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预防中毒窒息和硫化氢中毒的措施
一、预防中毒窒息的措施1、对从事有毒作业,有窒息危险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
2、工作环境(设备、容器、井下、地沟等)氧含量必须达到20%以上,毒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规定时,方能进行工作。
3、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具,必须有人监护。
4、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将与其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绝。
5、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定防救措施和设置相应的防护用具。
6、对有毒有害场所的有害物浓度,要定期检测,使之符合国家标准。
7、对各类有毒物品防毒器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
8、涉及和监测有害物质的设备、仪器要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9、发生人员中毒、窒息时,处理及救护要及时、正确。
10、健全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长期达不到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停止作业。
二、预防硫化氢中毒的措施1、生产操作、检修及有关作业人员上岗前要接受有关硫化氢中毒及救护知识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2、要组织摸清硫化氢分布情况,在危险作业点设置警示牌。
3、要根据生产岗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特点,配备完善适用的防护用品,并加强管理。
4、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工艺革新,实现密闭化生产,使装置区或生产作业环境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对作业环境和设备中的硫化氢含量,须定期组织测定和评价,6、对因物料改变、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硫化氢浓度超过常规含量时,主管部门要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7、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构成中毒危险的装置或区域,要安装自动检测报警仪。
8、在苯类、醇类、氨类以及酯类等有机溶剂介质的设备上从事采样、检尺、脱水、堵漏、检修等作业时,应选用适用的防毒面具,并有两人同时到现场,站在上风向,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9、佩戴特殊防护用品在硫化氢污染区作业,在未脱离危险区域前严禁脱下防护用品,以防中毒。
10、从事硫化氢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并按“职业禁忌症”的要求合理安排岗位工作。
预防中毒窒息安全知识
预防中毒窒息安全知识一、中毒窒息定义中毒:通常是指较小剂量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机体,与细胞成分产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者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危及生命的现象。
二、中毒预防措施1.从根本上不直接接触毒物,如生产过程要密闭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
2.安装毒物超标自动报警系统,严格控制空气中毒物浓度在安全标准内。
3456712345678910、作业。
甲苯等。
1.2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
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
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深度中毒可致死。
3、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1.2.? ?3.150m, ?保?当空气中浓度低于0.04mg/L时,对人员长时间的作用也无危险。
预防窒息死亡事故的主要措施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
预防窒息死亡事故的主要措施
一、每个矿井必须有足够的通风能力,可靠的通风设施,完善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生产作业场所风量充足,风流稳定,满足井下作业人员对氧气的需求。
二、在检查甲烷、二氧化碳含量的同时,还应检查氧气含量情况,以防缺氧窒息。
三、盲巷、采空区管理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时封闭。
四、严格控制角联巷道通风状态,预防微风或不通风现象,从而出现甲烷局部超限或高氮缺氧。
五、遇有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地段、甲烷及氮气局部富集区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六、爆破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必须喷雾洒水,加强局部通风,防止二氧化氮中毒。
七、处理爆炸和井下火灾事故时,要正确分析通风系统的破坏情况和火风压对矿井风流的影响程度。
合理确定灾区人员的撤退路线和救援人员的行进路线,避免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八、配齐通风监测仪表,完善监测手段。
九、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的自主保安能力和安全意识。
预防窒息中毒事故安全措施
预防窒息中毒事故安全措施窒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危险情况,可能导致生命的威胁。
为了保障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窒息中毒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安全措施,以帮助大家避免窒息中毒事故的风险。
检查环境质量首先,要定期检查环境质量,确保空气流通,并排除任何可能造成窒息中毒的因素。
特别是在密闭的空间或无风的区域,如地下室、储藏室或小型办公室,应定期通风以确保空气的新鲜。
此外,要注意火灾风险,检查电线、燃气管道等设施,避免发生火灾引发有害气体的产生。
妥善使用化学品很多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学品是预防窒息中毒事故的关键。
首先,要学习并掌握安全使用化学品的知识,如佩戴呼吸器、手套等防护用具。
其次,正确储存化学品,避免将不同化学品混合储存,以免产生反应并引发窒息中毒。
并定期检查储存容器和标签的完整性,确保化学品没有泄漏。
最后,当不再需要化学品时,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用火火灾是引发窒息中毒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正确使用和管理火源至关重要。
首先,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火源设备,如燃气灶、炉子等。
其次,确保火源周围无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并随时注意火源的状况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另外,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火源设备,以确保其安全性能和正常工作状态。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非常危险且毒性强大。
为了防范一氧化碳中毒,首先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电池。
此外,要确保燃气设备、汽车尾气排放系统等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室内使用燃气设备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一氧化碳积聚。
提高安全意识除了上述的具体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也是预防窒息中毒事故的重要环节。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演习,加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窒息中毒事故的能力。
此外,建立紧急疏散预案和逃生通道,并确保员工熟悉和了解相关流程和方法。
