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9儿童诗两首我想》公开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优质课教学设计_0](https://img.taocdn.com/s3/m/54e40f03a32d7375a41780fe.png)
1、通过阅读《我想去看海》,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2、通过观察书本中的插画,让学生展开想象,提升口头表达水平和想象水平。
3、通过赏读书中句段,积累语言材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阅读作品,了解作品的作者。
2、阅读中不理解之处可查工具书,或向老师家长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插图展开想象。
4、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播放《我想去看海》的动画片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就是我们最近读的童话故事书——《我想去看海》。
这本书好不好?好在哪里?像这种图文并茂的书我们称之为绘本。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来读这本书的?二、走进《我想去看海》1、指导学生看封面。
(1)了解作者、译者、出版社。
(板书:了解作者)(2)介绍《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丛书。
2、了解读书情况。
(1)古人说“读书贵有疑”。
这个疑就是疑问,问题的意思。
读完这本书,你头脑里有哪些小问号呢?老师希望小朋友回去再读读这本书,想想还有什么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2)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她想去干什么?她看到了吗?这个故事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文中那些美妙的语句。
3、赏读词句。
刚才小朋友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做了摘抄,现在请小朋友把你所摘抄的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读,师收个别学生的摘抄,展示学生摘抄的句子,多种形式读句子。
)(对读得好,做得好的奖励“读书之星卡”。
)小朋友们,当我们读书遇到好词佳句时不但要把它们摘抄下来,还要把它们背下来,储存有我们的大脑里,让我们的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
(板书:摘抄积累)4、看图说话。
这本书,不但文美,图也美。
现在请小朋友们四个人为一组,选一幅喜欢的图,展开想象说一说。
(学生交流)好,谁来说说?(请学生发言,点评。
对说得好的奖励“读书之星卡”。
小朋友们,读绘本,我们要认真看看书中漂亮的插图,自己也来当作者,展开想象说一说、写一写。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我想》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我想》](https://img.taocdn.com/s3/m/dc8829305f0e7cd1842536c5.png)
9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我想》(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师随机板书)(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ca233d964bcf84b9d57ba8.png)
《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教材简介:《儿童诗两首》是人教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它是一篇略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我想》是诗人高洪波创作的一首儿童诗。
它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及“悠、长、望、飞”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自学“脚丫、花苞”等词语。
2、通过独立自主地读书,体会用词的讲究,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诗歌的童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难点: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儿童诗视频,导入1、师:同学们,儿童诗是文学百花园中最富有活力、最清新的一朵花。
上课前,我们先聆听一首有趣的儿童诗,看看它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播放儿童诗视频《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2、师:听完这首儿童诗,你有什么感受?(生:富有想象力,等)3、师:是的,儿童诗是最富有想象力的。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美丽的童诗园,欣赏高洪波诗人写的一首儿童诗。
4、课件出示课题:我想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想怎样?(设下悬念,引入诗的内容。
)二、初读诗歌,感悟童诗中丰富的想象力1、自由读这首诗,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生自由读诗)2、指名五位同学分别读诗歌的5个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正确。
3、这首诗写了什么?(“我”在春天的梦想)板书:梦想(1)哪些词语告诉你是春天?请把描写春天景物的词画下来。
(2)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串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词语吧!(生齐读词语)(3)诗中的“我”到底有哪些梦想呢?找出诗中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我想》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我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485b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c.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我想》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我想》教学设计《我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诗,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我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1. 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新课1.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小声读诗歌,小组交流诗中的生字新词,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学生小组学习情况。
1. 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2. 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3. 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 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诗歌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第二课时一、将自己喜欢的且又读得最好的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
二、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节进行)1. 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小学五年级《我想》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五年级《我想》教学设计之二](https://img.taocdn.com/s3/m/9c4c36a5b8f67c1cfad6b8f1.png)
