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动画片的今昔 第14课 留给母校的纪念 制作定格动画(教案)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 动画片的今昔 人美版
六年级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案教师理解: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动画片伴随着一代代孩子的成长,从伴随80后成长的《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葫芦娃》、《黑猫警长》到伴随90后成长的《西游记》、《哪吒传奇》,到现在的小朋友们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大圣归来》,每一部经典的动画片都像里程碑一样,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本课以动画片为欣赏内容,不是单纯地关注动画人物造型与色彩设计,而是让学生深入研讨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与拍摄制作的科学原理层面上。
《美术新课标》明确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第三学段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
本课要通过观摩视频、图片等,对动漫作品,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动漫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材分析:本科教材共分两个版面,最上面以胶片、跨页的形式回顾了动画片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
谈到动画片的发展史,不得不提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动画作品。
因为美国是拍出世界上第一个动画作品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有声动画、彩色动画和3D动画的国家。
而日本动漫自20世纪80年代,以其精美的画面、夸张的造型、内含丰富的剧情,占据了世界动画史上重要的地位。
动画片诞生于电影发明十年后的1906年,由美国人斯图尔特·波莱克顿成功拍摄的。
正如教材所呈现的,它十分简单有趣,表现了一个画家在黑板上绘画出一张滑稽面孔的过程,但它却是动画片发展的一个伟大开端。
沃尔特·迪士尼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提到“米老鼠”和“迪士尼公司”,大家一定不陌生,1928年迪士尼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也就是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威力号汽船》。
米老鼠这个乐观、进取、天真的形象也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1937年,迪士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白雪公主》这也是第一部有真人配音、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动画片。
第12课 动画片的今昔 第14课 留给母校的纪念 制作定格动画(教案)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12《动画片的今昔》&14《留给母校的纪念》(教案)(制作定格动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课将人美版下册《动画片的今昔》和《留给母校的纪念》两课将结合,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体验定格动画制作的原理,创作一部定格动画短片作为留给母校的纪念。
本课的学习方式采用观摩微课、PPT、自主学习、小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抒发作为六年级毕业生的情感,为将来成为动画片历史与发展专题研究的主人埋下种子。
教学对象及特点:六年级孩子具备多年的绘画基础,简单的卡通造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视觉上的需求,他们已经具备学习制作动画的必要前提——手绘动画的造型基础。
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化的社会,而广大学生又是信息浪尖儿上的弄潮儿,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定格动画的创作,抒发出毕业生的所想所感其实也正是顺应时代掌握动画片设计制作的基本语言与基本技法的好时机。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动画片发展历程,体验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制作定格动画。
2.通过欣赏与评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设计制作,体验定格动画。
3.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逐帧动画,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动画,手机或IPAD拍摄照片,并用视频合成软件制作成定格动画。
教学难点:能把拍摄照片制作成定格动画。
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思考1、什么是定格动画播放定格动画片,边欣赏,边观察,然后讨论。
提问:动画片中的人物和道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人物动作又是如何拍摄的?师小结定格动画含义:定格动画也叫逐格动画或摆拍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动画形式。
是通过逐帧拍摄,然后将其连续放映,从而产生放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者角色。
PPT播放动画片的种类动画片的风格2、微课了解定格动画《小羊肖恩》的制作师讲解定格动画制作步骤。
1 编写一个吸引人的故事2 塑造一个鲜明的角色形象3 选择合适的拍摄工具4 拍摄回忆逐帧动画。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说课稿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是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年代的动画片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欣赏不同风格的动画片,提高审美能力,并了解动画片制作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动画片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动画片的历史和发展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欣赏不同风格的动画片,学会动画片制作的基本流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学会动画片制作的基本流程。
2.难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动画片,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片素材、绘画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经典动画片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讲解:讲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不同年代的动画片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历史脉络。
3.欣赏: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动画片的艺术魅力。
4.实践:分组进行动画片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画片制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画片制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动画片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内容包括:动画片起源、动画片发展、不同年代特点、创作流程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12.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12.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美术六下<12.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片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动画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画片的历史演变,从传统的动画片制作技术到现代的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以及我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对动画片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不够熟悉,对现代动画制作技术认知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深入掌握动画片制作的各个方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画片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动画片制作的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画片的历史演变,现代动画制作技术。
2.难点:动画片制作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动画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动画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动画片案例、制作过程等内容。
2.材料:准备动画片制作所需的纸张、画笔、颜料等材料。
3.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动画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2.呈现(10分钟)展示传统动画片制作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案教案 (1)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案教案 (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以及动画片的演变历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动画片的定义、特点以及制作方法,同时能够了解到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动画片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观看动画片,但对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和演变历程了解不多。
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定义、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2.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
四. 教学重难点1.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2.动画片的演变历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动画片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制作过程等。
2.素材:一些经典的动画片片段。
3.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经典的动画片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定义、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同时,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动画片片段,感受动画片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经典的动画片片段,分析该片段的制作过程。
然后,让学生尝试使用电脑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演变历程,观看一些不同年代的动画片片段,感受动画片的不断发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和演变历程。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分析其制作过程,并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点和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我应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更加细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解决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的画面、角色设计、故事情节等方面,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团队合作与沟通: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达成共识。
解决方法: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突出核心知识,明确学生难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技术变革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确保学生透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举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分析它们在技术、艺术、主题等方面的特点。
(2)认识动画技术的变革:掌握2D动画、3D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画产业中的应用。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动画技术,让学生了解技术进步对动画片的影响。
(3)提高动画艺术鉴赏能力:分析不同时期动画片的风格、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美版(2024)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加强动画制作软件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评价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巧。
难点: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动画设计中,实现创新性表达。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通过多媒体展示经典动画片案例,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动画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片的发展脉络。
2.采用分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动画制作的基本技巧,加强直观感受,提高技能掌握程度。
2.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中,哪个环节是确定故事情节和角色?
