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射洪中学高2020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松动,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获得了转身的可能与空间,得以在真正意义上从集体叙事走向个人叙事,从现实真实走向虚构叙事。
由此,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开始了双重回归。
“一是回归长篇小说的叙事性文体本源,开始注重形式创新和语言探索,文体自觉性显著提升;二是回归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
”前者呼应了建构叙事虚构的本体性以获得文学合法性要求,注重个人化写作、自由地虚构、强调叙事及叙事主体自身的意义等等,标示着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观念的觉醒和文体观念的自觉;后者则反拨了长久以来“政治话语”对军旅文学的规训和异化,开始关注军人的个人命运和个体经验,在历史、战争和现实层面探寻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和精神存在。
原本被抽离了的“政治性结构”空洞,得到了叙事性伦理话语的填充。
讲故事是小说家的本分,亦是中国小说的传统。
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艺代代相传,叙事方法亦随之花样翻新,于是乎故事绵延不衰,常讲常新。
正像时下文学界正在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讲好中国故事”,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学层面的丰富内涵依然需要“故事”来承载。
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旅故事”,从题材上看,聚焦的是“中国梦,强军梦”的进程,直面的是新军事变革实践,讲述的是军旅人生的喜怒哀乐,塑造的是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关注的是战争进程或备战状态下军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命运;而从思想主题、价值判断、审美品格、精神向度、写作伦理等层面视之,则是与“中国故事”高度统一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构成了对“中国故事”的重要支撑,也是不为过的。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二下语文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要有忧患意识,指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3)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祭过路神,出发去秦国时,高渐离击筑并“前而为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送别友人。
(4)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刘启以拯救地球为己志,他心知任务艰巨,故生活中刻苦磨砺意志,这用《〈论语〉十则》中的话可阐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3. (5分)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观胡人吹李 白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从梁宋来到安徽宣城。
②梅花:笛子曲,又称《梅花落》。
笛①花②A.诗以笛声写起,既点明题意,又为下文写个人及其对国家的忧思和感慨作了铺垫。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的作答:用2B 铅笔填涂答题卡。
3.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工整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未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扣10分)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节选)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滕王阁序》节选)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逍遥游》节选)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四川省射洪中学高级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射洪中学高2014级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机读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pdf
第Ⅰ卷(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yán) 舂粮(chōng ) 一土(póu) 上蹿下跳(cuàn) B.赍赏 (jī) 寒蜩(tiáo ) 叨陪 (tāo) 抟扶摇(tuán) 门衰祚薄(zhuò) C.稍息(shào) 狡黠(xiá) 倾轧(yà) 栀子花(zhī) 命运多舛(chuǎn) D.窨井(yìn) 钓叟(sǒu ) 逋慢 (bū) 刽子手(kuài) 载欣载奔(z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央浼 蜇居 号码簿 云销雨霁 可望不可即 B.珠玑? 翱翔 飨读者 皇天厚土 朽木不可雕 C.津贴 烦躁 亲和力 山清水秀 吉人有天相 D.勘查 料峭 高义薄云天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中毕业前夕,小许将他寒假里精心创作的国画《羌寨之晨》赠送给我,我真诚地告诉他,我将永远惠存这幅画,时刻铭记同窗情谊!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吸引创新人才、聚敛全球财富的扩张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建立合作共生机制,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鼎立发展之势。
A.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
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二是即使被抓,处罚也轻,罚不当罪,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一场天灾,让一片秀美的分崩离析,我们都听到了那里的悲泣,都看到了那里的泪水.自1月1日施行的“闯黄灯扣6分”的新交通规则在民间引发争议,虽然公安部日前下发通知暂时以教育为主,但不少业内外人士朝令夕改伤害法律权威。
那么,维生素D在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首先,维生素D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其次,维生素D能促进癌细胞凋亡;再次,维生素D能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为“想象力消费”的重要类型之一,科幻电影发挥基于科学的超时空想象力,通过把宏大的假定性科幻世界观剧情化,科幻形象与奇观场景的技术化呈现,让观众想象性地解决社会现实的矛盾,破解未来可能的灾难和危机。
