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叶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清洁化问题
浅谈茶叶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清洁化问题

浅谈茶叶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清洁化问题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农产品 ;其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在国际上占有重要比重..对来源于多个产地的 14 6个茶样的霉菌数、水分和贮存期进行了检测和调查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有 33.5 4 %的茶叶霉菌数超过10 0 0CFU/g;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与霉菌数呈显着正相关 ;茶叶存贮时间与霉菌数呈显着负相关..茶叶的水分含量和贮存期对控制茶叶中霉菌数有一定的意义..在茶叶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 ;由于不当的生产方式和环境条件 ;导致霉菌在茶叶中污染和繁殖..茶叶中大量霉菌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品质 ;同时由于霉菌产生的多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的危害..抽取烘青类茶叶在冷却和内包装生产环节的茶样;分析其中杂菌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霉菌总数的污染情况表明:空气中微生物二次污染及手部细菌二次交叉感染;是杂菌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霉菌总数都呈数十倍的增加;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卫生质量..其精加工流程为:原料检验半成品采购→筛分→风选→拣剔→强磁除铁→静电去毛发→烘焙→冷却→金属检测→内包装→装箱→进仓出厂检验→上市销售;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如何保证茶叶制品微生物不超标解决清洁燃料是茶叶加工清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茶厂采用煤作为燃料..燃煤炉最大特点是刚投入煤时;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烟囱冒黑烟..当煤快燃尽时;空气又过剩;空气过量使热效率下降..所以不但热效率低而且污染大..烟尘对环境和加工的茶叶会带来污染..因此应改用清洁燃料..采用石油液化气、柴油、电等清洁燃料作能源..在生产车间中可使用NICOLER动态空气消毒设备;针对空气进行全方面的消毒..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1、开机60分钟后;车间内空气沉降菌≤10CFU/皿 30MIN、空气中浮游菌≤500个/m3;空气洁净度等级≥300000级茶厂中的茶叶加工机械应采用清洁化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当而给茶叶带来污染..各种茶叶机械部件通常要加用机器润滑油;这也会污染茶叶..要改变机器零件结构或封闭需润滑零件使润滑油不泄漏;或用不用润滑油的非金属材料制造机器零件;也可考虑用食品级机器润滑油..茶叶的清洁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从茶园选择、种植中的清洁化、茶叶加工中的清洁化、加工厂的清洁化、包装和运输过程的清洁化的全过程..而各茶叶生产企业必须要注意的是;只有安全卫生的先进生产工艺;才是企业生存立足的根本;做好合理的生产技术改良;帮助企业在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商机..。
泡制茶叶时注意的卫生与清洁问题

泡制茶叶时注意的卫生与清洁问题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饮用的一种饮料,而泡茶则是品茗的一种常见方式。
然而,在泡制茶叶的过程中,卫生与清洁问题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
本文将就泡制茶叶时需要注意的卫生与清洁问题进行探讨。
1. 选择干净的茶具在泡制茶叶之前,首先要确保使用的茶具是干净的。
茶壶、茶杯、茶盘等都应该经过清洗并保持干燥,以免残存的灰尘和细菌污染茶叶。
建议在使用茶具之前,用开水进行漂洗,以杀灭潜藏的细菌。
2. 清洗茶叶泡制茶叶前,我们通常需要将茶叶进行清洗。
清洗茶叶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以确保泡出的茶汤干净卫生。
清洗茶叶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a. 准备清洁的容器和干净的水。
b. 将茶叶放入容器中,注意不要过量。
c. 轻轻搅拌茶叶,并用清水冲洗茶叶,重复多次,直至茶叶变得干净。
d. 将茶叶倒入滤网中,沥干多余的水分。
3. 使用优质的水源水是冲泡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水的质量对茶叶的口感和卫生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建议选择清洁而无异味的水源进行泡茶。
可以使用经过过滤或煮沸的水,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细菌。
4. 控制泡茶水温和时间在泡制茶叶时,水温和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水温过高或泡茶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茶叶中的有害物质溶解进入茶汤,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泡茶的水温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茶叶的特点进行合理控制。
5. 储存茶叶的注意事项茶叶的储存也是保持茶叶卫生的关键。
首先,茶叶应该储存在干燥、通风且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受潮。
其次,茶叶的储存容器应该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空气、光线和异味的侵入。
最后,茶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食物或气味较浓的物品放在一起,以防茶叶吸收异味。
总结:泡制茶叶时注意卫生与清洁问题十分重要,可以从茶具的选择、茶叶的清洗、水源的优质选择、水温和时间的控制以及茶叶的储存等方面入手,确保茶叶的卫生安全和品质口感。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原料选择不当和加工操作不规范是导致茶叶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如有害物质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对茶叶加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员工培训和意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茶叶加工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关键,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与信任,也关系到茶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监管和技术支持,共同推动茶叶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关键词】茶叶加工,质量安全问题,对策,原料选择,操作规范,安全隐患,监控,管理。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解决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可能源自于原料选择不当、加工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以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方面。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茶叶质量下降,甚至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针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加强对茶叶加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茶叶加工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关键,只有通过持续的监控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1.2 研究意义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更好地了解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的监管,保障茶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于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的收入增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勤操】茶叶清洁化生产要求的探讨

