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考试第二部分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考试第二部分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考试第二部分相关专业知识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以下是关于中医骨伤科学的详细介绍。

1. 骨伤科学的定义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专业学科,它研究人体骨骼系统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法,包括骨折、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脊柱病变等。

2. 骨伤科学的特点中医骨伤科学的特点是“以病为本,以证治疗”。

骨伤科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常见的外伤性损伤,也包括顽固性疾病。

中医骨伤科学治疗方法独特,具有整体观念和生态观念,不仅强调疾病治疗,还注重健康保健,强调预防保健。

3. 骨伤科学的诊断方法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通过望病即望病人的体表,手脚等部位的体征表现,可以得出部分疾病的诊断和较为准确的诊断方向。

通过闻病即听病人叙述病情,从而了解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具体症状,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和临床诊断。

通过问病即医生向病人询问病情,包括病史、病程、症状、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以获得更加具体的病史和情况。

最后通过切病即医生用各种手段触摸患者的身体部位,以了解局部的情况,并通过患者体表的形态、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判断病情,协助诊断。

4. 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中医骨伤科学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中药等。

针灸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消除疲劳、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等作用。

推拿也可以对病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艾灸则可借助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刺激皮下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组织恢复。

中药则是将药物治理方式、草本注入到病部或病人体内,以药物疗法清除病原、促进身体恢复。

5. 骨伤科学的预防预防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养生保健、预防措施和安全技巧等。

中医骨伤科学不仅要求治疗疾病,更要注重预防疾病,通过饮食调理、定期锻炼、生活情趣等方法,调整身体机能,保持健康。

同时,还需要避免意外伤害,在运动中加强安全技巧,保护关键部位,减少骨伤风险。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涉及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起源于古代,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域之一。

它研究骨骼、肌肉、关节等外部结构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中医骨伤科学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学问。

中医骨伤科学包括了骨科和外科两个方向。

骨科主要是用于治疗与骨骼、关节、肌肉、腱、韧带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骨折、脱臼、关节半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外科则主要是针对与皮肤、软组织、血管、神经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创伤、疮疡、瘢痕、痈肿等。

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

首先是望诊,包括看伤口的位置、大小、深度、血肿、皮肤颜色等。

此外,还可以观察病人的姿势、行走、站立以及肌肉、关节活动是否正常等。

第二是闻诊,骨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增温、出血,以及软组织的酸痛、压痛等刺激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医生可以通过闻声来判断伤势是否严重。

第三是问诊,医生会询问病人的伤情、伤后症状及感觉以及病史等,来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

最后是切诊,中医医生通过手指摸压原发性发病部位和相关的穴位,看其按压痛不痛、发热和肿块等情况,有助于确诊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推拿、拔罐、膏敷、贴药、熏灸等等。

其中,针灸和推拿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

针灸是利用特定的针具,刺穿人体特定的部位,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是用手按摩、揉捏、拿捏、搓摩等手法,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解除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和熏灸则是通过刺激穴位上的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贴药和膏敷则是将中药制作成膏剂或贴剂,贴在伤处,以达到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摘要:
1.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简介
2.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主要学习和就业方向
3.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优势和挑战
4.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简介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一门结合中医学和骨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中医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疾病的理论和方法。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骨伤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骨伤疾病防治和人民健康事业的需求。

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主要学习和就业方向
1.学习方向: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医骨伤基础理论、中医骨伤诊断学、中医骨伤治疗学、中医骨伤康复学等课程,同时还会学习一定的西医骨科学知识。

2.就业方向: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骨伤疾病的防治、康复和科研工作。

三、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中医骨伤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特别是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功能锻炼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广泛认可。

2.挑战:与西医骨科学相比,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相对滞后,治疗方法和
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此外,社会对中医骨伤科学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概述: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科,主要研究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以及中医在骨伤科学领域的独特优势。

理论基础: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气血理论、经络理论、五脏六腑理论和阴阳平衡理论等。

1. 气血理论:在中医骨伤科学中,气血被视为维持骨伤康复的关键因素。

气的运行畅通与否,影响着骨骼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血液的循环状态,决定了损伤部位的修复速度和质量。

2. 经络理论:中医骨伤科学将重点放在经络的研究上。

经络相当于人体的一种能量通道,通过推拿、针灸等手段,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从而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

3. 五脏六腑理论: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器官系统,而这些器官的功能状态与骨伤密切相关。

通过调理五脏功能,可以促进骨伤的康复。

4. 阴阳平衡理论:中医骨伤科学注重阴阳平衡的调节。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们两者的失衡直接影响着骨伤的康复。

通过采用中药治疗等手段,可以调节阴阳的平衡状态。

治疗原则: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祛病扶正、活血化瘀、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和调理全身状况等。

1. 祛病扶正:中医骨伤科学强调治疗的根本原则是“祛病扶正”,即既要消除病理因素,又要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患者抵抗力。

2. 活血化瘀: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活血化瘀,通过活血化瘀,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

3. 通经络:经络的通畅对于骨伤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骨伤科学借助推拿、针灸等手段,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

4. 促进新陈代谢:中医骨伤科学注重促进新陈代谢,通过饮食调理、中药治疗等方式,促进受伤部位的新陈代谢,加快康复进程。

5. 调理全身状况:在治疗骨伤的过程中,中医骨伤科学也注重调理患者的全身状况。

良好的心理状态、营养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对骨伤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1. 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首先要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学说、基本概念和方法论。

