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桥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

BKO+173.902车行桥位于千灯湖广场,组合跨径为:11.5m (空心板)+29 m (小箱梁)+11.5 m (空心板),桥梁全长52 m。本桥梁按城市-B设计,抗震设计按7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设计车速为20km/h,双向4车道。桥梁横断面布置为:2 m(人行道+栏杆)+2X 3.5 m (机动车道)+2 m (人行道+栏杆)=18 m。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重力式桥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桩径为①150cm共8条,桥台桩径为①120cm共16条。上部结构主跨采用29 m预应力碌小箱梁,边跨采用预应力碌空心板。车行桥主要工程内容有:施工钻孔灌注桩基础,浇筑桥墩、桥台、小箱梁施工、空心板施工、附届设施施工等。

第二章人员组织架构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及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以项目部为中心,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人)、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指挥系统,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指示。保持跟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密切联系,接受业主的各项指示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对项目部各部门、班组下达各项施工命令,传达上级领导的各项决策和精神。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指示、决策准确迅捷下达并落实到人。

本项目人员组织结构如下图示:

管理机构和组织机构图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3.1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其中墩桩8根桩径1.5m,台桩16根桩径1.2m,总计

24根桩。

3.1.1工程开工准备

开工前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钢管桩灌注、制作、连接大样等有关资料。结合现场调查情

况,确定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1.2施工测量放线

采用经纬仪以总平■面图、基坑平■面图为依据,以给定的建筑经点为基准点,首先测放出边缘基础的轴线,在场内设置轴线控制点,之后再测定基坑顶沿线,在其两端分别设三个高程点作为场内的高程控制点,测量工作结束后,应进行自检复核,并报请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施工。

3.1.3施工工艺

(一)场地准备

施工场地基本平整,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先探查是否有地下电缆及测放桩位,修筑泥浆池,安装泥浆泵。

(二)、护壁泥浆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组成,其主要性能有相对密度、粘度、静切力、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酸碱度。甲一路跨太平沟桥上部为第四季粘性土,所以不需要专门制备泥浆。

(三)、钻机就位

1、钻机就位前对钻机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场地的布置与钻机座落处的平整和加固,主要机具的检查与安装,配套设备的就位,水电供应的接通。

2、将钻头中心线对准桩孔中心,顶面中心偏位控制在5厘米以内,钻机定位后,底座必须平整、稳固,确保在钻进中不发生倾斜和位移。

(四)、钻孔

1、钻孔作业时要分班连续进行,钻孔时必须及时填写钻孔记录,交接班时要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的注意事项。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试验,不保要求时,随时改正;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土层,并记入记录中,以便和地质勘测资料核对。

2、钻孔开始时,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旋转造浆,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

后以低档慢速开始钻进,使护筒脚处有牢固的泥皮护壁,钻至护筒脚下 1.0米后,按正

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底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内投放粘土,再放下钻头旋转,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待不再漏浆时,继续钻进。钻进过程中,必须保证钻孔垂直。

3、在钻孔排渣、提锥除土或因故停机时,要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及粘度,以防坍孔。

(五)、第一次活孔

活孔的目的是抽、换原钻孔内泥浆,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等指标, 活除钻渣,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沉渣土过厚而降低桩的承载力。还为灌注水下碌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测深正确,灌注顺利,确保碌质量,避免出现断桩之类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孔底500毫米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1.02-1.06,含砂率V4%粘度<16-20S,灌注碌前,孔底沉磴厚度应不大于100毫米。

活孔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活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2、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活孔。

(六)、吊装钢筋笼

钢筋笼要按设计要求预先焊成钢筋骨架,整体钻孔,在骨架外侧设置吊环,为了防止骨架起吊变形,采用临时HRB335直径为10的钢筋在加强筋内测点焊支撑,入孔时拆除。钢筋骨架吊放前测孔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孔壁有无缩径偏孔等防碍骨架吊放在正确就位的情况,钢筋骨架采用吊车进行吊放,吊放过程中应避免骨架碰撞孔壁。为保证骨架外碌的保护层厚度,应随时校正骨架位置,待骨架达到设计标高后,即将骨架牢固定位于孔口,立即浇灌碌。

(七)、导管安装

导管内径采用30cm的刚性导管,导管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在符

合要求后对导管编号,连接,用吊车分节放入孔内,导管下端距孔底要求有25-40cm的距离,导管

上口接一个漏斗,并在接口处设隔水栓以隔绝碌与导管中的水。

(八)、灌注碌

浇筑碌的速度要快,一气呵成,首次浇筑应在漏斗中储备足够数量的碌后,剪断隔水栓吊绳,

打开漏斗阀门,这时储备的碌连同隔水栓向孔底猛落,同时孔内的水位骤涨外溢,说明碌已灌入孔内。导管第一次埋深应大于 1.0米,在灌碌的过程中要随时计算

导管的埋深,并实际进行测量。随着灌注连续进行,随时拔管,中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以 2.0m-6.0m为宜,专人测量导管埋置

深度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及时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利用导管内的混凝土超压力使混凝土的灌注面逐渐上升,上升速度不低于2m/h,直至高于设计标高0.5-1.0m ,

以便凿除浮浆,确保混凝土质量。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宜通过溜槽慢慢地注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倾入导管内,以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同时,对灌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记录备案。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的下口有一定的埋深。

(九)、护筒的拨出和提升应注意下列事项:

处于地面及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刚性护筒,应在灌注完混凝土后立即拨出。

(十)、灌注中途发生下列故障时,应及时进行处理,但须注意以下事项:

1、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进水时,应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合物吸出,再改正操作方法,重新进行灌注;

2、在混凝土面处于井孔水面以下不深的情况下导管进水时,可采用底塞隔水的方法, 并外加一定压力重新插入导管,恢复灌注;

3、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导管堵塞时,可用长杆冲捣或用振动器振动导管;

4、灌注开始不久发生故障、用前述方法处理无效时,应及时将导管拨出,将已灌注的混凝土吸出,将钢筋骨架抽出,然后重新活孔、吊装钢筋骨架和灌注混凝土;

5、按上述方法处理达不到要求时,应重钻补桩或会同上级主管部门研究补救措施。

(十一)、施工中的故障处理及预防

1、掉钻:对于钻孔桩,发生掉钻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对钻杆和钻头连接部位检查不周密,或拆装钻杆时不小心造成的。因此,掉钻事故应以预防为主,而预防掉钻主要应从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抓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另外应备好打捞工具,以备万一发生掉钻时能尽快将钻头捞上来。

2、缩径:对于缩径,主要是由于钻锥磨损过其、焊接不及时或因地层中遇有膨胀的软土、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