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2025采煤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合集下载

采矿井巷工程巷道断面图集

采矿井巷工程巷道断面图集

巷道断面图册说明一、巷道断面形状及支护形式根据矿区的地质特征、巷道的用途、服务年限以及各矿井巷道使用实践,兴源矿区矿井巷道的岩巷一般采用半园拱锚(锚网)喷支护,半煤巷一般采用梯形金属支护或U型金属支护,煤巷一般采用U型金属支护。

二、巷道断面尺寸主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矿井目前在用运输设备尺寸(8吨蓄电池电机车,轨距600,长×宽×高=2000×880×1550;1吨固定矿车,轨距600,长×宽×高=4500×1060×1150)及未来推行采掘机械化主要设备尺寸,行人宽度和安全间隙等,并满足矿井工作面风量需要进行设计,根据实践使用经验,矿井巷道断面尺寸一般确定为:(一)岩巷1.主要运输巷:水平顶(底)运输大巷、主运输石门、采区轨道上山,巷道规格要求净高不小于2.5m,净宽不小于2.6m。

支护形式:对稳定、稳定性较好岩层直接喷浆支护,喷浆厚度分别为20-30mm和50-70mm,对中等稳定或稳定性较差岩层,采用锚网喷支护。

(见图4)2.车场及硐室:机采工作面采区上、中部车场、区段运输石门(无机车运行),巷道规格净高不小于2.5m,净宽不小于3.2m;水平运输大巷车场、采区变电所及采区下部车场(有机车运行),巷道规格净高不小于2.8m,净宽不小于3.6m;中央变电所,巷道规格净高不小于3.0m,净宽不小于4.0m。

支护形式:对稳定、稳定性较好岩层直接喷浆支护,喷浆厚度分别为20-30mm 和70-100mm,对中等稳定或稳定性较差岩层,采用锚网喷支护。

(见图5、6、7)3.区段运输中巷:区段顶(底)运输巷、石门,巷道规格要求净高不小于2.4m,净宽不小于2.4m;支护形式:对稳定、稳定性较好岩层直接喷浆支护,喷浆厚度分别为20-30mm和50-70mm,对中等稳定或稳定性较差岩层,采用锚网喷支护。

(见图3)4.采区岩石上山:为采区溜煤、通风、行人服务。

采掘工作面通防设施布置图及说明

采掘工作面通防设施布置图及说明

材巷运巷 5、专项工程所用设施不在其列。

2、采煤面的“五图一表”齐全,包括通风系统图、监控系统图、避灾系统图等内容。

3、采煤面两巷的测风站应选择在顶帮完好、巷道平直、前后20米无杂物且尽可能靠工作面的巷段,并悬挂测风牌板。

4、喷头样式可选用旋转月牙、半月牙等多种形式,控制方式也应根据现场实际选定。

综采面通防基本设施布置示意图4-1枣矿集团通防处绘制2008年10月10日第1次发布注: 1、采煤面两巷的隔爆水棚,首组水棚区距工作面60-200米,以外每隔200米设置1组,并实现自动加水。

综 采 工 作 面破碎机转载机煤机10、短臂注水:仰采角大于15度的不进行;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不进行15、甲烷传感器:距煤壁5-10米23、CH4、温度、粉尘传感器:距回风巷出口以里10-15米。

有自然发火史的矿井设置CO 传感器。

安设粉尘超限自动喷雾1、防火门;流量计:在停采线外适当位置5、中长孔高压注水:每孔水压表和流量表计量计压3、水压表:移动变电站附近9、放煤口放煤联动喷雾22、温控喷淋装置:皮带运输系统每隔150米1处。

皮带机头卸载点1.5米处、皮带机尾1.5米处,头尾相连的只安装机头1处4、净化水幕:距工作面50米左右,全断面封闭高效雾化8、煤机内喷雾、高效高压外喷雾及水电闭锁装置:内喷压力不低于2MPa ,外喷压力不低于4MPa 7、架架降柱移架喷雾,跟机喷雾共用架间喷头17、破碎机内部自动喷雾装置或除尘器和防尘罩11、面溜头和后溜头转载自动喷雾18、转载自动喷雾:各转载点均安设,皮带转载点安设干洒湿不洒装置16、通防综合检测牌板:距工作面煤壁20米21、挡尘帘:距工作面回风出口100-150米适当位置19、水压表;20、自动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出口50米左右,全断面封闭高效雾化13、回风隅角切顶排以里悬挂大数码便携仪;14、隅角瓦斯检查点及牌板12、束管测头:隅角切顶排以里2、≧Φ108mm 硬质管:每50米设三通阀门24、防火门;流量计:在停采线外适当位置25、≧Φ108mm 硬质管:每50米设三通阀门6、甲烷检测便携仪或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材巷运巷 炮采面通防基本设施布置示意图4-2枣矿集团通防处绘制5、专项工程所用设施不在其列。