中毒和窒息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中毒和窒息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深入学习有毒有害气体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形式、手段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使员工掌握正确、有效的施救措施,坚决杜绝各类违规违章作业行为,严格标准化操作。
2、进一步加强作业场所、业务范围的安全管理,在日常管理上要严、要细,严格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对所有作业地点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并处理。
3、加强受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管理,严格按照受限空间作业要求进行管理,切实加强现场作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尤其是重点环节、关键部位、主要装置作业前的检查和确认。
4、高度重视员工的基本安全知识和基本安全技能的培训,强化并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控能力,完善作业现场员工必须具备的“四懂三会”管理工作,确保适应现场各项实际操作和作业工作的需要。
5、进一步提高带班人员的综合作业素质,努力培养其全局观念,遇紧急情况能够冷静思考,能够有效阻止其他员工的盲目的、不可取的,培养带领员工紧急避险的能力。
6、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学习培训,对作业范围以内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情况进行危害辨识,并进行紧急避灾、救灾知识学习培训,保证所有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7、各生产业务部门、各作业队组在安排和接受工作任务时,首先对工作区域内的各类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做到所有危险源能够超前管理,超前采取措施,尤其是对新辨识的危险源要让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必要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8、各单位在安排工作时要谨慎,要充分了解每个员工,要知道把什么人应该放在什么岗位上,什么人不应该放在什么岗位上。
同时,要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绪,杜绝不放心人上岗作业。
建筑施工中毒和窒息事故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中毒和窒息事故预防措施1、在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狭小或密闭的缺氧空间作业前,应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通风或排风,并应符合列规定:1)地下管道、烟道、涵洞施工前。
应强制送风,且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并应保持空气流通2)当挖孔桩开挖深度超过5m或有特殊要求时,下孔作业前,应采取机械送风,送风量不应小25L/s;3)当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每人供应新鲜空气量不应小3m³/min,风速不得大于6m/s,全断面开挖时风速不应小于0.15m/s,导洞内不得小于0.15m/s,风管出口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15m;作前应检测有毒有害气体;4)作业过程中,应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的变化,作业环境空气氧含量不得小于19.5%5)不得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2、在狭小或密闭空间进行电焊、油漆、明火等作业时,应保持空气流通。
3、在密闭容器内使用氩气、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氧含量不得小于19.5%。
4、在已确定为缺氧作业环境的场所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并应采取下列措施:1)无关人员不得进人缺氧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2)作业人员应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不得使用过滤式面具3)当存在因缺氧而坠落的危险时,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并在适当位置可靠地安装必要的安全绳网设备;4)在每次作业前,应检查呼吸器具和安全带,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不得勉强使角5)在作业人员进入缺氧作业场所前和离开时应清点人数。
5、当进探、挖掘隧道等作业时,应采用试钻等方法进行预测调查。
当发现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有害气体逸出时,应先确定处理方法,调整作业方案,再进行作业6、在通风条件差的地下管道、烟道、涵洞等作业场所,当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有效期应符合说明书要求,放置灭火器的位置应设立明显的标志。
中毒和窒息的防范措施
中毒和窒息的防范措施
一、保持通风
1. 确保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空气流通,尤其是在进行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作时。
2.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通风不良。
3. 在密闭空间工作时,应尽量减少工作时间,并定期轮换工作,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二、定期检查
1. 定期检查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品和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 及时修复泄漏的化学物品和设备,避免因泄漏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
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佩戴防护装备
1. 在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2. 在进行高风险作业时,应佩戴呼吸器和全身防护装备。
3. 确保防护装备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性。
四、避免接触
1.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如需接触应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和频率。
2. 在工作场所禁止吸烟、饮食和休息,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的机会。
3. 在高风险区域工作前,应了解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
五、注意饮食
1. 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有助于排毒和保持身体正常代谢。
2.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或变质食物,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六、紧急处理
1. 在发生中毒或窒息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人员。
2. 立即将中毒或窒息者移至安全区域,给予必要的急救和治疗措施。
3. 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安全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措施
中毒和窒息事故的预防措施
1.应加强对乙炔、二氧化碳、氩气等气瓶的巡视检查工作力度,定期对阀门接头及管道进行检查,避免乙炔、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和窒息的气体泄漏。
2.在进行氧气切割或电焊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做好现场通风措施,防止操作员吸入氮氧化物和其他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的物质。
3.作业人员在进入浸、喷、油漆干燥场所、油漆仓库及其他使用或储存油漆和有机溶剂的场所前,必须先进行通风置换空气后方可进入作业。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保证作业场所通风顺畅。
4.作业人员进入涂漆炉、烘箱、污水处理池、压力容器及管道等密闭空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便携式氧含量分析仪,确认受限空间内的含氧量满足安全操作条件后,方可进入密闭空间作业。
