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4.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时手受到一个向 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 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不同作用点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位置推门效果一样吗
结论:物理学中把力的大 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 的三要素
4.图甲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
5.如图所示,是一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 画( ) A.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2.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 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重力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作用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必须发生形变2、弹簧测力计(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

(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4)使用方法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校零;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⑤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

四、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G=m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 精品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 精品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1、力的概念:力是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

(即只有个物体不能产生力)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方向,作用在物体上。

如P79图5-2中的F1和F2)。

①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②小明用力推车,他对车施加了一个推力,同时小车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推力。

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之间关系是()A. 全都相同B. 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C. 力的三要素都不同D. 作用点和大小相同,方向不同③用鸡蛋砸石头时,鸡蛋反而会破,这是因为。

④:人座在板凳上,对板凳有压力,其施力物是;而人受到支持力,它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4、力的作用效果:(课本P80)图5-2C、图5-3说明:力可以。

图5-4说明:力可以。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即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是否改变。

在下图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使物体变形的力是图,是弹力的有。

5、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课本(P82)图5-7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离的有关。

图5-8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图5-9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因此把力的、和叫做力的三要素。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它是用国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用符号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N。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⑴力的表示方法: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具体做法:沿画一条线段,线段的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用线段的表示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上)⑵画力的示意图时: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示意图上有力的大小数值时才表示出了力的三要素。

8、力的测量:A、弹力:叫弹力。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一、 力
知识梳理
1. 定义: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
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通常用字母
F 来表示.
2. 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 同时又是 受力物体 .
二、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快慢、运 动方向、由动到静、由静到动发生改变或同时发 生改变,这些都叫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特别注意:运动方向改变)
8. 如图所示是我国运动员在今年冬奥会上参加不同 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 D ). ①甲图中: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向后蹬 地,人就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乙图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 落过程中,他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
③丙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滑行变慢是 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弯曲身体滑行, 是为了整体美观
7. 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 是我国传统民间游戏,其中图 乙 可说 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甲 可说 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基础提升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C. 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 没有施力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6. 下列四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 不同的是( 瓶变瘪了 C. 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D. 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7. 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 手指感到疼痛,该事实不能说明( D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竖直向下的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复习课件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6章过关测试第3题针对训练
1.(多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应用到了 这一原理的有( )
A.骑自行车上坡前,要用脚猛力蹬几下 B.游泳时,要用手向后猛力拨水 C.立定跳远时,脚要向后下方蹬地 D.用头顶球射门时,头会感觉到很疼
[答案]BCD
2.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力和力的示意图 例1 仔细视察下面图6-1中甲和乙,分别说出它们都 反应了什么力学知识。
图甲说明:__________; 图乙说明:__________。
图6-1
[答案]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图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解析]图甲中大人和小孩对门施加推力的作用效果之所 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关键是他们在门上的作用点不同;图乙 中手向下压弹簧,则弹簧被紧缩,手向上拉弹簧,则弹簧被 伸长,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 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 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答案]B
6.如图6-7所示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5.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_受__力__物__体__上沿力__的__方__向___画 一条_带__箭__头__的__线__段__,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 种表示力的情势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手压订书器的压力、提物体的拉力、手推墙 时手受到的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产生弹性 形变而受到的力。弹力的大小与_弹__性__形__变___的大小有关。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1)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1)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梳理1、力的概念:(1)力是的作用。

力产生的条件:要产生力,必需有个物体:物体和物体,单唯一个物体可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也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物体间里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另一种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吸引、排斥等。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那个物体施加力。

换句话说,产生力的物体,既是见礼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成效:一是;二是。

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所产生的作用成效与力的、和都有关系,因此咱们把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说明或描述一个力时,必需指明那个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简称),用字母来表示。

1N的力大约是咱们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示用意:在受力物体上沿着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结尾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用意。

3、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主若是由、、组成的。

工作原理:,弹簧测力计确实是依照这一原理制成的。

因此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刻度线的散布是均匀的。

正确利用方式:(1)利历时第一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准超过它的。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念书快速准确。

(3)测力前要观看指针是不是与零刻线对齐,若是没有对齐,先要。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5)利历时,最好轻轻地拉挂钩几回,避免弹簧卡在外壳上。

(6)念书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4、弹力:弹性:物体受到力的作历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先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弹力:因物体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咱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咱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均属于弹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例题精讲:
例1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 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 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 处于静止状态。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 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 态。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 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 x1、x2、x3的大小关系是: x1_=_x2_=_x3。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4.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300N
知识点3: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 变,若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 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 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1、作用: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大。(即弹簧的伸 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知识点4:弹簧测力计
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方法: 1、看量程和分度值; 2、矫正指针(校零); 3、使用时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
例题精讲:
例7: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
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知识点2:力的描述