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识图PPT课件

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识图PPT课件
第12页/共33页
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内容
• 1 地面建筑物、河流、湖泊、铁路、主要井巷及其保护煤柱的 边界、井田技术边界和井田隔离煤柱边界;
• 2 地面近井点、井下导线点和水准点; • 3 水平主要巷道及峒室,以及特征点的高程; • 4 沿煤层掘进的全部巷道和回采工作面,以及巷道的掘进日期,
斜巷的倾角,煤层的产状要素以及回采年月; • 5 断层和煤层的交面线; • 6 穿过本煤层的钻孔,煤层露头线及其产状;
竖直、倾斜和水平巷道的判读
• 立井、暗(立)井等属于竖直巷道。箭头向里表示进风井,向外表示出风井。 • 表示符号
第15页/共33页
在平面图上,要注意区别钻孔和立井的符号。 下图表示了几种钻孔,均标有孔号、孔口及孔底(或 煤层底扳)的高程及煤厚,并标注了有煤、无煤及注 浆等钻孔性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立井与巷道 是联系的,而钻孔一般是孤立的。
• 重叠巷道:指两条高程不同的巷道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在平面图上表现为两巷道重叠在—起,但高程相差 较大。
• 相交巷道:指两条方向不同的巷道相交于一平面图上,两相交巷道交点处的高程应相等。
第19页/共33页
第20页/共33页
构造
• 陷落柱是煤系下伏灰岩中的大跨度溶洞发生持续向上的塌陷所 产生的、三维形态呈柱状的塌落岩块堆积体。
H=1.2∠3H0=°1.8∠65° H=3.3∠70°
H=0.6∠50°
48508 工 作 面
H=2.3∠85°
H=0.3∠60°
H=2.7∠50°
H=2.6∠30°
H=0.6∠60°
H=1.0∠45°
H=2.2∠75° H=1.2∠70° H=1.2∠45°
H=1.3∠55°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

l 区= l采+2 l巷+ l柱
l巷=3 4.5m, l柱=0 20m
采区走向长度
加大采区走向尺寸的好处
相对减少上(下)山、车场及硐室的掘进工程量; 减少采区边界煤柱、上(下)山煤柱损失; 增大采区储量和服务年限,利于接替; 有利于采区和矿井合理集中生产,提高采区生产能力; 减少采面搬家次数。
联系方式 各 分 煤 层 超 前 平 巷 — 平 石 门 — 3— 平 石 门 和 溜 煤 眼—运输上山1; 各分煤层超前平巷—4 — 平石门 —— 轨道上山 2
机轨合一巷布置
机轨合一巷布置 胶带机和轨道布置在同一大断面岩巷内。
7 8 6 3 1 1 2 5 1 2 1
机轨合一巷优缺点 少一条岩巷,省工程量,易维护;设备集中,易管 理;断面大,施工定向困难;中部车场轨道与输送机 交叉,交叉点施工复杂;上、下区段不能同采、通风 难解决。 适用条件 煤层多,产量大的采区。当前应用较少。
上山布置类型
双煤上山
1 20~25m 2
双上山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稳定煤 层中; 走向间距2025m,两侧煤柱30 m 。 适用:下部有薄及稳定的中厚煤层;单一薄及中厚煤层。
一煤一岩上山
轨上沿煤层顶板布置;运上沿底 板岩层布置; 上山错距: 运上距煤层1012 m 运上、轨上走向距20 m。
在采区边界设12条边界上山; 瓦斯大,采用Z、Y型通风时,两条需设回风边界上山; 往复式开采,不沿空留巷,区段煤柱护巷的往复式开 采,要求采区一翼开掘两条上山。
采区上(下)山运输
采区上(下)山任务

采区上(下)山担负采区的煤、矸、物料等运输;通风行 人、管线的通道。
近水平、缓倾和倾斜煤层运输上山中的运输设备类型

采掘工作面通防设施布置图及说明

采掘工作面通防设施布置图及说明

材巷运巷5、专项工程所用设施不在其列。

2、采煤面的“五图一表”齐全,包括通风系统图、监控系统图、避灾系统图等内容。

3、采煤面两巷的测风站应选择在顶帮完好、巷道平直、前后20米无杂物且尽可能靠工作面的巷段,并悬挂测风牌板。

4、喷头样式可选用旋转月牙、半月牙等多种形式,控制方式也应根据现场实际选定。

综采面通防基本设施布置示意图4-1枣矿集团通防处绘制2008年10月10日第1次发布注: 1、采煤面两巷的隔爆水棚,首组水棚区距工作面60-200米,以外每隔200米设置1组,并实现自动加水。

