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

合集下载

音韵美在《诗经》翻译中的重要性及典型译本比较

音韵美在《诗经》翻译中的重要性及典型译本比较
2 0 1 5第 1 期( 总第 9 7期 )
学术探 论
l ¨ 要 分类讨 论 ,在教 授 这 些 内 容 时 I豇不颧强化学生分类 论 的意识 、 址学生烈 到这些问 题, 只有通过分类讨论后 得到 的结 论 才 是 完整 的 正确 的 , 如 0 食类 试 论 斌 锒 罄 易 出现 锩 | 谈 程 鼹筠 瞰 学 中 通 过分类 试 论 还南 亍释 髓 学 生 概括 息 结 出 规 律性 的东 西 从 而 加强 学 生 忌维镪 务 灞雌 I 绩 整牲 e _ 觳来 试 裁 豫赍獒 试 论 忌 想瓤 。 责 法鼹_ 捉 蝇 问 题 奄 大 獒 : 其 是 涉 及 代 数式或 函 数或 方 程 j 。 穰据等 f 母 石厨 的敢 茁 劈 。 … 分 别 在不 同 的取 值范 围阿 讨论 0 鼹 决 题 其 二 是粮 据 辆臣 j 形 的 点 和线 出现 不 同 位置 的情 毫 况, 逐一 讨论解 决 问题 。 例女 m已
一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音 韵美 在《 诗经 》 翻 译中的 重要 性及典 型 译本比 较
口 王
摘 要: 作 为 中国最 早的诗歌 总集 , 《 诗经》 的英译

Th e s n o wf la k e sf l y . Th ema rc h b e f o r eu si sl o n g , W ea r et h i r s t y a n d h u n g r y , Ou r h e a r t s re a s t n 。 c k e n wi t h s o r r o w, B u t n o o n e l i s t e n s t o o u r p l a i nt .
始于 1 8世 纪, 在这 2 0 0多年间产生 了诸 多译本。 本 文 将从《 诗经》 英译过程 中对 音韵 的处理 角度入 手 , 将 《 诗 经》 的全译 本分 为三类 , 并 引用翻 译名 家的经典 版本 , 探讨诗歌翻译 中音韵美的重要性。 关键词 : 诗经 英译 译本 音韵 引言 : 作 为是一种 “ 特殊 的语言 ” , 诗 歌能够用 最 凝练的语 言形式表达出最丰富的情感 内容 , 而古体 诗 歌, 更 能强烈地反映出作品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时代 背 景 。《 诗经》 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成书 , 它反映的年代 上起殷商 、 下迄春秋 , 堪称上古时期的文化瑰宝 、 人类 文学 的宝贵财富[ 1 ] , 由于其重要 的文化历史地位 , 自 中西文化交流之始《 诗经》 就成为广泛关注 的焦点, 相 继 由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翻译成各种文字 , 有力地推 勉 厨裁 Y 。 一 z 十 m - 2 一 动 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 向世界的步伐。 l ( m是 实数 弧 果 圈象 音韵 美在诗经 翻译中 的重要 性及 由此 引起 的不 稚x 辅 只奄 _令 交 点 ,球 m 鹊 同译本分类 0 值 。分析 : 这 里从 函数 分类 的 角 《 诗经 》 本是 可 以演唱 的乐 歌 , 按乐调 性质 分为 度 讨论 分 m一 - 1 = 0和 m-l OO 风、 雅、 颂 三种 体裁 , 均 以音 乐得 名 , 风 是各 地 的乐 两 静 采砑 解获向2o解; | 调, 雅 相当于官话 、 官 调之 意 , 而颂 是用 于宗庙 祭祀 当期 对西 教裁是 一个一次 厨 的乐歌。《 诗经》 的表现形式在词语层 面表现为叠字 、 敷Y = - 昱 一 它与 嵇 只 有 一 迭韵 、重言 和双声 ;在句子 层面表现为 以四字格为 个 交点 ( - 1 , 0 ) o 当m 1 #0时 , 主, 言 简意赅 , 节奏齐 整 , 并 使用 迭章手 法使诗 歌首 厨嚣 就是 一个二 次 西裁 : 首有韵 , 有一唱三叹之感。 f m -1 h 十 -2 ) x 1 o 当 诗歌 翻译 能 否用 韵 是学 术 界一 直 争论 的 难题 △ 2 1 得 【 2 】 。 从 1 9 世 纪中期 至今 , 《 诗经 》 的英译本 已有 多种 , m = O . 拖 蝴线 2 x -1 镪 中国历史学家 王尔敏 的《 中国文献西译 书 目》 提供 了 强 氨 一1 。 g 、 在x 雅 又弧 : 匾 英、 俄、 法、 德、 拉丁 5 个语种 2 1 种译本【 3 ] 。 | 鼓 一 一 誉 謦 从《 诗 经》 翻译韵 脚处 理的 角度 出发 , 大致 可 能 求证 t 甑 值谯 为 正 分 。 。 够将现存《 诗经》 的译本分为以下三类 : 损; 将 表邀 式禽锵 臣式 , 蛩 韵体: 威廉・ 詹 金斯 的译本 可 以作 为《 诗经 》 | 、 证 褥 锗论 证 t 难 。分 妖可 发 韵体译文 的代 表。他在引 言中分析 了《 诗经》 中诗篇 囊一 现, 若将 变 量 x 在实 数范围 内适 的字数和行数 , 还分析 了原诗的押韵方式 。詹金 斯注 当分 类 . 题 罄 鼹决 证 重韵脚 的运用 , 保持 了原诗 的外在形式 。他非 常欣赏 呗| l 当 《《 Q 时 。 一 x V i c t o r y y o n S t r a u s s 的德语韵体译文诗 。 我们以《 , J 、 雅・ 。 O, 。 . ‘ . y ≥l恒 成立 ; ( 2 ) 当 0< 采薇》 第六章为例 :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今我来 思 , 声 矿, X 6 + 一 手f 雨雪霏 霏。行道迟迟 , 载饥载渴 。我 心伤悲 , 莫 知我 】 c 3 )4 - (x — 1 ) , ‘ 。 ・ 》 i 哀 。” 他 的笔下是这样 的: ≯ x 2 > ,l >x ‘ . y 》0成 立 ; ( 3 )。 。 At ir f s t , wh e n we s t a r t e d o n o u r t r a c k , 当 x :1 赋. - I 0藏 立 Th e wi l l o ws g r e e n we r e ro g wi n g .