上海科技版初二物理第六章陌生而又熟悉的力

上海科技版初二物理第六章陌生而又熟悉的力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力的产生不能离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的。

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②改变物体的。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2、弹力:定义: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弹力是接触力;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及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弹力的方向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簧测力计由指针、刻度盘、弹簧组成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①了解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④使用前要轻轻拉动几下,防止弹簧被卡住⑤读数时,应让视线垂直刻度盘面3、重力: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而产生的力。

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成正比,其比值为g=9.8N/Kg,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在同一地区物体的重力跟运动状态无关,g随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赤道上g最小,在两极上g最大。

方向:重力总是。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寻找重心的方法:作图法: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是几何中心点支撑法:悬挂法:稳度的提高:增大支撑面积,降低重心。

4、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

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之间产生一种阻碍这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接触面分离(悬浮列车)。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清单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清单 (新版)沪科版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01知识梳理1.力(1)定义:一个物体对__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叫做力.(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________和作用点.(4)力的描述: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________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________,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2.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是因物体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力.我们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等,其实质就是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_跟受到的________成正比.(3)3.重力(1)重力:地面的一切物体由于________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_.(2)方向:________.(3)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________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_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________上.4.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________时所受到的________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2)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和________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________;②______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减小________;②使________光滑;③以________代替滑动;④使两个接触面________.02知识对比1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影响因素与外力有关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3实验突破实验一: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过程:用弹簧测力计六次测量钩码的重力,把测量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实验序号钩码质量m(kg) 重力G(N)比值G/m(N·kg-1)1 0.1 0.99 9.92 0.2 1.96 9.83 0.3 2.91 9.74 0.4 3.92 9.85 0.5 4.85 9.76 0.6 5.88 9.8(3)实验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 N/kg.(4)交流讨论:①不使用其他物体而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比值G/m不相等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实验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然后在木块上放一砝码,再重复试验,比较接触面相同压力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3)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和________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交流讨论: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大小_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或叫转换法.04教材图片考查内容足球的运动方向如果所示,三位同学通过不同的方式,都能通过力的作用改变足球的,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鞋底的花纹如图所示,旅游鞋的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加接触面的________来增大鞋与地面的________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把跳板压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跳板又把运动员弹起,说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重垂线如图所示,因为重垂线是________方向的,故当墙壁上画的水平边框与重垂线________时,说明画挂正了05【例1】(贺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要把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C.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解析】在此实验中,为了方便比较压力的大小,所以实验装置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正确;此时实验中,拉力是直接测量的,但摩擦力不是直接测量的,是通过匀速运动保证摩擦力和拉力相等,测量出拉力来,就知道了摩擦力,故B错误;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此时压力不同,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故C错误;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此时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粗糙程度有关,故D错误;故选A.【例2】(漳州中考)下暴雨前,婷婷将一个底面积为700 cm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3.5 kg,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这场暴雨的降水量约为________mm.(ρ水=1.0×103kg/m3,g=9.8 N/kg)【解析】雨水受到的重力:G=mg=3.5 kg×9.8 N/kg=34.3 N;由ρ=mV得,雨水的体积:V=mρ=3.5 kg1.0×103 kg/m3=3.5×10-3m3,降水量为:h=VS==0.05 m=50 mm.知识清单知识梳理1.(1)另一个物体(2)形状运动状态(3)方向(4)方向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 2.(1)弹性形变压力支持力(2)伸长量拉力(3)力刻度盘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一条直线 3.(1)地球G=mg (2)竖直向下(3)效果重心几何中心 4.(1)滑动阻碍(2)压力接触面大大(3)压力增大(4)压力接触面滚动彼此分离实验突破实验一:(3)正比(4)可以直接读出质量测量时误差实验二:(3)压力接触面大大(4)相等间接图片展示运动方向运动状态粗糙程度摩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竖直垂直典例点拨例1 A 例234.3 50。

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沪科版八年级)PPT课件

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沪科版八年级)PPT课件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1.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游泳

