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名称(英文): Data Structures课程编号:B09042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48,实验12)课程学分:3课程分类:专业选修课开设学期:4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工程本科先修课程:集合论,图论,高级语言(结构或记录,指针)后续课程:数据库,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软件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练习和上机实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对象的特性,数据组织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和处理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本门课程共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了解数据结构的意义与发展过程、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作用、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掌握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二)教学内容本章知识点:1.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2.算法五大要素 (掌握);3.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掌握)。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结构的定义;算法的描述方法。

难点:数据结构的定义;算法与程序的区别;时间复杂度及其计算。

第二章线性表(一)目的要求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及操作的实现;理解一元多项式的表示;(二)教学内容本章知识点:1.线性表的逻辑结构(掌握);2.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掌握);3.线性表在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上实现基本操作的方法(掌握);4.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角度比较线性表两种存储结构的不同特点及其适用场合(掌握)。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线性表的概念;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常用算法。

数据结构 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 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数据结构教学大纲导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以及如何操作和管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结构是构建算法和设计高效程序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数据结构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一、教学目标数据结构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不同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高效的算法,并能够分析和评估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2. 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存储和操作方法,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3. 熟悉常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排序、搜索、哈希表等;4. 能够分析和评估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理解算法的效率和优化;5. 能够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字符串匹配、图的遍历等。

二、教学内容数据结构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数据结构:介绍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并讲解它们的存储和操作方法;2. 树和图:介绍树和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二叉树、平衡树、图的表示方法等,并讲解它们的遍历、搜索和最短路径等算法;3. 排序和搜索:介绍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并讲解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同时,介绍线性搜索和二分搜索等常见的搜索算法;4. 哈希表:介绍哈希表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哈希函数的设计和冲突解决方法;5. 高级数据结构:介绍堆、图的高级算法、红黑树等高级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讲解它们的应用和性能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数据结构教学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据结构的整体认识和理解;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的案例和实例,展示数据结构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编程实践: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同时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5.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项目,如实现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或图像处理程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结构基础、灵活运用和设计数据结构的能力,并通过算法分析、问题求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栈、队列、链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应用场景与实现。

2.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与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排序等常用操作的实现与分析。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实践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现复杂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基础1.1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关系1.2 抽象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1.3 算法复杂度与评估方法2. 线性结构2.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与实现2.2 栈与队列的定义与应用2.3 数组与链表的对比与选择3. 树形结构3.1 树的基本概念与性质3.2 二叉树的存储与遍历3.3 二叉搜索树与平衡树的应用4. 图结构4.1 图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4.2 图的遍历与连通性算法4.3 最短路径与最小生成树算法5. 排序与查找5.1 常用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性能分析 5.2 二分查找算法与应用5.3 哈希表的概念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授课方式向学生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分析方法。

2. 实验实践:通过编写程序实践,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4. 课程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小组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与实验成绩,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积极参与实验的学生将获得较高成绩。

2. 作业与报告:包括编程作业、实验报告等,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并按要求展示实现结果与思路。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11263002.课程中文名称: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课程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 and Database3.面向对象:测绘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软件工程系5.总学时数:64讲课学时数:48 ,实验学时数:166.学分数:4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8.教材:《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语言描述)》第二版,作者:殷人昆主编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6月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作者:王珊、萨师煊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二、课程内容简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其中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等的学科。

数据库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数据库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的主要内容。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讲授,一方面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的理解,熟练运用所学算法及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满足不同要求的应用程序,启发并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及发现新算法的能力。

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开发、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后续课程: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五、教学基本要求1. 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的关系,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2. 熟悉和掌握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存储结构,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运算及算法设计;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的要求,选择和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3. 熟悉和掌握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分析方法,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的要求学会如何选择合理的排序和查找算法。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DataStructure)学时数:72其中:实验学时:10课外学时:0学分数:4.5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线性表、栈、队列、数组、串、树、二叉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排序及查找的原理与方法;数据的存储结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特征、存贮结构及算法和算法分析的手段。

熟悉基本结构在计算机学科的应用,,训练学习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合理算法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了解典型数据结构的逻辑关系,存贮结构,操作及算法的关系。

(二)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特点、存贮方式、算法及分析评估。

(H)掌握基本算法分析方法。

(四)熟悉查找及排序的典型算法。

(五)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及实现相应的操作。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数据、数据元类、数据类型、数据结构。

(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H)算法的描述,评价标准及评估。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二节:抽象数据类型第三节:算法分析第四节:性能分析与度量二、基本要求:(一)熟悉数据结构基本概念第二章线性表(8学时)一、基本内容:(一)线性表的定义及抽象操作。

(二)线性表的两种存贮结构及算法。

(H )链表的应用举例。

线性表线性表的顺序表示与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与实现链表一元多项式的表示与实现 二、基本要求:(一)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概念(二)掌握线性表的各种算法重点: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难点:线性表的抽象操作,链表应用。