《我想》教学设计之二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读“wa”,轻声。
“汲取”中的“汲”读ji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____年生于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
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
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
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
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2)交流汇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我想》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我想》](https://img.taocdn.com/s3/m/b08878aacc22bcd126ff0c82.png)
《我想》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建议】1、重视朗读训练:《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
《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我想》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优质课教学设计_2](https://img.taocdn.com/s3/m/099d8e67ba1aa8114431d9b1.png)
《我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桃树、花苞、万缕阳光、乐曲、脚丫、柳树、湿软、汲取、甜美、营养、蓬帐、风筝、柔软、课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主题图(点击课件2)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
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有一位著名作家高洪波(点击课件3)就以“我想”为题写了一首儿童诗,(板书,齐读课题)。
介绍作者(课件4)。
3、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首诗,这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点击课件5学习目标)4、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点击课件6),注意按自学提示把课文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三、再读课文(指名读),进入情境1、指名读1—4小节(相继点击课件7—10),再齐读5小节(点击课件11)(1)师:读完了诗,你有什么感受?(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自由谈感受,教师随机引导)(2)谁能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再次指一到两人读全诗)(3)评价:你觉得这两位同学读得怎么样?①学生评价。
②教师评价(点击课件12):注意把握诗的节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字词的重读,同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在里面。
2、听录音读师:让我们听一听课文录音。
听录音之前注意听清楚要求(点击课件13):(1)拿出笔来,用斜线划出诵读的节奏。
(2)注意哪些字、词应该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3、展示读师:谁想再来读读?想读的站起来大声地读。
师评价:读的真好,我们要向他学习。
四、谈梦想,感受意境1、问题:读到这里,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每个小节分别写了作者的什么梦想?依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一、小手桃树枝(第一小节)二、脚丫柳树根(第二小节)三、眼睛风筝(第三小节)四、自己春天的土地(第四小节)师:是呀,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还想……(课件25)教师举例:我想把脚丫,化作潺潺流水,让母亲河,永远载舟远航。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优质课教学设计_2](https://img.taocdn.com/s3/m/cf0c951d4b35eefdc9d33310.png)
《我想》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孩子在春天里一连串美妙的幻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
在读中感悟诗境;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培养对诗歌的喜爱之情;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在朗读中感悟诗境,发展学生的想象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探索诗的特点。
3、在引导学生想象和表述中,让学生学会以“物”的角度来思考和感悟世界。
4、鼓励学生仿写儿童诗。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一)师: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大家现在能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二)学生小组内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三)师:正因为动画片里面,承载着我们童年时代太多太多美丽的想象,所以我们喜欢它。
(引入《我想》这篇诗歌。
)【设计意图1】从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谈起,引出《我想》这篇充满了神奇想象的诗歌。
其目的有两个:一、从学生的最爱入手,让他们倍感亲切;二、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境(一)让学生按大屏幕的提示,初读诗歌。
(二)抽学生朗读并相机评价(三)抽学生回答诗歌中孩子奇特的想象,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2】诗歌教学主要以读为主。
此环节,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诗歌的意境,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三、范读诗歌,想象诗境(一)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二)学生描述自己所想象的画面。
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3】如何引导学生走入诗境,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启发学生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海里重现,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美妙,从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情感世界。
而后,让学生表述出自己的情感世界。
在引导中,教师设计问题:如当“我”为什么时,“我”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等,提升学生的想象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学会以“物”的角度来思考和感悟世界,为课后的仿写作准备。
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我想教案
![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我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cfb8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4.png)
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我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模仿创作儿童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仿照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
