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中的杂质研究
原料药中杂质的控制与案例分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药品质控RP-HPLC方法
上市后(仿制)药品
–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分析方法的最优化 – 分析方法的耐用性 新药研发 – 如何确定分离对象
抗生素室
基于实验设计理念的HPLC方法优化理论
JPBA,2009, 49(5): 1192–1202
抗生素室
洛伐他定和辛伐他定有关物质HPLC分析方法的优化
抗生素室
杂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方法互补原则
– 了解不同方法间的相关性
所有的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
(validation)
抗生素室
药品质控RP-HPLC方法
上市后(仿制)药品
–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分析方法的最优化 – 分析方法的耐用性 新药研发 – 如何确定分离对象
抗生素室
所有的杂质在所选择的RP-HPLC
抗生素室
5. 发生在R3取代基的反应
O R1 HN N O O S CH2OCOCH3 COOH R1 HN N O S CH2OH COOH O R1 HN N O O S CH2 O
当3位碳上的取代基为乙酰氧甲基时,易脱去乙酰基,形成 脱乙酰基降解物。在加热、酸性等条件下,可进一步进行分 子内部环和,此时生成的主要降解产物为内酯。
8
0.100%
U2 9 10 8 U2 9 10
0.050%
杂质2、杂质4是与光照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杂质
抗生素室
如何合理的对原料药中的杂质 进行报告和控制?
依据合成/降解反应机理,鉴别可能杂质!
全过程跟踪杂质在合成工艺中的变化!
抗生素室
杂质控制方法
直接测定
– 色谱法 »HPLC »TLC »HPCE »GC 间接测定 »溶液的颜色检查
原料药杂质研究思路和方法
原料药杂质研究思路和方法咱就说这原料药杂质研究啊,那可真是个大学问呢!就好像咱过日子,家里边儿总会有些边边角角的小零碎要收拾。
这原料药里的杂质不就是那些小零碎嘛!你想想看,原料药那可是要做成药去治病救人的呀。
要是杂质没研究清楚,那不就跟做饭盐放多了或者放少了一样,那做出来的药能靠谱吗?咱可不能让病人吃了不靠谱的药呀,那不是害人嘛!研究这原料药杂质,首先咱得搞清楚都有啥杂质。
这就好比你去一个新地方,得先知道那地方都有啥人啥景儿。
咱得用各种办法,把那些隐藏起来的杂质都给揪出来。
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啊,得细心再细心。
然后呢,还得搞清楚这些杂质是咋来的。
是生产过程中不小心混进去的呀,还是原料药自己就带着的呀。
这就像你家里的灰尘,你得知道是从窗户缝里进来的,还是你自己从外面带回来的。
只有知道了来源,才能想办法去解决呀。
再说说这杂质的量,多了少了都不行。
就跟做菜放调料一样,多一点太咸,少一点没味。
咱得精确地去测量,看看这杂质到底有多少,是不是在安全范围内。
还有啊,这些杂质对原料药的性质和药效有没有影响呢?这可太重要啦!要是有影响,那可不得了,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掉。
不然这药做出来,效果不好,那不就白瞎了嘛。
咱研究杂质的时候,就像是个侦探,一点点去寻找线索,去解开谜团。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很难搞的杂质,就跟遇到一个狡猾的小偷一样,得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抓住它。
你说要是不重视这原料药杂质研究,那后果得多严重啊!咱不能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呀。
所以啊,咱得好好对待这个事儿,认真研究,把杂质都搞清楚,让原料药干干净净的,做出的药才能让人放心。
总之,原料药杂质研究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关乎人命的大事儿。
咱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只有这样,咱才能做出安全有效的药,让病人能快快好起来呀!这就是我对原料药杂质研究的看法,大家觉得呢?。
新原料药中的杂质研究指南
新原料药中的杂质1. PREAMBLE 序言本文件旨在为化学合成的新原料药(这些新原料药尚未在任何地区或成员国注册)在注册申请时,对其杂质的含量和界定的申报提供指导。
本报导原则不适用于临床研究期间所用的新原料药。
本文件不涵盖生物/生物制品、肽、寡聚核苷酸。
放射性药物、发酵和半合成产品、草药以及来源于动、植物的粗制品。
新原料药中的杂质分两个方面阐述:化学方面:包括对杂质的分类和鉴定、杂质生成、规范中杂质的检查项目以及对分析方法的简要讨论。
安全性方面:对用于安全性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新原料药批次中不存在或含量很低的那些杂质的界定的指南。
2. CLASSIFICATION OF IMPURITIES 杂质的分类杂质可分为下列类型:•有机杂质(与工艺和药物有关的)•无机杂质•残留溶剂有机杂质可能会在新原料药的生产过程和(或)储存期间有所增加。
这些杂质可能是已确定的或者是未确定的、挥发性的或者非挥发性的。
它包括:•起始物•副产物•中间体•降解产物•试剂、配位体、催化剂无机杂质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它们一般是已知的和确定的。
包括:•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金属或其他残留金属•无机盐•其他物质(例如:过滤介质、活性炭等)溶剂是在新原料药合成过程中用于制备溶液或混悬液的有机或无机液体,由于它们一般具有已知毒性,故容易选择控制方法(见ICH指导原则Q3C残留溶剂项下)。