《流浪地球2》讲的是《流浪地球》中宇航员刘培强,在2075年的地球危机中为拯救地球而驾驶宇航机撞向木星之前的故事。
贯穿这两部科幻作品的是一个人类面对未来灾难自我拯救的超级叙事,一个可以用“人类带着地球流浪”来概括的“高概念”叙述,也是一种全宇宙跨时空视野下的“事件型”叙事——叙述宇宙大事件下的渺小人类或小人物。
然而,《流浪地球2》虽以宏大超凡的想象力为动力源,在未来时背景下飞越数代人乃至几千上亿年时光,但却依然颇具现实情怀,颇接人间“地气”,落脚于对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终极问题的关切与思考。
加拿大科幻文艺研究专家达科•苏恩文曾提出:“科幻小说是一种现实性的非现实性,要表现人性化的非人类之异类,是根植于这个世界的‘另外的世界’。
”也就是说,科幻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一种互文性关系,这是科幻电影文化想象的重要特点。
现实关怀是科幻想象力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
现实生活的经验制约着想象的边界,科学的逻辑制约着想象的方式。
人类文化的原型和现实政治的意识形态性会折射在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中。
《流浪地球2》“中景想象”世界观下“近未来”的人类,依然充满人间情怀。
电影中的宇航员只是一种职业,他们都依然是生活中的凡夫俗子,对现实的插科打诨,加之混乱不堪的地球现实,底层反对派的叛乱——都使我们始终意识到当下的生存现实。
影片在视听奇观之外,计划实施后社会意识的改变,人类的自我异化,悲剧性、暴力化的派别之争,折射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伦理危机。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答案
射洪中学高2020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A(3分)(“获得了创作的转身”错,材料是“获得了转身的可能”,其他正确。
)2.C(3分)(不应该消除。
)3.A(3分)(B说的是浅阅读及《亮剑》的作用,C说的是《戎装女人》人物的失真,D说的是素材问题。
)4.(4分)从故事的内容上看,军旅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从主题和价值追求上看,两者高度一致;从讲故事的手艺传统上看,两者都一直在继承和发展;从所讲故事发生的背景上看,两者都要立足中国语境、中国经验。
评分建议:一点1分,四点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5.(4分)①作品内容丰富且彰显正确主题①文学的叙述、表达多样化且超越日常①素材不能停留在浅层研究或困囿于经验之内①向着更富于生命痛感和思辨高度的写作伦理挺进。
6. D7. C8. (1)体现了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打到中国的家门口,李八里认为当和平遭到威胁时,军人不能窝在家里,应该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2)体现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黑云吐岭虽时刻面临着美帝的炮击和轰炸,流血死亡成家常便饭,但李八里却不畏牺牲,决心与美帝较劲,狠狠打击美帝,揍掉他们的牙齿,不把美国鬼子全部赶到大海里去不停战。
(3)体现了不畏艰难、士气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黑云吐岭在美帝的轰击下,断水断粮,缺衣少菜,但是即使得了夜盲眼、满身长满虱子,战士们依然斗志昂扬,李八里和王翠兰夫妻聊天还能笑语盈盈。
9. 小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性:(1)描写环境的恶劣,充满危险。
敌人的飞机时常侵扰,把黑云吐岭的树木都烧焦炸没了。
(2)描写生活的艰难。
战争使得战士们断粮断水,因难得吃上蔬菜,许多人得了夜盲眼;居住条件差,战士们身上都长了虱子。
(3)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心理。
王翠兰总是梦见李八里挂彩,整天为他提心吊胆,并且对李八里反复诉说战争“什么时候才能打完”“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通过王翠兰的语言表现了她内心对战争的忧虑和厌倦,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四川省成都市2022_2023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2022-2023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语 文(本试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堿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从何处寻?王義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他似乎发现整个宇宙和万物已经盎然有诗意,作品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中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
寻找美的踪迹,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
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
矿石商人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
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作“移人之情”或“移我情”。
琴曲《伯牙水仙操》的序上说,伯牙由于在孤寂中受到大自然强烈的震撼,生活上的异常遭遇,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把握到音乐的创造性的旋律,完成他的美的感受和创造。
这个“移情说”比起德国美学家里普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在心理方面发现美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是发现美的消极条件。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在大西洋绿色海水深处,有许多伸向岸边的幽暗路径,是鱼类巡游的小路。
数千万年来,鲑鱼就沿着这样的路径徊游,回到刚出生的头几个月或头几年待过的支流。
这种徊游模式由来已久,年年如此,使得米拉米奇河成为北美地区最负盛名的鲑鱼产地。
但在1953年,在米拉米奇河西北部流域进行了一次针对卷叶蛾虫灾的喷药行动。
在此之前,只是喷洒数千英亩森林,如今已经变成了数百万英亩,其目的是拯救橡胶和造纸的主要原料香脂冷杉。
于是,1954年6月,飞机造访了米拉米奇河西北流域的森林,纵横交错的白色烟雾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完美”的飞行轨迹。
每英亩喷洒了0.5磅的DDT(滴滴涕,是有机氯类杀虫剂),药剂穿过香脂冷杉,落在地上,也落在林间的河流里。
飞行员一心想着完成任务,不曾躲避河流或在飞过溪水时关掉喷嘴。
