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笔记详解
《温病学》笔记
《温病学》笔记2011年10月17日阅毕第一章总论温病学形成的时期是清代中期,距今约260年时间。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太阳中风是表虚证,太阳伤寒是表实证,而太阳温病则属于表热证。
太阳温病为什么不恶寒呢?它是伏气发病,是冬天感寒,邪气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腠理开泄时,从里向外发,它不是新感受的邪气,它是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
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伏气温病以里热为主,它可以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发;有的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而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而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同,它初起必然有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然后再由表入里。
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
暑证不分表里,不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伤寒是外感寒邪,温病是外感温邪,邪气的性质不同,其侵入人体的途径,寒邪是下受,温邪是上受。
其侵犯的部位,伤寒是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先侵犯手太阴肺系。
其传变的途径,向里传变的过程,伤寒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是顺传于胃,或逆传心包。
中医历史: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医学第一部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时期以后,中医学有几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它大概成书于公元150-219年间,这个过程距离《黄帝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临床著作,它确立了中医学的辩证诊治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它是《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经典著作。
读《温病条辨》笔记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其作者便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
整个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位医学家,先是明末的吴又可,著有第一部温病专书《瘟疫论》,把温病学说,从伤寒学说中脱胎出来;继之迎来了温病学说的全盛时期——清代,出现了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大温病学家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其中以叶天士贡献最大,是温病学完整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其次,便是吴鞠通,他在叶天士卫气营血理论基础上,又补充了三焦辨证法则,制定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温病治疗方剂,使温病学的理法方药体系更加臻于完善。
吴鞠通创立的三焦辨证体系,是根据叶天士的“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之说发展而来的,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各有所长,不能互相替代,从现在的临床实践看,卫气营血辨证虽比较符合温病的发病规律,也比较容易掌握,但也有不足之处,而其不足之处,正是三焦辨证之所长。
《温病条辨·下焦篇》中指出温病发展的后期,常见肝肾之阴受损的情况,并详尽论述了如何论治,为温病学派强调的“养得一分阴,保得一分命”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治法。
《温病条辨》对各个季节的温病,如冬温、风温、春温、湿温、暑温等的特点、变化规律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清晰详尽的论述,使辨证与辨病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前人所未能做到的,更应指出的是,吴氏将秋燥纳入温病范围,补前人之未备。
此外,《条辨》在温病治法上的承前启后作用,也不可磨灭。
如对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的作用阐述,为后人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直到今天,我们在治疗温病高热时,往往还依靠“三宝”使患者安度难关,这是祖国医学不用物理降温之法,而又绝少后遗症的关键所在。
又如雪梨浆与五汁饮等,解决了高热患者的补液问题。
对下法的应用,《温病条辨》在《伤寒论》下法基础上,结合温病的特点,创制了增液汤、宣白承气、导赤承气、牛黄承气、新加黄龙汤等方,是温病学派提出的“无水行舟”理论的具体应用,使下法在温病治疗中得到更灵活的应用。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笔记第一单元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伤寒,金匮,张仲景1 z% z0 c# }# k8 I$ I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仲景论坛5 G2 i; |8 j. d& h% R3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仲景论坛V0 J9 J) v8 ]' [8 ~6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张仲景学术研究9 t* D5 T; z1 l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伤寒,金匮,张仲景/ Z$ }4 I- A% b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9 A5 {: M7 @9 S6三、分类: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仲景论坛; w+ ~ q5 E z* n# v0 i9 q 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仲景论坛. q2 _0 F# ~" @4 k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张仲景学术研究8 Z u3 k+ B* }" Q/ w" l. x3 L4 W四、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J3 