中英诗歌在翻译中节奏与韵脚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中英诗歌在翻译中节奏与韵脚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中英诗歌在翻译中节奏与韵脚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作者:商珍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诗歌精确简练,在营造美妙意象的同时,还兼顾音律美,达到抒情效果,是有难度的文学体裁。

归属于语系不同,英汉语在诗歌中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以“Ode to a Nightingale”和《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为例,分析跨语言转换处理后,诗歌出现的节奏变化,韵脚的转换、脱落与补偿,以及这对文本和读者的影响。

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与译者本身的功底有关,还与英汉各自的语言特性有关。

最后,笔者探讨了关于诗歌翻译的见解,即兼顾内容与形式,达到音美、意美、形美,进而实现原诗与译文的文体对等。

关键词:诗歌:节奏;韵脚:翻译;意象与意义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66-02一、引言在西方,诗歌一直被认为是高雅的文学形式。

反观我国各个时代,诗歌也一直处在正统文体的地位。

诗歌在西方与我国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土壤,是成熟的文学。

历代有许多精妙的诗文,这吸引了大量学者转译。

翻译被认为是语言的再创造,成功的翻译不仅使经典流传,还传播了文化。

受到内容、文体风格的影响,要翻译好诗歌实属困难。

这是因为,诗歌这种文体本身具有“抗译性”,是公认的最难翻译的文本之一。

同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也有着诸多差异,因此即使表达同一意思,中英文诗歌都很难实现完全对等。

一首诗被称作好诗,很大程度上是其节奏、韵律、意象促成,但这也是在翻译中最难把握和处理的。

一旦没有处理好,原诗的这些元素就会被破坏和冲淡。

二、节奏与韵脚节奏是指一首诗行的语调以及诗歌的叙述进程,读者的情感情绪受到节奏的影响。

闻一多曾说,诗歌的意味寄托在声调里。

正如许多诗歌要大声吟读后,才能体味其韵味。

诗歌通过诗人有意的排列呈现出形式美感,通过规律的韵脚达到抒情与叙事上循环往复的效果。

翻译时,译者不可能为了追求与原文形式对等,而置语法、逻辑于不顾,因而很难同时满足这些条件,节奏与韵式不得不做妥协。

目的论视角下《诗经·蒹葭》英译比较研究——以许渊冲版本和埃兹拉·庞德版本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诗经·蒹葭》英译比较研究——以许渊冲版本和埃兹拉·庞德版本为例

2402018年43期总第431期翻译研究ENGLISH ON CAMPUS【摘要】《诗经·蒹葭》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采用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对《蒹葭》的两个典型英文译本,即许渊冲译本和埃兹拉·庞德译本,进行研究,就两种译本的词汇、语言、翻译策略、写作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本论文以期证明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蒹葭》;目的论三原则;对比分析【作者简介】石宁(199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生,青岛大学,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目的论视角下《诗经·蒹葭》英译比较研究——以许渊冲版本和埃兹拉·庞德版本为例文/石宁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地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兴趣所在。

笔者基于目的论,运用科学规则对不同翻译版本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探讨古典诗歌不同翻译版本比较研究的新视角。

二、 《诗经·蒹葭》介绍《蒹葭》是《诗经》中高度赞赏的抒情诗,其中充满了英雄的真诚欲望和对可能是梦想或情人的“伊人”爱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共有三章,每章有八个句子,第一个和第二个句子以秋季风景开头,三个和四个指出诗歌的主题,后四个描述追逐伊人的过程。

三、运用目的论对许渊冲版本和埃兹拉·庞德版本进行比较功能主义目的论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德国,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

它认为,只要翻译能达到原创的目的,译者就可以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重写的方法,或任何两种翻译策略。

该理论包括三个规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

1. 从目的原则对两个版本的比较研究。

目的原则是三个规则的核心。

它表明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说,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

(1)单词的翻译。

在许渊冲的版本中,重复使用绿色,白色和明亮反映了芦苇的茂密,从而形成了生动多彩的画面。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对《诗经》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介绍《诗经》的翻译历史,从中展现翻译的演变和挑战。

