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须弥座
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比较复杂,一般用在高级的建筑。 ❖ 最早的实例见于北朝石窟,开始形式很是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 的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 ❖ 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草纹饰、力神、角柱、间柱、壶门等,造型日 益复杂。 ❖ 唐代须弥座更加华丽,装饰性很强。 ❖ 五代、两宋和辽、金也继承了这种作风,特别是壶门中佛像、伎乐人物 的雕刻更加细腻生动, ❖ 元代起须弥座趋向简化,束腰的角柱改成“巴达玛”(蒙语“莲花”) 式样,壶门及人物雕刻已不大使用。 ❖ 明、清的须弥座上、下部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 植物或几何纹样。
2、大木作
了解:(1)柱(2)枋(3)斗拱(4)屋架(5)多层木建筑
3、墙壁 了解:(1)土墙(2)砖墙(3)木墙(4)偏条夹泥墙
4、屋顶 掌握:(1)屋顶种类 了解:(1)屋顶做法
5、装修(宋称小木作) 了解:(1)门(2)窗(3)天花、藻井、卷棚 (4)其他装饰(5)家具陈设
6、色彩与装饰 了解:(1)色彩(2)装饰
(1)普通台基
❖ 至少在商代早期已出现,全部由夯土筑成。 ❖ 东汉画像石中所示的台基巳外包砖石,而且还具备了压阑石、角柱和 间柱,形制和后代的已基本一致。 ❖ 南北朝至唐的台基常在侧面错砌不同颜色的条砖,或贴表面有各种纹 样的饰面砖,或作成连续的壶门。 ❖ 宋式做法可参阅《营造法式》卷三;在宋画中也有不少表现,大抵以 石条为框,其间嵌砌条砖或虎皮石。
上昂始见于宋代建筑的内槽铺作,下端撑在柱头枋处,上端托在内跳令 拱之下。
元以后柱头铺作不用真昂。 至明清,带下昂的平身科又有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 作用至此已丧失殆尽。 形制:宋代用批竹昂或琴面昂,元、明的琴面昂咀较厚。 象鼻昂始见于元,盛行于明、清。至于镂空的雕花昂,更是末期片面强调 装饰的产物。
天坛圜丘石阶
故宫外三殿 第一层台基
(二)踏道
踏道:用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 踏道类型:阶梯形和斜坡式两种。 (1)阶梯形踏步 ➢ 始于新石器时期的半穴居建筑中 ➢ 初由原生土中直接挖掘而成,后来使用了夯土。 ➢ 在踏跺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最早见于东汉的画像砖。 ➢ 踏步的布置,可位于室内或室外,也可用单阶、双阶或多阶等形式。 (2)坡道 ➢ 礓礤是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营造法式》规定:城门慢道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慢道为1:4。 ➢ 辇道则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在唐宋壁画中, 已将辇道置于二踏跺之间,后来在荤道上雕刻云龙水浪,其实用功能就逐渐 为装饰化所取代了。
类别:斗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 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矶类。 从具体部位又分为柱头斗栱,柱间斗栱、转角斗栱。 另外还有平坐斗栱和支承在檩枋之间的斗栱等。
斗栱演变:
➢ 最早见于周代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石、壁画、建筑明器上有很多,形式 多样。
➢ 唐代,我国斗栱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当时的柱头铺作已相当完善并使 用了下昂,总的形制和后代相差不远。
在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叫单栱,二层栱的叫重栱。跳头上 置有横栱的叫计心造,不置的叫偷心造。
唐、宋建筑斗栱常用偷心,金、元以后多用重栱计心。
山西晋祠献殿斗栱
(3)昂
昂: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类别:有上昂与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 演变:汉代建筑中还未发现此构件,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 现知最早的实例。宋柱头铺作亦有这种做法,
再外) ;尽间(最外的房间);
故宫皇极殿
各间面阔:夏、商宫殿中是相等的,后中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 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间阔有相等的; 有当心间稍宽,次间较窄的;也有各间不匀的。
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 进深: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清代各步距离相等,宋代有相等的、递增或递减以及不规则排列的。