了解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建立起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2. 解剖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需要对人体骨骼系统具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人体骨骼的构造、解剖和生理特点。

了解骨骼系统的组织结构、关节、韧带、肌肉等,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3. 病理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骨折、脱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

通过学习病理学知识,能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和诊断。

4. 临床技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中医临床技能,包括诊断和治疗技能。

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推拿、针灸、草药等治疗方法。

通过实践和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对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5. 中药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中药学知识,了解中药药性、功效和配伍原则。

学习常用于骨骼系统疾病治疗的中药方剂,掌握中药的药物学知识。

6. 康复治疗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康复治疗知识,包括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

学习功能锻炼、物理疗法、按摩和膏方治疗等康复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7. 临床实习与实践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进行临床实习与实践,通过参与实际诊疗工作,进行病例观察和诊治实践,提升临床操作和综合能力。

总结来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构造、病理、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培养对骨骼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断和康复治疗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_2022年学习资料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_2022年学习资料

第三章-临床检查-·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第三节四诊-·第四节骨与关 检查方法-·第五节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一、全身情况-严重损失之后,由于气滞血瘀,或瘀血停聚积瘀-化热,或因血容 减少等原因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青紫 、功能障碍-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与-空虚5、弹性固定
外因-外力损伤-外感六淫-邪毒感染
外因-·1、外力损伤-●-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 d持续芳累.如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2、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外感六淫可 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3、邪毒感染外伤后在感染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 入,瘀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切诊-一、脉诊-一浮脉-轻按应指即得,重按之后反觉脉搏的搏动力量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见于新伤瘀肿、疼痛刷烈或兼有表征时。-二沉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一般主病在里,内伤气血,多见 腰脊损伤疼-痛。-三迟脉-脉搏至数缓慢,每息脉来不足4至,一般迟脉主寒、主阳虚,多见于伤-筋挛 、Al血凝滞等症。-四数脉-每息脉来超过5至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虚数无力者多属阴虚。-多 于一般损伤发热。-五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多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奎及妊娠-期。 六涩脉-指脉形不流利,细而迟,艰涩如轻刀刮竹,多见于气滞血瘀。
问诊-一、询问一般情况-1.主诉-2.问受伤的原因-3.问伤势-4.问受伤的时间-5.问跌仆、 挫、扭捩、堕坠以及询问暴力的性-质、方向、情绪-6.问损伤的部位和各种症状,包括创口情沉-7. 全身情况-二、问过去史、家庭及音-三、听入臼声-四、听筋的响声a关节摩擦音;b肌腱-弹响声与 发音;c关节响声。-五、听啼哭声-六、听创伤下皮下气肿的捻发音-七、闻气味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中的分支领域,专门研究和治疗与骨伤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本文将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进行解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医学领域。

一、中医骨伤科的概述中医骨伤科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中医诊断技法和中药治疗方法,针对骨骼和关节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学认为,骨伤疾病多由于气血不通、筋骨失和等内因导致。

因此,中医骨伤科着重于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以促进自愈能力的恢复。

二、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方法中医骨伤科主要采用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体态、舌质等,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的主诉和脉搏声音,获取更详细的病情信息。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对话,了解病情发展的过程和其他相关疾病史。

最后,切诊则是通过触摸患者的患处,探测疾病症状和体征。

三、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中医骨伤科采用中药治疗、按摩疗法和针灸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

其中,中药治疗是中医骨伤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壮筋健骨等作用的中药,来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和修复过程。

此外,按摩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骨伤治疗中,通过按摩患处,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疼痛。

针灸疗法则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以促进自愈能力的恢复。

四、中医骨伤科与西医骨科的区别中医骨伤科与西医骨科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医骨伤科更强调全身气血的调整和阴阳平衡的恢复,注重治疗的整体性。

而西医骨科则更注重通过手术或物理治疗等方法解决特定的骨伤问题,注重症状的直接改善。

五、中医骨伤科的应用范围中医骨伤科广泛应用于各种与骨伤相关的疾病和损伤的治疗。

例如骨折、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等骨伤问题都可以通过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康复。

此外,中医骨伤科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慢性骨伤问题。

六、中医骨伤科的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骨伤科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恢复。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治疗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在发展史上,晋代的XXX提出了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隋代的巢元方提出了清创四要点,XXX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

元代的XXX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XXX施用了“悬吊复位法”,清代的XXX将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损伤可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包括皮、肉、筋、骨、脉损伤,内伤包括气血、脏腑、经络。

损伤的性质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损伤的时间可分为新伤和旧伤。

损伤的部位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损伤的程度可分为轻伤和重伤。

损伤的病因包括外力伤害、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和内因,而损伤的病机则是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在诊断方面,损伤的症状体征包括一般症状体征和特殊症状体征,如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和弹性固定。

而骨病的症状体征则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和窦道。

在骨与关节检查方面,肌张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肌肉无收缩时为级。

1.肌肉瘫痪的分类:Ⅰ级:肌肉几乎完全瘫痪,不能移动关节。

Ⅱ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无法对抗地心引力。

Ⅲ级:能够抵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无法抵抗阻力。

Ⅳ级: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Ⅴ级:能够抵抗强大的阻力,正常运动肢体。

2.临床检查方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用于摸压痛、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摸肿块。