不过即使他们这样做了也于事无补,因为只要有一丝微风,雾剂就会飘散很远。
喷药不久,就出现了不祥的预兆。
仅仅两天之内,河流沿岸的鱼就死伤无数,其中包括很多年幼的鲑鱼、缚鱼,道路边、森林里的鸟儿也在不断死去。
河流中的一切生物都沉寂下来。
在喷药之前,河里的生物多种多样,构成了鲑鱼和鳟鱼的丰盛食物,比如毛翅蝇的幼虫、石蝇的蛹等。
但现在溪流中的昆虫全被DDT 杀死了,那些小鲑鱼已经无处觅食。
不出所料,在这样大肆破坏、无情杀戮的惨景中,小鲑鱼根本无法逃脱。
到了8月,春天里孵化的小鲑鱼全都消失了,一年的繁殖化为乌有。
一岁或者更大一点的鲑鱼,情况稍好一点。
飞机经过时,1953年孵化的正在河里觅食的每六条小鲑鱼中,只有一条幸存下来。
这些事实之所以为人所知,是因为自1950年起,加拿大渔业研究委员会就开始对米拉米奇河西北流域的鲑鱼进行研究,每年会进行一次调查。
出乎意料的是,卷叶蛾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顽强”了,而鲑鱼苗经常“全军覆灭”。
四川省射洪县柳树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D.各种压力之下许多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以致于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为论题展开论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
B.本文论证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C.“精神亚健康”弥漫 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
C.普希金去世后,俄罗斯人彻底否定了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重要贡献, 但到普希金纪念像揭幕之时,人们已重新认可了他的功绩。
D.作者在演讲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普希金的赞美之情,当然也客观地揭示了普希金在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缺陷。
6.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为何作者认为普希金的雕像“是一座为导师而立的纪念像”?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D.尽管人们没有把“世界级民族诗人”的称号给予普希金,但他的诗歌确实已体现出“世界级民族诗人”的特点。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校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校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涂黑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
3.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道德的本质不是远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处理现实复杂利益关系中获得正当性;道德的完满也不是不要“得”,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符合“德”的方式去“得”,儒家“孝”伦理发展到“德”的阶段,便在个体自身内部完成了“孝”的内化,但这只是抽象地完成。
儒家“孝”伦理的意义与价值,决不仅仅是精神的自我完成,而是“外化为他物”。
这种现实外化就是“得”,就是使儒家“孝”伦理能够更有效地干预现实社会生活。
“得”是儒家“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目的。
但“得”的实现与获取也不能偏离伦理的逻辑。
②在儒家“孝”伦理中,“德”与“得”互相投射,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逻辑结构。
③第一,“得”必须有“德”。
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孝行而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孝子不乏其人,这种认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嘉奖:在物质上能够获得上层的封赏,比如对孝子实行赦免赋税的优惠等;在精神上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孝子们被旌表门闾、载入史书,甚至能够因为孝行被选入官。
反之,如果有不孝者,则被除名削爵,永世不得续用。
④第二,“德”必然能“得”。
舜因何能贵为天子,因为舜是大孝之人,德行高远。
而且这种大德能使老百姓受益,自然就会受到上天的保佑,所以大德之人必然会“得”。
“德”不以“得”为目的,但“德”却必然有“得”的报答。
父子是血亲相连的天伦关系,如果孝敬双亲是为了赢得孝子的美名和求得功利,则损害了亲亲之情,使人失去最基本的情感依托。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总结近年来的文化潮流,绝对绕不开“国风崛起”。
从汉服热“破圈”,到音乐创作刮起古风,从李子柒们走红全网,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大受追捧,传统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
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语言作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不减反增。
最近看到有媒体盘点汉语字词章句之美,不由得产生联想,今天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打开汉语,如何重拾汉语之美。
抛开人文底蕴,汉语之美无从谈起。
很多古风歌曲不知所云,更像是在堆砌辞藻,却偏偏能够受到追捧。
还有不久前,网上盛传一首“杜甫笔下最美唐诗”,其中不乏“你我暮年,闲坐庭院”等现代表述。
类似的伪诗博得大量点赞转发,通过对比,伪诗与杜诗笔力和意境相去甚远。
更令人怀疑,读者是不是从未接触过杜甫暮年坦陈心迹的《秋兴》《阁夜》,抑或是温馨闲适的《江村》《江畔独步寻花》,在探索美的过程中错过了太多更美、更值得推敲品鉴的锦绣文章。
换言之,如果不辨妍媸不分朱紫,那么所谓的推崇传统文化,只会让人们离传统文化之美越来越远,使创作日益虚浮。
要让更多人理解汉语之美,还是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努力。
看到文言文就犯憷,其实是把它想得过于复杂了。
好比钱镠墓被盗时,一提钱镠写过“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句话一点也不难理解。
或许今天人们可以更进一步,试着理解这句话美在何处,钱镠是在何种背景下写出来的。
当看到《洛神水赋》的表演,大家都知道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文采飞扬的《洛神赋》,但不妨找来原文,看看“八斗之才”究竟是如何施展的,这背后又对家与国怀有怎样的情感寄托。
读书的乐趣往往就在于,从一处联系到另一处,从一点推开一面,最后塑造起人的知识架构与审美情操。