试述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陈勤操(园艺园林学院12级硕12班,学号2012109089)摘要: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讨论了茶叶清洁化生产在茶鲜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包装、茶叶运输销售等方面的要求,并提供一些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可行性建议,作为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参考。
关键词:清洁化;茶鲜叶;茶叶加工;茶园生态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天然健康的饮料,也越来越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生命力,最具市场前景的饮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健康意识、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对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茶叶生产加工的清洁化已势在必行。
茶叶清洁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清洁的原料与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以及贯穿于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1)茶叶完整的清洁化生产应包括茶鲜叶生产的清洁化(茶园建设、茶树栽培、茶树采摘等)、茶叶加工的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房、茶厂周围环境、机械设备、人员操作规范等)以及茶叶成茶的清洁化(毛茶、储藏环境、包装材料、运输销售环节等)。
一、茶鲜叶的清洁化生产茶叶的清洁化生产首先需要有清洁安全的茶鲜叶,而这往往决定于茶园的生态环境,茶树的栽培水平,清洁的采摘方式等。
茶鲜叶质量出现问题往往是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总灰分等超过国家标准。
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茶园的周边环境有污染源,茶园土壤重金属超标;茶园施肥、除虫、灌溉不符合相关标准,如水质污染超标,过度施用化学肥料,农家肥料未作无害化处理,滥用农药;茶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难以修复,病虫天敌没有足够的栖息环境。
(2)(一)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茶园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高海拔山区,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
要求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周围植被条件好,各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综合指数小于0.7,并且要求可持续生产能力比较强;茶园一般要求远离交通干线、工厂和城镇,距离保持在5 km以上,与常规农业区之间要有隔离带,宽度要达到50-100 m;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生产基地附近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
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无公害茶叶生产是当前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无公害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环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茶叶的质量和安全,也会影响到无公害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1. 农药和化肥使用问题:在无公害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是目前,一些茶叶生产企业在使用农药和化肥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农药残留和化肥超标,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茶园环境保护问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直接受到茶园内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和水质的污染情况。
一些茶园存在土壤污染和水质污染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3. 生产工艺不规范问题:一些茶叶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不规范的情况,比如采摘、加工和包装等环节存在问题。
这些不规范的生产工艺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4. 无公害认证标准不清晰问题:目前国内针对无公害茶叶的认证标准还不够完善,一些茶叶生产企业存在对无公害认证标准不清晰的问题,导致认证过程不顺利。
二、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对策1. 加强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茶叶生产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标准和周期,严格控制使用量,保证农药残留和化肥超标的情况不发生。
2. 加强茶园环境保护:茶叶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对茶园内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保证土壤和水质的清洁和安全,避免茶园环境污染对茶叶的影响。
3. 规范生产工艺:茶叶生产企业需要规范生产工艺,包括精心设计采摘、加工和包装的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完善无公害认证标准:茶叶行业需要加强对无公害认证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明确无公害认证的标准和流程,提高认证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保障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茶叶生产企业能够有所帮助。
茶叶加工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研究

茶叶加工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研究1.前言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名优特产品之一,而茶叶的品质又直接关系到加工品质与卫生安全。
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生物的影响,而微生物也可能成为茶叶产品中的一种污染源。
本文将从茶叶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影响和控制方法三方面来探讨茶叶加工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研究。
2.茶叶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的原因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其自身与环境中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茶叶在采摘、摆放过程中容易受到大气、土壤、水源、昆虫、微生物等多种污染来源的侵扰,成为茶叶污染的较主要的外在来源。