不包括在本文件中的杂质为:(1)外源性污染物(不应该存在于新原料药中,可以用GMP来控制);(2)多晶型;(3)对映体杂质。
3. RATIONALE FOR THE REPORTING AND CONTROL OF IMPURITIES杂质报告和控制的说明3.1 Organic Impurities 有机杂质申报者应对新原料药在合成、精制和储存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那些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杂质进行概述。
该描述应建立在对合成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由原材料引入的杂质及可能的降解产物进行合理地、科学地评估的基础上。
ICHQ3导读:杂质研究
ICHQ3导读:杂质研究ICH Q3 是⼀个⾮常重要的章节,主题关于杂质研究,在⼯艺研究中恐怕也是被穷根究底熟读千遍的指南之⼀。
本篇作为ICH导读序列之⼀,仅对其进⾏笼统的概括,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每⼀个指南都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去深⼊学习'。
⼀、⾸先,我们来明确⼏个名词解释:1、杂质(Impurity):存在于新原料药中,但其化学结构与新原料药不⼀样的任何⼀种成分。
新药制剂中除了原料药或赋形剂以外的任何其他成分。
杂质可分为下列类型:(1)有机杂质(与⼯艺和药物结构有关的)有机杂质可能会在新原料药的⽣产过程和/或储存期间有所增加。
这些杂质可能是结构已鉴定的或者是未鉴定的、挥发性的或者⾮挥发性的。
包括:起始物、副产物、中间体、降解产物、试剂、配位体、催化剂(2)⽆机杂质⽆机杂质可能来源于⽣产过程,它们通常是已知的和结构已鉴定的,包括: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属或其他残留⾦属⽆机盐其他物质(例如:过滤介质、活性炭等)(3)残留溶剂溶剂是在新原料药合成过程中⽤于制备溶液或混悬液的有机或⽆机液体,由于他们⼀般具有已知毒性,故较易选择控制⽅法(见ICH指导原则Q3C残留溶剂项下)。
(4)不包括在本⽂件中的杂质为:外源性污染物:不应该存在于新原料药中,可以⽤GMP来控制的;多晶型;对映异构体杂质。
2、杂质的限度(1)报告限度(reportingthreshold):为⼀限度,⾼于此限度的杂质需报告其含量。
即Q2B中的“报告⽔平”(reportinglevel)。
(2)鉴定限度(Identified threshold):为⼀限度,⾼于此限度的杂质需鉴定其结构。
(3)界定限度(Qualificatedthreshold):为⼀限度,⾼于此限度的降解产物需界定其安全性。
***报告限、鉴定限和界定限的异同之处:相同:都是表⽰杂质限量的数据。
不同:(1)对应的本质不⼀样,报告限的含义是需要报告超限杂质的含量以及总杂含量,鉴定限的含义是需要鉴定超限杂质的结构,界定限的含义是需要界定超限杂质的安全性。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前言原料药是药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质量影响着最终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原料药质量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内容原料药质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物理性状物理性状指的是原料药的外观、形状、颜色、气味、味道、相对密度、熔点、沸点等性质。
对于不同的原料药,其物理性状也有所不同。
研究物理性状可以为原料药的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并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纯度检测纯度是指原料药中所含的目标化合物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纯度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比较法、光谱法等。
纯度检测是衡量原料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果对于制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都至关重要。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指测定原料药中的目标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含量测定较为常用的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吸收光度法、荧光法等。
含量测定是判定原料药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杂质检测杂质是指原料药中除目标化合物外的其他化合物。
杂质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常用的杂质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荧光法等。
杂质检测是保证原料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剂型特性研究原料药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与其他药物和辅料混合,形成了药品的剂型。
