内化肥价格基本稳定,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不多,出售价格上涨,中国粮农收益增加.2007年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总成本481.06元,比上年增加36.16元,增长8.13%;每亩净利润185.18元,增长19.50%.每50公斤成本56.91元,增加3.52元,增长6.59%;每50公斤出售价格78.82元,增加6.84元,增长9.50%.按照中国常年粮食生产情况,第四季度国内化肥销售属于淡季,海关执行化肥淡季出口关税,国内化肥价格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2o07年进入第四季度后,由于世界化肥价格大幅度上涨,吸引国内化肥出口显着增加,最终,2007年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复合肥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增加2.8倍,3倍,1.5倍,2倍以上.但是,2008年l~6月,氯化钾进口量比上年同期下降51.4%,’K复合肥进口量下降65.6%.2008年3月份国内生产尿素,磷酸二铵,三元素复合肥零售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0.1%,53.5%,45%.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物价处3月份测算,由于化肥价格上涨,影响2008年粮食成本每公斤增3l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11卷第3期加4分钱.另外,由于粮食,石油价格上涨推动,种子,农膜,农用柴油等价格上升,机械作业费和雇工费将明显提高,预计20o8年每亩粮食总成本将达到525元,比上年增加大约50元,增长l0%左右;每50公斤总成本62元,增加大约6元.由于中国化肥总体上国内生产不足,需要依靠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大化肥进口国.有些化肥品种进口量相当大,例如磷酸二铵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比重曾经达到7O%左右,氯化钾进口比重曾经达到80%多,Ⅻ)K复合肥进口比重也超过30%.仅仅因为化肥使用淡季,世界市场价格高就大量出口化肥,包括国内短缺的磷酸二铵和复合肥;而化肥使用旺季,国内亟需的化肥品种,进口量却下降,其结果必然推动国内化肥价格的加速上涨.化肥进出口相关企业,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国家对企业的短视行为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另外,有情况表明,中国化肥相关企业有外资参股,影响其经营决策.如果情况属实,应该有相应的法规或是临时出口配额,约束化肥企业,避免其在进出口贸易中无视国内化肥价格变动,从而影响粮食生产用肥.20o7年12月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化肥生产,控制化肥出口,加强价格监管,力图缓解化肥价格涨势.但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在2008年7月前一直在上涨,7月中旬最高价格达到每桶147美元,只是进入8月份以后逐步下降,最低曾达到35美元左右,化肥价格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2008年中国粮食成本最终达到的水平,高于发改委当年3月的测算.根据当时测算的成本给与粮农的补贴,很难弥补成本上升增加的支出.2o08年9月1日,国家将氮肥及合成氨特别出口关税上调至150%,实施至l2月31日,在此期间,其他化肥及化肥原料继续征收1o0%特别出口关税.这一措施或许有助于抑制化肥出口,只是来得晚了,中国粮食的主要用肥阶段基本结束.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目前极为短缺的水资源,应该列入成本以加强合理配置的,却迟迟未完全列入.例如,中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215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但是,直到2004年中国才将水费作为排灌费的子项列入粮食生产成本,2004~20o6年,每亩水费均未超过7元,这与中国目前水资源短缺亟需节约用水的现实,相去甚远.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在完全核算水资源成本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水资源按成本收费.为了尽可能延缓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增长速度,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保证国内所需化肥的稳定供给,严格限制化肥出口,避免化肥成本的过快增加.二是加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机械作业的水平和效率,减少人工的使用.例如,早在199O年中国台湾水稻生产每亩用工就不足2个,而大陆2006年水稻每亩用工是l0.37个,继续减少用工量,则生产成本可以得到降低.二,粮食价格变动特点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的生产成本一直在逐步增加.三种主要粮食(稻谷,小麦,玉米)每5O公斤的总成本,由1978年11.46元,增加到2oo6年的53.39元,年递增率为5.65%, 而同期农民出售粮食每5O公斤的平均价格,由l1.O3元增加到71.98元,年递增率为6.93%. 因此,除了个别年份如l978年和2000年粮食出售价格低于总成本外,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民从事粮食生产是能够获得收益的.但是与整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非农产业和就业的收益相比较,种粮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而种粮的比较收益却越来越低.32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l1卷第3期目前在中国生产粮食的农户中,有不少农户只能满足家庭的粮食需求,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出售.而仍然有商品粮出售的农户,往往在满足自身消费的基础上,再根据对粮食市场价格的预期,以及粮食不同品种储存难易程度,决定粮食出售时机和数量.每个粮食年度内,农民最终出售粮食的平均价格,对新的粮食年度的生产,具有比较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中国粮食商品率在50%左右,因此中国三种粮食的生产,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只要粮食价格不出现连续多年的明显下降(如1996~2001年),三种粮食的总产量就能够基本稳定,再通过国家各级储备调剂丰歉年,供给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改革开放3O年,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粮食价格与世界粮食价格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1978~1984年,由于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农业迅速发展,在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后,中国三种主要粮食具有比较高的自给率,而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比重不大,中国国内粮食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相互影响比较有限,国内粮食价格总体上低于世界粮食价格.199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轨制”并轨,实际贬值大约5O%,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明显高于中国国内价格,影响粮食进口,却有利于粮食出口.