A.故事构思
B.角色设计
C.分镜头脚本
D.动画制作
3.以下哪个作品不属于中国动画的经典之作?
A.《大闹天宫》
B.《哪吒闹海》
C.《狮子王》
D.《黑猫警长》
二、简答题
1.请简要介绍动画片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2.请阐述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
3.请分析传统文化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5.题型五:设计一个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草图。
例题:请设计一个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草图,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
参考答案:
创作思路: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背景,讲述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动画中融入了龙舟竞渡、粽子制作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画面,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草图设计:
三、案例分析
观看一部经典动画片,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2《动画片的今昔》 (教案) 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教案:《动画片的今昔》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六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认识动画片的制作技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动画作品。
教学重点:1. 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和制作技术。
2. 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动画片的制作技术。
2. 动画作品的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动画片的片段、动画制作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动画片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动画片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画片的了解和喜爱。
二、讲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手绘动画到现代的电脑动画。
2. 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认识不同时期的动画作品。
三、讲解动画片的制作技术(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讲解动画片的制作技术,包括手绘动画、定格动画、电脑动画等。
2. 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技术,学习动画制作的原理和方法。
四、讲解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分析,讲解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剧情构思等。
2. 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培养对动画片的欣赏能力。
五、实践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画作品的创作,提供绘画材料、剪刀、胶水等工具。
2. 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动画作品。
六、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制作技术和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画片的喜爱和创作体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 动画片的今昔》表格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表格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片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动画片,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演变过程,以及科技发展对动画片制作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画片的历史、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动画片的创意与设计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动画片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观看动画片,对动画片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他们可能对动画片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掌握动画片的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掌握动画片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动画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制作方法。
2.难点:动画片的创意与设计,动画片的拍摄与制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制作方法。
2.对比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年代的动画片,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变化。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动画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制作方法等。
2.教学素材:不同年代的动画片片段。
3.制作工具:电脑、相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来的吗?它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年代的动画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变化。
同时,讲解动画片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动画片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3.操练(10分钟)讲解动画片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动画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然后,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动画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人美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动画片是通过连续播放静止图像,产生运动幻觉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不仅是美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铁臂阿童木》。这部作品展示了早期动画片的特点和制作技术,以及它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人美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人美版
1.章节内容: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
-了解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动画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欣赏不同时期的经典动画片,分析其艺术特点;
-创作一幅以“动画片今昔”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在艺术特点分析中,教师可提供具体的分析框架,如角色设计、场景布局等,帮助学生识别和分析;
-在创意实践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动画片的今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有没有想过这些动画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画片的制作奥秘。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动画制作环节,学生们虽然积极参与,但在创意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启发性的创作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敢于尝试新颖的动画表现形式。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人美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纪念母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母校的文化元素融入纪念品设计中?”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基本美术技巧制作纪念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纪念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如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母校特色的纪念品”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留给母校的纪念》的美术课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个人情感和母校特色融入纪念品设计中。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纪念母校的思考,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都比较高。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比如播放一段关于母校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直观地感受母校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母校特色的纪念品”这一主题有着很高的热情。但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显得有些拘谨,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我决定在课后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
第14课 留给母校的纪念 (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培养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创作一幅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祝福。
教学重点:1. 了解母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培养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创作一幅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祝福。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母校的特色,表达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纪念意义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母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的资料,美术教材,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美术用品(画纸、画笔、颜料等),对母校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母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母校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母校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二、观察与表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母校的建筑、环境、人物等,引导学生发现母校的特色和美丽之处。