剂型特性包括药品的外观、PH值、颗粒度、溶解度等,对于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剂型特性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药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测试。
原料药质量研究是药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各项研究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原料药质量的研究,可以为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药品生产的效率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帮助。
对原料药中杂质的研究
对原料药中杂质的研究在新药研究过程中,对杂质的研究愈发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ICH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均颁布了相应的指导原则,国内外的药典也从专业角度对杂质进行界定。
故杂质研究在药物药品研究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
文章在概述了原料药中杂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杂质的分类及其合理的限度、分析方法与建立标准,旨在阐述其在原料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标签:原料药;杂质;分类;限度药物杂质关乎药物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药品特性的稳定性。
为确保其安全,必须对药物中所存在的杂质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并加以控制。
1 杂质概述原料药(化学药物)中所含的杂质,按照《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定义是指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是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从其化学结构来分析是与新原料药存在差异的某种成分。
简言之,它是存在于某一新原料药中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
药品在其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都会产生杂质,主要有工艺杂质、降解产物、异构体和残留溶剂等,一定要对这些杂质进行量的控制和质的研究。
同时,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分析厘定出能如实反映新药品中所含杂质的检查控制条目,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一般来讲,普通的原料药检查项目通常应从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纯度三个方面来考虑。
对药物所含杂质进行检查既可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同时也为生产、流通过程的质量保证和企业管理的考核提供依据。
2 杂质的分类2.1 无机杂质无机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药制备的过程中,具有已知性和确定性。
具体包括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金属、无机盐、其它杂质。
2.2 有机杂质有机杂质,也叫做有关物质。
它主要涉及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原料、中间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试剂、配位体、催化剂以及贮藏过程中的降解产物等。
这是药品质量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其中它的含量是直接体现药品纯净度的衡量指标。
基于药品本身安全性及后期药品生产实际情况的考虑,必须对药品的纯度进行高规格的要求,在药品研制过程中允许可控范围内的无害的或低毒的共存物,但有毒杂质必须有个严格的控制。
苯巴比妥原料药中的两个杂质及其含量测定
Ab t a t wo i u i e e e io ae y s p rto h o a o r p , h ssr t r ee i e t e h o g S a d I s r c :T mp rt sw r s ltd b e aa i n c r m t g a h t i t i ucu e w r d n i d t r u h M n R T e i u i e n p e o abi l e e i f h mp rt s i h n b r t r i aw
21 0 0年 第 7期
第 3 卷 总第 2 7 7 0 期
“ jdh m. 1 w c e C T g OI
9 5
厘霍
苯 巴 比妥原 料 药 中的 两个 杂质 及 其 含 量 测定
孙 艳 华 ,徐 英 ’, 韩勇 一 。 ,黄桂华 ( .山东 大 学 药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 0 1 ;2.山东新 华 制 药研 究院 ,山东 淄 博 2 50 ) 1 50 4 50 5