综 采 工 作 面破碎机转载机煤 机10、短臂注水:仰采角大于15度的不进行;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不进行 15、甲烷传感器:距煤壁5-10米23、CH4、温度、粉尘传感器:距回风巷出口以里10-15米。

有自然发火史的矿井设置CO 传感器。

安设粉尘超限自动喷雾1、防火门;流量计:在停采线外适当位置5、中长孔高压注水:每孔水压表和流量表计量计压3、水压表:移动变电站附近9、放煤口放煤联动喷雾22、温控喷淋装置:皮带运输系统每隔150米1处。

皮带机头卸载点1.5米处、皮带机尾1.5米处,头尾相连的只安装机头1处4、净化水幕:距工作面50米左右,全断面封闭高效雾化8、煤机内喷雾、高效高压外喷雾及水电闭锁装置:内喷压力不低于2MPa ,外喷压力不低于4MPa7、架架降柱移架喷雾,跟机喷雾共用架间喷头17、破碎机内部自动喷雾装置或除尘器和防尘罩11、面溜头和后溜头转载自动喷雾18、转载自动喷雾:各转载点均安设,皮带转载点安设干洒湿不洒装置 16、通防综合检测牌板:距工作面煤壁20米 21、挡尘帘:距工作面回风出口100-150米适当位置19、水压表;20、自动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出口50米左右,全断面封闭高效雾化13、回风隅角切顶排以里悬挂大数码便携仪;14、隅角瓦斯检查点及牌板12、束管测头:隅角切顶排以里 2、≧Φ108mm 硬质管:每50米设三通阀门24、防火门;流量计:在停采线外适当位置25、≧Φ108mm 硬质管:每50米设三通阀门6、甲烷检测便携仪或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材巷运巷炮采面通防基本设施布置示意图4-2枣矿集团通防处绘制5、专项工程所用设施不在其列。

(整理)2025采煤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整理)2025采煤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2025采煤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牌版规格800×1000mm)2025采煤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牌版规格800×1000mm)2025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图(牌版规格800×1000mm)2025采煤工作面防尘系统图(牌版规格800×1000mm)2025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图表(牌版规格800×1000mm)采煤机技术特征表序号项目单位参数1 型号MG-200/475-W2 采高m 2-3.53 滚筒直径m 1.84 截深mm 6305 滚筒中心距mm 60966 最大牵引力kN 3507 牵引速度m/min 68 功率kW 4759 煤层倾角0≤202025工作面劳动组织于出勤表序号工种人员小计甲班乙班丙班1 队干 1 1 1 42 班组长 2 2 2 63 采机司机 3 3 64 支架工 4 4 85 输送机司机 1 1 1 36控制台泵工 1 1 1 37泵站支架修理工 2 28采机维修工121 49输送机维修工12 310端头维护工 4 4 811 超前支护工 5 5 1012 材料员 1 1 1 313 送饭工 2 1 2 514 电气检修工 1 2 1 415 其它 2 4 2 816 合计29 20 28 772025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 走向长度m 3002 倾斜长度m 1003 煤层厚度m 4.014 煤层倾角°6~10º5 割煤高度m 3.56 循环产量T 2947 日循环个数个/日 68 日产量T 17649 循环进度m 0.610 月产量T 52920 30天计11 日出勤工数个7712 回采工效T/工22.913 坑木消耗M3/kt 2.014 截齿消耗个/万t 2015 抗磨油kg/万t 3516 乳化液kg/万t 10017 齿轮油kg/万t 5018 正规循环率% 9519 可采期月 2.32025工作面液压支架技术特征表序号项目单位参数1 型号ZZ-4000/18/382 采高m 2.1-3.83 工作阻力kN 40004 初撑力kN 31405 支护高度m 1.8-3.86 支护宽度mm 15007 支护强度MPa 0.7078 移架步距mm 7002025工作面概况工作面概况本工作面开采山西组2#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确定本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开采,全部跨落发管理顶板。

