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试题英语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分析

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分析

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分析一、命题特点与趋势总体来说,2023年英语新高考全国I卷继续深化基础性,增强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降低“机械刷题”收益,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试卷选材凸现立德树人导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试题命制强调教考衔接、考查关键能力,注重科学素养、倡导实践创新精神,突出问题解决、考查思维品质,优化情境设计,走进真实语言。

下文将对英语新高考全国I卷的选材与命题特点进行详细阐释。

1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五育并举试卷语篇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选材广泛、体裁多样,传播正能量,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景有机融合,体现了国家“五育并举”要求的落实,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

七选五是一篇说明文,文章鼓励人们多进行自我宽恕,并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列出个人的优点和善行,学会原谅自己的错误,并从中成长,旨在让考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其健康的情感态度。

完形填空介绍了一名越野赛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受伤的运动员背至终点就医,虽因此事与获奖失之交臂,但她的善举体现了人性之善的力量,引导考生思考比赛的真谛,培养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

语法填空则是介绍了中华美食小笼包的美味与制作,增强考生的文化自信。

读后续写讲述的是一名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作文比赛并获奖的故事,引导考生坚定个人信念,培养自信。

详见表1。

表1 2023年英语新高考全国I卷语篇主题总揽2突出关键能力深化基础知识考查作为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的语言知识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教育部,2020)。

可见语言知识的掌握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根基。

2023年英语新高考全国I卷对基础语言知识的考查更为深入全面,不仅体现在完形填空、语法填空题目中,也体现在阅读等语言知识综合运用的题目中。

短文改错-三年(2017-2019年)新课标卷高考英语试题研究

短文改错-三年(2017-2019年)新课标卷高考英语试题研究

·三年(2017-2019)新课标卷高考英语试题研究短文改错高考短文改错题是在给出一篇约100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误将其改正。

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高考短文改错着重考查考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此题型不仅要求考生牢固的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

它针对考生平时学习英语过程中,尤其是在写作中常犯的错误而设计的,考生在平时写作中常出现的错误是短文改错考查的重点。

2016-2019年新课标卷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试题分析:年份试卷类型体裁词数考点分布2019年新课标卷I记叙文95 形容词;定语从句;冠词;连词;副词;固定搭配;名词的数;现在分词;固定搭配;固定搭配新课标卷II记叙文105 名词的数;形容词的用法;序数词;副词;介词;连词;there be句型形容词;形容词比较级;一般过去时新课标卷III说明文108 不定式;动词的时态;形容词固定搭配;介词;代词;定语从句动词的固定搭配;名词的数;冠词2018年新课标卷I 记叙文113 冠词;动词时态;不定代词;副词;名词复数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新课标卷II 记叙文108 名词;名词单复数;冠词;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代词;固定搭配;介词;时态宾语从句的连接词新课标卷III 记叙文102 时态;非谓语动词;连词;固定搭配;代词;固定结构;比较级;主谓一致;副词2017年新课标卷I 记叙文114 数词;冠词;连词;时态;单复数;非谓语动词;固定句型;副词;形容词;介词新课标卷II 记叙文92 不定代词;冠词;形容词;定语从句;副词;动词搭配;连接词;名词;时态;非谓语动词新课标卷III 记叙文110 介词;动词时态;连词;非谓语动词;动词时态;限定词;定语从句;形容词;形容词最高级;代词2016年新课标卷I 记叙文93 定语从句;连词;时态;词性;连词;非谓语动词;介词;冠词;代词;副词新课标卷II 记叙文106 特殊结构;情态动词;并列结构;连词;冠词;代词;名词单复数;虚拟语气;时态;代词。

新高考试卷分析英语二

新高考试卷分析英语二

一、试卷概述新高考英语二试卷分为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翻译和作文七个部分,满分为150分。

试题内容以高中英语教材为基础,同时兼顾课外知识,旨在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试题特点1. 听力部分:听力试题共30题,包括短对话、长对话和听力篇章。

题型多样,考察学生的听力理解、信息获取和推理判断能力。

听力材料贴近生活,难度适中。

2. 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共25题,包括四篇阅读理解文章。

文章题材广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试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筛选、推理判断和词汇运用能力。

