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临床多巴胺外渗的观察与护理

临床多巴胺外渗的观察与护理

酚妥拉明5 一 l O醐 , 做局部浸润注射 , 并且用2 5 %~ 5 0 %硫酸镁或 9 0 % 酒精持续湿敷 , 每2 — 3 h 更换一次。
1 . 2 . 2 水泡破溃处理 小水泡 、 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 , 可用碘
敷。
3 . 2 固定 穿 刺部 位 时 , 胶 布不 宜过 紧 , 以免 影 响 血液 回流 , 可 抬 高 输 液肢 体 并 适 度保 暖 。
当代 护 士2 0 1 3 年0 6 月 下 旬刊
- 1 4 1 一
临床 多巴胺外渗 的观察 与护理
姚 云超
摘要
沈丽红 贾 莹
总结了 多巴胺 外渗 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 认 为静脉 外渗 虽是 常遇 到的问题 , 但一旦发 生 , 不仅增加 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 负担 , 也
增加 了医疗纠纷的隐患。 因此 , 必须从 思想上高度 重视 , 加 强责任 心 , 从基础做起 熟练 掌握操作技 能 , 掌握所 用药物 的毒 副作用 , 预 防
出现水泡 、 破溃 , 有1 c m x 0 . 5 c m、 2 c m x 2 c m大小 , 症状多在静脉
点 滴多 巴胺 1 — 6 h 后 出现 。
1 . 2 处 理 方法
进行穿 刺或 使用 静脉留置针 , 条件允许可应用 中心静脉 , 以尽快
稀释 , 减少对局部组织 的刺激 , 确保针头在血管里才滴人药物。 应
现4 c m x 3 c m、 3 c m x 2 c m、 2 c m x 2 c m、 2 c m x l c m、 1 c m x l e m、 1
c u r x I . 5 c m大 小 的轻 微 肿 胀 , 呈苍 白、 暗红 色 。 2 例皮肤呈紫红 色 ,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一、药物外渗/渗出的概念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 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 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溢 spill of drug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 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 、台面、地面等。
甲状腺疝气小儿、胸外科 刘晓芬
多巴胺外渗案例
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血压低,护士在右下肢留置浅静脉留 置针微泵静注多巴胺,N班护士交接班巡房,发现患者右小 腿静注多巴胺处赛肤润,抬高右下肢。
1、下肢输液;
2、外渗后无及时处理。
主要内容
一、药物外渗/渗出的概念及分级 二、临床致渗漏性外渗损伤的药物种类 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 四、药物外渗的处理与预防 五、总结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药物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 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多巴胺外渗
造影剂外渗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卡氮芥、氮 烯、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等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 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烧伤样改变) 黑红、紫黑、黑痂或继发感染。
药物外渗时我们如何 处理
药物外渗的处理
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一经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 部位,并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作出适当的处理。
一般药物外渗的处理
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补液 、辅助治疗的药物,用50%硫酸镁湿敷,也可以用新鲜的 马铃薯切片外敷。如果局部肿胀明显,可抬高患肢。

多巴胺外渗,局部都发白了!怎么办?

多巴胺外渗,局部都发白了!怎么办?

多巴胺外渗,局部都发白了!怎么办?多巴胺在临床应用挺多的,发生外渗怎么办?你想过没有?话题各位老师多巴胺外渗有什么好办法吗?(图片为网友提供,侵删)拔针,上喜辽妥,还有什么好方法?在线等,挺急的。

解答多巴胺属于血管活性药物中的缩血管药物,发生外渗,容易造成局部缺血缺氧,进而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药物外渗的局部,皮肤已经肿胀、发白。

多巴胺为什么容易外渗?多巴胺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由于其属于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有收缩作用。

多巴胺在临床多为大剂量使用或长期小剂量使用,无论是哪一种用药方法,都将造成多巴胺直接刺激局部血管收缩,导致血管痉挛,引起缺血缺氧(输注部位多可见局部发白现象),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药液外渗。

这就是我们在临床常见的沿血管走向可出现苍白的临床表现,停止输液后,则局部苍白可逐渐消失。

但若出现有液体外渗,则可以使局部皮肤发生苍白面积增大、青紫、甚至坏死等缺血缺氧样改变,造成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变性、甚至坏死。