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法、邻肢夹角法。

4.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分为内治法分期,初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以补气益血、强壮筋骨为主。

常用方剂包括上部犀角地黄汤、中部桃仁承气汤、下部抵当汤等。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一、名解1.搭肩试验:患者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均为阳性,提示可能有肩肱关节或肩锁骨关节脱位。

2.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

3.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4.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术者及助手2-3人分别握住患者两足踝部及两侧腋窝部,做对抗拔伸10分钟。

然后将患肢屈髋屈膝,做顺时针旋转髋关节3-4圈后,再将患肢做直腿抬高,并在最高位置时用力将踝关节背伸,健患侧各3次5.回旋挤压试验:取仰卧位,使患者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屈曲。

尽量促使足跟碰及臀部。

检查内侧半月板时,检查者一手握膝部,以稳定大腿及注意膝关节内的感觉,另一手握足部使小腿在充分外旋、外展位伸直膝关节,在伸直过程中,股骨髁经过半月板损伤部位时,因产生摩擦,可感触到或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感觉膝关节内侧有弹响和疼痛。

检查外侧半月板时,使小腿充分内收、内旋位伸直膝关节时,出现膝关节外侧有弹响和疼痛。

用于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有无裂伤。

6.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正坐位,检查者立于后方,双手手指互相交叉相扣,手掌面置于患者头顶部,稍加压力,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或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

常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以症。

7.握拳试验:检查桡骨茎突处有无明显疼痛,用于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腱鞘炎的检查。

二、问答1.持续牵引的方法有哪几种:2.骨折的特有体征:(1)一般表现:①疼痛②肿胀与瘀斑③功能障碍(2)特有特征:畸形、骨擦音(骨擦感)、异常活动3.创伤骨折三期用药的原则:4.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5.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1.手法治疗:直腿抬高、侧卧拔腿、俯卧运腰、牵引按压 2.药物治疗:内治、外治 3.功能锻炼 4.其他治疗:针灸治疗、骨盆牵引、药物局部注射、手术治疗6.肌力分级:0级肌肉完全无收缩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2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一、简介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注于骨伤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本课件将为大家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

二、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骨伤疾病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脾肾功能失调所致。

骨伤科学旨在恢复气血运行和调节脾肾功能,以促进骨骼健康。

2. 骨伤分类根据中医学的理论,骨伤疾病可分为外伤性骨伤和内伤性骨伤两类。

外伤性骨伤是由于外界力量直接作用于骨骼所引起的损伤,内伤性骨伤则是由于内部病理因素引起的骨骼疾病。

3. 诊断和辨证中医骨伤科学强调全面的病史询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运用相关的中医诊断技术,如脉诊、舌诊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和辨证。

三、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应用1.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是中医骨伤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理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骨伤疾病的效果。

2.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在中医骨伤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变化,中医医师会开具具有活血化瘀、祛风利湿等作用的中药方剂,以促进骨骼的康复。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骨伤的愈合和康复。

4. 中医康复训练中医康复训练是指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技术,结合具体的骨伤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五、总结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学科,它以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技术为基础,通过中草药治疗、针灸疗法、按摩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康复骨伤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采用中医骨伤科学的方法,我们能够更全面、有效地治疗和康复骨伤疾病,使患者更早地恢复健康。

通过这个简要的中医骨伤科学课件,希望读者能够对中医骨伤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其治疗和康复方法有所启发。

对于想要学习和了解中医骨伤科学的人来说,这个课件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资料。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特色简介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又称中医骨科学、中医外科学,主要研究骨、关节、肌肉、腱、韧带等组织的疾病及其治疗,是中医学中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

相比于现代医学的病理诊断和手术治疗,中医骨伤科学更注重病因的辨析和治疗,着重调理整个身体,从而达到恢复患者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就中医骨伤科学的专业特色进行介绍。

一、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疗法,而在中医骨伤科学中,针灸治疗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伤口的愈合,缓解肌肉骨骼的疼痛,有效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

同时,针灸疗法对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方面疾病也具有明显的疗效。

因此,在中医骨伤科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针灸的相关理论和治疗技巧,从而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草药治疗中药治疗在中医骨伤科学中也是一项重要的疗法。

中药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消肿止痛,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复发。

与西药不同,中药治疗更加注重治疗病因,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因此,在学习中,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草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及各种草药的治疗效果和不同的配伍方式,这样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应用到位、治疗精准。

三、推拿按摩治疗推拿按摩是中西医结合中的一个疗法,也是中医骨伤科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按摩可以有效缓解肌肉骨骼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

推拿按摩还能够改善生物场,促进气血循环,刺激经络,修复受损细胞,为患者提供细致的全身性按摩和调理。

因此,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推拿按摩师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理疗治疗理疗治疗包括热疗、冷疗、光疗、电疗等多种物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具有不错的疗效。

通过各种物理治疗的手段,可以消除炎症,缓解肌肉疼痛,调节体液平衡,提高含氧量,改善组织退行性变的现象,减轻患者的病痛,并彻底解决疾病根源。

因此,在中医骨伤科学的学习过程中,理疗治疗也是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方法之一。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率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率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率摘要:1.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定义和背景2.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前景3.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4.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薪酬水平和影响因素5.对想要从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人的建议正文:一、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定义和背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人体骨折和关节脱位以及有关损伤的中医临床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专业以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从事中医骨伤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前景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率较高,但其就业前景一般。