(5)椽 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按部位可分为飞檐椽、檐椽、花架椽、脑椽、顶椽等。 断面有矩形、圆、荷包形等。 椽在屋角近角梁处的排列有平行的和放射的两种,前者较早。 椽档间距在早期较宽,约为椽径的四倍,后来渐变为1:1。 椽径尺寸亦随建筑大小而定。 (6)其他构件 爪柱 爪柱最早只用于脊桁下,其他承梁处都用驼峰,或矮木加斗栱。 驼峰 形如骆驼之背,一般在彻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栱承载梁栿。有全
故宫保和殿 后踏道、陛石
(三)栏杆
➢ 距今六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中,已发现木构的 直棂栏杆; ➢ 周代铜器如春秋的方鬲也有卧棂栏杆的表示; ➢ 而战国铜匝上的纹饰则刻划为实心的矮墙。 ➢ 在汉代的画像石和陶屋明器中形象更为丰富,栏杆的望柱、寻杖、阑版都 已具备,而且望柱头也有了装饰。 ➢ 南北朝,石刻中又出现了勾片造阑版。 ➢ 唐代木勾阑式样更为华丽,其寻杖和阑版上常绘以各种彩色图纹。 ➢ 宋代大体沿用唐制,一般用一层阑版,称为“单勾阑”。《营造法式》中 有.用二层阑版的,称为“重台勾阑”。 ➢ 园林建筑的栏杆处理比较活泼自由。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沿桥侧或月台 边布置,可兼作坐凳,称为坐槛。木、竹栏杆造型轻快灵巧,栏版部分变化 极多。除了可供休息,还能增加建筑外观上的变化。
故宫钦安殿石栏杆
(四)铺地
类型:分为室内铺地与室外铺地。
室内铺地: ❖ 原始社会已烧烤地面使居室地面硬化,以隔潮湿。 ❖ 周初也有在地面抹一层由泥、沙、石灰组成的面层。 ❖ 晚周已出现铺地砖, ❖ 春秋、战国的地砖,底面四边有突楞,正面有米字纹、绳纹、回纹等。 ❖ 秦代有截面为平行锯齿纹的地砖,长边留子母唇供搭接。 ❖ 汉墓中铺地形式有数10种,一般为方砖或条砖,也有用石板或空心砖。 ❖ 东汉墓中已出现了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磨砖对缝地砖。 ❖ 而唐长安大明宫地砖侧面已磨成斜面,从正面看几乎辨不出灰缝。 ❖ 宋代起砌砖普遍使用了石灰,使防水性和粘着力都大有提高。 ❖ 室内铺地多用方砖或条砖平铺,很少侧放。一般对缝或错缝。
收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
(3)梁 按它在构架中的部位,可分为单步梁、双步梁、三架梁、角梁等。 宋梁栿的名称是按它所承的椽数来定的,而清则按其上所承的檩数来命名。 梁的外观可分为直梁和月梁。后者在汉代文献中又称为虹梁,经唐、宋到 今天,我国南方建筑中还在使用。 梁的断面大多为矩形,宋木梁的高度比为3:2,明、清则近于方形。 南方的住宅、园林中也有用圆水为梁,称为圆作。在制作大截面梁或为了 装饰梁架,常用拼帮的形式,将若干小料以铁箍、钉等拼合。 (4)桁 依部位可分为脊桁、上金桁、中金桁、下金桁、正心桁、挑檐桁等。
拍栱演变而来,金、元及以后,发展为蝉肚及出锋,有的下面还附以插栱。
(三) 斗栱
斗栱: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斜的昂组成。
作用: ➢ 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栱传递到柱上。 ➢ 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 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 准。
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古代建筑某些局部形制与构造的演绎变化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2、大木作
3、墙壁
4、屋顶
5、装修(宋称小木作)
6、色彩与装饰
(三)考核要求
1、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了解:(1)台基(2)踏道(3)栏杆(4)铺地
第二节 大木作
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 构成:柱、梁、仿、檩等组成。 意义: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 开间: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通面阔:各开间的总和。 开间数:在汉以前有奇数也有偶数的,汉以后多用11以下的奇数。 各开间的名称:明间(正中一间);次间(明间左、右侧);梢间(次间
பைடு நூலகம்
(2)栱
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现存遗物以汉代为最早。 形状:已有矩形、曲线形、折线形以及曲线与折线混合形,
大概到了唐代才统一式样。 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 宋代将“材”的高度划分为15分,宽度为10分 ,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 清代以坐斗斗口宽度为标准,分为十一等。