多巴胺属于药物外渗高危药物,这是临床护士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多巴胺外渗怎么办?与药物外渗的一般处理类似,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一般处理无非就是:立即停止在外渗部位继续输液,抬高患肢15°~30°,限制活动,注意保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局部可用酚妥拉明湿敷。

上面说的喜辽妥,也是可以用的。

2.封闭疗法如确已发生多巴胺液体外溢,可用拮抗剂 5-10 mg 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浸润,也就是用酚妥拉明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方法同化疗药物外渗的封闭疗法。

封闭面积大于药物外渗面积。

可用 5-10 mg 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浸润。

一般就是用 0.9% NS20 ml+酚妥拉明5-10 mg在超出外渗部位 0.5~1 cm 处进行局部封闭,1 次/天,连续 3 天。

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

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

临床多巴胺外渗的观察与护理

临床多巴胺外渗的观察与护理

临床多巴胺外渗的观察与护理多巴胺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它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冠脉及小动脉等多种生理作用。

在抢救某些危重病人时,多巴胺的应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多巴胺的特殊性质,临床使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多巴胺外渗。

本文将重点探讨临床多巴胺外渗的观察与护理。

局部表现:多巴胺外渗后,局部组织可能会出现肿胀、疼痛、发红、发热等症状。

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局部组织坏死,表现为皮肤颜色变深、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等。

全身表现:多巴胺外渗后,病人可能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病人的生命体征,需要及时处理。

预防措施:在应用多巴胺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注射在血管外。

注射前应先评估注射部位的血管情况,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进行注射。

同时,注射时应控制好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早期发现:在注射多巴胺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

如发现有外渗的迹象,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采取措施减轻局部症状。

局部处理:对于已经发生外渗的部位,可采取局部冰敷、抬高肢体、硫酸镁湿敷等方法减轻局部症状。

对于严重的外渗,可能需要外科清创、植皮等治疗。

全身症状处理:对于因多巴胺外渗引起的全身症状,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如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措施;恶心、呕吐可给予止吐药物等。

心理护理:多巴胺外渗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及时与病人沟通,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法,减轻其焦虑、恐惧等情绪。

临床多巴胺外渗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多巴胺外渗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预防措施,经常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早期发现外渗并及时处理。

对于全身症状也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

在临床治疗中,药物输注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药液外渗,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多巴胺外渗处理方法

多巴胺外渗处理方法

多巴胺外渗处理方法引起局部血管严重收缩,导致组织缺血甚至坏死,[1]我科室自2005年8月份以来,抢救患者用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共326例,其中有8例患者在应用多巴胺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外渗,现将处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我科室自2004年8月份以来,抢救患者用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共326例,其中有5例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出现小静脉痉挛,3例因为多巴胺注射液外渗后红肿。

2 处理方法2.1 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后,小静脉痉挛。

5例患者多巴胺注射液静点后出现小静脉痉挛,静点最大浓度为60mg/100ml,静点最小浓度为10mg/100ml.静脉输液液体均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本组5例中3例60mg/100ml。

2例10mg/100ml。

考虑与静脉输液药物浓度无关,静脉输液速度为40—50滴/分。

本组5例中均为此速度,考虑与药液速度无关。

处理方法:用50℃左右的热水袋热敷静脉输液针头上方,5例小静脉痉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2.2 多巴胺注射液外渗皮下组织,局部出现红肿。

3例因为多巴胺注射液外渗后红肿,浓度均为200mg/500ml均在手背部静点。

处理方法:用酚妥拉明注射液左局部封闭,对如有较轻的水泡用龙胆紫图涂于水泡处,暴露患处,1周左右治愈。

3 护理3.1 操作时护理由于对局部刺激性,一旦外渗轻者局部红肿、热、痛,皮肤变黑。

重者引起组织坏死,一旦溃烂愈合困难,给患者待来不必要的痛苦,因而护士要有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另外为了避免药物外渗还应该注意一下问题:3.1.1 选择合适的血管输液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避免上述药物外渗的因素,如有可能应建立中央静脉通道.或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的血管。