2.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应用
划船 火箭升空
3.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怎样描述力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力的单位 牛顿 简称牛 符号为N
3.力的示意图 定义 作法
1.弹力
画出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檫力的示意图. F=25N
G=50N
; 严为民 vgc91wjv
爷是?”“好说,我就是傅家大宅的管家,傅庶傅总管。”鼠头人说罢,得意洋洋地甩了甩袖子。他那是要干嘛?不就是一个 帮人家打工的死鼠头人吗?有什么好骄傲的!再说长得像老鼠不说,名字还有个庶字,这货铁定是老鼠这类畜生投胎转世而来 的吧?强忍着怒气,我继续装着恭敬模样问道:“傅总管,小的是仁家的人,这仁家上下都到您家的府上去了,那么我这小的 是”鼠头人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模样,用着更为尖酸的语气冲我骂道:“我说你这做下人的,你家主人全来到我们傅家,那你们 也当然跟来傅家当我们家的下人啦,难道你还想这一走了主子自己翻身做主子不成?”哇塞,这真是一个势利加欠扁的鼠头人, 况且我根本没你那庸俗的想法。但是听罢,我心中也暗自高兴着,这样一来我也能有栖息的地方了,而且我也去到了傅家,也 好关注一下仁玉这小女生,在她无助的时候,至少能做个听众,千万别让她再次萌生轻生的想法就好。“吉时快到了,我去把 新娘子接出来吧!”蓦地,在花轿后方走出一个妇人出来。那妇人穿得光彩红艳的,脸上涂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走起路来也 是那个大摇大摆的,显得有点滑稽。“那就请媒婆速去速回吧!”鼠头人没好气的说道。原来那就是傅家派过来接新娘子的媒 婆。只见媒婆挺着她那粗粗的腰板,大腹便便地走进屋子去。想必今后仁玉可要吃苦头了;有这么一个管家,还有从傅家派的 人来接新娘的态度亦可看出,仁家到了傅家,绝对也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待到媒婆再次走出仁家大门的时候,只见媒婆身上背 着仁玉,而仁玉此时盖着红盖头,默默地伏在媒婆的背上。仁老夫人和仁轩也走了出来,目送着仁玉上了花轿。很平淡地,仁 玉被送走了,这趟去傅家的路上,也没有太多看热闹的人儿,这婚事显得平平凡凡的。过了没多久,傅家雇来接仁老夫人和仁 轩的轿子也到了,他婆孙俩也就这样上了轿子,跟在花轿后面,往傅家的方向远去了。此时的仁家已经没有人了,剩下的只有 那些刚刚被贴上的红囍大纸,以及一些零落的被风吹得晃动着的灯笼。11因为爱情|“咳咳”一连串的咳嗽声响起,那咳嗽的 速度感觉就是那般死里逃生的急促。我也是带着个浑身湿透的身体,无力地坐在了湖边。没错,我还是去把人救上来了。旁边 几米远的地方坐着那个黑影人;此时的我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仁玉。月光是要把那些轻率地结束生命的人照得异常光亮似的, 就像是在告诉人们哪里又有一个不懂得爱惜生命的人在悲伤着。宽大的黑衣已经被完全打湿了,仁玉的秀长的头发已经披露出 来;皎洁的月光印在她的脸庞上,徒增她几分苍白,但那是另一种美。全身都湿透了,如斯窘境,仁玉当然不敢面对着我。我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专题复习(新版)沪科版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专题复习(新版)沪科版

知识专题复习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专题一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探究引路【例1】如下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解析G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F为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方向与斜面垂直;f为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如图所示。

总结归纳拓展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具体步骤为:(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受力物体,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看有哪些物体对它有作用。

(2)先画重力。

(3)看被研究的物体周围与几个物体接触,其中又有哪几个物体对它有拉力、压力或支持力等力的作用。

(4)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哪几个面接触,相互接触的表面处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以确定摩擦力。

(5)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时,在做物体受力示意图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迁移应用1.如右图所示,画出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解析由于棋子与黑板有吸引力,所以棋子在水平方向上受两个力即黑板对棋子的吸引力及黑板对棋子的支持力;由于棋子静止,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答案如下图所示。

专题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引路【例2】学习了摩擦力后,小旋做了如下实验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小旋在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A匀速前进,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上述实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单元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单元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了作用。( )√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
人向前走时要对地面用力,同时地面也有力作用在人脚上。
( ) √

2.下列实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①②⑥
③④⑤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①将橡皮泥捏成小船 ②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
③人推箱子,箱子运动
)
×
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2N。(
)
×
重力
2.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
将鸟嘴放 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重力
3.小杰骑自行车沿斜面向下匀速直线骑行。其车把上挂了
④用头顶空中飞行的足球,足球朝别的方向飞出去
⑤车行驶时踩刹车,车停止
⑥用球拍击球时,球和球拍都变了形
;

