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四新新区连通港规划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滨湖城区生态宜居方岛规划路径——以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规划为例

滨湖城区生态宜居方岛规划路径——以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规划为例

科技綱设计/Technology滨湖城区生态宜居方岛规划路径*—以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规划为例刘媛媛(中共汉阳区委党校,湖北武汉430050)摘要: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滨湖城区生态宜居规划被賦予更多的发展使命和生态职责。

在规划中满足人的生 存需求和城市的发展需求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以生态肌理和功能定位为契机,不断寻求滨湖城 区聚合空间规划建设新途径,打造生态修复、交通保护、产业优化、功能明确的发展空间,为滨湖城区生态宜居规划提 供了新范本。

关键词:规划建设;滨湖城区;方岛;生态宜居0引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城市聚合作用日益凸显。

在有限的聚合空间中充分考虑城市空间、产业、生态之间的最 佳配比,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代际可持续发展以 及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

滨湖城区具 有先天的亲水优势,将因水文特征分裂开的零散空间打造成 集品质人居空间、健康产业布局于一体的现代城区聚合部落,是滨湖城区规划的重要课题。

武汉市四新方岛作为四新生态新城规划的先行区,其规 划充分考虑区域建设带来的强度开发、交通汇聚、生态负载等 负面因素,对敏感的空间节点进行提前预设和合理转换,对脆 弱的行为关系进行有效的环境供给。

从规划初期就将生态资 源缩紧压力转换成宜居优势和促进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为 滨湖城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行范本。

1武汉市四新方岛生态宜居规划实践路径1.1方岛区域定位及生态禀赋分析生态宜居城市是以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生 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高 效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规划建设生态高效的城市产业、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以及生态景观与文化景观相互 交映的人文环境,从而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规划科学、生 态能量充沛、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城市。

2017年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 建设生态化大武汉,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人经济社会发 展,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滨江滨湖生态特色彰显,江河湖 泊水质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使武汉成为 “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际知名宜居城市。

5月武汉四新片区项目可研分析报告48PPT49页PPT

5月武汉四新片区项目可研分析报告48PPT49页PPT
江城大道与四新北路交叉口以西 四新A3地块
汉阳区江堤中路087地块 汉阳区汉桥村A包地块
汉桥村b包地块 汉桥村c包地块
前进村A包地块
前进村B包地块
江堤中路168号地块 四新大道与四明路交叉口西北角
地块
土地 占地面 属性 积(㎡)
容积率
住宅 22990
2.6
商服 住宅
商服 住宅
194016 190368
4.05-5.3 4.05-6.87
商服 33321
3.3
商服 19026
6.6
综合 23813.9
3.7
住宅 住宅 综合 综合
60012 38882 103821 129941
武汉市四新片区项目研究报告
投资发展中心 2019.5
1
四新片区介绍
2
房地产市场情况
3
商业环境分析
4
目标项目分析
5
结论
四新片区简介-区区位位
四新片区是由长江、墨水湖、龙阳湖、三 角湖、南太子湖等“四湖一江”的围合地区, 隶属于武汉三镇中的汉阳区,南侧与经济开 发区接壤,北侧紧邻汉阳老城区,东侧紧靠 长江,是武汉主城区最后一块成规模的未开 发土地。 整个片区的陆域总面积 37.5平方公里,总 居住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9万人, 非农业人口为1.7万人,外来人口1.6万人, 现有18个自然村和1个街道办事处。
地四广新人片稀区简介-现区位状
目前区域内的道路等基础设 施已经修通,其中主要道路江 城大道及四新大道均为快速路, 且中间有绿化隔离带。目前路 上车量较少,两侧人行道上的 来往行人也屈指可数。 目前四新片区的地产项目大 多还处于平地或前期规划状态, 例如绿地、金地、招商、广电 等项目,目前仅有一个安置房 小区已经入住,总体来看,该 区域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广人稀。