苯 巴 比妥 是 一 种 非常 重 要 的 丙 二 酰 脲 类 药 物 , 床 上 主 要 临 用 于 镇 静 催 眠 、 抗 惊 厥 ,最 近 也 有 更 多 应 用 报 道 J 化 学 原 。 料 药 中 的杂 质 研 究 对 于 药 物 质 量 控 制 的 意 义 是 非 常 重 大 的I 。 气相 色 谱法 是 测 定 苯 巴比 妥药 物 的常 用 方法 。实验 采 用 J G — S方 法对 苯 巴 比妥 I CM p的杂 质 进 行 研 究 , 发 现 其 含 有 两 个 杂 质 。 通 过 MS检 索 、柱 色 谱 分 离 制 备 、J 分 析检 索 确 定 其 R 结 构 。试 验 还 通 过 GC法 对 这 两 个 杂 质 进 行 定 量 测 定 。关 于 苯 巴比 妥 中杂 质 的 研 究 未 见 文 献 报 道 。
药物中的杂质分析-杂质的来源和分类
---------------------------------------------------------------最新资料推荐------------------------------------------------------ 药物中的杂质分析-杂质的来源和分类药物中的杂质分析- - 杂质的来源和分类为了保证 APIs 及制剂的质量,必须在工艺开发、优化和工艺转化中必须仔细监控杂质。
法规和国际指导原则更加关注原料药中杂质的分离、鉴定和控制。
在本文的第一节,作者以具体实例列举了不同类型杂质和不同来源杂质的情况。
Definitionand sources of impurities 杂质的定义和来源不纯物可定义为目标成分与外来物的混合物或本身劣质的物质。
往往是最终的制备工艺对原料药的成本具有重大影响。
产量、物理特性、化学纯度是 API 生产、制剂处方、制剂生产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作为新药申请的一部分,申请人必须向 FDA 提交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和过程控制。
如果生产批次不符合纯度和杂质质量标准要求,制造商必须进行返工,这不但会消耗原料药和其他资源,还会耽误其他批次原料药的生产,代价很高。
杂质的来源和类型可以通过原料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来进行分析。
杂质的形成与生产工艺的每个阶段相互关联,如图 1 所示。
简而言之,任何影响原料药或成品纯度的物质都被可认为是杂质。
1/ 11杂质有各种来源,通常包括:起始原料(S)、中间体,倒数第二步中间体、副产物、转化产品、相互作用产物,有关物质、降解产物和互变异构体。
Startingmaterial(s) 起始物料图图 1 1 :s APIs 和成品杂质形成路径的示意图监管机构一直期望对用于生产 APIs 的起始物料中的杂质进行控制(1)。
API的起始物料可以是原料、中间体、或用于生产 API 及作为 API 重要结构部分的 API。
API的起始物料通常有确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2)。
【要点解析】原料药中杂质分析技巧
【要点解析】原料药中杂质分析技巧杂质作为药品的一项关键质量属性,其研究是一项重要系统工程。
杂质谱分析对指引药品制备工艺的研发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只有在全面杂质谱分析基础上,药品质量控制才能有的放矢;杂质谱分析也是杂质检查工作和建立合理可行检查方法的前提。
本文对化学合成原料药的杂质分析的一般原则、研究思路和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梳理。
一杂质分析的法规要求CTD 格式申报资料要求药品研发企业对杂质分析必须具备以下分析研究:(1)列出产品中可能的杂质列表,分析杂质的来源;(2)对已知杂质给出化学结构并提供结构确证研究资料;(3)杂质情况分析:杂质名称、杂质结构、杂质来源、杂质控制限度、是否定入质量标准。
二杂质分类及应对策略1、有机杂质分析有机杂质分析是研究产品中实际存在的杂质和潜在杂质。
有机杂质潜在来源为工艺杂质及降解产物。
(1)工艺杂质工艺杂质包括起始原料、中间体、试剂、配位体、催化剂等。
原料引入的杂质(根据其合成工艺分析杂质情况,重点关注可引入后续反应的潜在杂质);副产物(结合工艺分析可能的副产物,清楚或了解及后续工艺中的去向,后续反应情况,重点关注可引入后续反应的副产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通过对药物中的活性基团和不稳定基团进行分析推测,药物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
对原料药合成过程和储存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实际存在和潜在的杂质进行综述分析,评估原料引入的杂质情况,深入理解制备工艺,掌握杂质的由来、去向,科学分析工艺杂质。
(2)降解产物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结构特征分析、稳定性试验、强制降解试验。
强制降解试验的目的强制降解试验的目的如下:①了解待测药品对氧化、光照、酸、碱、湿、热等的敏感程度,潜在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情况;②验证分析方法是否可行,是否为专属性的检查方法;③为药品的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放置条件提供依据;④为选择包装材料提供依据。
强制降解试验内容固体原料药样品应取适量放在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分散放置,厚度≤3 mm;必要时加透明盖子保护(如挥发、升华等)。
原料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
原料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非常重要的话题——原料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
你可能会想,“杂质”这词儿听上去有点儿唬人,但别担心,我们会把它拆开,慢慢聊透彻。
其实,杂质就像生活中的小插曲,虽然不一定是你计划中的内容,但它们总会出现,对吧?所以,了解这些杂质,不仅是药品开发的必要步骤,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2. 杂质的类型2.1 有机杂质首先,我们得认识一下“有机杂质”。
