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校生古诗句默写
三校生考试文学常识默写
![三校生考试文学常识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6300d3c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a.png)
自主招生 文学常识 (五)
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2. 四言诗是: 3.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 4. 四大皆空是指: 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 6. 四六文指; 7. 春秋五霸指: 8. 五等爵位指: 9. 五经: 10. 五行:
11. 五常(五伦): 12. 五教: 13. 五音: 14. 五刑: 15. 死的五称: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 17. 五大奇书: 18. 五谷: 19. 五彩: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其代表分别是: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
16. 佛教三宝是: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
四德: 18. 三伏指 19.三纲五常:三纲:
五常: 20.三姑六婆:三姑:
自主招生 文学常识 (四)
1. 佛教四大名山: 2. 中国四大发明: 3. 中医四诊: 4. 戏曲四行当: 5. 道教四大名山: 6. 四大石窟: 7. 黄山四绝: 8. 泰山四大奇观: 9. 中国四大名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
11. 四大谴责小说: 12. 民间四大传说: 13. 古代四美女: 14. 古代四美: 15. 苏门四学士: 16. 四史: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 18. 商丘: 19. 古代祥瑞四灵: 20. 宋中兴四诗人:
西汉— 清明— 28. 三曹: 29. 公安三袁: 30. 江南三大古楼:
31. 岁寒三友: 32. 三辅: 33. 科考三元: 34. 殿试三鼎甲: 35. 中国三大国粹: 36. 三言: 37. 儒家经典三礼: 38. 三吏: 39. 三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
届上海中考课内古诗文默写篇目
![届上海中考课内古诗文默写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70a3027cd4d8d15abf234e9b.png)
2020届上海中考语文科目课内古诗文默写篇目古诗文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三校生高考古典诗歌阅读题
![三校生高考古典诗歌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dc7e0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1.png)
三校生高考古典诗歌阅读题2021 年12月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答: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与“梦回〞的情景?答:写“醉里〞与“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与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3、表达作者爱国激情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的词句是答: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哪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答:(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5、这首词的上片描述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沙场点兵等军营生活;下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描写了战斗场面。
6、这首词融梦幻〔梦境、理想〕及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7、这词表达了作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用原文填空〕的雄心壮志,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雄心壮志指的是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并使自己名垂青史。
8、“吹角连营〞及“霹雳弦惊〞描绘了什么样的场面?答:军队驻扎的壮阔场面与剧烈的战斗场面9、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答:比喻;描写出惊险剧烈的战斗场面。
二、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风光的句子是答: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什么特点?答:及中原不同,孤寂荒凉3.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上海三校生高考古诗文积累
![上海三校生高考古诗文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a5ce64f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4.png)
上海三校生高考古诗文积累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6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7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8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9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10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北朝民歌《木兰诗》1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14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15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6 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8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1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20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瞑》21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2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2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4 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
王维《终南山》25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6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7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2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12三校生语文默写篇目
![2012三校生语文默写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5ffbd7d776a20029bd642d7a.png)
《诗经》坎坎伐檀兮,臵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臵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臵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劝学荀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三校生高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三校生高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ba444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4.png)
三校生高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三校生高考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解古代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供三校生备考时参考:# 古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水调歌头》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7.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8. 《滕王阁序》 -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文言文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 《出师表》 -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4.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 《赤壁赋》 - 苏轼对海而唱,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 《师说》 - 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入理解,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海高考诗歌默写
![上海高考诗歌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f192ce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3.png)
上海地区高中诗歌默写2023高考1.(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2.(2)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正面描写出天姥山直插云霄,耸立天外的雄伟气势。
2023春考1. 按要求填空。
(5分)(1)子曰:“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
(杜牧《_________》)(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流连山景、不知不觉已是暮色四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君子喻于义(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官赋(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2022高考1.默写。
(5分)(1)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2)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__________》)(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1)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或前赤壁赋(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023一模宝山1.按要求填空。
(5分)(1)不失其所者久,_______________。
(老子《四章》)(2)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________》))(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宇宙浩大、万物丰盛的景象。