第三章栈和队列(8学时)一、基本内容:(一)队列、栈的定义及抽象操作。

(二)队列、栈的顺序存贮结构及相关算法。

(三)队列、栈的链式存贮结构及相关算法。

(四)多队列、栈的顺序存贮。

(五)栈的应用举例、栈与递归过程的关系。

第一节:栈第二节:队列 第三节:栈与队列的实现第四节:栈与队列的应用举例二、基本要求:(•)掌握队列、栈的基本概念(二)掌握队列、栈的各种算法(三)熟悉队列、栈的各种应用重点:队列、栈的各种算法。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资料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资料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资料《数据结构》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理论学时:72实践学时:36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数据结构就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就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介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三者之间,就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系统等课程以及也计算机科学各领域及有关的应用软件研发的关键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在非数值计算数学模型下分析计算机加工数据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线性表、堆栈与队列、树、图)的特性,为应用所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且灵活地进行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同时初步掌握对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效率分析。

另一方面,通过对本课程算法设计和上机实践的训练,还应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以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在自学基本数据结构(即为:线性表、栈、队列、串成、广义表中、一棵、图)及其基本操作算法的全过程中,秉持“既授人鱼,更授人以渔”,指导学生按照“非结构化→结构化→对象化→同构化”的特点自学和利用可以指导各种计算机语言展开数据结构算法同时实现的共性本质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自主自学、力求技术创新”。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数据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掌握各种数据结构(例如:线性表,堆栈与队列,树,图)特性,可把现实信息抽象成它所对应的、科学数据及其数据结构,能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及其基本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能力。

本课程,著重“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动手能力培育,通过“习题练、上机进修,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训练,使得学生把理论自学和上机编程紧密融合出来,可以设计出来恰当、规范、严格、高效率的算法并能够编程同时实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化能力和应用领域能力。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数据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课程名称:数据结构1.2学分:3学分1.3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1.4课程性质:必修课程1.5学习方式: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实验、课程作业二、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和特性,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用的数据结构算法,如查找、排序、插入和删除等;-理解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能进行分析和评估;-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数据结构和算法的优劣;-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能够实现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问题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据结构的操作。

2.3态度目标-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提出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三、教学内容3.1数据结构概述-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关系;-数据结构的应用领域。

3.2线性表-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顺序表和链表的实现;-线性表的应用。

3.3栈和队列-栈和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栈和队列的实现;-栈和队列的应用。

3.4树和二叉树-树和二叉树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化;-树和二叉树的应用。

3.5图-图的定义和基本操作;-图的存储结构和遍历算法;-图的应用。

3.6查找和排序-查找算法的分类和基本思想;-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排序算法的分类和基本思想;-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

四、教学方法4.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特性和应用,讲解基本操作和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4.2实践操作:通过编程实践和课程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验不同的数据结构,加深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

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是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和实现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编译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算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使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等。

2、使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等常用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3、使学生掌握查找和排序的基本算法,包括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归并排序等。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进行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

5、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良好的编程风格,提高学生的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等。

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

算法的描述方法,包括自然语言描述、流程图描述、伪代码描述等。

算法的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2、教学要求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了解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掌握算法的描述方法。

掌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二)线性表1、教学内容线性表的定义和逻辑结构。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介绍 《数据结构》是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介绍 《数据结构》是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课程介绍《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讨论各种数据组织中的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有关操作的算法。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了解对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

另一方面,通过对本课程算法设计和上机实践的训练,还应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数据结构》的先修课主要是《C++语言程序设计》,本课程将以C++语言作为算法描述和上机实践的工具。

同时,本课程又是软件开发与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3.课程特点《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上机实践,通过上机实践验证算法的正确性,掌握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4.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在每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

它们的含义大致为:了解就是正确理解概念,掌握就是学会所给的知识,熟练掌握就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1.学时分配本课程共90学时,5 学分。