然后深入分析翻译美学视角,揭示翻译中的审美考量。

接着探讨英译诗经的特点和现代翻译对比,从语言、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考察翻译的表现和限制。

最后总结翻译美学视角的重要性,指出对诗经翻译的启示,展望未来研究。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经翻译的复杂性和挑战,以及翻译美学视角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翻译美学、《诗经》、英译、对比分析、翻译历史、视角分析、特点、现代翻译、语言、文化、审美、重要性、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In the realm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 have been a subject of great interest and scrutiny. The Book of Songs is a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hat dates back to the Zhou dynasty, known for its ric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analysis, we will explore the various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Songsfrom a translation aesthetic perspective,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s to uncover the nuances and complexities of translating such a revered and intricate work.2. 正文2.1 诗经的翻译历史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和情感。

认知翻译观下《蒹葭》四种英译文的比较

认知翻译观下《蒹葭》四种英译文的比较

认知翻译观下《蒹葭》四种英译文的比较由于语言的差异,翻译是一项困难又古老的任务。

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在各种不同的认知基础上,比如文字翻译、意义翻译和情感翻译。

本文将以认知翻译观下四种不同的英文翻译文本的比较作为主题,来探讨《蒹葭》的英语表达方式。

《蒹葭》是一首古老的汉诗,具有深刻的内涵。

其中以写“蒹葭”为题,蒹葭是一种禾草,它象征着精神上的贫乏。

在比较四种不同英文翻译文本中,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第一首翻译是来自英国诗人艾德加卡特的翻译,他的翻译具有巨大的灵性深度,语言流畅,易于理解。

他将蒹葭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渴望与思考──来述说,强调了它复杂的意义。

卡特的诗句“Along the river, reeds whisper this story”,以一种带有强烈浪漫色彩的语言对蒹葭与河流作了对比,展示了蒹葭象征着深沉思考的能力。

第二首翻译是著名诗人斯蒂芬萨克斯翻译,他认知翻译,注重内容的写作意识,而不是字面意义。

他将蒹葭比喻为竞争,让读者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在他的诗句“Enemies to the reeds make life rough”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蒹葭生存的困境,强调了拼搏的重要性。

第三首翻译是英国诗人约翰罗斯的翻译,他采用文字翻译,注重表达的准确性。

他把蒹葭比做一种生命的力量,让人感受到蒹葭的存在,感受它在前进的挣扎与坚持。

其中,诗句“Reeds of the river, forever making the journey”表达了蒹葭永恒前行的精神,激发起人们不懈努力的勇气。

最后,考虑到英美文学传统,由贝瑟尔翻译的第四首翻译更加回归原作,强调蒹葭抽象的概念,表达出思想深刻,文字抒情。

他的翻译把蒹葭比做姥姥描绘出一片孤独的景象,诗句“Granny’s reeds, with the song of loneliness”表达了蒹葭所蕴含的无奈的情绪。

综上所述,随着认知翻译的不断发展,《蒹葭》的英译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其丰富的内涵。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诗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它的语言简练、内容丰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美学价值。

由于语言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其
英文翻译往往难以准确、完美地再现原作的美感。

本文将以美学视角出发,对《诗经》的
中文原文和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翻译过程中所带来的美学差异。

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经》以其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描写而闻名。

其中尤以
典故和比喻为主要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修辞特色。

在英文翻译过程中,由于词汇和文化差异,很难准确地表达原作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例如《伐檀》一诗中的“槁木死灰”、“青春独后”等修辞手法在中文中具有很强的表达力,而在英文翻译中则可能只能使用一般的
词汇来表达,丧失了原作中的修辞美感。

美学视角下的《诗经》英译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于语言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中
文原文中的美感在英文翻译中会有所丧失。

作为翻译者,我们需要处理好翻译的平衡,准
确传达原作的意义,尽可能保留原作中的美感,同时在目标语言的语境中寻找与原作相匹
配的美学表达方式。

识解理论视角下《蒹葭》英译文对比分析

识解理论视角下《蒹葭》英译文对比分析

识解理论视角下《蒹葭》英译文对比分析谷晓帆 吴艳一、引言翻译是一类复杂的识解过程,近年来认知翻译研究成为了焦点问题。

《蒹葭》是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目,出自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许多中外翻译大家都对此诗进行了翻译。

本文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出发,对《蒹葭》的三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呈现出的译文将各有侧重,译文的信息传递和意义内涵会有差异。

因此,在诗歌翻译中,识解理论的指导具有重大意义。

二、识解理论与翻译识解理论最早是由Langacker提出的。

Langacker将识解定义为人们具有以不同方式来感知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能力,他认为“识解”由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以及详略度构成(Langacker 1987)。

从识解的角度来分析翻译,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译文,就是因为译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确定了不同的辖域与背景,即故事发生的场景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解读;通过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传递信息时选择要强调或简略的内容,即突显和详略度。

这四个维度的划分是识解理论中最受认可的模式。

翻译同一语篇时,不同的译者由于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不同,他们的心理活动、感知体验会有差异,因此识解方式会不同。

不同识解方式下呈现出的译本各有特色。

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拥有简洁明快,韵律优美的特点,其翻译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译本层出不穷。

诗歌用词简洁,但是往往含义深远,且文化与社会背景与今日多有不同,因此留给了译者足够的认知空间。

因此从识解理论的角度对《蒹葭》英译本进行对比很有意义。

三、译本分析《蒹葭》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诗。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蒹葭》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背后的识解过程,进而指导翻译实践。