毕业生可在各级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及教学等部门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三、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有:1.在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及教学部门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医疗、中医骨伤预防保健、教学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2.在康复科进行手术后的骨科康复治疗。

3.从事推拿按摩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薪酬水平和影响因素据83 份中医骨伤专业就业状况分析,中医骨伤专业平均薪酬水平为6960 元。

若按照工作经验和工龄来统计,中医骨伤专业3-5 年工资6860,0-2 年工资10830,8-10 年工资14330。

薪酬水平受地区、工作经验、医院规模等因素影响。

五、对想要从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人的建议如果你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感兴趣,建议你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专业。

必要时你可以咨询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了解具体的就业情况和薪酬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加强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简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指培养掌握中医骨伤学理论与技术,具备中医骨伤临床诊治能力的专业人才。

随着人们对中医骨伤治疗的认可度提高以及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被看好。

本文将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就业领域1. 中医骨伤门诊中医骨伤门诊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之一。

在中医骨伤门诊,他们可以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对各种骨伤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毕业生在中医骨伤门诊中负责病情的初步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骨伤疾病管理服务。

2. 中医骨伤康复机构中医骨伤康复机构是专门提供骨伤康复服务的机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这些机构中从事康复科研、康复治疗等工作。

他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设计康复方案,并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帮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3. 医疗机构中的中医骨伤科随着中医骨伤学在医学领域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成立中医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这些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骨伤科医生的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疑难复杂的骨伤病例的诊治,运用中医骨伤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就业前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对传统医学的重视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骨伤治疗的认可度提高,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首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骨伤学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使得他们在中医骨伤门诊、中医骨伤康复机构以及医疗机构中的中医骨伤科中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

其次,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在骨伤病症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中医骨伤诊治服务,拓宽了就业市场。

此外,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受到政策的支持。

国家鼓励和支持传统医学的发展,中医骨伤学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专业领域,它研究和应用中医理论和技术对骨伤科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

与西医骨科学不同的是,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在处理骨伤科问题时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诊断与治疗、病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基本理论、骨伤科专业知识和经验总结。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这些理论为中医骨伤科学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骨伤科专业知识包括骨伤科病理学、骨伤科诊断学等,通过对骨伤科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中医骨伤科医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技术。

二、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与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在诊断与治疗方面与西医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医骨伤科医生首先会从患者的整体情况出发,包括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中医骨伤科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运用中医经络理论、脉搏诊断等技术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

在掌握全面的患者情况后,医生会结合中医理论,辨明病邪的性质和病机,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骨伤科治疗主要采用中药疗法、推拿按摩、针灸等中医治疗手段。

中药疗法在中医骨伤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温通活络、祛风散寒的功效。

推拿按摩在骨伤科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络经脉来促进病情的康复。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对于一些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

三、中医骨伤科学的病例分析以下是一个脚踝骨折的病例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骨伤科学的应用。

患者为一名35岁男性,因意外摔伤导致右脚踝骨折,过去半年一直存在剧烈的疼痛和肿胀,影响正常行走。

西医治疗后骨折已复位,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中医骨伤科医生首先进行全面的望闻问切,发现患者脚踝周围瘀斑明显,脉搏紊乱,有寒凉感。

中医骨伤科学概论

中医骨伤科学概论

中医骨伤科学概论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各种损伤性疾病和骨关节疾病的一门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这些理论指导着中医骨伤科医生对骨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固定治疗等。

其中,手法治疗是中医骨伤科学的特色之一,包括正骨手法、推拿手法等,通过手法调整骨关节的位置和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中药的内服和外用,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作用。

针灸治疗则是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固定治疗则是通过固定骨折或脱位的部位,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关节的稳定。

中医骨伤科学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治疗各种骨伤疾病,如骨折、脱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还可以治疗一些内科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面瘫等。

总之,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在中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本篇文章将对中医骨伤科学的专业特点、就业前景、发展现状与挑战以及学习建议进行解读。

一、中医骨伤科学概述中医骨伤科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传统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其治疗方法包括正骨、按摩、针灸、中药内外治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专业特点1.强调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科学充分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骨伤科治疗体系。

2.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学擅长运用手法治疗骨折、脱位、扭伤等疾病,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特点。

3.药物治疗:中医骨伤科学注重药物治疗,运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消除炎症。

4.功能康复:中医骨伤科学重视患者的功能康复,通过康复训练、按摩、针灸等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三、就业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中医骨伤科学的需求越来越大。

毕业生可在各级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院等地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四、发展现状与挑战1.发展现状:中医骨伤科学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临床治疗技术不断革新,学术研究逐渐深入。

2.挑战:中医骨伤科学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压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学习建议1.扎实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学习中医骨伤科学需奠定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2.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了解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如解剖学、生物学等,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基础。

3.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科治疗手法、药物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技能。

4.培养创新意识:在传承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认识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认识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认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中医理论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可以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骨伤科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认识。

1.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概述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与骨伤科学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的骨伤科学知识,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骨伤科问题。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疾病诊断:通过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对骨伤科疾病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药治疗原理和技术手段,制定治疗方案和应用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

•康复措施:通过中医康复理论和方法,帮助骨伤科患者恢复功能和减轻痛苦。

•预防与保健:结合中医健康理论,提供骨伤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2.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特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具有以下特点:2.1 诊断方法独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采用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相比于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检查,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方法更加直观、个体化。