3. 完形填空部分:完形填空共20题,要求学生在文章中选出最佳选项。

试题考察学生的词汇运用、语法知识和篇章理解能力。

4. 语法填空部分:语法填空共10题,要求学生在句子中填入适当的词或词组。

试题考察学生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

5. 短文改错部分:短文改错共10题,要求学生在短文中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

试题考察学生的语法知识、词汇运用和篇章理解能力。

6. 翻译部分:翻译共20题,要求学生将句子或段落从英语翻译成汉语。

试题考察学生的词汇运用、语法知识和翻译技巧。

7. 作文部分:作文共1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100-120词的短文。

试题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备考建议1. 加强词汇积累:英语二考试对词汇量要求较高,学生需在平时学习中注重词汇积累,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和短语。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多阅读英文文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熟悉不同题材的文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加强语法知识学习:系统学习英语语法,掌握常用句型和固定搭配,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4. 做好模拟训练:通过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5. 提高写作能力:多进行写作练习,注意文章结构、逻辑和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新高考英语二考试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023年浙江卷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2023年浙江卷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2023年浙江卷高考英语试题评析2023年浙江卷高考英语试题评析2023年6月浙江省高考英语新课标I 卷秉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关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充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全面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立足学科育人,体现价值导向试题在情境设计和素材选取方面充分体现服务于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文化铸魂的育人功能。

如阅读理解B篇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的环保理念,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形填空语篇流露出竞技比赛中浓浓的人情味,弘扬乐于助人美德。

又如语法填空语篇介绍了小笼包,以浸润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地方美食,学会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七选五语篇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经历的正向引导,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积极的方法应对人生中所犯的错误。

第二节写作语篇讲述了一名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写作比赛并获得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续写部分一方面引导学生懂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于内在变化而非外在表现,另一方面倡导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

二、考查关键能力,凸显思维品质试题深化基础性,增强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大关键能力考查力度,突出思维品质考查的广度与深度。

从广度上看,听力涉及各类真实生活场景,比如讨论周末活动、约定时间、餐馆就餐、朋友讨论外出安排、对校篮球队评价等。

阅读涉及各类题材,比如自行车租赁公司的广告、对John Todd研发ecological design系统过程的叙述、有关digital minimalism书籍的介绍、关于JoaquinNavajas对群体智慧效应研究新发现的介绍等,这样有利于拓宽思维考查的广度。

从深度上看,阅读语篇的考查重点在于信息的整合、加工与提炼,凸显对高阶思维的考查,比如25、26题考查基于对文本特定信息深度加工的推断能力,28、32题考查基于对文本段内或段间信息整合的归纳能力,30、31、33题考查基于对文本特定信息深度理解的概括能力。

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如下:1.整体结构稳定,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全国卷在整体结构上保持稳定,注重对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和句型的考查。

试题涵盖了高中英语的主要知识点,体现了高考对基础知识的重视。

2.强调语境化,突出实际运用能力:与往年相比,2023年的全国卷英语试题更加注重语境化,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听力部分和阅读理解部分大量引入了真实的语境材料,如新闻报道、对话、邮件等,旨在检验考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3.阅读理解难度提升,考察深度和广度增强:与往年相比,2023年阅读理解的难度有所提升,对考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阅读理解的题目设计更加深入和广泛,涉及到文章的主题、结构、细节以及作者的意图等方面,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4.写作部分注重思辨能力:与往年相比,2023年的写作部分更加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

作文题目设计更加开放,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观点进行论述。

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在论证中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合理性。

5.创新题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2023年的全国卷英语试题在创新题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方面也有所尝试。

例如,在完形填空中出现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文化背景信息。

此外,部分试卷中还涉及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诗词、典故等,旨在引导考生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并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综上所述,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在稳定中寻求创新,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语境化和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引入创新题和传统文化元素,引导考生在英语学习中关注中华文化,并促进英语与母语学习的相互融合。

这有助于全面提高考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英语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

高考英语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

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一、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总体特征高考共向考生提供了15套英语试卷,全国卷2套,用于18个省份;分省命题卷13套,用于本省份高考。

这些试卷“稳定中求发展”,继续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试卷难度基本稳定,词汇量要求稍有提高,个别省恢复了听力考试,使英语科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

1、坚持既定命题原则,试题研发语境化全国高考卷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以下命题原则:“突出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在注重交际方面尽管目前高考英语实际上体现有限,但命题人在试题中尽量体现一些交际原则,尽量融合语言的真实性等。

