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 形 成 的 先 后 次 序 : 构 成 尖 顶 山 的 玄 武 岩 、 构 成 平 顶 山 的 玄 武 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 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 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 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 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 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形成沙滩等
性)
滨海地区
2.不同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 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 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主要是__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__。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有哪些?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 作用
温度、水、 __生__物__
使岩石发生_崩__解___、 _破__碎___;为其他外力作用 创造条件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
侵蚀 水、_冰__川___、 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
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 发时期。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4-地表形态的塑造
3.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石灰岩广布的湿润地区,在广西、贵州、云南分布 较为广泛。 (1)岩溶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3.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2)岩溶地貌的类型
(二)冰川地貌
1. 冰川地貌的类型
2. 冰川作用及一些地貌现象 (1)冰川侵蚀作用 ①包括挖蚀和磨蚀作用,通过冰川运动实现。 ②冰川中部速度快于两侧,自冰川表面向下运动速度递减。 ③从时间上看,冰川的运动速度夏季快而冬季慢,白天快而夜间慢。 (2)冰碛物 ①凡是被冰川搬运的经冰川侵蚀作用、山坡上的块体运动等获得的各种物质统称为 冰碛物。 ②根据冰碛物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表碛、侧碛、中碛、底碛、里碛、终碛。 ③冰碛物原地堆积,其堆积物结构疏松,没有分选性和层理,大小悬殊,磨圆度差。
侧蚀
溯源 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河流向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伸长
1. 河流侵蚀地貌 (2)河谷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
1. 河流侵蚀地貌 (2)河谷 发育成熟的河谷断面示意图
1. 河流侵蚀地貌 (3)河流阶地
概念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由基岩组成的地面, 经风化作用、暂时的水 流冲刷及长期的风蚀作 用后,不断缩小,最后 残留下来一些孤立的小 丘,称为风蚀残丘
1. 风蚀地貌 (5)雅丹地貌
成因: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 成的地面,主要为经风 蚀作用形成的与盛行风 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 蚀残丘和风蚀谷地(垄
槽)的组合地貌
分布: 罗布泊洼地西北部 的古楼兰附近雅丹
工程建设
背斜适合开凿隧道 各类工程建设回避断层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1. 侵蚀作用
2.沉积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3~4题。
3.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4.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6·全 国 卷 Ⅰ) 贝 壳 堤 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 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 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 线位置的变化。如图示意渤海 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台湾海峡
①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造成岩层的水平位移
和弯曲变形,形成绵 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 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 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
起或凹陷(上升或下 降),引起地表起伏 或海陆变迁
如:台湾海峡
夏威夷火山岩浆喷出
② 岩浆活动
主要两种形式: 岩浆喷出(火山喷发) 岩浆侵入
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 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作
外
用 风、流水、冰川、生物等
力
力
表
作
现 形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式
用
影 响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平缓
外
风化作用
力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作
用
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① 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 岩石老化、脱落, 形成风化壳
花岗岩球状风化
① 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 岩石老化、脱落, 形成风化壳
石蛋地貌
()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
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
高中地理 高三一轮复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盆地和 海陆变迁等地貌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 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 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6
2、岩浆活动只有在喷出地表是才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如: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火山岛和熔岩高原等, 例:日本的富士山、夏威夷群岛、冰岛、东非高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岩石成因类 型:玄武岩)
口)、冲积平原(中 沙 漠 边 缘 的 黄 土
下游)
分布地区: 滨海地带 地貌形态: 形 成 沙 滩 等
3、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三)、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7
二、外力作用 (一)、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二)、主要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及地貌 在地势高处,外力作用以侵蚀为主;在地势低洼处,外力作用以沉积为主 1、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等使地表岩石破坏,形成碎屑物质残留在地表的作 用。它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景观:岩石表面龟裂、球形或棒形岩石、碎屑残留物等
洼 地 、 风 蚀 柱 、 布和喀斯特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
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
和高纬度地区 地貌形态: 形成冰斗、角峰、
“U” 型 谷 、 冰 蚀平原、冰蚀洼 地等。
分布地区: 滨海地带
地貌形态: 形成海蚀柱、海
蚀崖、海蚀穴、 海蚀平台等海蚀 地貌。
14
3、堆积作用及地貌 (1)概念: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外力搬运过程中,如果外
如:青藏高原的形成、台湾海峡的出现、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大 理石柱的升降变化。
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文档80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76张PPT)
约4 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 ?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
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 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 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 ,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2)判断我国风力、流水、冰川、海