本文选的三个英译本分别是汪榕培、许渊冲和理雅各的译作。

前两位都是国内翻译领域的著名学者,译作极具代表性;理雅各是英国著名汉学家,其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汉、英诗歌音韵格律再比较

汉、英诗歌音韵格律再比较
二、汉、英诗歌音韵格律的比较
“音韵”除了“韵”,首先包括“音”,而一些音的特性如音质、音调等,具有
14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 第 4期
明显的音乐性,理应归于音韵格律的范畴。为了更全面探讨音韵格律,我们将之 细化为音质、音调、韵和节奏四个方面,并依据音乐美学,从此四方面总体比较 和评价汉、英诗歌音韵格律及其音乐性。
汉、英诗歌音韵格律再比较
熊 练
摘要:传统诗歌注重音韵格律,音韵格律体现音乐性与“非音乐性”。从音质、音调、韵 和节奏四个方面比较汉、英诗歌音韵格律,并依据音乐美学,评价两者音韵格律的音乐性与 “非音乐性”,得出结论:汉诗音韵格律的音乐性优越,非英诗可比;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英诗音韵格律表现出汉诗无法比拟的“非音乐性”。依据音乐美学进一步阐释,音乐性与“非音 乐性”乃汉诗善抒情、英诗善叙事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汉诗;英诗;音韵格律;音乐性;非音乐性;抒情;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9)04-0141-09 作者单位:熊练,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惠州 516000
142
汉、英诗歌音韵格律再比较
音、塞擦音和摩擦音无处不在,可谓遍地生花,例如“Andallthatsbestofdarkan dbright/Meetinheraspectandhereyes”,这无疑是对英诗音质及其音乐性的重创。
(二)音调比较 音调是音频的高低变化。在音乐中,音的高低变化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李重 光,2008:1),因为这是构成旋律的基础。当然,也不是只要有音的高低变化, 就一定产生旋律,比如一人乱弹琴,尽管他使音高低变化,也不会产生任何旋律 或音乐,只有像演奏家那样合理安排音的高低变化,才能产生美妙的旋律。一切 语言都有音调,汉语基于声调,如四声;英语基于升降调,但同样不能仅凭此就 说汉语或英语具有了旋律或音乐。在一般话语中,无论是汉语声调,还是英语的 升降调都只有语义功能,而少有音乐效果。 汉近体诗却迈出重要一步。中国诗人一定早就发现,汉语声调具有“准”音乐 特性,如 阴 平 如 55, 阳 平 如 35, 上 声 如 214, 去 声 如 51(Ladefoged,2009: 251)。不过在 一 般 话 语 中, 各 个 声 调 随 机 排 列, 给 人 的 感 觉 也 不 过 “乱 弹 琴 ”, 但如果像乐师那样对声调进行合理编排,就可能产生美好的旋律或曲调,于是, 体现编曲精神的平仄规律就发展起来了。所编排五言诗的平仄可以是:平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声调如此平平仄仄,有重复,也有变化,在重复和变化中 生成曲调,如同音乐在重复和变化中生成和发展旋律一样(李重光,2008:223)。 讲求平仄 的 确 让 汉 诗 的 音 乐 性 提 升 了 一 大 步, 可 惜 的 是, 英 语 包 括 英 诗 的 音 调———升降调———从未也无法进行编排,在任何时候都是即兴和话语式的。我们 认为,即兴的音调无法与编排优化的曲调相媲美。 (三)韵的比较 韵“源于应和乐器的重复声音”(朱光潜,2008:13,176)。韵总归是音的共 鸣,具有强烈音乐感染与震撼。在音乐中,共鸣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不同音(如 五度音 1和 5)同时鸣响,另一种是同一音(一般为主音)在不同时间的反复重现, 产生在心理上的共鸣。比如,在大调式的乐曲中,主音 1总会以加长的形式在每乐 段结尾处重复出现;而在小调乐曲中,在乐段结尾重现的则是主音 6。韵也是音的 共鸣,但这种共鸣显然属于后者,即同一音在不同时间的重现而产生心理的共鸣。 由于韵是同音的非同时共鸣,所以共鸣的强弱或和谐与否,一般取决于以下 因素:1.韵音的同一程度,同共鸣强,不同则弱;2.押韵的间隔,间隔越近共 鸣越强,反之越弱;3.韵是否受到干扰,干扰之下,共鸣必会削弱,而足以干 扰韵的往往是其它韵。可由此评价不同韵或韵式的共鸣效果。首先是全韵(富韵) 和半韵(邻韵或贫韵)。全韵是完全同音的押韵,共鸣强烈、和谐、悦耳;半韵或 邻韵是似是而非的音押韵,不和谐,不悦耳,而且半韵仅是辅音押韵,共鸣也不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诗歌堪称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唐代诗人李白以豪放不羁的文笔蜚声中外,其很多作品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其中《望庐山瀑布》更是被称作七言绝句之首。

有不少学者将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

本文从诗歌的可译性出发,着重从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对《望庐山瀑布》的几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标签:《望庐山瀑布》诗歌可译性汉英语言差异中国古典诗歌文字隽永,意境深远,与其它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相比文字简练,内容含蓄,有人称赞其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李白的诗歌更是如此,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基于此,各种语言版本的李白诗歌便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英译本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