3.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的角度
看,石头受到的力
(选填“>”“=”或 “<”)鸡
=
蛋受到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
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选填“6”“8”或“10”)N。
10
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
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 力的作用
效果。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牛,符号
为 N 。
3.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知识点整理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支持、摩擦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但弹力一定是接触力)(3)有力的话,至少是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存在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情况,也不存在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情况)。

(4)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是施力物体,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所以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游泳、走路、踢球脚尖疼,鸡蛋碰碗,鸡蛋破了)。

(注: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压力和支持力。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

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推、拉、提、压力、支持力等,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先拉回拉动几次,再较零;测拉力时不一定非要竖直或水平放置使用。

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总结梳理

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总结梳理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梳理一、力1、力是的作用2、力的概念理解(1)发生力时,至少有个物体存在。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并没有接触(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②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可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1)可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改变和改变。

(2)可使物体的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为、和,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这个单位的名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命名的。

(2)1N的力相当于托起所需的力。

5、人们常在上沿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画法: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再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段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最后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

二、弹力1、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是.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是:(1)物体相互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相互挤压或拉伸).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出它的的力,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即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各是多少牛。

(3)校零: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使指在。

(4)测量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的方向跟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上.(5)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_________。

(6)用弹簧测力计时测的力(或物)一定要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精品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精品PPT课件
❖ 4、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 要素,都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只要其中一个要素改变了, 力的作用效果就会发生改变。
1、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 去,这是因为人和船都受到了__岸__的推 力,这个现象表明了力__的__作__用_是__相__互__的_。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的事例的是:( D)
指出图中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渔翁拉鱼网
大象压跷跷板
带静电的玻璃 棒吸引小纸屑
2、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下图中表现的情境中的力的作用 产生了哪些效果
运动员拉弓
手向下压凹海绵
上图中的运动员,对球施力后,球的 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 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 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
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拉橡皮筋, 提书包……体会一下手对这些物体施力时,手有 什么感觉。
手对物体施力时,手是不 是同时也受到了这些物体的力 的作用?
❖4、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 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 上,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
作用点
大小
方向
力 意 图 力 的 示
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用力的示意 图将这个力表示出来.
80N
一、找到作用点 二、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三、在线段末尾打上箭头 四、标上力的大小
1、下列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的是( )
❖ A、力的单位 ❖ B、力的大小 ❖ C、力的方向 ❖ D、力的作用点

八年级物理复习熟悉而陌生的力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复习熟悉而陌生的力上海科技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复习熟悉而陌生的力上海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复习熟悉而陌生的力一. 什么是力在物理学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在理解力这个概念时,要注意下列三点:(1)力是作用。

推、压、拉等都是作用。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会发生变化。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

例如人推车的同时,人也受到车的推力;用力拉弹簧时会感到弹簧有向回拉的力。

(3)力不能脱离物体存在。

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研究问题时,我们常将被研究的物体定为受力物体,将对这个物体有作用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

例如,甲、乙两队人拔河,两队人都用力拉绳子。

研究绳子如何运动时,以绳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拔河的两队人,受力物体是绳。

二.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时,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必定也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

如:脚踢球时,脚用力作用于球,球从静止到运动;反之球也作用于脚,使脚感到疼。

实际问题中必须分清以哪个物体作为受力对象。

通常,以被分析的对象作为受力物体;作用于被分析对象的物体为施力物体。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互为施力体和受力体。

如踢足球中,研究球的运动时脚是施力体;研究脚踢球时为什么会感到疼时,脚是受力体。

必须明确:一个物体是施力体的同时必定也是受力体。

三.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方面: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形状。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表示物体运动状态有两个因素:运动的快慢及运动的方向。

任一方面发生变化,都称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所以,一个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大或变小;物体作曲线运动等都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将磁铁靠近一个铁钉,铁钉会被吸起来。

用摩擦过的塑料尺靠近薄纸,薄纸会向塑料尺靠拢。

原来静止的铁钉、薄纸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

一个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经过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力》
单元知识点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知识点
一、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
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
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二、怎样描述力
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
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
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
成。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四、来自地球的力
(1)重力的大小:重力是一种力,因此,重力的单位是N,测量重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应注意的是,不能把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

这是因为两者的含义不同.如果两个方向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可见,说垂直时必须交待跟谁垂直。

相对于不同方向(或表面)的垂直方向不同.就是说垂直方向不是惟一的
五、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