茶叶鲜叶采摘后,在采集、送厂及停放等环节会受到各种微生物的影响,如鲜叶表面和内部的细菌、腐霉等微生物,常以600~700 cfu/15g数状表现出来。
一旦鲜叶受伤口感染,便释放出大量的营养物质,成为微生物生长的最佳营养基质,迅速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发酵异味、质量下降,降低茶叶的内在价值。
3.茶叶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微生物污染会影响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化性质,如含水率、内质量、外观、化学成分、风味等特性,从而影响茶叶的质量和销售。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提高茶叶发酵过程的温度和湿度,导致茶叶造成糙性,并引起发酵后的茶叶异味。
同时,微生物还有可能会引起茶叶霉变、腐烂,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信心。
4.茶叶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为了避免茶叶播散细菌,降低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杂菌和微生物数量,应采用有效的控制技术,包括鲜叶烤杀菌、烘干、高温杀菌等方法。
首先,在采摘完成后应将茶叶分级存放,尽可能地避免受伤口感染,提高鲜叶的卫生质量。
同时,在存放期间要充分检查,对于出现变质或散发异味的鲜叶要及时进行处置。
其次,对于茶叶的加工过程,应依据不同的工艺特点选择不同的消毒方式。
其中,传统的高温杀菌、光照杀菌等方法虽然有效果,但会影响茶叶的浓香特点和芳香质的含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太实用。
而对于工艺流程短、工艺设备条件不足的企业,可以采用酶制剂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达到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效果。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爱。
而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更是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和可能的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1. 环境污染:茶叶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品质,而环境污染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空气中的污染物、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都会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
2. 农药残留:茶叶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会在茶叶中残留,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超量使用农药,会对茶叶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甚至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 加工工艺不合理: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温度、湿度、时间控制不当,会导致茶叶内部成分变质,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4. 产品添加剂: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会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添加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醛、二氧化硫等,以此提高茶叶的外观,导致茶叶质量安全隐患。
5. 包装卫生问题:茶叶在包装过程中,如果包装材料不洁净或者加工环境不卫生,会导致茶叶被污染,影响产品质量安全。
1. 加强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管理:茶叶种植的生产环节要加强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2. 规范加工工艺:加强对茶叶加工过程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加工工艺标准和流程,确保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符合标准,保障茶叶的品质安全。
3.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抽检。
4.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茶叶的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和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茶叶。
5. 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茶叶生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6. 加强行业自律:茶叶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惩罚违法违规企业,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安全水平。
茶叶生产茶叶与环境保护

茶叶生产茶叶与环境保护茶叶生产与环境保护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喜爱的饮品。
然而,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化学农药的使用、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浪费等。
为了保护环境,茶叶生产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本文将探讨茶叶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1. 茶园管理茶叶生产的第一步是茶园的管理。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有机农业的方法,避免使用有毒的化学农药和化肥。
有机农业不仅能够保护土壤和水质,还能提高茶叶的品质。
此外,应该加强茶园的生态修复,种植一些具有保护功能的植物,如苜蓿和红豆杉,以减少害虫的数量。
2. 水资源管理茶叶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节约水资源,茶农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灌溉。
另外,应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侵蚀。
在茶园设立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水土流失。
3. 茶叶加工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应该采用环保的方式。
传统的茶叶加工工艺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
茶农可以引进环保设备,如废水处理设备和废物处理设备,来处理这些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可以选择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数量。
4. 生物多样性保护茶叶生产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茶叶生产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应得到保护。
可以建立茶叶生产区的自然保护区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
此外,应该加强对非法捕捞和盗伐行为的打击,保护生物多样性。
5. 环境教育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茶叶生产者应该接受环境教育,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消费者也应该选择环保的茶叶产品,支持环保茶叶的生产。
此外,可以举办环境保护主题的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
