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1)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1)佛教基础知识大全一、关于“佛”1.“佛”是梵文音译。
意为“智慧”“觉悟”。
2.佛法“智慧”指三种:第一、代表一切智。
就是正确认识世界,了解宇宙本体的知识、智慧。
第二、道种智。
指的是世间万物、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些现象如何产生的?如何消失的?过程如何?结果如何?正确的理解宇宙万象的智慧,就是“道种智”。
第三、一切种智。
这种智慧就是,对于宇宙万物,生老病死等等真相,都已经圆满的看透明了了。
这种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3.“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
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是人,不是神,觉行圆满(三义具足)者就是佛,愚痴迷惑(执迷不悟)者就是凡夫。
4.小乘讲的“佛”,一般指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大乘除指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二、关于佛法“法”,指宇宙时空中的一切事物,大到星辰虚无,小到微尘细沙,其本质真相,生灭运行规律等。
“佛法”,就是用无边的智慧、觉悟,了解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
所谓“佛法无边”,是因为我们所觉悟的对象无边无际,所以能觉悟的智慧无边无际。
三、关于“菩萨”、“菩提心”“菩萨”,即“菩提萨埵”,义为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
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人。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种心愿,就叫菩提心。
四,关于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五、关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
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佛祖。
是为了度化解救我们这个婆娑世界里的无明众生脱离苦海的佛祖。
据传,裟婆世界修行好的人,可以脱离苦海去往极乐世界,这可能是二者之间联系的一个方式。
而佛家的本愿便是可以帮助遭受苦难的人们脱离苦海,继而去极乐世界享受生活。
六、关于三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合称三皈依。
为了避免后人误会是皈依具体的某人,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样就比较简单明了了。
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总说:三毒之异称,即贪欲、嗔恚、愚痴等三种根本迷惑。
又云三障。
台宗就界内、界外之惑分为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
见思惑:见惑与思惑之并称。
见惑,乃意根对法尘所起之诸邪见。
即迷于推度三世道理之烦恼;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之想着,即迷于现在事理之烦恼。
此见思惑为声闻、缘觉共执,故称通惑。
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为界内惑,须修空观对治之.尘沙惑: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
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
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无明惑:由痴而对一切法无所明了,故称无明。
即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属界外惑,唯大乘菩萨,得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以中观破之!若论断位,则别圆二教不同。
依别教之说,十信位能伏住见思惑,初住能断除见惑,七住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住能断除界内尘沙惑,十行断界外尘沙,十回向能伏住无明惑,初地以后至妙觉位能断除十二品无明惑。
依圆教之说,五品弟子位能伏住五住地烦恼,十信中之初信位能断除见惑,七信位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信结断除界内外之尘沙惑,初住以至妙觉位能断除四十二品无明惑。
实则三惑原系一惑之粗细而已!即惑体无别,其粗称为见思;细者称为无明,介于其间称为尘沙,是故所谓断舍当无前后异时之别。
又若以三惑对配二障,则见思惑相当于烦恼障,尘沙惑、无明惑即相当于所知障。
[摩诃止观卷四上、卷六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三、卷七之四、法华经玄义?五上、玄义释签卷三下、四教义卷一]**********************************************《中国佛教·三惑》三惑是天台宗所说的三种障惑。
天台宗人把一切迷事、迷理的妄惑归纳作三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
九论