q: h- \5 I$ d9 W( n8 O6 U) H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u7 ~. M- t C$ H: t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J- K0 k, s1 [9 G0 i* f G7 M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性伤寒,金匮,张仲景7 T/ `; K1 I& f8 Q1 @' L(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弘扬仲景,光大国医5 q( y2 (2)暑热病邪:发病可直接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伤寒,金匮,张仲景9 n# Y+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D$ N0 Q' A* |(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温病学第二章详解
易于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湿属阴邪,重浊、腻滞-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恶寒、身重、身热不扬;头重 如裹、神情呆顿 ;脘痞腹胀 。
病至后期,湿困日久,阳气受损-阳气衰微→形寒神疲、心悸头晕、面浮肢肿 、小便短少、苔白舌淡、脉象沉细。
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湿属阴邪,其性粘腻淹滞→致病一般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难解。
3.湿热病邪
(1)定义 具有湿和热两重性质的外感病邪。
(2)形成条件 长夏之季,气温犹高,加之此时雨水较多,湿气偏重 ,故易形成湿热病邪-湿温
(3)致病特点:
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
薛生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 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初期,内外合邪,卫气(表里)同病→恶寒、身重、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溏
一、温病的病因
(一)概述
1.概念
• 致病原因-温邪
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六淫温邪(各有其主令):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杂气(非六淫邪气):疠气和温毒 伏寒化温病邪(温热病邪),与时令邪气致病不符,从辨 证求因而来。
• 2.温病病因---温邪的共性: • ①从外感受。温邪都是通过口鼻或皮毛从外而侵袭人体,引起发病。 • ②性质属热。温邪致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 • ③致病迅速,可相互转化。温病的发病较急,在病变过程中发展较快, 一般来说,病程较短。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 浮数。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易化燥伤阴
风与热两阳相合,极易劫伤津液 →口鼻唇咽等清窍干燥 叶天士:“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学习笔记(四)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学习笔记(四)1.汗出异常无汗卫分证发热,无汗,同时伴有恶寒,皮肤潮润营分证身热体温高无汗,并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舌红绛,脉细数,时有汗出湿热病汗出热减,继而复热。
汗量少而粘。
大汗实证气分里热实证肺胃热炽,蒸蒸汗出,伴见高热,面红气粗,喘急鼻煽,烦渴饮冷,脉洪大有力。
虚证气分虚证。
气脱亡阳,大汗后阳气不能固表摄津,大汗不止。
气脱阳衰,不能温化水液,冷汗淋漓。
伴见形神衰惫,喘喝欲脱,脉微细欲绝。
血分虚证。
津液将枯,汗出如油,伴见低热,齿枯舌痿,目眶塌陷,脉微细欲绝或散大无根。
战汗气分高热邪胜正不衰战后汗出,汗出肤冷,邪从汗解。
伴见昏昏欲睡,脉弱无力,但平静和缓。
正气衰败汗出亡阳战后汗出,汗出肤冷,肤冷之后仍然汗出不止。
同时见四肢逆冷,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躁疾。
正虚不能托邪外出正气虚或津液亏,战后无汗,伴见精神萎靡,衰惫脉微弱。
湿热并重正气不衰邪气强,反复战汗战后汗出,汗出后体温上升,隔一、二日又出现战汗。
这说明,正气不能一战而鼓邪外出,所以一战不解,隔一、二日再战,而解。
2.口渴口渴欲饮卫分证津液损伤口渴欲饮,但饮不多。
气分证津液大伤大渴而欲冷饮口渴不欲饮湿热内蕴湿热裹结湿热裹结,热只煎熬湿,津液未伤,表现为口不渴。
湿阻气机,阳气不能敷布津液病人有口渴的表现,但渴而不欲饮。
温病夹痰痰湿阻滞气机导致津不上承,渴不欲饮热饮助阳化痰渴喜热饮,但饮水不多,多饮则吐。
热入营分热邪入营,蒸腾血中津液入口口不渴,伴见身热夜甚,舌光绛无苔,脉细数3.神志异常神昏谵语阳明腑实气分证燥屎浊热,由大肠上扰心神。
日晡潮热,腹满痛拒按,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舌红苔黄燥或焦燥,脉沉实。
气营两燔营热内扰心神,气分热痰蒙蔽心包,心神内闭不能外越。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馈不语,舌僵,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营分证热邪是伏在血脉中,心主血脉,营分热导致心热,心热内扰心神,又加营阴不足心神失养。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发热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等问题。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温病学的相关知识。
一、温病学的概念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专业科目,其范畴为传染病学,研究的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等问题。
它起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发挥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临床体系。
二、温病学的特点1.温邪易传染:温病多由病原体进入机体而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传染性极强的疫情中,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病程较长:温病的病程常常比较长久,且常常有复发现象。
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3.变化多端:温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如高热、寒战、头痛、咳嗽、胸闷等等。
不同类型的温病还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如气短、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的病例甚至还会导致昏迷、抽搐等症状。