总结:茶叶生产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茶农和茶叶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有机农业、节约水资源、环保加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途径,可以促使茶叶生产更加环保可持续,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品质茶叶的同时,也保护了我们的环境。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442021 年 第 04 期中国茶业在我国传统历史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绿茶占中国茶业销售量的 50%以上,茶叶加工过程是茶叶产业增值的关键环节,也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必要渠道。
自古以来,茶叶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国家、政府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开启了茶叶全程安检过程,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茶叶销售量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茶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做到茶叶产业链的顺利进行,确保我国茶叶产业销售量业绩的蒸蒸日上。
1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1.1 产地环境存在的质量问题茶叶产地环境的好坏对茶叶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部分茶园离公路较近,汽车尾气、扬尘等致使茶园周边环境受到影响,导致茶叶产地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空气中含有铅元素超标,土壤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但是空气中的pH 值浓度低于正常值,也会影响茶叶质量,主要是pH 值浓度过低,会导致导致茶园土壤过度酸化,所以这时茶园就会利用白云石粉改良茶园土壤中的pH 值,来降低茶树新梢的铅含量指数,提高茶叶产量,但是这种利用化学物质的方式,虽然能够提高茶叶产量,却影响了茶叶质量,不利于茶叶种植。
所以茶园产地的四周环境对茶叶质量影响很大,茶园建设尽量避免建在工业化工厂周围。
1.2 种植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在种植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为是受到三部分的影响。
首先农药残留,茶叶农药残留影响茶叶质量问题占据80%以上。
虽然农药残留物在茶叶中残留微量农药污染,但是这部分农药残留物毒性确很大,如果长时间引用,对人们的身体影响是很大的;第二重金属超标的影响,茶叶中的重金属超标问题主要指铅和稀土的超标,当人体过量摄入铅后就会导致人体的血色素的降低,严重影响身体内部氧气的传导输送,影响人体发育功能,尤其是对发育中的儿童影响更为突出。
稀土是茶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虽然低剂量的稀土能够对人体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如果稀土的含量过高就会起到危害人体作用,影响人体大脑功能发育、加重人体的肝肾负担、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尤其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引发多种急性中毒现象,对人体的危害时巨大的;第三,氟含量超标,茶叶是较为典型的聚氟植物,尤其是随着茶叶不断成熟,茶叶中的氟含量也会随之提高,虽然适量的氟含量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益于健康发展。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问题及对策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问题及对策
茶叶加工是将新鲜的茶叶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各种口味的茶饮品,是茶叶产业的关键环节。
然而,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质量安全问题,如茶叶干燥不彻底、茶叶异味污染、微生物污染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管理和实施措施。
一、茶叶干燥不彻底
茶叶干燥不彻底,容易导致霉变或发酵,从而对茶叶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湿度过高还可能导致茶叶中毒素的含量增加。
二、茶叶异味污染
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叶容易吸附周围环境中的异味,例如汽油味、烟味等,这些异味会影响茶叶的风味和品质。
三、微生物污染
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人的操作不规范或环境不卫生,会导致茶叶产生大量微生物污染,如霉菌、细菌等,对茶叶质量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干燥时间、温度和湿度。
可以采用高温烘干及低温真空干燥等技术,确保茶叶的干燥效果,同时要注意防潮和防霉。
二、做好茶叶的卫生管理
茶叶加工过程中,应该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卫生,严格监控各个环节的操作,减少茶叶受到污染的风险。
同时,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仪器等设备,杀灭茶叶中的细菌及病毒。
三、采用高品质原料
为了确保茶叶的品质安全,生产企业应该选择新鲜优质的茶叶作为原料,避免使用霉变或长草的茶叶。
四、建立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严格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实施严格的抽检制度,确保茶叶的品质及安全,防止不良茶叶进入市场。
总之,茶叶加工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方位的管理和措施,并且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和协调,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茶叶的微发酵探索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

茶叶的微发酵探索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制茶的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索茶叶微发酵的过程以及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
一、茶叶微发酵的过程微发酵是指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叶片受伤或破碎后,茶叶内部微生物与细胞液中的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茶叶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茶叶在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
它们通过代谢活动,产生了一系列化合物,如酶、酸和香气物质,这些物质赋予了茶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茶叶微发酵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杀青、揉捻和发酵。
首先,茶叶经过杀青处理,使鲜叶的内酶失活,阻止微生物的增殖。
然后,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组织破碎,释放出细胞液和微生物。
最后,茶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与茶叶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形成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二、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1. 改善茶叶香气:在微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如酵素和挥发性化合物,为茶叶提供了特有的香气。