特别是当年日本稻谷减产,中国为了抢占日本市场,出口日本数十万吨大米.因此,国内粮食供应出现偏紧,l993~1995年两三年间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价格逐步超越国际价格.粮食价格的上涨,本来就有利于粮食生产,恰好在这时候,布朗发表《谁来养活中国》,质疑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消除国际上的疑虑,中国连续几年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产量逐年增加,粮食实际上已经供大于求,国内价格从1996年起逐步下降.国家敞开收购粮食,库存大量增加,在价格走低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顺价销售.世纪之交,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国面临的是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粮食生产大国,以低于中国国内的价格,大量出口小麦到中国(当时中国小麦国内有缺口且价格高,而稻米供求基本平衡),形成对中国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有可能导致中国粮食产量减少,自给率降低,同时,大量低价农产品也将涌入中国.当时,甚至估计将有200o多万农民无法以农业为生,被迫向其他产业转移.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所幸当时中国小麦价格已经下降到世界粮食价格之下,稻米价格也低于实际到岸价格.因此,除了大豆和植物油进口大增外,大量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的局面并未出现.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过程中, 中国粮食成本与价格的变动,日益明显感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项目20o2年2003年2O04年2O05年20o6年2o07年农资生产价格指数100.5l01.4110.6l08-3101.5l0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2101.2l03.9lO1.8101.5104.8粮食平均出售价格95.6l14.8125.195.2106.9l09.5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一2008》.2002~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一般均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种情况表明,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农资价格影响粮食生产价格.相反,粮食平价出售价格的变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因此,将33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1l卷第3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明显增长,简单归因于粮食价格的上涨,是颠倒了因果关系.世界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化肥,农药和农用柴油等价格也迅速上涨,本身对粮食生产成本就已经产生很大影响;同时,石油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美国,欧盟,巴西等更加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在相当程度上,又挤占和影响作为口粮供给的那部分粮食种植面积. 此外,2006和2007年,均有粮食生产大国受气候影响减产,世界粮食库存水平下降到18% 的警戒线以下,在以上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下,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大幅度上升.在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的背景下,尽管中国稻谷,小麦,玉米供给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短缺,价格却很难完全不受影响.中国在20O6~2007年出现全国性的粮食价格上涨,其中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因为国内粮食生产连续丰收,供给未出现重大问题.进入2O08年,由于供求基本稳定,出口粮食受到限制,国内粮食价格已经远远低于世界粮食价格.在2O08年国际粮食价格大起大落的同时,中国粮食价格相对稳定.国际粮食价格在峰值时,部分品种曾高出中国粮价的2倍多.目前,国际粮价大幅回落,接近中国粮食价格. 三,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相互影响中国粮农在付出成本之后,所收获的粮食中,大约50%最终要在市场上出售,获得现金收益的主要部分,是要用于次年购买生产资料.因此,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价格产生影响,而价格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粮农的收益和投入,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如何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动,使粮农在相对合理的价格上,获得应有的收益,是保持比较稳定的粮食生产与供给的关键.在2004年版指标体系中,有关粮食收益实际上存在两类指标,一类是”产值一总成本一净利润”,另一类是”现金成本一现金收益”.表3199O~2006年粮食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情况表(单位:元庙,%)年份净利润成本利润率199056.2639.37199134.3322-30199244.0o26.86199392_3351.7Ol994190.7379.681995223.9169.591996155.6740.05l997l05-4l27.30199879.2920.66199925.586.9020HDO一3.22.0.89200139.43l1.2520024.86ll3l200334.219.072004l96.5049.692005122.5828.8420o6154.9634.83注:限于l990年之前资料不全,数据未列入表中.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l1卷第3期如果采用前一类指标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物价处分析,粮农的成本利润率应该在大约40%.但是实际上199O~2006年粮农的收益起伏变化非常大.从净利润看,2Ooo 年最低为每亩一3.22元,1995年最高为每亩223.91元;以成本利润率衡量,同样是20o0年最低为.0.89%,l994年最高为79.68%.如果采用后一类指标,以现金为主体现粮农的收益,成本变化相对小一些,收益变动仍然比较大,粮农同样难以获得稳定的收益预期.表4199O~2o06年粮食现金成本收益情况表(单位:元庙)年份现金成本现金收益现金纯收益l99083.35115.8032.45199185.89l02_37l6.48199289.62118.1728.55199399.4617l_4571.991994142.43287.67l45.241995l78.32367_35189.031996202.69341.68138.9919972O2.57288.8986-321998211.38251.764O.381999219.94176_3243.622000197.12155.84.41.282001l93.12196.923.8O2002203.56171.70.31.862003l99.782ll-46l1.682004218.01373.94l55.9320o5228.8O318.8090.o020O6243.19356.67113.48注:表中现金纯收益=现金收益.现金成本,该指标非资料原有指标.