2025地铁规划图

2025地铁规划图

常码头 金山大道 城华路
王家墩北
范湖 王家 墩东
菱角湖
香港路
黄浦路 铁机路
礼和路
王家墩中心 王家 墩南
新华路 苗栗路
徐家棚 三阳路 大智路 武车路 徐东
二郎庙
欢乐谷
台北路 青年路 中山 公园 利济北路 友谊路 循礼门
双墩
湖北 大学
汪家墩
红庙
新生路
江汉路
沙湖路 新河街
积玉桥
岳家嘴 东亭
中南民族大学 文馨街
南湖 东山头 壕沟 南湖桥 关南园 软件园 湖口 奥体中心 关南园四路 光谷三路 二妃山
驿山南路
三角湖
太子湖北路
车城东路
体育中心北
省农科院
国博中心 江城大道 老关村 八坦路 张家湾 烽胜路 南湖大道
周庄路 高科园路 生物园路 神墩二路 同力路 梨山路
未来二路 毛坦村 板桥村
丁字桥南路
体育中心南
水蓝路
当代国际花园
南太子湖 沌阳大道 白沙四路 车城南路 东荆河路 枫树三路
全力一路
科技四路 华师园路
野芷湖
青菱南路
汤湖 车城大道 万家湖
黄家湖大学城北
金融港
生物园路
城铁汤逊湖站
大桥新区
高科园路
黄家湖大学城南
金樱街
滨湖路
九凤街
藏龙东街
光谷一路
汪田村
佛祖岭二路 东湖保税区西 东湖保税区 东湖保税区东
崇仁路 太平洋 硚口路
梨园
古田三路 古田四路 汉西一路
烟霞路
青鱼嘴 楚河汉街
省博物馆 蔡家嘴
试用限制
古田路
友谊南路 汉正街 武胜路
中山路

武汉规划“大临空”格局 建成一核两心三区多园

武汉规划“大临空”格局 建成一核两心三区多园

武汉规划“大临空”格局建成一核两心三区多园昨日市政府常务会正式决定设立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办公室,统筹负责我市临空经济发展。

这意味着,东西湖区、黄陂区将建立联动发展运行机制,并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与孝感市孝南区共建“大临空”板块。

依据初步规划,“大临空”板块总范围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

其中,武汉市内范围面积为950平方公里,孝感市孝南区约150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将成为中部地区走向世界的重要开放平台。

“大临空”板块内,将对企业制定企业所得税减免、重点企业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引进资金奖励、入园企业厂房资金补贴、特殊人才引进激励等优惠政策,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50万吨,进入全国前十名。

在空间布局上,“大临空”将建成一核、两心、三区的格局——以天河航空枢纽辐射半径5公里形成临空核心圈层,布局航空企业总部区及天河产业园、机场北产业园、横店产业园、佳海产业园等,是大临空板块的发展引擎;“两心”指盘龙新城中心、吴家山新城中心,重点承担商业金融、贸易、文化、体育等职能;“三区”指黄陂临空发展区、东西湖临空发展区和孝感临空发展区;“多园”指在三个临空发展区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为体现独立成市、产城联动思路,“大临空”板块的交通、市政配套、生态保护等建设也将同步展开。

建设天阳路、楚天大道-巨龙大道、城市三环线,107国道、张柏路-五环大道、孝汉大道-机场路、川龙大道-盘龙大道“三横四纵”骨干路网体系,实现大临空板块与主城区、产城功能区之间的交通融合;新建武湖、横店污水处理厂,扩建高桥、盘龙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5万吨,处理等级达到A处理标准。

打造5大类15个郊野公园,构建“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人均公园绿地规划为18.9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07 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武水[2015]101号)

07 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武水[2015]101号)
本导则引用了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 南宁市《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和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 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中的部分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主编单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参编单位: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设计分公司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排名不分先后) 叶 青 陈雄志 耿云明 姜 勇 莫琳玉 康 丹 齐同湘 王怀清 万桉平 李 敏 彭佳蕊 颜二茧 郭亚琼 叶艳平 徐 娜 陈 耿 让余敏 季冬兰 甄 斌 孟翎冬 夏文静 周 俊 胡晓彬 李小风 彭 钟 孟建军 明 玮 陈 璇 王义超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与定义..................................................................................................................................... 2
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武汉市水务局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联合发布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武汉市园林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武汉实际深化、细化国 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求,指导和促进武汉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特编制 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定义、基本规定、海 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海绵性评估技术准则、规划指引、设计指引、附录。