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芳香醇、酯类和醛类等,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了茶叶的香气。
2. 促进茶叶味道的形成:微生物的代谢可以转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和茶多酚,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进而影响茶叶的味道。
这些物质具有苦涩、醇厚、甜润等特点,为茶叶赋予了不同的口感。
3. 改善茶叶质量: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通过代谢作用改善了茶叶的品质。
例如,微生物通过酸化作用,促进有机酸的形成,降低茶叶的pH值,提高茶叶的鲜爽度和风味。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降低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含量,使茶叶更加柔和。
4. 抗菌作用:微生物在茶叶微发酵过程中,还具有抗菌作用。
茶叶中的微生物通过竞争营养物质、产生抗生素等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保持茶叶的卫生品质。
总而言之,茶叶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不可忽视。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改变茶叶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影响茶叶的风味、香气和口感。
深入研究微生物与茶叶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生产出更加优质的茶叶,并提升茶叶产业的发展。
茶叶的质量安全与食品卫生

茶叶的质量安全与食品卫生茶叶作为一种常见的饮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在质量安全和食品卫生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茶叶的质量安全和食品卫生问题,并介绍相关的监管措施,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药残留:农药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之一,用于防治病虫害。
然而,不当使用农药会导致茶叶中残留农药的问题,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茶叶生长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如铅、镉等。
这些重金属通过土壤和水源进入茶叶,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
3. 真伪鉴别: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的茶叶产品,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损害了茶叶行业的声誉。
二、茶叶食品卫生问题茶叶作为一种食品,也存在着一些食品卫生问题:1. 保存条件不当:茶叶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受潮、受虫蛀等因素影响,导致品质下降,甚至产生霉变。
2. 加工不规范:一些小作坊加工生产的茶叶可能没有按照卫生标准进行加工,存在着潜在的卫生风险。
3. 包装不合格:茶叶在包装环节中,如果使用不合格的包装材料或者包装不严密,有可能造成茶叶的二次污染。
三、监管措施与改进建议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和食品卫生,需要采取以下监管措施和改进建议:1. 严格监控农药使用: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监控,制定和执行农药残留的标准,建立农药使用登记制度,确保农药使用符合规范。
2. 控制土壤和水源污染:采取措施加强农田环境的修复,减少茶叶生产中土壤和水源的重金属污染,确保茶叶的质量安全。
3. 强化真伪鉴别:建立健全的茶叶溯源体系,加强对市场茶叶产品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4. 完善保存条件:加强茶叶保存环节的管理,确保茶叶保存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并注重防潮、防虫蛀等措施,保证茶叶的品质。
5. 规范加工过程:加强对茶叶加工企业的监督,确保茶叶加工过程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提高茶叶的卫生质量。
茶叶环境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

茶叶环境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茶叶是中国的特产之一,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
然而,茶叶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环境污染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茶叶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两个方面。
在茶叶的种植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药的过度使用会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和动物受到破坏,从而降低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过量施用化肥也会导致土壤养分的失衡,进而影响茶树的健康生长。
另一方面,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不当所引起的。
在传统的加工方式中,茶叶加工废水通常会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或湖泊中,由于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茶叶渣和有害物质,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为了解决茶叶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技术。
首先,应该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有机物质的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应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严禁过度使用,定期检测土壤中的残留物含量,确保茶叶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
其次,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废水处理也是控制茶叶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处理效果不稳定、耗能高以及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因此,应该逐渐采用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高效且环保。
而膜分离技术可以通过膜的选择性过滤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此外,茶叶产业应该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环境友好型的茶叶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低污染和低能耗的茶叶加工设备,并通过研发新型的绿色加工工艺来降低茶叶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化生产使茶叶更安全

( 作者 单 位 :江 苏省 常州 市质 量
环节 。要解 决 的重 点 问题 是农药残 留 尽量 采用 连续化 流水生产 线 ,实现不 技 术监督局 )
中国质-技术监督 ∞。’ I 57 ・ 。
园与工 厂 、 民 区和 其他农 田的 隔离 。 选 择 尽 量 远 离 公 路 的 田 间 进 行 种 植 。 装 也 实 行 了 市 场 准 人 制 度 , 求 所 有 居 要 茶 园 本 身 的 环 境 因 素 和 周 边 环 境 的 因 茶树是喜 酸作物 ,一般 茶 园土壤都 是 生 产 食 品 包 装 的 企 业 都 要 取 得 “ S Q ”
进入 茶树 体 内, 并在茶树 体 内积累 , 从
而使 得 茶 树 鲜 叶产 生 污 染 。 另 外 ,大
茶叶加工过程的清洁化管理
茶 叶 加 工 过 程 的 清 洁 化 问 题 包 防潮 ,符 合相 关的卫 生要求 。
气 中的污染 物通过 本身 的沉降和 茶树 括 :1 鲜 叶原料 从 茶 园中采摘 后 摊放 .