至于来自外界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及网上很多读书类音视频都能够起到弘扬和引导的作用,但语文课堂仍然至关重要。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射洪中学高2022级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机读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觉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觉证明白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叙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明显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见古史作为争辩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觉,将商人亲自书写、契刻的文字呈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奇时代分别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殊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牢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的确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觉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加。
由于这一发觉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生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殊是在20世纪20年月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明白《殷本纪》与《世本》的牢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头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牢靠性恢复了信念。
甲骨文的发觉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争辩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争辩者开头留意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答案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高2019级高二下第三次学月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C 【解析】绝,直上穿过2.A 【解析】机,预兆3.C 【解析】晦是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是阴历每月第一天。
4.D 【解析】(混淆已然和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与‘二混子’陈磊漫画团队,策划推出……”强调“将”,是未然,而选项“还与其他文化团队进行了合作”强调“进行了”,是已然。
)5.A 【解析】(说法过于绝对,“任何新事物”“就会陷入主观主义泥淖”有误。
原文说,“事情的发生,通常有一个逐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通常”不等于“任何”;原文说“如果对这些不了解,遇到事便匆匆忙忙地动手去解决,那就很难不陷入主观主义而导致挫折,甚至失败”,“很难不”不等于“就会”。
)6.①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党史读本。
②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陈列馆等。
③借助漫画、音像电子等传播载体开展党史学习。
(6分,每点2分)7. C【解析】“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分析错误,这里是直抒胸臆。
8.(1)第一次:突出人物形象。
第一次介绍老孙为同志们长年累月辛勤操劳,突出老孙不埋怨、不计较的感人形象。
(3分)(2)第二次:深化主题。
第二次由老孙联想到更多的“英雄好汉”,点明老孙牺牲的意义,抒发崇敬之情,讴歌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分)9.①选取典型人物。
小说通过对后勤兵、连长、指导员等各级指战员的刻画,展示了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的风采。
②选取典型事件。
详细叙写老孙牺牲的经过与周大勇埋葬战友的情形,再现革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场景,讴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选取典型环境。
天空中敌机轰炸,地面上狂沙肆虐,战士们饥渴、疲惫,小说以典型环境来衬托解放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④选取典型场景,以小见大。
叙写一个连队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行军、战斗场景,以小见大,展现全体解放军战士的精神风貌,赞扬可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每点2分,任答3点6分)10. D “赏罚”为名词,作“明”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B、C;“故”是“所以”的意思,表结果,一般位于开头,其前断句,排除A。
四川省射洪市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射洪高2021级2023年上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
昆曲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所能见到的资料,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所以被称为南戏。
南戏保留了许多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约束,演出自由活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发展过程中,南戏逐步吸收了唐宋以来多种成熟的传统音乐形式,日渐走向丰富和细致。
但由于缺少上层知识分子的参与,它一时还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有的种种先天或后天缺陷,以至于长期徘徊在一个不太高的层次上。
明代初年,南戏一方面从以北方曲调演唱的杂剧中汲取宝贵艺术经验,一方面吸引部分知识精英加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读到高明编写的南戏剧本《琵琶记》后,大为称赏,专门叫人在宫廷中排演。
可见明初的南戏已经开始向更高雅的艺术境界迈进,由此得到上层社会的积极肯定。
南戏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取得进展,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灵活性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灵活性集中体现在它演唱曲调的繁衍变化之中。