但是,要从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把李白诗歌豪放不羁的意境英译出来,难度不容小觑。

笔者认为,在翻译诗歌时译者的任务就是进行“移植”,即用另一种语言把诗歌的神韵翻译出来,让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根发芽。

本文以著名学者许渊冲、王守义&John Knoepfle(以下简称为王诺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从原诗和译诗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内容差异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思想和感情。

而内容即指作品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文字的叙述,在说明和描写之中反映作者思想、观点、立场、所流露的感情等。

译诗应首先忠于原作,译出作品的内容应与原作的思想内容保持一致。

在翻译诗歌作品时,刘重德认为我们应做到:“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信达切)。

”[1]刘认为在这三者中,“信于内容”应排在第一位。

著名学者许渊冲也认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2]分别由许渊冲与王诺合译的《望庐山瀑布》的两个英译本都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内容。

从文化翻译看《诗经关雎》的四种英译本比较-精品文档

从文化翻译看《诗经关雎》的四种英译本比较-精品文档

从文化翻译看《诗经关雎》的四种英译本比较一、文化翻译理论简介20世纪90年代,文化翻译学派的领军人物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在形式上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代码转换,但实质却是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其目的是突破不同语言间的障碍,最终实现和促进异质文化间的融合与交流。

对中国的翻译者来说这就意味着将外文作品通过自己的分析解构,进行文化上的转移,然后在个人的理解和知识背景的支持下进行重构,形成受体语言的文本。

二、《关雎》中西译本浅析本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版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包括理雅各、庞德、杨宪益和戴乃迭以及许渊冲的译本。

1.语音方面。

(1)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语音模拟自然声音形成的词,其语音形式在元音、音高、节奏上体现所拟声音的特点。

诗歌一开始便用一对雎鸠的叫声来提示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写一对热恋中的男女。

以下是对“关关”一词的不同翻译。

上文提到的四个译本中,理雅各把“关关”翻译成“Kwan-kwan”,这就类似于汉语拼音的发音一样。

这或许是最简单和对等的方式,但实际上,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他们并不知道理雅各创造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此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和它作为拟声词的效果就都丧失了。

而庞德将拟声词“关关”误解为“关闭”,?е滤?使用了含有躲藏之意的“Hid”。

当对“关关”一词的翻译看似进入“死胡同”的时候,许渊冲先生第一个找到了解决方法。

在他1988年的版本中,许先生首先提出了用“coo”,这一想法完全超越了之前的几个版本。

首先,“coo”是拟声词,表现了雎鸠轻快的叫声;其次,它似乎也能表现出情人之间窃窃私语的私语感觉。

很显然,许先生的译文不仅再现了声音,也传达出了诗歌的本质含义。

(2)头韵和尾韵。

头韵是最常见的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是指一组词、一句话或者一行诗中重复出现开头音相同的单词。

尾韵是词尾音素的重复,也称韵脚。

在诗行的末尾押韵,其结构特点与头韵相反。

恰如其分地运用头韵和尾韵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加强语言和感情表现力,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英汉诗歌音韵对比研究

英汉诗歌音韵对比研究

英汉诗歌音韵对比研究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五四之后的现代诗,每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都有其千古传颂的佳句,究其传颂原因,音韵和谐是一个重要因素。

英汉诗歌中都有其音韵之美,但是却大不相同。

总体来说,汉语与英语诗歌在音韵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声调、音节。

英汉音韵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音韵”在汉语中主要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

汉语诗歌通常会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手法体现音韵美。

在英语诗歌中音韵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尾韵、全韵和半韵。

[1]一.声调与音节对比(一)英汉诗歌声调对比汉语的声调共包含四个: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是以平仄来界定诗歌的声调。

平声字是高调、扬调,仄声字是低调、抑调。

[2]在汉语诗歌中平仄的变化使得诗歌音韵美得以体现,这就使得诗歌中有些句子朗朗上口。

比如耳熟能详的《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初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的爱国情怀。

上联:“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前半句平起平收后半句仄起平收,与下联:“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仄起平收,形成一种错落的音韵美。

而英语作为一门拼音文字,其声调可以是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汉语声调载义,英语声调不载义即不管什么声调语调,对汉语词义影响较大,而对英语词汇几乎无影响。

比如汉英中发音类似的词fan,英语中无论用什么语调读,都是扇子的意思,或者谜的意思;而如果用汉语读,那就有四种不同的意思了。

(二)英汉诗歌音节对比汉语是表音文字,英语是拼音文字在音节的构成上有很大区别。

汉语属表意方块字,声调语言,一个字只有一个章节,并无明显的重音,英语是抽象符号组成的拼音文字。

《诗经·蒹葭》英译之审美对比赏析

《诗经·蒹葭》英译之审美对比赏析

中坻


/ 葭 采 采 ,白露未 已 蒹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之 涣 。 / 洄 从 溯
/ Wa s
a
t he
o t
r iv e r

s
ba
k / ps U

s e a r
c
h

for

址 之 道 阻 且 右 。 溯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l 。
h im

l o n / Th e g
ils
f
a s

t ha t m a n
” ’
(他 们 讲 的
译文二
T he
s
m
ds
g
R e e ds
r o w
那 个 人 )展 示 了 抒 情 主 人 公 既 想 承 认 又 想 掩 盖 既 甜 蜜 又 羞 怯