4.治疗方法特殊:温病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
中医治疗上强调体质因素,包括人体的阴阳平衡、经脉系统、腑脏功能等。
对于温病的治疗,常常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较为特殊的治疗方法。
三、温病的分类温病可以按照传染源的不同分为内因温病和外因温病。
内因温病是指机体内部产生的发热疾病,包括暑热、瘟疫、痈疽等。
外因温病则是指外部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感冒、肺炎、流感等。
四、温病的治疗中医划分温病的类型十分丰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综合考虑病位、病因、病机、证候、体质等因素,常常使用中药、针灸、拔罐等采用中医特殊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感冒引起的温病,中药配方方面我们可选择桑菊饮以及银翘散等,应用于解表清热,还可搭配麻黄、枇杷、银花等草药。
对于由于湿气内停引发的温病,应该采取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花蕊膏等。
以上就是温病学的概念、特点、分类、治疗等方面的简介,通过学习温病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温病学随堂笔记pdf
温病学随堂笔记pdf温病学随堂笔记pdf第一部分:温病学的概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温病。
温病是指因感受外邪或劳伤等因素引起的急性发热疾病。
温病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温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第二部分: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不同症状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几种类型,如风热病、暑湿病、湿热病、气郁病、肝火病等。
第三部分: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四诊法进行。
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其中,望诊主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质、舌苔等;闻诊主要听诊病人的声音和呼吸情况;问诊主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以及诱因等;切诊主要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
第四部分:温病的治疗温病的治疗主要分为外治和内治两种。
外治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内治主要通过中药调理来治疗病人。
中药方剂的选用应根据病情和病因进行。
第五部分:温病的预防温病的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3.保持心情稳定,避免过度疲劳;4.预防感冒等疾病,以免导致温病的发病。
第六部分:温病的治愈后注意事项温病治愈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应规律,避免过度劳累;2.避免接触过于寒冷或过于热的物品;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温病学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学科,需要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研究。
在温病的诊治中,需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治疗早解、效果好、防复发的目的。
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加强预防和注意自我保健,以免患上温病。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单选1. 首先使温病脱却伤寒的医家是元代王安道2. 提出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的主张的代表人物是金代刘河间3. 既属于季节分类命名的又属于以四时主气命名的病种是秋燥4. 症见身热,烦躁,汗出不解,呕恶,脘腹胀满疼痛,大便溏垢不爽,如败酱,如藕泥,舌苔白腻或黄浊,脉滑数等,属于湿热积滞搏结肠腑5. 身热不扬的病机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6. 昏聩不语是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7. 斑与疹在形态上的区别为;斑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8. 舌苔薄白而于,舌边尖红的病机为温邪未解,肺津已伤,也可见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 或燥热病邪初犯肺卫9. 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代表邪深入下焦,耗竭真阴的征象10. 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的病机为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之征象,见于温病后期,邪气已退,津亏血伤未复11.咽喉上覆白膜多由肺胃热毒伤阴 _所致12.“夏暑发自阳明”及“暑必兼湿”出自叶天士《幼可要略》_13.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出自明代王纶的《明医杂著》 _14. “暑邪久伏而发者,名曰伏暑”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15.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势较显,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酸困,四肢倦怠,胸闷脘痞,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治以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16.湿重热轻,困阻中焦症见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
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应用方药为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17. 湿胜阳微症见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方药为薛氏扶阳逐湿汤18.清浊相于证治的代表方为然照汤和蚕矢汤19. 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