非常道(浙江慈溪育才中学朱银灿.2012/06/25)论宗教有人一说到宗教,就想到迷信,想到唯心论.为什么呢?因为宗教确实与迷信有关,也跟人心有关.到底有哪些关系,又不甚清晰,导致许多观念上和认识上的错误.宗教使人有神秘感.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人未受过教育,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只要人有了学问,有了文化,当然就会崇拜.大量的事实也说明,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都是得道者,都是强者.所谓“得道者多助”,就是指有学问的人会调动多方面的力量!然后通过文人的不断渲染和添油加醋,使宗教增加了许多神秘感.其实宗教,不管是什么教派,都是传播知识的学校!它与现代学校不同的是:现代学校所学的内容叫科学,宗教所学的内容叫经文;现代学校缺乏信仰,宗教教学却是以信仰为基础;现代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主,宗教学校以悟道、自省为主.现代学校的目标是造就社会人才,宗教学校的目标是通过洗涤自己的灵魂,校正自己的行为.我国目前法律有宗教信仰自由,不同于宗教行为自由!宗教信仰,是指相信宗教的教义和教理,尊重和崇拜创教人和传教人.宗教行为可分为合法宗教行为和非法宗教行为两类,所谓合法宗教行为,就是按照教义和教理,学习、效仿创教人的思想和行为,忏悔自己的行为,洗涤自己的思想,重塑自己的心灵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而非法宗教行为是指利用宗教的信仰和思想,谋取私利的行为.而且为了谋取私利,不惜改变宗教初衷,采取蒙、骗、吓等手段,获取私利的任何活动都是非法宗教活动.而为了个人私利,进行的一切宗教活动,不管是否真正得到利益,也都是迷信活动.法律规定的是合法宗教活动的自由,而对于非法宗教活动是要进行限制和打击的.凡是形成一定规模的宗教,都旨在荡涤人的心灵,要求人们用“大爱”来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爱护一切生灵,包括地球!要求每个人都能为了这种“大爱”而奉献自己.如佛教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基督教的耶稣,为了拯救人们的“苦难”,不惜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儒教中的“忠、孝、仁、义”和道教中的修身养性.无论何种教派,都在告诉人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并实践这种“大爱”,做一个健全的“好”人.因此,无论何种宗教,其宗旨都是相通、相容的,如果宗教之间,相互不容,相互诋毁,这也都属于迷信活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首推道教,道教始于老子的道德经,其宗旨在于通过自修,达到天下“无为而治”.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展,逐渐演变为两派.一派从事道教的传道和修炼,一般生存于林间道观,属于专业道士;民间对道教的推崇,通过许多文人的渲染.首先是《封神榜》,然后由《八仙过海》、《西游记》等作品,使道教不断神秘化.另一派从事葬礼,为死者忏悔,同时告诫生者,一般生存于民间,他们不属于专业道士,又名为忏师.孔子创立的是中国古代最具规模的学校,有时也称为“儒教”.由于儒教宗旨在于“修身、齐家、平天下”,主张天下“有为而治”.培养的目标是安邦治国的仕途人才,因此也得到许多功利人的追捧和统治者的认可,而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派.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也是形成五千年中国文化的根本原因,当今语文教学中仍然保留着许多“儒教”的学说.儒家思想有很多对中华民族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如:(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2)注重道德,礼教,忠孝,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仙神.(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具有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和历史的起到了安定,平衡,参考和约束等作用.儒家思想也有消极方面:(1) 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轻视体力劳动者,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使读书学习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和政治目的,孔子本人就是倾向于参政的.(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推崇“中庸之道”.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有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5)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佛教进入中国后,许多佛理和佛义先是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影响,然后导致了对中国的文化、教育、思想和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因帝王及许多名儒,多转向佛学,在民间佛教的“因果报应”又刚好与中国的“六道轮回”观点不谋而合,再加上民间传说和历代艺人将许多佛经内容和中国的民间故事编撰得有声有色,从而推动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合在一起,合成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形式.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学思想,经历了宋、元、明、清一千多年,造就了当今的中国有特色的文化!因此宗教也是会随时间和历代政治的干预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现代我国的宗教,有很多已经成了非法活动.和尚、道士不仅成了一种职业,许多寺院、道观在从事为死者超度或为生者祈福的法事和道场活动时还明码标价,且价格高得离谱,动辄上万,这完全是一种非法活动.有的和尚不仅香车美女,置产置业,甚至腰缠万贯,移民国外,成了亿万富翁.这与宗教信仰格格不入,他的钱财从何而来?那是以宗教为幌子的迷信活动而骗取的钱财,属于非法所得.有些不明事理的人,将老太太、老奶奶的吃斋念佛和家庭对祖先的祭祀和供奉当作迷信活动,而将寺院的佛事活动明码标价却当作合法行为,这就是观点和认识上的错误,究其根本原因是对宗教和迷信,宗教的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不能界定,是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宗教信仰可以使人心理受到慰藉和寄托,减少社会矛盾的激化,能给社会安定起到一定作用.