这些家伙是从原料药的合成过程中跑出来的,像小猫咪一样,虽然可爱,但有时候会让你头疼。
有机杂质通常包括反应中间体、降解产物或者原料的不纯物质。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结果调料放多了,出来的菜就变味了,这就有点像有机杂质的情况。
2.2 无机杂质接下来是“无机杂质”,它们就像那些讨厌的灰尘,总是悄悄溜进来。
这类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材料、溶剂,甚至是生产设备的污染。
比如说,金属杂质可能是来自于设备的磨损,或者是清洗不彻底留下的“礼物”。
无机杂质虽然没那么“有个性”,但同样不容小觑,长期接触可就麻烦了。
3. 杂质的影响3.1 对药效的影响那么,杂质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呢?嘿嘿,首先是药效。
想象一下,你喝了一杯牛奶,结果里面混进了盐,味道那叫一个“出奇”!杂质如果在药物中占据了一定比例,可能会改变药物的效果,甚至让它变得不再安全。
就像给你的生活加了不少“调味料”,不好的调味料可就让人不愉快了。
3.2 对安全性的影响再来聊聊安全性。
药物的最终目的当然是治病救人,但如果其中夹杂了一些不该有的东西,那可就有点危险了。
这就像是给自己买了一瓶饮料,结果打开一看,竟然是过期的!这让人怎么能安心呢?所以,进行杂质研究,确保药物安全,真的是大事。
4. 杂质的检测与控制4.1 检测方法接下来,我们得聊聊怎么检测这些小家伙。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把药物中的成分分开来,看看有没有不该出现的东西。
原料药质量研究:异构体杂质的研究
原料药质量研究:异构体杂质的研究什么是同分异构体?⼴义就是分⼦量⼀样,结构不⼀样,例如醇和醚就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但是对于药物研发的异构体杂质来讲,就不是简单的分⼦量⼀样,还需要官能团⼀样。
什么是同系物?官能团⼀样的同时,相差n个CH2的碳。
对于药物研发的同系物杂质,⼀般官能团⼀样的同时,碳个数⼀般相差不⼤,1-3个。
杂质种类和控制药物研发中的异构体杂质主要包括以下⼏种情况:1. 碳碳双键的顺反异构体杂质(顺反异构)。
2. ⼀个⼿性中⼼的对映异构体杂质,多个⼿性中⼼的对映异构体杂质和⾮对映异构体杂质(光学异构)。
3. 相近活性不同位置的取代或者加成的位置异构体杂质(位置异构)。
4. 相同个数碳的碳链异构体杂质(碳链异构)。
5. 药物研发中,有时候因为物料来源问题,可能涉及到同系物杂质问题,这些杂质也统筹为异构体杂质研究,因为结构相似,只是碳个数不⼀样,理化性质可能和异构体杂质类似。
与API或者中间体结构相似,⼤多数情况下,去除能⼒有限,是⼯艺研究的重点。
如果能在前期控制,⼀定要在前期控制,质量研究压⼒前移。
这⾥的前期⼀般指引⼊异构体的源头。
例如,起始原料的位置异构体研究和控制,某物料碳链异构体杂质的研究和控制。
如果源头控制位置异构体或者碳链异构体到⼀定限度以下,例如0.10%以下,在API中不控制其衍⽣物,其风险是很低的。
光学异构体杂质虽然可以在源头研究和控制,但是合成⼯艺过程中可能引发⼿性中⼼消旋,尤其吸电⼦基团的α-位置有活泼氢的⼿性中⼼,所以这类光学异构体杂质有时候在源头有研究控制,在末端API也要有研究控制。
碳碳双键杂质在源头研究控制,后续⼯艺中,相⽐⼿性中⼼消旋⽽⾔,⼀般很难发⽣顺反变化。
如果源头控制在0.10%以下,后⾯API的风险相对不是很⼤。
当然,这也和分⼦结构和反应条件有关。
⼀般光照容易导致碳碳双键顺反异构。
做影响因素的光照实验,有碳碳双键的API要格外⼩⼼了,可能引起双键顺反异构,此时即使源头有很严的控制,API中也要对应研究。
原料药中有机杂质研究与控制
原料药中有机杂质研究与控制——综述1.1 前言随着公众和媒体对药物安全性的日益关注,控制药物中的杂质已成为药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问题。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已经制定了与杂质控制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1],其基本理念已经逐步被国际社会接受。
目前,英国药典(BP)[2]、欧洲药典(EP)[3]和美国药典(USP)[4]均在附录中设有专门的杂质检查通则;中国药典(ChP)[5]二部从ChP(2005)开始,附录中开始设有“药物杂质研究指导原则”;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了《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6];之后,2007年又颁布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在药品注册审评过程中,对药品中的杂质评价都予以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药品质量的提高。
1.2 原料药中杂质控制理念的变迁原料药(化学药物)中所含有的杂质,按照《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定义是指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
其杂质一般分为三类: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是包括工艺中引入的杂质和降解产物。
无机杂质是指在原料药及制剂生产或传递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包括:反应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金属、无机盐等。
残留溶剂是指在原料药及制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