分别指阳伤与阴伤20.“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中下泉指肾阴多选1.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有哪些;煅石膏,冬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2.清营汤和清宫汤相同的组成药物有;玄参,竹叶心,连翘,麦冬,犀角3. 白虎四禁:①脉浮弦而细者,②脉沉者,③不渴者,④汗不出者4.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易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5.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 ③易从火化6.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组成7. 三甲复脉汤有哪三甲:生牡蛎生鳖甲 , . 生龟板名词解释1.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得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战汗:是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学重点1详解
温病学重点名词解释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P82.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P133.温毒: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好发于冬春两季。
P144.日晡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
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时。
多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
P415.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胫冷等症,为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P416.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P427.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P458.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P459.斑疹:斑和疹均为出现于肌表的红色皮疹,为温病中的重要体征之一,斑点大成片,不高于皮面;疹点小成粒,高出皮肤,皆系热邪深入营血的征象。
P3810.秋燥: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
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P7811.辛开苦降:湿温病湿热并重,困阻中焦的治法,治以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代表方王氏连朴饮,方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夏辛温燥湿。
P11112.轻法频下:暑湿夹滞郁结肠道,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
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胶结去,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腑,难速驱除,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
温病学笔记-上篇
温病学笔记知识提纲温病学绪论总论各论名著选1、概况 2、发展史1、温病概念(① 特点;②范围和分类 )2、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①病因; ②发病 )3、温病辨证理论( ①卫气营血辨证; ②三焦辨证 )4、温病常用诊法 5、温病常用治法 6、温病预防和护理 1、风温 2、春温3、暑温4、湿温5、伏暑6、秋燥7、大头瘟 8、烂喉痧1、叶天士《温热论》2、薛生白《湿热病篇》1、概述2、病因病机3、诊断4、辨证论治绪论一、概述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目的和任务:3、地位:二、发展状况:1、内经中己有关于温病因证脉治等方面的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温病伏邪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根据。
2、宋·朱肱的《类证活人书》中提出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
3、元末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4、明·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他认为①提出疠气②瘟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③由口鼻而入④强调以社邪为第一要义。
5、标志:以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温病四大家等确立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为标志。
6、叶天士(温病大师),门人据其口授整理而成《温热论》。
他认为①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②从口鼻而入,犯于人体肺卫③有顺传和逆传的不同④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⑤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班疹白⑥论述了妇人温病的特点。
总论第一章温病概念什么是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
第一节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卫-气-营-血-恢复期;上焦-中焦-下焦。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1、起病急,传变快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和分类一、温病的范围二、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如春温,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如风温,暑温3、发病与时令相结合:秋燥4、以临床特点为依据:大头瘟,烂喉痧三、温病的分类1、根据症证性质分类:温热和湿热2、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新感和伏邪四、温病与伤寒1、伤寒: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伤寒,感受寒邪,由皮毛而入,首犯足太阳;2、温病:从属于广义伤寒,但后期与狭义伤寒不对等,感受温邪,由口鼻而入,首犯手太阴。
温病学笔记
温病学笔记说起温病学,这可真是一门让我又爱又恨的学问。