r e e
g
re e n
/ ;F r o s
te
d de

w

dr op
a m
s
g le
a m
Th e
高 教 研 究


是 要 :《 经 蒹 葭 》 诗


首 感人 的 古 老 情 歌


情文 并茂 音韵 和 谐

、 、

多位 名 家 曾将 它 译 戍 英 语


本丈选
取 两 个有代 表性 的 英译 的

并试 图从 音 形




关 理 论 对它们进行对比 分析 认 为体现 原文

《诗经》韵律翻译策略探察——以詹宁斯、许渊冲译本为例

《诗经》韵律翻译策略探察——以詹宁斯、许渊冲译本为例

《诗经》韵律翻译策略探察——以詹宁斯、许渊冲译本为例李玉良 王 冲摘 要:韵律是《诗经》翻译的重要问题。

韵律是中英文诗歌的共同属性之一,就《诗经》英译而言,韵律具有可译性是可以肯定的。

然而,《诗经》翻译究竟用韵与否,主要取决于译入语诗学规范和译者的价值取向。

从《诗经》翻译史来看,译文一般都重视韵律的翻译。

韵律翻译的具体策略从原文韵式出发,可分为顺应原文韵律和适当变通韵式;其基本原则是不以韵害义。

但是,翻译韵律是十分困难的,译者所能做到的至多是再现原诗的韵式,要在译文中求得更微观层次上的一致,一般是不可能的。

当然,我们不必执着于追求原诗与译诗在韵律上绝对一致,而是要更多地着眼于译诗自身的音韵之美,着眼于译诗的韵律与译诗的意境的和谐与统一。

关键词:《诗经》韵律翻译;策略;诗学;顺应;变通[中图分类号]H315.9 DOI:10.12002/j.bisu.1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8)04-0053-15引言翻译建立在相同性或相似性的基础之上。

贺麟(1990)认为,翻译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的“心”同,说明其感觉和认知能力也是相同的,所以关于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可以通过翻译来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人心相同,也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是相同的,即儒家所谓喜、怒、哀、惧、爱、恶、欲。

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所表达的感情,是可以通过翻译得以沟通的。

诗歌作为承载和传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其翻译也需要建立在这一共性基础之上。

此外,诗歌翻译还需要另一个共性基础,即两种语言文化中诗歌韵律的相似性,以及两个语言文化群体对于韵律在审美情趣上的相似性。

那么,中西诗歌有哪些共性呢?先看古汉语诗歌。

由于《诗经》历史久远,今天我们仅从字面上已经无法看到其音韵的本来面貌,要真正认识其韵律,必[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经典翻译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13BYY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翻译《诗经》时,不同的译者会从不同的美学视角出发,对原文进行翻译,以达到传递原作内涵和美感的目的。

本文将从美学视角出发,对《诗经》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

从美学角度来看,《诗经》在传统文化中被赞美为“骈文之美”,即通过对偶、反复、对仗等手法来达到文学的美感。

在英译过程中,这种美感往往难以保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的翻译中,有的译者借用了英语中的对仗结构来传递原诗的美感,如“Kwan kwan goes the ospreys, / scattering along the isles of the river.”(J. Legge 译),但有的译者则直译成“Guanye, o, ospreys! / Upon the isle dietedly”(J.H.Morrison 译),这样就失去了原诗的韵律美。

《诗经》以叙述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为主题,融入了形象化的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意境和美感。

在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难免会带来一些局限性。

原诗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关雎》)的翻译中,有的译者选择了直译,如“Let us gather the Cao-p'an / The p'an has already seized up. / So say, 'Go home.' / And let i t mean, 'There is no end to the year.'”(J. Legge译),使得译文直接呈现了原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而有的译者则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意译,如“Harvest, harvest sheaves, sheaves that softly lie, / Saying we must not enter / Back to her home and fly. / Hurrying on the years are.”(林徽因译),在意境上与原诗相差较大。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古代中国文化的根本。

在研究《诗经》时,英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英译对比分析,从不同的翻译版本中找出其背后的美学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经》。

从不同英译版本中可以看出译者的美学观念的不同。

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诗经》时,会根据自己的审美价值观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

《诗经》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的诗句,有的译者喜欢使用生动形象的词汇来翻译,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美。

而另一些译者则更注重忠实于原文的意境和文化背景,他们会选择更传统的表达方式来翻译。

英译对比分析还可以揭示不同译者对诗歌语言的把握。

《诗经》的语言特点是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一些译者会更注重对韵律和节奏的保持,他们会选择更接近原文的表达方式,以使英译的诗歌保持原作的美感。

而另一些译者则更注重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他们会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修辞手法,以突出原作的情感和美感。

英译对比分析还可以揭示不同译者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诗经》的意境多样,有的诗歌描写爱情,有的诗歌描写自然,有的诗歌描写社会现实。

不同的译者对于这些意境的理解和表达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些译者会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他们会用更直接的语言和形象来翻译,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另一些译者则更注重意境的表达,他们会选择更抽象或寓意深层的表达方式来翻译,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英译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从不同译者的翻译中感受到其背后的美学视角。

不同译者的选择和表达方式反映了他们对《诗经》的理解和审美观念。

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的翻译版本,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诗经》的美。

