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基本原则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指对软式内镜在临床上使用前以及在循环使用中应按照标准进行清洗、消毒性能可控的一系列技术流程进行指导,包括它们的清洗前准备、清洗步骤、消毒步骤以及消毒完毕后的置放处理等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清洗前准备:在软式内镜的清洗之前需要对内镜进行检查,确认内镜的使用状态是否良好.然后须将内镜放入清洗剂中清洗,为进行消毒做准备;
2. 清洗步骤:清洗时需将内镜用清洗剂浸泡15分钟,清洗剂应选择代表性细菌小于1000/ml或代表性细菌1000~10000/ml的清洗剂;
3. 消毒步骤:消毒前需要对内镜的表面进行清洗,保证表面的洁净,内镜放入适当消毒剂中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为15分钟,消毒剂应选择代表性细菌小于1000/ml的消毒剂;
4. 处理完毕:消毒完毕后需要在消毒液中漂洗内镜2-3次,将内镜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再用滤膜包装前摆放到摆放处,以待下一次使用。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3.1软式内镜 flexibleendoscope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清洗cleaning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漂洗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终末漂洗 finalrinsing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清洗液tfeaningsolution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知识规范解读
否有破损 或老化现象等。
内镜维修与更换
如内镜出现损坏或老化现象,应 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内 镜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04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常 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内镜清洗不彻底
总结词
内镜清洗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残留,影响消毒效果,增加感染风险。
根据医学发展和疾病防治需求, 制定更严格、科学的清洗消毒标 准,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02
标准的国际交流与 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标准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国 内标准。
03
标准的宣传与推广
加大对清洗消毒标准的宣传和培 训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标准的 认知和执行能力。
提高医护人员培训与意识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清洗管道
使用专用的内镜清洗刷刷洗内 镜管道,确保管道内无残留物。
终末漂洗
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确保 内镜表面和管道无残留物。
消毒流程
消毒前准备
确保内镜干燥,将内镜浸泡在 消毒液中。
浸泡消毒
按照消毒液说明书的要求,将 内镜浸泡在消毒液中一定时间 ,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漂洗
用无菌水冲洗内镜表面和管道 ,去除消毒液残留。
详细描述
在进行内镜清洗时,应遵循正确的清洗流程,包括预清洗、主清洗和终末漂洗等步骤。确保内镜的管道、弯曲部、 操作部等部位都得到充分清洗,避免细菌残留。
内镜消毒不彻底
总结词
内镜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病原体残留 ,影响消毒效果,增加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 内镜在消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浸泡和 消毒剂的覆盖。消毒时间应符合规范 要求,以确保病原体被有效杀灭。
内镜损坏与寿命缩短
总结词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简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日常操作技术规范与否直接决定着医疗机构中病人的生命健康质量。
本文主要向医疗人员介绍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此技术操作规范相信能够更为有效、高效的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
基本要求1.应制定专项操作程序、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2.拥有专用的消毒设备和清洗设备3.消毒结束后,要在消毒记录卡上填写完整的信息具体操作流程1.观察内镜外壳–检查镜头表面是否有沉积物、脏物,如发现要先用宽口(内径≥2mm)冲洗球或点脏手帕清理掉。
–清洗球或手帕用后应立即弃掉,不能重复使用2.清洗–初步清洗•先用3%的中性洗涤剂浸泡内镜,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然后用超纯水清洗,也可用清水可擦洗的内镜,超纯水清水可替代–彻底清洗•在初步清洗之后,再用纯水冲洗 2-3 次,清洗完毕时应用手摸清器袋内壁,确认无水垢后才能送至消毒室。
3.消毒–消毒设备必须达到高档次消毒设备要求–消毒压力范围(零工作状态下)为0.7-1.0Mpa–软性内镜应在消毒柜固定架上去掉外保护套,把内镜的光源插座部位用消毒球包一层不留缝隙,再把整个内镜用诊断板条绑牢,然后固定架把内镜架好–内镜消毒时间约为20-30分钟,消毒完成后立即取出–在消毒结束后必须在消毒记录卡上填写完整的信息内容。
4.质检–消毒之后,要进行多方面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内窥检查等。
只有检查通过之后才能放入内镜加热柜中。
–内镜加热柜应该是专用的5.保存和维护–内镜消毒结束后,将内镜放置到内镜保护套中–内镜保护套与消毒袋都应该封闭严格,并具有防潮性质。
清洗消毒后的储存要求1.软式内镜不得摆放在阳台、直射阳光等强光下,以避免光线强度引起镜头涂层氧化,影响其质量。
2.不得接触有机溶剂、酸、碱海水、石蜡等腐蚀性物品。
结束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是医疗保健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医院内人员的要求以及操作规范达到很高的要求。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 d) 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 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 e) 刷洗按钮和阀门,适合超声清洗的按钮和阀门应遵 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超声清洗。
• f) 每清洗1条内镜后清洗液应更换。
• g) 将清洗刷清洗干净,高精选水课件平消毒后备用。
19
手工操作流程
• 漂洗流程如下:
精选课件
4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精选课件
5
内镜诊疗室
清洗消毒机应分开设置和使用。
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件
7
清洗消毒室
• 应配有以下设施、设备:
• a) 清洗槽。手工清洗消毒操作还应配备漂洗槽、消毒 槽、终末漂洗槽。
• b) 全管道灌流器。
• c) 各种内镜专用刷。
• d) 压力水枪。
• e) 压力气枪。
• f) 测漏仪器。
• g) 计时器。
• h) 内镜及附件运送容器。
• 附件的润滑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精选课件
24
复用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 根据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原则进行 分类处理: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 a ) 耐湿、耐热附件的消毒:
• 1) 可选用热力消毒,也可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 2)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 3) 使用消毒剂消毒后,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漂洗干 净,干燥备用。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适用对象: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医务人员文件编号:RJ-IC-SOP-RSWJ 编写者:徐桂婷审核者:钱培芬版次:01 编写日期:2007-6-20 审核日期:2007-6-30 执行日期: 2007-8-1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同意,不得翻印目的:建立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内容:一.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二.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1. 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4) 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 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 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医院感染管理科地址:新门诊B区606室联系电话:600631,600640 第1页-共3页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3. 