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免使用血运莘或有病变部位的血管。

如已发生渗漏,不应在该处远端再行静脉穿刺。

[2]3.1.2 选择合适静脉正确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由远端至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选择直、较粗、弹性好的血管3.1.3 切忌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因为血管受到损伤而导致药液外渗。

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PPT

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PPT
皮肤苍白,伴皮肤紧绷,渗出,变色,淤瘢,或 肿胀,较深的凹陷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重度 疼痛,任何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的渗出。
V级 包括所有四级的表现和范围较大的伤口;包括大
部分肢体或者伤口非常深
➢ 静脉损伤液体药物外渗,引起血管四周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
➢ 促进液体重吸收。 ➢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
停止注射, 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 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 min 左右。
➢ 硫酸镁湿敷: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是25 %
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脑垂体后叶 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渗。硫酸镁遇冷后容易结晶, 对高渗性液体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因此只能用于血管通 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 发生外渗。
4. 技术因素
➢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 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 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 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
➢ 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 刺激症状,重者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如:化疗药、钙剂等 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处置不当,还可造成疤痕挛缩关 节僵直,功能障碍等。
➢ 骨筋膜间隔综合症由于大量液体外渗,超过皮肤扩张限度, 致皮下组织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神经、肌肉组 织缺血缺氧,从而使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入骨筋膜间造成缺血水肿,最终造 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多巴胺静脉注射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最新资料

多巴胺静脉注射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最新资料

多巴胺静脉注射外渗的预防和护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接受多巴胺静脉泵入时,根据血压调节多巴胺泵入的速度。

泵入中注射多巴胺外渗9例,年龄62~89岁,9例局部红肿伴刺激性症状,其中1例局部呈8 cm×17 cm组织坏死。

1.2 药物作用:多巴胺是拟肾上腺素药物,小剂量多巴胺主要有扩张血管作用,使总外周阻力降低,对心脏前、后负荷均有降低。

大剂量多巴胺以兴奋α、β受体为主,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总外周阻力高,血压升高。

2 护理2.1 药物渗漏的预防:(1)穿刺时必须有计划并正确选择血管,易于固定部位。

提高穿刺成功率,做到准确无误,从肢体远端到近端选择血管,避开关节部位,严禁在血管内来回寻找,以免损伤血管壁引起外渗。

(2)穿刺完毕,观察滴入情况,确认穿刺成功后,再加入多巴胺药物。

(3)加强穿刺部位的固定,必要时约束带固定肢体,防止随体位变化而滑脱。

最好采用留置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

(4)清醒患者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严密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及滴速,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如患者发生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皮温较高提示多巴胺药物渗漏皮下,立即关闭输液管,报告医生。

(5)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对危重患者、老年和糖尿病患者更要加强巡视,因患者感觉迟钝,皮肤组织疏松或抵抗力下降,对药物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护士应多巡视,做到每班详细交接。

(6)多巴胺泵完后,液体冲管。

拔针后用棉球压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2.2 药物渗漏后处理:(1)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对药物注射一知半解,加上局部疼痛,渗漏于皮下后感极度恐慌。

先稳定情绪,告知通过处理局部症状会得到缓解。

注意心理护理,消除紧张,以免引起患者情绪引起病情恶化。

(2)停止微量泵的泵入。

(3)应立即拔针。

(4)给予酚妥拉明加0.9%氯化钠局部湿敷:将酚妥拉明5~10 mg加0.9%氯化钠10~20 ml混合液浸湿于纱布上,再将纱布完全覆盖于多巴胺药物渗漏处皮肤,每天3次,其余时间用0.9%氯化钠保持纱布湿润,冷敷1天后,局部疼痛减轻,2天内皮温肿胀明显降低,渗漏处皮肤无破溃、坏死、坏疽,5天后皮肤完全恢复。