5.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在作业时必须有相应人员进行监护,作业前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预防缺氧窒息、气体中毒事故安全措施
预防缺氧窒息、气体中毒事故安全措施概述在各行各业中,预防缺氧窒息和气体中毒事故非常重要。
这些事故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甚至死亡。
因此,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预防缺氧窒息和气体中毒事故的常见措施和建议。
1. 确保通风良好通风是预防缺氧窒息和气体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确保工作场所或住宅中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如果没有通风系统,可以打开窗户或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此外,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涉及到有毒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环境的需要,可能需要佩戴呼吸器、防护眼镜、手套等。
务必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符合标准,并进行正确的佩戴和使用。
3. 储存和处理化学物质的安全措施如果工作场所涉及到储存和处理化学物质,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将化学品储存在专用的容器中,并加上标签,明确标识其成分和危险性;•储存化学品时,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远离易燃物和火源;•如果需要处理有毒气体,必须在特定的设备下进行,并确保合适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阅读和理解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了解其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培训员工关于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向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手册和指南;•建立安全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教育员工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指导其正确佩戴和使用;•培训员工如何识别有毒气体和异常的气味,以及采取何种行动。
5.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预防事故的重要环节。
确保通风系统、化学处理设备等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故障。
此外,保持设备清洁,并定期更换滤网、滤芯等部件。
6.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紧急情况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员工的紧急疏散方案和逃生路线;•联系紧急救援部门的紧急联系方式;•如何使用紧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急救包等;•紧急情况下的沟通方式和流程。
预防窒息中毒事故安全措施
.实用文档.预防窒息中毒事故平安措施1、加强通风,保证井下各通风地点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将各种有害气体冲淡到平安浓度以下。
为实现这个目标,矿井要完善通风系统,消灭的自然通风,坚持使用机械通风。
有条件形成正规采煤面的,要保持一条通到进风巷,一条通到回风巷的二个平安出口。
无法形成正规采煤面的采煤工作面和所有掘进巷边都要配备足够功率的局扇和相应的风茼,并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不得随意停开局扇。
2、矿井通风系统要完整独立,不得与其它矿井共用。
采空区以及报废巷道必须及时封闭,这样可有效防止其它矿井的灾害涉及自己矿井,同时提高通风效率。
密闭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密闭内有水的设反水池或反水管。
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3、加强通风设施管理。
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那么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控制风流的风门、风窗和风桥设置合理,墙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且严密不漏风,风门但不少于2道,并可自动关闭。
4、局部通风机要使用矿用型。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不发生循环风,安放时必须垫高,离地面〔轨面〕高度大于0.3m。
风茼出口风量和到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一般不大于6米,吊挂要平直。
导风茼要采用阻燃性材料制作。
5、爆破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放炮后必须持续通风半小时以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平安浓度后人员才可进入爆破地点。
6、长期停风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大量积聚,氧气严重缺乏。
恢复这些地点的作业,事先必须编制专门的平安措施,报矿井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严格执行。
7、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工作面供风。
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面供风。
8、加强测风测气工作,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仪器,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汇报审查制度,矿井测风记录和瓦斯检查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填写,记录必须“三对口〞〔即板、记录本、报表数据要一致〕。
中毒窒息安全防范措施
中毒窒息安全防范措施
中毒窒息是指因吸入有毒气体或物质而引起的窒息症状,下面是一些中毒窒息的安全防范措施:
1.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在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或燃烧设备时,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
2. 戴好防护装备:在可能接触到有毒气体或物质的环境中工作时,要戴好适当的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3. 事故应急预防:在涉及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工作时,要学习和掌握有关事故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4. 学习使用装置:如使用燃气炉、暖气等电器设备时,要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避免产生有毒气体。
5. 避免接触毒物: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可能的有毒化学物质,如化肥、农药、有毒药品等,特别是家中有小孩的家庭要将这些物质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6.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设备、烟囱等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泄漏现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7. 学习急救知识:了解中毒窒息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
综上所述,中毒窒息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室内通风、戴好防护装备、学习事故应急预防、学习使用装置、避免接触毒物、定期检查和学习急救知识等。
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
编号:AQ-BH-06639( 应急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Prevention measures and emergency rescue measures for poisoning and suffocation accidents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1)通风排毒,降低毒物浓度。