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基本条件、操作规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时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GB 内镜清洗消毒机(2012发布)GB 医用清洗剂标准(2012发布)GB 消毒技术规范(2012发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软式内镜flexible endoscope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 清洗 cleaning使用含有医用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附着于软式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 漂洗 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软式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 终末漂洗 final rinsing对消毒后的软式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 内镜清洗消毒机 automatic endoscope reprocessor, AER用于内镜复用处理,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3.6 医用清洗剂 medical cleaning agent用于医疗器械清洗,增强水的去污能力的化学制剂。
4 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4.1.1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宜按专业群分别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
4.1.2 医疗机构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镜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监测。
4.1.3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应遵循本标准,负责对本医疗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包括内镜中心(室)建筑布局与工作流程审核、日常巡查、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基本原则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基本原则
1. 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 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
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
b)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c)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3. 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见图1)。
图1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4. 注意事项如下:
a)内镜使用后应按以下要求测漏:
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
2)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
b)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c)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d)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e)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f)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
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制度
(4)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
7.内镜清洗、消毒的整个流程必须遵从国际卫生组织相关内镜清洗消毒指南 和规范,严格执行卫生部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采用全自 动清洗消毒机器进行清洗消毒前必须对内镜先进行反复的人工预清洗处理。
8.内镜洗涤剂、消毒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相关规范或厂家的使用说明 进行操作,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 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置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天集中监测四次并拍照留底, 浓度不合格及时更换消毒液,并做好记录。
(5)应记录每条内镜的使用及清洗消毒情况;记录使用浓度及染菌量的监测 结果;记录内镜的生物学监测结果;记录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宜 留存内镜清洗消毒机运行参数打印资料;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消毒剂浓度监 测记录的保存期≥6个月,其他监测资料的保存期应≥3年。 (6)手工清洗工具如毛刷等每天使用后,应进行清洁、消毒。
9.对全自动内镜洗消机应根据厂家说明定期做自身消毒。 10.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使用的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11.内镜清洗消毒室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次数宜≥10次/h,最小新风量宜 达到2次/h。
12.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将干燥后的内镜储存于专用洁净镜柜内, 弯角固定钮 应置于自由位,并将所有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取下。
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原则: (1)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 附件应进行灭菌。
(3)与完整粘膜相接触,而不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 肤、破损粘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16.指定专职护士每天负责内镜消毒室的管理工作。督促、检查清洗消毒工 人做好内镜各个清洗消毒环节工作;并负责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应记录每条 内镜的使用及清洗消毒情况。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内镜编号应具有唯一性 ,记录应保留三年。
2017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2017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1、基本原则1.1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1.2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医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B 与完整黏膜相接处,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C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1.3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1.4注意事项如下:a 内镜使用后应按照一下要求测漏: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2、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
b 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C 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d 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
二、手工操作流程2.1预处理流程如下:a 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使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b 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C 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d 盖好内镜防水盖;e 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2.2测漏流程如下:a 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b 连接好侧漏装置,并注入压力;C 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d 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在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