试题设计融汇语境化原则,语境化试题设计在各题型都可体现,主要体现在语法知识测试、完形填空题和书面表达题等。

2、素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到书面表达等,命题素材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体现时代感,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生活知识以及人文和科学素养。

尤其是语篇类试题如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的素材,题材多样化。

3、试题体现开放性试题开放性全国课标卷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部分,以考查考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示尽量简洁以避免学生直接翻译提示信息,且给考生留下思维空间,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写,较好地检测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

二、全国卷高考英语命题历年分析(一)阅读理解英语阅读技能是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重点培养的语言技能,阅读理解在全国卷中占总分值37%。

阅读理解考查考生对书面英语的理解、推断和鉴赏等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话题的简短文章。

阅读命题选材遵循语言真实、贴近时代和生活的原则,部分语篇融会思想性和教育性,传递正能量。

素材语篇体裁多样化,一般含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两节的阅读量相对稳定,5篇语篇词数合计1000余词。

1、分析(见阅读理解表1)纵观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势如下:一从文章体裁来看:近年高考以说明文为主,应用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为辅。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英语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英语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英语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纸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8.C.£9.15.答案是C。

1.【此处可播放相关音频,请去附件查看】What is Kate doing?A.Boarding a flight.B.Arranging a trip.C.Seeing a friend off.2.【此处可播放相关音频,请去附件查看】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A pop star.B.An old song.C.A radio program.3.【此处可播放相关音频,请去附件查看】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day?A.Go to an art show.B.Meet the man's aunt.C.Eat out with Mark.4.【此处可播放相关音频,请去附件查看】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Cancel an order.B.Ask for a receipt.C.Reschedule a delivery.5.【此处可播放相关音频,请去附件查看】When will the next train to Bedford leave?A.At9:45.B.At10:15.C.At11:00.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真题深度解析与考后提升:专题1 2024年新课标I卷听力解读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真题深度解析与考后提升:专题1 2024年新课标I卷听力解读

《2024年英语新课标卷真题深度解析与考后提升》专题01 2024年新课标I卷听力解读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总时长:23分28秒二、试音时长:1. 从开头标题考试到试音部分结束是2分17秒(试音英文部分1分23秒)。

2. 第一部分:第一节的题干“请看听力部分第一节......”起读到第二节题干“......第二节到此结束”一共是18分39秒(包括题干、阅题、答题、提示音时间)。

.3. 结束部分:最后“两分钟”是将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的时间。

三、总词数:共925个四、外教口音:1. 男女主播均为标准美式口音;2. Text10由男主播读两遍,而非男女各读一遍。

五、朗读语速:1.平均语速约为154/WPM2. 按每分钟朗读词数计算即words per minute,简称WPM六、制作格式:1. 国家高考标准格式。

2. 不读小标题Text,从打点开始。

沿用以往“叮咚”打点声。

3. 题干由男生朗读。

4. 涉及两个题号的,用“和”来描述,如: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5. 涉及两个以上题号的,用“至”来描述,如: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七、话题分析: 围绕高中新课标话题及主题语境设计段落话题轮数词数用时语速Text 1 感谢与告别 2 41 17”144词/分Text 2 回忆婚礼时播放的歌曲 1 28 14”120词/分Text 3 为朋友没来艺术展而感到遗憾 1 28 12”140词/分Text 4 变更家具送货的安排 2 33 12”165词/分Text 5 赶火车误点,咨询下一列火车 2 34 14”145词/分Text 6 极端天气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4.5 90 40”135词/分Text 7 朋友间分享生活和家人近况 4 143 54”165词/分Text 8 上学方式的变化与影响 2.5 163 59”165词/分Text 9 讨论园艺爱好种植蔬菜和社交媒体分享 4 200 1’15”160词/分Text 10 介绍体育作家生平和成就136 57”143词/分八、题型设置:1. 第一节:短对话2. 第二节:题型:Texts 6-9为长对话,Text10为独白3. 第一节与新高考全国卷Ⅰ、Ⅱ题型设计完全相同(均为短对话)。

2023年新高考一卷英语应用文试题分析与下水文

2023年新高考一卷英语应用文试题分析与下水文

2023年新高考一卷英语应用文试题分析与下水文1.写作试题回顾第一节(满分15分)假定你是李华,外教Ryan准备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人一组,让大家课后练习口语,你认为这样分组存在问题。