当初接触它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体验。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抱着厚厚的温病学教材走进教室。
那时候,我对这门课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以为就是一堆枯燥的理论和药方。
可当老师开始讲解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老师讲的第一个案例就让我瞪大了眼睛。
那是一个关于暑温的病例,患者在炎热的夏日里长时间劳作,突然就病倒了。
发热、口渴、心烦,症状看起来挺普通,可仔细一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老师说,暑邪侵袭人体,就像一场无声的战争。
暑邪先攻入人体的卫分,就像敌军突破了边境防线。
这时候,人体会出现发热、微恶风寒的症状。
如果暑邪继续深入,到了气分,那就是真正的激战了,会出现高热、大汗、口渴等症状。
我听得入了神,仿佛自己就置身在这场人体与暑邪的战斗之中。
老师接着说,治疗暑温可不能马虎,得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药方。
就像调兵遣将一样,用对了药,就能一举击退暑邪;用错了,那可就麻烦了。
有一次,我们去医院见习。
我亲眼看到了一个温病患者。
那是一位中年大叔,因为在闷热的车间工作太久,得了湿温。
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嘴里不停地嘟囔着难受。
医生仔细地给他做检查,看舌苔、摸脉象,那认真的样子让我心生敬佩。
医生给我们讲解说,这位大叔的舌苔厚腻,脉象濡缓,这都是湿温的典型症状。
然后开了一个方子,里面有藿香、佩兰、茯苓、泽泻等药。
我看着那些药名,心里想,这些小小的草药真的能治好大叔的病吗?没想到,过了几天,我们再去看的时候,大叔的精神明显好多了。
他笑着对我们说:“感觉身体轻松了不少,这中药还真神奇!”那一刻,我对温病学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原来,那些看似普通的草药,经过合理的搭配,真的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还有一次,我自己不小心得了风热感冒。
一开始,我没当回事,以为扛扛就过去了。
结果,病情越来越重,头痛、咳嗽、喉咙痛,难受得要命。
这时候,我想起了温病学里的知识,自己给自己诊断了一下。
《伤寒温病论:从《伤寒论》角度讲解温病学》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二学习温病的经历
一本书的写作目的 与理念
三解开《伤寒论》 与温病学的思维禁
区
四学习《伤寒 论》与温病学
的意义
五从孙思邈看 掌握理论的重 要性
一发病:《金 1
匮要略》病因 三条
2
二张仲景的病 因分类思想
3
三虚实概念
4 四张仲景理论
与现代中医之 虚实概念比较
5 五大气、阴阳
气、三焦气、 表里气、五脏 气的关系
七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1伤寒学派的观点 2温病学派的观点 3传统上的伤寒与风温比较 4 《伤寒论》中风、伤寒、温病的概念 5 《伤寒论》中外感风与寒比重多少举例 6 《伤寒论》外感风寒夹热演变过程举例 7 《伤寒论》的温病概念进深讨论 8温病概念之古今演变
八温病发病理论深入讨论
1何谓中医的“病因” 2什么是“证”“辨证” 3什么是“辨证论治” 4什么是抓主证、抓主症 5症候群(综合征)的问题 6三大外感病辨证体系的关系 7热带地区温病较多还是较少 8南方温病较多吗 9虚寒之人是否会得外感风热
十五风
1风为阳邪 2风伤卫 3风为大邪趋于袭表 4风先于他邪袭人
十六寒
1寒伤营 2寒为小邪趋于中里 3 “脉迟为寒属脏病”理论 4 “极寒伤经”之说(附经络实质讨论)
十八食(䅽饪)
1 䅽饪之邪伤脾胃 2与谷气、积聚的异同
十九热
1热为阳邪 2 “热伤营血”理论 3 “脉数为热属腑病”理论 4 “极热伤络”之说 5热邪多为单独致病
三温病的特点(对照教材观点)
1从外侵袭人体 2温热性质显著 3易于消耗人体阴津 4侵犯部位的特异性 5温病具有“四性” 6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 7温病范围及分类 8温病与伤寒 9温病与温疫(瘟疫)
温病条辩学习笔记:温病理论错误
温病条辩学习笔记:温病理论错误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
始足太阳。
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
.....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
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必从河间三焦定论。
夫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举凡万物,莫不由此少阳、少阴之气以为生成,故万物皆可名之曰东西。
人乃万物之统领也,得东西之气最全,乃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应。
其病也,亦不能不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应。
东西者,阴阳之道路也。
....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清、病寒,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
烛其为水之病也,而温之热之;烛其为火之病也,而凉之寒之,各救其偏,以抵于平和而已。
笔记:胡希恕批判:“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
始足太阳。
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
”“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
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必从河间三焦定论。
”对于吴瑭温病条辨感邪的理论,胡希恕给予了严重的批判,认为这是有悖于伤寒论经旨的。
他认为,在伤寒论中,名言温病始作,亦发于表,只是热盛津伤,故仲景明确点出其发病有别于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但其证仍属于太阳证,既然有别,就不得以中风桂枝、伤寒麻黄来论治。
同时,伤寒亦口鼻而入,非始于膀胱也。
详见:《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P4。
PS:日生于东,月生于西,万物由此少阳、少阴之气以生成,此处特指出是少阳、少阴之气,东方木属于少阳可以理解,西方金当为太阴,为何却言少阴?少阳可生火,少阴本自水。
所以,我觉得这里是有错误的。
木升,金降,怎可以将木与水混为对立的两方而论。
PSS:所以温病理论根源上就有大问题。
不过这不影响对温病书籍的学习,因为症状描述还是要比伤寒论更具体一些。
比如:“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温病条辨》读书笔记——上焦温病
