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说明文。
(3)提高学生查找和整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分析和解读说明文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说明文的逻辑关系。
(2)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课堂讲解:教师对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进行讲解。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说明文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说明文阅读材料。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结构(1课时)(1)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如引言、本论、结论等。
2. 第二课时:分析和解读说明文的方法(1课时)(1)介绍说明文分析的方法,如关注、摘要、关键词等。
(2)讲解如何把握说明文的逻辑关系。
3. 第三课时: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课时)(1)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注重实证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4. 第四课时:阅读实践(1课时)(1)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阅读。
(2)结合所学方法,分析和解读所阅读的说明文。
5. 第五课时:课堂交流与总结(1课时)(1)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写一篇说明文,注意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教案学习目标1、读懂文段,会筛选相关信息,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2、会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点答题。
学习流程流程一:教你一招。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
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
要树立“答案就在文中”的理念!流程二:实践演练。
仔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练习。
高科技污染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
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
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
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
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简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
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
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
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
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能够识别和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2. 通过阅读说明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说明文的概念及特点教学重点: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常见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2. 第二课时: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说明文内容。
3. 第三课时:举例分析说明文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说明文中的逻辑关系和说明方法。
4. 第四课时:练习阅读说明文教学重点:学生独立阅读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馈教学重点:总结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常见说明方法。
3.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对说明文的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实例分析:以具体说明文为例,分析其结构和特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6. 反馈与总结: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说明文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说明文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评价说明文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逻辑严密、语言简明。
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论、结论。
3. 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描写、说明。
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通过阅读示例文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分析示例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4. 进行说明文写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阅读法:阅读示例文章,分析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实践法:进行说明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说明文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说明文写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写作成果,提高鉴赏和评价能力。
4.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抓住说明对象、理解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方法、概括说明要点。
3. 说明文的写作要点:明确说明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说明方法、注意说明文的语言表达。
4. 说明文的拓展阅读:推荐阅读经典的说明文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分类,分析不同类型说明文的特点。
2. 教授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要点进行写作。
初中说明文的阅读教案
初中说明文的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3)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3)培养写作说明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感受说明文的魅力;(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说明文的定义;(2)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生动性。
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快速浏览,把握全文大意;(2)细读题目,明确阅读目标;(3)逐段阅读,理解段落大意;(4)抓住关键词,深化理解;(5)联系生活实际,提高阅读效果。
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选择恰当的说明对象;(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4)准确运用说明语言;(5)注意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难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的应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说明文;(2)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总结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2)通过例文分析,让学生体会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一篇课后习题中的说明文;(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创作说明文。
5. 总结反馈:(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一篇课后习题中的说明文,并做好笔记;3. 结合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说明文写作练习。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对于学生们来说,通过学习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说明文阅读教学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们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认识说明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式;2. 掌握说明文中常见的关联词语和表达方式;3. 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度;4. 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与说明文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阅读材料。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与激活学生背景知识(时间: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之前阅读过的说明文,帮助他们激活背景知识,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时间:10分钟)教师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式,包括开头引入、主体分述和结尾总结等。
3. 学习说明文中的关联词语(时间: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说明文中常见的关联词语和表达方式,包括因果关系、时间顺序、转折对比等,通过例句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们掌握这些关联词语的用法及其作用。
4. 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时间:20分钟)教师介绍并示范不同的阅读策略,如快速预览、略读和精读等,让学生们了解并体验各种不同的策略。
然后,教师以一篇说明文为例,引导学生们使用这些策略进行阅读,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5. 提高理解和评价能力(时间: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对说明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们思考文中的观点、论据和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总结与展望(时间: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所学到的阅读策略和分析能力。
初二上教案说明文阅读教案
初二上教案说明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初二上教案说明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 学习提取和理解说明文中的关键信息。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 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的细节把握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二上册教材中包含说明文的篇章。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脑。
3. 学生练习册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篇说明文的标题和开头段落。
2. 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并与学生共同总结。
步骤二: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说明文的结构,并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
2. 解释说明文的特点,如客观性、逻辑性和事实性。
步骤三:阅读和分析说明文(20分钟)1. 分发一篇说明文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标记关键信息。
2. 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如主旨、关键信息和段落结构。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步骤四: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1.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阅读体会和分析结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互相解答,以加深他们对说明文的理解。
步骤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分发练习册上的说明文阅读题目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困惑。
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指导他们如何进一步提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并撰写一份简短的读后感。
2. 提供更多的说明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分析。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册和笔记本作业。
3.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能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示例文章,分析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示例文章,分析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2. 小组讨论,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 阅读示例文章: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写作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一篇说明文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完整性、结构清晰度和语言表达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邀请科普作家或专业说明文作者进行讲座,分享说明文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兴趣和灵感。