请你给外教写一封邮件,内容包括:1.说明问题;2.提出建议。

注意:1.写作词数应为80个左右;2.请按如下格式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2.应用文写作分析01 核心素养考察点思维品质:应用文设题的开放性逐步增大。

学生需要基于学习生活实践发现情境中的问题,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问题意识的渗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文化意识:合作性学习是教育领域的新型教学模式。

该模式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给课堂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创造了真正合作与民主的课堂气氛。

同时,对学生社交技巧中的换位思考力和说服力有一定的要求。

学习能力:在组织课堂学习活动中,如何优化分组、明晰职责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语言能力:描述问题和提供建议的高级词汇、常用词块、经典句式的灵活运用。

02 思路点拨体裁:建议信时态:一般现在时为主内容布局:Para.1 写作背景+写作目的Para.2 说明问题+提出建议Para.3 表达感谢+期盼回复难点剖析:学生对于合作学习中的分组问题把握不够准确,充分反映学生的观察力和反思力有待提升。

事实上,分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人的水平都比较薄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2.两个人的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开口表达,无法顺利地达成任务;3.小组的规模过小,不利于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

3.教师下水作文Dear Ryan,What exciting news that you intend to host an oral training clas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us to enhance our speaking ability. However, I know that you plan to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groups of two at random to practice oral English, I’d like to express some of my opinions.Personally, the idea that students are divided at random is kind of improper. For one thing, students can’t get along well with the person they don’t appreciate, which will reduc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motivation for practicing. For another, students can’t cooperate and learn well if they have distinct language capacity. Therefore, in my opinion, it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 to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certain groups according to students’ willingness and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I hope you will find my suggestions useful. Bestwishes!2Dear Ryan,My name is Li Hua. I’m writing to share my personal opinions about your random grouping method for the oral English training course.To begin with, random div ision ignores students’ competence and preference, which will result in inefficient oral English practice.Besides, conversation practiced only in groups of two will limit the interests and depth of it.Therefore, I’d like to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groupsbased on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partner preference andindividual interest. What’s more, it’s also a good ideato practise in groups of three or more.I sincerely hope my suggestions could be taken intoconsideration and all the students could make greatprogress.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3Dear Ryan,I am Li Hua from Class 5. Hea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divide students into a group of two randomly, I’m writingto voice my humble opinions regarding the grouping method.First of all,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improvestudents’ oral English, as pairing up students randomlymay result in imbalanced language competence. One might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spoken English while his partnermay struggle with basic conversation, which will hinder theprogress of both. Besides, students may feel uncomfortableor less motivated if they are paired with someone who has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 Instead, I highly recommendimplementing a system where students can choose their ownpartners based on their personal preference, thus allowing students to cooperate with high efficiency .I can’t thank you enough if you can take my adviceinto account.4Dear Ryan,I am Li Hua,one of your students.Having learnt that you plan to group two persons at random in the oral classes,I would like to voice my concern about it.Admittedly,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highly valued, which can boost students’ competence considerably. Nevertheless, the form of dividing pairs into one group randomly may give rise to some inevitable problems.Supposing that both are less proficient in English or their introverted personalities discourage efficient interaction, it is absolutely challenging for them to fulfill the task smoothly.Thus, I do hope you can make slight adjustments based on class performance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bringing about a totally big difference.You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n this matter is greatly appreciated.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prompt reply.。

2023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试题深度评析一、引言2023年的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作为对全国范围内高级中等教育的终结性考试,其命题思路、题型设置以及知识点分布等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份试卷进行深入的评析,以揭示其特点、趋势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二、总体评价整体而言,2023年的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试卷结构合理,难易度适中,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全面考察。

三、具体分析1听力部分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

今年的听力试题难度适中,语速适当,涵盖了日常生活、学校生活、旅游等多个话题。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听力材料的主旨,捕捉关键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回答。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听力训练和积累。

从题型设计上看,今年的听力部分保持了往年的风格,但在选材上更加注重真实语境的模拟,增加了实际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和细节信息的捕捉,以检验学生的实际听力理解能力。

2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趋势,题量较大,涉及的阅读材料类型多样,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文章内容涵盖了人文、科技、社会热点等各个方面。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捕捉关键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回答。