汉阳新区地块发展策略报告 61P

汉阳新区地块发展策略报告 61P



项目总建设量约为17万方,含近3万方商业体量,开发用地为净地,土地平整,具有较 好的开发条件;
项目地块处于汉阳新区待开发区域,目前商业配套较不成熟;
项目所处位置交通系统完善,为汉阳新区路网系统的核心区域,北可达汉口CBD,南可 达武汉经济开发区,东可至武昌核心居住板块;
项目所在四新组团定位于国际化的生态居住区,生产性服务中心,为汉阳新城三大组团 中最适合居住的组团;
三大特色功能组团: 1、汉江组团(59KM2) 文化旅游中心 2、四新组团(生态新城)(46KM2)生产 性服务中心、现代生态居住城 3、沌口组团(94KM2)现代制造业基地
3.周边规划
武汉新区建设周期
□ 平稳启动期(2019年以前)
主要启动了东风集团总部、本田汽车、月湖文化艺术中心、 武 汉国际博览中心、武 汉汽贸城、全力物 流园区、墨水湖南岸居住建筑博览园等重大项目,以及江城大道、四新大道、滨江大道、汉蔡公路、汉洪 公路、四新土方排水工程、汉阳水环境整治工程等22项基础设施建设 。
武汉首个纯意大利风格的高端项目
景观以意大利威尼斯为创作背景
1.竞争认知
金地·澜菲溪岸:意大利风情豪宅,向江城的高端客户展示量身定做 的意大利贵族生活品质。
目前,四新片区房产开发已经进 入收获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绿地、金地、朗诗、万科等大牌房企 相继进入销售阶段,招商、乐天、广 电、汉阳造、和昌、中恒等实力公司 也已在四新布点。未来区域内竞争非 常激烈。
1.竞争认知
■ 金地·澜菲溪岸
□ 位于汉阳区江城大道与三环线交汇处 □ 用地面积为306556㎡ 规划总建筑面积58万㎡ □ 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叠拼别墅、花园洋房及高层等 □ 容积率为1.9

武汉市新城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武汉市新城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武汉市新城区(开发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021年3月目录一.总则 (3)1.1编制目的 (3)1.2适用范围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层次及要求 (4)1.4.1编制层次 (4)1.4.2编制要求 (4)1.5编制期限 (4)1.6编制原则 (5)1.6.1强化统筹作用 (5)1.6.2突出远近结合 (5)1.6.3利管控促实施 (5)1.6.4鼓励技术创新 (5)二、重点功能区城市设计 (6)2.1一般规定 (6)2.1.1选取原则 (6)2.1.2编制要求 (6)2.1.3管控要素 (7)2.2整体城市设计成果形式 (8)2.2.1设计说明 (8)2.2.2必要图纸 (8)2.3地段城市设计成果形式 (9)2.3.1设计说明 (9)2.3.2必要图纸 (9)2.4带规划方案挂牌项目城市设计成果形式 (11)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自然资规(2020)5号)、《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围绕《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全面强化城市设计“实现支撑战略性的城市功能,打造更精致的空间格局、塑造更具特色的标志形象,提供更优质的品质环境”,推进新城区(开发区)城市设计编制及实施,按照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关于开展武汉市(开发区)城市设计相关工作的通知》,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武汉市5个新城区及2个开发区,具体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经开区(含汉南)、东湖高新区范围内的重点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对重点功能区以外需要点状供地地块的城市设计编制,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1.3编制依据(1)《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2)《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及各区十四五规划;(3)《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248号)》、《武汉市建筑管理审批指导意见(汉十条)》等法规及政策文件;1.4编制层次及要求1.4.1编制层次新城区(开发区)城市设计编制层次包括分区城市设计(纲要)、重点功能区整体城市设计及地段城市设计。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情况汇报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情况汇报