八、教学资源:1. 示例文章:收集一些优秀的说明文文章,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写作指导资料:提供一些关于说明文写作的指导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 第二课时:阅读示例文章,分析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教案第一章:说明文的特点与结构1.1 教学目标了解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1.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1.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1.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1.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第二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2.1 教学目标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2.2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方法与技巧说明文阅读的步骤与要点说明文阅读的注意事项2.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2.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阅读方法与技巧2.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2.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第三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3.1 教学目标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提高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与技巧说明文的修辞手法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3.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与表达方式3.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与表达方式3.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与表达方式第四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1 教学目标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提高说明文的写作能力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说明文的写作步骤与要点说明文的写作注意事项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写作的重要性4.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与步骤4.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与步骤4.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与步骤第五章:说明文的拓展阅读与训练5.1 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能力5.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拓展阅读材料说明文的训练题目与要求说明文的评价与反馈5.3 教学步骤5.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拓展阅读的重要性5.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拓展阅读材料与训练题目5.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拓展阅读与训练题目5.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的拓展阅读与训练题目第六章:常见的说明文类型及其特点6.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说明文类型掌握各类型说明文的特点6.2 教学内容事物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点事理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点科技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点文艺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点6.3 教学步骤6.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类型的多样性6.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各类型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点6.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6.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写作各类型的说明文第七章:说明文的逻辑与条理性7.1 教学目标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结构提高说明文的条理性7.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逻辑结构说明文的条理性与组织方式说明文中常用的逻辑连接词7.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中逻辑与条理性的重要性7.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逻辑结构与条理性7.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逻辑结构与条理性7.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的逻辑结构与条理性第八章:说明文的修改与润色8.1 教学目标学会修改与润色说明文提高说明文的表达效果8.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修改方法与技巧说明文的润色方法与技巧说明文修改与润色的注意事项8.3 教学步骤8.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修改与润色的重要性8.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修改方法与润色技巧8.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修改与润色案例8.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的修改与润色技巧第九章:说明文的评价与反馈9.1 教学目标学会评价说明文的质量了解说明文写作的不足之处说明文评价的标准与方法说明文反馈的方式与技巧说明文评价与反馈的注意事项9.3 教学步骤9.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9.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评价标准与反馈技巧9.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的评价与反馈案例9.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的评价与反馈技巧第十章:综合训练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说明文知识面10.2 教学内容说明文综合训练题目与要求说明文拓展阅读材料与推荐说明文写作竞赛与展示10.3 教学步骤10.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综合训练与拓展的重要性10.3.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综合训练题目与拓展阅读材料10.3.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综合训练与拓展案例10.3.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应用说明文综合训练与拓展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环节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它们分别是: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第一章)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第一章)3.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第二章)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第三章)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第四章)6. 各类型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点(第六章)7. 说明文的逻辑结构与条理性(第七章)8. 说明文的修改与润色方法(第八章)9. 说明文的评价标准与反馈技巧(第九章)10. 说明文综合训练与拓展(第十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第一章):本环节需要重点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以及与其他文体(如议论文、叙述文等)的区别。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以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写作方法。
2.掌握逻辑分析、事例论证、比较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
3.学会规划、撰写一篇简明扼要、逻辑分明、论证力强的说明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写作方法进行准确理解和归纳。
三、教学内容和计划第一节:说明文初探1.引入: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说明文2.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二节:说明文的分类1.复习预习内容。
让学生自己总结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讲解说明文的分类,如:定义说明文、原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操作说明文等。
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三节:说明文的写作方法1.回顾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2.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如:提出问题、分步操作、分类解析、列举实例等。
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四节:说明文的论证方法1.复习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文的分类。
2.讲解说明文的论证方法,如:逻辑分析、事例论证、比较论证等。
3.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在说明文中的应用。
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五节:说明文的规划与撰写1.回顾说明文的概念、分类与写作方法2.讲解说明文的规划与撰写3.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演练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四、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讲授、示范、引导、讨论和写作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五、教学资源和工具黑板、笔、讲义、课件等。
六、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过程评估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讨论、写作过程进行及时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结果评估是指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进行评估,以检测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会识别和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3)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说明文的说明方法;(3)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2. 教学难点:(1)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的分析;(2)说明文阅读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整理说明文相关资料;(2)设计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目;(3)准备教学反馈表格。
2. 学生准备:(1)预习说明文相关知识;(2)携带课本和笔记本;(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4. 实践练习(1)学生分组阅读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分析其说明方法;(2)学生向全班展示阅读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课后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说明方法;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七、教学调整与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指导课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指导课教案《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指导课【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学习过程】:一、说明文知识回顾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说明文复习课,请同学谈谈学一篇说明文要了解哪些知识?说明的对象及特点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方法:举例字、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摹状貌、下定义等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简明二、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引用(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三、实战演练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1、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这里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者举秦始皇批阅文书用简片之重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的文章用简之多为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他们是十分警觉的。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示例文章,分析说明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特征和写作方法。
(2)阅读和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2)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挑选适合的八年级说明文文章作为教学材料。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选取的说明文文章。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阅读理解:(1)教师分发选取的说明文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
(2)学生阅读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文章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写作技巧讲解:(1)教师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恰当的词汇、组织结构等。
(2)学生通过实例学习和练习,掌握写作技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品或现象,写一篇说明文。
2. 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恰当的词汇、组织结构等。