多巴胺外渗的预防1ppt课件

多巴胺外渗的预防1ppt课件
酚妥拉明注射液5mg,稀释于10ml—20ml生理盐水 中,作局部浸润注射,若用50%硫酸镁行局部热 敷,效果更佳。
封闭时护理
注意用药的剂量对小范围的渗漏,注射5mg酚妥拉 明缓释液即可对渗漏面积较大,范围较广的患者, 可以加大剂பைடு நூலகம்,或3-6小时局部浸润注射一次,直至 皮肤颜色回复正常为止。
对于患者应该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讲解局部 封闭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在滴注多巴胺前 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多巴胺外渗引起的危害, 要求患者 尽量减少活动, 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 如出现 局部疼痛或肿胀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静脉穿刺后外渗的相关因素
3 血管脆性大 某些疾病如肿瘤恶夜质、慢性肝肾功 能衰竭可引起患者有出血的倾向、维生素缺乏、血小 板功能失常等,导致血管的脆性增加,使外渗机会增 多。
4 水肿 因低蛋白血症、心脏或肾脏疾病等原因,导 致肢体水肿。如在水肿的肢体输液,血管外组织可对 输液的外周静脉施加压力,是外周静脉压升高,导致 血液回流缓慢或受阻,药液容易顺着针孔外渗。
封闭时护理
把握封闭时机,对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的患者,护 理人员对其注射部位应该严密观察,若发现注射部 位或者沿着穿刺静脉走向处皮肤苍白,患者自诉疼 痛,应该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对渗漏处进行封闭, 最迟不得超过渗漏后的12小时。一旦发现外渗, 应立 即停止输液, 并用针管回抽药液, 使外渗的药液量达到 最少,然后拔出针头, 更换输液部位。
药理作用
多巴胺是肾上腺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可以使 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是 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物。多巴胺还可以使肾及肠系膜 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使尿 量和钠的排泄增加。使皮肤血管收缩,加之患者出现 的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静滴过程中, 但由于多巴胺使用维持时间长, 药物浓度高, 对局部 血管刺激性强, 容易引起静脉炎以及药物外渗, 表现 为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出现皮肤苍白、发红、青紫、 肿胀、疼痛甚至局部坏死等损伤,若穿刺的血管细小 或操作不当,均易发生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血管严重 收缩,导致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多巴胺外渗的相关护理

多巴胺外渗的相关护理

血管因素
1 静脉炎 静脉反复穿刺或长期输液可引起静 脉血管的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中释放一系 列炎症递质如白细胞介素-1、组胺、5-羟色 胺等,造成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如果在发生 静脉炎的血管输注多巴胺,可引起外渗。
2 血管脆性大 某些疾病如肿瘤恶液质、慢性 肝肾功能衰竭可引起患者有出血的倾向、维 生素缺乏、血小板功能失常等,导致血管的 脆性增加,使外渗机会增多。
2 局部湿敷 立即用0.9%氯化钠注射液 10~15ml加酚妥拉明5~10ml做局部浸润注射 封闭处理,并且用25%~50%硫酸镁或75%酒 精持续湿敷,每2~3h更换一次。
3 肢体护理 在药物外渗的48h内,局部制 动,抬高患肢,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
4 水泡的处理 水泡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 刺破,可用碘伏消毒。水泡大的,在无菌技 术操作下抽去水泡内的渗出液后,用碘伏纱 布外敷,如若发生组织坏死、溃烂,则应请 外科清创、换药。
特殊药物 癌症患者由于长期接受化疗,静 脉受化疗药物的刺激使管壁硬化、官腔变小, 增加外渗的危险性。长期大量输注血管紧张 剂如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患者,外周静 脉长时间处于强烈的收缩状态,可使管壁硬 化、不通畅,导致输液外渗也时有发生。
物理因素
如环境温度,溶液中可溶性微粒的危害,输 入液体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 管径、舒张状态是否相符,不锈钢针头对血 管的刺激。
一. 概述 二. 渗漏因素 三. 相关因素 四. 预防及护理
盐酸多巴胺
多巴胺是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 激动剂,它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 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 药物。
在治疗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当补充一定血容 量,纠正酸中毒之后,血压仍未好转者,时 常使用多巴胺静脉滴注(泵入)以维持血压, 但因为多巴胺注射液这种药可以增加心脏排 血量,使皮肤血管收缩,加之休克患者本身 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在静脉 滴注中,若穿刺的血管细小或者患者的配合 不好以及护理操作不慎,均易发生药液外渗 外漏,引起局部血管严重收缩,导致组织缺 血甚至坏死 。