2. 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眼中的母校,表达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三、想象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自己十年后回到母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和纪念意义的作品,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祝福。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word教案
教学难点
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木瓢画绘制精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课的结构
内容
教法
教
学
过
程
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题材
现形式
课题
15留给母校的纪念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绘制木瓢画
导入法
激活精神
教
学
过
程
1.选择材料
2.先上一层白底色。
3.待干后用铅笔轻轻绘制草图。
4.着色时依据造型设计不同的色彩并进行美化。
5.水粉上色,最后上透明漆,使作品色彩更艳丽、耐久而不褪色。
指导学生绘画或纸立体造型
提示:选取小学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画出来留给母校作纪念。
画出自己想对母校说的话和自己的愿望。
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想法。
提问法
激活方法
探究法
激活行为
展评法
激活灵性
授课日期
专科组长签字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12.动画片的今昔》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12.动画片的今昔》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2.动画片的今昔》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的第12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动画片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类型动画片的特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动画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动画片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绘画、设计等美术技能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动画片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过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掌握现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学生能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动画片的欣赏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画片的发展历程,现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动画片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动画片的相关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部经典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讨论动画片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动画片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加深对动画片类型的认识。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画片类型,合作创作一部短片,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5.展示与评价: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欣赏能力。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2课 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现代动画片的制作技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欣赏到不同年代动画片的魅力,了解动画片制作的历史演变,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动画片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对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动画片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制作技术的演变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知识,逐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动画片的制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动画片制作的基本技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动画片制作的基本技术。
2.难点:动画片制作技术的演变和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学生欣赏不同年代、风格的动画片,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动画片制作的技术特点,深入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法:分组进行动画片制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年代、风格的动画片素材,用于课堂欣赏和分析。
2.准备动画片制作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相机、纸张、颜料等。
3.划分课堂区域,设置实践操作区、作品展示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动画片的今昔》。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年代、风格的动画片,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动画片制作技术的演变。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动画片制作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 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是一堂六年级下册的美术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艺品的形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留恋之情。
教材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和灵感来源,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美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手工艺品和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他们即将毕业,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情感,引导他们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留恋之情,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留恋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3.展示用的板子和挂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母校的美好时光,激发他们对母校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绘画和手工艺品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创作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开始进行绘画或手工艺品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他们进行展示和评价。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说课稿(1)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动画片的起源、发展、创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动画片有浓厚的兴趣,但对其发展历程和创作原理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动画片的历史和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画片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创作原理,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动画片,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动画片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画片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创作原理。
2.难点:分析不同类型的动画片,学会创新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动画片,激发学生对动画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动画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3.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动画片,分析其差异和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动画片的创新和发展。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动画片的创作主题,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创作动画片。
5.分享与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6.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画片的发展和创新,激发学生对动画片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动画片的今昔 |人美版(2012)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动画片的今昔 | 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动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动画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动画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动画的起源和发展2. 动画的艺术特点3. 动画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4. 动画创作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动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动画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难点- 动画的艺术特点的理解- 动画创作的基本方法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动画片片段)- 动画片原稿、草图等资料- 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经典动画片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画的兴趣。
2. 讲解动画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动画的起源、早期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其发展历程。