非法的宗教活动具有欺诈性和隐蔽性,对社会动荡的影响不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政府部门的忽视,从而助长了非法宗教活动的气焰.论生命人的生命来自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短短数十年,只此一次,不能往返.中国古代传说,人有“三魂六魄”.有人一听说“三魂六魄”,就又以为是迷信,以为是无稽之谈.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并也相信佛教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等宗教观点,从而有了“二十年后还是一个好汉”的说法.因此如果对“三魂六魄”没有正确的理解,难免导致观念和认识上的错误.其实,不仅人有“三魂六魄”,而且自然界的一切生灵,都有这“三魂六魄”!但这与宗教观点无关.何谓“三魂”?那是任何生灵都具有的“精、气、神”;何谓“六魄”,那是生灵具有的“场、能、力、情、欲、灵”.下面作一个分析解释.生命体的第一个魂叫精:它是构成生物体的物质成分,以“筋、津、经”为代表,统称为精.筋可代表组成生物体的固态物质结构,筋不仅连接着肌肉和骨架,筋的张驰又控制着肌肉和骨架的运动和变化!筋的松驰和退化,代表着肌体的衰退和老化;津可代表组成生物体的液态物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老细胞的退化和新细胞的形成都需要在液态中进行和运输;经络是肌体内物质输送的道路,道路不畅,会导致新陈代谢受阻.将筋、津、经统称为精。
40个基础佛学名词详解
40个基础佛学名词详解以下是40个基础佛学名词的详解:1. 佛陀 (Buddha): 佛教的创始人,也被称为释迦牟尼。
他通过修行和觉悟,成为一个完全觉醒的人,指导众生达到解脱和智慧。
2. 法 (Dharma): 法指的是佛陀的教导和教义。
它包括一系列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理和指导。
3. 巴利经 (Pali Canon): 是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记录了佛陀的教导和教义。
4. 因果 (Karma): 因果是一个基本的佛教概念,指的是个人行为的结果。
根据佛教,每个人的行为将产生相应的结果,好的行为将带来好的结果,恶行将带来痛苦和困难。
5. 悟 (Enlightenment): 悟是指一个人通过修行和觉察,超越痛苦和无明,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6. 涅槃 (Nirvana): 涅槃是指完全解脱和自由的状态。
在佛教中,涅槃是通过消除痛苦和欲望而达到的。
7. 四圣谛 (Four Noble Truths): 是佛陀的核心教义之一,包括存在苦、苦的起因、苦的终结和达到终结的路径。
8. 八正道 (Eightfold Path): 八正道是一个指导修行的路径,包括正确的理解、思想、言行、生活、努力、念、定和禅定。
9. 三宝 (Three Jewels): 佛教信徒依赖的三个重要支持。
它们是佛陀、法和僧伽 (佛教修行者的集体)。
10. 慈悲 (Compassion): 对所有众生的无私关心和爱心。
慈悲是佛教中重要的品质,也被视为培养智慧和修行的关键。
11. 戒律 (Precepts): 是佛教徒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则。
这些规定鼓励道德行为和避免伤害他人。
12. 禅定 (Meditation): 通过冥想和专注的修行方法,让思维平静,并提高心灵的觉醒和洞察力。
13. 无我 (Anatta): 是佛教的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没有永恒、自体或独立存在的个体。
佛教认为个体是由无数的无常、无我和无实的元素组成。
14. 空 (Sunyata): 是佛教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无自性、空无和不可分割的。
精进的法相名词解释
精进的法相名词解释精进,作为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对于修行道路的高度专注和勤奋努力。
在佛教经典中,精进常常被描述为一种自觉的努力,通过持续不断地修行和精细的觉察,使个体能够逐渐摆脱烦恼、增强智慧,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
在法相中,精进被视为修行的基础和核心要素之一,它与其他诸多名词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了佛教教义的精髓。
以下将对几个法相名词进行解释,以探讨它们与精进之间的关联和深层次的含义。
一、戒定慧(Śīla-Dhyāna-Prajñā)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三学,其中戒指的是持守戒律和道德规范,定指的是修持禅定达到心定、境定以及无分别境定的境地,慧则是指通过觉悟和智慧,获得对事物真实本质的洞察力。
三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修行体系。
精进便是三学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没有精进的努力,就很难真正体会到戒、定、慧带来的益处。
只有过硬的精进才能使戒律在修行者的行为和思维中得到贯彻,使禅定能够更加稳固,让智慧能够扩展到更深层次。
二、勤修功德(Vīryapāramitā)勤修功德是指通过不懈努力,不断修持和修行累积功德,以期获得忏悔、自净、净心、福德等修行的成果。
这是在佛教修行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因为个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修行的果实。
由于具备精进之心的修行者愿意全身心地扎根于修行道路上,他们会时刻保持着对于修行的专注和投入,通过不断修持、忏悔和福报积累,逐渐提升自身的修行境界。
三、修行阶段(Bhūmi)在佛法中,修行被分为十地或十阶段。
每一地都代表了修行者在道路上精进修行的不同阶段。
这些阶段包括信心地、行净地、无退地、智光明地等。
精进体现在修行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逐渐超越自我、超越世俗束缚,通过克服内在和外在的障碍,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和修行成就。
只有精进才能使修行者逐渐进入不同的修行阶段,获取更高的智慧和觉悟。
四、禅定(Samādhi)禅定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它通过专注和修持让修行者达到内心的平静和集中。