第二部分 采区上山的布置分析课件

第二部分  采区上山的布置分析课件

(3) 双岩上山
•两 条 上 山 置 于 底 板 岩 石中 轨上距煤层810 m
•运上距煤层1214 m
•走向间距:2025 m
8~10m 1 20~25m
12~14m 2
适用: 开采单一厚煤层采区;
(b)
煤层群最下一层为厚煤层; CH4小的联合布置采区 普遍采用。
(4) 双岩、一煤上山
走向间距: 1015 m
采区。
三、上山布置类型
(1) 双煤上山 双上山置于下部稳定 煤层中; 走向间距2025m, 两侧煤柱30 m
1
20~25m
2
适用: 下部有薄及稳定的中厚煤层。 单一薄及中厚煤层。
(2) 一煤一岩上山
•轨道上山沿煤层顶板布置; •运煤上山沿底板岩层布置。
•上山错距:运煤上山距煤层 1012 m • 运煤上山、轨道上山走向距 20 m
各位领导,大家好!
第二部分 采区上山巷道布置
Ⅰ 阶段 Ⅱ 阶段 Ⅲ 阶段
采区
1区段 2区段
3区段
Ⅰ 阶段 Ⅱ 阶段 Ⅲ 阶段
1区段 2区段 3区段
井田内再划分为阶段
A
q1
C3
C1 q 2 C2
q3
C4 J1
J2 J3
采区布置形式
2 6A
C1 4 3 5 1
走向长壁工作面: 工作面沿倾斜布置 ,沿走推进
距煤层1020 m
(三)、采区上山层位选择
• 多煤层联合布置采区:一般将上() 山置于下部稳定的煤层或底板岩石中。 主要原因为:
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
提高采出率,煤损少;
采区生产系统可靠,易维护。
上山的倾角(坡度)
采区上山角度:视承担的任务,选用的运输设备、生 产能力等确定;(采区上(下)山任务:煤、矸、物 料等运输,通风行人、管线铺设)。 采区上山常用运输设备:绞车、胶带输送机、刮板输 送机、自溜

第五章分层采煤法

第五章分层采煤法
13


10
同 20 12

2 17 6
13
13
15
21
78
18
14 11
5
4
9
l6
10 12 20
1
3 19
2 17 6
13
13
15
21
78
10
18
10
20 12
14
12 20
11

5
4
9

l6

1
3 19

22 15 21
6 17
13
2
9
11 14
20 12
78
10
5 4
18 22 19
13
倾斜分层垮落采煤法
下行式:先采顶分层,依次按下行顺序回采各分层 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 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开采 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 采下一个分层
第一节 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示例
一、分层同采的采区巷道布置 条件:厚煤层,低瓦斯,赋存稳定;
分三层,沿倾斜划为35个区段
2 17

轨上(5)和运上(4) 6 布置在距煤层15m左右
层 的底板岩石中,
78
同 错距:≮2m
18
采 运“上”在下,轨“上”
巷 在上
5
4
l6


1
3
19
置 22


5
78
4
阶段运输大巷(1) 和回风大巷(2) 布 置在距煤层 520m的底板岩 石中
6 17 2

第一章巷道布置及用途

第一章巷道布置及用途

12011地面标高+265m ~周围无采、掘工作面。

一、巷道布置:12011采区上山西部。

12011+400m ,工作面标高-320m ~-238m 二、巷道用途:1、满足120112、满足120113、满足120114、是12011123附图一 12011附图一: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巷道布置平面图附图一: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巷道布置平面图第二章地质说明书第一节顶、底板岩性顶板岩性:工作面煤层为二1煤层。

伪顶不发育;直接顶为泥岩,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厚度0~3.5m;老顶为中粒石英砂岩(大占砂岩),厚9.9m~19.0m。

底板岩性:伪底不发育;直接底为泥岩、粉(细)砂岩,厚度8.3m~10.7m;老底为L7灰岩,厚5.0~6.3m。

附图二: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煤岩层柱状图第二节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褶曲宽缓。

根据地面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工作面西部发育有DF2、DF11正断层。

DF2断层落差为3m,断层深部切入L7灰岩,其尖灭端距轨道顺槽32m,其延伸线与轨道顺槽交点位置距回风大巷425m;DF11断层落差为2m,断层深部切入L7灰岩,与轨道顺槽斜交,交点位置距东回风大巷583m。

工作面东部发育有DF3正断层,落差为3m,深部切入L7灰岩,其尖灭端距轨道顺槽41m,其延伸线与轨道顺槽交点距轨道大巷304m。

第三节水文地质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

根据地面瞬变电磁勘探资料,工作面范围内分布有4个异常区,其中工作面外部异常区已揭露,加上过DF2、DF3、DF11正断层,应设专人观察巷道水流情况,特别是过断层和富水异常区段前后,及时做好井下物探及探水工作,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掘进。