素都会直 接影 响茶树鲜 叶的质量 和安 呈 酸 性 的 。 而 茶 园 使 用 的 尿 素 、硫 酸 认 证 。 以建 议 茶 叶 企 业 在 用 塑 料 袋 所 全程度 。这其 中包括土壤 、大 气、地 铵 等 偏 酸 性 化 肥 ,使 茶 树 更 容 易 吸 收 包 装 茶 叶 优 先 使 用 获 证 企 业 的 塑 料 下水源 、降雨等 。因为通 过茶树 根系 重 金 属 。 所 以 , 茶 园施 肥 应 以 有 机 肥 袋 。
的 吸 收会 将 土 壤 和 水源 中有 害有 机 物 、 为 主 ,切 忌 过 量 使 用 化 肥 。
茶 叶 贮 存 要 有 专 用 仓 库 ,注 意 控 制温湿 度。在运 输时使 用的运 输工具 应 清 洁 、干 燥 、无 异 味 ,并 做 到 防 雨 、
茶园环境污染情况汇报

茶园环境污染情况汇报茶园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茶叶是我国的特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茶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茶叶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茶园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汇报,以期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首先,茶园土壤污染严重。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茶园土壤的污染。
这些化学物质对土壤微生物、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造成了破坏,严重影响了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同时,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超标,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其次,茶园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茶园周边的水源常常受到农药、化肥和农业废水的污染,导致水质恶化。
这不仅影响了茶叶的灌溉和生长,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用水造成了影响。
茶园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另外,茶园空气质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农药喷洒和化肥施用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特别是在农药使用高峰期,茶园周边的空气质量常常受到严重影响,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最后,茶园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引起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政府应加强对茶园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促进茶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加强自律,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应增强环保意识,支持和参与茶园环境保护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茶园生产环境。
综上所述,茶园环境污染问题对茶叶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茶园环境污染问题,保障茶叶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汇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共同促进茶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浅析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和无害化

浅析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和无害化作者:毕军生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02期摘要:茶叶从生产到出售,中间会经历多个阶段。
在一系列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茶叶造成污染,不仅会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还可能威胁人体健康。
茶饮品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茶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提升。
为了使茶叶产品的品质得到保障,就要求在生产作业中,实行规范化生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茶叶生产的清洁化以及无害化。
文中在针对茶叶污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之后,又探讨了茶叶生产清洁化和无公害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茶叶生产;清洁化;无害化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劇,对各类生产活动也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尤其是对于农业生产来说,环境污染问题很可能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进行茶叶种植的过程中,茶叶的品质就极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新型生产观念。
在具体生产作业中,需要遵循清洁生产的原则,尽量减少对污染类物质的应用,保证茶叶产品的清洁效益。
无害化生产则是指,在进行茶叶种植时,尽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应用,采取绿色生产的方式,保证茶叶自身的品质与安全。
一、茶叶污染的相关因素1.环境因素茶树的生长环境决定了茶叶的自身质量。
一般而言,茶树会被种植在山上,种植区域的周边环境,一旦存在污染问题,就会对茶叶的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在进行茶树种植区域选择时,应尽量远离城镇、工厂以及交通干线,以免在工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以及交通运输过程中,车辆尾气所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对茶树的种植质量造成影响。
尤其是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之下,周边区域的污染物随着雨水流动,在进入茶园区域之后,会对茶树造成较大污染,这不仅关系到茶叶生产的质量与品质,还与人们的健康具有直接联系。
2.农药和化肥影响进行茶叶种植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户均会采取使用化肥的方式来提升茶叶产量,进而保证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而在施肥操作中,没有对肥料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致使大部分化肥无法被茶树所吸收,滞留在土壤中,对土壤环境造成较大威胁。
茶叶生产有机种植与环保生产