调整调蓄池容积后的运行水位过程线
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已建保留社区及道路的海绵化改造难点
透水材料的标准
已建绿化带的幅宽限制
车行道初雨弃流 乔木选择
地下综合管线限制 ……
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保留道路
已建保留社区及道路的海绵化改造难点
放弃对车行道的渗透铺装改造 放弃已种植大型乔木的绿化带的改造 将连续性改造退而求其次为间接性改造 车行道进入下凹式绿地中与园林部门的冲突,串联排水难以实现 对移入绿化带的进水系统不够信任而保留原系统形成并联式排水
1、宗地年径流总量目标达到性 2、现状区域的内涝达标情况 3、海绵工程实施后的目标可达性分析
超内涝防治标准 内涝防治标准内
不出现重大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
不出现内涝灾害
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内 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源头控制标准内
降低径流系数及控污
优化调度及应急管理措施
核算河湖水位、流量变化, 日降雨控制在250mm以内
工作任务
系统推进项目建设
居住小区海绵性改造
“2+N”
公共建筑海绵性改造 园林绿化改造 道路海绵性改造
排水管渠泵站建设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
四新示范区
检测评估平台建设
总计划投资162.9亿元
青山示范区
工作任务
系统推进项目建设
➢青山示范区项目布局:“一心—两带—四区” 一心:武汉站杨春湖副中心 两带:两河区域生态示范带 滨江堤防生态示范带 四区:棚户区改造示范区 红房子改造示范区 红卫路商务示范区 南干渠生态示范区
2、水环境整治工程:包括沉砂池和青山港 段清淤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驳岸整治工 程。
3、景观工程:工程主要包括广场及铺装工青山港 程、园区道路、绿化工程、配套管理用房及 附属工程等。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

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基本情况总体概况展馆情况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位于汉阳的长江之滨,规划总用地6253亩,室内展馆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可提供6880个国际标准展位,其单体场馆室内面积居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之后,排第三位。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是中部最大、全国第三的展览场馆,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相当于17个足球场大。

项目总投资约为500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6253亩。

可承接国际国内大型展览、会议和活动。

展馆由12个117米×72米矩形场馆和10个梯形连接体围合而成,可提供688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馆内部采用无柱设计,室内净高达17.5米,用滑动移门进行分隔。

从西向东依次分为会展、会议和酒店三大区域。

启用时间2011年10月15日,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暨全国汽车配件采购交易会亮相汉阳新区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这也标志着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正式启用。

地理位置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新城轴线上,处在三环线和汉阳老城区之间,是一座集展览、会议、酒店、商务、文化休闲、旅游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绿色生态国际博览城。

配套设施整个项目包括展馆、会议中心、洲际酒店、海洋乐园、假日酒店、景观水系和绿色生态居住区等。

其中,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会议中心将于2012年底竣工,拥有490间客房的洲际酒店和640间客房的假日酒店将于2013年竣工。

同时展馆还配套有餐饮、商务、大型停车、公交地铁枢纽和物流中心等配套服务,具备举办展览、体育、表演、集会等大型活动的多功能用途。

交通路线博览中心位于武汉新区四新组团的滨江地带,东临长江江滩,西至连通港路,北起四新北路,南至三环线,规划用地面积1.5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40万平方米。

火车站距离距离武昌火车站14公里距离汉口火车站12公里距离武汉火车站33公里距离武汉天河机场30公里武汉博览中心亮点*展馆无柱设计会展区里,展馆总面积为443000平方米,包括185000平方米的展厅、258000平方米的架空层停车场。

武汉四新新区连通港规划资料.

武汉四新新区连通港规划资料.
5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墨 水 湖 南 路
图例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1、用地指标 1.4 建筑高度控制



线


会港 新

西
路 四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7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3、建筑群体形态 3.1 建筑退线控制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后退道路红线或公共通道不少于20米 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12-15米 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8-10米 后退道路红线或公共通道不少于5米 水体及公共建筑可局部突破控制线
12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3、建筑群体形态
3.5 建筑形象
材质选择:建筑物应以石材、面砖等为首选,以 绿色环保材料为原则,局部可使用玻璃或金属。不 建议大面积的采用玻璃幕墙;可适当选用亚光的金 属面板。
商业建筑
建筑色彩:整体色调协调,应有群体主色调,同 时建筑色彩应遵循中低明度、低彩度原则来控制, 从而创造出雅致、和谐的城市色彩。一般不得采用 大面积高彩度的原色或深灰色。
13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

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

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位于武汉蔡甸区境内,是武汉市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

该区域山水资源保护良好,湖泊岸线自然曲折,港汊天然交错,山体远近相映,湖光山色形成独特环境。

新城属于武汉新区范围,毗邻武汉经济开发区和汉阳区,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具备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的优越条件。