在掘进过程中,应在巷道低洼处,安设水泵,便于抽排积水。

12011工作面柱状图附图二: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煤岩层柱状图第四节煤层情况二1煤层:根据已有地质资料,该工作面煤层厚度较为稳定,为0.7m~8.2m,平均为6.0m,煤层结构简单。

矿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PPT课件

矿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PPT课件
矿井巷道由各类井巷组成,有水平的、倾斜的,也有竖 直的,有煤层的顶板岩巷、底板岩巷,还有平穿顶、底板及 煤层的石门等等。这些巷道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组成了一 个纵横交错的巷道网。
识读采掘工程平面图,应具备判读巷道在空间的形态、 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知识。
1.竖直、倾斜和水平巷道的判读
立井、暗(立)井等属于竖直巷道。图8—2表示左边 标注井口及井底的高程,箭头向里表示进风井,向外表 示出风井。两高程之差即为井深: H=45.3 — (一180.5)=225.8(m)。
由于轨道上山和溜煤上,上下高差均为几十米,故为斜 巷;皮带机巷与轨道上山相交处,巷道高程上下相差30余米, 故此两巷道相错;轨道上山在—240m水平以上,巷道与煤层 底板的高程大致相同,故可判明为煤层斜巷; 319.4 ~ - 240m一段,高差为79.4m,而煤层底板平稳,约-240 ~ -239m之间,故此段为底板岩石斜巷。平行于轨道上山和溜 煤上的一条巷道,其高程变化不大(-238.7 ~ - 239.8m) 且与煤层底板高程大致相同,故为一条水平煤巷。
第一节 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一、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是反映煤层内巷道 布置和回采情况的图纸。
图1—1a 表示某矿井 由一对立井、水平运输大巷和采区 石门进行开拓。石门进入煤层以后,即沿煤层掘进煤层 运输巷、采区上山和回风巷等。然后开掘开切眼构成回 采工作面,即可进行采煤。图1—l b图是a水平投影图, 即一张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这张图纸是分煤层(成分层 )绘制的。目前生产矿井多按采区绘制,比例尺为1: 1000和1: 2000。
第4页/共43页
二、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和绘制方法
1.图的内容
(1) 地面建筑物、河流、湖泊、铁路、主要井巷及其保 护煤柱的边界、井田技术边界和井田隔离煤柱边界;

煤矿完整制图图例

煤矿完整制图图例

55
煤层为零 点边界
56 煤层等高线
57
平衡表内 储量块段
58
平衡表外 储量块段
59 水 泵
标准文案
线宽为 1.2mm
线宽为 1.2mm
a
+100
b
-100
25-111b 2.45m 15°
394000m2
25-111b 2.45m 15°
3 94 00 0m 2
线宽为 0.25mm
线宽为 0.30mm,注明煤柱 名称,批准机关及文号
流量364咸水泉观测时间矿化度流量ls365水井观测时间井深井口至水面深度366长期观测井观测日期流量水位高程367抽水井流量368坎儿井流量ls369河流观测站10370临时河流观测站10标准文案大全371沟渠堰坑站372气象观测站373最高洪水位线022015374地下水等水位线375等水压线02376承压水顶板或底板等深线10377咸水顶板或淡水底板等深线0210378基岩等高线379以砂砾石为扇边界线0215380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界线短线指冻土方向381河床漏水15标准文案大全382地下水流向15箭头长4mm粗02mm383水位曲线01515384流量曲线01515385水质类型分区界线10386富水性界线387矿化度界线03388河流排泄地下水389河流补给地下水390河道建闸河流宽度大于图上4mm时按实际比例绘制标准文案大全391滞洪区按实际范围绘制392岩溶区地表水渗漏处0210393生产平硐长期观测站观测起止日期最小流量最大394有水流生同上395有水小窑积水小窑396主要含水层除第四系和奥陶系的岩层涂本系代表颜色外其余主要含水层一律涂浅蓝色397潜水位线用于水文地质剖面图上
─ ─
─ ─ ─

巷道断面图

巷道断面图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西翼K3运输巷和回风上山二、巷道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巷道掘进目的是为了解决明年生产的接替及西翼K3准备工作面形成单独的回风系统。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的设计长度:运输平巷150m,回风上山100m;巷道的服务年限:至矿井西翼K3煤层回采完毕约3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经矿委会议研究决定,本巷道预计2011年3月开工,预计2011年5月底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国有煤矿安全质量验收标准》、《工种岗位责任制》、《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及公司下发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开采情况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宣威组(P2X)、三叠第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及第四系(Q)。