(2)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蕴含的童真童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仿写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感受两首充满奇思妙想的诗歌。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两首儿童诗,让学生注意倾听诗歌的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三)理解诗歌内容1、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意思,让学生说一说诗歌中描绘了哪些奇妙的想象。
2、小组讨论:诗歌中的这些想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四)感受诗歌的特点1、让学生思考:这两首儿童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归纳总结儿童诗的特点,如语言简洁、富有童趣、想象丰富等。
(五)朗读指导1、教师再次范读诗歌,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2、学生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举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六)仿写诗歌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这两首诗歌的形式,创作一首自己的儿童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修改。
3、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儿童诗的魅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奇妙,创作出更多充满童趣的诗歌。
(八)布置作业1、背诵这两首儿童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儿童诗两首》教案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儿童诗两首》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4db01385f0e7cd1842536fc.png)
9* 儿童诗两首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学习《我想》(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1.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
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精选5篇)
![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d161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2.png)
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精选5篇)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儿童诗《我想》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 、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前三小节编写一段。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
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一、互动画图——几个泡泡,看到画你想到什么?大家想法既合理又不同,这就是幻想、是想象。
想想越丰富、越奇特越好,与众不同最好。
二、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欣赏,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充分说,教师语言渲染)三、细读诗歌,体味情感。
(一). 品读第一节1. a. 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 指名读——校正字音(2人)c. 齐读,想:你认为我哪个地方想象最神奇?为什么?我想干什么?2. 想象:桃树枝上有什么?动作演示理解:悠荡(师领读第2句,学生动作表演)3. 出示句子比较: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a. 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b. 怎样才能读出桃树枝在风中轻盈、柔软、飘逸的感觉?(“悠”字拉长音)4. 播放视频(布谷鸟的声音),想象:布谷鸟的歌唱仿佛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读第三句——师渲染气氛——齐声美读5. 齐读本小节。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9《儿童诗两首 我想》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9《儿童诗两首 我想》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254872ea98271fe910ef9a0.png)
【教学目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幻想,比如我时常幻想自己能生出一对翅膀,能在海面上迎风飞翔,假如佛祖给你一次实现幻想的机会,你最渴望做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儿童诗《我想》,看看高洪波笔下的这位儿童他有什么样的美好想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试读、指名朗读并正音三、赏析、这首诗写了几项愿望,分别是什么?、诗中哪一小节的内容最令人神往?、读出令你神往的小节,读出你心驰神往的“情”来。
四、语言学习、诗的前小节结构有什么特点?读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同学注意这小节内的用词?、找出两组动词:()我有怎样的幻想?()我之后会怎样做?五、仿写诗中的这位儿童借用这两组动词表达了自己大胆美妙的想法,同学们你们在本课刚开始时也有许多奇妙的幻想,那我们仿照这首《我想》前小节的结构,为这首诗再添几个小节,让这首诗更富有魅力,如何?六、美读美读原文及所添小节七、以文带文(一)欣赏任一首儿童诗、春的消息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让太阳长上翅膀真想让太阳长一对翅膀天上就多了一只太阳鸟让它在蓝天里自由飞翔一边飞,一边自由鸣叫它们的歌声是这样温暖给人们心头带来了光明孩子们看见了笑得更甜盲人听见了也睁开眼睛天上飞翔着光明的使者飞临千万年的冰山雪谷沙漠里流来了明亮的小河高山上荡漾着潋滟的小湖长翅膀的太阳是我们的心好把光和热送给所有的人、其实我是……其实我是一朵云,当我在天空,自由的飘动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诗歌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引导学生发现诗歌表达上的特点,仿写出一节或一首完整的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创作诗歌的兴趣。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的写法,成功创作一节或多节诗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此时如果你手中有一根魔法棒,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你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是呀,美好的愿望那么多,要是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呀!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进了诗里,这首诗的题目是《我想》。
(板书课题,齐读。
)“我”想干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听听。
二、初读诗歌,梳理内容
师过渡:老师来读诗歌,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想“我”的愿望是什么,特别注意四个叠音词中“啊”的发音有何不同。
(课件出示四个叠音词)
1、教师有感情朗读诗歌,学生认真听。
2、指导学生读好四个叠音词。
悠啊(wa),悠----
长啊(nga),长----
望啊(nga),望----
飞啊(ya),飞----
3、交流:“我”的愿望是什么?