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对策 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对策 ppt课件
8
三、氨茶碱
(一)作用和临床应用:1.扩张支气管:用于各型哮喘,较常用。2.强心利尿,扩张 冠脉,用于急性心功不全、肾性水肿。3.松弛胆道平缓肌。
(二)给药注意事项: 1.用法及用量: 口服治疗哮喘:一般剂量为每天6~10mg/kg。 静脉给药主要适用于
急、危重症哮喘。静脉滴注首次剂量为4~6 mg/kg,维持量为0.8~1.0 mg/kg, 日注射量一般小于1g。 2.浓度不宜过高,安全浓度为6~10ug/ml,速度不宜过快,注射时间应在10min以上, 以防中毒症状发生。 3.慎用于妊娠、发热、小儿或老年,心、肝、肾功能障碍或甲亢者。 4.观察用药后疗效和副作用:兴奋不安、失眠、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 等)。剂量大可导致心悸、心律失常甚至引起抽搐至死亡,用药中最好监测氨茶 碱血浓度。
物输完后再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后拔针,以减轻药物对局部组织 的刺激。 3.输注时疑有或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入,不要拔针,由原部位抽吸 3~5ml血液以除去部分药液,局部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或滴入解 药8.4%碳酸氢钠5ml后拔针,局部冷敷后再用25%MgSO4湿敷,也
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9
四、洋地黄类药物
(一)药理作用:正心肌力药物(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常用药物有:
地高辛:口服给药,0.25mg/次,1次/日。制剂:0.25mg/片。 毛花甙丙(西地兰):静脉注射用,注射后10min起效,每次0.2~0.4mg,稀释后静注24h总量
0.8~1.2mg。制剂:0.4mg/2ml。
(二)用药注意事项:
1.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如冠心病、重度心力衰竭、低钾、低镁血症、 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洋地黄较敏感,使用时应严格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

药物外渗的护理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护理PPT课件
药物因素
酸碱度、渗透压、浓度、刺激性
护士因素
操作不熟练、反复穿刺、穿刺工具选择不当、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固 定不牢固、拔针及按压方法选择不当;健康宣教,巡视不到位,外渗 后未专业处理
2019/11/27
.
9
药物外渗原因—药物因素
药物按外渗后对组织损伤程度分类
强刺激性(发泡剂)—— 腐蚀性药物:指能引起皮肤黏膜形 成水疱并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患者持续泵入特 利加压素和生长 抑素,穿刺部位 出现颜色发红皮 温较高立即拔除, 给予硫酸镁湿敷, 半小时后换用人 工皮亲水敷料, 四小时后皮肤出 现暗红色,立即 报告护士长。
04钙剂 05加压素
2019/11/27
.
2
葡萄糖酸钙外渗
2019/11/27
.
3
特利加压素外渗
2019/11/27
.
4
强碱性药物:速尿(8.5-9.5)、氨茶碱(8.6-9.3)、苯巴比妥(9.510.5)、奥美拉唑钠(10.3-11.3)、杜冷丁(10-12)
2019/11/27
.
14
药物外渗预防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装置
评估治疗方案、治疗时间、血管条件、年龄、伴随疾病、输 液治疗史、血管通路装置位置偏好、管理输液设备的能力和 资源
依托泊甙(VP16) 替尼泊苷(VM26) 米托蒽醌 紫杉醇 博来霉素 顺铂(大剂量) 氟尿嘧啶(大剂量)
L-门冬酰胺酶 卡博 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 氟尿嘧啶 甲氨蝶呤 塞替派 顺铂
2019/11/27
.
11
药物外渗原因—药物因素
非细胞毒性药物
阳离子药物:10%KCI、10%NaCl、10%葡萄糖酸钙、10%氯化钙等 血管活性药物(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

一例多巴胺微量泵泵人渗漏致皮肤损伤的护理

一例多巴胺微量泵泵人渗漏致皮肤损伤的护理

一例多巴胺微量泵泵人渗漏致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齐艳萍李小燕(通讯作者)卜月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急诊科,湖北,十堰,442000)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静脉穿刺失败或静脉输入各种刺激性溶液(各种抗生素,羟化剂和有机碘溶液或高渗溶液),易使静脉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药液渗漏的机会[1]。