茶叶生产有机种植与环保生产茶叶生产:有机种植与环保生产茶叶作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茶叶生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机种植和环保生产逐渐成为茶叶生产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茶叶生产中的有机种植与环保生产,并分析其对茶叶质量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一、有机茶叶种植有机茶叶种植是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以保证茶叶的纯净度和原始风味。
有机茶叶种植强调生态循环和自然平衡,采用有机堆肥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来提高茶树的健康和抗病能力。
有机茶叶的生产有以下优势:1.保证茶叶品质:有机茶叶通过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的种植方式,茶叶中不会残留有害物质,保留了茶叶本身的风味和品质。
世界上许多有机认证机构都对有机茶叶的产地、种植方式、采摘和加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促进生态平衡:有机茶叶种植强调生态循环和自然平衡,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对农田和水源造成的污染。
采用有机堆肥和生物防治等方式,可以促进土壤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进而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品种的多样性。
3.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传统的农药和化学肥料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可能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有机茶叶的生产方式减少了农药对农民的直接接触,保护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机茶叶的选择则可以减少摄入有害物质的风险,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环保茶叶生产除了有机种植,环保茶叶生产也是茶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环保茶叶生产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环保茶叶生产的主要特点如下:1.节约水资源:茶叶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中存在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环保茶叶生产使用高科技设备和工艺控制手段,能够有效降低茶叶生产中的水耗,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

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茶叶清洁化生产理念自2003年提出以来,经过3年探索和实践,一些茶叶加工企业的清洁化生产程度已接近国际水平,但从茶叶生产的全程来看,清洁化管理还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茶叶全程清洁化生产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指茶叶加工这一个环节,还应该包括茶园的选择与种植,以及茶叶包装、销售、贮藏等各环节。
”1、要实现全程清洁化生产,种茶时,选择茶园要充分考虑茶园与周边工厂、矿区、居民区及其他农田的间隔距离。
土壤中含有的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大气中含有的各种污染物,都可能会通过根系或者叶面直接影响茶叶生产的清洁化。
在选择茶园前,最好能对茶园土壤、大气、水源等进行检测。
发展有机茶,更要重点考虑茶园周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茶叶种植是目前茶叶全程清洁化中的最薄弱环节,在种植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而造成的间接污染,其中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铅是茶树鲜叶和茶叶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还要合理选用安全的农药和化肥,严格实施安全间隔期规定,禁用垃圾肥。
2、茶厂建设要按照食品厂要求设计,要有隔离室;在茶叶加工中,要尽量采用连续化的流水线生产,实现茶叶加工不落地,尽量减少人工操作而带来的污染。
在加工燃料上,最好不用煤,而用液化气、柴油、电等清洁能源。
茶叶加工机械,也应采用清洁化材料,要防止机器部件润滑油对茶叶污染,最好能用食品级机器润滑油。
还要严格杜绝茶叶中加入添加剂,并注意防止杂物进入。
3、茶叶包装材料也要严格注意,非食品用包装材料不可用于茶叶包装;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和其它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或一起运输。
4、茶叶清洁化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茶园基地清洁化●茶园环境清洁化。
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茶园生态环境的污染,防止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对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的污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
●茶园投入品清洁化。
加强茶区农药销售单位的监督管理,严禁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
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

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有茶园面积118万ha,茶叶产量2003年为75.2万吨,出口量2003年为25.99万吨,茶叶及与茶有关的产业总产值在320亿以上。
茶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
尤其是茶与健康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茶产业在新世纪中已经有很大发展并将继续以较大的速度发展。
新世纪来,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引起广泛重视。
所谓安全质量实际上包括量的安全和质的安全问题两个方面。
本文主要从茶叶的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
一、我国茶产业发展的特点1、生产持续发展,出口稳步增长我国茶叶产量在1950年为5万吨,1980年30.3万吨,2000年67.6万吨,2003年为76.2万吨。
以2003年产量与1950年相比,增长14倍,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茶园面积90年代来基本保持稳定,2003年茶园面积119万ha,居世界第一。
我国茶叶出口量从1950年为1.13万吨,到1980年超过10万吨,1995年起超过20万吨,2000年22.8万吨,2002年为25.99万吨,目前出口量已超过肯尼亚居世界第二位。
尽管在世纪之交的年份,由于国际茶叶市场疲软和绿色壁垒的压力,但我国出口量仍保持增长趋势。