为了满足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我们需要粮食生产逐年稳定增产,但是,作为农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粮食生产,粮农收益有时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粮食生产的现金纯收益1999~2003年连续5年接近零或为负,因此,世纪之交中国粮食总产量出现连续3年下降,并于2003年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最近十年有大量耕地转为非农用途.耕地大量减少,使中国想依靠国内生产解决粮食,棉花,油料等所有大宗农产品的基本自给,已经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了.尽管如此,客观地看,近中期内中国以立足国内生产为主,保障粮食安全,仍然是可行的.中国三种粮食的生产能力,应该能够保持比较高的自给率.也就是说,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不在于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而在于粮食价格.在农民粮食生产成本节节上升的情况下,粮食的市场价格,能不能保证农民在水稻,小麦,玉米生产上有足够的收益,从而引导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大多数年份中国小麦产不足需,基本上是净进口国.35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11卷第3期恐怕没有多少人敢于设想中国能够迅速实现小麦自给有余.特别是1998~2o03年连续6年, 中国小麦生产处于净利润为负的局面,分别为每亩.6.22元,一12.O6元,一28.78元,.27.50 元,一52.67元,一3O.28元,农民很难有积极性扩大小麦生产.然而,20o4年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后,每公斤由大约1.13元增加到大约1.49元,增长大约32%,农民获得比较高的净利润(每亩169.58元),麦农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2004~2007年小麦产量连续4年增产.全国小麦产量由2o03年的8649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0986万吨,增长27%.目前不仅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小麦需求,而且近两年还是净出口.另外,由于近几年中储粮实行托市收购,小麦的库存量也是充足的.中国于2004年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掌握粮源比较成功的政策实施,就是2O06年以来全国范围的小麦托市收购,国家实际收购了小麦商品量的7O%~80%.因此,在当年全球小麦减产,价格大涨之时,保证了国内小麦的需求.政策成功的原因,一是由于最低收购价比较合理,相当于成本利润率在30%左右.尽管成本利润率为40%,更能提高麦农的积极性,但是,实施托市收购,已经表明小麦供大于求,30%的利润率麦农也能够接受.二是托市收购完成之后,国家掌握充足的小麦,能够通过公开市场拍卖销售,满足国内小麦需求,必要时可以适当出口,调控就比较自如.相比之下,1998年国家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未能成功,就在于不分粮食品种的实际供求状况,一律敞开收购而最终并未掌握主要的优质商品粮源,国家粮食库存的大约5O%是当时质量比较差的早籼稻.同时国际粮食价格明显低于国内价格,无法通过出口调剂缓解库存持续增长,国内价格又在逐步下降,也无法实行顺价销售.最终,国有粮食企业亏损严重,不得不实施重大改革.最近几年在水稻方面,同样是以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定价偏低.例如2O06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确定为0.72元/斤,而当年中籼稻实际出售价格将近0.74元,晚籼稻价格将近0.82元.粳稻最低收购价0.75元,实际出售价格将近0.90 元.当年,粮食价格处于上涨中,并非供大于求,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难以启动.2008年,由于早籼稻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涨,稻农预期的价格很高,根本没有托市收购的可能,中国水稻第一主产省湖南,收购价已经提高到0.90元/斤以上,稻农仍然”惜售”.如果要仿效小麦,在水稻方面通过托市收购掌握粮源,首要条件是选择适当的品种,早籼稻是稻谷中品质比较差的,主要是在外务工者口粮和食品工业用粮,并不适合国家长期库存,这一点过去已经有深刻教训.粳稻和晚籼稻可能更适合作为托市收购的品种.其次,必须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才能实行托市收购,2007年黑龙江实行粳稻最低收购价,就是在当时当地供给充足,一时外调困难,价格已经下跌,托市收购稳定了当地价格和稻农收益.第三,在最低收购价的制定时,必须根据不同稻谷品种的生产成本,加上适当的成本利润率,定价过低,稻农不接受.因此,稻谷托市收购的实现,还有待于更好的政策设计.四,粮食相关补贴影响分析在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中,农业税的取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税金属于物质与服务费用中的间接费用,2002年中国粮农实际农业税支出最高,达到每亩25.63元,比重占生产成本的8.03%.2006年全国范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使粮农的税金支出为零,同时还有许多涉及农民的税费取消,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还使国家与农民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11卷第3期的关系逐步走向和谐.不仅如此,几乎与取消农业税同时,中国还开始给与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多项补贴,20o7年补贴总额已经达到513.6亿元. 20o8年已经超过1O28亿元.实行补贴以来,仅仅四五年时间,补贴额就已经翻了两番(4 倍)多.显然,给予农民的补贴,今后只能逐年增加,几乎不可能减少.这种补贴方式,在世贸组织的规则中属于”黄箱”补贴,对于中国来说,补贴上限是农业总产值的8.5%,这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以2Oo7年农业总产值48893亿元计算,目前中国能够给予农民的补贴总额,是大约4156亿元.随着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补贴总额也将增长.1997~2007年的10年间,中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47%,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增长,10年后,中国农业总产值将达到大约10万亿元.补贴的上限可以达到8500亿元左右. 按照补贴目前增长的速度,到202O年,中国给予农民的补贴总额,不会突破上限.目前,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日韩,中国台湾,农民在粮食生产中均获得大量的补贴,而正是大量补贴使得农民获得足够的收益,收入水平与从事非农产业大体相当,粮食供给才能得到基本保障,其中美国和法国还是粮食主要出口国.当然,欧美的补贴,前提是部分土地实行休耕,与日韩,中国台湾不同.从最近几年的粮食生产形势看,种粮补贴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作用还是正面的,至少是减少了农民的种粮成本.但是,中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农业人口仍然上亿,粮食播种面积在l0多亿亩,即使是各种补贴增加到目前的补贴上限4000多亿元,平均到每个粮农或者每亩粮田,也不过几百元,补贴不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l5%,不用说和美国,欧盟农民相比较,就是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农民比较,比例仍然是很低的.即使在十多年后,。