安装通风装置时,要考虑在毒物逸出的局部就地排出,尽量缩小其扩散范围。
在地下室和密闭房间内作业心脏储存油漆等有毒化学物品的仓库,都必须安装通风设备,保持新鲜空气流通。
局部排毒装置的结构和样式,以昼接近毒物逸出处,最大限度地阻止毒物扩散,而又不妨碍生产操作,便于检修为原则。
当建筑物地下室外侧回填土方仅剩下后浇带部分而且正要进行该部分的防水施工时,必须定时监测防水材料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的浓度,并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
2)控制好对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和接触;不能随意乱堆乱放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
3)搞好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
除普通工作服外,对特殊作业工人还需供应特殊质地或式要的防护服装、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在施工现场设置盥洗设备、沐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
接触经皮吸收及局部作用危险性大的毒物,要有皮肤洗消和冲洗眼的设施。
4)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注意夜班工人的休息和睡眠,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
5)对于特殊有毒作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及时调整劳动作息时间和劳动强度。
配置防毒卫生器具。
6)健康监护与环境监测: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队有职业禁忌症者(心脏病、高血压、过敏性皮炎及有外伤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
矿井中毒窒息安全防范措施
矿井中毒窒息安全防范措施矿井中毒窒息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尤其是在一些深度比较深的矿井中,难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矿井防范措施1. 加强防护措施矿井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恶劣,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呼吸新鲜空气,因此必须除尘净化和通风换气。
应该合理布置通风设备,确保矿井内新鲜空气的流通。
此外,还可以采用刺激性小的清洁剂定期清洗周围环境,以减少对工人的污染。
2. 提升技术设备标准矿井中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原因很多,有些甚至是由于技术设备不达标造成。
应该将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强技术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严格管理工人严格管理工人同样也是预防事故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新进员工,必须进行矿井的入职安全培训和考核,熟悉矿井的使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并定期进行Repeat培训。
管理人员应和工人打成团队,通过竞赛、奖励等方式激励工人,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从而有效防止矿井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应对措施1. 快速撤离在矿井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采用快速撤离的措施,确定撤离路线,保持安静,按照高效、快速的方式将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出矿井的隐患区域。
2. 灭火救援如果事故原因是火源,必须第一时间进行灭火救援,避免火灾造成矿井更加恶劣的安全状况。
3. 营救矿工在确定矿工的位置后,必须进行及时的营救,以防止矿工误入隐患区域或者在中毒窒息中失去意识。
总结虽然目前已经针对矿井中毒窒息事故采取了某些措施,但这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高工人安全素质、加强技术设备管理和加强管理工作等,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矿井中毒和窒息等事故的发生。
中毒窒息的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的处置方案中毒窒息是常见的紧急状况之一,其发生可能是因为误吞物品、吸入异物、中毒等原因。
针对中毒窒息这种状况,我们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处置方案来迅速解决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一、中毒窒息的预防措施首先,预防才是关键。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吞食或吸入有害物质,例如家中应当置放有害物质于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并妥善保管和标识。
在工作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所需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二、中毒窒息状况的识别在出现中毒窒息的情况时,首先需要迅速判断受害人是否呼吸,如果没有呼吸,需要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此外,如下症状也表明可能出现中毒窒息状况:•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喉咙发痛或是呼吸道痉挛;•脸色发青;•意识模糊或昏迷。
三、中毒窒息的处置方案在出现中毒窒息的状况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帮助受害人尽快恢复呼吸正常。
1.通风如果中毒或异物是因为吸入有毒气体或烟雾等原因造成的,首先需要确保受害人所处的空间保持通风。
2.拍击背部如果是因为咽喉部堵塞或阻塞造成的窒息,可以让受害人俯卧,然后在其背部拍击,帮助其排出口中异物。
3.人工呼吸如果受害人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步骤如下:1.使受害人处于仰卧位,然后采用头后仰和下巴抬起的方法,使头部保持在后仰状态;2.手掌呈杯状,紧贴在受害人鼻孔上方,然后口含受害人口中,吹气两次,每次时间不要超过两秒钟;3.每个呼吸之间留有几秒钟的间隔,并观察受害人胸部是否有抬起的迹象,以确定呼吸是否有效。
4.胸外按压在采取了人工呼吸后,如果受害人依然没有自主呼吸,则需要进行胸外按压。
步骤如下:1.使受害人处于仰卧位,然后将两手掌心放在受害人胸骨下缘位置,掌心重叠,手指相互扣合;2.用力下压受害人胸骨,每次下压深度需达到约5cm,不要超过6cm;3.每个呼吸之间留有几秒钟的间隔,并且观察受害人外部呼吸与胸部颤动的情况,以确定心脏是否被有效按压。
5.急救呼吸器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正确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使用急救呼吸器来进行急救。
预防井下人员窒息和中毒安全措施
预防井下人员窒息和中毒安全措施前言在煤矿等井下作业场所,由于局部空气不良和氧气不足,井下人员易发生窒息和中毒等安全事故。
这些事故严重危害了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减少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
安全措施1. 加强通风设备的建设通风是井下生产安全的重要支撑,加强通风设备的建设是井下防止窒息和中毒事故的基础措施。
应不断改进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效率,保持井下空气良好,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2. 实现科学排放有害气体在工作过程中,应将有害气体及时排放到地面。
在井下工作时,由于空间受限,排放管道的方向和排放点的选取都需要精心设计,并且要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确保有害气体排放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 采用个人防护装备井下作业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爆鞋、防护手套等,降低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的损害。
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必须佩戴正确的装备,做好安全措施。
