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及使用方法与相关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及使用方法,其包括悬吊主体、绳体、顶柱、导入针,所述导入针为中空管体结构且可穿刺目标组织,所述绳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悬吊主体的中部,所述悬吊主体与所述绳体连接在一起后可在所述导入针内轴向移动,所述顶柱可插入所述导入针内将所述悬吊主体推出所述导入针外。本技术大大缩小了悬吊器主体和导入针的直径,提高了悬吊器主体的承重能力和组织撑开程度,扩大了手术适用范围。

技术要求

1.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悬吊主体、绳体、顶柱、导入针,所述导入针为中空管体结构且可穿刺目标组织,所述绳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悬吊主体的中部,所述悬吊主体与所述绳体连接在一起后可在所述导入针内轴向移动,所述顶柱可插入所述导入针内将所述悬吊主体推出所述导入针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与所述悬吊主体的连接位置与所述悬吊主体的重心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绳体主体穿过的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的端部设置有一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凸包部,使得所述绳体的一端能够被止锁在所述悬吊主体上;

所述穿孔的下部外扩设置有一收纳所述凸包部的第一收纳凹槽,所述凸包部安置于所述第一收纳凹槽内时整体低于所述悬吊主体的下表面,形成内嵌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的一端与所述悬吊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绳体的端部内嵌在所述悬吊主体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主体的两端呈圆弧面结构、或球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主体为半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绳体与所述悬吊主体在所述导入针内时,所述绳体位于所述悬吊主体平面表面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其圆柱表面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绳体的第二收纳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针的外径为0.6~1.3mm、内径为0.4~0.8mm;所述绳体的直径为0.01~0.3m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所述绳体弯折贴住所述悬吊主体,再整体插入所述导入针内,待所述悬吊主体完全进入后,利用所述顶柱推进所述悬吊主体至设定位置;然后将所述导入针插入人体组织指定位置;再次推动所述顶柱,直到所述悬吊主体完全脱离所述导入针;所述悬吊主体与所述绳体分叉,所述悬吊主体被所述导入针端部挡在外面实现展开;再将所述顶柱从所述导入针内取出,再拔出所述导入针,调节悬吊在体内的所述绳体长度,使得目标组织被拉开至设定程度,然后在体外用一固定装置将所述绳体固定挂住,实现组织悬吊。

技术说明书

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手术用组织悬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创手术过程中,手术视野经常受到器官,肌肉,软骨等人体组织的影响。传统方法是靠移动病患改变病患的姿势(例如Trendelenburg position)获取更好的手术视野。这种方法对医生来说不便利,也可能会对病患造成更大的创伤。

因此,为了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并且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不少组织脏器的牵开,分离,固定器械被开发出来。中国专利文献CN201120103023提供了《三叶扇形钳》,包括一主体,该主体呈钳状。该主体头部为两片撑开钳页和一片固定钳叶,三片钳页底端都有一个滑槽。这三片叶片底端重叠并与拉杆连接销。拉杆连接销通过拉杆与活动手柄相连,使用时扣下手柄便可以让钳页呈扇形展开。之后便可以使用扇形钳页来拨动器官,优化术野。该器械本来是为人体直视手术设计,在实际运用中又有为微创手术使用所做改进。使用本器械确实可以拨开组织或者器官来暴露术野,但是该器械仍然存在几个重要的缺陷。在微创手术中,为了减少病人的伤痛,微创孔道数量应该越少越好。而使用该器械时,需要通过微创孔道来施钳。如果移动组织或器官后仍需要将其固定,需要让该器械留在人体内,这将占用一个微创孔道。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将需要一个额外的助手来操作并且固定该器械。因此,在微创手术中使用该器械来牵开固定人体组织和器官显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

中国专利文献CN101933822A提供了《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带通道三叶扇形钳》,其改变了直线型的钳杆,使其变为折线形,并在钳杆中间带有一个通道允许其他器械通过。其折线形的钳杆在进入腹腔后与钳杆上的通道呈一定角度,为进入器械的通道创造了操作的空间。但是这并没有完全解决以上提到的技术缺陷,在手术中仍然需要人力维持器械的位置。而且,其控制钳页舒张和钳杆弯曲的导丝也会通过同一微创孔径,这势必会减小其器械通道的孔径大小。而且这些器械都是由非一次性使用的材料做成,其控制钳页的机械结构的孔隙中很容易残留病患的体液及组织,在术后需要仔细清洗以及消毒。

现在,微创手术提倡减少微创通道数量来减少病人术后的病痛,像单孔道微创手术能极大的减少病人术后的伤痛。因此,研究能够不占用微创孔道,又能有效地牵开并固定人体组织或器官来暴露术野的器械是意义重大的。

本公司在2019年申请了一款新型组织悬吊器,其专利号为201910268788.7,其虽然有效的避免了额外穿刺制造孔洞,但悬吊器主体的承重能力较低,无法满足组织支撑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及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大大缩小了悬吊器主体和导入针的直径,提高了悬吊器主体的承重能力和组织撑开程度,扩大了手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悬吊器,其包括悬吊主体、绳体、顶柱、导入针,所述导入针为中空管体结构且可穿刺目标组织,所述绳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悬吊主体的中部,所述悬吊主体与所述绳体连接在一起后可在所述导入针内轴向移动,所述顶柱可插入所述导入针内将所述悬吊主体推出所述导入针外。

进一步的,所述绳体与所述悬吊主体的连接位置与所述悬吊主体的重心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悬吊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绳体主体穿过的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绳体的端部设置有一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凸包部,使得所述绳体的一端能够被止锁在所述悬吊主体上;所述穿孔的下部外扩设置有一收纳所述凸包部的第一收纳凹槽,所述凸包部安置于所述第一收纳凹槽内时整体低于所述悬吊主体的下表面,形成内嵌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绳体的一端与所述悬吊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绳体的端部内嵌在所述悬吊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悬吊主体的两端呈圆弧面结构、或球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悬吊主体为半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绳体与所述悬吊主体在所述导入针内时,所述绳体位于所述悬吊主体平面表面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悬吊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其圆柱表面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绳体的第二收纳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入针的外径为0.6~1.3mm、内径为0.4~0.8mm;所述绳体的直径为0.01~0.3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