从南宋到明代,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曲调。
它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而形成的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
必须注意的是,这时的昆山腔只是一种清唱的音乐形式,还没有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乡土社会的特征,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变迁原理,是一本引导我们观察社会、研究人事、学习表达的重要学术著作。
这本书有一个论题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村落。
乡土中国是以村落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作者在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就指出其三个特色,即土地属性、人空关系固定、熟悉社会,这三个特征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其他属性。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实际上不是谈文字的问题,而是分析“熟悉社会”的基本内涵:前者谈人与空间的关系,村落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无空间阻隔,无需文字;后者谈人与时间关系,人具有记忆能力,凭此可以口口相传,直接准确,也无需文字。
接下来,作者从三个角度来阐释乡土社会的基本内容。
角度一: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
主要包括《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等四个章节。
据我知见,这四个章节的层次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差序格局》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的,在这个“圈子”里,个人是圆心,以此为起点向外辐射状展开,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这个圈子是单向性发展关系的结果,这样的社会极为复杂,因为每个人都有若干圈子,如何来协调统筹这些圈子,那就是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拥有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统领,这就是《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的内容。
这一章节,是与差序格局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但从论述角度来看,与上下章节稍显不够协调。
《家族》是从村落的团体组织角度分析人与人的关系,而《男女有别》则是对这一团体的特征作出剖析。
角度二:维护社会关系的原理。
主要包括《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四个章节。
通过前面的分析,在我看来,如果把《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放到这一部分似乎更合适,因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维护乡土社会这一视角展开研究的。
《礼治秩序》一章先总体上论述维护乡土社会安定的基本工具就是“礼”,具有仪式感的“礼”让乡土社会从人的内在精神上接受约束,接受这个约束的前提是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的需要。
《无讼》则从礼与法的对比中透视乡土社会传统礼法的特殊性。
《无为政治》从“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的实施条件出发,提出乡土社会不具备“横暴权力”所需要的经济要求,也不具备“同意权力”所需要社会分工前提,于是,乡土社会沦为“无为而治”的状态。
最后的《长老统治》则指出维护乡土社会的主要因素是教化,这一部分则清晰地剖析了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存在的原因。
角度三:乡土社会变迁的本质分析。
乡土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作者从《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三个层面剖析了乡土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
《血缘与地缘》,指出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乡土社会在慢慢地向适应商业化社会需要的地缘关系转变;《名与实的分离》,则指出维护乡土社会稳定的长老统治因不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而被加以“注释”,而这个“注释”让长老统治徒有其名而不具其实。
最后从人的欲望与生存在从相洽“印合”状态将慢慢走向自觉的“需要”的规划的社会形态中去,乡土社会依靠欲望去生活的状态也要慢慢离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基本按照阐释核心概念、梳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特征、探讨维护社会关系的方法、指出乡土社会的变迁因素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展开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
整本书阅读,首先应该把这个整体框架理清楚,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从任何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
(摘编自孙晋诺《<乡土中国>的逻辑框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本以村落为论述核心,研究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的学术著作。
B.虽然《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一致,但是选取的角度不同。
C.从研究视角看,作者认为《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放在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的章节里不协调。
D.乡土社会重视教化,人从精神上接受礼法的约束,于是乡土社会沦为“无为而治”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让读者了解《乡土中国》一书的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学术意义。
B.文章结构清晰,“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用语严谨,对观点限制,立论审慎。