《诗经》英译本的比较

《诗经》英译本的比较

《诗经》英译本的比较《诗经》英译本的比较《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英译本版本众多,且各具特色。

本文将比较其中影响力较大的理雅各译本和许渊冲译本。

两位译者都是顶尖的翻译大家,但因两位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经历等都不尽相同,且由于各自不同的翻译目的,两个译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理雅各是完整翻译《诗经》的第一人,强调忠实原文,翻译更偏向直译。

其译本通常不仅包括原诗及其翻译,还增加了详尽的解释和评注,因此译本较长。

而许渊冲的译本践行了自己提出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许渊冲认为翻译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保持原作的美,为了不损害《诗经》的简洁之美,译文没有过多的注释。

例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理译:And no one knows our sadness.At first, when we set out,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Now, when we shall be returing,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in clouds.许译:When I left here,Willows shed tear.I come back now,Snow bends the bough.解析:两种译本通过不同的诗歌形式,都保留了原诗的意义。

理雅各的译本提供了大量详细注释和评论,读起来更像散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而许渊冲的译本通过运用韵律,在保留原诗美学的同时,韵脚工整,格律严格。

原诗结构一致,讲究押韵。

理雅各严格遵守原诗的句子结构和顺序,但没有押韵,读起来更像是富有乐感散文。

许渊冲煞费苦心来保留原诗音韵美,译文韵律格式采用:AABBCC,每行四个音节,双行押韵,且语言力求简短。

例2、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理译: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dolichos! Is like three seasons!A day without seeing him 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mugwort!Is like three months! A day without seeing him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oxtail-southerwood! Is like three years!A day without seeing him许译:One Day when I See Her Not When her I do not see, To gather vine goes she One day seems long as seasons three.When her I do not see, To gather herbs goes she.One day seems longer than months three. When her I do not see,To gather reed goes she. One day seems longer than years three.解析:该诗用重调叠咏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相爱青年男女彼此思念的心情。

英汉音韵修辞之比较及汉译

英汉音韵修辞之比较及汉译

英汉音韵修辞之比较及汉译
刘志慧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6)005
【摘要】英语的音韵修辞在汉译时呈现出一定的不可译性.汉语音韵修辞的音乐美、均衡美、简约美可为英文汉译提供补偿.意译法、直译法使音韵汉译时意蕴深长,异
韵滋长.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刘志慧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外语系,河南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英汉音韵修辞对比及翻译 [J], 李红梅
2.英汉诗歌常用音韵修辞手段对比探析 [J], 李允
3.英汉语中几种常见音韵修辞格的异同探析 [J], 胡蓉;胡振东
4.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
为例 [J], 斯笑彩
5.英汉广告在音韵和语义上的修辞手段 [J], 唐卫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诗歌看汉英音韵学对比

从诗歌看汉英音韵学对比

作者: 廖玉萍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湖北社会科学
页码: 112-115页
主题词: 音韵学;格律;音律;声律;韵律;重音
摘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

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

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

根据汉语语音特点,自古以来汉语最,小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汉语诗律得由音律、声律和韵律三大要素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汉语言文学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斯笑彩摘要: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

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

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关键词:英汉诗歌音韵比较诗歌翻译英汉语言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

“音韵”在汉语中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

汉语诗歌通常会运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等手法来体现音韵美。

在英语诗歌中,音韵的表现方式则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和尾韵、全韵和半韵、雄韵和雌韵以及抑扬格的变化等。

本文选取了极具中国诗歌音韵特色的《诗经·蒹葭》篇,从其不同英译本对原诗的音韵处理角度入手,比较汉英诗歌文本的音韵特色,以期为促进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汉语双声和英语头韵“双声”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例如:“玲珑”“辗转”“淋漓”等,这样的词语也叫双声辞(词)。

双声辞(词)的构成有两大标准,即两个字的辅音字母(声母)必须相同,且语义上两个字不能拆开理解和使用,如“踌躇”中的“踌”和“躇”各自都不包含“踌躇”义。

汉语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白居易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其中“寥落”和“流离”都是双声辞(词),且在上下句中均处于同一位置,对仗工整。

双声词的应用使诗歌更富音韵美,读起来别有韵味。

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中的“双声”颇有类似之处,但也略有区别。

“头韵”是英国诗歌韵律的开始,是基础格律,最古老的英国诗歌通常都是用头韵写成的,中世纪时格外兴盛。

如果两个音节中第一个辅音是相同的,那么两个音节便构成了头韵;在重读音节中以元音开始的都构成头韵,但是辅音群“st-,sp-,sc-”等被看成是不同的音,相互不构成头韵(陆晓燕,2010)。

英语诗歌中头韵随处可见,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中写到:(1)Thefairbreeze blew,thewhitefoam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惠风吹拂,白浪飞溅,船儿轻快地破浪向前;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来客,闯进这一片沉寂的海面)。

此处的“breeze blew”“foam flow”“furrow followed free”和“silent sea”都很好地运用了“b-,f-,s-”的头韵,生动地描写出船儿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

在《蒹葭》一诗中,整篇唯一一处双声词便是“蒹葭”二字。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或芦苇。

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版本均将其译为“the reed”或“reeds”,只有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用了“reeds and rushes”。