斗栱用材趋势:是由大变小。 栱的名称:依部位而不同,凡是向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 跳头上第一层横栱叫瓜栱(宋称瓜子栱),第二层叫万栱(宋称慢栱)。 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叫厢栱(宋称令栱)。正处于 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栱叫正心瓜栱(宋称泥道栱),第二层叫正心万栱 (宋称慢栱)。
四 屋架
(1)举架 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层面的材料而定。在计算屋架
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 根直线,而是由若干折线组成的,这就是“折”。
(2)推山与收山 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
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 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沈阳故宫崇政殿侧面
(一)柱
类型: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 形制演变: ➢ 早期木柱大多为圆形断面,下端埋于土中,后用土填塞柱穴.再夯实。 ➢ 商代时已于柱下置卵石为柱础。 ➢ 秦代已有方柱。 ➢ 汉代石柱更增加了八角、束竹、等式样,并出现倒栌斗栱式柱础,柱身 也有直柱和收分较大的二种。 ➢ 南北朝时受佛教影响,出现了高蓬瓣柱础和束莲柱和印度、波斯、希腊 式柱头,但外来的形式后来没有得到发展。 ➢ 宋代以圆柱为最多,另有八角形和瓜楞断面的,《营造法式》中已有梭 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 ➢ 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 ➢ 明代南方某些建筑又复采用梭柱。
第一节 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一)台基:
台基:房屋下面的底座,是整座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台基作用:御潮防水,后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 台基发展演变:
夯土台基(新石器晚期) 高台建筑(周代,是台基发展的顶峰)。 台基分类:
根据使用功能和外形(自南北朝起 ), 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 根据台基的层数,分为单层(一般房屋)、2或3层(隆重的殿堂)。
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以前大多置于柱顶,隋、唐以 后才移到柱间。 (2)平板枋
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栱栱的构件。宋、辽使用渐多,开始的断面形 状和阑额一样,后来逐渐变高变窄,至明、清,其宽度已窄于额枋。早期在 角柱处不出头,后来出头的形式有垂直截割,或刻作海棠纹等。
(3)雀替 是置于粱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能由实
➢ 宋代,斗栱发展的成熟期, ➢ 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 ➢ 元代起斗栱尺度渐小,真昂不多。 ➢ 明、清时斗栱尺度更小,柱头科和平身科尺度已有差别。
斗栱组成:
(1)斗、升
位于一组斗栱最下的构件是坐斗; 位于挑出的翘(宋称华拱或卷头)头上的叫十八斗(宋称交互斗)。 位于里跳与外跳横拱二端上的叫三才升, 位于坐斗正上方横拱二端上的叫槽升子(均相当宋代的散斗)。 它们外观都差不多,只是形体大小不同,开槽口有四面和两面的区别。 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淮。 斗口两侧凸起部分叫斗耳,斗口下平直部分叫斗腰,下面倾斜部分叫斗 底。
柱的断面、高度与建筑尺度的关系: 《营造法式》中规定,柱径与柱高间的比率有一个从大到小变化过程。 古建筑内外柱有等高的和不等高的,按照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荷裁的 大小来选择长度和断面不同的柱子,因此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的出现 是结构上一个进步。
(二)枋
作用:不是主要承重构件,但在辅助梁架组成整体构架中却起着重要作用。 类型: (1)额枋
室外铺地:
❖ 新石器中期已有卵石铺砌的室外路面。 ❖ 西周中期,有了以卵石竖砌室外散水 。 ❖ 秦、汉时又在卵石两侧砌砖,使散水不易被冲散。 ❖ 唐代就全用预制的地砖了。 ❖ 铺于室外的地砖既为了防滑,又起着保护路面、装饰美观等作用,为
此,砖之表面多作成各种花纹。 ❖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无论室内或室外,历来重视地面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