2.2 综合治疗手段丰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治疗,呈现个体化、多元化的特点。

这些治疗手段在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3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注重疾病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与环境、脏腑与经络、阴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病变部位外,还强调调理整体,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3.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应用范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关节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的辅助治疗和康复。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运动员的伤病防治等。

中医骨伤科学就业方向

中医骨伤科学就业方向

中医骨伤科学就业方向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和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预防、治疗和康复骨伤科疾病。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医骨伤科学的就业方向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下面将从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就业方向。

一、临床就业方向1. 中医骨伤科门诊中医骨伤科门诊是中医骨伤科学毕业生最常见的就业方向之一。

在中医骨伤科门诊工作,毕业生可以运用中医经络学、针灸推拿等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服务。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紧张,通过推拿手法可以调节患者身体的气血循环。

2. 中西医结合诊所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发展,有些毕业生选择在中西医结合诊所工作。

在这样的诊所中,毕业生可以与西医骨科医生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毕业生需要掌握中医和西医的知识,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并合理运用中西医疗法。

3. 医疗机构骨伤科一些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设有骨伤科,提供骨折、关节损伤等骨伤科治疗服务。

中医骨伤科学毕业生可以在这些机构中从事临床工作,参与手术、康复、门诊等多个环节。

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临床技术和手术操作技能,并与其他专业团队进行协作。

二、科研就业方向1. 科研机构一些大学、医学院和科研机构设有中医骨伤科学相关的实验室或研究团队。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这些机构从事临床实验、基础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等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

2. 临床试验中心临床试验是评价治疗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骨伤科学毕业生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心从事相关工作,参与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

他们需要了解临床试验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教育就业方向1. 高等教育机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设有中医骨伤科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这些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中医骨伤科学人才。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创伤疾病的优势与不足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创伤疾病的优势与不足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创伤疾病的优势
与不足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各种损伤和疾病的学科。

在治疗创伤疾病方面,中医骨伤科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1. 整体观念:中医骨伤科学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调理全身气血、经络、脏腑的平衡,从而促进创伤的愈合。

2. 个体化治疗:中医骨伤科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能够针对不同的创伤类型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非手术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强调非手术治疗,如手法复位、推拿按摩、针灸、中药外敷等,对于一些轻度创伤和慢性损伤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4. 中药治疗:中药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等作用,对于创伤的愈合和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不足:**
1. 起效较慢:相对于手术治疗等现代医学方法,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起效可能较慢,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心和时间。

2. 治疗效果受个体差异影响: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能不同。

3. 对严重创伤的治疗有限:对于严重的创伤,如骨折、关节脱位等,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可能有限,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手术治疗。