区域范围内已建成连通318国道和107国道的知音湖大道,东西向有连接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天鹅湖大道,连接汉阳区的新天大道、以及武汉城市圈快速出口路汉蔡高速及三环线等道路,交通便捷。

该区域共涉及42个行政村,现有人口4万人。

低密度人口和较大面积可用地为科学规划提供了条件。

加快生态宜居新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新之举,有利于服务配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承接武汉中心城区人口外移,减轻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承载压力;有利于吸纳中心城区产业辐射,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武汉市和中部地区在建设宜居新城方面探索途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市级重要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为先行先试,探索道路,加快推进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现拟定总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切入点,秉承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规划建设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生态环保、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上实现新的跨越,努力把生态宜居新城建设成“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全民创业高新产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构建真实的城市梦境_武汉新区四新生态新城_方岛_区域城市设计方案解读

构建真实的城市梦境_武汉新区四新生态新城_方岛_区域城市设计方案解读

构建真实的城市梦境—武汉新区四新生态新城“方岛”区域城市设计方案解读■ 杨 明 ■ Yang Ming作者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 200002)收稿日期:2010-12-28Constructing a Real Urban Dream: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signing Plan for the 'Square Island' of Sixin Ecological New Town in the New Zone of Wuhan人类为什么建造城市?对于这个城市设计师的终身命题,我们可以从2010年下半年的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Inception)》中得到一些有意思的侧面回答。

影片模拟了人类心灵底层的梦境与现实的反差与关联,通过颇显离奇的情节暗示出城市其实正是人类自身梦境的现实映射。

在对城市意象的塑造中,人类发现和展示出自身的欲望与潜能,并把它们演化成自身环境的一部分。

对梦想的追求,推动着我们城市的发展,延伸着我们心灵的空间。

而如今,作为城市设计师,我们将为武汉构建新的生态梦境。

一、武汉梦境:四新生态新城武汉历来就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城市,渴望在中国的行政版图中成为前列的领导者。

近年来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其城市冲动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想要构建稳固和谐的城市梦境,平衡三镇是武汉必须遵从的基本策略。

由于历史沿革,汉阳一侧没有像汉口的金融商业和武昌的人文科技那样具有核心凝聚力的城市级产业聚集区,因此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城市持续发展的弱势区域。

不过,就地域条件而言,汉阳同其他两镇一样都拥有武汉最独特的湖泊河川资源,甚至在城市中心的二、三环间分布得更为均匀、天然。

因此,抛开“汉阳造”的工业历史羁绊,打造一个全新的、具有强烈人工印记的空间意象是建立汉阳城市特色的关键。

这就是四新生态新城。

四新生态新城占地17.43km 2,占据了新成立的武汉新区中最重要的滨江区域,是具有与汉口王家墩、武昌鲁巷、杨春湖同等地位的城市副中心,规划人口25万,将担负起塑造汉口新型低碳产业、重建武汉长江大桥以南地区沿岸面貌的重任。

两湖连通工程规划方案

两湖连通工程规划方案

两湖连通工程规划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间交通联通、加强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湖北省内的两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湖北省内的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鄂州市及周边地区是两湖地区的重要城市,两地之间的交通联通对于推动两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谨提出两湖连通工程规划方案,希望能够为两湖地区的交通联通提供一些建议。

二、项目背景1. 两湖地区概况湖北省境内的湖泊众多,其中以东湖、西湖最为著名,因此,湖北省被称为“两湖之省”。

东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的一大特色风景名胜之一。

西湖则位于鄂州市,是鄂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两湖地区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地区。

2. 两湖地区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湖北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武汉市和鄂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了湖北省最具经济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

然而,由于二者之间的交通联通问题,导致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受限,阻碍了两湖地区的整体发展。

3. 两湖地区的交通问题目前,武汉市和鄂州市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公路交通,基本上需要经过长江跨江,耗时较长。

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交通效率低下,为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影响了两湖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工程规划目标为解决两湖地区的交通问题,促进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本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建设两湖连通工程,实现武汉和鄂州之间的快速便捷交通联通,提高交通效率,促进两湖地区的经济发展。

具体规划目标如下:1. 实现武汉市和鄂州市之间的交通联通,缩短交通距离,提高交通效率;2. 促进两湖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推动两湖地区经济的整体提升;3. 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4. 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四、工程规划内容为实现上述规划目标,本规划方案提出以下工程规划内容:1. 建设武汉至鄂州快速铁路在两湖地区间建设一条快速铁路,实现以武汉市为起点,鄂州市为终点的高速铁路联通。