从选材上看,阅读材料既有关于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有关于科技前沿的最新报道,还有关于社会现象的多角度探讨,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跨文化交流特点。

同时,阅读理解部分还增加了对深层次理解能力的考查,如对作者意图的揣摩、对文章主旨的提炼等。

3语言知识运用部分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两个题型。

单项选择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情况,而完形填空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全面考察。

今年的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在保持原有题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单项选择题在考查语法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语境的设置,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

2022新高考一卷英语试题分析

2022新高考一卷英语试题分析

2022新高考一卷英语试题分析做完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我感觉试题整体难度保持稳定,试题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充分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时代性、公平性、选拔性等高考功能。

一、阅读材料选材广泛,考查全面,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理解文章选材广泛,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体裁包括应用文、记叙文、夹叙夹议文和说明文。

题目设置科学、合理,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归纳总结题等比例合适,考查全面,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其中,A篇主要介绍了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一话题与学生的学习有关,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B篇讲述了食物浪费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讨论,这一话题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浪费现象,反思如何减少食物浪费;C篇主要是关于组织养老院的老人养鸡,减少老人的孤独感,这一话题体现了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D篇介绍了关于语音的相关研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了解语音发展的相关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完形填空选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

二、融入中国元素,注重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语法填空报道中国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情况,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这样的素材,既体现了时代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此外,这样的选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通过自身的行动保持生物多样性。

这些都符合新高考改革命题要求。

三、注重体美劳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新高考全国I卷听力试题选取了一段在运动俱乐部讲话的材料,阅读七选五选取了如何找到合适的健身伙伴的语篇,这些语篇和材料旨在引导学生提高运动意识,保持身心健康;也体现了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

四、创新情境,增强开放,引导减少“死记硬背”新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在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等各部分根据所选素材创设不同的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通过增强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减少“死记硬背”。

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分析

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分析

摘要:本文对高考英语全国卷进行深入分析,从内容、形式、题型设计、选材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旨在揭示高考英语全国卷的创新之处及其对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深远影响。

一、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近年来,高考英语全国卷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开放性和灵活性。

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在试题设计和选材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体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试卷在选材上注重体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增强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3.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试卷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响应国家全面教育政策。

高考英语全国卷还注意到了对学生在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方面的引导,响应国家关于全面教育(五育并举)政策。

二、题型设计与选材特点1. 听力部分:注重交际,试卷的对话选材贴近生活,难度编排循序渐进,重实践运用。

2. 阅读理解部分:难度梯度提高,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3. 语法填空、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部分:注重英语基础知识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等特点。

4. 选材特点: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三、对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影响1. 引导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考英语全国卷的创新和改革,促使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考英语全国卷在选材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美育和劳动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通过体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高考英语全国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感。

总之,高考英语全国卷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对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影响。

近三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近三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近三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2018-2020)一、阅读理解(2018年)A篇题目:The Benefits of Learning a New Language文章概述:本文介绍了学习新语言的多种好处,包括提升记忆力、增强多任务处理能力、提高社交技能等。

1. 根据文章,学习新语言可以带来哪些好处?答案:提升记忆力、增强多任务处理能力、提高社交技能。

2. 为什么学习新语言有助于提高社交技能?答案:因为学习新语言可以让人们更容易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B篇题目: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ducation文章概述:本文探讨了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

1. 文章提到了哪些现代教育技术?答案:在线学习、远程教育。

2. 这些技术如何影响教育?答案:它们使教育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二、完形填空(2019年)文章概述:本文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

1. 为什么主角选择继续他的学业?答案:因为他相信教育能够为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2. 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答案:通过坚持不懈和积极寻求帮助。

三、语法填空(2020年)文章概述:本文描述了一位科学家的发现之旅,以及他的发现如何改变了人们对某个科学领域的看法。

1. 在第一段中,“____”(填入适当的词)这个词应该填什么?答案:discovery2. 第二段中提到的“____”(填入适当的词)是什么意思?答案:revolutionize四、短文改错(2018-2020年综合)文章概述:本文是一篇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建议文章。

1. 错误:The best way to improve your study efficiency is to make a plan.改正:The best way to improve your study efficiency is to make a plan.2. 错误:You should also try to avoid to use your phone too much.改正:You should also try to avoid using your phone too much.五、书面表达(2018-2020年综合)题目:请以“My Hometown”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家乡。