e 如发现渗漏,并及时保修送检;f 测漏情况应有记录;g 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2.3清洗流程如下:a 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新版
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 7.3.1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 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 比例抽检。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 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 不低于5条。
❖ 7.3.2监测方法应遵循GB15982的规定,消 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20CFU/件。
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质量监测
内镜终末漂洗流程
❖ a.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钮、阀门移入终 末漂洗槽;
❖ b.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内 镜各管道至少2min,直至无消毒剂残留;
❖ c.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 d.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在专用终末漂洗槽内使用无
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 e.取下全管道灌流器。
㈣监测与记录
❖7.2.1浓度监测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或 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 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 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 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 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
❖染菌量监测: ❖每季度应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应遵循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的规定。
内镜清洗消毒机使用
❖ 优点:减少人工数量
❖
减少消毒剂暴露时间
❖
实现清洗消毒过程标准化
❖ 缺点:存在成本高
❖
细小孔道不易于清洗消毒
❖
清洗消毒总体所需时间长
❖
在国际上内镜清洗消毒机的使用率
越来越高,新规范推荐使用。但强调不能
省去机洗前的手工清洗步骤。
内镜自动清洗机
❖内 镜 自 动 清 洗 消 毒 机 相 关 要 求 应 符 合 GB30689(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的规定,主要包括:
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第十五条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帽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二)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三)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四)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一)多酶海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海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一)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二)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第十六条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第十七条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乙醇擦拭消毒。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手工操作测漏流程
a.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 b.连接测漏装置,并注入压力; c.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
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 d.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
无气泡冒出;再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 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 e.如发觉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 f.测漏情况应有统计;g.也可采用其他有效 旳测漏措施
内镜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6.2.1预处理流程: a.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 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具有清洗液旳湿巾 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具应一次 性使用; b.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 c.将内镜旳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旳容器中,开 启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 d.盖好内镜防水盖;e.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 洗消毒室。
5.3清洗消毒室(要点)
终末漂洗用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 自来水旳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
原则)旳要求。纯化水应符合GB5749旳要求, 并应确保细菌总数≦10CFU/100ml;生产纯化水 所使用旳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时更换。无 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旳水,必要时对纯化 水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压缩空气:应为清洁旳压缩空气。 消毒剂旳要求:应合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有关 要求,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可选用邻苯二甲 醛、戊二醛、过氧乙酸、酸性氧化电位水、复 方含氯消毒剂,也可选用其他消毒剂。 消毒剂浓度测试纸,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干燥剂:应配置75%--95%乙醇。
内镜清洗消毒机使用
优点:降低人工数量
降低消毒剂暴露时间
实现清洗消毒过程原则化
缺陷:存在成本高
细小孔道不易于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总体所需时间长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是一种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后才能安全使用的医疗器械。
以下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标准步骤:
1. 预处理:将使用过的软式内镜放入专用的预处理槽中,加入适量的预处理液,按照生产商指定的时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并准备好进行后续的清洗和消毒。
2. 清洗:将预处理后的软式内镜放入清洗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洗剂和水,在指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清洗。
清洗剂的选择要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软式内镜的材质和使用情况进行调配。
3. 冲洗:清洗后,使用清水对软式内镜进行充分冲洗,确保清洗剂和杂质彻底清除。
冲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水压和流量,确保冲洗彻底。
4. 消毒:将冲洗干净的软式内镜放入消毒设备中,按照规范设定的温度、时间和浓度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可以是化学消毒或热灭菌,具体方法取决于内镜的材质和规范要求。
5. 冲洗和干燥:在消毒后,使用清水对软式内镜进行充分冲洗,
确保消毒剂被彻底冲洗干净。
然后,使用高效吹风机对内镜进行干燥,确保内部和外部均干燥。
6. 包装和储存:将干燥的软式内镜放入密闭的包装袋或容器中,确保内镜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并标明相关信息,如消毒日期、储存期限等。
需要注意的是,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步骤应根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执行。