江城大道四新南路优化方案

江城大道四新南路优化方案

江城大道四新南路路口信号灯控制方案及相关问题分析一、区位分析图1-1 整体区位1.1区位特点依照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批前公示,所谓四新,主要可分为上面所示的四个片域,这四个片域的简介如下:片域一地区包揽整块墨水湖,北至墨水湖北路,南至杨泗港高速路,西至龙阳大道,东至国博大道延长线。

片域二地区面积较小,北至墨水湖北路高速路直至鹦鹉洲大桥,南至杨泗港高速路直通杨泗港大桥。

片域三地区北至杨泗港高速路,南至三环线,东至江城大道,西至龙阳大道。

片域四地区北至杨泗港高速路段,南至三环线,西至江城大道,东至滨江大道。

1.2路网特点如下图江城大道四新南路交叉口为片域三与片域四的分界线与交通形心连杆的交点,且主干道江城大道北至杨泗港高速路,南至三环线,其交通量是非常巨大的。

片域三与片域四目前新建起来的大量住宅区也将大大增加道路交通量,在入住居民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下,随之发展起来的商业体、楼盘、教育区将使得这一块的交通设施不堪重负。

图1-2 片域三和片域四周边土地利用二、交通设施与流量分析2.1交通工程图图2-1江城大道四新南路路口渠化图2.2现状道路设施表2-1现状道路设施2.3现运行方案表2-2江城大道四新南路路口当前运行方案462.4路口流量统计根据交叉口车辆折算系数表,将大型车统一转化为当量小汽车流量。

表2-3江城大道四新南路当量小汽车路口流量统计表(pcu/h)2.5微观分析2.5.1道路状况与渠化江城大道-四新南路交叉口现状是三相位信号控制的十字型交叉口,交叉口占地非常之大,江城大道北向为双向八车道,南向为双向十车道;四新南路西向双向十车道,东向为双向八车道。

各方向皆设有较宽的中央分隔带,且皆设有与机动车道完全隔离的非机动车道。

整体来看,道路基础设施良好,路侧可拓宽潜力大,符合当前新兴开发区弹性较强的交通规划。

图2-22.5.2交通组织管理现状1)机动车交通每个进口道皆设有左转专用道,有的方向甚至达到了两条。

街道改造城市更新案例

街道改造城市更新案例
乌镇路以东、浙江北路以西地区。结合对苏州河北岸保护性历史建筑的整改,引进 文化创意等新功能,以商业、商务和文化休闲为主导功能,创建一个新旧文化交融、 富有活力的河岸公共活动区域。
滨水居住区
共和新路以东,乌镇路以西地区。充分利用悠长的滨河岸线,建设环境优美、设施 精良的高档滨水居住区。
商住综合区
福建北路以东,河南北路以西地区。结合轨道交通线建设,规划沿天潼路、近河南 路的街坊,建造适量商务办公设施。
通过对普陀区域的整体研判,一打造上海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带与 上海国际大都市亮丽的西大堂为指针,提出中环普陀段的目标定位:
上海西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带 上海中环功能性城市景观廊
1.复合型总部经济带
2.多元化现代服务区
3.生态型宜居休闲地
4.特色化城市风景线
规划策略
空间缝合
产业提升
上海普陀区中环沿线更新设计
武汉楚河汉街规划
文化主题
武汉中央文化区围绕楚河汉街,安排八大文化项目, 打造世界文化新品牌。
世界顶级演艺剧场 世界唯一室内电影文化公园 中国最大电影城 五座名人广场 汉街大戏台 世界最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湖北省最大的书城——汉街文华书城 中国著名的正刚艺术画廊
武汉楚河汉街规划
建筑风格选定过程
汉代风格
5.上海普陀区中环沿线更新设 计
本次城市设计的目的及设计种点为提升普陀区城市形象、整合沿线城市功能,提升区 域定位。相对以往中心城高架环线仅仅具有单一的交通功能,中环线规划力求体现 “与周边环境更加和谐”的多功能规划要求。随着中环线的建成,既晚上了上海中心 城交通布局结构,发挥了骨架路网作用,也由此带来了城市空间被割裂的问题,借助 中环线的建设,带动低区发展,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内涵,肠燥优美城市空间景 观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等建筑附属设施应统一遮蔽。
9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3、建筑群体形态 3.3 天际线控制
规划最高点 由太子湖往北呈现渐高的梯度
规划次高点
由墨水湖往南呈现渐高的梯度
三环线
四新大道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一、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1、目标定位 以连通港建设为契机,塑造用地内部良好的城市和谐住区形象。 将连通港打造为:展现都市文化底蕴的“国际蓝色水街”、中心城区功能复合的武汉当代生态运河
杨泗港快速通道
连通港运河西立面
规划次高点 由墨水湖往南呈现渐高的梯度
规划最高点 由太子湖往北呈现渐高的梯度
杨泗港快速通道
四新大道
三环线
连通港运河东立面 天际轮廓线: 强调连通港路节点形象的塑造,在四新大道与连通港交汇处形成全路段制高点和次高点,在三环线和杨泗港快速路节点处打造第三级兴奋点,整体形成中间高、由墨水 湖和南太子湖向南北呈现渐高的梯度。
6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2、道路交通 2.4 水上交通系统