《温病条辨》读书笔记——上焦温病吴鞠通《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温病学著作,其大力倡导并完善了温病三焦辨治体系,并将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一炉而治,相辅相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详备了温病病证的理、法、方、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提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则对指导温病临床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书中:“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温病的感邪途径是通过口鼻而侵入人体,肺在表,其合皮毛,开窍于鼻,所以温病多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经。
上焦心肺,肺脏娇嫩喜清素,其位最高,治心肺病证之药当如羽毛轻扬升浮,上举而达于心肺。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连翘、银花、苦桔梗、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
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肺气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
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
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取时时轻扬法......”。
此正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则。
诸药多轻清芳香之品,多花、叶、梗等部位,其气薄、味辛而入上焦肺经。
并且煎药时间短取其清轻上浮之气,过煮味厚而入中焦;服药取轻扬之法,调整服药次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以轻剂治病。
《上焦篇·第6条》“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桑菊饮方用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辛凉质轻之品,疏散风热,宣透肺络之邪。
《上焦篇·第7条》“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辛凉三剂,在上焦温病的治疗中可谓取得了不一般的疗效,简单的配方,不一样的治疗效果,这给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思路。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医辨证论治的强大力量,以及取象比类等中医基础理论运用的得淋漓尽致。
温病学--读书笔记
温病学--读书笔记温病学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温热病治疗禁忌一、忌忌辛温发汗,二、忌淡渗利尿,三、慎用苦寒药。
“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泄热存阴,处处注意保护津液。
上焦,心肺病变,多为无形之热,多用清法。
中焦,脾胃大肠病变,无形热盛,用清法;有形热结,急下存阴。
下焦,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肝肾,真阴耗损,多用滋阴。
湿热病治疗禁忌一、忌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内蒙心包,上蒙心窍。
二、忌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
三、忌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
湿邪弥漫,阻滞气机。
开上,畅中,渗下。
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热不独存。
上焦,湿邪固阻,肺气失宣。
治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
中焦、下焦,湿固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大便不爽。
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渗淡利湿。
湿重于热,辛温,苦温,渗淡。
湿热并重,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
热重于湿,清热为主,佐以祛湿。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热病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
湿热病表现为身热不扬,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病势缠绵难愈等。
温病的病因:1.风热邪气:冬温,风温。
先伤肺卫。
2.暑热邪气:暑热,直入气分。
暑湿,夹湿。
冒暑,暑咳,中暑,暑厥,暑秽等。
3.湿热邪气:湿温,长夏季节,多湿重于热。
4.燥热邪气:温燥,易伤津液。
5.伏寒化温:春温,伏暑。
开始即里热证。
A:伏邪自发,阳盛体质初发即气分,阴虚体质初发即营分。
B:新感诱发,阳盛体质初发即卫气同病,阴虚体质初发即卫营同病。
6.温热毒邪:温毒,一是局部红肿热痛,甚或溃烂。
一是具有传染性。
7.疫疠邪气:(疠气,戾气,)温疫。
温热病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治上焦要用质地轻扬之品以透泄表邪,举邪外出;治中焦要调整脾胃升降功能,使其恢复平衡;治下焦要用重镇沉降之品以滋阴潜阳。
温病学习笔记
温病学习笔记V1.0 2017/8/28温病学习笔记 (1)1.大纲 (2)1.101温病总说 (3)1.102温病学说建立和发展 (3)1.103温病误区 (4)1.104太阳表证和温病卫分的区别 (4)1.105辩证特点 (5)1.106温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7)1.107温热病总纲 (8)1.108温热病处方归类 (10)1.109湿热病总纲 (11)1.110主要方剂 (12)1.111提壶揭盖法 (12)1.112处方特点 (13)1.113透热转气法 (14)1.114温病初期治法 (14)1.115温病伤寒论治法 (15)2.病经典方剂 (16)2.101银翘散 (17)2.102桑菊饮 (17)2.103桑杏汤 (17)2.104达原饮,三消饮 (18)2.105宣卫汤 (19)2.106升降散 (19)2.107清营汤,清宫汤,增液汤 (20)2.108清燥救肺汤 (20)2.109凉膈散 (21)2.110小陷胸加枳实汤 (21)2.111生脉散 (21)2.112增液承气汤 (21)2.113增液汤 (22)2.114普济消毒饮 (22)2.115余氏清心凉膈散 (22)2.116紫雪丹 (22)2.117安宫牛黄丸 (22)2.118至宝丹 (22)2.119犀角地黄汤 (23)2.120藿香正气散 (23)2.121新加香薷饮 (23)2.122三仁汤 (23)2.123黄芩滑石汤 (24)2.124八正散 (24)2.125玉女煎 (24)3.温病用药特点 (25)3.101温病单味用药特点 (25)3.102温病分类用药特点 (26)3.103温热病用药特点 (26)3.104温病湿热病用药特点 (27)3.105赵绍清治疗卫分之宣阳法,医案 (27)1.大纲2017年5月2日星期二,在学习了7年伤寒论之后,第一次接触温病。
教材:1.赵绍琴:《温病讲座》,9个小时的讲座音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笔记前言: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主要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病变规律和证治,具有临床课的性质;而其理论和诊断治疗内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