在处理软式内镜时,应严格遵守消毒操作的规范,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和工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监测与记录
• 染菌量监测 • 每季度应监测1次,监测方法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
规范的规定。
• 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 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
• 软式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匹配。 • 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至少应达到非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 应配备手卫生装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 应配备日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 • 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 宜采用全浸泡式内镜。 • 宜使用一次性吸引管。
清洗消毒室
• 应独立设置。 • 应保持通风良好。 • 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
• 预处理流程如下: • a) 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
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 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 • b) 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 s; • c) 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 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 • d) 盖好内镜防水盖; • e) 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内镜与附件储存柜
• 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与附件储存 柜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 基本原则 • 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
毒或灭菌。
• 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进行分类处理:
• 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 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
• 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 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 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 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 毒前进行测定。
2017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2017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1、基本原则1.1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1.2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医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B 与完整黏膜相接处,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C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1.3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1.4注意事项如下:a 内镜使用后应按照一下要求测漏: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2、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
b 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C 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d 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
二、手工操作流程2.1预处理流程如下:a 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使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b 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C 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d 盖好内镜防水盖;e 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2.2测漏流程如下:a 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b 连接好侧漏装置,并注入压力;C 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d 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在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
e 如发现渗漏,并及时保修送检;f 测漏情况应有记录;g 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2.3清洗流程如下:a 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精选课件
6
清洗消毒室
• 应独立设置。 • 应保持通风良好。 • 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
宜≥10次/h,最小新风量宜达到2次/h。 • 清洗消毒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应将操作规程以文字或
图片方式在清洗消毒室适当的位置张贴。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内镜自动
清洗消毒机应分开设置和使用。
精选课件
7
清洗消毒室
• 应配有以下设施、设备:
• a) 清洗槽。手工清洗消毒操作还应配备漂洗槽、消毒 槽、终末漂洗槽。
• b) 全管道灌流器。
• c) 各种内镜专用刷。
• d) 压力水枪。
• e) 压力气枪。
• f) 测漏仪器。
• g) 计时器。
• h) 内镜及附件运送容器。
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及附件,其消 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 d) 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精选应课件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 16
手工操作流程
• f) 测漏情况应有记录;
• g) 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
精选课件
18
手工操作流程
• 清洗流程如下:
• a) 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 浸没于清洗液中。
• b) 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应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 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
• c) 刷洗软式内镜的所有管道,刷洗时应两头见刷头, 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见污染物。
• f) 灭菌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基本原则
1. 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 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
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
b)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c)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3. 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见图1)。
图1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4. 注意事项如下:
a)内镜使用后应按以下要求测漏:
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
2)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
b)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c)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d)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e)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f)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