现分述如下:(一)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块状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呈细晶等粒结构,具杏红状结构,属一套火山岩建造,于茅口组灰岩之上和宣威煤组之下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区内地表未出露,据邻区资料厚约300~500m。

(二)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为一系列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夹煤层组成的连续沉积含煤岩系,地层厚度约226~251m,平均233m,按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划分为二段。

1.宣威组第一段(P2X1):自玄武岩顶到K1煤层底。

出露于矿区东部外围,厚100~140m,由薄至中厚层状中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煤线及厚度小于0.30m的不可采煤层,与下伏玄武岩(P2β)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宣威组第二段(P2X2):自K1煤层底板至K3煤层顶板上部约18m,出露于矿区南东部及外围,平均厚113m,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

本层含煤线及煤层9~23层,为矿区主含煤段。

回采巷道布置

回采巷道布置

8.回采巷道布置如何说明?正规生产讲议\煤业公司关于进一步规范采煤方法管理的补充规定\采煤方法汇总图.doc回采巷道布置(说明回采巷道的断面规格,附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示意图)根据确定的采煤方法、开采顺序、煤柱留设等,对工作面切眼、斜坡眼、联络眼(包括高位眼)的布置方式、开口位置、施工方向、坡度、间距、装煤口设置、行人眼安排、正规采面上出口位置及各种小眼的断面控制要求等进行说明。

例:1、长壁(1)切眼(眼宽米)布置在距边界20米处开口施工至贯通上区段巷道,倾斜长度约米;(2)联络眼(眼宽米)联络眼必须在切眼施工30米后先组织施工,两条联络眼在巷道的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米;第一条在切眼距巷道6米处往外部开口,施工坡度为30度,长度控制在8-10米,然后搬外部巷道重新开口,重新开口沿正倾斜施工6米后,往里部开口,施工坡度为20度,直至两联络眼沟通为止。

此外,在工作面推采至联络眼5米左右时,必须准备好外部联络眼。

在施工联络眼中,必须要求正倾斜施工的长度(也就是护巷煤柱留设的最低尺寸)(3)边界回采眼(眼宽米)当切眼沟通上区段巷道后,至边界部分的煤层按短壁残采形式布置分斜坡,分斜坡在切眼中的间距为{10—20米},自上而下逐条施工,至边界不可采地段后往上打回采眼至上风巷或采空区,形成短壁后退推采,至切眼后,必须在第四排处预设密柱。

例2、正规斜坡(1)主斜坡(眼宽米)第一条主斜坡布置在边界外30米处开口,开口后沿正倾斜方向施工(4-8)米,然后按坡度22度往石门方向施工,至贯通上区段巷道;两条主斜坡在巷道间的间距为(30—50)米{构造复杂取小,简单取大}。

(2)分斜坡(眼宽米)当主斜坡施工贯通上区段巷道后,应根据煤厚、倾角、顶底板等情况选择施工分斜坡,分斜坡在主斜坡中的间距为(15-30)米{正倾斜壁长10-20米},自上而下逐条往边界方向施工,坡度为22度,至边界不可采地段后往上打回采眼至上风巷或采空区,形成短壁后退推采。

采掘工程设计图

采掘工程设计图
(2)绘制出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 (3)区段划分和采准巷道布置; (4)标明通风构筑物; (5)绘制主要巷道剖面图; (6)采区标注。
七、应用
(1)编制采区准备计划; (2)制定采区材料用量计划; (3)编制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 (4)计算采区采出率、掘进率。 (5)计算巷道掘进费用; (6)利用采区巷道布置图绘制其它矿图。
第四节 井巷工程施工图
一、井巷工程施工图概况
井巷工程施工图即为各项单位井巷工程施工而绘制的图件。 包括井巷工程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各种井巷断面图、轨道线 路图、井巷工程特征表以及设计要求、设计依据等几个部分。
常用比例:1:20、1:50、1:100、1:200、1:500等。 二、井巷工程施工图的图示内容 (1)井巷中各种巷道、硐室的空间形态、断面规格及其相 互位置关系; (2)轨道线路及其参数; (3)井巷施工的方法、顺序,炮眼的布置、数目及参数; (4)井巷工程断面特征表,包括井巷的名称、设计掘进断 面、净断面、工程量、材料消耗量等。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概念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种类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图示内容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使用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识读方法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概念
采区巷道布置图是将采区地质资料和设 计的采准巷道系统采用正投影的原理, 按一定比例绘制出的设计图件。它是采 区方案设计的具体体现。
二、采区巷道布置的种类
1.按照采区巷道布置方式分类
2.按照投影面分类 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采区巷道布置立面图、 采区巷道布置层面图、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三、采区巷道布置图的图示内容
(1)采区范围、采区边界线以及采区边界煤柱尺寸。 (2)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主要地质构造及钻孔情况。 (3)区段划分方式、采区巷道布置形式,包括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采区硐