利用“六湖联通”水网,结合沿港公共建筑设置水上码头,开通连通港水上旅
游功能,进一步提升地块品质。 共规划设置水上码头4处,平均间距1.2公里。
图 例
5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1、用地指标 1.4 建筑高度控制 已出让地块 四 三
连 通
墨水湖 会 展 港 北 路 北 路
西
会 展

新 大 道
四 新

墨 水 湖 南 路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一、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3、概念规划
导则范围
四 新 大 道
三 环 线 连 通 港 路
4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户外公共 空间
较强特色边缘,以形成街区 公共边缘部位(街区,与街 道达到最佳适应)
内部街区,设计重点为突出 对太阳能的高度利用
在运河走廊上强化街区存在 以及高质量公共场所空间的 独特/地标性开发
11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12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3、建筑群体形态 3.5 建筑形象 材质选择:建筑物应以石材、面砖等为首选,以 绿色环保材料为原则,局部可使用玻璃或金属。不 建议大面积的采用玻璃幕墙;可适当选用亚光的金 属面板。 商业建筑 居住建筑
建筑色彩:整体色调协调,应有群体主色调,同
时建筑色彩应遵循中低明度、低彩度原则来控制, 从而创造出雅致、和谐的城市色彩。一般不得采用 大面积高彩度的原色或深灰色。 办公建筑为体现风格严谨、用色庄重,主色调易选 用稳重、大气的蓝色、浅灰等复合冷色调色为主色 调。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色彩主要为暖色调,结合其它金、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3、建筑群体形态 建筑风格:公众形象的建筑风格宜现代、大气,构图简洁明快,材质和外形简单大 3.5 建筑形象 方,强调整体形象现代风格的塑造。 区分立面类型,为建筑物(沿街立面)打造公众形象,内侧墙面打造私密形象。 至于内侧私密形象,建议采用更具纹理化的、对比鲜明的立面。这些立面将包括露 台、台阶、冬景花园及中庭,展现更富生活氛围的个性特征。 裙房注重建筑细部表达,加入易于识别的元素,提高街区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如 可通过加入壁脚板,在第2~5层应和其他楼层在外观上形成明显的对比。应用不同 颜色、不同材质、不同质地等,形成一个视觉基础。
根据《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本次城市设计要求,结合各区段功能及景观要求,控制不同的建筑退界变化长度,在建筑退界变化长度内,建筑退界不宜 有大幅度变化,以保持街道的连续性和秩序感,整体形成富有节奏、进退有序的街道空间序列。控制如下:
后退红线不少于20米,主要指四新大道核心区商务办公区,建筑后退四周道路红线或公共通道距离不少于20米;
8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3、建筑群体形态 3.2 建筑界面 墨水湖