高考全国卷(新课标I)英语真题和答案

高考全国卷(新课标I)英语真题和答案

高考全国卷(新课标I)英语真题和答案〔高考〕〔英语〕在高考整一个占分的比重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忽视〔高考英语〕的成果。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举关于历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I)英语真题试题和答案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高考全国卷(新课标I)英语真题第一卷+答案分析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总分30分)略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5分,总分7.5分)(略)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总分6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3分,总分45分)阅读以下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该项涂黑。

AMonthly Talks at London Canal MuseumOur monthly talks start at 19:30 on the first Thursday of each month except August. Admission is at normal charges and you dont need to book. They end around 21:00.November 7thThe Canal Pioneers, by Chris Lewis. James Brindley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early canal engineers. He was also a major player in training others in the art of canal planning and building. Chris Lewis will explain how Brindley made such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hat group of early "civil engineers'.December 5thIce for the Metropolis, by Malcolm Tucker. Well before the arrival of freezers, there was a demand for ice for food preservation and catering, Malcolm will explain the history of importing natural ice and the technology of building ice wells, and how Londons ice trade grew.February 6thAn Update on the Cotsword Canals, by Liz Payne. The Stroudwater Canal is moving towards reopening. The Thames and Severn Canal will take a little longer. We will have a report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play.March 6thEyots and Aits- Thames Islands, by Miranda Vickers. The Thames had many islands. Miranda has undertaken a review of all of them. She will tell us about those of greatest interest.Online bookings:/bookMore into:/whatsonLondon Canal Museum12-13 New Wharf Road, London NI 9RT.canalmuseum.mobiTel:020 ********21. When is the talk on James Brindley?A. February 6th.B. March 6th.C. November 7th.D. December 5th.22. 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alk in February?A. The Canal Pioneers.B. Ice for the MetropolisC. Eyots and Aits- Thames IslandsD. An Update on the Cotsword Canals23. Who will give the talk on the islands in the Thames.A. Miranda VickersB. Malcolm TuckerC. Chris LewisD. Liz Payne【答案】21. C22. D23. A【解析】试题分析: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伦敦运河博物馆每个月的讲座支配。

全国高考英语试题(新课标)含详解答案

全国高考英语试题(新课标)含详解答案

全国高考英语试题(新课标)含详解答案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第一部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琪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硕,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he or she wants.A. howeverB. whateverC. whicheverD. whenever答案是B.21 .- Which one of these do you want?-_______Either will do.A. I don't mindB. I'm sureC. No problemD. Go aheadsatisfaction.A.不填; aB. a; theC. the;不填D. the; a23. “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snow", Granny used to say, "because every stepA. has shownB. is showingC. showsD. showedA. howB. which G that D. whatA. thereforeB. althoughC. sinceD. unless26. The result is not very important to us, but if we do win, then so muchA. the bestB. bestC. betterD. the better27. Mary is really good at taking notes in class. She almostevery word her teacher says.A. put outB. put downC. put awayD. put togetherA. permittingB. to permitC. permittedD. permit29. This restaurant wasn't that other restaurant we went to.A. half as good asB. as half good as C as good as half D. good as half asuse a clock to wake me up because at six o'clock each morning the train comesby my house. -A. couldn'tB. mustn'tC. shouldn'tD. needn'tof them wants to,because they have work to do.-A. either B. any C. neither D nonesuch art forms as music andpainting.A. having compared toB. comparing to-C. compare to D. compared tobefore my eyes.A. swimB. swumC. swamD. had swumthe truck cannot get past youA. soB.or C and D. butA persuade B. promise C. invite D. support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二卷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二卷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二卷试题分析一、试题分析:2024年某省高考英语采用了新课标II卷,与2023年试卷结构一致。

考查内容如下表所示。

试题命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对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的考查,发挥高考对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01、立德树人,发挥高考育人功能。

坚定文化自信。

语法填空文本报道了纪念中国古代作家汤显祖的雕塑和凉亭在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故居落成的新闻,并介绍了两位伟大作家之间的相似之处。

突出跨文化交流,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完形填空通过介绍作者在十年前决定在意大利定居,从最初的语言障碍到适应新国家的过程中,她/他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善意,特别是当地人的热情和美食文化,引导学生培养国际视野。

培养正确价值观念。

阅读C篇通过介绍一个室内种植的项目的优点,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同时提升环保意识。