4. 科学研究相对不足: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骨伤科学的科学研究相对不足,缺乏大规模、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总之,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创伤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医骨伤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骨伤科学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其理论和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2、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破伤风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的分层缝合,正确包扎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着;5、元·李仲南永类钦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7、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1.损伤的病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七情内伤2.损伤病机: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第三章诊断一.损伤的症状体征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2.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骨折的主要体征之一、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二.骨病的症状体征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2.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三.骨与关节检查法1.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2.临床检查方法用途:摸压痛、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摸肿块手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0°法、邻肢夹角法第四章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1、内治法分期:初期:伤后1~2周内,多用“下法”和“消法”,治血和理气兼顾;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活血法;中期:伤后3~6周,多用“和法”和“缓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常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后期:伤后7周以上,多用“补法”和“温法”,调理脏腑,补益气血;常用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总之,初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以补气益血、强壮筋骨为主;2.用药用方上部犀角地黄汤、中部桃仁承气汤、下部抵当汤;头面部用通窍活血、清上瘀血汤;四肢损伤用桃红四物汤;胸胁部损伤可复元活血汤;腹部尊尚用膈下逐瘀汤;腰及小腹用少腹逐瘀汤、大成汤、桃核承气汤;全身多处损伤用血府逐瘀汤或身痛逐瘀汤加味;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四味堪为主,加减任选移; 乳香并麦药,骨碎以补之;头上加羌活,防风白芷随;胸中加枳壳,枳实又云皮;脘下用桔梗,菖蒲厚朴治;背上用乌药,灵仙妙可施;两手要续断,五加连桂枝;两胁柴胡进,胆草紫荆医;大茴与故纸,杜仲入腰肢;小茴与木香,肚痛不须疑;大便如阻隔,大黄枳实推;小便如阻塞,车前木通提;假使实见肿,泽兰效最奇; 倘然伤一腿,牛膝木瓜知; 全身有丹方,饮酒贵满卮;苎麻烧存性,桃仁可累累;红花少不得,血竭也难离;二.手法1.正骨手法:拔伸欲合先离,离而复合、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杠杆2.理筋手法的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解除痉挛,理顺筋络、通利关节,松解粘连、通利关节,通经活络、祛风散寒,夹板固定重点一.夹板固定的作用机制:①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②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二.夹板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①四肢闭合性骨折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股骨干骨折因肌肉发达收缩力大,须配合持续牵引;②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伤口闭合者;③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2.禁忌症:①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②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③难以固定的骨折,如髌骨、股骨颈、骨盆骨折等;④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⑤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3.夹板材料:可塑性、韧性、弹性、吸附性与通透性、质地宜轻、能被X线穿透三.扎带捆扎后要求能提起扎带在夹板上下移动1cm,顺序为中间、远端、近端四.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①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②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情况③注意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灼痛感,如患者持续疼痛,则应解除夹板进行检查,防止压迫性溃疡发生;④注意经常调节扎带的松紧度保持1cm的正常移动度;⑤定期进行X线检查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练⑦夹板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骨折临床愈合的具体情况而定;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即可解除夹板固定;五、骨牵引: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骨圆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起到复位,固定与休息的作用;第五章创伤急救1、现场急救五大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2、急救的原则: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3、创伤救护的步骤: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并积极预防和治疗休克等并发症;4、急救基本技术:心肺复苏术,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包扎,固定,搬运;各论第六章骨折概论1、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2、病因病机:1外在因素:直接暴力骨折多在在同一平面,间接暴力一般发生在骨力学结构的薄弱处,分传达暴力和扭转暴力等,骨折多在不同平面、肌肉牵拉,累计应力;2内在因素:年龄和健康状况,骨骼的解剖结构特点,骨骼本身的病变3、骨折移位: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短缩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4、骨折的分类1根据骨折断端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骨折、开放骨折;2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单纯骨折、复杂骨折合并神经、重要血管或脏器损伤、不完全骨折、完全骨折3根据骨折线形态分类:横断骨折、斜行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青枝骨折儿童,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折和破裂,骨折处有成角、弯曲畸形,与青嫩的树枝被折时的情况相似、嵌插骨折常见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裂缝骨折颅骨、肩胛骨、骨骺分离、压缩骨折脊柱、跟骨4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分类:稳定骨折、不稳定骨折:①稳定骨折:复位后经过适当固定不容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横断骨折、压缩骨折等;②不稳定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等; 5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分类:新鲜骨折2-3周内,陈旧性骨折2-3周以上6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骨折前骨折部位有病变: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8骨折移位的分类: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4、骨折的诊断要点:1.