浪四种外力作用的主要发生区域。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冰碛堆
思考
从地理的角度“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能使岩石崩解、破碎。
答案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
玄武岩(喷出岩) • 侵入岩坚硬致密 • 喷出岩有气泡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 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 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 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 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河谷地,全长近6 000 km。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 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 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 000 m不等。东非裂 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 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
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 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 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堆积,结果使下 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 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
,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
答案
自主学习区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影响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第21页/共46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审题突破】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题干材料:“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可知: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①__浅__, 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②__大__,反之, 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
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隆起和凹陷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第6页/共46页 考点一
第27页/共46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侵入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岩石 __花__岗__岩__(最常见) 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_玄__武__岩__和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 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 岁月,沉积、__固__结__为岩石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
[知 识 整 合]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2020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 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
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 如下:
板块运动
张裂
对地球面 形成裂谷或海 貌的影响 洋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热能)
表现 形式
地貌 类型
变质 地壳 岩浆 作用 运动 活动
侵蚀 地貌
堆积 地貌
趋向平缓
水平 运动
垂直 运动
高低不平
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及其物质循环
比重小的后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和沙漠 边缘的黄土堆积
沉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 区
机械风化示意 东山—— 风动石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主要分布:石灰岩分布 区,形成喀斯特地貌
主要分布:
湿润、半湿润
峡谷 地区
流
水
侵 蚀
地
貌
九寨沟瀑布
石柱
石钟乳
石笋
流水的溶蚀作用
怪石生来恰似牛,不知经历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 打浑身有汗流。牧童吹笛难入耳,耕夫挥鞭不回头。只因 鼻上无绳系,天地为牢夜不收。—— 《石牛诗》 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作用,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 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能)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43张PPT)
•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 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海水堆积地貌
冰川堆积地貌
分选性差
高山冰川向下运动时,把地表物质刨掉并带走,下降到一定高 度时,冰川融化,因此携带的大小石块被散落到原地,形成了图中 的景观。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冷
沉积物固 成
岩浆岩 却
结岩
凝
沉积岩
固
变质 作用
变质岩 重熔再 生作用
岩浆
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单向), 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2)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 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
堆积作用——冰川堆积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
成因:在风向较为固定的沙漠地区,沙粒在风力作用 下被搬运,当风速减弱,搬运能力下降,或前方有障 碍物,大量沙粒堆积下来。
风力堆积地貌
风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 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 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 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分选性好
外力作用(P70)
对地貌的影响
沙地 湖泊 沙山
102°25´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 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上图所示)。
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4分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 升高,风力减弱,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所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2分)
外 地球外部 风化 侵蚀 总趋势是
高三地理复习_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下列两幅是比例尺相同的同一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地 质图,读图判断该地区属于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读下图,回答12-13题
3、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中所示方案中, 构造稳定、地基稳定结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上图四种地基构造不是由水平挤压运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5、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河流的原因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体相对位移 D.岩石受张力作用 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6.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 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例2.向下钻探至①②③层时,探测到地下水、石油 和天然气,则①②③层分别是?(05全国文综)
① ② ③
练一练
1.某城市要修建一条东西向地铁,下图是该城市的 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名工程师,请你对以下问 题进行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意见: (1)甲和乙两处分别属于哪种褶皱形态? (2)该褶皱顶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褶皱构造上 覆盖的岩层是如何形成的?