C.文章第五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每个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D.文章对费孝通原著的评述,整体概括与具体分析结合,具有鲜明的学理阐述风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晋诺阐释《乡土中国》的逻辑框架,既充分尊重原著,又体现出了学术批判的精神。
B.对于如何协调统筹自己的“圈子”,东方因为有道德观念的统领,从而效果优于西方。
C.《乡土中国》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乡土社会的特征,本文作者认可该书的整体结构。
D.在整本书阅读的背景下,孙晋诺认为只有先理清整本书结构,才能有良好的阅读意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
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
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人类尚未发现而已。
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而地球仅是其中之一,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和成熟起来的。
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摘编自《宇宙的边疆》)材料二:火星这位“好邻居”之所以吸引着人类的目光,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其他星球都没有的特质——最像地球。
有多像呢?火星的自转速度几乎与地球相同,火星上的一天有24小时37分钟。
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火星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也像地球一样拥有四季,只不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是地球的两倍左右。
火星的地貌也和地球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等。
火星上还有大气、水、各种矿藏和氧化物。
火星矿产资源丰富,根据带回的样品分析,火星上钛铁矿的资源储量高达1500万亿吨。
其中最特别的是,火星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
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利于生物在火星表面的生长发育。
所以,火星有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并且有可能被改造为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摘编自《火星为什么值得探测》)材料三:在人类发射的近200个深空探测器中,绝大部分都是探测月球和火星的。
然而,人类并没有忘记走向更远的深空。
特别是最近10年来,人类对太阳系小天体的兴趣逐渐增加,试图发现地球上难以获得的稀有资源,并将其带回地球。
在太阳系所有的岩体类天体中,地球的引力场最大。
因此,要达到离开地球所需的加速度也是最大的。
进入深空的第一个技术挑战是脱离地球引力。
当探测器被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就可以脱离地球引力进入行星际。
深空探测器的飞行轨道,是受行星位置和其引力场影响的。
因此,需要事先优化设计发射窗口和轨道。
设计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做到燃料最省,二是做到尽快到达。
为达到这两个目的,需要利用行星际中两个特殊的引力效应。
一个是可以利用各天体之间的引力平衡点,探测器在该点受到的引力作用最小。
在此处做变轨,可以做到最节省燃料。
另一个可以利用的是特殊的引力效应,即借助天体的引力来加速。
人类在地球上着陆和返回的经验,几乎无法在其他天体上直接应用,在地外天体上着陆和起飞都非常困难,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并不成熟。
但在小天体上着陆与起飞是完全不同的技术。
首先,由于小天体引力场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与其说在其上着陆还不如说是与其轨道交汇。
因为无法借助其引力的力量,所以需要拥有非常精准的轨道设计和自动控制能力。
其次,着陆时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碰撞,如果无法将探测器在相互接触的一刹那锚定,探测器将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很快弹跳起来。
第三个技术挑战是远距离通信。
通讯距离越远,无线电波经过长距离传输,能量将会扩散和衰减。
其次,远距离通信会带来时间延迟,使得探测器必须具备自主判断和运行的能力。
(摘编自吴季《深空探测的现状、展望与建议》)材料四: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天宫”实现太空会师,这幅历史性的画面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从“东方红”“嫦娥”到“天宫”,中国航天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这些年,中国在航天领域始终笃定自力更生、戮力创新之路,到今天能够独立掌控自己的命运,突破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坚持自主创新的路线得到了实践的最好证明,这反过来又更加坚定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决心,中国航天将在这样的良性循环里不断取得海量的正反馈。
可以预见,在未来10-20年,深空探测将成为国际上航天大国竞相角逐的一个重要战场。
近年来,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的实施,为实现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同时,重大科学发现将越来越多地诞生于深空探测领域,人类的生存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发展进步。
基于此,中国应加快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持续开展深空探测任务,加速推进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摘编自《“太空会师”: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起来。
B.因为火星最像地球,可能支持生命存在,也可能成为人类宜居星球,所以值得探测。
C.地外天体着陆起飞很困难,将消耗更多的燃料,这给人类深空探测带来了一定困难。
D.天宫会师是中国坚持自力更生、戮力创新的证明,是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一6、学校将举办主题为“我国是否有必要大力进行深空探测”的辩论赛,作为正方代表,你将如何说服对手呢?请结合材料梳理你的发言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茶馆黄裳四川的茶馆,实在是不平凡的地方。
普通讲到茶馆,似乎并不觉得怎么稀奇,上海,苏州,北京的中山公园,……就都有的。
然而这些如果与四川的茶馆相比,总不免有小巫之感。
而且茶客的流品也很有区别。
坐在北平中山公园的大槐树下吃茶,总非雅人如钱玄同先生不可罢?我们很难想象短装的朋友坐在精致的藤椅子上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