对于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各国药典都收载了经典、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故可采用药典的相关方法对其进行控制。
而有机杂质因其化学结构一般与活性成分类似或具渊源关系,故又称为有关物质。
由于有机杂质其产生的途径与工艺流程密切相关,且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从而给原料药本身在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带来诸多影响,所以各国药品监督部门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标准制定上,均对有机杂质的控制予以高度重视,并随着新测试仪器的开发利用、分析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地对有机杂质的分析与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下文中所提“杂质控制”均指有机杂质的控制。
追溯人们对药品中杂质控制理念的变迁,可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主成分纯度控制阶段、非确定性杂质限度控制阶段和确定性杂质定量限度控制阶段。
药物(原料药和制剂)开发不同阶段杂质研究和控制策略
药物(原料药和制剂)开发不同阶段杂质研究和控制策略全面地了解和控制杂质是药品研发注册的一项重要期望。
在药物开发过程中,为获得确保患者暴露于杂质时的安全性的必要信息,对杂质(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研究通常是阶段性的。
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过程中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目标、监管机构对于各阶段研究内容的期望以及各药企的常规做法。
化学合成原料药的杂质研究主要包括工艺杂质,如中间体、副产物、遗传毒性杂质、残留溶剂和元素杂质。
强制降解试验常用于研究原料药和制剂的降解杂质。
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不同阶段开展强制降解研究的目的和程度。
1、引言监管机构对于新药中杂质研究和控制的期望已通过ICH相关指导原则建立了多年,ICH Q3概述了对药品注册时杂质研究和控制的要求,包括了解杂质来源,并在药物开发完成时建立相应的有效控制措施。
监管机构要求随着药物开发的进行,对杂质的认识应逐步加深,并用于指导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和贮存,但缺乏有关药物开发各不同阶段杂质研究的具体指导原则。
某些区域性指导原则作为ICH指导原则的补充,可以提供更多阶段性杂质研究的指导,但通常也不够具体。
伴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药物研究者必须决定不同阶段杂质研究的内容和深度。
成本是阶段性杂质研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因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药物开发的高失败率,使得在早期阶段即开展全面的杂质研究不切实际。
在各阶段开展杂质研究的首要考虑均应是患者的安全。
由于拟定的治疗用途、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持续时间及患者人群等不同,杂质研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杂质控制是药物开发整体控制策略的一部分。
ICH Q8和相关指导原则描述了控制策略的开发和相关要素。
与安全相关的杂质通常被认为是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
监管机构的指导原则也承认,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杂质控制策略也应相应改变。
本文重点关注化学合成药物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的研究。
杂质研究包括几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如杂质的鉴别、用于杂质研究和控制的化学基础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为杂质设定特定的可接受限度。
中国药典原料药杂质控制要求
中国药典原料药杂质控制要求一、杂质限度确定根据原料药的特性和风险程度,确定杂质的限度范围。
中国药典规定,原料药中杂质的限度不得超过0.1%。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抗生素、生化药物等,杂质限度可能会有所放宽。
二、杂质名称和结构确证对原料药中杂质的名称和结构进行确证,明确杂质的种类和来源。
杂质可能来源于原料药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也可能与生产设备、包装材料等有关。
三、杂质检验方法根据杂质的结构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杂质检测。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对于未知杂质,需要进行分离提纯,并通过光谱分析等方法确证其结构和性质。
四、杂质标定对原料药中杂质的含量进行标定,以确定杂质的量。
标定方法可根据杂质性质和限度要求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容量分析法、光谱法等。
标定结果可用于计算杂质的总含量。