(1)死而不亡者寿(2)寄蜉蝣于天地赤壁赋(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崇明1. 按要求填空。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高考必背古诗文言文
![上海高考必背古诗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0ca0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d.png)
上海高考必背古诗文言文以下是上海高考必背的古诗文,仅供参考:1. 《诗经·静女》2. 《离骚》(节选)3. 《迢迢牵牛星》4. 《短歌行》(对酒当歌)5.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6. 《春江花月夜》7. 《山居秋暝》8. 《燕歌行》9. 《梦游天姥吟留别》10. 《将进酒》11. 《兵车行》12. 《蜀相》13. 《客至》14. 《旅夜抒怀》15. 《登高》16. 《阁夜》17. 《六国论》苏洵18. 《阿房宫赋》杜牧19. 《石匮书·通鉴纪事本末》(节选)20. 《汉书·苏武传》(节选)21. 《过秦论》(节选)贾谊22. 《伶官传序》(节选)欧阳修23. 《祭十二郎文》韩愈24. 《陈情表》李密25.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26.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27. 《师说》韩愈28. 《阿房宫赋》杜牧29. 《赤壁赋》苏轼30.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1.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32. 《陈涉世家》(节选)司马迁33. 《鱼我所欲也》孟子34.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35. 《逍遥游》(节选)庄子36. 《促织》蒲松龄37.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严羽38. 《扬州慢·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姜夔39.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张元干40.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41. 《声声慢·秋声》李清照42.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43.《山园小梅·其一》林逋44.《卜算子·咏梅》陆游4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4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47.《醉太平·夺泥燕口》刘过48.《沁园春·长沙》毛泽东49.《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50.《沁园春·雪》毛泽东51.《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52.《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53.《观沧海》(曹操)5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5.《望庐山瀑布》(李白)56.《将进酒》(李白)57.《旅夜抒怀》(杜甫)58.《登高》(杜甫)59.《兵车行》(杜甫)6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61.《山居秋暝》(王维)62.《燕歌行》(高适)6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64.《积雨辋川庄作》(王维)65.《旅夜抒怀》(杜甫)66.《扬州慢》(姜夔)67.《长恨歌》(自居易)等。
三校生考试卷语文必背诗词
![三校生考试卷语文必背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3744f5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9.png)
一、诗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5.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二、词1.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4.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周邦彦《六州歌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三、古文1.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庄子·逍遥游》逍遥游,其志也大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哉?3. 《孟子·告子下》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4.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行义不苟合,进退有度。
5.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献公曰:“吾闻秦穆公之贤,其国大乱,吾欲往观焉。
”咎犯曰:“不可。
臣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上诗词、古文均为三校生考试卷语文必背内容,希望考生们能够熟记于心,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2上海中考47篇古诗文默写易错句复习(90+60题)(附练习卷)
![2022上海中考47篇古诗文默写易错句复习(90+60题)(附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22cdf31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3.png)
2022上海中考47篇古诗文默写易错句复习(其中是2022年上海中考的34首古诗默写中易错句子复习90题,和13篇古文默写易错句子复习60题,共计150题。
有老师重点标出的易错字。
附学生练习卷。
)34首古诗默写易错句复习(90题)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2.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3.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7.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9.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40.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42.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上海市中学考试古诗文默写篇目
![上海市中学考试古诗文默写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d355b3826137ee06eff9189b.png)
《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1、《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3、《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曹刿论战》(《左传》)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孔孟论学》前四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海三校生古诗句默写
![上海三校生古诗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4200aad5ad51f01dc281f176.png)
文言文阅读1.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颠。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________________,胡取禾三百廛兮。
(《诗经·伐檀》)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_________,未曾废离。
(李密《陈情表》)4.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5.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记》)6.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9.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10.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11.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14.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
(罗隐《蜂》)15.之不足然后能自反,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16.________________,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7.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9.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20.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三校生高考语文默写练习
![三校生高考语文默写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68403c6f18583d04864598e.png)
三校生高考语文默写练习1、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分别时的凄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2、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
如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作者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共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届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按年纪划分)
![2022届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按年纪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2403a6b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c.png)
2022届上海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六上】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六下】4.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七上】7.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论语》十二章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上海高考古文默写范围
![上海高考古文默写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4cad46c7240c844769eaeed8.png)
(一)高中考纲要求必备古诗词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咏史(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8. 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2021年上海数学三校生高考试卷语文答案
![2021年上海数学三校生高考试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71c7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3.png)
2021年上海数学三校生高考试卷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阅读1、B(A项,“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
原文指的是“保存下来的古建筑”。
C项,“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