读后续写文本及提示句引导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同时感受陌生人的善意并心存感激。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方面,阅读A介绍了秋季徒步健身活动,也在文中潜移默化的强调了安全运动的重要性。

美育方面,听力中选取了公园音乐会的对话,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分享在公园上的一节美术课中自己完成的作品以及感受,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意识。

02、选拔人才,强化思维品质考查。

考查关键能力。

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通过介绍一本书,探讨并分析了AI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到来的AI革命,呼吁人们共同面对,和AI 专家们携手共进,试题考查学生能否推断根据上下文理解词组意义、概括关键信息、分析段落大意、总结归纳作者意图,涵盖了分析、概括、推断等多种思维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

听力部分设置了日常对话、课前导入等,话题包括周末计划、校园生活、商店购物、餐厅预约、参加音乐会、课后分组等,考生容易带入情境、理解材料。

七选五题型选取的语篇围绕过度旅游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题分析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甲卷作为老高考试题最后一卷,在命题难度上相对稳定。

命题很好的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要求。

试题遵循了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高校选拔的要求。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深化基础,考察关键能力,体现了应用性。

试题选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体现了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一、听力选材贴近生活。

听力部分延续了在真实语境中考察学生的听力能力的要求。

话题涉及选择餐厅、课堂展示时间的确认、购物、适应新环境,女儿对考大学不自信时父亲给予的肯定和鼓励等话题均贴近生活。

题目设置符合高考英语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猎取具体信息;理解主旨要义;理解讲话人的观点态度;理解讲话人的目的以及推断这五项能力的要求。

二、以三大语境为依托,聚焦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试题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为依托,巧妙的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到语境中,凸显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七选五适度饮食体现了主题语境中的人与自我。

听力部分对于鸟的噪声研究,B篇阅读理解对以猫和狗为例对于动物习性的了解,短文填空介绍美国自然公园体系,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篇阅读理解介绍了由俄罗斯政府赞助,面向地区的医疗援助,也恰恰体现了人与社会主题语境,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人文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试题设置继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试题设问角度和方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素养的价值取向。

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文化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试题英语试题分析
高三英语备课组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相比往年,试题整体平稳,保持了一贯的思路和风格,体现了“稳定中求创新,发展中求平衡”的原则。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重视基础,强调运用,也就是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考查了对英语的基本运用能力即听、读、写的能力。

整套试题体现了基础性、交际性和能力性的特点。

试卷难易有梯度,区分度比较好,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和指导中学教学。

总之,2012年的新课标卷是一套难易适中的好题。

新课标全国卷脱胎于全国I卷,从全国1卷到新课标全国卷,体现了“继承”与“创新”:保存了原全国I卷的大部分题目: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4篇)、书面表达(08年阅读C文与全国大纲卷不同)。

创新题型:
1.听力。

2、任务型阅读:拓宽了能力考查范围,更加注重语篇能力,阅读量有所下降(2012年全国I卷2040,新课标全国卷1947,减少100左右)。

北京从2010年也开始采用这种题型。

3、不分行改错:考查知识点不变,试题不分行,增加了找错难度。

新课标全国卷在传统的全国I卷的基础上所进行了部分题型的
调整,更好地落实了新考纲对命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的要求,阅读部分更加突出了对英语语篇能力的考查,写作部分更有利于考生的自主发挥,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2012年高考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注:各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2000个单词;同时,应制订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作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新课标卷的阅读理解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考查了1、2、3、4、6这5项能力,第二部分主要考查5项能力。

当然,这两部分的解题中,这6种能力需要综合运用才行。

选材:阅读理解的文章第一篇为应用文,内容是博物馆游览指南,第二篇为说明文,介绍导蜜鸟的习性,第三篇为记叙文,内容是录影棚见闻,第四篇位说明文,介绍过度学习法则。

在选材上继续保持了题材与体裁广泛的特点,均为原汁原味的英文,体现了语言材料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符合考纲关于选材的要求。

能力考查:细节理解题(7题),另外推理判断(3题),词义猜测(2题),主旨概括(2题)和观点态度题(1题),还有1题考查文章写作方法,属于文章结构类。

试题选项干扰性不强,难易适中。

第二节:文章为说明文,介绍减压的方法。

文章为总分结构,解题时需要把握好文章主题、段落结构和空前空后的语境,有一定难度。

3.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