1、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2.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地壳运动的类型 地壳 运动 运动形态 产生地貌 关系
水平 运动
垂直 运动
水平挤压隆起, 水 平 形成巨大的褶皱 运动和垂 山系;水平断裂, 直运动相 形成裂谷或海洋。 伴发生, 主要以水 平运动为 地表高低 主,垂直 起伏和海 运动为辅。 陆变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含解析
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地表形态塑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地质作用。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热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1)地壳运动:1运动形式:A.水平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B.垂直运动: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两种方向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岩浆活动:1形式: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
而喷出岩又分为裂隙式(线状)喷发或中心管道式(点状)喷发。
(3)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二)作用主体: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三)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1.风化: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温度、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进行分解,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实质是“大块变成小块”。
注意:风化不过多与风联系,风化之后的产物我们称之为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植物茂密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
【类型】1物理风化: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分:热力风化;冰劈作用。
2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
在干燥的环境中,以物理风化为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
3生物作用: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
主要有:机械破坏,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
黄河三角洲
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平面上呈扇形; 从扇顶到扇缘,地势由高变低,沉积 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
风积地貌
风中携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等高线示意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伴随着明显的化学风化)。
这些作用可使岩石硬度减弱、密度变小或体积膨胀,促使岩石分解。 主要发育在潮湿、温暖环境中,作用广泛而强烈,是自然界主要风化作用之一。
化学风化之氧化作用
(3)生物风化 也称根劈作用
机械破坏,植物根分泌出的 有机酸。生物风化不仅在于引起 岩石的机械和化学破坏,还在于 它形成了一种既有矿物质又有有 机质的物质——土壤。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7.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
成因是 ( B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1.(2016·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沙漠地区尤为明显)
球状风化是热力风化的形式之一
岩石出露地表时,由于棱角突出, 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 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 球形。(石蛋地貌)
冻融作用(冰楔/冰劈作用) 冻融风化: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 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 形成了大量的碎石。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5:2.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
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效不清零。自动续费, 前往我的账号-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服务特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青藏高原地形图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造成岩层 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造成岩层 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 和海陆变迁
青高原地形图
地壳运动
两种方向同时存在,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
和玄武岩(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 喷出岩有气泡
外力作用生成 如石灰岩/砂岩/页岩 有明显层理,可能
含有化石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 变质生成
如大理岩/板岩/石 英岩/片麻岩
岩浆岩
冷重 却熔 凝再 固生
岩浆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
特权福利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特权说明
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U形谷 冰川运动:重力牵引约每天下滑0.5米
角峰
沙尘暴
流动的冰河
流水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江心洲
九寨沟钙华池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冰碛堆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特权福利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Q版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
相互关系
岩石在一定温 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 度、压力下发 作用 形态 生变质 表
现
形 式
岩浆侵入岩石 岩浆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 圈上部或喷出 活动 成火山 地表 地表下岩层的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 地震 断裂、错动引 错动,引起海陆变 起震动 迁和地势起伏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 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考点三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地貌
侵蚀类型
形成的地貌形态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
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例如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
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侵蚀类型 侵 蚀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流 水 侵 蚀
湿润、半湿润地区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 (例如长江三峡、黄 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 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 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壑)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分布地区(例如桂林 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 山水、路南石林) 漏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 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纬度地区
考纲解读
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
影响。
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 河汊纵横的珠江三角洲 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源地区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 起伏和缓的大兴安岭 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力作用);④ 重熔再生 。