四法界的名词解释
四法界的名词解释四法界,即色法界、心法界、无色法界和无为法界,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四法界不仅仅是佛教理论的基础,也是人们实践修行的指导,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四法界的名词解释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色法界是指物质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能感知和认知到的物质实体。
人们日常所见的一切有形的、可触及的物质,都属于色法界的范畴。
比如大自然的景色、动物的身体、人类的器官等等,都属于色法界的表现。
色法界的特征是变化无常,一切都处于不断的生成、变化和消亡之中。
佛家强调的是色即是空的观念,意味着物质世界的存在是虚幻的,我们应该超越对物质的执着追求,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心法界是指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意识等精神层面的体验。
与色法界相比,心法界更加抽象和复杂,具有更高层次的表现。
人们通过思考、感知、记忆等心理活动来认知和体验心法界。
心法界的特征是多变性和内心体验的独特性。
佛家教义中强调的是心即是法的观念,意味着一切的体验和存在都起源于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应当认识到心法界的重要性,培养正念、修行善心,从而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谐和开悟。
无色法界是指究竟境界,即超越色法界和心法界的存在。
无色法界超越了人类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佛家认为,修行者通过正念和深度禅定,可以体验到无色法界的存在。
无色法界的特征是无形、无色且无垢。
在这个境界中,修行者能够超越身心的束缚,达到超越世俗和个体的境地,体悟到真理和解脱的本质。
最后,无为法界是指完全超越一切存在和非存在的境界。
它是佛教中最高层次的境界,也是所有法界的终极归宿。
无为法界具有无条件、无变动和无为的特征。
无为法界的实现需要修行者彻底超越一切执着和執著,最终达到超越一切形式和存在的境地。
通过对四法界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基本思想和修行路径。
佛教通过四法界的说明,告诉我们一切存在都是相对和有限的,无常和烦恼是存在的根本特征,解脱和觉悟是对存在的超越和解脱。
三界学说名词解释
三界学说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三界学说:佛教关于宇宙万物由三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思想。
也称“三世说”。
小世界说:印度哲学家舍利弗认为,整个世界可以分为六种天,再分为十八种小世界,合计一百一十八种。
中世界说:华严宗认为,诸世界皆有其主宰和主体,主宰为大世界,主体为中世界。
大千世界说:华严宗认为,一个世界包括无量多个世界,在空间结构上,千差万别,相互交错,故称“大千世界”。
此外,在华严宗五教章中还有“假有门”、“非有门”等观点。
一心三藏说:华严宗认为,每一个真如法界体皆含有三藏,即所谓一心三藏。
一心三藏,即佛藏、法藏、僧藏,或指三宝(佛、法、僧),或指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人我同一说:华严宗认为,宇宙万物均属自然,人也具有自然性,所以人我也是一体。
一方面,认为人体是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又主张一切众生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平等的。
人的生死、荣辱、苦乐,既由外界客观环境决定,也由主观思想活动造成。
大千世界说:华严宗认为,一个世界包括无量多个世界,在空间结构上,千差万别,相互交错,故称“大千世界”。
此外,在华严宗五教章中还有“假有门”、“非有门”等观点。
一心三藏说:华严宗认为,每一个真如法界体皆含有三藏,即所谓一心三藏。
一心三藏,即佛藏、法藏、僧藏,或指三宝(佛、法、僧),或指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人我同一说:华严宗认为,宇宙万物均属自然,人也具有自然性,所以人我也是一体。
一方面,认为人体是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又主张一切众生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平等的。
人的生死、荣辱、苦乐,既由外界客观环境决定,也由主观思想活动造成。
以上三界学说与宇宙生成论是印度古代哲学中的三大派别。
三界学说之间的差异不在于学说内容的深浅,而在于它们对事物认识的角度不同。
这三种学说虽然存在着共同的认识,但各自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小世界说是就一般的观点而言;大千世界说则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人我同一说则把人和一切事物看成是平等的。
谈迷说悟
星云大师《谈迷说悟》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8-1 23:32:04繁體版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我今天要和各位谈的题目是:“谈迷说悟”,说这个题目的主要用意,是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亮起智慧的眼光,重新发现这个如实如幻世界的真理。
什么叫做“迷”?我们常常说:“众生痴迷”,所谓的“迷”,就像闭着眼睛一样;一层眼皮遮蔽了一切,使我们看不到外面的真实世界及美丽的山川花木,而终日生活在黑暗、茫然之中。
一旦我们张开了眼睛,看到光明的世界;看到山河这样美丽,日月这样争辉,万事万物都这样祥和,才知道以前那个黑暗、茫然的世界只是一种假相而已,这就是“悟”!我们要怎样才能睁开眼睛,看清一切真实的世相、法相呢?我分四点来谈这个问题。
一.世间迷信知多少?谈到信仰的问题,我们知道世间有四种信仰:一是邪信,二是不信,三是迷信,还有就是正信。
邪信是最不好的,容易走火入魔,非常危险。
第二种人是什么都不信,这比邪信要好一点;迷信的人可能什么都信,有时候这也比什么信仰都没有来得好。
最理想的,当然是正信,有正确、正当的信仰,可以指引我们臻于道德圆满至善的境界。