4. 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每位井下工作者都必须加强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得随意闯进禁入区域,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5.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井下工作条件恶劣,设备易出现故障,应在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年进行不同程度的检查和维护,发现并及时处理隐患。
结论预防井下人员窒息和中毒安全措施是保障井下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加强通风设备的建设、实现科学排放有害气体、采用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安全教育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可以有效减少井下窒息和中毒的安全事故,提高井下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全面、深入、细致地贯彻这些安全措施,确保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矿山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矿山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矿山中毒窒息事故是矿山生产中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发生的原因包括煤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泄漏,或者因为矿井露天开采、掏空、封闭等造成的空气质量问题。
这类事故不仅会严重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重大的资产损失和生产中断。
因此,如何预防和避免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对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提升矿工对于矿山安全生产的关注和意识,鼓励矿工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发现和举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提高矿工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2. 勤换通风系统。
挖掘机、打孔机、转运机等设备使用时间长且能耗大,会产生大量废气、尘等污染物,而矿井系统的通风能力有限,建议尽可能采用密闭设备和装置降低气体泄漏的风险,并定时清理现场积尘,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升空气质量。
3. 引入智能检测设备。
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空气质量异常,还能依据实时数据统计、分析出呼吸困难的状况,告警提醒相关人员,以及及时进行窒息抢救。
4.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定期对矿山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清洁,防止设备损坏、故障和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对于常用的电路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如电缆、防爆器等,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状态,以免在生产中发生故障。
综上所述,矿山中毒窒息事故是矿山生产中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关乎矿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稳定生产。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矿业企业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通风管理、引入智能设备、加强日常维护管理等措施,保障矿山生产和矿工人身安全。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应急预案,并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矿山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可持续、稳定、安全地发展。
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措施
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导言中毒窒息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场所安全问题,它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企业应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防止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和应对窒息事故的应急措施,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预防措施1. 安全培训和教育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培训中,应重点强调以下内容:•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物质及其性质,掌握正常操作和使用危化品的方法;•学习识别和防范中毒窒息风险,学习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掌握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处理知识,学会正确施救措施和急救方法。
2. 危险物质管理合理管理和储存危险物质是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措施:•将危险物品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储存区域,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牢固固定储存的危险品,避免因储物不稳造成泄漏事故;•定期检查危险物品的包装和容器是否完好,如出现破损及时更换;•确保储存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危险气体积聚。
3. 机械设备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是防止中毒窒息事故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设置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如防护网、安全开关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当操作引发事故;•对于易产生有害气体的设备,应采取通风措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4. 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防止中毒窒息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员工应该正确选择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面具、安全带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应急措施即使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中毒窒息事故仍然可能发生。
在事故发生时,企业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预防措施
密闭空间中毒室息事故预防措施
1.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施工前,应在作业区域设置安全作业规程和警示标志。
2.建立地下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地下有限空间安全培训制度、作业审批制度、防护设备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根据地下有限空间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作业方案。