病史:有外伤史;2.临床症状:局部可见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3.体征:局部压痛,纵轴叩击痛,畸形,骨擦音及异常活动是骨折特有的体征;4.辅助检查:X线检查;CT、MRI检查;5.骨折的局部情况:1一般情况: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2骨折特征:①畸形②骨擦音③异常活动只要一种出现6.骨折的合并伤和并发症:外伤性休克、感染、内脏损伤、重要血管损伤、缺血性肌挛缩、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脂肪栓塞、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结石、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整复不良或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愈合,以致关节面不平整或关节面压力状况改变,可引起关节软骨面损伤,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7.骨折并发症中的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病原因和好发部位:是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产生的严重后果,上肢多见于肱骨髁上骨折或前臂双骨折,下肢多见于股骨髁上或胫骨上端骨折;8.骨折并发症之周围神经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可合并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腓骨小头上端骨折可合并腓总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对掌;腓总神经损伤出现足下垂9.骨折并发症之损伤性骨化的好发部位:关节内或关节附近骨折脱位;10.骨折的愈合过程瘀去、新生、骨合:三期:血肿机化期骨折后3周内、原始骨痂形成期后4-8周和骨痂改造塑形期8周以后11.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与骨性愈合标准:1临床愈合标准:第2、4项的测定须慎重,防止发生变形或再骨折①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⑤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2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①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②x线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12.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骨折断面的接触;断端的血运;损伤的程度;感染的影响;治疗方法的影响固定和运动影响骨折愈合的整体因素:年龄、健康情况;13.骨折的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14.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恢复到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分闭合复位手法复位、持续牵引复位和切开复位;15.骨折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线上的关系完全良好;功能复位:骨折移位虽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功能复位的标准:对线: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角移位成人不宜超过10°,儿童不宜超过15°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长度:儿童下肢骨折缩短不得超过2cm,成人缩短移位不超过1cm;畸形愈合:骨折发生重叠,旋转和成角而愈合;上肢骨折一.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1/3处,尤以幼儿多见;骨折后,内侧段可因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后上方移位,外侧段由于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的牵拉而向前下方移位;幼儿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骨折往往向上成角以颈腕吊带保护,限制活动2-3周;较大儿童或成人需复位,常用“∞”字绷带固定4-6周;二.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老年人多见,女性发病率高;多因跌倒时手掌或肘部先着地,传达暴力所引起;1.解剖:肱骨外科颈位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是解剖上的薄弱处,故易发生骨折;2.临床分型:外展型、内收型和骨折脱位合并肩关节脱位3型还有裂缝骨折;3.诊断要点:①病史:外伤病史,间接暴力多见;②临床症状: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③体征:畸形,局部性压痛,纵轴叩击痛,骨擦音或骨擦感;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者上肢血运,运动及感觉异常;④辅助检查:肩关节正位、穿胸位X线检查;4.治疗:无移位骨折,稳定骨折可采用三角巾悬吊患者,3周后开始活动,有移位进行手法复位;手法整复:1、对抗牵引纠正成角畸形,2、按压手法纠正向前成角3、推拉手法纠正侧方移位三.肱骨干骨折:指肱骨外科颈以下至内外髁上2cm处之骨折;青壮年多见;临床上分上1/3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中、下1/3交界处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1.病因病机:①直接暴力---为粉碎或横型;②间接暴力---多发生于肱骨干下部,为斜形或螺旋型骨折;③旋转暴力---多发生于肱骨中下1/3,为螺旋骨折;2.诊断要点:①病史:有明显外伤病史②临床症状:上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③辅助检查: X线检查;3.治疗:首选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手法整复:纵轴对抗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四.桡尺骨骨折:又称桡尺骨干双骨折或前臂双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有时可同时发生上下关节脱位;1.病因病机:直接暴力同一平面的横断或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低位尺骨骨折,扭转暴力高位尺骨骨折和低位桡骨骨折2.诊断要点:①临床症状:前臂疼痛,肿胀,旋转功能障碍;②体征:尺骨和桡骨不同平面同时出现压痛,纵轴叩击痛,重叠,成角,旋转畸形或骨擦音,合并神经损伤有垂腕畸形及虎口区感觉异常③辅助检查: X线检查包桡尺骨干全长;3.治疗:外固定:夹板固定,固定时前臂放置在中立位,目的是预防骨间膜挛缩,维持前臂旋转功能;固定时间:成人6~8周,儿童3~4周;手法整复:先整复稳定者五.桡骨远端骨折:通常指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处发生的骨折;1.掌倾角:桡骨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称掌倾角;2.尺倾角:桡骨远端关节面向尺侧倾斜20°~25°,称尺倾角;3.病因病机:间接暴力是主要因素;腕部直接受到暴力,也可导致骨折;4.分类:按照受伤时手腕的位置:分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5.餐叉样畸形: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受伤时手腕处于背伸位,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或向掌侧成角时,可见此畸形;6.枪上刺刀状畸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7.诊断要点:①病史:手部着地外伤史;②临床症状:腕部疼痛,肿胀,腕及前臂活动障碍;③体征:腕部环形压痛,畸形,纵轴叩击痛和骨擦音;伸直型骨折呈“餐叉样”或“枪刺状”畸形,屈曲型骨折呈“锅铲”畸形④辅助检查: X线检查;8.手法整复: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腕部,扣紧大小预计,先顺势拔伸2~3分钟,待重叠位移纠正后,将远端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9.固定:四夹板固定,其中桡,背侧板要超腕关节限制腕部背伸及桡偏动作,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保持4~5周;10.练功:检查血运,指活动,包扎紧度,嘱患者可作指间关节活动,掌指关节活动; 六.肱骨髁上骨折:1.前倾角:肱骨两髁稍前屈,与肱骨纵轴形成30°~50°的前倾角;2.携带角:前臂完全旋后,肘关节伸直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的携带角;3.分为伸直型、屈曲型、粉碎型4.肘后三角: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在伸肘时三点成一水平线,屈肘时三点成一等边三角形,称肘后三角;下肢骨折一.