D项,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2、D(“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
文章认为,中同传统建筑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
)3、A(“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
)(二)文学类阅读4、C(认为母亲的心情“痛苦与无奈”分析不恰当。
应该是对儿子在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还用这种方法表达孝心感到十分欣慰。
)5、答案要点:(1)在结构上: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2)在人物塑造上: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侧面表现了军人在家也是一个好儿子;(3)从主题表达上:通过母亲在风雪中的焦灼与失望,表现军人付出的巨大牺牲,赞美了军人的无私奉献。
(答一点给2分,答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答案要点:①从内容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故事的主体,主体部分写母亲盼儿回家过年,结尾部分写儿子的照片“回家过年”。
②从结构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情节贯穿全文,使叙事结构严谨。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讲是合理的:母亲盼儿回家过年,表现的是浓浓的母爱;儿子只有照片回家过年,表现的是军人为国奉献的精神。
④从主题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愿望与最终未能回家的结局,形成矛盾,突出了军人为了国家舍小家的精神之伟大。
(每点2分,共6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A (B项,“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错误。
C项,“都认为……有过度煽情之嫌”错误。
只有材料二说“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D项,材料二“多贬低”不准确,应为“褒中有贬”。
另外材料三“无褒贬”表述也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
)8、C E (A项,“仍持怀疑态度”错误。
2022三校生古诗词
![2022三校生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d4e200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0.png)
2022三校生古诗词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注释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
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上海三校生必背篇目2011
![上海三校生必背篇目2011](https://img.taocdn.com/s3/m/7c64b120482fb4daa58d4b44.png)
伐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第2段)、雨霖铃、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劝学(第1.3段)、学记(第2段)、师说、六国论(第1.4.5段)、诫子书、朱子家训伐檀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mǔ),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
谢公宿(sù)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yù),水澹(dàn)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jiē)。
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jì)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2)白居易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1.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颠。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胡取禾三百廛兮。
(《诗经·伐檀》)
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_________,未曾废离。
(李密《陈情表》)
4.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记》)
6.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9.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10.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11.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14.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
(罗隐《蜂》)
15.之不足然后能自反,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
16.________________,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7.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1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9.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20.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22.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2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2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25.是故______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26.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苏洵《六国论》)
27.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28.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29.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0.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伶官传序》)
3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__,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
33.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3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
(《学记》)
35.香雾云鬟湿,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
36.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7.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38.骐骥一跃,____________;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9.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苏洵《六国论》)
4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1._____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
42.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43.不狩不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伐檀》)
44.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46.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47.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48.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9.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50.半壁见海日,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1,移船相近邀相近,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2.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53.__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
54.__________________,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
5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7.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58.嗟乎,____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59.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60.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61.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
62.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63.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5.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杯古》)
66.____________________,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诗经·伐檀》)
67.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苏洵《六国论》)
68.采莲南塘秋,______________。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乐府《西洲曲》)
69.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0._________________,置之河之漘兮。
(《伐檀》)
7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伶官传序》)
72.故木受绳责直,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7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74.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75.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76.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77.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78.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79.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8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3.默写《伐檀》《蒹葭》《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