考点一、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组成地壳的岩 层沿平行于地 水 球表面的方向 平 运动 运 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举例
相互关系
表 现 形 式
地 壳 运 动
组成地壳的岩 垂 层沿垂直于地 直 球表面的方向 运 运动 动
岩层发生了 ①它们相伴 水平位移和 东非大裂谷、 发生;②在不 弯曲变形; 阿尔卑斯山、 同时期和不 形成了断裂 喜马拉雅山 同区域,两者 带和褶皱山 有主次之分; 脉 ③就全球而 台湾海峡的 言,地壳运动 岩层隆起和 形成、意大 以 水 平 运 动 凹陷,引起 利那不勒斯 为主,垂直运 地势的起伏 湾海岸的变 动为辅 和海陆变迁 迁
外力减弱或 堆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遇到障碍物
表现
影响因素
作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 。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 A 是岩浆岩 ,B 是沉积岩 (或变质岩), C 是变质岩 (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 ① 冷却凝固 ;②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或外 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 ③变质作用(或 外
河
流 冲 积 平 原
流水堆积作用
河 口 三 角 洲
风力堆积地貌
在风向比较固定的沙漠地区,沙粒在风力作用下往 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主要分布: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波浪堆积地貌
主要分布:滨海地带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 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沙丘等高线图:根据沙丘 形态特征与风向的关系可 知,a坡为沙丘的缓坡,即 迎风坡,b坡较陡,为背风 坡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6.(2013· 北京高考)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A.①② (2)图中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C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
溶 蚀
冰川侵蚀
2.主要的沉积作用及形成地貌
沉积类型 冰川沉积 形成的地貌形态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 高纬度地区
形成冲积扇(出 山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 (河口)、冲积平 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 重大的先沉 下游(例如黄河三角 积,颗粒小、洲、恒河平原等) 比重小的后 形成沙丘和沙漠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 沉积 风力沉积 边缘的黄土堆积 区
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滑坡、 堰塞湖等
(高考海南卷)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 3~4 题。
3.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D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4.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1.能量来源: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
2.主要表现形式
用 温度、水、 ①使岩石发生 崩解 和 破碎 ; 风化作用 _____ 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生物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水、冰川、 侵蚀作用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 空气等 在原地形成 地貌 侵蚀 风、 、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 搬运作用 流水 冰川等 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 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 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 如下:
相撞
板块运动 张裂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
机械风化示意
东山—— 风动石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主要分布:石灰岩分布 区,形成喀斯特地貌
主要分布: 湿润、半湿润 峡谷 地区
九寨沟瀑布
流 水 侵 蚀 地 貌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的溶蚀作用
怪石生来恰似牛,不知经历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 打浑身有汗流。牧童吹笛难入耳,耕夫挥鞭不回头。只因 鼻上无绳系,天地为牢夜不收。—— 《石牛诗》
对地球面 貌的影响
举例
形成裂谷或海 洋
东非大裂谷、 红海、大西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 高原
喜马拉雅山系、青藏 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 脉
亚洲东部岛弧、马里 亚纳海沟
生长边界
边界类型 图示
消亡边界
火山 海岭
海沟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 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大洋的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 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 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 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 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 C D.⑤⑥ (
)
B.③④
C.③⑤
C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7.(2014· 安徽高考节选)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 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 2)。图 2 中的沙岭沙 山(29.5° N 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 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 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 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 流水沉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 “U”型 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 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从省会济南向南延伸约240公里、东西宽约350公里的范围内,这些被人们称为 崮的山,散落在山峰突兀,连绵不断、海拔400米 至600米之间的鲁中南群山之 中,著名的便有“七十二崮”。
广西“乐叶天坑”成因由于喀斯特地下溶洞坍塌所形成 的凹坑。
1.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方法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冰川堆积地貌
主要分布: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山东“岱崮地貌”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 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种动力作用, 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 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2011· 山东高考节选)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 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Ⅰ、Ⅱ C.Ⅰ、Ⅲ
B.Ⅲ、Ⅳ D.Ⅱ、Ⅳ
答案:D
考点二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 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
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 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 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2)冰岛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大西洋 “S”形海
C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5.(2011· 海南高考节选)读下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 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答案: 界线: 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 2 000~3 000 m 左右等深线)的海沟。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 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