我院于2011年6月收治一例高龄重症患者,在微量泵泵人多巴胺过程中发生药液外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90岁,因误服磷酸铝一片后6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模糊,T35.8℃,P110次/分, R28次/分,Bp70/40mmHg,皮肤温凉。

患者因外周循环衰竭,经颈外静脉臵入留臵针,静脉微量泵泵人多巴胺(公斤体重x3mg),据血压调整泵速(泵速10-15ml/h),同时静脉给予抗休克,补液,支持对症治疗。

6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血压不回升,留臵针穿刺点发红,拔出留臵针,经左侧大隐静脉臵入留臵针,继续微量泵泵人多巴胺,静脉输入治疗药物。

10小时后患者诉脚踝处疼痛,观察皮肤无异常,立即拔出留臵针,按压穿刺点10分钟后,考虑多巴胺外渗损伤组织,立即用浸有50%硫酸镁溶液的4层纱布直接敷与皮肤上,外贴保鲜膜。

11小时时脚踝处皮肤出现发红,肿胀伴少量张力性水泡,肿胀面积3x4cm,疼痛加剧。

间断冷敷,每次敷5分钟,暂停15分钟。

每2小时更换硫酸镁纱布。

间隔使用喜辽妥涂抹肿胀皮肤,厚度3mm,棉签按摩致药物吸收。

24小时时,皮肤恢复正常颜色,疼痛不明显,水泡萎缩,肿胀减轻,我们使用丹参注射液与硫酸镁交替湿敷皮肤,患肢抬高制动;48小时时水泡增大伴皮温升高,医生指示用生理盐水500ml+地塞米松20mg+庆大霉素24u+利多卡因100mg湿敷皮肤,每2小时更换纱布。

60小时时脚踝皮肤呈暗红色,水泡无变化,给予2%山菪莨碱局部封闭。

患者中毒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要求出院,出院后72小时电话随访患者,脚踝处皮肤部分结痂,可以站立行走。

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护理

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护理

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护理目的探讨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相关因素。

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处理方法。

结果药物因素、护理因素等是造成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是减少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关键。

结论穿刺技术的改进,选择适宜的静脉通路,认真执行给药流程,工作中加强巡视,发现渗漏及时处理,均可有效防止渗漏及减轻渗漏所导致的危害程度。

标签:新生儿;多巴胺渗漏;护理措施多巴胺是一种儿茶酚胺类药物,其血管活性作用随剂量及速度而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扩张脑、肺、肾血管,从而改善微循环。

因此持续静脉滴注多巴胺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窒息、HIE、新生儿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由于此药PH值低、对血管壁刺激性强、局部反应大、泵入时间长等因素,易导致静脉穿刺局部苍白、坏死等缺血缺氧改变[1]。

因此,预防多巴胺的渗漏及渗漏后的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就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护理总结如下。

1 渗漏的原因1.1患儿原因①新生儿皮肤娇嫩,静脉表浅细小,血管壁薄弱,充盈度差,且患儿因年龄较小无自主意识,渗漏后,难以作出疼痛的表达,护士在穿刺中难度较大,固定后易脱落,导致渗漏;②患儿躁动、哭泣等情况导致静脉留置针移位、滑脱等损伤血管引起渗漏。

1.2药物因素①多巴胺是属于肾上腺素类药物,ph值为3.0~4.5[2],对血管刺激性大,病情危重期间末梢循环差可引起血管内膜严重组织学改变,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药物浓度。