指名回答:
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眼睛----装在风筝上
自己----种在土地上
师:孩子们你们的答案和他一样吗?(一样)你们太棒了!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地朗读诗歌,读完之后我得请你们谈感受。
4、学生自由读诗。
5、交流读后感受,引导板书:想象大胆,愿望美好
三、深入学习,想象意境
1、教给学习方法:
师过渡:在这些愿望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这么会读书,老师要送你们几把金钥匙。
相信同学们有了这四把金钥匙,一定能读懂读好课文。
课件出示:金钥匙一:读,喜欢哪个愿望就读哪个小节。
金钥匙二: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愿望。
金钥匙三:说,跟同桌说说这个愿望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金钥匙四:再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读出画面感。
师:带上金钥匙,赶快行动!
2、学生自主学习喜欢的小节,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情况,交流到哪个小节就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哪一节:可以抓住重点句,指导读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训练)
4、配乐齐诵诗歌。
师:这首诗歌带给了我们美好的想象,现在就让我们将这些想象融入到朗读声中,一起配乐朗诵吧!
四、领悟写法,创编诗歌
师过渡: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那你的愿望又是什么呢?想不想像作者一样也将自己的愿望写进一首小诗里面?别着急,咱们先来看看这首诗表达上的特点。
1、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诗歌表达上的特点。
2、教师小结:
1)每一节都以“我想”开头表达自己的愿望。
2)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啊,长---”。
3)每一节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押“ang”韵。
3、创编诗歌
仿照诗歌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节诗歌,或多节诗歌。
4、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写的诗歌。
五、课堂小结,课后拓展
同学们写的诗太棒了!只要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仔细观察生活,胸怀美好的愿望,大胆想象,个个都能成为小诗人。
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我喜欢你,狐狸》。
这是本文的作者高洪波的儿童诗集,里面收录了《鹅鹅鹅》《大象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等非常有趣的诗,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我想
想象大胆
愿望美好
《我想》教学反思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动词用得准确又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孩子气十足,学生都喜欢读。
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可取之处:
1、激趣导入很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以谈话激趣“假如你手中有一根魔法棒,你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纷纷畅谈自己的愿望,然后我随机引入诗歌《我想》“有一个孩子将自己的愿望写进了一首小诗,他的愿望是什么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瞬间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2、精读诗歌,进入情境有实效。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带着想象读自己最神往的愿望,读出画面感,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为了落到实处,我设计了一个交流提示:我最神往的愿望是,因为
我读出了这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我好像听见了,我要读出画面感。
(有感情朗读本小节)这样一个交流提示有效地指导了学生怎样去读,怎样去思考,怎样去想象画面,怎样去和组内成员交流,且训练了学生有条理地说话,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3、创编诗歌,读写结合有实处。
学习这首诗歌除了感受作者美好的愿望,奇特的想象,诗歌本身的韵律美之外,我们还要以读带写。
一方面学习诗歌表达上的特点,寻找写诗的规律,另一方面尝试借鉴和模仿最终写出自己的小诗。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学生读得差不多了,发现诗歌表达上的特点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诗歌。
五分钟之后,学生争着抢着上台展示自己写的诗,气氛活跃前所未有。
现附个别学生的诗歌如下:
然而,纵观怎个课堂也不无遗憾。
一是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形象性。
比如说“安、接、装、种”这些动词,“悠啊悠、长啊长、望啊望、飞啊飞”这些叠音词,都没有去体会品味。
二是教师引读时引读语言应该贴合学
生的想象,也要有画面感,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学生进入情境。
三是汇报交流时没有让学生去点评,都是老师自己点评的。
四是小组交流时,有个别学生刻意对着镜头做出一些动作,分散了学习注意力。
如果在上课之前我有交代,让学生不要受干扰,可能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