现代温病学主要是以清代温病学家所创建的温病学说为基础,结合了历代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并吸取了现代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而构成的学科体系。
内容主要包括温病的病因和发病学说、辨证理论、特色诊断方法、治则治法、预防护理以及各种温病的具体诊治方法。
温病的概念:(1)温病病因是感受外界温邪,发病是由于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人体而造成。
(2)温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各种温病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温病的病理特点是在病变过程中热象偏重,且很容易-损伤人体的阴液,特别是温病的后期阶段伤阴的现象尤为明显。
(4)温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
基本特征:(1)起病急,传变快(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分别温热与湿热之不同分别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燥热病邪区别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原则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网、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上的意义:(1)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2)作为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网领(3)作为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4)作为确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卫气营血临床表现:三焦临床表现温病发生后,病情往往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动态的变化就是传变,主要是温邪与人体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也反映了温邪在患者体内的发展变化,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规律,一般不外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即多数温病由卫分证开始,再由气分、营分、血分传变,但临床上传变的情况是复杂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上、中、下三焦证候不仅表示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证候表现,它同时也标志着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温病的传变中,还有顺传与逆传之分:如温病初起,病邪始犯于上焦肺卫,再传至中焦阳明胃,一般称为顺传。
若肺卫之邪不下传于胃,而内陷心包,则称为逆传心包。
逆传心包的临床表现为:初病有恶寒发热等肺卫见证,甚或寒战高热,旋即发生神昏肢厥,病情危笃。
顺传的特点是:病邪以脏传腑,正气较盛,病情较稳定,预后较好。
逆传的特点是:发病急骤,病邪以腑传脏,来劫凶猛而正虚邪实,病情重,预后较差“区别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在临床上如何相辅运用”二者共同点(1)辨证意义上的共同点: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在温病的辨证意义上是一致的,二者均用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辨别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认识病情传变,归纳证候类型,从而为确定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卫气营血辨证主要分析温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
三焦辨证则主要阐述温病病变不同阶段所属脏腑的病变部位。
(2)病机及证候表现上的共同点:上焦手太阴肺卫表证可归属于卫分证,上焦热壅于肺证属气分证范畴,而上焦热入心包证一般可归属营分证范畴;中焦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以及足太阴脾的病证均属气分证范畴二者不同点(1)证候表现上:以具体病变而言,上焦肺卫病证,相当于卫分证。
但上焦病变中邪热壅肺而无表证者,则属于气分证范围;上焦肺热盛极而入血伤及肺络,引起咯血者则引属血分证范围。
上焦病变中邪陷心包的病变,可归属于营分证范围,但其病机变化与营分证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是邪邪热内陷,包络机窍阻闭,心神逼乱;后者则是营热阴伤,心神受扰。
(2)病理变化上:卫气营血辨证着眼于邪实的一面,基本没有论及温病后期邪少虚多、阴液虚损,甚至正气外脱的虚证病变,而三焦辨证不仅阐述了温病初期、中期和极期的病变,其上焦证和中焦证中对肺胃阴伤及下焦证中对温病后期肝肾阴伤、虚风内动等虚证也作了详细的阐述,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论虚证的不足。
“辨舌在温病诊断上具有相当临床意义”∙是通过对舌苔和舌质及形态的观察,来判断病证性质的一种诊断方法。
∙舌与心、肝、肾、脾、膀胱、三焦等脏腑有许多经络相通,同时又与肺、小肠、大肠等脏腑有间接的联系,从而使舌与全身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舌犹如内在脏腑的一面镜子。
同时,人体气血津液的盈亏情况也可以从舌象上反映出来。
∙对于掌握温病的病机和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作用。
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卫气营血治则中指出,邪在卫分主要用“汗”法治疗。
汗“法即解表透邪之法,就温病而言,主要以辛凉解表为主,对有湿邪在表者,当用辛温芳香化湿之剂,如藿朴夏苓汤等。
对表气中郁闭较甚而恶寒较明显、无汗的表热证,亦可在辛凉之剂中配合少许辛温之品,如淡豆豉、荆芥等,以增加透邪疏表之力三焦治则中提出,治上焦病应“轻”。
其含义除了用药应主以质轻透邪之品外,同时也包含了治疗上焦病证所用药物一般剂量较小、煎煮时间较短意。
对中焦病证的治疗应注意“平”体现了对该病证的治疗应以袪除病邪为主,邪庄而正自安。
同时,由于中焦病证每为热之邪所致,对其治疗应权衡湿与热之侧重,治湿与治热不可偏于一方,也含有“平之意。
对下焦病证治疗主以”重“是指所用方药性质沉降重镇,多用介石类药物,且用药剂量较大、煎煮时间也较长。
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都是针对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病证的不同病机特点而确定的,此外,对温病的治疗还有注重祛除病邪、重视顾护阴液等重要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应结合运用。