六、教学反馈与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写作技巧的运用和内容的准确性。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篇优秀的说明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说明文的讲解,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初二说明文阅读备课
初二说明文阅读备课
【【目标】】
根据所提供的说明文,快速理解文章主题、结构和核心内容,识别并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理解文章中陌生词的含义,能正确使用生词、短语和句子;阅读理解,能够解答各类问题,如事实细节、推理判断、观点看法等;能够提炼和总结文章主旨,提高阅读思维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够提炼文章主旨。
难点:针对生词进行分析和理解。
【【教学方法】】
1.阅读教学法
2.概括归纳法
3.思维导图法
4.词汇拓展与运用法
【【教学步骤】】
1.引入
介绍说明文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理性的选择各种说明文并正确使用它们。
2.知识点讲解
a.学生针对不同的说明文进行分类,如新闻报道、公告、广告
宣传、产品说明等。
b.学生学会理解说明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并总结文章
主要内容,提高文章综合阅读能力。
c.学生学会针对生词进行分析和理解,并且能正确使用它们。
3.阅读技巧的训练
a.指导学生如何提问,并且帮助学生做好文章的提炼、总结。
b.训练学生对文章中信息的记忆和概括。
c.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推断和分析能力。
4.课堂练习
提供一篇说明文给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读后理解、信息概括和文章整合,并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5.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强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应用,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提高阅读能力。
初中说明文的阅读教案
初中说明文的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组织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5. 说明文写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感受说明文的特点和魅力。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说明文的心得体会。
4. 写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说明文,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好一篇说明文。
3. 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说明文的感受和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表现,检查对说明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教案的认可度和改进建议。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一篇自己喜欢的说明文,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2. 课堂活动:a.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说明文,介绍文章内容和自己喜欢的理由。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分享的文章,讨论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c. 教师通过提问、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d.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说明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关的说明文课文。
2. 参考书籍:关于说明文写作的指导书籍。
3. 网络资源:优秀的说明文文章、写作技巧分享等。
八、教学拓展1. 举办说明文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能力。
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案《5说明文知识》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说明文的常见写作方法和结构;
3.能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撰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方法和结构。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具准备:PPT、黑板、教材、课件、学生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教师出示一幅写有“说明文”两个字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的
含义,并思考说明文可能与什么相关。
2.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通过对一些问题、现象、事物、原理进行解释和阐述,从而使读者对这个问题、现象、事物、原理有
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的一种文章。
二、讲解(25分钟)
1.教师呈现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
-特点:简练明确、客观客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写作方法:说明事物发生的过程、分析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对事物
进行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例子中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例1:如何修剪盆栽植物(说明过程)
-例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说明原因和结果)
-例3:秋天的蓝天(说明描述)
-例4: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说明方法)
3.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1:解决手机使用时间过长的问题(说明方法)
-问题2:介绍如何保护环境(说明原因和结果)
-问题3:如何养护家养宠物(说明过程)
三、练习与讨论(35分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 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基础检测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A项“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句式杂糅;B项“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后面缺少了宾语中心词;D项属于“二对一”的问题,前面“是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讲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后面的“当务之急”是一个方面,搭配不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明风清....的夜晚,静悄悄的,一只小船从芦苇丛中撑出来,在湖里,像一片苇叶,向着东南方向驶去。
B.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月明风清:形容夜景美好。
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参考答案】信念是信念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追求,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一、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2.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3.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4.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5.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据专家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搬吐雨器”。
二、中考说明文的考点:1.明确说明对象。
2.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
3.归纳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5.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6.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拓展。
[方法点拨](一)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文阅读,首先要从整体人手,把握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找准说明对象的方法,一是看题目,二是抓首括句或中心句。
其次要抓住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等。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二)弄清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一是按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即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某个事理,即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二是按说明语言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两种。
(三)掌握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作诠释(9种)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2)举例子:——作用: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3)列数字:——作用: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4)打比方:就是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作用: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6)分类别:就是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作用: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7)画图表:——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9)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是有区别的。
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四)理清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三、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四、说明语言:——准确(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五、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
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
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六、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
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
据此: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②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③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
——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
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
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
[典型题例]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
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
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
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
他们把基周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
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
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
”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
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说是人类本身。
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
2.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说明顺序是,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3.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4.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二、神秘的越王古剑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
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1965年,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
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20余层纸一划而破。
这把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宽5厘米。
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
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为解开勾践剑千古之谜,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及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史》编写组的学者们一道,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得出了剑身青铜合金分配比的准确数据表。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
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
因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铜和锡的比例不一。
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越王勾践剑青铜合金配比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
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
此外,越王勾践剑出土时紧插于黑漆木制剑鞘内,在剑鞘的保护下,又处于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层中;并且它所处的环境与外界基本隔绝,这也是它没有生锈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