第十章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1

第十章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1

采区服务年限3a以上。
16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Coal Mining Science
(一)上山层位
3、上山倾角及穿层上山
➢ 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 ➢ 当煤层倾角有变化时,力求使上山保持固定坡度。 ➢ 为满足运输要求,岩石上山可穿层布置
当 1520时,“运上”调为15,胶带机; 2030 时,“运上”调为30,煤自溜。
掘进顺序:3先掘,超前勘探,为1和2 取直定向;(d3)用于通风行人。
适用
开采煤层数目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的采区;
瓦斯高、水大的采区。
28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Coal Mining Science
四、采区上山布置类型
➢ 5、三岩上山 布置特点 三岩上山均置于底板岩层中; 走向间距:1015m 层位上:1 和 3 同层位 2低24m
(一)上山层位
特殊条件下,将上山置于煤层群的中部或上部。 可能原因:
下部煤层底板接近富含水层,或底板岩石松软,且很 厚,不易维护。
单独设置的为分组煤层服务的专用上山。
19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Coal Mining Science
(二)上山沿采区走向的位置
➢ 一组上山: 边界上山:上山布置在采区走向的边界。“单翼采区” 中央上山:上山布置在采区中部。“双翼采区”
胶带运输及运输能力
带宽/mm 800 能力/t/h 350
1000
1200
1400
630 700~1000 2500
33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Coal Mining Science
(2)自溜运输
▪ 松散煤炭的自然安息角: 35
▪ 煤层或上山倾角 > 3时,均采用自溜;

井下大样图绘制规范

井下大样图绘制规范

井下大样图绘制规范为提升区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规范井下大样图绘制工作,特作如下规定:一、采掘工作面需上大样图板的图纸:1、掘进工作面:1)巷道布置示意图;2)巷道施工断面示意图;3)设备布置示意图;4)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平面和剖面图5)临时支护示意图;6)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示意图;7)监测监控系统示意图;8)供电系统图。

2、采煤工作面:1)工作面布置示意图;2)工作面生产系统示意图;3)正规循环作业图表;4)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示意图;5)工作面支架布置及两巷超前支护示意图;6)工作面供电系统图;7)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8)工作面监测监控示意图。

— 1 —二、各种图的比例要求:1、掘进工作面:1)巷道布置示意图比例1:500;2)巷道施工断面示意图比例1:25;3)设备布置示意图(不作要求);4)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平面和剖面图比例1:25;5)临时支护示意图比例1:25;6)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示意图(不作要求);7)监测监控系统示意图(不作要求);8)供电系统图(不作要求);2、采煤工作面:1)工作面布置示意图比例1:1000;2)工作面生产系统图比例1:1000;3)正规循环作业图(不作要求);4)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示意图;1:10005)工作面支架布置及两巷超前支护示意图(不作要求);6)供电系统图(不作要求);7)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不作要求);8)工作面监测监控示意图(不作要求)。

三、图例(按《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要求,见大样图图例。

四、对各种图纸的内容的要求:1、掘进工作面:—2 —1)巷道布置示意图:必须标明巷道所在位置与盘区大巷的关系、及主要技术参数、运输系统等内容;2)巷道施工断面示意图:必须标明毛宽、净宽、毛高、净高、中线、各类管线、风筒、运输设施、人行道的布置与尺寸以及巷道支护方式及支护材料规格型号;3)设备布置示意图:必须标明巷道内主要设备的布置方式及相关文字说明;4)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平、剖面图:必须标明最大和最小控顶距;5)临时支护示意图:必须标明临时支护距离和方式;6)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示意图:必须标明风机、风筒的位置、通风路线、通风设施、火灾、瓦斯灾害及水灾的避灾路线和必要的文字说明;7)监测监控系统示意图:必须标明监测监控线路、设备的位置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8)供电系统示意图:必须标明电缆长度及电缆、开关等设备型号与数量等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采煤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牌版规格800×1000mm)
2025采煤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牌版规格800×1000mm)
2025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图(牌版规格800×1000mm)
2025采煤工作面防尘系统图(牌版规格800×1000mm)
2025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图表(牌版规格800×1000mm)
采煤机技术特征表
序号项目单位参数
1 型号MG-200/475-W
2 采高m 2-3.5
3 滚筒直径m 1.8
4 截深mm 630
5 滚筒中心距mm 6096
6 最大牵引力kN 350
7 牵引速度m/min 6
8 功率kW 475
9 煤层倾角0≤20
2025工作面劳动组织于出勤表
序号工种
人员