五、杂质谱分析对原料药中的杂质进行谱分析,以了解杂质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杂质谱分析可以通过色谱分离、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以确定杂质的种类和数量。
六、杂质总含量控制对原料药中杂质的总含量进行控制,以降低药品的质量风险。
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原料药中杂质的总含量不得超过0.1%。
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杂质的产生和引入,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安全。
七、杂质风险评估对原料药中的杂质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杂质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
风险评估可根据杂质的性质和限度要求进行,通过安全性试验、临床研究等方法了解杂质对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八、杂质控制标准制定根据杂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要求,制定相应的杂质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应包括杂质的名称、结构、限度、检验方法等内容,以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安全。
同时,应定期对控制标准进行审查和更新。
九、生产过程杂质监控在原料药的生产过程中,应对杂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杂质问题。
监控方法可根据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选择,如在线检测、过程控制等。
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原料药杂质研究与控制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药中的杂质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原料药中杂质,重点阐述了杂质的分类,并制定合理的限度,分析方法与建立标准指出了其在原料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原料药杂质分类限度
在新药研究中,国内外对杂质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ICH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相继发布了杂质研究的指导原则[1,2],国外药典及中国药典[3]也对杂质进行了相应专门的规定,对于企业来讲,报批新药中杂质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杂质研究的越透彻,被审评通过的几率就相对增加,因此杂质研究在药品药品研究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一、杂质概述
杂质指其化学结构与新原料药不一样的任何一种成分,也即对存在于某一新原料药中的已知或未知杂质情况的描述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均称为杂质。
一般来讲普通的原料药检查项目通常应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和纯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药品按既定的工艺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需要控制的杂质,包括工艺杂质、降解产物、异构体和残留溶剂等,因此要进行质量研究,并结合实际制订出能真实反映药品质量的杂质控制项目,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二、杂质的分类
1.无机杂质[3]
无机杂质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它们一般是已知的和确定的。
包括: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金属或其他残留金属,无机盐及其他物质(例如:过滤介质、活性炭等)。
此项检查一般为重金属检查,灼烧残渣,阴离子检查。
2.有机杂质(也称有关物质):
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原料、中间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试剂、配位体、催化剂以及贮藏过程中的降解产物等。
有关物质研究是药品质量研究中关键性的项目之一,其含量是反映药品纯度的直接指标。
对药品的纯度要求,应基于安全性和生产实际情况两方面的考虑,因此,允许含限定量无害的或低毒的共存物,但对有毒杂质则应严格控制。
毒性杂质的确认主要依据安全性试验资料或文献资料,与已知毒性杂质结构相似的杂质,亦被认为是毒性杂质。
3.有机溶剂残留,干燥失重和水分
此三项为原料药常规的检查项目。
由于某些有机溶剂具有致癌、致突变、有害健康、以及危害环境等特性,而且有机溶剂残留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制等后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故应对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在药品中的残留量进行研究,进行方法学研究并控制限度。