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对繁研究
郭 峰 杜 晓 力
北京 10 4 004 北京 1 04 ) 0 0 5 ( . 京 交 通 大 学 中 国产 业 安 全 研 究 中 心 1北 2 中 国农 业 发 展 银 行 .
摘要 :2 l 年的主要 农产 品价格 出现 了快速 大幅 、全 面、反 季 节上 涨的异常波动 00
为村 农业经 济理士北策。 大 中产 安 研 中,究 向农 产 安 、态 济杜 力博 ,国业 展 行研 方 农亨 介郭 ,论,京 学国业 全 究心研 方 为业 业 全生 经 ;晓,士中农 发 银 ,究 向 金 博 与政 交 融 通


8 畅 呻
f 0年 1 1 第期 栝2 1
格 上 涨 的 因素 包括 供 给 偏 紧 、需 求增 长 、成 本推 动


导致 农产 品价
国际传导 、流通不畅等长期性 、一般性 因素 ,以

及 自然 灾 害频 发 、 国 际农 产 品价 格 上 涨 、流 动 性 充裕 等短 期 性
特殊 性因素,后者是造成2 1年价格 0O

异常波 功的主要 诱因。预 计2 l年年初 农产品价格将逐渐趋稳或 出现 回调 调 整 幅度 要 看 农 产 品 的 实 01

史最 高点 ,上 涨 1.%。二是大 豆 、食 用油 价格 先抑 稻 谷 、大豆 、食用油 价格涨 幅都在 1%以上 ,食糖 价 75 0 后 扬 。大 豆价格  ̄2 1 年 1 臼的3 6 元 / 0 0 月3 7 0 吨震 荡 下 格涨 幅在4 %K 上 ,棉花价格 翻 了一 番 。二是 全面上 0