但是,正信也必须具备正信的条件,才能算是真正的信仰。
正信的条件至少有以下三点:1.信实:所信仰的对象是实实在在存有的。
比方说我们所信仰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他有出生的地点、有生养的父母、有历史的佐证,是个实实在在的大觉者,不同于一般的神教以天神鬼魂为崇拜对象,无法考证。
2.信德:所信仰的对象具有清净崇高的道德。
若我们所信仰的对象,本身仍有贪、嗔、痴,烦恼尚未断尽,生死尚未解脱,这样的神祇自性都不清净,又如何能引渡众生呢?所以,信德是正信与否的最重要考验。
3.信能:所信仰的对象确实具有伟大的能力,能够引渡众生明心见性、解迷开悟,这种伟大的能力必须包括慈悲心、智慧心,及广大神通,才可能成为我们生命的依靠,让我们脱出三涂苦,不受五阴迷惑。
二谛
谛不能确当辨别,即对于佛法也不能了解。
《十二门论》说︰‘若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及共利。
’修学佛法,不外为了自利、利他、俱利,这可见修学佛法,应该对二谛彻底理解一番!二谛即世俗谛、胜义谛,或译作世谛、第一义谛,俗谛、真谛。
佛依二谛说法,二谛中最主要的,为凡圣二谛──或可名情智二谛、有空二谛。
凡夫因迷情妄执,不悟真理,凡情的境界,即常识的世界,是世俗有的,名为世俗谛。
世,是迁流义,俗,是浮虚不实义。
依梵语,有覆障义,即凡情乱现虚妄不真而障于真相的。
胜义谛,是圣人智见体悟诸法本相,而非一般的认识所认识的。
这是特胜的真智界,故名胜义,即第一义谛。
佛法教化众生使它从迷启悟,从凡入圣,主要以此二谛为立教的根本方式。
对二谛虽有各样的解说,然主要是使众生从迷执境界转入圣觉的境界。
众生因无届糊执,计一切法为真实有的,由此引起生死流转。
要使众生解脱,即必要了悟诸法是非实有的,悟得法性本空为胜义谛。
所以,《青目论释》说︰‘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
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
’谛,有不颠倒而确实如此的意思。
世俗是浮虚不实的,何以也称为谛?世俗虽是虚妄颠倒,但在世俗共许的认识上,仍有其相对的确实性、妥当性。
一切世俗法,从世间的立场,也可以分别错误与不错误,世俗谛是世间的真实。
究竟的真实,当然是不二的,然因凡夫圣者的境地不同,观点不同,所以佛随此差别,说有二种真实。
如以凡情的立场,说色等法是真实的,空性是理想的、不现实的。
空性,不是凡情的认识所及,不是一般所能理解的,也就因此名为第一义的,即特殊的。
但不是凡情所能理解的,决不能因此而可以否定它。
因为这在圣者,也还是真知灼见的,圣者间也还是共证无别的。
其实,一般常识所认为如此如此的,在科学界,已每每不以为然,科学的许多事理,也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如此的。
但科学所证明为如何如何,决非一般的境界所能否认。
如科学者说太阳是恒星,不动的,地球是行星,绕太阳而行(或说日与地球是俱动俱静的),这显然与一般所见不合。
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理式:柏拉图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指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一种超时空的绝对存在。
根据柏拉图的解释,这类”理式”存在于天外境界,无生无灭,无声无色,不可捉摸。
柏拉图认为,现实中可见的事物,均是以理式为蓝本形成的。
柏拉图对”理式”的解释,虽然比较神秘,但在哲学意义上,实际上是指,事物的本体,事物的真相。
故而在柏拉图的理论中,她有时又用“真实存在”、“真理”,“真理大原”之类术语指称“理式”。
迷狂:指失去正常理智时的精神迷乱状态。
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分析了4种“迷狂”。
一是预言迷狂,即受神感召而能预言的人呈现出的迷狂;二是除灾迷狂,即为了禳除灾祸而一书中,把隐喻的功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的生存离不开隐喻。
他们认为:隐喻不仅贯穿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
隐喻具有多义性、可变性等特征,在神学、艺术中这种特征更加突出。
文艺复兴:13世纪末至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的一场文化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被土耳其人攻陷,那里的大批学者携带着古希罗文明逃到意大利讲学,掀起了搜集、研究古籍抄本和古代艺术作品的高潮,很多年青人提出“回到希腊去”,声称要把埋没的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由此而得名。
其实他们是借古人的亡魂宣扬新的思想意识,即“人文主义”。
新古典主义:17世纪初产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后来影响扩展到欧洲各国,一直持续到18世纪初,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在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古罗马文艺为典范。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注重理性,模仿古代,重视格律,追求宫廷趣味,语言华丽典雅等。
启蒙:原意指光亮穿透阴暗。
后用来指借心智之光(即笛卡尔所说的“自然之光”)驱散黑暗愚昧,扫除迷信无知,是思想得以解放。
当其第一个字母大写时,特指产生了现代思想的启蒙运动。
无明和法尘
随
三缚结
掉举
五下分结
五上分结
法尘
见分对五尘境
对境
见分不对五尘境,纯由见 分之所转生相应
大变动
意根
独影境 带质境
定 梦所见色
心法尘
51心所 24心不相应 行 6无为
意识
形色、表色、无表色
色法尘
显色
五识
性境
烦恼障 三界惑 事障 枝末无明 起烦恼 下烦恼
一念无明
见惑
四住地烦恼 见一处地烦恼 欲爱住地烦恼;色爱住地烦恼;无色爱住地烦恼 修 所 断 五钝 使
思惑(修惑)
见 所 断
初果
三缚结 六根本烦恼
三果
五下分结
五上分结
四果
五利使 恶见 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无明) 贪、嗔、痴(无明 、慢、疑 无明
掉举
我 见
睡眠 所知障 尘沙惑 理障 根本无明 上烦恼 尔焰障 掉悔(恶作与掉举) 五盖(性障)
+ 我 执
无始无明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三界 心所 身见