2、名优茶仍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核心90年代以来名优茶的迅速发展是我国茶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近十年来各地茶园面积保持稳定,生产量增长也不显著,但产值有明显增加。
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为1.7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3.4%,产值4.3亿,占茶叶总产量的14%。
95年增至6.9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1.9%,产值23亿,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21%。
2003年名优茶产量20.39万吨,产值达70亿元。
名优茶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3、无公害茶、绿茶色食品茶、有机茶成为中国茶业的主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茶叶中的安全质量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茶叶凊洁化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茶叶凊洁化生产的问题与对策茶叶清洁化生产是指茶叶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要求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含量等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茶叶清洁化生产应包含茶叶〈鲜叶)原料清洁化(含茶园管理、施肥灌溉、鲜叶采摘等);茶叶加工清洁化(含厂区和车间卫生环境、机械设备、操作规范、质量检测等);茶叶产品清洁化〖含仓库储藏环境条件、包装材料、包装和检测操作规范等)。
茶叶生产清洁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从原料到终端产品都按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卫生指标达到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全过程。
1茶叶清洁化生产的法律依据和标准条叶是农产品,属食品范畴。
茶叶清洁化生产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地、生产、包装和标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中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必须具有与生产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环境、设备或设施、规章制度、工艺流程、贮存、运输等条件和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发布,推动了茶叶标准化工作,同时引人了风险评估制度。
我国还制定了无公害食品茶叶、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三个不同层次的茶叶质量行业标准,除对农药和重金属进行限量外,还对大肠菌群提出了要求。
2005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糖果制品、茶叶等13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巿场准人制度。
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茶叶的食品属性,并明确提出了茶叶清洁化法律法规。
茶叶生产企业的茶产品要进人市场,就必须符合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
2005年国家颁布实施的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质量安全标准,对茶叶中的11种农药和铅、稀土提出限量要求。
2008年我国实施了指导性茶叶技术标准GB/Z 21722-2008《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茶叶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清洁化问题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其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在国际上占有重要比重。
对来源于多个产地的14 6个茶样的霉菌数、水分和贮存期进行了检测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33.5 4 %的茶叶霉菌数超过10 0 0CFU/g;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与霉菌数呈显着正相关;茶叶存贮时间与霉菌数呈显着负相关。
茶叶的水分含量和贮存期对控制茶叶中霉菌数有一定的意义。
在茶叶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生产方式和环境条件,导致霉菌在茶叶中污染和繁殖。
茶叶中大量霉菌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同时由于霉菌产生的多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的危害。
抽取烘青类茶叶在冷却和内包装生产环节的茶样,分析其中杂菌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霉菌总数的污染情况表明:空气中微生物二次污染及手部细菌二次交叉感染,是杂菌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霉菌总数都呈数十倍的增加,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卫生质量。
其精加工流程为:原料检验(半成品采购)→筛分→风选→拣剔→强磁除铁→静电去毛发→烘焙→冷却→金属检测→内包装→装箱→进仓(出厂检验)→上市销售,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如何保证茶叶制品微生物不超标?
解决清洁燃料是茶叶加工清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茶厂采用煤作为燃料。
燃煤炉最大特点是刚投入煤时,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烟囱冒黑烟。
当煤快燃尽时,空气又过剩,空气过量使热效率下降。
所以不但热效率低而且污染大。
烟尘对环境和加工的茶叶会带来污染。
因此应改用清洁燃料。
采用石油液化气、柴油、电等清洁燃料作能源。
在生产车间中可使用NICOLER动态空气消毒设备,针对空气进行全方面的消毒。
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1、开机60分钟后,车间内空气沉降菌≤10CFU/皿?30MIN、空气中浮游菌≤500个/m3,空气洁净度等级≥300000级
茶厂中的茶叶加工机械应采用清洁化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当而给茶叶带来污染。
各种茶叶机械部件通常要加用机器润滑油,这也会污染茶叶。
要改变机器零件结构或封闭需润滑零件使润滑油不泄漏,或用不用润滑油的非金属材料制造机器零件,也可考虑用食品级机器润滑油。
茶叶的清洁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包括从茶园选择、种植中的清洁化、茶叶加工中的清洁化、加工厂的清洁化、包装和运输过程的清洁化的全过程。
而各茶叶生产企业必须要注意的是,只有安全卫生的先进生产工艺,才是企业生存立足的根本,做好合理的生产技术
改良,帮助企业在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