21 年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及特点 00
价格 震 荡上行 , 由2)O 1q 13 元/ 升至 1 / ( 年 ) 3 1 H的 9 6 吨 1 吨缓 慢上行 ,进入 1 月份后突然发 力,由1 月1 日的 ( ) 0 1 月2 口2 8 元/ 1 0 2 吨的历史 最高 点 ,上涨 76 . %。玉 米价 6 . / 陡升至 1 月1 日的7 1 元/ ,3 天涨幅 1 78 吨 1 元 0 1 58 吨 ( ) 格呈现 “ 降一 ”的走 势 ,F2 1年 1 口的14 达 ̄ 2 .%,累 计上涨4 . 升一 升 } 0 0 月3 1 76 ] I29 26 %,之 后回落至 1 月2 日的 1 6 兀 / ,上 涨至 8 9 9 6 / 吨 月2 阳1 7 元 吨后缓慢 回落 ,1 月 7 0 元/ ,回落6 %。 00 吨 1 . 9 份 重拾升 势 ,至1 月2 日创 … 1 8 7 / 1 1 94 ̄1 吨的历史 最高 ( )农产 品 价格 上 涨 特点 。2 1 年农 产 品价 二 0O 点 ,累 计上 涨 1 .%。晚籼稻 价格稳 步 上行 ,南2 1 格上 涨 与 以往 有很 大不 同 ,主 要 呈现 出 三个 特点 : 36 00 年 1 曰的1 1 元/ 月3 9 8 吨上涨 罕1 月2 日2 5 元/ 1 1 2 3 吨的历 是快速大幅上 涨。从2 1年 初至1 月中旬 ,玉米 、 00 1

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调查报告

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调查报告
成本差异原因分析
不同类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费用不同,如种植成本中的肥料、农药 等费用,养殖成本中的人工、饲料等费用。
收益差异原因分析
不同类型农产品的收益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市场价格和产量的不同,同时不同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和养殖周期 也对其收益产生影响。
05
结论与建议
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帮助农民及时了解 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 产品的附加值。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未来农产品成本收益的预测与展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市场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不同类型农产品收益比较
01
粮食作物收益市场价格和产量,计算水稻 、小麦、玉米等作物的收益情况。
根据各地市场价格和产量,计算水果 、蔬菜、茶叶等作物的收益情况。
03
畜牧业收益比较
根据市场价格和产量,计算生猪、家 禽、牛羊等养殖的收益情况。
不同类型农产品成本收益差异及原因分析
间接费用
包括人工费用、租赁作业费用、间接生产资料费 用等。
期间费用
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农产品收益构成
农业产出
主要指农产品销售收入,是农产品收益的主要来源。
政府补贴
国家为了鼓励农业发展,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补贴。
其他收入
包括非农收入、投资收入等。
农产品收益水平及影响因素
农产品价格
生产规模
生产技术
主要结论
农产品成本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劳 动力成本、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 的上涨。
农产品收益受到市场价格、产量、品质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

农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3篇)

农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农业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企业概况某地区农业企业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和出口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员工500余人,占地面积1000亩。

近年来,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

三、财务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某地区农业企业近年来毛利率呈上升趋势,从2016年的30%增长到2020年的40%。

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优化产品结构。

2. 净利率企业净利率在2016年至2020年间波动较大,最高达到20%,最低为10%。

从整体来看,企业盈利能力尚可,但仍有提升空间。

(二)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企业流动比率在2016年至2020年间保持稳定,平均值为2.5。

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能够应对突发性资金需求。

2. 速动比率企业速动比率在2016年至2020年间呈下降趋势,从2.0下降到1.5。

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

(三)营运能力分析1. 存货周转率企业存货周转率在2016年至2020年间波动较大,最高达到6次,最低为3次。

这主要受农产品季节性影响,企业需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库存风险。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6年至2020年间保持稳定,平均值为10次。

这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资金回笼速度较快。

(四)投资能力分析1. 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在2016年至2020年间呈上升趋势,从5%增长到10%。

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生产效率。

2. 投资回收期企业投资回收期在2016年至2020年间缩短,从6年缩短到4年。

这表明企业投资效益较好,资金利用效率较高。

四大粮食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四大粮食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资源·环境-17-拓展农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让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服务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验式采摘观光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满足城乡居民对回归自然、亲近田园、放松身心的需求。

要深入挖掘农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积极保护农耕文化遗产,培育和传承民俗和民间传统技艺,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农业”的新业态。

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现代农业先进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综合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加快发展绿色和生态农业。

3.4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乡村能否实现振兴,关键在人才。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新时代的乡村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新时代的农业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需要有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因此,要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农业类专业的教育资源,加快培育一批有乡土情怀,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律,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要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吸引在城市接受过正规系统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种养能手、在城市务工的青年农民等回到农村,投身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去,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大展宏图、大显身手,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1] 李晓华.多维度认识现代产业体系[N].经济日报,2018-06-21.[2] 陈诗波,李伟,陈亚平.新时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1).[3] 张崟淼,李铜山.浅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四大粮食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赵 磊(长江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重点研究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