欲界
我见,对色身及见闻觉知心为常 住不坏我
色界
色界天身(包括禅定中发起的色界 身)和色界觉知心(包括定境中之 定心-细意识 妄求色界定境之修正,以为涅槃; 由是虚妄想故,施设戒禁以为证得 涅槃所必须受持之禁果 三种妙欲(三种微妙色法)之贪爱
无始无明
尘沙惑 所知障 理障 上烦恼 根本无明 尔焰障
心上烦恼、果上烦恼、 定上烦恼、得上烦恼、 止上烦恼、观上烦恼、 慧上烦恼、… 无量无数上烦恼,皆因 对于佛地有惑而有,故 又名为尘沙惑。
指有情众生不能如实地明白、证得法界的实相——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心”、“识”,因此而产生的种种困惑、烦恼。 不明真如佛性——不能亲证,或者亲证了,但是根 本 烦 恼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阿邓说明:此博文简明易懂,深得我心,我因先看了此文,所以后来再研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才不会感到很困难,在此感谢法布施者。
这个世间不外乎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
物质现象称为色法,在修色业处的时候,要辨识我们自己的五蕴色身,同时也要辨识他人的色身。
辨识自己的色身是为了破除对自己身体的贪爱,辨识他人的色身是为了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
同时也要辨识无情的色法,比如钞票、珠宝、财物等等,我们将会明白平时所苦苦追求的其实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要修色法的原因。
同时也要辨识之所以会对那些物质生起贪爱,是由于“心”在起作用。
如果只是物质、只是色法,它们不会痛苦,因为色法本身没有感受,你踩它、打它、拿刀砍它、拿枪射它,它都不会感到痛苦,它们没有情识、没有感觉。
有感觉的是心理现象,能够起贪爱甚至能够解脱的是名法。
因此我们在修维巴沙那(观禅)的时候,既要观色法,从对色法的执着当中解脱出来,也要观名法,从名法中解脱出来。
名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法,一类是心所法。
心法,古代也翻为“心王”,这只是比喻。
心不会单独生起,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理作用一起生起。
换句话说,心在对外界作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并不是单一个的心理在起作用,而是有很多的心理同时在运作。
其中执行识知对象作用的称为心,伴随着起作用的其他心理称为心所,意思是“属于心的”。
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各种不同的人、事、物,在阿毗达摩里可以归纳为最简单的关系——名法与所缘的关系。
名法包括心与心所,所缘就是心认知的对象。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了解,就说名法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心认知的任何对象,也包括我们自己,都称为所缘。
所缘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触到的冷暖硬等感觉,还有所想到的任何东西。
我们能够想到、能够知道、能够感觉到的都称为所缘,也就是心的对象、心的目标。
在讨论名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种最基本的关系。
觉与迷
覺與迷──2010年春季大眾精進禪七開示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台湾中台禅寺开山方丈、导师、四川大学名誉教授.tw/index-gb.htm (一)修行就是要認識自己,要覺悟自己是誰。
眾生都是在迷,事也迷,理也迷。
所謂「迷事」,就是日常生活上所作所為沒有方向、沒有原則,這就是迷。
悟了,在事上也悟、理上也悟,做人做事有一個原則、有一個方向。
覺與迷,一般的說法,就是善與惡。
在迷的人不知道修善是一件功德、是一件好事,是我們自己的事,不需要人家知道,這就是所謂的「為善不欲人知」,否則就成了偽善、沽名釣譽。
偽善,就是在迷惑當中。
悟了以後,知道這是自己的事情,是本分上的事情,做人就是要有人格,這在事上就是悟了,不會做壞事、不會做錯事。
以佛法來說,知道三皈五戒是善,就找到一個方向了,這是屬於自利、屬於消極的。
以積極面來說,不但自己要好,也希望大眾好,這是在事相方面。
在迷的眾生,只管自己,不管人家;只為自己的幸福,不管人家的死活,這就是在迷的眾生。
在理上來講,要經常檢討反省,這念心不要迷失掉了。
哪一念心?就是諸位聽法這一念心,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禪宗祖師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一般人心當中不是善念就是惡念,不是惡念就是雜念,不是雜念就是無聊,這些都屬於眾生境界。
修行學佛,要把惡念變成善念,雜念變成正念,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
藉由誦經、持咒、打坐,對治當下這念心,這就是悟了的人。
理上來說,悟到這一念心,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一般眾生不知道佛在哪裡,生命在哪裡,吉凶禍福在哪裡,這念心已經迷掉了,在黑暗當中。
這念心起貪、瞋、癡、殺、盜、淫,等於一潭渾水一樣,心妄想、顛倒,所作所為都沒有善法,這個時候求什麼都沒有感應,求什麼都求不到。
因為福德是從善法當中得來的,覺悟是從淨心當中得來的。
我們明白了,就知道人生就是這麼兩條路,一個是善與惡,一個是悟與迷。
禪宗云:「迷即眾生,覺即菩提。
」這念心迷惑了,迷失本心,迷失方向,就是眾生;相反地,這念心覺悟了,就是菩薩。
成语典故:容易理解错误的八个成语
成语典故:容易理解错误的八个成语成语典故:容易理解错误的八个成语1、娑婆世界:佛教名词,常被生吞活剥地改装成“婆娑世界”。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
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2、始作俑者:本意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或者“首开先河的人物”。
这个成语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3、空穴风: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