电视、实验、大作业各占20、27、和18学时,其余为面授。

建议大作业学时可以分配到实验和面授中,不必硬性规定。

若暂时收看不到电视课,则应将20电视学时按1比1.5转换为54讲面授课。

电视和实验学时分配如下:(1) 录像媒体教学36学时:(2)上机实践27学时,从中至少任选7个。

2.多种媒体教材的说明及教学环节文字教材应系统、完整而又深入浅出,适合自学,音像教材应突出重点和难点,二者可以相互补充配合,但电视讲课仍应以文字教材为主要依据。

面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算法的思路与方法,指出常见的错误。

上机实践,应有实验教师指导和辅导。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 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逻辑结构、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类型、算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算法的定义、描述、算法设计的要求及初步分析方法
数据结构的主要运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数据结构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三节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第四节 算法和算法分析
一、算法
二、算法设计的要求
三、算法效率的度量
四、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
2001年9月
3、 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数据库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刘大有主编:《数据结构》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执笔人:牟冬梅
一、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
其中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等的学科
考核要求
理解:1、图的定义
2、图的存储结构
3、连通性问题
4、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
5、最短路径
掌握:图的遍历
第八章 查找(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应重点掌握哈希表
理解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中的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
了解B树和B+树
二、赫夫曼编码
第七节 回溯法与树的遍历
第八节 树的计数
考核要求
了解:树的定义二叉树的定义
性质
理解:树的基本运算和存储结构二叉树基本运算和存储结构
掌握: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二叉树
第七章 图(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应重点掌握图的遍历
最佳归并树
理解:外部排序的方法
第十一章 文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实践教学
学生应理解基本概念
了解顺序文件、索引文件、ISAM文件和VSAM文件、直接存储文件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件
第二节 顺序文件
第三节 索引文件
第四节 ISAM文件和VSAM文件
一、抽象数据类型队列的定义
二、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三、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第五节 离散事件模拟
考核要求
理解:栈的定义、队列的定义
掌握:栈存储结构与实现、递归的实现、队列的基本运算
第四章 串(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应理解外部排序的方法
了解外部存储器
外部排序的特点和最佳归并树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存信息的存取
第二节 外部排序的方法
第三节 多路平衡归并的实现
第四节 置换-选择排序
第五节 最佳归并树
考核要求
了解:外部存储器
外部排序的特点
理解: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的思想
了解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不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插入排序
一、直接插入排序
二、其他插入排序
三、希尔排序
第三节 快速排序
第四节 选择排序
一、简单选择排序
二、树形选择排序
三、堆排序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272007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 and Database
开课学期:7
学时/学分:90/5(其中实验学时:20 )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第四节 图的连通性问题
一、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二、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
三、最小生成树
第五节 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
一、拓扑排序
二、关键路径
三、阶段评审
第六节 最短路径
一、从某个源点到其余顶点的最短路径
二、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学生应重点掌握串的运算和存储结构
理解串的定义
概括了解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串类型的定义
第二节 串的表示和实现
一、定长顺序存储表示
二、堆分配存储表示
三、串的块链存储表示
第三节 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一、求子串位置的定位函数Index(S
三、处理冲突的方法
四、哈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
考核要求
了解:B树和B+树
理解: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中的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
掌握:哈希表
第九章 内部排序(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应重点掌握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的方法
理解图的定义、图的存储结构、连通性问题、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图的定义和术语
第二节 图的存储结构
一、数组的表示法
二、邻接表
三、十字链表
四、邻接多重表
第三节 图的遍历
一、深度优先搜索
二、广度优先搜索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
链式表的应用:多项式的表示与相加
掌握:顺序表、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链表的遍历、合并、查找等算法;
数组的存储(例如数组元素在内存位置的计算方法)
广义表
第三章 栈和队列(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应重点掌握栈的存储结构与实现、递归的实现、队列的基本运算
理解栈的定义、队列的定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栈
一、抽象数据类型栈的定义
二、栈的表示和实现
第二节 栈的应用举例
一、数制转换
二、括号匹配的检验
三、行编辑程序
四、迷宫求解
五、表达式求值
第三节 栈与递归的实现
第四节 队列
熟悉和掌握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存储结构
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运算及算法设计: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的要求
选择和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
熟悉和掌握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分析方法
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的要求学会如何选择合理的排序和查找算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数据、类型、数据结构
T
pos)
二、模式匹配的一种改进算法
第四节 串操作应用举例
一、文本编辑
二、建立词索引表
考核要求
了解: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理解:串的定义
掌握:串的运算和存储结构
第五章 数组和广义表(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应重点掌握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存储地址
第五节 归并排序
第六节 基数排序
一、多关键字的排序
二、链式基数排序
第七节 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讨论
考核要求
了解: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不同
理解: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
掌握: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
第十章 外部排序(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7、 加强学生算法与程序实现结合和数据库理论与数据库实践结合的能力
要求学生编写程序
完成数据库设计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篇 数据结构(4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的关系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
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步骤和技巧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 直接存取文件(散列文件)
第六七 多关键字文件
考核要求
了解:文件组织
理解:基本概念
第二篇 数据库系统原理(3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讲授
使学生掌握关系代数、关系数据库原理、关系数据库基础理论、数据库开发、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数据库分析
考核要求
了解:数据结构的主要运算
理解:算法(定义、描述、算法设计的要求及分析初步)
掌握:数据
类型
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第二章 线性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应重点掌握顺序表、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链表的遍历、合并、查找等算法;数组的存储(例如数组元素在内存位置的计算方法)
选用教材:
1、 严蔚敏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王珊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版
主要参考书:
1、 陈志泊主编:《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3月
2、 刘瑞新主编:《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广义表等
理解1、线性表定义和基础运算2、线性表的存储结构3、链式表的应用:多项式的表示与相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第二节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第三节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一、线性链表
二、循环链表
三、双向链表
考核要求
理解:线性表定义和基础运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静态查找表
一、顺序表的查找
二、有序表的查找
三、静态树表的查找
四、索引顺序表的查找
第二节 动态查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