3.企业定期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预防中毒窒息事故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4.严格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作业。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5.按规定配备气体检测报警仪器、机械通风设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安全绳索等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6.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组织开展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7.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严禁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
8.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9.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时,地上应当至少有两名监护人员;进入管道内作业时,井室内应设置专人呼应和监护。
10.施工单位项目部在作业前必须对项目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进行地下有限空间培训教育。
11.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装备应妥善保管,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安全有效。
12.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为中毒。
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者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称为窒息。
结合石油化工企业实际情况,在此重点介绍窒息性气体引发的中毒窒息。
窒息性气体是指经吸入使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
主要致病环节都是引起人体缺氧。
依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两大类:
单纯窒息性气体
其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甲烷、二氧化碳、乙烷、水蒸气等。
化学窒息性气体
吸入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
化学窒息性气体依据中毒机制的不同分为两类:
•血液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等。
这类气体可阻碍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影响血液氧的运输,从而导致人体缺氧,发生窒息。
•细胞窒息性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等。
这类毒物主要是抑制细胞内的呼吸酶,从而阻碍细胞对氧的利用,使人体发生细胞内“窒息”。
较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场所
发生中毒窒息的主要原因是有害气体的泄漏、管线串料、大量有害气体沉积挥发或因氮封等原因导致局部环境中的氧含量低、有害气
体增加,另外,在密闭、半密闭空间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如船舱、储罐、反应塔、压力容器、浮筒、管道及槽车等。
防止中毒窒息的措施
1)对从事有毒作业、有窒息危险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其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对作业环境的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进行分析。
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不得大于10 3),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
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1次,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3)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必须有人监护。
进入高风险区域巡检、排凝、仪表调校、采样、清罐等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携带便携式报警仪,2人同行,1人作业1人监护。
4)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
盲板处应挂标识牌。
5)要充分认识到氮气等单纯窒息性气体的危害。
氮气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作为一种惰性气体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吹扫置换,防止可燃油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事故。
但是氮气“无毒”并不是“无害”。
过量的氮气会剥夺人类赖以生存
的氧气,导致窒息,甚至在几秒内就可以导致人员死亡。
据有关数据,当氧含量降低到46%()时,人在40秒之内就会昏迷、抽搐、呼吸停止而导致死亡。
氮气是一种“隐形杀手”,可以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致人死地,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氮气的危害。
6)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救生设施等,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
受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7)对有毒、有害场所的有毒介质浓度,要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为保证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
8)对各类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涉及和检测毒害物质的设备、仪器要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9)健全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长期达不到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停止作业。
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曾发生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进行整改或监控。
中毒窒息应急处置
近年来,因为应急救援缺乏针对性、平时演练不够、救援器材不能满足要求,员工缺乏应急救援知识,盲目施救等原因,导致伤亡事故扩大的案例屡见不鲜,教训极其深刻,因此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急救、互救知识,对受伤害人员进行及时和正确的救治,往往可以减轻伤害程度甚至挽救生命,同时为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
有毒气体泄漏时的逃生与急救
1)自救
在可能或确已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作业场所,当突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无力等症状时,必须想到有发生中毒的可能性,此刻应憋住气,迅速逆风跑出危险区。
如遇风向与火源、毒源方向相同时,应往侧面方向跑;如果是在无围栏的高处,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东西或趴倒在上风侧,尽量避免坠落;如有可能,尽快启用报警设施,同时,迅速将身边能利用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用水浸湿后,捂住口鼻脱离现场,以免吸入有毒气体。
2)互救
救援人员首先摸清被救者所处的环境,要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将中毒者救出至空气新鲜处。
救援人员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的急救
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在场的领导应主动负责指挥,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这一点非常重要,发生事故后抢救工作理应分秒必争,但须沉着冷静并正确处理,不能盲目抢救,各行业都曾经发生过多起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事故。
受害者撤离现场后,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人工呼吸等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