含结晶水的药物通常测定水分,再结合其他试验研究确定所含结晶水的数目。
质量研究中一般应同时进行干燥失重检查和水分测定,并将二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4.晶型
许多药物具有多晶型现象。
因物质的晶型不同,其物理性质会有不同,并可能对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故应对结晶性药物的晶型进行考察研究,确定是否存在多晶型现象;尤其对难溶性药物,其晶型如果有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时,则必须进行晶型的研究;对于具有多晶型现象的药物,应确定其有效晶型,并对无效晶型进行控制。
5.异构体
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等。
由于不同的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药效或生物有效性,甚至产生相反的药理活性,因此,必须作不同异构体的检查。
具有顺、反异构现象的原料药应检查其异构体。
单一光学活性的药物应检查其光学异构体,如对映体杂质检查。
6.微生物限度
供注射用的原料药(无菌粉末直接分装),必要时检查异常毒性、细菌内毒素或热原、降压物质、无菌等。
三、杂质控制的限度
杂质控制是化学药品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杂质控制是化学药品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的总体原则是在分析杂质谱的基础上,建立有效控制方法并制定合理限度。
杂质谱的分析主要是基于药物的合成工艺及可能的降解途径;分析方法的建立要重点关注方法的专属性和定量的准确性;杂质限度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安全性和生产可行性。
1.杂质限度
杂质限度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安全性和生产可行性来考虑,单个的或某些已明确的杂质含量在这个限度水平下是可以确保生物安全性的。
企业应对所选定的杂质限度提供包括安全性研究在内的理由,对于一个通过充分的安全性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新原料药,其中任何一个杂质的水平即被认为是已经通过界定了的。
对于是动物和/或人体中的重要代谢物的那些杂质,也认为已通过界定。
杂质的界定限量(水平)如果高于药物实际所含的杂质量,则同样可以根据对已完成的安全性研究中使用药物中的实际杂质量来判断其合理性。
建立认可标准不能高于经安全资料界定合理的水平,并且必须与生产工艺和分析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一致。
如果没有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杂质认可标准应根据拟上市生产的新原料药批次测定的数据来建立,并应为常规生产和分析上的正常变异及药物的稳定性特性留有足够的余地。
如果可获得的数据不能界定某一杂质拟定的认可标准,而且当该认可标准超过了ICH所列的界定限度时,则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临床研究去获得必要的数据。
2.杂质限度的说明
对于那些具有特殊功效或产生毒性或为预料到的药理作用的杂质,其分析方法的定量限或检测限度必须与该杂质应被控制的量相当,并力求鉴定他们。
对于未鉴定的杂质,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和确定杂质量时所采用的假设应予明确说明。
特定的未鉴定的杂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描述标记
3.分析方法
可用各种技术测定有机杂质的含量,现在一般采用HPLC法。
并且该方法是经过论证并适用于杂质的检测和定量。
如果只需经过验证和论证,可以使用较低精度的技术(如薄层色谱法)。
4.对于某些药物,可以根据科学原理并考虑药物的类别和临床经验,对其杂质界定限度进行适当调整。
例如,某些杂质在一些药物中或治疗类别中已证明与病人的不良反应有关,则该杂质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应制订更低的界定限度;反之,对安全性的顾虑比通常情况小,那么这些药物的界定限度可以高一些;如果杂质具有特殊毒性,可以采用较低的限度,对限度的改变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四、小结
杂质研究是药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药品研发的始终,伴随着对药品研发规律的认知、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不断拓展及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杂质研究必将会有新的突破。
在进行药物研发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杂质进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应考虑来源、生产工艺等因素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并有针对的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6年)[S]. 2006年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7- 2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4-206
[3]ICH杂质指导原则《Q3a新原料药中杂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