商业、办公等公共设施建筑界面 居住建筑界面
控制目标:引导形成不同尺度、特点鲜明的街道景观,重点引导控制连通港沿线公建界面。 公建界面: 沿连通港建筑裙房高度控制在16米以内,建筑层高需保持一致。沿线建筑后退滨水步 临渠道街坊可采用局部底层架空、设置建筑前广场等方式,强化景观的通透和渗透关 居住建筑界面 连通港路沿线居住建筑贴线率不小于70%,建筑退界控制在10米以内。 连通港路沿线居住建筑界面沿街立面应整齐简洁,不允许设外凸阳台及开放式阳台, 道不小于5米。 系。 开敞度: 东岸连续界面:保证沿公共开放空间能形成连续的建筑界面,从而有效围 合城市外部空间。临街开敞度不低于60%。 西岸节奏界面:沿岸界面的建筑不连续,而是以统一的建筑风格和富有节 奏性的建筑和布局形成韵律感,讲求空间的通透性和渗透性。建筑以松散的点 式建筑自由布置,形成街坊与周边环境渗透的布局。建筑造型力求“透、漏、 瘦”,避免出现过长或过于封闭的建筑界面。 临连通港开敞度不低于50%。

线 路

根据规划范围内不同用地性质及城市设计要求,规划高度由四新大道与连通港交汇处向南太子湖和墨水湖逐渐降低,划分为六级梯度开发: 120<H ≤ 150M:对连通港和四新大道交汇处的核心地块,宜进行核心的重点设计与开发,营造区域内地标建筑; 80<H ≤ 120M:沿四新大道两侧可进行重点开发,彰显“城市之脊”的承载能力,凸显区域核心功能,同时宜建设高层建筑以强化杨泗港快速路节点和三环 线节点; 50<H ≤ 80M:居住用地,以高层为主; 30<H ≤ 50M: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多层为主; 0<H≤30M:学校、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公共交通用地等不宜超过30M; 水体,绿地:连通港河道严格控制开发;对于河道两侧的大型公园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等进行严格控制开发; 已出让用地的建筑高度参照出让条件控制。
1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一、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2、规划结构 一轴跨三片、两湖连五珠 一轴: 连通港滨水休闲景观轴
三片:
三片功能区--产业研发区、商业居住混合区、生态居住 区 两大湖区: 从墨水湖和南太子湖两大湖区通过连通运河连接起来, 成为六湖连通战略的一部分。 “五珠”指“一个中心、两大公园、两个环线节点” 一个中心: 四新大道轴线与连通港(运河)的交汇中心,以商务办 公、酒店等为主的复合中心,是连通港的门户区。 两大公园: 沿连通运河走廊东西两侧规划有两大公园,两大公园依 托四新轴线,服务于周边社区,同时是附近住宅区通往 运河的绿色关口。 两个环线节点: 三环线和杨泗港快速通道横贯连通运河,成为连通港沿 线的景观节点之一。
临连通港路、四新北路、四新南路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不少于12-15米; 临25米以上支路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不少于8-10米; 临15-25米支路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不少于5米; 临渠建筑后退公共通道边线距离不少于5米;建筑后退集中绿地的距离不少于5米; 临渠和临湖的局部小体量公共建筑(1-3层)可结合功能需要及景观设计要求适当突破控制线。即临渠建筑可局部突破渠道控制线范围设置于控制线内, 但不得侵占渠道的最小常水位开口水面,满足通航要求;临湖公共建筑建筑可突破蓝线和绿线,但占用的绿地和水面应在其它地方以相同面积予以补偿 。 临墨水湖建筑后退应符合“三边”地区建筑规划管理规定。
7
The Urban Design for the Liantong Canal
连 通 港 运 河 沿 线 城 市 设 计导则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3、建筑群体形态 3.1 建筑退线控制




后退道路红线或公共通道不少于20米 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12-15米 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8-10米 后退道路红线或公共通道不少于5米 水体及公共建筑可局部突破控制线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1、用地指标 1.1 用地性质
导则范围
三 环 墨 水 湖 南 路 连 通 港 路

环 线
线
连通港
(1)主导用地性质 居住和公共设施混合用地、商务办公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公园绿地 。 (2)规划布局 商务办公用地主要布局在四新大道和连通港路交叉口处。 居住和公共设施混合用地主要分布在三环线至墨水湖之间。 公园绿地主要布局连通港沿线两侧,点状布局,控制为居住区公园。 文化娱乐用地主要布局在临墨水湖,控制为居住区级文化中心。 杨泗港快速路以北主要为城中村还建居住用地和开发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