3. 分析动画的艺术特点: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动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如夸张、拟人等。
4. 讨论动画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让学生观察不同时期的动画作品,讨论其风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5. 学习动画创作的基本方法:讲解动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动画创作。
6.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画的艺术价值及其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动画片的今昔- 副起源、发展、艺术特点、变化、创作方法- 关键词:动画、起源、发展、艺术特点、变化、创作方法作业设计1. 复习题:总结动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 实践题:尝试创作一部简单的动画片,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创作方法。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动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动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动画的艺术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讲解。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现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动画片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动画片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各种动画片,但对其起源和发展了解不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2.让学生掌握动画片的基本制作过程;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2.动画片的基本制作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2.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动画片和现代动画片的差异;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动画片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经典动画片和现代动画片的素材;2.准备动画片制作的相关设备和技术支持;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它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然后简要介绍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经典动画片和现代动画片的素材,让学生对比分析,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的形式、技术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经典动画片或现代动画片,分析其制作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制作动画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简要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明确动画片制作的基本流程。
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片段,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动画片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讨论。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化的动画片。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和制作技巧。
人美小学美术六下《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word教案
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一、教材分析:动画片一直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重要伙伴,从一年级的“欣赏·评述”课《卡通明星总动员》开始,动漫卡通形象已经是我们教材中重要的学习题材。
本课是小学阶段最后一节专题欣赏课,是一节研究、讨论性较强的课,。
本课教材为两页,在两页上方采用胶片为底,跨页呈现的是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动画片诞生于电影发明十年后的1906年,由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StuartBlackton)拍摄成功。
1927年,美国拍摄了第一部有声故事片,迪斯尼便在1928年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威利号汽船》,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1939年完成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放映时间长达74分钟的《白雪公主》等。
1995年,他们又推出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使动画进入一个新纪元,展示了人类几乎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而1999年出品的三维动画片《恐龙》将这种创造力推向极致,那些细致入微、无可挑剔的仿真形象表演,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
在商业动画领域,日本以其巨大的产量,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动画大国。
日本被称为动画之国,。
1920年前后,美国电影动画片传入我国,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问世,这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长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动画片事业开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
其中,1956年完成的《骄傲的将军》是成功地走上“中国民族道路”的动画佳作。
这部影片以民族化的故事、民族化的情节、民族化的视觉形式加之民族音乐,使影片熔多种传统艺术于一炉。
它是中国动画片在民族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上有着积极的开拓意义。
在第24页的中间展现了中国的艺术奇葩——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片完成于1961年7月。
片中角色取自齐白石的中国画写意花鸟形象,影片准确地保持了齐白石绘画的笔墨风格面貌。
此片在国内外多次获奖,足以说明对该片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动画片的今昔》&14《留给母校的纪念》(教案)(制作定格动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课将人美版下册《动画片的今昔》和《留给母校的纪念》两课将结合,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体验定格动画制作的原理,创作一部定格动画短片作为留给母校的纪念。
本课的学习方式采用观摩微课、PPT、自主学习、小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抒发作为六年级毕业生的情感,为将来成为动画片历史与发展专题研究的主人埋下种子。
教学对象及特点:
六年级孩子具备多年的绘画基础,简单的卡通造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视觉上的需求,他们已经具备学习制作动画的必要前提——手绘动画的造型基础。
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化的社会,而广大学生又是信息浪尖儿上的弄潮儿,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定格动画的创作,抒发出毕业生的所想所感其实也正是顺应时代掌握动画片设计制作的基本语言与基本技法的好时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动画片发展历程,体验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制作定格动画。
2.通过欣赏与评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设计制作,体验定格动画。
3.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逐帧动画,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动画,手机或IPAD拍摄照片,并用视频合成软件制作成定格动画。
教学难点:
能把拍摄照片制作成定格动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思考
1、什么是定格动画
播放定格动画片,边欣赏,边观察,然后讨论。
提问:动画片中的人物和道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人物动作又是如何拍摄的?
师小结定格动画含义:定格动画也叫逐格动画或摆拍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动画形式。
是通过逐帧拍摄,然后将其连续放映,从而产生放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者角色。
PPT播放动画片的种类
动画片的风格
2、微课了解定格动画《小羊肖恩》的制作师讲解定格动画制作步骤。
1 编写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2 塑造一个鲜明的角色形象
3 选择合适的拍摄工具
4 拍摄
回忆逐帧动画。
二、创新实践
要求:
1.结合六年级毕业生的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拍色一部定格动画。
抒发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之间的小学生活情感。
使用“剪影”或“Stop Motion”进行适当编辑,并输出为视频文件(avi)。
2.以“XXX_第2个动画片-YYY”为文件名保存,其中XXX为你的中文姓名;YYY为动画片的
名字,自己命名。
①.讨论我们的制作主角可以是什么,故事可以怎么勾勒?
②.布置场景,制作主角。
③.拍摄,利用后期合成软件制作逐帧定格动画。
3学生操作
可以利用手中的摄像头操作,强调:所学角色的表演要放在同一场景中,动作不要过大,要有连贯性。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展示、评价
让作得好的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作品上教师机进行展示,边讲解、边操作。
教师评价学生作品,并进一步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五、教师重点讲解,规范操作
教师利用教学软件讲解后期软件软件制作逐帧定格动画的步骤。
学生在机子上操作练习,修改作品,规范操作步骤。
六、归纳小结,综合应用
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小结。
(教学软件展示:会拍摄;会制作定格动画)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一节课,我授课的是我校6年级的学生,本节课只是《毕业系列课程》中的一节课,以下是课堂中的进行组织教学的片段:
一、PPT展现,进行对比教学和总结,让学生更能清楚认识定格动画的历史、种类、代表作品
二、视频展示,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展示定格动画制作过程,让学习直观感受《小羊肖恩》制作过程。
三、制作步骤录制微课,让学生了解定格动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为自己创作提供思路。
教学反思:
1该讲授效果如何?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一节课,欣赏视频了解动画的历史与发展、教学示范录制微课了解制作流程,让孩子一目了然,激发创作欲望,让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实施效果非常好。
2.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
这一堂课是随着动画片的发展和适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的课程,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完成不了的。
3.是否存在改进的地方?
孩子可以用课前预习搜集好资料,呈现一点分享预习资料的过程。
在整堂课中,有很多细节值得再深入研究和进步,信息技术的熟练度可以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