这个成语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中有“枳句巢,空穴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了风呢。
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风。
”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风吹。
按此解释,“空穴”和“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由。
所以,以“空穴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头,则比较恰当。
4、明日黄花:原指“过时之物”。
或许有人觉得,“明日”怎么算是过时呢?“昨日”才过时哩!于是,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
这个成语的出处,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理事之迷思
空给人 的第 一感觉是漫 无边际又一 无所
收稿 日期:0 9 0 — 5 20 — 3 0
作者简介: 陈探宇(9 2 )女 , 18一 , 湖南长沙人 ,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生 , 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史 、 中国哲学史。
五
灾 祈福实属迷 信 ;或说 身边学佛之人 自成派 别, 固执 己见 , 神神叨叨 , 于常人 ; 异 或说 现今 僧人乃 是肥缺 , 门多有贪财污垢之事 , 非 佛 绝
不 能归 罪 佛陀 教 法有 误 ; 可真 要 在 纷 繁 复 杂 中
辨是非 , 并非易事 。“ 以一音演说法 , 佛 众生 随 类各得解 ”若定执 己解 为正 , , 必然纷争不 已。 而佛理本身便容易让人误解 , 下以六例试析 。
定, 于是 给人 的潜意识 消 极 的暗示 吧 。 无 常 只 是说 明 世 界 的变 化 、 恒 常 , 是 不 也
用梦的比喻 : 梦中所见历历分 明, 时以为真 , 梦 觉后知是假 ; 人生也是一大梦 。虽然无数人常 感叹“ 人生如梦”但他们未必真觉悟到了人生 , 如梦 , 多是遭受打击后 无奈 的宣泄或者不负责
识 ” “ 真 ”也是 “ ” 故 不 , 空 。唯识 家 阐述 理论 时常
唯一不变的便是变化本身。变化之理在佛教被 称为“ 无常”名异实 同, , 但奇怪的现实是 : 变化 被看成中性词 , 客观地 描述 了真理 ; 无常却染 上了悲观的色彩。虽然无常即是变化 , 变化 但
一
词只是描述 了动作 , 如何变 、 如何化 、 哪里 往
们选择前者很可能是因为凡人总是避难就易 ,
第 . -Fra bibliotekL 0 0
迷思什么意思啊
迷思什么意思啊
迷思⼀词起源于希腊语单词µθο,是英语单词Myth的⾳译,⼜意译为神话、幻想、故事、虚构的⼈或事,指通过⼝⼝相传流传于世的⼗分古⽼的传说和故事,泛指⼈类⽆法以科学⽅法验证的领域或现象,强调其⾮科学、属幻想的,⽆法结合现实的主观价值。
迷思定义
1.⼈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迷思是⼈们为了应对社会⽣活中难以完全解决的冲突⽽编出的故事。
迷思通常⼗分古⽼,也就是说没有记录或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它们发⽣过,通常由⽼⼈向年轻⼈讲述⽽流传下来。
⼀些迷思也许起源于真实事件,但经过⼈们的讲述,⼀些部分可能已发⽣改变,所以他们不够“真实”。
它们可能已经错误地改变了,或变得更有趣。
所有的⽂化都有迷思,例如希腊与罗马的神与⼥神的故事。
许多⼈都相信迷思中的动物与神存在,如宙斯可以制造⼀场风暴以显⽰他的愤怒。
其他例⼦还有埃及的神阿图姆,被描述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创造者。
在印度神话中,⼤雷⾬的形成被描述为神的⾸领因陀罗的愤怒。
他最有⼒的武器是⾦刚杵(雷电),如果被他的武器击中没⼈能活下来。
2.“迷思”⼀词是根据英语单词Myth⽽创造的汉语新词汇,多出现在台湾⼈的话语中,未见于汉语词典。
该词在英语原词含义的基础上添加了⼀些新意义,指“对于事物不明⽩的地⽅、对于事物的认识误区”或“对⼀些暂时⽆解的问题进⾏揣摩性思考(但未必就会得到答案,有时只是⼀个逻辑推理的导向,⽽将最终结论交给受众完成)”。
3.“疑问”‘“问题”’“讨论”“迷失”等词能单独表达完整意义时,请勿使⽤“迷思”⼀词。
事理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事理什么意思?作何解释?又作理事。
事,指事相、事法;理,指真理、理性。
于佛教中,事、理之相对意义有二;(一)凡夫依迷情所见之事相,称为事;圣者依智见所通达之真理,称为理。
而此所谓之「真理」,则依各宗派之说而有不同,或指四谛之理,或指真空之理,或指中道之理。
(二)视之为现象与本体之相对,即以森罗差别之现象事法,称为事;以此等现象之本体乃平等无差别之理性真如,称为理。
而此现象之事与本体之理,二者之关系,各家立说不同:(1)依俱舍论卷二十五之说,苦、集、灭、道等四谛为理,虚妄之现象为事。
「见惑」因迷于理而生起,故宜依无事而修;「修惑」因迷于粗杂之现象而起,故宜依有事而修。
同论卷六又以无为法称为无事,以有为法称为有事;并将事相大别为自性、所缘、系缚、所因、所摄等五种。
(2)依唯识家之说,事乃依他而起之事法,理则为本自圆成如实之真如,二者具有不即不离之关系。
盖事与理之别,概在于有为与无为之不同,故谓事理不即(非一体);而真如之理者,其自体虽凝然不动,寂静止息,然又可绵绵衍出现象,而为事法所依据之实体,故谓事理不离(此外无他)。
(3)依大乘起信论之说,真如(理)随缘而展开万法(事)之现象,因而事即理,理即事。
(4)依华严宗之说,以缘起差别之诸法为事,真如平等之理性为理,乃谓事理互融无碍;而于四法界之第三说「理事无碍法界」,于三重观门之第二立「理事无碍观」。
(5)依天台宗之说,事理相当于法华经之本、二门,俗谛之事属门,真谛之理属本门。
若配于化法四教,则藏教为界内事教,通教为界内理教,别教为界外事教,圆教为界外理教。
又天台宗依此事理之别,而将「观」分为事观与理观,将「惑」分为迷事之惑、迷理之惑,将忏悔分为事忏与理忏。
此外,依天台性具之义,则十界三千诸法悉为性具,而非依于因缘所生,故亦系无为常住之真如法界。
(6)依密教之说,谓因缘生之有为法为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为理。
理为摄持之义,一切有为之事相各各摄持其体,即为理;其体为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称六大法界。
释理的名词解释