计甲班乙班丙班
1 队干 1 1 1 4
2 班组长 2 2 2 6
3 采机司机 3 3 6
4 支架工 4 4 8
5 输送机司机 1 1 1 3
6
控制台泵工 1 1 1 3
7
泵站支架修理工 2 2
8
采机维修工1
2
1 4
9
输送机维修工1
2 3
10
端头维护工 4 4 8
11 超前支护工 5 5 10
12 材料员 1 1 1 3
13 送饭工 2 1 2 5
14 电气检修工 1 2 1 4
15 其它 2 4 2 8
16 合计29 20 28 77
2025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 走向长度m 300
2 倾斜长度m 100
3 煤层厚度m 4.01
4 煤层倾角°6~10º
5 割煤高度m 3.5
6 循环产量T 294
7 日循环个数个/日 6
8 日产量T 1764
9 循环进度m 0.6
10 月产量T 52920 30天计
11 日出勤工数个77
12 回采工效T/工22.9
13 坑木消耗M3/kt 2.0
14 截齿消耗个/万t 20
15 抗磨油kg/万t 35
16 乳化液kg/万t 100
17 齿轮油kg/万t 50
18 正规循环率% 95
19 可采期月 2.3
2025工作面液压支架技术特征表序号项目单位参数
1 型号ZZ-4000/18/38
2 采高m 2.1-3.8
3 工作阻力kN 4000
4 初撑力kN 3140
5 支护高度m 1.8-3.8
6 支护宽度mm 1500
7 支护强度MPa 0.707
8 移架步距mm 700
2025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概况
本工作面开采山西组2#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确定本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开采,全部跨落发管理顶板。

该面走向长度为300米,倾向长度为100米。

根据本工作面地质条件,以及所用支架的技术性能,确定工作面的采高为3.5米,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4米。

工作面回采工艺:
一、落煤
工作面采用MG200/475W型双滚筒采煤机双向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为两个循环。

二、移架
工作面采用本架操作,追机移架方式,即支架沿采煤机的割煤方向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采煤机的截深。

三、推移刮板输送机
前部输送机滞后于采煤机后滚筒15米以外推入,跟机分段推入,保证输送机成一条直线,弯曲段长度不低于15米,不得出现急弯,防止损坏连接环、哑铃销或溜槽错口。

四、顶板管理方法
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最小控顶距为4.275米,循环进度为0.6米,最大控顶距为循环进度+最小控顶距=4.875米。

五、拉后部输送机
放完煤后,拉后部输送机与推前部输送机相同,分段拉回,拉后部输送机后保证其呈一条直线,不得出现急弯,以防出现损坏连接环、哑铃销或溜槽错口断裂现象。

六、装煤
煤机割下的煤直接落入工作面前部输送机,另一部分通过煤机螺旋滚筒与前输送机的铲煤板联合将煤炭装入工作面前部输送机,顶煤直接有放煤口放入工作面后部输送机。

七、运煤
1、工作面采用前后两部刮板输送机运煤,输送机型号SGZ-764/320(不封底)。

2、顺槽运输方式
运输顺槽铺设SZB-730/75型刮板转载机一部,DSP1010/80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一部,长度
2027综掘正规循环作业图表2块
2027综掘面避灾路线图2块
2027综掘面通风系统图2块
2027进风顺槽平面布置图2块
综合柱状图做3块2027断面支护正视图做2块
2027断面支护侧视图做2块
掘进机切割示意图做2块
2027掘进面劳动组织
工种小班人数(人)圆班人数(人)
生产班跟班队长(兼验收员) 1 3 掘进机司机 2 6 班长 1 3
支护工 6 18 溜子司机1(兼职)
胶带司机1(兼职)
电钳工 1 3
小计11 33人
运料班
班长 1 1 绞车司机 1 1
装料工 2 2
合计 4 4人合计37人
2027掘进巷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单位数量
1 巷道断面(毛)m210.2
2 硬度等级(煤) f 0.5-1.0
3 循环进尺m 0.8
4 日循环数个12
5 日进尺m 9.6
6 月进尺(按25天)m 240
7 职工人数名45
8 直接工效m/工0.21
9 锚杆消耗量根/米15
10 锚索消耗量根/米 1.25
11 顶托梁根/m 1.25
12 煤帮托梁根/m 2.5
13 铁丝网张/m 3.75
14 树脂药卷支/m 34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