温病各种治法及主要适应证和代表方一.泄卫透表法:这是通过疏泄卫表,透邪外出以解除温病表证的一种治法。
(1)疏风泄热:属辛凉解表法,本法是用辛散凉泄之剂以疏散卫表风热之邪。
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或伴有咳嗽,咽痛,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2)透表清暑化湿:本法是用辛温之品外散表寒,并配合清暑化湿之品内解在里的暑湿。
主治夏月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形拘急或酸楚,无汗,口渴,心烦等。
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
(3)宣表化湿:本法是用芳香宣透之品以疏化肌表湿邪。
主治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者,症见恶寒发热,头昏重如蒙,身体果重,四肢酸楚,少汗,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4)疏表润燥:又称“辛凉清润”,也属辛凉解表法。
本法是用辛凉透表和清润之品以疏解肺卫燥热之邪。
主治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者,症见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咽干喉痛,鼻唇燥,头痛,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红等。
代表方剂如桑杏汤。
二.清解气热法:这是用清解气分邪热之品以解除气分无形邪热的一种治法,又称“清气法”,适用于温病气分里热虽已亢盛,但尚未与燥屎、食滞、痰湿、瘀血等有形实邪相互搏结的病证。
主要作用是清热保津、止渴除烦,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
(1)轻清宣气:本法是用性质轻清之品宣畅气机、透热外达。
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者。
可见于温病初传气分,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未解时,邪热扰于胸膈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起卧不安,苔薄黄,脉数。
代表方剂如栀子豉汤加瓜萎、杏仁、芦根等。
(2)辛寒清气:本法是用辛寒之品透热外达,大清气分亢盛的邪热。
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者,症见壮热,大汗出,心烦,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等,代表方剂如白虎汤。
白虎汤禁忌:《温病条辨》第九条说:”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3)清热泻火:本法是用苦寒清热解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
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者,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心烦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代表方剂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
三.和解袪邪法:这是通过和解、疏泄、分消,袪除半表半里病邪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温病邪不在卫表,又未完全入里,而处于少阳、三焦、膜原等半表半里者。
(1)清泄少阳:本法是用清化痰热之品以清泄少阳且经半表半里邪热,袪除痰湿,和降胃气。
主治邪热疪痰湿郁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者。
本证多见于某些湿热性温病。
症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烦渴溲赤,脘痞呕恶,苔黄腻,舌红,脉弦数等。
代表方剂如蒿芩清胆汤。
(2)分消走泄:本法是用宣气化湿之品以宣展气机、泄化三焦邪热痰湿。
主治温病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既不外解,又不里传,而导致三焦气化失司者。
本证可见于各种湿热性温病湿重于热阶段症见时寒时热,寒热时起时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
代表方剂如温胆汤加减。
(3)开达膜原:本法是用疏利方达之品开达盘踞于膜原的湿热秽浊之邪。
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者。
本证多见于湿温或湿热性温疫的早期,症见寒甚热象较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腻白如积粉而舌质红绛甚或紫绛。
代表方剂如雷氏宣透膜原法。
(4)和解截疟:本法是用和解表里,截疟化痰之品治疗疟疾。
主治疟疾病,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寒后热,继则大汗后热退,隔日或隔二日一发,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等。
代表方剂如小柴胡加减方。
四.袪湿清热法:这是通过袪除湿邪、清解邪热以清除湿热之邪的一种治法,主要用于各种湿热性筫的温病。
(1)宣气化湿:本法是芳化宣透之品以宣通你机,透化湿热之邪。
主治湿温初起,湿蕴生热,郁遏气机者,症见身热午后较甚,汗出不解,或微恶寒,面色淡黄,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苔白腻,脉濡缓。
代表方剂如三仁汤(2)燥湿泄热:本法是用辛开苦降之剂以燥湿清热。
主治湿渐化热,湿热俱盛而蕴伏中焦者,症见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小便短赤,苔黄淜腻,代表方剂如王氏连朴饮。
(3)分利湿邪:本法是用淡渗之品利尿渗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主治湿热郁阻下焦者,症见热蒸头胀,小便短涩甚至不通,大便或溏,渴不多饮,苔白腻。
代表方剂如茯苓皮汤。
五、通下逐邪法:这是通过攻逐泻下,通导里实邪热外泄的一种治法。
本法又称称攻下法,适用于温病有形实邪内结肠腑或下焦的病症,如热结肠腑、湿热积滞交结胃肠、热瘀互结下焦等。
(1)通腑泄热:本法是用苦寒攻下之品攻逐肠腑实热燥结。
主治热结阳明,内结肠腑者,症见潮热、谵语,腹胀满,甚则腹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老黄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等。
代表方如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2)导滞通便:本法用通导肠胃湿热积滞之品导泄胃肠湿热积滞,疏通肠道气机。
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肠胃者,症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等。
代表方剂如枳实导滞汤(3)增液通下:本法是用通下剂配合滋养阴液之品以泻下肠腑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