股骨颈骨折: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多见60岁以上老人,尤以老年女性;1.颈干角内倾角: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构成的内倾角,叫颈干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颈干角大于正常值为髋外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内翻;2.前倾角: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连线所成的角度叫前倾角,正常在12°-15°之间;3.股骨头血供的三个途径:①圆韧带动脉营养头下小部分②关节囊小动脉营养颈、大部分头③股骨干滋养动脉从基底部4.病因病机:多是外旋暴力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5.骨折分型:按骨折部分:头下型较少见,颈中型最多见,基底型甚为少见,基底型;前两种均属囊内骨折,血供破坏大,骨折难愈合,预后差;基底型属囊外骨折,其血运好,愈合佳;6.诊断要点:①临床症状:髋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不能站立行走②体征:腹股沟中点有明显压痛,患肢有纵轴叩击痛,伤肢出现外旋、短缩,髋、膝轻度屈曲畸形;③辅助检查: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7.治疗方法:传统疗法:手法整复手牵足蹬法、屈髋屈膝法,穿丁字鞋外固定,皮肤牵引,骨牵引,配合中药;手术疗法:三翼钉、加压螺丝钉、多跟克氏钉、带血管植骨、人工髋关节二.股骨干骨折:指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之间部位的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和儿童,男性多于女性;1.病因病机:多由高处坠落、车祸或受重物打击、挤压等强大暴力引起;直接暴力:横断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斜行或螺旋骨折;儿童:青枝骨折;成人:即使是闭合性损伤,内出血亦多达500-1500ml,早期可能出现休克,大腿挤压伤又可引起挤压综合征;2.分类:临床上分上1/3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以中下1/3交界处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3.诊断要点:①病史:患者有较严重的外伤史;②临床症状: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功能丧失,早期可合并创伤性休克、脂肪栓塞、血管神经受压损伤;③体征:患肢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局部压痛,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④辅助检查:股骨干正侧位X线检查;5.处理:股骨干骨折的急救处理很重要,骨折后大量失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因此应把抢救重点放在控制止血,纠正休克,恢复血液动力学稳定上;迅速控制出血,快速补充血容量,临时固定;6.治疗:手法整复:固定骨盆,双手握小腿,屈髋90o,屈膝90o,沿纵轴用力,纠正重叠移位;夹板外固定、行胫骨结节牵引术和手术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疗法外支架、髓内针、钢板螺丝钉;三.踝部骨折的固定方法:三夹板固定法,使内翻骨折固定在外翻位,外翻骨折固定在内翻位,夹板必须塑形,不宜作旋转活动,将踝关节固定于90°位置4~6周;分度:一度单踝骨折、二度双踝骨折、距骨轻度脱位、三度三踝骨折、距骨脱位四.髌骨骨折1.病因病机:直接暴力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骨折线呈横行2.诊断要点: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皮下瘀斑,骨擦音3.固定方法:抱膝圈固定法、抓髌器固定法五.胫腓骨干骨折多发生于中下1/3交界处;而胫骨下1/3又缺乏肌肉附着,故胫骨干中、下段发生骨折后,往往因局部血液供应不良而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1.病因病机:直接暴力骨折线位于同一水平、间接暴力腓骨的骨折线较高2.诊断要点:外伤史,患肢肿胀,疼痛和功能丧失,胫骨上1/3处骨折时注意腘动脉损伤躯干骨骨折肋骨骨折好发部位:第4~9肋脊柱骨折急救处理要明确两点:①脊柱损伤的位置;②观察伤员是高位四肢瘫还是下肢瘫;脊柱骨折的固定方法: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腰部垫枕,使腰部过伸结合过伸位夹板支具等,能发挥复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脱位概论1、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关节面脱离了正常位置,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2、病因病机:①外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多见②内因:年龄、局部解剖特点不同类型关节的稳定程度,因其关节臼窝深浅及关节周围韧带的强弱而有所不同;髋关节的臼窝较深,可容纳股骨头的大部分,接触面积大,而且周围又有强韧的韧带,故甚为稳定,不易脱位;肩关节相反、病理因素、性别、职业、体质等3.分类:①脱位病因:外伤性、病理性、先天性、习惯性常见肩关节②脱位的方向: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及中心性脱位;如肩关节前、后脱位、髋关节前、后、中心脱位③脱位的时间:新鲜脱位2~3周内,陈旧性脱位超过3周④脱位程度:完全脱位:组成关节的各骨关节面完全脱出,互不接触;不完全脱位:又叫半脱位,组成关节的各骨关节面部分脱出,部分仍互相接触;单纯性和复杂性脱位是否有创口与外界相通:开放性脱位、闭合性脱位;4.临床表现:一、一般症状和体征:疼痛和压痛、肿胀、功能障碍①疼痛和压痛:关节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关节脱位的压痛一般较广泛;②肿胀:多不严重,且较局限;合并骨折时,肿胀明显;③功能障碍:关节脱位使关节的运动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二、特殊体征:关节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①关节畸形:关节脱位后,骨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出现,如方肩畸形,靴样畸形②关节盂空虚:脱位的骨端,完全脱离了关节盂,造成关节盂空虚,表浅关节比较容易触摸辨别;如肩关节脱位;③弹性固定: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收缩,可是脱位后的关节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被动活动脱位关节时,存在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称弹性固定;5.辅助检查:X线检查;6.合并伤:骨折、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血管挫伤,血管撕裂;7.并发症:早期:骨折、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感染;晚期: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骨的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脱位各论一.颞颌关节脱位1.病因病机:张口过度、外力打击、杠杆作用、肝肾亏虚2.诊断要点:双侧前脱位:局部酸痛、下颌骨下垂,向前突出;口不能张合,语言不清,口流涎唾;3.整复手法:两拇指将臼齿向下按压,俟下颌骨移动时再向后推,余指协调地将下颌骨向上断送,听到滑入的声音二.肩关节脱位:又称盂肱关节脱位,是指肱骨头与肩胛盂发生分离移位;好发于20-50岁男性; “肩骨脱臼”1.病因病机:①直接暴力:肩部着地或背后方受打击②间接暴力:传达暴力,杠杆作用力2.主要病理变化:关节囊撕裂及肱骨头移位,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合并肩胛盂边缘骨折、肱骨头骨折或肱骨大结节骨折,偶见腋神经损伤;3.分类:①新鲜脱位,陈旧性脱位和习惯性脱位;②肱骨头的位置:前脱位和后脱位少见,前脱位还分为喙突下、盂下和锁骨下脱位;4.诊断要点:①病史:多有摔伤、肩关节撞击伤病史②临床症状:肩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③体征:患者呈现“方肩”畸形,局部肿胀、压痛,肩峰突出,肩峰下空虚,肱骨头移位,弹性固定于20-30度外展位;撘肩试验阳性;直尺试验阳性;④辅助检查:肩部正位和穿胸侧位X线摄片;5.治疗:手法复位:手拉足蹬法和牵引回旋法; 固定方法:胸壁绷带固定法;手法内容:以右肩关节为例,术者右手把住患肢肘部,左手我玩,右手徐徐向下牵引,同时外展外旋上臂,以松开胸大肌的紧张,是肱骨头回到关节与的前上缘内收,使之与前下胸壁详解,此时肱骨头已有关节盂的前上缘向外移动,关节囊的破口逐渐张开在盖度内收下迅速内旋上臂,此时肱骨头可通过扩大的关节破口滑入关节盂内,可闻及入臼声三.肘关节脱位:指肱骨与桡尺骨近端发生的分离移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儿童与老年人少见;1.病因病机:多因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手掌触地所致,导致肱前肌腱剥离,骨膜、韧带、关节囊撕裂在肘窝形成血肿,该血肿容易机化;临床上前脱位少见,后脱位多见;2.诊断要点:①病史:明显的外伤病史②临床症状: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③体征:靴状畸形,弹性固定于45°左右的半屈曲位,肘后三角关系发生改变,前臂长度改变,在肘部可触及突出的骨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