释理的名词解释释理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释理的含义与解释有关,是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来理解事物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解释一种现象,更是一种深入思考的艺术,旨在理解世界的本质与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释理进行解释与探讨。
首先,释理可以理解为通过分析和解释现象来理解事物的本质。
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求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例如,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可以逐渐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从而对其进行释理。
在人文社科领域,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也常常运用释理的方法,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进行解释与理解。
其次,释理还可以理解为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反思与批判。
人类的思维活动常常受到个人经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思维方式产生偏见和局限。
而释理的过程正是通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使人们超越主观感受和表面现象,真正接近事物的本质。
通过释理,人们可以认识到自己思维中的盲点和偏见,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
此外,释理还可以理解为对人类文化与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人类文化自古以来就在不断演变与发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思想。
释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并传承这些文化与智慧。
通过对文化传统的解读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智慧的积累,并将其应用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建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经历各种问题与困惑。
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经过思考与释理才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比如,为什么人们会产生情绪?为什么社会存在不平等?为什么艺术作品会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释理,我们可以深入探究这些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最后,释理也是一种认知的过程。
通过对事物的释理,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范围。
释理可以是理性思维的延伸,它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认识自己,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认知与思考。
通过释理,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一、迷事
1、“迷事”简释
【迷事】:佛教术语。
“迷理”之对称,指修惑,又称迷事惑。
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事”指不能通达缘起诸法,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从而迷于色、声、香、味、触“五尘”等事相之烦恼。
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
《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2、“迷事”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事】:“迷理”之对称。
又称迷事惑。
指修惑。
即迷于五尘等事相之烦恼。
[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上](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事】:(术语)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
《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事】:无明有迷事和迷理的两种,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叫做“迷事”;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
行事钞说:“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
二、迷理
1、“迷理”简释
【迷理】:佛教术语。
“迷事”之对称,指见惑,又称迷理惑。
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理”即不明法性之真理,迷于“四圣谛”等真理所产生的烦恼? 2、“迷理”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理】:“迷事”之对称。
又称迷理惑。
指见惑。
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
(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理】:(术语)无明有迷事迷理二。
闇于法性之真理云迷理。
见迷事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理】:(参见:迷事)。