②新生儿在输注多巴胺局部出现红色线时,多巴胺浓度为14μg/(kg·min),当局部皮肤发白时,多巴胺浓度>4μg/(kg·min)。

因此,当药物浓度越高时,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就越大。

1.3护理因素①护士经验不足,血管选择不当,穿刺操作技术生硬,多次穿刺,拨针及针眼按压手法不当、固定不稳;②护士知识欠缺,对药物的特性不了解;③责任心不强,未加强巡视,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渗漏或局部红肿;④加强药物知识学习,掌握和了解药物的用法及渗漏后的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 闭效果很好。
18
水泡的处理
局部消毒后用5ml注射器在水泡最底处进 行抽吸,吸出渗液后,另取一5ml注射器 抽取1%碘伏注入水泡内,注入量以填满 原水泡、局部无肿胀、无疼痛不适为宜。 局部保持干燥,避免表皮擦落,防止抓破 引起感染。
19
中药制剂
京万红软膏外涂、红花甘草散外敷、黑墨 草外敷等,对防治静脉炎输液渗漏都有较 好的效果。
20
食物的临床应用
新鲜萝卜、马铃薯切成2mm的薄片敷在渗 漏部位,用胶布固定,消除水肿和防止组 织坏死的效果很好。
21
其他疗法
远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理疗等。一旦 发生局部坏死,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 换药或植皮。
22
多巴胺渗漏是临床常 见的护理难题,它不 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同时也影响了治疗以 及抢救工作。
10
合理选择血管
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上肢静脉,因其阻力 小,药液尽快输送和稀释,以减少对局部 组织的刺激,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或锁骨下 静脉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 液。特别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注 意观察输液部位的反应,以杜绝外渗性损 伤和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
11
局部使用扩血管药物
将能跨表皮吸收的硝酸甘油贴剂贴在病人 输液血管穿刺点的上方2cm处或2%山莨菪 碱溶液涂擦,能使输液血管保持扩张状态, 从而减少静脉外渗 .
安全输注
护理技术 责任心 细心
23
24
处理关键是在早期(4h~6h以内),如48h 内治疗不见好转,组织损伤不易移转。
3
渗漏
渗漏因素
4
机械因素
输液中发生液体轻微渗漏,大多是由于穿 刺技术不熟练,静脉穿刺时针头进入静脉 太少,输液时间相对较长,而针头斜面又 向上所致。多次穿刺,拨针不当等对管壁 的机械性损伤可加大渗漏发生的可能性。
16
药物湿敷
临床常用静脉外漏局部湿敷的传统药物 为硫酸镁,对多巴胺、化疗药物及高渗液、 氯化钾等药物的外渗,血管收缩药渗漏引 起的组织损伤,采用654-2或酚妥拉明湿敷 效果好。
17
封闭疗法
酚妥拉明是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可直接 对抗应用多巴胺外渗,所致的缺氧缺血性 改变,促使病变皮肤尽快恢复供血供氧,减少 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
12
应用局麻药
在静脉穿刺点近心端外敷1%地卡因和皮下 注射2%普鲁卡因,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从而防止渗漏 .
13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 应妥善固定导管,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 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 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 理。
盐酸多巴胺
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 与肾上腺素相似,口服易在肠和肝脏破坏, 不能达到有效血浓度。
临床用于各种类型的休克,尤其适用于休 克伴有心收缩力减弱,肾功能不全者。
1
渗漏
2
多巴胺从血管渗漏到组织中造成毛细血管 收缩,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坏死,早期处理 不当,就会造成组织不可逆转的损伤。
8
感染因素和静脉炎
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以及物理、化学 因素引起的静脉炎都可以使血管通透性增 高。
9
避免机械性损伤
为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首先要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要妥善 固定针头,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 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易固定,减少静脉穿 刺次数,减轻了对病人浅表静脉的破坏, 从而减少了静脉渗漏的发生 ,
5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 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 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其所引起的Ⅰ型变 态反应 。
6
物理因素
如环境温度,溶液中可溶性微粒的危害, 输入液体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 静脉管径、舒张状态是否相符,不锈钢针 头对血管的刺激。
7
血管因素
选择血管不当,局部血管的舒张状态、营 养状态差导致渗漏。
应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相隔3~4小时将多巴胺液 体由另一通道上的其它液体交换滴入,这样可以 减少对一侧血管的刺激。
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的输液部位,若发生渗漏及 时处理。
14
渗漏的治疗
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 液部位并采用积极治疗措施 。
15Βιβλιοθήκη 热敷渗漏损伤发生早且范围小者,可行局部热 敷,促进液体的吸收,可用湿热毛巾,温 度不宜超过5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