从音韵上看,前者的译法中“蒹葭”二字的双声特点已完全在语言的转化过程中省略,只有理雅各的翻译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

这也反映出汉字这种组合发声的特点极难用英语的头韵法译出,往往是一个英文单词就可表达,而英语中头韵总是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才能构成。

二、汉语韵脚与英语尾韵诗歌创作中,常常在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更加和谐优美,这种手法被称为押韵,也叫压韵或叶韵。

这些使用了同韵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韵脚的使用让诗歌在朗诵时更加铿锵有力、和谐优美或气势磅礴,这在古代诗歌中尤为常见。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每一句的末尾一词都押的是“an”这一韵母,且一韵到底。

汉语其他诗歌中也常有偶句押韵,或第一、二、四句押韵等情况。

英语虽然只有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但因为英语单词有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其单词的押韵方式也因此而丰富多样。

严格意义上说,英语中的“押韵”其实指的是“全韵”,也就是押不同辅音后面出现的元音或元音和辅音的组合,而末尾只押辅音的方式称为“半韵”,这在汉诗中是没有的,因为汉诗不用声母押韵,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一诗开头写到:(2)Thou still unravishacute;d bride of quietness,Thou foster-child of silence and slow time,Sylvan historian,who canst thus express,A flowery tale more sweetly than our rhyme.(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

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

)”其中“quietness”和“express”押“s-”的半韵,而“time”和“rhyme”虽然单词字母形式不一样,但仍然押的是“aim”的全韵。

此外,英语诗歌的尾韵还有雄韵和雌韵之分,即单音节单词的重复称为雄韵,双音节单词的重复称为雌韵。

以这种方式看汉语诗歌的韵脚,通常意义上都是雄韵,因为汉字只是一个音节的押韵。

(3)《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一小节押“ang”韵,如“苍”“霜”“方”“长”和“央”,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都是押“i”韵,如“凄”“晞”“跻”“坻”“已”“涘”和“沚”。

第一小节是一韵到底,第二小节是一、三、四句押韵,第三小节是一、二、四句押韵。

在詹姆斯·理雅各(Janes Legge)的英译本中,没有做到尾韵,因为他更注重于对原诗意思的表达,故其译本有失音韵美。

再看许渊冲译本:Green,green the reed,Dew and frost gleam. Where’s she I need?Beyond the stream.Upstream I go,the way is long.Downstream I go,she’s among.// White,white the reed,Dew not yet dried.Where’s she I need?On the other side.Upstream I go,Hard is the way.Downstream I go,She’s far away.// Bright,bright the reed,Dew and frost blend.Where’s she I need?At river’s end.Upstream I go,The way does wind.Downstream I go,She’s far behind.音韵美非常之强烈,原诗韵脚规律为“AABA BABA”,许渊冲译本处理为“ABAB CDCD”,除了“long”和“among”以及“wind”和“behind”用的是半韵,其他押的都是全韵,这也体现出这位翻译大家的“三美”主张,即“意美”“音美”和“形美”。

只从音韵美的角度评判,许渊冲的版本无疑大胜。

汪榕培译本中也使用了韵律,与许渊冲不同的是,他的译文形式上更加自由松散(李锐、赵敏,2012)。

另外,笔者还发现有“仿叶芝风”的译本,虽不像许渊冲译本那样严格押韵,但每一句也都有相似的元音或辅音结尾。

可见,在诗歌翻译中,汉语韵脚与英语尾韵的转化还是能够实现的,音韵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三、汉语声调和英语轻重音汉语有一个英语所没有的语言特点,即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另外,还有一种在汉语拼音中不标声调的“轻声”。

古代诗歌常用“平仄”来说明诗歌的声调,中古汉语的四种声调为“平、上、去、入”。

入声在语言演变中已不复存在,平声演变成了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一部分变为去声而一部分仍是上声,去声保持不变。

平声字是高调、扬调,仄声字是低调、抑调,汉语诗歌通过声调的高低相间表现得抑扬顿挫,使诗句产生音乐美,变得更加优美(唐希,2002)。

《蒹葭》一诗的平仄规律呈现如下: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二节的声调变化几乎是一致的,除了一个地方有所不同,韵脚处完全一致。

第三小节开始,韵脚处由原先的平声全变成了仄声,给人一种谐和转变的过渡感。

英语中类似这种平仄变化的方式是以轻重音的改变来体现诗歌的节奏。

在英语诗歌中,轻音和重音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出现的,这种重读与非重读的特殊性组合就叫作“音步”。

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不能少于两个,也能多于三个音节,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必须重读。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Iambus),比较典型的代表作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十八首。

此外,音步种类还有扬抑格(一重一轻)、抑抑扬格(两轻一重)、扬抑抑格(一重两轻)等。

根据一首英诗组成的音步数量,每一诗行有一个音步称“单音步”(monometer);每一诗行有两个音步称“双音步”(dimeter);含有三个音步称“三音步”(trimeter);此外还有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和八音步(octameter)。

相对来说,许渊冲译本比较富有节奏感,但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某一类音步或抑扬格,杨宪益、戴乃迭以及理雅各等人的英译本则是无法进行音步划分,尤其是理雅各译本,趋向于自由体诗。

四、结语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曾说,“Poem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

暂且不探究这句话正确与否,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诗在翻译的过程中总会丢掉一些东西,即诗味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